A. 華菱星馬簡介
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菱星馬汽車」),是全國重要的重型卡車、重型專用車及零部件生產研發基地,國家重點支持企業,首批「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第四批國家科技部科技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家倡導發展自主品牌、堅持自主創新的典範。
公司於2003年4月1日成功上市(股票代碼:600375),2011年與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完成資產重組上市,2012年3月更名為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擁有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安徽星馬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安徽星凱馬動力有限公司(籌)、安徽華菱車橋有限公司、安徽福馬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等五大子公司。佔地面積5000畝,建築面積40餘萬平米,形成了年產10萬輛重型卡車、5萬台大功率發動機和5萬輛重型專用車的生產能力。
公司總資產80億,員工5000人,工程技術人員1500人。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與國際一流研發機構有密切的技術合作關系,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湖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建立了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具有很強的產品開發能力。
主導產品為重型汽車底盤及整車、發動機、重型專用車、客車、汽車零部件等系列產品,其中華菱重型卡車是替代進口的主流品牌,並出口到東歐、北非、東南亞、南美等地的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星馬專用車是享譽市場的知名品牌,長期占據國內市場的龍頭地位。
經過四十多年的不斷積累與完善,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尊重客戶、服務客戶、誠信為本、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堅持「以人為本、科技為先、創新為魂、追求卓越」的經營理念,秉承「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機會、為企業創造效益、為社會創造財富」的經營宗旨。公司先後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文明單位等稱號,產品連續多年榮獲中國質量協會「全國用戶滿意產品」稱號,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和支持。
公司「十二五」期間基本發展思路是: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國家部委及省市關於加大推進汽車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推動自主創新和自主品牌建設,在堅持以重型汽車底盤和重型專用車輛為主導的基礎上,適度發展與此相關的核心零部件項目,拓寬產品品種。十二五期間,公司計劃投資50億元實施年產10萬輛重卡、5萬台發動機、核心汽車零部件以及年產5萬輛重型專用車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300億元、利稅30億元。
B. 華菱星馬 這只股票適合現在買進嗎
華菱星馬 600375 今日漲幅,1.5% 近兩日有所動作。 今天關注了盤面的人都知道, 受汽車下鄉的利好影響,今日汽車板塊有很明顯的資金流入。
但是個人認為, 華菱星馬 600375 這個票今年1月—9月的凈利潤大幅堅守50%以上, 切一直處於弱勢中, 要你是想做汽車板塊的股票 你可以關注一下 000559 萬向錢潮 。
華菱星馬 600375 這個票就不要買進了, 沒有什麼意義。
C. 吉利商用車擬認購華菱星馬,總額不超過1.16億股
11月12日,華菱星馬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16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95億元,發行對象為公司控股股東吉利商用車集團,後者以現金方式認購公司本次發行的全部A股股票。
據吉利商用車集團有關人士表示,6.95億元用以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
「吉利商用車是吉利控股集團一級子公司,是控股集團旗下重要的汽車板塊組成部分。吉利商用車定位於乘用車基礎上的商用車,致力於打造智慧綠色物流綜合服務商。自2014年成立商用車項目組以來,吉利商用車經過前期籌備期(2014-2016)和蓄力期(2016-2020),今年正式進入加速發展期(2020年起)。」該人士如是表示。
華菱星馬表示,本次關聯交易是落實公司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能夠為公司發展增添動力、有利於增強公司資金實力、優化資本結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華菱星馬股票上市多少每股
你好。看下圖:
上市開盤價是28元/股、
E. 求幫忙分析華菱星馬這一個月的股票漲跌,並說明根據什麼看
布林帶拐頭向上,應該會漲一點
F. 華菱星馬600375的起漲點怎麼樣發現現在走勢怎麼樣判斷
第一:因為前期是蓄勢吸籌階段 當籌碼吸籌到一定程度 自然就會拉升 如果相關板塊的帶動拉升自然漲停概率更大。
第二:每一波上漲時都是持續放量說明有增量資金入場吸籌 每一波下跌都是持續縮量 說明主力是惜籌 調整股價便於拿到低價的籌碼 後面一波出現漲停前 連續出現倍量柱(也是出現了漲停基因之一的表現) 同時說明主力想盡快拿到更多籌碼把股價拉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第三:股價必須要站穩底部線和啟動線 主力還原資金流入的要大於流出的
第四:一段時間內 主力還原累計資金大於是凈流入的
第五:股價站穩底部線和啟動線 出現 潛伏、底部、紅箭頭等信號提示
G. 吉利或收購商用車製造商華菱星馬15.24%股份
財經網汽車訊?吉利或收購華菱星馬股份,以補商用車短板。
6月3日,有媒體報道,吉利或將收購商用車上市公司華菱星馬15.24%股份。
財經網汽車為證實此事聯系了吉利集團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雙方確有接觸,不過目前仍處於了解中,最終信息還要以公告為准。
今年5月底吉利收購華菱星馬的消息就已傳出。
據了解,5月23日華菱星馬發布關於控股股東擬轉讓公司股份公開徵集受讓方的公告。
近日,華菱星馬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其股票價格1個月以來累計漲幅約90%,最新靜態市盈率為110.34,遠高於汽車製造業的平均水平。
華菱星馬前身為成立於1970年的馬鞍山市建築材料廠,2003年4月在上交所上市,2004年引進日本三菱技術進入卡車領域。2019年,華菱星馬與一汽解放、東風商用車等一同躋身「中國汽車(卡車)企業創新排行榜TOP5」。
財報顯示,2016年至2019年,華菱星馬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徘徊在0.5億元左右。2020年一季度,華菱星馬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1.1億元,去年同期約為596萬元,同比大幅下滑1941.73%。
有業內人士表示,作為吉利控股集團的董事長,李書福的夢想是將吉利打造成大眾那樣的跨國汽車集團,彌補商用車業務的短板勢在必行。
2016年吉利收購東風南充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吉利四川商用車有限公司。而在2017年吉利又豪擲33億美元,獲得沃爾沃卡車8.2%的股份和15.6%投票權,位居最大單一股東地位。但是,從目前來看,吉利四川商用車公司的產品更多專注於增程式動力系統及甲醇動力系統等新能源領域,收購華菱星馬,可以快速的獲得傳統重卡技術領域的資源和技術儲備。
根據中汽協數據,今年4月,我國重卡市場銷售各類車型約18萬輛,同比增長52%,環比增長50%。同時,這一數據也刷新了全球重卡市場的月銷量紀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若摘華菱星馬,彌補商用短板,地球人都阻擋不了吉利了
除了在新能源乘用車方面略弱,在商用車領域有短板外,拼總銷量吉利已經是中國品牌汽車的一哥了。現在吉利開始對短板進行拼接了!
近日,不斷有吉利有意向收購華菱星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菱星馬」)15.24%股份的消息傳出。對此,吉利集團並沒直接否認而是回應:「一切以公告為准」。
華菱星馬前身為成立於1970年的馬鞍山市建築材料廠,2003年4月在上交所上市,2004年引進日本三菱技術進入卡車領域。2019年,華菱星馬與一汽解放、東風商用車等一同躋身「中國汽車(卡車)企業創新排行榜TOP5」。華菱星馬目前實控人為馬鞍山市人民政府。
此前,華菱星馬發布公告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轉讓所持公司8568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5.24%。之後,該股票大漲,華菱方面為此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其股票價格1個月以來累計漲幅約為90%,最新靜態市盈率為110,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雖然華菱星馬業績不佳,但對股權的受讓方提出了堪稱嚴苛的條件:受讓方或其控股集團「2019年總資產不低於2000億元,凈資產不低於500億元,具備乘用車和商用車生產資質」、「最近連續三年盈利,每年利潤總額不少於50億元,2019年度經審計的合並報表營業總收入不少於2000億元」。
如此嚴苛的條件很可能說明,股權受讓方已圈定,雙方已經溝通大半僅余走流程了。這個嚴苛的條件或許起的就是排除干擾者的作用。而且,此次股權轉讓的公開徵集時間為2020年5月25日-2020年6月5日,周期僅為10個交易日。這就不得不讓人猜測,這個召集受讓方的徵集僅是一個走流程的「過場」。此華菱星馬近幾年來對尋求重組努力不斷,先後找過安徽安糧秀山建設有限公司、恆天集團,但均以未能合作告終。
疑似受讓方吉利,雖然在乘用車市場上大踏步前進,但商用車領域是其明顯短板。直到2016年通過收購東風南充汽車有限公司,才在商用車領域落下了「遠程」的布局。目前,吉利商用車版塊旗下也只有遠程汽車、倫敦電動汽車等品牌。
而華菱星馬這個成立50年,上市19年的資深車企,除了擁有重卡整車生產製造能力之外,還擁有了自主研發的發動機、變速器和車橋,產品體系完備,積累了一定的用戶口碑。並且,其擁有的發動機研發能力讓其擁有了向天然氣發動機、甲醇和柴油雙燃料發動機以及發電機組、船用機以及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可能。另一方面,華菱星馬也擁有電動化的技術儲備,早在2013年左右,華菱星馬就開始了電動重卡的研發。
如果吉利能夠拿下華菱星馬,不僅能夠為自己的商用車板塊拼接上一大塊,商用車版塊就擁有了上市的便捷通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華菱星馬有重組概念嗎
【2014-03-14】華菱星馬關於近期公司股票價格波動情況的公告
自2014年2月27日以來,公司股價累計最大漲幅達42.66%,遠超同行業其他股票。公司因近期股價波動,收到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問詢函。公司已向上海證券交易所作出了書面回復,現公告如下:
經公司自查並問詢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情況一切正常。
公司、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影響股價的敏感信息,包括但不限於重大資產重組、發行股份、上市公司收購、債務重組、業務重組、資產剝離和資產注入等重大事項,並承諾至少未來3個月內不會策劃上述重大事項。
J. 吉利多品牌版圖再擴張:擬收購華菱星馬15.24%股份實現控股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高飛昌?一路「買買買」的吉利又盯上一個新獵物。6月7日,華菱星馬(600375)發布了「控股股東轉讓所持公司股份公開徵集受讓方的進展公告」。據該公告顯示,在公開徵集期內共有一家意向受讓方遞交了受讓意向書及相關申請材料,並支付了認購意向金人民幣3000萬元,而該受讓方是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吉利商用車」)。
這證實了此前業內傳出的吉利將要收購華菱星馬股份的消息。6月7日,經濟觀察網記者就此向吉利商用車進行咨詢,該公司一名內部人士未提供更多的信息,僅表示「一切以公告為准。」
據了解,華菱星馬股份轉讓的消息最早出現在4月26日。彼時華菱星馬表示,接到馬鞍山市國資委通知,其實際控制人馬鞍山市人民政府正在籌劃與公司相關的重大事項,可能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而後的5月22日,華菱星馬表示,其控股股東安徽星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星馬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馬鞍山華神建材工業有限公司(華神建材)擬轉讓所持華菱星馬8468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5.24%。由於星馬集團是華菱星馬的控股方,因而轉讓完成後華菱星馬的實際控制人將變更。
星馬集團在轉讓華菱星馬股份的同時也開出了一系列條件。例如,擬受讓方或其實際控制人所控制的企業集團,2019年經審計的合並報表總資產應不少於人民幣2000億元,凈資產應不少於人民幣500億元;盈利水平方面,應該最近三年連續盈利,經審計的合並報表每年利潤總額不少於人民幣50億元。此外,擬受讓方或其所屬的企業集團應具有乘用車和商用車生產資質。
正是因為這些硬性條件,讓業內認為吉利將會是一個潛在買家。因為,在國內能夠滿足上述條件的企業並不多,全國僅有一汽、東風、長安、廣汽、上汽這些大型國企滿足條件,但同是國企的身份被視為「可能性不大」。而民營企業中能夠滿足條件的只有吉利控股。根據吉利汽車的財報,其近三年營業收入均超過1000億,而且連續三年盈利,年度盈利約100億元,而吉利汽車的母公司吉利控股的資產規模更大。更重要的是,吉利同時擁有乘用車和商用車業務。
據了解,吉利商用車旗下的品牌包括遠程汽車和倫敦電動計程車兩個品牌,前者是吉利在2016年收購東風南充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的基礎上推出的。為打造遠程品牌,吉利控股表示要投資70億元建設新能源商用車基地,包括年產10萬台新能源商用車和5萬台燃氣發動機。不過,遠程汽車目前的主要車型為中大型客車和輕卡,且該品牌發展較為緩慢。有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遠程汽車總銷量為4446輛,僅為同行業龍頭企業如宇通客車、金龍汽車等的月銷量。
公開資料顯示,華菱星馬的主要業務集中在重卡、專用車及汽車底盤、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涵蓋重卡 底盤、重卡整車、混凝土攪拌車、散裝水泥車、混凝土泵車、半掛牽引車、工程自卸車、發動機、變速箱、車橋等。這些均是吉利商用車目前尚未涉足的領域,因而兩者之間存在「優勢互補」的可能性。
「擬通過本次公開徵集轉讓的方式引進產業關聯度高、綜合實力強的戰略夥伴,後續在資金、管理、業務等方面為華菱星馬提供支持,從而提升華菱星馬的規模和盈利能力,保持華菱星馬持續、穩定發展,做大做強華菱星馬汽車品牌。「華菱星馬在5月23日的公告中表示。
近兩年,華菱星馬的銷量與業績表現均處於下滑之中,這成為其想要尋求外部支持的重要原因。根據華菱星馬發布的2019年財報,當年其營業收入為63.82億元,同比下降12.47%,歸屬於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0.43億元,同比下降27.27%。而扣非凈利潤方面,2019年為-0.30億元,同比2018年下降2339.71%。銷量方面,2019 年華菱星馬銷售中重卡16,795 輛,較上年同期下降 17.19%;實現專用車上裝銷售 12,001 台,較上年同期下降 8.35%。2020年第一季度,華菱星馬營業收入10.70億元,同比下降44.1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9億元,同比下降1941.73%。
事實上,吉利控股已經成為業內廣為人知的「大買家」,今年業內的多起資產並購過程中均傳出過吉利或將出手的消息。這背後的原因也不難理解,近幾年吉利控股通過收購、合資、內部孵化等多種手段,已擁有了多達12個汽車品牌,構建起全球罕見的多品牌架構,品牌數量僅次於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吉利旗下的品牌包括吉利、沃爾沃、領克、寶騰、路特斯、倫敦計程車、遠程商用車、太力飛行汽車、幾何汽車、Smart汽車、極星汽車、楓葉汽車等,覆蓋乘用車、商用車、新能源車、飛行汽車和計程車。而如果華菱星馬成功加入,吉利將完善目前的商用車業務鏈條,並且吉利控股的品牌總數將一舉超越大眾集團。
此外,由於華菱星馬作為一家成熟的上市公司,是一個現成的資本運作平台,這對吉利的吸引力頗大。一直以來,吉利不斷「買買買」的擴張發展,使其資金壓力成為廣受業界爭議的話題。對此華菱星馬表示:「華菱星馬作為全國重要的重型卡車、重型專用車及零部件生產研發基地,相關資質齊備,可以為擬受讓方提供上市公司這一資本運作平台,藉助於擬受讓方的資金、管理、業務等方面的支持,以及華菱星馬現有的製造能力和多年的產業布局,實現擬受讓方與華菱星馬的優勢互補。」
對吉利而言,收購華菱星馬所付出的代價並不算大。華菱星馬確定的轉讓價格擬不低於人民幣5.14 元/股,最終價格將依據相關法規並在擬受讓方報價基礎上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確定。若以5.14元的價格算,8468萬股意味著僅4.35億元的資金。據了解,自4月26日股份轉讓的消息公布以來,華菱星馬股價不斷上漲,已從4月29日的4.98元上漲至6月7日的9.04元,一個多月時間里股價接近翻倍。但即便按照翻倍後的價格計算,收購價也不會超過10億元。
吉利控股曾不止一次表示過要成為世界級汽車集團的決心,而當前其構建的多品牌發展模式,是其實現全球化發展目標的重要支撐。事實上,縱觀全球排名靠前的頂尖汽車集團,如大眾集團、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豐田汽車、PSA集團、福特汽車等等,無一不是有著完善的商用車和乘用車布局,並且在商用車領域競爭力不俗。而吉利通過華菱星馬入局商用車涉足重卡和專用車,將補齊其多品牌架構中尚缺少的一塊重要拼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