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平台 » 怎麼簽署退市整理股票交易風險
擴展閱讀
交易貨幣的股票代碼 2025-01-23 17:37:05
3000買股票還是基金好 2025-01-23 17:23:48
買股票基金有門檻嗎 2025-01-23 17:23:39

怎麼簽署退市整理股票交易風險

發布時間: 2022-09-20 00:34:36

㈠ 開通退市整理股票許可權的流程

購買退市整理期股票前需簽署相應的風險揭示文件,開通對應許可權。具體許可權開通要求及操作流程如下:
一、許可權開通要求如下:應當具備2年以上的股票交易經歷,且以本人開立的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在申請開通許可權之日前20個交易日日均賬戶內資產不低於50萬元。註:不符合以上規定,僅可賣出已持有的退市整理股票。
二、開通退市整理許可權的流程: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簽署「退市整理股票交易風險揭示書」:
1、營業部現場:本人帶身份證交易時間到開戶營業部辦理;
2、易淘金網站:廣發通中心-業務中心-業務辦理-證券賬戶類-退市股票許可權設置;
3、手機易淘金:我-業務辦理-合同簽署-退市股票許可權;(自助辦理該業務須通過電子簽名方式簽署相關協議文檔)注意:
1、漲跌幅限制為10%;
2、退市整理股票投資者只能使用限價委託,而不能使用市價委託。(深交所無此規則)

㈡ 個人投資者參與退市整理期股票交易需滿足什麼條件

購買退市整理期股票前需簽署相應的風險揭示文件,開通對應許可權。

一、許可權開通要求如下:
應當具備2年以上的股票交易經歷,且以本人開立的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在申請開通許可權之日前20個交易日日均賬戶內資產不低於50萬元。
註:不符合以上規定,僅可賣出已持有的退市整理股票。
二、您可以通過營業部現場或者交易端簽署退市整理股票交易風險揭示書。
以上條件及開通方式僅供參考,具體要求及流程建議您聯系開戶所在券商客服。

㈢ 個人投資者參與退市整理期股票交易需滿足什麼條件

不建議參與,風險較大。投資者買入退市整理股票的,應當具備2年以上的股票交易經歷,且以本人名義開立的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內的資產(不含通過融資融券交易融入的證券和資金)在人民幣50萬元以上。

㈣ 退市整理板塊交易開通條件是什麼

個人買入退市整理股票交易條件:風險承受能力為C4增長型及以上;具備2年以上股票交易經驗;申請許可權開通前20個交易日日均證券資產(不含通過融資融券交易融入的證券和資金)在人民幣50萬元以上。
滿足條件的客戶,需賬戶本人在交易日9:00-17:00帶齊有效開戶證件到所屬營業部臨櫃填寫《退市整理股票櫃台委託單》提交委託申請。
不符合以上條件,只能賣出已經持有的退市整理股票。

(4)怎麼簽署退市整理股票交易風險擴展閱讀:
2012年7月17日,深交所發布「關於做好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建設相關技術准備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深交所各會員、信息服務商及相關單位的行情揭示系統應能設置「退市整理板」,並在9月7日之前完成「退市整理期」證券行情另板揭示的技術改造准備工作。

能讓投資者進行最後的逃亡,另外在股票進入三板之前對股價進行合理調整,有利於退市制度的平穩推進。」
深交所實施「退市整理期」制度,設立「退市整理板」源於對創業板退市制度方案的完善。深交所於2012年2月24日發布了《關於完善創業板退市制度的方案》,2012年6月28日發布了《關於改進和完善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
在退市方案發布後,為了做好退市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深交所對《深圳證券交易所數據介面規范》進行了相應修訂。

規定,在深交所作出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後,給予公司股票三十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在「退市整理板」進行交易。三十個交易日期滿後,公司股票將終止上市。如果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間,發生全天停牌,則「退市整理期」相應順延。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間,證券代碼保持不變,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10%。
此外,深交所證券信息庫SJSXX.DBF中的XXZQJB欄位新增一種類型定義「Z」,用以標識處於「退市整理期」的證券。
深交所要求各會員和行情信息商根據相關業務說明和數據介面規范,在2012年9月7日之前完成「退市整理期」證券行情另板揭示的技術改造准備工作。該所將適時提供交易獨立測試服務,並擇機組織全網測試,測試事宜另行通知。

㈤ 風險警示股票交易許可權怎麼開通

可以通過個人攜帶本人相關證件到券商營業點申請開通和簽署一份《風險警示股票交易風險揭示書》,此後,營業點的工作人員會幫助開通警示板證券的買入許可權。從目前來看,還可以在一些證券公司的交易軟體上自行申請開通交易許可權,在交易軟體上簽署一份電子板的風險警示協議就可開通。
證券購買者網上開通風險警示股票交易許可權的一般步驟:
1.下載證券交易軟體
2.注冊賬號並登錄交易軟體
3.在首頁點擊業務辦理選項
4.進入辦理頁面後找到風險警示交易許可權選項再點擊
5.輸入手機號獲取驗證碼,再輸入驗證碼,緊接著可以按照所給提示完成即可
拓展資料:
1.風險警示股票交易許可權的開通並不是強制性的,是根據個人意願可以開通也可以不開通。個人在交易軟體上開通的只能是普通的風險警示股票交易許可權,而對於想購買風險警示股票(ST)或者含有退市風險等重大風險的股票的買入者,可以考慮開通許可權,但需要有50萬元的資金和具有兩年以上的股票交易經驗才可具有開通資格,才能進行買入操作,否則不能進行買入交易;還需要提醒的是,買入這些股票的風險與買入其他股票相比可能會需要承擔更多的風險,還可能需要承擔更多的損失,盡管其票面價格可能較低,但其被強制退市的可能性不得不謹慎考慮。如果出現了退市風險警示的股票,需要謹慎買入和投資。
2.被納入風險警示板的股票有兩種:一種是由於公司股票存在重大風險,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即風險警示股票,通常被稱為ST公司;一種是被終止上市但在做退市整理時還未摘牌的股票即退市整理股票。
3.風險警示股票一般在出現不尋常波動的情況下才會公布其交易異常波動期間買入、賣出金額最大的5家會員證券營業部的名稱以及各自買入、賣出的金額。
操作環境:華為nova42.0.0.195
手機證券交易2021.6.21版本號:5.4.4

㈥ 怎樣開通風險警示證券許可權

在程序上點擊開通,輸入交易人員的具體命令,點擊申請,等待通過就可以了。
交易軟體裡面簽署一個電子版的風險警示協議即可開通,要交易場所的人員幫助開通的,每個地方開通的流程都是不一樣的。開通風險警示證券買入許可權,一般是交易軟體裡面或者網上營業廳裡面,簽署風險揭示書就可以開通了。
根據《實施細則》第十三條 「會員應當要求首次委託買入風險警示股票或者退市整理股票的客戶,以書面或電子形式分別簽署《風險警示股票風險揭示書》和《退市整理股票風險揭示書》。客戶未簽署《風險揭示書》的,會員不得接受其買入委託。」
拓展資料:
《實施細則》第四條:退市整理股票的簡稱前冠以「退市」標識,自退市整理期開始之日起,在風險警示板交易30個交易日,該期限屆滿後的次日終止上市,本所對其予以摘牌。退市整理股票在風險警示板交易期間全天停牌的,停牌期間不計入前款規定的30個退市整理交易日。全天停牌的天數累計不得超過5個交易日。第五條:風險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的交易信息獨立於其他股票的交易信息,予以分別揭示,會員應當對兩類股票的交易信息予以相應獨立顯示。
證券公司開戶回訪電話沒接到,可以自己打回去找克服核實以後就算回訪成功了,也會以簡訊的方式來通知用戶,其實也可以選擇在手機上辦理的,這個沒有限制的。
開戶主要有下面幾個流程: 注冊——填寫基本個人信息——上傳身份證——填寫問卷——閱讀風險須知——等待開戶申請審核——接通回訪電話——賬戶開通
上面的步驟,缺一不可,回訪電話是開戶的最後一環。不過沒有接到也沒有關系,券商的工作人員在接通之前會多次撥打電話給你的,而且你也可以主動聯系券商的客服安排回訪。
除開回訪電話,其實有些朋友開戶的時候,還是會遇到其他的問題,比如說: 開戶審核的時間多長 開戶的審核時間看情況,因為開戶是人工審核的一般工作日審核是最快的,在非工作日或者節假日審核會很慢或者暫停。
開戶營業部的選擇:我們可以不在開戶的營業部辦理業務,線下業務全國任何一家營業部都可以辦理,所以哪家營業部給的傭金低選哪家就行啦,不用就近考慮。
客戶號、資金賬戶、股東賬戶分別:資金賬戶是存放你投資資金的賬戶,是在券商那邊的「銀行卡」 股東賬戶是在中國結算那邊開設的登記賬戶。 客戶號是你在券商那邊的編號,只是拿來用於識別客戶的。

㈦ 太平洋證券風險警示股票風險揭示書怎麼簽

摘要 根據《實施細則》第十三條 「會員應當要求首次委託買入風險警示股票或者退市整理股票的客戶,以書面或電子形式分別簽署《風險警示股票風險揭示書》和《退市整理股票風險揭示書》

㈧ 請問我想買快退市的股票,是不是要在網上簽一個風險協議怎麼簽

據我所知 這個要去相關券商簽協議 目前很多不能在網上開通簽署的 比如創業板 比如ST 比如三板

㈨ 投資者參與退市整理期交易,需遵守哪些要求

一是個人投資者買入退市整理股票的,應當具備2年以上的股票交易經歷,且以本人名義開立的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內資產在申請許可權開通前20個交易日日均(不含通過融資融券交易融入的證券和資金)在人民幣50萬元以上。如果投資者不符合上述條件,則僅可賣出已持有的退市整理股票。另外還需注意,首次買入退市整理股票的投資者,應以書面或電子形式簽署《退市整理股票風險揭示書》。


二是投資者參與退市整理期股票交易,應當遵守《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規則》等有關規定,不得從事異常交易行為。

需提醒投資者的是,投資者應當及時查閱公司公告,特別關注退市整理期股票交易的相關風險,理性作出投資決策,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財務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