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平台 » 關聯交易造假股票
擴展閱讀
公司購入本公司股票 2025-01-24 06:19:10
300429 2025-01-24 06:17:35

關聯交易造假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9-19 07:40:53

A. 什麼是關聯交易,對股票有何影響

關聯交易(Connected transaction)就是企業關聯方之間的交易,關聯交易是公司運作中經常出現的而又易於發生不公平結果的交易。關聯交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主為存在,從有利的方面講,交易雙方因存在關聯關系,可以節約大量商業談判等方面的交易成本,並可 運用行政的力量保證商業合同的優先執行,從而提高交易效率。從不利的方面講,由於關聯交易方可以運用行政力量撮合交易的進行,從而有可能使交易的價格、方式等在非競爭的條件下出現不公正情況,形成對股東或部分股東權益的侵犯,也易導致債權人利益受到損害。

關聯交易會損害債權人、中小股東的利益,主要看關聯交易對公司是利好還是利空,利好的的話,股價看漲,對所有股東都有利,也有例外情況(比如大股東賤賣資產,不多,但也有)這對所有股東是利空。

B. 關聯交易是怎麼回事影響股民利益嗎

關聯交易就是企業關聯方之間的交易。根據財政部1997年5月22日頒布的《企業會計准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的規定,在企業財務和經營決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間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則視其為關聯方;如果兩方或多方受同一方控制,也將其視為關聯方。

這里的控制,是指有權決定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並能據以從該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所謂重大影響,是指對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有參與決策的權力,但並不決定這些政策。參與決策的途徑主要包括:在董事會或類似的權力機構中派有代表,參與政策的制定過程,互相交換管理人員等。凡以上關聯方之間發生轉移資源或義務的事項,不論是否收取價款,均被視為關聯交易。

關聯交易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廣為存在,但它與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卻不相吻合。按市場經濟原則,一切企業之間的交易都應該在市場競爭的原則下進行,而在關聯交易中由於交易雙方存在各種各樣的關聯關系,有利益上的牽扯,交易並不是在完全公開競爭的條件下進行的。關聯交易客觀上可能給企業帶來或好或壞的影響。從有利的方面講,交易雙方因存在關聯關系,可以節約大量商業談判等方面的交易成本,並可運用行政的力量保證商業合同的優先執行,從而有可能便交易的從不利的方面講,由於關聯交易方可以運用行政力量撮合交易的進行,從而有可能使交易的價格、方式等在非競爭的條件下出現不公正情況,形成對股東或部分股東權益的侵犯。

正是由於關聯交易的普遍存在,以及它對企業經營狀況有著重要影響,因而,全面規范關聯方及關聯交易的信息披露非常有必要。

我國十分重視關聯交易的披露。《企業會計准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對有關關聯方關系及關聯交易的定義與信息披露等,都做了詳細規定。

關聯交易是指在關聯方之間發生轉移資源或義務的事項。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01年修訂本)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01年修訂本)規定,上市公司關聯交易是指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與關聯人之間發生的轉移資源或義務的事項。

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包括但不限於下列事項:
(一)購買或銷售商品;
(二)購買或銷售除商品以外的其他資產;
(三)提供或接受勞務;
(四)代理;
(五)租賃;
(六)提供資金(包括以現金或實物形式);
(七)擔保;
(八)管理方面的合同;
(九)研究與開發項目的轉移;
(十)許可協議;
(十一)贈與;
(十二)債務重組;
(十三)非貨幣性交易;
(十四)關聯雙方共同投資;
(十五)交易所認為應當屬於關聯交易的其他事項。

C. 股票關聯交易是什麼意思

就是企業關聯方之間的交易。關聯交易是公司運作中經常出現的而又易於發生不公平結果的交易。關聯交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廣為存在,從有利的方面講,交易雙方因存在關聯關系,可以節約大量商業溝通成本。

D. 什麼是老千股

所謂的「老千股」, 是香港股市的土特產,是A股市場上沒有的。這類股票的特點是隨時大幅折讓供股,股價暴跌後再來個合股(一百股合一股的公司亦是常見),合完之後必定是繼續大比例大折讓供股,供完再來一輪合股,周而復始,手法非常惡毒。散戶買中「老千股」套上了不但永無解套之日,而且會被黑心的莊家吃得乾乾凈凈,此種行為實非詐騙可比,堪為搶劫和掠奪。「老千股」公司無論搜颳了多少配股資金,總能維持連年虧損狀態,卻通過頻繁的關聯交易、退貨等方式財務造假,轉移公司資產,配合莊家操縱股價,吸引散戶買入,不斷騙取散戶財富,基本上專坑不熟悉港股制度的內地投資者。

E. 慘烈退市!14年保殼功虧一簣,連續多年財務造假

導讀

上海普天最後一次扣非凈利潤為正值還得追溯到遙遠的2003年,當年上海普天取得營業收入20億元,獲得5300萬的扣非凈利潤和5150萬的歸母凈利潤。

1

A股中罕見的「高風亮節」

日前,A股發生了一件異常轟動的大事,竟然有公司要主動退市了!

3月21日晚間,*ST上普(600680.SH)發布公告稱, 公司擬以股東大會方式主動撤回A股和B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交易 ,並在取得上海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批准後,轉而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兩網及退市公司板塊(俗稱老三板)掛牌。

這條公告一經發出,立刻引起了所有的媒體的關注報道。因為這在A股市場里,實在是太罕見了,罕見到自從有A股以來,這是第二家主動退市的公司, 上一家主動退市的公司叫二重重裝 ,於2015年退市。

由於在A股上市門檻比較高,上市以後估值也非常高,融資較為方便,所以很多公司一旦上市成功以後,輕易不會退市,就算要退市了,也要想辦法把「殼」找個下家賣個好價錢。

所以說像*ST上普這么有覺悟,要主動退市的公司實在是不多見。

實際上,因在 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連續三年虧損,*ST上普股票已於2018年5月底被暫停上市 。目前,*ST上普2018年年度報告尚未披露,但其預計,公司2018年的經營業績為虧損。

根據相關規定,即便不主動退市,在2018年年報披露以後,*ST上普也將觸發強制終止上市情形。

一般來說,很多公司遇到這種情況,基本上都是採取能拖就拖,拖到最後一刻再走。而*ST上普走得這么乾脆,公司給出的原因是為保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退市整理期股價波動給中小股東造成影響。

聽到這個理由,小券真的是感動了,好久沒有遇到這種能為小散考慮的良心上市公司了,要知道一旦公司進入退市整理期,十個八個跌停那是止不住的,就像*ST吉恩,30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累計下跌77.27%,其中連續18個交易日跌停後才打開。

雖說如此,*ST上普目前的股東總數為 3.65萬戶 ,在這種情況下,*ST上普能不能主動退市成功還要聽一下其他3萬多股東的想法

為了解除其他股東的困擾,*ST上普還很貼心地為中小股東提出了退出方案。

按照*ST上普提出的方案,除控股股東中國普天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普天股份)外,*ST上普的其他全體股東將擁有現金選擇權,行權價格為: A股每股6.74元;B股每股0.416美元

不過小券注意到,*ST上普股票暫停上市前 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為每股7.37元 。股東現金選擇權的行權價格要比收盤價低上6.81%。

對此*ST上普解釋稱,本次現金選擇權選擇了董事會審議通過主動終止上市事項前30個交易日公司股份的平均交易價格,考慮到上海普天停牌及暫停上市期間相關指數及大盤的下跌情況,實際上該現金選擇權已經給予了一定程度的溢價。

據公告,本次現金選擇權的提供方為*ST上普控股股東普天股份。資料顯示,普天股份是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普天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而普天集團是國資委直屬的全資國有企業。

如果說其他股東不同意這個解決方案,那麼*ST上普的其他股東將不能獲得現金選擇權,且待年報披露以後,*ST上普將面臨被強制終止上市的命運。

也就是說*ST上普將進入前面提到的退市整理期,這樣看來的話,*ST上普的現金選者權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當然也有股東覺得,像*ST上普這樣有著央企背景的上市公司就算退市了,以後回來的可能性也很大。

但是股民們可不要想得太簡單了,按照現行政策規定,重新上市必須具備「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較低者為計算依據」的條件。

也就是說,就算*ST上普退市以後業績能夠改善,最快也得三年以後,更何況以*ST上普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說,想要重新回來,希望真的不大。

2

真心不想退市,保殼14年

*ST上普是國內最早的通信設備製造企業之一,1993年登陸A股,之前的名字是上海普天。

小券在扒過上海普天的過往業績之後發現,這個公司能夠撐到現在簡直就是個奇跡,現在主動退市實在是明智之舉。

小券注意到,上海普天已經 連續14年扣非凈利潤為負 了,說白了就是主業已經連續14年虧損了。

上海普天 最後一次扣非凈利潤為正值還得追溯到遙遠的2003年 ,當年上海普天取得營業收入20億元,獲得5300萬的扣非凈利潤和5150萬的歸母凈利潤。

到了2004年,隨著營業收入下降到16億元,同比下降20%,上海普天扣非凈利潤開始出現虧損,當年扣非凈利潤虧損1900萬元。

隨後上海普天的業績一直保持著扣非凈利潤為負,十幾年不變,所以誰要說上海普天能在三年後回到A股上市,小券真的不相信。

那上海普天是怎麼一直堅持到現在才退市的呢?

自然是用的是A股里公開的保殼絕招,「一年盈利一年虧,虧損一年再盈利」。

當然在個別年份可能會有誤差,不過上海普天這么多年基本上就是這么過來的。

舉個例子來說,在2009年,上海普天為了避免虧損,並表了一個叫做上海普天網路的公司,而普天網路之所以能夠在當年取得較大額的凈利潤,也不是因為經營業績好,而是因為 它當年賣了廠房

看到了沒有,在2009年就已經到了需要子公司賣廠房才能活下去的地步了。

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上海普天過去那麼多年都過來了,保殼這么成功,怎麼近幾年就撐不下去了呢?

3

保殼失敗,功虧一簣

實際上,上海普天也不是不想保殼,實際上真的是功虧一簣。

2017年上市公司業務業績欠佳,因此早就部署了出售資產的計劃。2017年8月26日上海普天發布公告稱,公司准備以土地出資外加通過關聯交易出售子公司來保殼。

此外,上海普天還通過其他方式增加非經常性收益,本來是萬無一失的,只可惜問題出在了多年前的一筆舊賬上。

2012年底上海普天以特別重大公告的形式,發布了公司全資子公司普天能源與浙江大衛共同簽訂的《能源管理建設合同》的公告,建設的核心內容是位於台州市仙居縣仙居新區「大衛世紀城」的能源中心項目。

根據公告, 該項合同總共價值9.73億元

按理說公司能接手這么大的一個項目是好事,可以說上海普天就指望這個項目翻身了。

但是,這筆合同存在隱患,根據該合同, 浙江大衛只需要給普天能源3000萬的技術資訊服務費,其餘9.43億元的巨款將在未來分期支付,其中合同最晚一筆回款要到2019年12月31日才支付

可以說問題就出在這個合同上了,到了2017年,由於合同的合作方浙江大衛房地產公司資質欠佳,在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出現滑坡的時候出現了資金問題。這導致上海普天幹了活,卻拿不到錢。

於是上海普天一紙訴狀將浙江大衛告上了法庭, 根據2017年半年報,此訴訟金額高達5.9億元 。可是對方沒錢就是沒錢啊,告上法庭也還不起錢啊。

這就造成了上海普天在2017年年報中需要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直接導致了公司當年財報虧損,被迫暫停上市,由此保殼失敗。

4

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

如果說上海普天的問題僅僅就是業績問題的話,以它往常的保命絕招,估計還能挺一挺,可是屋漏偏逢連陰雨,公司遇到了更大的麻煩。

2018年3月,*ST上普收到證監會上海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稱 公司在 2014年年報中造假,虛增利潤總額998萬元 ,占*ST上普2014年合並財務報表利潤總額1354.96萬元的73.68%,隨後大批投資者開始維權索賠。

蓋子揭開後,上交所調查發現,*ST上普竟然連年造假。

*ST上普共虛增2013年度以前未分配利潤約6408.88萬元,並 分別虛增2013年、2015年、2016年歸母凈利潤約647.15萬元、304.31萬元、103.49萬元 ,占同期公司凈利潤絕對值的42%、3.2%和0.2%。同時,上述違規行為導致公司2017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被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否定意見。

2018年12月,因虛增利潤等導致公司存在多項信批違規問題,*ST上普及公司近20名相關責任人收到上交所紀律處分。

就算被上交所發現財務造假,依然沒有打消*ST上普要保殼的決心。

*ST上普2018年11月公告顯示,公司擬轉讓子公司山崎公司73.2%的股權,轉讓後公司持有山崎公司5%的股權,以緩解公司現金流緊張的局面。

不過截至目前尚無人接盤。

從*ST上普的過往可以看出,公司此次主動退市實在是無奈之舉,就像周華健的一首歌里唱的那樣,「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

F. 怎麼通過關聯交易轉移上市公司利潤的以五糧液為例

如你自己用別人投資給的錢左手賣給右手,對於你來說沒有什麼損失,但對於投資人來說就大不一樣了.

G. 股票基本面分析之如何看透上市公司作假

1、利用企業之間的關聯交易,提高經營業績,粉飾財務報告。
一般而言,國內的上市公司大多屬集團型企業,無論是從公司結構、組織形式、還是經營涉足范圍、各個運作環節等,大多處於一種復合形的多元架構。其向公眾披露的合並會計報表數據范圍涵蓋了母公司、子公司、各類合營公司、聯營公司、及控制、共同控制、有重大影響等各類企業的經濟活動情況。
關聯企業均為獨立法人,各自獨立核算,但關聯企業之間往往在整個集團內又相互配套,甚至互為商業購銷客戶,這些在理論上為上市公司通過內部交易調節合並數據提供了一個平台
2、通過「泡沫重組」,或突擊進行資產轉讓等方式,追求一種華而不實的短期逐利行為。
每到年底,各家「T」類或准「T」類公司為避免停市摘牌厄運,挖空心思,利用各種形式的重組和資產轉讓、股權轉讓等「一錘子買賣生意」方式調節報表,扭虧為盈,涉險過關。
還有一些本來有較好業績的企業,為了給人以高成長的印象或其他目的(如操縱二級市場價格等),「大幅」增長利潤。實際上,這種通過債務重組和轉讓資產等方式所獲得的非經常性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並不是總能得到,由於主營業務沒有實際成長,這些企業在業績大幅提升一兩年後,往往又出現業績大幅縮水的情況,投資者則因為只看重企業表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增長而投資失敗。
3、賬面資產與資產本身的實際價值背離,資產負債表中的虛擬資產大量滲透。
4、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公開或隱形佔用其配股資金,風險揭示不明。
由於上市公司改制不徹底,加之監管機制尚不完善,導致控股股東一股獨大,在某種程度上左右著上市公司的經營行為,上市公司成為大股東的提款機就不足為怪了。
實際上,大股東擠占挪用上市公司的配股資金可以說佔了很大的層面,只不過是佔用的程度和多寡不同罷了。在二級市場的收購戰和上市公司法人股的轉讓及各種重組中,本身就不排除有專沖著想通過控股上市公司,旨在利用二級市場的便利籌資條件進行「圈錢」的圖謀行為。
5、大肆公開造假,人為編造原始憑證,出具極具欺騙性的財務會計報告。
上市公司公然造假的事在中國證券市場時有發生,從較早的「瓊民源」事件到前不久浮出水面的「銀廣夏」事件,使人們對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越來越產生懷疑,從而引起「會計信息危機」。
一般情況下,純粹弄虛作假、故意編造原始憑證和虛假商業合同等的情況在上市公司中占極少數,但筆者認為這是會計信息造假最惡劣的一種,因為它不同於利用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和會計規則的伸縮性在有限的范圍內調節財務數據。
6、或有事項特別是預計負債方面揭示不明確、不完整或迴避揭示。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或有事項這一特定的經濟現象已越來越多地存在於企業的經營活動中,並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較大的影響。一般常見的或有事項有:商業票據背書轉讓或貼現、未決仲裁或訴訟、債務擔保、產品質量擔保等等。
但一旦或有事項實際發生,公司面臨承擔責任時,一般數額往往較大,致使廣大投資者有一種被愚弄欺騙的感覺。

H. 如何識別上市公司作假

上市公司造假
的手段是自然十分高明,但是,假的真不了,只要用心去分析、判研,還是可以找到蛛絲馬跡的。
1、毛利分析法
這種方法相對簡單,基本操作就是測算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如果這家上市公司某塊主營業務收益大大超過同行業水平或者波動較大,就有可能是在造假。如果你發現上市公司的毛利高得驚人,就有必要對這樣的公司提出質疑。
實際上,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真正高利潤的企業寥寥無幾,高利的背後往往是陷阱。
利用這種方法分析造假應對該上市公司的所在行業有個基本了解,包括同行的上市公司贏利能力。
2、現金流量分析法
這也是一種很直觀的甄別方法。如果某上市公司的現金流量長期低於凈利潤,那可能就意味著與已經確認為利潤相對應的資產屬於不能轉化為現金流量的虛擬資產;若反差數額極為強烈或反差持續時間過長,必然說明有關利潤項目可能存在掛賬利潤或虛擬利潤跡象。如每股經營性現金凈流量,如果其每股收益很高,而每股經營現金流量是負的,這樣的上市公司往往是在造偎。對現金流量表作認真分析,便會發現很多造假線索。如果發現某上市公司所支付的增值稅、所得稅遠遠小於其利潤的稅負,那此公司就極有可能在造假。
3、應收款項和存貨分析法
現在有些上市公司利用對開發票虛增收入和利潤,這樣在稅負上就不會出現巨額欠稅,但上市公司很少同時等額增加收入和成本,他必須虛增存貨以消化一些購貨發票,這樣他的存貨就出現異常增加。這樣,這些公司的應收賬款(包括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就會急劇增加應收賬款周轉率急劇下降;存貨急劇增加,存貨周轉率急劇下降。但是上市公司也會注意到自己的收賬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的下降必然會引起小散和專業分析師的懷疑,必然會把應收賬款向其他收款、預付賬款進行轉移。
4、稅項分析法
有一名小型上市公司的小散通過對該公司欠稅情況的分析,發現其虛構了數億元的收入。發現問題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這是一家小公司,實力自然不比大的上市公司,但欠稅竟然達幾千萬元。小散據此判斷欠稅很可能是虛構的,稅自然也是虛構的了。據此推論,收入和利潤也是虛的。
而此小散根據公式應交稅金期末余額=應交稅金期初余額+本期計提稅額一本期繳納稅額去計算該上市公司的期末應交所得欖余額,發現與其實際余額相差甚遠,果然實際稅負非常低。此後不久,該公司的造假便被揭露,股價自然也是一落千丈。而這位小散因其細心,提早發現了問題,將股票盡數拋出,而逃過一劫。
5、資產質量分析法
在很多上市公司中,不良資產都佔有相當的比重,這就要求小散要能分辨得出來。如果子公司長期業績平平,那麼就該懷疑長期投資在減值;而在建工程一直都掛在賬上,這很有可能就是不良資產,尤其是那些工期太長及早已過時的設備。
有些公司還會經常虛增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這種做法很多情況下都是為了消化掉虛構的收入。
6、資產重組與關聯分析法資產的重組和關聯,也是現在造假的一個重要手段。
不過就算其手段再高明,也不是不可以發現的。在現在很多資產的重組和關聯交易是不公允的,如果有這樣的交易往往就涉及欺詐。比如一家上市公司的主業關聯交易量比重很大,那麼它的業績往往有很大的水分。即便是重組和關聯創造的投資收益也不是那麼可靠的,如果往來賬在不斷增加,則造假的可能性也不小。如果一家企業的利潤和收入主要都是來自關聯企業,在分析財務報表時一定要注意是否經過了粉飾,如果母公司合並會計報表的利潤總額(應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大大低於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就可能意味著母公司通過關聯交易將利潤包裝注入上市公司。
7、子公司分析法
上市公司有兩種經常用的造假方法:一種是集中在某家子公司作假(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也有作假,但所佔份額不大);另一種是造假分散,幾乎所有子公司及母公司都在造假。
現在許多上市公司都有一些神奇子公司,業績好得不得了,這樣的子公司往往是造假造出來的;還有一些子公司,是年底才並購進來的,這時要注意其並購日是否合適;另外一些子公司,在母公司報表進進出出,這些子公司都很可疑:剛並人母公司時,業績妤得出奇,可過了幾年,就要置換出去,這些子公司也往往在造假。
8、審計意見分析法
有一個值得廣大股民和小散關注的問題,就是非標准審計報告和非標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往往蘊涵著這家上市公司存在嚴重的財務問題,會計師往往不是不知道上市公司造假,但他一般不會直接指出上市公司造假,他在措辭時往往避重就輕,非常委婉,用說明段和解釋段內容暗示該公司存在嚴重財務問題。比如一些措辭就非常值得關註:應收款項金額巨大,主營收入主要來源於某家公司尤其是境外公司,這些時候,很可能就是一些虛假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