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平台 » 股票平台演講
擴展閱讀
陽泉煤業股票發行價格 2025-01-19 08:14:56
超有愛科技股票行情 2025-01-19 08:04:47
股票000615今日價格 2025-01-19 07:59:04

股票平台演講

發布時間: 2023-04-01 04:28:06

❶ 求東方證券副總裁王國斌的演講鏈接 《互聯網+是一場全民擲骰子的游戲》

東方證券王國斌:互聯網+ 一場全國性投骰子游戲
2015-05-21 19:14:27來源: 財經網(北京)
文|東方證券副總裁 王國斌,來自公眾號東方研究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互聯網+」,提升還是摧毀投資價值。
說實話,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可能讓很多研究員比較忐忑。當時我定這個題目的時候,會務反應說我們研究員正在大力推「互聯網+」,你突然提這個題目,不是讓粗激絕我們研究員在外面路演的時候不好說話嗎?我做這個報告,也沒有跟大家多商談,演講時間上也是只是個拾遺補缺,供大家聽完後自己琢磨一下。
為什麼是這個題目呢?實際上岩姿大家參加過我們策略會的都會知道,2013年5月策略會時我做過一個報告是互聯網改變中國。這幾張是當時的PPT,裡面提到了互聯網時代中國具備彎道超車的歷史機遇。當時我認為未來的投資過程中,必須把互聯網做一個維度納入我們的投資框架,必須遠離那些沒有互聯網基因的一些公司。裡面提到應該重點關注高成長互聯網相關公司,緊盯移動浪潮,關注為互聯網應用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公司,關注應用互聯網技術升級改造的傳統製造業公司,同時做空被互聯網顛覆的行業或商業模式,目前來看,這些判斷有些道理。我當時還引用了芒格的話,他說「互聯網對社會是美好的,但是對於資本家來說純屬禍害,有很多都是提升效率降低利潤的。互聯網會讓每個企業少賺錢,而不是多賺錢。」兩年以後我想在我們情緒激昂地投資於「互聯網+」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回頭看看芒格這段話。
回到前面,在微信平台上大家肯定看到過一篇文章,講美國過去50、60年給投資人最佳收益的一些股票。美國1950年到2003年給投資人最佳收益的股票分別是卡夫食品、雷諾煙草、新澤西標准石油,可口可樂公司。大家看一下有沒有留下當時所流行的高技術,50年前的航空,電視,60、70年代的計算機,80年代的生物技術,1990年到2000年的互聯網,一個都沒有。所有的統計裡面我只是列出了前面四個,事實上,不止前四個,前二十也找不到所謂的高技術公司。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段話,我覺得非常的應景,「你可以用你想像的任何語言來形容人類,但唯獨不能說他們理性。」的確,人作為一個個體來說是極不理性的,這個世界並不像我們自以為知道的那樣。我們以為高科技公司是最好的投資,實際上卻不是。
在很多場合大家希望我能夠展望未來,對未來做一個預測。但實際上真的沒有很好的辦法預測未來。如果有辦法的話,我覺得這幾個方面有幫助,一個鉛迅是歷史學上的前車之鑒,一個是生物學上的前車之鑒,最後一個是經濟學上的邏輯推斷。
前段時間我在深圳參加一個活動時,曾經發表過一個講話,那個講話的PPT講話稿其實在微信圈轉過很多次。我很納悶為什麼很多投資人竟然沒有看過《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和群眾性癲狂》這本書。它講述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幾次泡沫,比如南海泡沫、鬱金香泡沫,而我的想法是我們現在的資本市場正在為這本書提供新的素材。這是我對未來的一個判斷,其意思我說了很多遍,但沒看過書的人還是不理解,這是一次全國性的投骰子的游戲,這個判斷我是不變的。現在讓我們回到歷史去看,回到歷史去判斷我們的標題,「互聯網+」到底是提升還是摧毀我們的投資價值?
歷史數據顯示,不管技術進步帶來的好處有多大,最終獲得這種好處的總是消費者而不是公司的所有者。生產率的提高促進了競爭,降低了價格並且提升了勞動者的實際工資。出於對創新的熱情,投資者為參與其中支付了過高的價格。創新的收益並沒能流向單個投資者,而是流向了創新者和建立者那裡,這其中包括為項目提供大筆資金的風險投資家,銷售股票的投資銀行家,資金管理者,交易經紀商。
新技術歷史上從來沒有一次為普通投資者帶來過收益,估值過高使然。我在很多場合呼籲大家趕緊放開我們的發行,放開發行第一個可以讓供給快速的增長,如果不這樣,泡沫膨脹的速度會超越我們的想像。昨天吳曉波《瘋了》中有一段說得很好,「中國目前的資本市場正處在一個非理性繁榮的拋物線通道中。這應該是近十年來最大的一次資本泡沫運動,所有試圖置身其外的人,都不出意外地將成為受傷者。很多人都在猜測它的拐點什麼時候到來,而更多的人則被這條拋物線刺激得尖叫和奮不顧身地投入其中。」我們現在就是在拋物線上下不來;第二個,放開發行可以讓投資者不會喪失一些處於生命周期更早期階段企業的投資機會,可以讓普通投資者分享一下早期投資的過程和成長故事。
歷史上來看,新技術、新經濟這個過去一再被反復使用的詞彙,不僅在上世紀50年代被用來形容當時的經濟狀況,90年代我們也一再反復使用。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一書出版於70年代,書中提到,20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航空運輸股也曾令投資者興奮不已。當時最熱門的共同基金,當屬航空證券基金與飛行器的自動化基金,與其擁有的股票一樣,這些基金最終演變為一種投資災難。1971年中期,標准普爾出版的《股票指南》中,以計算、數據、電子、科學和技術等詞彙開頭的46家公司,相比1968年,價格上漲2家,價格下跌一半的是8家,23家下跌一半以上,12家退出,還有100多家公司不在了,估計跌幅更大。這些都是真實的歷史。
當然我們不能一概說投資泡沫不好。盡管投資泡沫對普通投資者是不折不扣的災難,但這些狂熱也不乏閃光之處。所有這些科技進步都有投資者做出的貢獻。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鐵路業的繁榮對投資者來講是一場浩劫,但此後英國鐵路系統使這個國家經濟和政治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運河----鐵路----汽車----無線電----收音機----電影----電視----計算機;電能----飛機-----醫葯-----生物科技----互聯網,每一項創新都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是投資者的狂熱更大地促進了發展。吳曉波說,在當今的市場上最清醒的人也許是最高層的人,他們的行為只可以被解釋為自信前提下的僥幸博弈。另一家證券公司的策略師說,賭國運,被利用。我希望政府不要把事情想的這么簡單,否則等待我們的將是萬劫不復。泡沫可以有多大,危害有多大,歷史我就不多說了,其他的場合我也提過,大家也可以去看。
再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泡沫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是我們要做分析的,要分析它的這種狀況我們才知道這種泡沫可以持續多久。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上凱恩斯說過,「生命的期間是不夠長的,人類的本性需要快速的成果,在快速賺錢方面存在特殊的熱情。」這種特殊的熱情,就是動物精神,是一種非理性的情感現象。大家有機會好好去看看《動物精神》那本書。投資人在投資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很多很多的動物特徵,貪婪、恐懼、羊群效應等等,出現信心、公平、欺詐、貨幣幻覺和聽信故事等等非理性行為。
新事物是人類對未來信心的源泉。雖然不確定性是投資領域最基本和最無法擺脫的條件。但投資者從未喜歡過不確定性。如果對新事物沒有一絲信心,就不會有人去投資。紐曼說「成長是生命存在的唯一證明。」新事物是知識不足的普通投資者所能感受到的唯一確定性。普通大眾的投機心理是不可救葯的。只要看起來有發展機會,他們就願意支付任何價格,他們會被任何當時流行的東西吸引。在投資狂熱中投資者易受欺騙的程度讓人震驚,人類對泡沫沒有記憶力,我上次講演時用72法則,人類代際變化給大家做過一個解釋。我們最近那麼多公司,簡單改個名字就能夠漲停,就是個例子,太容易上當了,我後面的PPT中有很多美國的例子,不獨中國如此。在形成泡沫中,吹噓變成了真理,而真正的事實卻因為不符合「新的範式」而被棄之一旁,變得無關緊要。如果一項投資抓住了人們的心思,或者讓他們相信將會有人以更高的價格來購買這些股票,那麼所有的信息透明和公開都無濟於事。
所以我們生物學的天性是容易產生泡沫的,如果要說現在還有一個辦法減少泡沫,就是趕緊把漲跌停板放開,泡沫就會減少很多。如果漲跌停板還這樣持續下去,這個泡沫只會愈演愈烈。那些拿30%、40%流通股的基金公司,如果把漲跌停板放開,他們還敢不敢繼續去拿?如果漲跌停板不放開,即使所有信息透明、公開,都是無濟於事。
如今,市場變成什麼樣的生態類型呢?金融機構和投資者越來越以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為交易對手,而不是以實體經濟為交易對手。泡沫持續的時間比任何人預期的都要長,這讓那些對泡沫持懷疑態度的人產生否定情緒,同時更堅定了支持者的信心,從而造成嚴重的自我服務、自我創造的傾向,追漲殺跌,推波助瀾。政府部門也是僥幸博弈,有人樂於推波助瀾。
我在好幾個場合說過。《股票作手回憶錄》一開篇講的是主人公在看盤,看價格,上上下下隨機波動,邊上一個人跟他說,傻瓜,你要知道,這時候是牛市。所有投資里最重要是判斷你所處的狀態,是怎麼樣一個宏觀背景。你要忽略中間隨機的價格的波動。
前面的歷史學、生物學都告訴我們,一旦走上泡沫形成之路,那就是條不歸路,大家一定會拚命追逐泡沫,這個就是我們的背景。現在我們要回到經濟學的邏輯上來分析。我前面引用芒格的那句話,他說互聯網對資本家是一個災難,「科技能夠幫助你,也能毀滅你,學會區分這兩者是微觀經濟學中重要的一課,遺憾的是大多數人腦袋裡都沒有這個概念。」大家很難去理解合成謬誤這個微觀經濟學上的現象。今天講的眾籌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它早就存在,就是假設整體勝過個體和局部。但是合成謬誤告訴你的是,對個體而言正確的東西並不一定對整體正確。當年學微觀經濟學時引用最多的例子就是在電影院看電影,你個子矮,在後面看不清楚,你就想站起來,站起來就能看清楚了,但是隨著一個又一個人都站起來了,那麼後面站起來的人的效果就沒有前面那麼好了,最後所有人都站起來,跟大家坐著是一樣的。所以堅信技術進步能帶來更高利潤的投資者和分析家忽略了這個最重要的經濟學原理。我一直認為,尋求和判斷合成謬誤形成的拐點是投資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兩年前讓大家投資「互聯網+」領域的時候相當於你在電影院剛剛站起來的時候。兩年之後再來看,所有「互聯網+」的企業可能增加投入的同時不會帶來更高利潤,因為所有人都在進行互聯網投資了,相當於所有人都站起來了。這是我今天在這個場合要提出來和大家分享的,或者希望大家思考的,「互聯網+」到底有沒有提升我們投資者的投資價值。現在的公司不做「互聯網+」,就像電影院所有人都站起來,而你坐著就什麼都看不見,但即使公司「互聯網+」了,站起來了,也未必能看的更清楚。
互聯網這段時間很火,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資金推手是一個龐氏結構。大家如果有機會可以看三本書,一本是《大停滯》,作者在探討美國30年科技進步給社會有沒有帶來多大的變化。第二本書是《智慧社會》,寫的非常非常好,我看得很激動,讓我思緒回到20多年前在學校看過的那些18、19世紀的著名思想家的思想,大學我就學的這些東西,這本書把所有18世紀以來的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的一些關於人的論述和假設都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它對大數據和智能穿戴有最好的論述。還有一本書是《斷點》,它告訴我們互聯網會演變出人類思維,從而進化成大腦,給社會帶來無限的可能。《斷點》告訴我們,任何網路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它的不斷演變和增長終將超越其承載能力,終將達到斷點,然後崩潰;要避免崩潰,就要在斷點前轉移到有更大承載力的環境中。它說「在非生物的世界中,龐氏騙局是網路化的。因此每個成功的騙局都會提高其承載能力來避免達到其斷點。」實際上資本市場就是個龐氏結構。互聯網之所以越漲越高,是由於整個社會資金量足夠大,某個板塊可以一漲再漲,就是因為作為局部,承載力不夠時,會不斷的通過提高杠桿和資金的轉移使其承載力不斷提升。某些板塊可以漲的越來越高的原因就是這樣的。當然,就像所有固定的環境一樣,空中樓閣遲早會倒塌。我們現在判斷互聯網的斷點什麼時候會到,可能早了些,但是如果我年底做報告,我想斷點肯定會到的。
從經濟學上的邏輯看,為什麼投資者會付出那麼大的代價,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增長率陷阱。高市盈率就是其中最突出的增長率陷阱的標志。一隻股票的長期收益率並不依賴於公司實際的利潤增長率,而是取決於該增長率與投資者預期的比較,較低的市場預期、較高的增長率和股利率這三者為高收益率的形成創造了完美條件。
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好好看看芒格的《論學院派經濟學》:經濟學有哪些缺陷。這是投資人對經濟學最好最深刻的理解,我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看。
是否存在一種方法可以幫助人們避開市場的這些狂熱時期?投資者能否發現泡沫並避免被他們所展示的誘人前景所迷惑?格林斯潘作為美聯儲主席時因未能戳穿當時的網路泡沫而承受了巨大壓力。他在2002年8月的一次演講中為自己辯護說,「要想明確判斷一個泡沫是很困難的,除非它用破滅證明了自己的存在。」他對泡沫持懷疑態度。Bob Shiller和Jeremy Siegel則不贊同。Siegel認為,出現如下現象可認為出現了泡沫:廣泛且迅速上升的媒體報道;缺乏利潤甚至收入方面的依據;只是建立在一些概念和名號的基礎上的高得出奇的定價;以及認為世界已經發生根本性改變因此某些公司不能再按傳統方法進行評估的觀念。最近我們那麼多報告,試圖改變傳統的評估辦法,我們大家是心照不宣的。Siegel引用美林全球股本研究基礎部門在2000年2月14號發表文章:「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對創造的熱愛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科技類股票的價格一再上升,互聯網革命使人們能充分發揮創造力,也許這會使我們更加接近生命的真諦!」他說專業者這么說,那就是泡沫的例證。類似的話語最近我們似乎也經常能夠聽到。
在市場充滿泡沫的時候,沒人能告訴你市場會走多遠,人們所犯的最大錯誤是在於參與泡沫、享受泡沫時不找好退路。有個段子,說當泡沫來臨時,存在兩種人,一種人不斷地指責這是泡沫,另一種人堅決參與泡沫,享受泡沫。前者越來越聰明,後者越來越有錢。不過我認為前者不可能越來越聰明,後者不可能越來越有錢。
我們教育上有三個毛病,投資者如果犯這三個毛病就不要去做買方。第一個毛病,所有的教育都是面對過去的,而不是面對未來的,我們沒有面對未來的思考訓練。第二個是對所有問題的看法,都是非白即黑的,大家想過沒有,從小到大,教的選擇題都是對、錯,對、錯,事實上,大部分事物不是黑白對立的。第三個是直線性思維,而不是互聯性思維,但任何事物都是處於網路中的。我今天說的任何一點判斷都存在他的反對面,你一定要想清楚這一點,所以如果你不能擁有面對未來的思維方式,對事物簡簡單單用非白即黑來評判,泡沫非泡沫來評判,用直線性,而不是互聯式評判,我覺得不適合做買方。做買方一定要有復雜的思維。
本來我想做一個泡沫斷裂的預測,現在我把這個預測留給大家。巴菲特有一個著名的判斷泡沫的公式,就是市值除以這個國家的GDP。我們要想清楚,我們未來是怎麼樣的一個增長率,到2020年的時候,GDP可以到多少。我們的整個總市值可以到多少。現在是2000年以來中國第一次所有資產全面證券化的階段,我們應該能夠判斷出這個斷點,它的承載力。
Siegel在《投資者的未來》中匯總出1957-2003年表現最佳的20個標准普爾500「倖存者」。這20個最佳「倖存者」中主要出自兩個產業:高知名度的消費品牌公司和大型制葯企業,共17個,佔比高達85%;憑借復利的力量,菲利普.莫里斯在46年時間里,上漲了4600倍!排名第一。所以最後我想引用《證券分析》扉頁上的一段話來結束我的演講,這段話出自賀拉斯的《詩藝》:
現在已然衰朽者,將來可能重放異彩。
現在備受青睞者,將來卻可能日漸衰朽。
謝謝大家!
原標題:「互聯網+」,提升還是摧毀投資價值——東方證券副總裁王國斌兩年後再談互聯網

❷ 股票的路演是什麼意思

路演的本意譯自英文Roadshow,是國際上廣泛採用的證券發行推廣方式,指證券發行商發行證券前針對機構投資者的推介活動,是在投、融資雙方充分交流的條件下促進股票成功發行的重要推介、宣傳手段。 通過投資銀行家或者支付承諾商的幫助,在初級市場上出售股票,以便有助於提高股票潛在的價值叫路演。 路演的目的:促進投資者與股票發行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以保證股票的順利發行。 在海外股票市場,股票發行人和承銷商要根據路演的情況來實現以下目的: ①查明策略投資者的需求情況,由此決定發行量、發行價和發行時機,保證重點銷售。 ②使策略投資者了解發行人的情況,作出價格判斷;利用銷售計劃,形成投資者之間的競爭,最大限度的提高價格評估。 ③為發行人與策略投資者保持關系打下基礎。 路演的主要形式:舉行推介會。 在推介會上,公司向投資者就公司的業績、產品、發展方向等作詳細介紹,充分闡述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讓准投資者們深入了解具體情況,並回答機構投資者關心的問題。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這種傳統的路演同時搬到了互聯網上,出現了網上路演,即藉助互聯網的力量來推廣。網上路演現已成為上市公司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推廣股票發行的重要方式。 路演推介所需資料和服務內容: 專業精美的企業推介畫冊(中/英文);招股說明書(中/英文);研究報告(產品技術分析/市場分析/募集資金可行性分析報告);發行公司文件封套(中/英文);幻燈片和幻燈彩冊(中/英文);企業推廣錄像帶(中/英文)、禮品、文件禮品袋等。 路演推介還將提供推介會、新聞發布會、上市儀式、上市酒會的場租,會場布置及其所需器材、展板、圖片、背景牌和橫條、度牌、同聲翻譯器材等的租賃和製作,以及演講者的名牌、名片、名套、胸花等服務。 路演推介活動中應注意的問題: ①防止推銷違例。 ②宣傳的內容要真實。 ③推銷時間應盡量縮短和集中。 ④把握推銷發行的時機。 路演在兩年前還較為陌生,現在卻成為一個使用頻率較高的詞。這一新型宣傳推廣模式,在中國剛一出現不僅得到了上市公司、券商、投資者的關注和青睞,也引了其他企業的廣泛關注和濃厚興趣,並效仿證券業的路演方式來宣傳推廣企業的產品,形成時下盛行的企業「路演」。路演不僅被企業成功地移用,其概念和內涵已改變和延伸,成為包括新聞發布會、產品發布會、產品展示、產品試用、優惠熱賣、以舊換新、現場咨詢、填表抽獎、禮品派送、有獎問答、卡拉ok比賽、文藝表演、游戲比賽等多項內容的現場活動。現在很多企業的產品或服務都開始積極採用路演的形式,通過和消費者面對面的交流來宣傳推廣產品。
[編輯本段]路演,快速消費品招商有效模式
招商會就是燒錢會――一個殘酷的現實 喧嘩的背後是無奈。2007年全國春季糖酒交易會3月23日在重慶拉開戰幕。連日來,重慶街頭到處都彌漫著一種商品交易大戰前的濃烈硝煙:糖酒類產品的廣告在重慶街頭已經是鋪天蓋地;重慶主城區的各大賓館已經客滿為患;就連平時生意比較清淡的招待所,現在也已經打「擁堂」了;禮儀小姐更是「供不應求」。 據悉,這次糖酒會中,地產老大詩仙太白集團投入1300餘萬元廣告費,僅戶外廣告一項就投入了500多萬元。「投入這么多,圖的就是與各地參展商混個臉熟。」該集團人士如是解說。四川沱牌集團創下了一個本次展會廣告的又一項之最,那就是該集團在長江大橋南橋頭做了一個面積5000多平方米的「捨得」酒廣告。而安徽「店小二」在會展中心門前做的一個過街門樓就耗資30多萬元,算是本次交易會最貴的造型了。糖酒會成為名副其實的燒錢會。 但是我們看到,每年的春、秋季糖酒會的聲勢並沒有減弱,各廠家的廣告投入並沒有減少。無奈是廠商又一個共同的心聲。因為每年春、秋糖酒會,經銷商總希望到糖酒會上看看,如果廠家沒有一點聲勢的話,他們會認為廠家怎麼不行了。「前幾年都露面了,現在每年都必須要露面」,幾個廠家無奈的說。更多的企業本身就沒有帶著「要招多少商」去參展的,更多的是和經銷商朋友一起聯絡一下感情,看看今年行業的發展趨勢,順便尋找新款包裝、瓶體。其實,在他們心理還是希望能夠通過糖酒會的聲勢迅速成為「黑馬」,雖然知道可能是幻想而已。 糖酒會一結束,每個廠家、商家都在總結糖酒會的得失,真可謂有人歡樂有人愁。寫在大部分廠家和經銷商臉上的是愁,因為招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即使有些廠商收益頗豐,但是歡樂可能是短暫的,因為糖酒會一大現象是簽約率高,履約率低。很多經銷商在糖酒會上,受各種誘惑的影響,和廠家簽訂協議,但是當經過慎重考察後,放棄了合同,廠家美麗的幻想變成徹底的肥皂泡了。 招商迷茫的背後――傳統思維束縛現代營銷思想 中國酒業陷入迷茫,花費巨資參加糖酒會,一無所獲,對於大型企業來說,巨資廣告可以有效提升品牌形象,也給經銷商以充足的信心。但是,對於中小酒類企業來說,更希望的是「錢花在刀刃上」,到底該如何招商才能有效? 而另外一個層面上,中國經銷商也陷入迷茫,到底該選擇哪款產品方能盈利?隨著商業流通領域的發展,商業渠道的逐步發達,商業渠道低毛利時代已經到來,經銷商總是希望尋找一個能夠持久、獲利的品牌,酒類經銷商在尋找出路。 傳統的招商形式無外乎以下幾種,一是開小型的招商會,譬如訂貨會等;二是參加大型的招商會,譬如糖酒會。在內容上也無外乎是看似有殺傷力的銷售政策,「進多少送多少」「零風險」 「首批打款8萬8,奇瑞轎車開回家」等千遍一律,經銷商已經不會產生興趣了。 改變傳統的大一統的招商模式,向新型的招商模式是中國酒類企業下一輪招商成功的必經之路。傳統招商形式最大的弊端是由於招商形式和招商內容的制約極大地影響了招商效果。一方面,簡單的在某一大酒店召開訂貨會的方式,廠家業務代表沒有對經銷商做相對詳細的分類,只要是經銷商,全部都邀請來參加會議。而大部分中小經銷商都是在廠家業務代表的「參加會議有精美禮品、豐盛的晚宴以及抽大獎等」誘惑下參加會議,廠家也沒有對銷售政策以及招商政策作深度的理解,只是簡單地宣布已經老套的招商策劃,經銷商對此不是特別感興趣。如此大規模的經銷商會議,廠家也根本無暇對單個意向性經銷商做深度溝通,經銷商在吃飯完畢,拎著禮品走人,招商效果可想而知。 經銷商希望什麼?希望有一個能夠給他提供長期穩定的、高額的、並且安全的合作夥伴,因為一方面市場競爭的加劇,經銷商的利潤越來越薄,第二,很多酒類企業採取掠奪式招商方式,極大的傷害了經銷商的利益,廠商之間的信任程度大大減小。中國酒類要想通過招商的方式迅速、有效地拓展市場的話,必須要從傳統的招商策略中走出來,通過新型的招商模式拓展。因此,我們重點圍繞以上兩個方面著手。根據我們操作的眾多成功的案例,方德智業認為:新型招商模式最為核心的環節是招商形式以及招商內容的創新。 路演招商――快速消費品招商新模式 如果要想在招商上尋求突破的話,必須改變傳統的大一統的招商方式,要從企業市場戰略的角度對目標市場進行細分規劃。即第一步公司要確定營銷戰略及其市場布局戰略,哪個市場是戰略性市場,哪些市場是二線保護圈市場、哪些市場是戰術機會性市場。根據不同市場的特徵規劃不同的市場運作模式,譬如本埠市場或者戰略性市場,公司是不是考慮採取直營或者直營加分銷的模式,對於機會性市場,是不是採取簡單的招商模式,將更大的操作空間、利潤空間留給經銷商。在確定營銷戰略以及市場布局戰略後,我們就要對具體的招商策略進行細致的規劃。 方德智業營銷機構在實戰操作過程中,總結出了一套新型的路演招商模式,我們覺得對現代企業,尤其是快速消費品的招商營銷很有借鑒意義,希望能和相關企業共享。路演招商的實質是將傳統「大一統」的招商「劃大為小」,在大的目標市場內的細分市場開展小型的、有針對性的招商會議,這樣的招商更有針對性,同時也讓各地經銷商充分感覺到廠家的誠意。 一個例子,太白大手筆酒是陝西太白酒業2006年正式推出的一款高端形象產品。根據公司戰略,要講太白大手筆酒打造成陝西政、商務第一用酒。如何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呢,我們將陝西市場做了細致的分級。四大戰略性市場分別界定為廠家所在的寶雞市場、西安省會市場,陝北的榆林城市市場以及延安城市市場。如何迅速完成市場布局呢,一方面在西安市場,利用我們已有的網路資源,採取直營方式。對陝西省內市場我們採取了新型路演招商的模式,結果大獲成功太白大手筆酒,產品尚未正式上市,陝西西安周邊、榆林、寶雞、延安、商洛等就有數四十家經銷商與太白大手筆酒簽訂合約,完成了近600萬元的首次鋪貨款。 路演招商策略的核心部分是招商流程的規劃以及招商政策的轉型。路演招商模式將招商分成五個具體、細致的步驟。第一步,招商團隊的組建。招商團隊是否專業是招商能否成功的關鍵要素,正常情況下招商團隊成員一共6人左右。其中包括企業高層、產品研發部部長(市場總監)、銷售市場部部長(銷售總監)、各地辦事處主任、外腦外腦(咨詢策劃部)等。其中,企業高層要根據具體情況(市場重要性)安排董事長或者總經理參加;這中間一個最重要的角色就是藉助外腦的力量,為什麼這么說呢,一般情況下,現在很多經銷商不是特別相信企業招商,尤其是中小企業,咨詢策劃師的培訓能夠給他們帶來新穎的營銷思路和市場解決方案,比較受經銷商歡迎。 第二步:招商前期的准備工作。一次招商活動成功與否,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准備工作是否到位,「預則立,不預則廢」。招商的准備工作包括,一是招商政策的落實與細化。而不僅僅是「首批打款8萬8,奇瑞轎車開回家」這個看似「有吸引力」的招商政策;經銷商說到底最關心的是與自己實際利益相關的招商政策,如果招商政策不符合市場要求的話,再好的招商模式也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二是招商市場的分級。目標市場分級。由企業決策層集合市場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的市場戰略作出,各個辦事處配合實施。三是招商物料的准備,譬如投影儀、招商廣告、招商畫冊、招商產品等。第四是招商團隊培訓。路演這種方式目前企業運用的較少,很多企業內部員工基本上還不太會運用「上課」這種方式。(globrand.com)如果不在招商前期作系統的培訓的話,招商效果也會大大折扣。當然,也可以適當調整招商路演的順次,將第一場招商路演放在不太重要的市場,一方面可以重點練兵,即使效果不是很好也不至於影響大局。 第三步:路演招商的實施。這是招商成功的關鍵,路演實際上是發揮公司集體的力量影響經銷商情緒。一般情況下,招商團根據行程安排提前到達招商賓館,將相關准備工作安排就緒。各地辦事處主任負責將目標經銷商提前安排到招商賓館住宿(因為經銷商一般比較忙,如果第二天直接過來的話,可能會耽誤時間,影響提前到達經銷商情緒)。招商會議安排在第二天上午,(具體時間要具體對待),招商會議一般安排2個半小時。九點鍾左右招商會議正式開始。在招商分工上,安排一名主持人(一般是各地的辦事處經理,他們比較熟悉各地經銷商情況)主持招商會議。首先由外腦闡述公司的營銷新戰略、市場布局新戰略(注意,市場布局戰略要根據不同的市場不同的提法)、新產品戰略、新廠商關系戰略等,讓經銷商對企業的行為有了一個很好的認知;第二個發言的是公司市場總監,重點闡述企業新產品的產品研發思路,包括定位、名稱、包裝等;清晰的品牌定位以及品牌核心的挖掘,包裝、產品支撐以及產品利益點的提煉,是贏得消費者(經銷商)眼球最重要的武器,不能只是簡簡單單地大喊「中國情意第一酒」、「中國第一順酒」這些沒有內涵的口號。第三個發言的是公司銷售總監,重點是闡述新產品的招商政策。包括產品政策、價格政策、支持政策等。這一部分是最為重要的,也是經銷商最為關心的部分,因此需要銷售總監能夠吃透銷售政策,並且有很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激發經銷商的現場積極性。第四部分將是由公司相關領導和外腦共同解答經銷商現場疑問,通過這一部分,廠家能夠清楚了解到經銷商對銷售政策哪一部分感興趣,哪些問題需要進一步調整;最後一部分就是公司高層做總結性發言,重點是闡述公司將重點打造品牌,實現廠商雙贏目標,給經銷商鼓氣。 第四步:意向性客戶及時跟進。很多經銷商受現場氣氛的影響,也對企業的銷售政策有了很多的了解。通過會議,我們也能看出來哪些是意向性經銷商,哪些只是來看看,對我們產品不太感興趣的經銷商。在我們中午宴會結束後,下午要立刻安排公司高層逐步地和意向性經銷商溝通,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是首款太高的問題,還是保證金太高的問題,還是銷售任務太高不能完成的問題,徹底打消他們的疑慮。這樣的情況下,經銷商會感覺到廠家的誠意,可能會最終選擇你的品牌。當然,很多經銷商當時就表達承諾經銷你的品牌,准備預付定金了,也有的經銷商說要回去和相關的人溝通再次確認。當在一個地方路演結束後,要讓當地的銷售代表或者辦事處主任盡快和意向性經銷商再次溝通,以最終簽訂協議。因為,如果不能盡快落實的話,經銷商的「熱度」會慢慢減小,同時這個時候競爭對手也會迅速採取措施,我們要不給他們創造機會。

❸ 網上有很多演講股票的是什麼意思

您好
演講股票其實就是一些業餘人員為了自己牟利益,而做的一些所謂的講解,建議您注意風險,今年的股票基本會出現大幅度的下跌,這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經濟數據您也可以看到,股票市場的股票業績下滑也是不爭的事實,另外大股東的股票減持和注冊制度加快實施,也會嚴重影響股票市場,另外新股加速擴容和人民幣加速貶值,都在很大的方面壓制股票,這些還只是股票市場困難的一個部分,所以作為理財師我建議您,保持觀望,遠離股市,真誠回答,希望採納!

❹ 求關於投資的演講稿800.針對普通民眾,語言風格幽默,容易吸引聽眾。。。。。謝謝

這是張昕帆老師在常州的一次關於如何投資的演講,非常的精彩,相信每個投資人聽了都非常受啟發。限於演講稿非常的長,而且好多是重復的東西。我把這篇演講重新整理了一次,並分了13個問題來闡述,試圖讓大家能夠更加容易吸收其精華的內容,個別地方編輯不當難免,讀者自辨:
問題1:我們普通的投資者,每個牛熊市循環都經歷過,可是我們捫心自問,這個循環過去之後我們賺錢了嗎?發現又沒賺錢,為什麼呢?
解說:我做個調查,各位如果2000年在常州買了房子,賠了請舉手。有沒有一個賠的?沒有一個賠的,對吧!但2000年買股票賠的人請舉手,那我估計很多人賠了。為什麼買房子掙錢,買股票不掙錢?因為你買完房子你幾乎就不管房價了。它漲它跌你根本就不在乎了,只有做到無為你才能有為。比如說在2000年咱們在常州買套房子,2000塊錢一平方米,過了三天你跟你愛人說,快咱們搬家,說為什麼,說跌破兩千,咱們的值損了,快走,搬家了。過兩天趕快再買房搬進來,為什麼?因為突破2100塊錢一平方米,要追高,快追了,追完了,說快搬家,為什麼?又跌破兩千了,又走了。結果如果房子可以這么買賣的話,各位的房全都炒沒了。
結論:如果說,你非常精明的看待一些事情的話,市場會懲罰你的。咱們經常說人不能太精明,為什麼?你精明的算計一切,最後你什麼都會失去的,對股票市場也一樣,你非常精明的算股票的漲跌,最後你會發現你被這個股票大潮直接給吞食掉了,你根本就得不到什麼真正的回報。所以我說買股票一定不要太精明,一定要沉下心來,像買房子一樣來買股票。如果你像買房子一樣買股票,沒有一個人會賠錢的。
問題2:房子與股票那個更賺錢?
解說:長期來看股票和房子都春辯巧要上漲。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是永恆的鐵律,人都得死,物價都在上漲,這是全世界兩個最確定的事。土地是稀缺資源,它永遠是往上漲,建築在其上的房子也就必然長期上漲。但股票要比房子漲得快。因為股票是活生生的企業家在經營。房子是一個被動的漲,股票是這個企業不斷的琢磨新的產品,不斷的開發新技術,不斷的擴大市場份額,所以它的漲價幅度比房子快得多。所以你看到很多企業家,因為擁有企業的股票,像李嘉誠、張近東,幾年就幾百倍,房子做不到,房子做幾百倍不可能
結論:長期來看,股票一定比房子更賺錢。
問題3:各種投資品做一個比較,有古玩、字畫、黃金、股票。從古到今哪些東西投資好呢?
解說:大家選擇投資品,一定拿歷史數據看問題,堅決不能拿感覺來看問題。按美國的數據,一年通貨膨脹率,平均每年11%左右,從1900年到現在灶梁,房子6%,國債3%,銀行存款2.8%,藝術品呢2%。黃金呢2.8%。黃金和藝術品竟然連銀行存款都不如。字畫我覺得大家輕易不要玩,你沒有專業水平可真不行,這贗品這個東西怎麼鑒定,連畫家本人有時候都未必能鑒定好,你怎麼鑒定明白呢。李嘉誠天天玩古玩字畫嗎?說李嘉誠買了好多好多古玩、紅木傢具、宜興陶瓷、玉器,他干這些事嗎?李嘉誠就干兩件事。第一件事,屯地。這個地方地稀不稀缺?稀缺,好了,現在房地產低迷了,直接就把這個地拿下來了。第二件事干扒鍵什麼呢?就是自己上市公司企業的股票一股不會賣,股票在增值呀。現在大家感覺到股票最不掙錢,因為在座的可能都在虧損,感覺銀行存款是最安全的。李嘉誠沒事就往銀行存款嗎?存銀行啊,這個存活期、定期,定活兩遍結果發了,有嗎?存銀行,你過幾年連通貨膨脹都跑不過,過了五年才掙了20%,可是呢,你放在股市裡,再過五年掙了百分之四百,你說哪個上算?
結論:股票是所有投資品當中收益率最高的。

❺ 一位中國股市"作手"公開講述:機構如何洗出"散民"

他說,他和散民做的是「對手盤」:散民掙的就是他輸的,散民賠的就是他贏的,所以,當他坐到電腦前交易時,對於散民來說,他就是「阿修羅」——佛經里的惡神之一,因為只有將對手置於死地才能在無情的市場中生存下來。 課前插曲「有些人」就該死掉 「今天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和大家交流。出於對課堂紀律的尊重、對主辦方的尊重、對大家的尊重,咱們交流期間,都把手機關了,不要響手機,不要接電話,好不好?」正課還未開始,李永宏先把課堂紀律上升到一個很高的高度。在反復強調了四五分鍾、得到大家的認可後,才開始切入正題。 「我今天主要和大家交流一個基本的觀點——『市場永遠是對的』以及交易理念、交易原則的重要性,因為……」正說著,聽眾中有手機響起。他無奈地停下來,搖了搖頭,然後接著說:「因為沒有了這個基礎,所有的技術、圖形都是無根之木,都是虛的……」「喂,我現在聽講座呢……」一陣清脆的鈴音過後,有人接起了手機,李永宏的講課被再次打斷,於是,他索性停了下來。 「你打完了嗎?不關手機,還接電話,我告訴你,你這種無視課堂,不遵守紀律的行為,在市場中,就該死。」李永宏的震怒,讓聽課的人感覺有些出乎意料,甚至有人覺得他有些小題大做。「我剛才已經反復說了,這是基本的紀律,這點小事都做不到,市場中的紀律你能遵守嗎?你能做到嗎?股市如戰場,不遵守紀律、不遵守游戲規則的人不死,誰死?我敢斷定,你的股票一定是賠的……」話越說越嚴厲,被說的人臉上都有些掛不住了。 「還有人會說,你講的這個太簡單了,但我想說,歷來真傳只有一句話,假傳才是萬卷書。雖然簡單,試問在座的各位,有幾個能真正理解『市場永遠是對的』這句話的含義?有幾個能做到順勢而為?」李永宏感慨地說。 隨後,李永宏接著講授交易的原則即風險控制的重大意義。「原則是什麼?就是不管你願意不願意,都要遵守的東西。我們交易的原則就是:控制風險,保護利潤,即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也就是說要有風險控制,這是交易的靈魂。怎麼做到『截斷虧損』?這就需要我們引入『海琴』(hedge)機制,就是保護機制,相當於給你繫上安全帶。你的『止損海琴』設置在哪兒,要根據你的承受能力。告訴大家,公募基金也同樣有『止損海琴』,這個限度一般是25%,也就是說一旦基金買一隻股票賠掉25%的時候,他的公司就會幫他強行平倉,但事實上,很多人反而沒有這種止損的措施,一旦被套,只有一條路,死扛。這是最危險的。記住,在股市中,『活著』是第一位的。」 作業:以鋼鐵般的意志踐行 「有人可能會問,你說的是真的假的,你都告訴我們了,你掙誰的錢?我可以負責地說,我說的都是真的。為什麼我敢說出來。第一,我願意無私地幫助一些人掙錢,因為在不久前我父親病重之際,也有人無私地幫助過我。從今天起,那些能遵守原則、遵守紀律的人,我要說,恭喜你,你掙錢的機會來了;第二,通過這么多年的交易及與身邊的股民交流,我非常清楚地認識到,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完全是另一回事兒,這需要大家用鋼鐵般的意志去踐行。很多簡單的道理,總有人做不到。就像開課前說的『接手機』一樣。雖然我反復地說,但手機的鈴音總是不絕於耳,這就是一些人的弱點,無組織、無紀律。哪一天,他有組織、有紀律了,就是他要持久地掙錢的時候了。否則,一兩次『撈到魚』算什麼,李自成還闖進京城了呢,結果又怎樣?希望你我共勉。」 在李永宏講完之後,聽眾以持久的掌聲回報了他的精彩演講。講座之後,那位被他批評的聽眾說,這是他聽過的最有價值的講座。 實戰截斷虧損讓利潤飛奔 李永宏以一次自己親身的作盤經歷,給大家講述了機構是如何把散戶「洗出去」的過程。他說:「機構一般的作盤周期是3個月至6個月,長的可達數年。在底區域,主力肯定是不願帶著散戶走的,它要想辦法把散戶洗出去。那麼散戶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賣點和買點,避免被洗呢?我給你們看一隻股票,咱們忽略它的名稱,你們跟著我做。」說完,他在投影儀上給出一隻股票的盤面,並詳解了交易的過程: 首先,我們要看這只股票的圖線壓縮,最少要壓縮到上次下跌的位置,這是要讓你知道那個點位「死過人」。點位高過那個點時,你就看機構是不是要入場。這就要看「放量」,「放量」到多少,我們能跟進,不是一個絕對值,而是一個相對值,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單日6%以上的換手作為參考。 跟進去之前,要有一個交易計劃。這個交易計劃包括「止損海琴」,也包括「止盈海琴」,還包括入場點等。計劃一旦制訂了,就要嚴格地執行。 入場就面臨著虧損,怎麼辦?「先要別挨揍,再看咋吃肉」。要設置「止損海琴」,假設設置10%,然後,再設入場點,不到這個點,我永遠不買,就是所謂的「不時不食」。要知道市場是有或然性的,行情有可能來,也有可能不來,就像釣魚,能不能釣到魚,取決於魚咬不咬魚餌。有人說,這不是追高嘛,我不能提前埋伏嗎?我告訴你,這不是追高,這是追逐趨勢,上漲的趨勢一旦形成,將勢不可擋。但如果你提前埋伏,它可能因為很多原因不漲反跌。 買入之後,就是耐心地等待了,這時,機構一般會有一個洗盤的過程,會震一震,把一些散戶震出去,還是那句話,這需要我們有計劃、有原則,否則很容易被震出去。有的人對我說,好傢伙,你說機構洗盤可能要3個月呢,我扛不住呀。那我也只能說,那是你自己的事,如果被清理出去,那是你缺乏應有的耐心。 當機構開始往上拉時,散民的機會就來了:讓利潤飛奔。一般機構拉一輪,至少要拉30%,否則算上資金的時間成本、人工等成本,它就不賺錢了。這時候,我們一定要「靠住了」。拉升的時間也許幾天,也許幾個月,不同的機構、不同的莊家、不同的風格。什麼時候走,我們還有設置「止盈海琴」作為標准,不到這條線,我永遠不賣,一旦到了,就要決然地趕緊走,落袋為安。這樣,一波「偉大」的波段交易就完成了。如果賣錯了,我們可以再買回來,不要怕賣錯,機會永遠會有。千萬不要像我們一個交易員,賣錯了,不買回來,還一邊看著一邊喊哎喲。我知道,咱們在座的諸位,肯定也有這樣的。 這是第一波,以後的如法炮製。只要不太貪,在一年當中,總能找到一兩次這樣自己看得懂的行情,交易一兩次,掙個20%、30%就可以了。巴菲特是「股神」,他每年的收益不過20%。如果太貪,每天都想交易,早晚被機構吃掉。 大家看,我剛才演示的那隻股票,歷時近兩年,我只操作了4次,其中失敗1次,我的成功率只有75%,但我的總收益達到520%。但如果最後這一波我沒有及時止損出局,它跌了100%。這就是「吃了我的,喝了我的,都要給我吐出來」,最早掙錢沒出來的,都掉進去了。東方智慧

❻ 巴菲特著名演講:價值投資為什麼能夠持續戰勝市場!

1、為什麼巴菲特演講是這個題目?因為本文從對價值投資最常見的攻擊開始,攻擊者認為有效市場理論存在,使得價值投資本身變成投飛鏢游戲。其實巴菲特之所以能夠找到好的投如碼資標的,正是因為市場的失效,而市場之所以會失效,正是因為有效市場確實存在,這其實是哲學上黑格爾的辯證法,即任何一個「我」都同時天然的在向「非我」的屬性演變中顯出「我」的本質特徵(Larry Lu注);

2、巴菲特舉出了幾個他所熟知的價值投資成功者——「如果你發現其中40家贏家全部來自奧馬哈的一家十分獨特的動物園。那麼,你肯定會前往這家動物園找飼養員問個究竟」;

3、指出價值投資核心:追隨格雷厄姆與多德的投資人只關心兩個變數——價值與價格;

4、然後詳細談了9名投資人。請注意,他們的特點各不相同;

5、最後是價值投資的基本原則,可能是本文最重要內容。

每個價值投資人的投資業績都來自於利用企業在股票市場的價格與其內在價值之間的差異——巴菲特

價值投資策略最終要歸根於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思想。1934年年底,他與戴維-多德(David Dodd)合作完成了他醞釀已久的《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這部劃時代的著作標志著證券分析業和價值投資思想的誕生。這本巨著在過去70年間共發行了五版,被譽為投資者的「聖經」。

紐約證券分析協會強調,格雷厄姆「對於投資的意義就像歐幾里得對於幾何學、達爾文對於生培孝物進化論一樣重要。格雷厄姆「給這座令人驚嘆而為之卻步的城市——股票市場繪制了第一張可以依賴的地圖,他為價值投資奠定了方法論的基礎,而在此之前,股票投資與賭博幾乎毫無差別。價值投資沒有格雷厄姆,就如同共產主義沒有配橡稿馬克思--原則性將不復存在。」人們通常認為是格雷厄姆確立了證券分析的原則,所以格雷厄姆被尊稱為現代證券分析之父。

1984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紀念格雷厄姆與多德合著的《證券分析》出版50周年的慶祝活動中,巴菲特——這位格雷厄姆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投資課上唯一給了「A 」的最優秀的學生運行了一次演講,他在演講中回顧了50年來格雷厄姆的追隨者們採用價值投資策略持續戰勝市場的無可爭議的事實,總結一下歸納出價值投資策略的精髓,在投資界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可以這樣說,讀懂了巴菲特的這篇演講,就能夠抓住價值投資的本質,弄清價值的內涵。讓我們一起來聆聽巴菲特這位當代最偉大的價值投資大師的演講吧。

演講正文:價值投資過時了嗎?(By Warren Buffett 1984年)

格雷厄姆和多德「尋找價值相對於價格具有一個顯著的安全邊際」的證券分析方法難道已經過時了嗎?許多教授在他們編寫的大部頭教科書中都作出後一論斷,他們口口聲聲地宣稱股票市場是有效的,也就是說股價反映了所有關於公司發展前景和經濟狀況的所有信息。這些理論家們聲稱,由於聰明的股票分析師利用了所有可獲取的信息運行分析判斷,從而使股價總是正確無誤地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因此根本不存在價值被市場低估的股票。至於那些年復一年擊敗市場的投資者,只不過是類似彩票連續中獎的少數幸運兒。一位教授在他編寫的當今十分流行的教科書中寫道:「如果股價完全反映了所有可獲取的信息,這些投資技巧將毫無用處。」

哈哈,也許如此。但我想向大家介紹一群年復一年擊敗標准普爾500股票指數的投資者,他們的經歷無可辯駁地表明,那種認為他們持續戰勝市場只是偶然事件的簡單看法是很難成立的,我們必須深入探究其根本原因。之所以如此,一個關鍵事實是,這些股市大贏家我都非常熟悉,並很早就被公認為超級投資者,其中成名最晚的那位也在15年前就名揚一時。如果事實並非如此,我只是最近搜索了成千上萬的投資記錄,從中選出幾個業績優秀的人在此向各位介紹,那麼,你聽到此處就可以把我趕走了。我要補充說明的是,他們的投資業績記錄都已經過嚴格的審計。另外,我還要補充說明一下,我還認識許多選擇這些投資管理人的客戶,他們這些年來獲得的投資收益與這些投資管理人公開的投資業績記錄完全相符。

全美拋硬幣猜正反面大賽

在我們開始探究這些投資大師持續戰勝市場之謎之前,我想先請在座各位跟我一起來觀賞一場想像中的全美拋硬幣猜正反面大賽。假設我們動員全美國 2.25億人明天早上每人賭1美元,猜一下拋出的一個硬幣落到地上是正面還是反面,贏家則可以從輸家手中贏得1美元。每一天輸家被淘汰出局,贏家則把所贏得的錢全部投入,作為第二天的賭注。經過十個早上的比賽,將大約有22萬名美國人連續獲勝,他們每人可贏得略微超過1,000美元的錢。

人類的虛榮心本性會使這群贏家們開始有些洋洋得意,盡管他們想盡可能表現得十分謙虛,但在雞尾酒會上,為了吸引異性的好感,他們會吹噓自己在拋硬幣上如何技術高超,如何天才過人。

如果贏家從輸家手裡得到相應的賭注,再過十天,(將會有215位連續猜對20次硬幣的正反面的贏家,通過這一系列較量)他們每個人用1美元贏得了100萬美元之多。215個贏家贏得225個百萬美元,這也意味著其他輸家輸掉了225百萬美元。

這群剛剛成為百萬富翁的大贏家們肯定會高興到發昏,他們很可能會寫一本書——「我如何每天只需工作30秒就在20天里用1美元賺到100萬美元」。更有甚者,他們可能會在全國飛來飛去,參加各種拋硬幣神奇技巧的研討會,借機嘲笑那些滿臉疑問的大學教授們:「如果這種事根本不可能發生,難道我們這215個大贏家是從天下掉下來的嗎?」

對此,一些工商管理學院的教授可能會惱羞成怒,他們會不屑一顧地指出:即使是2.25億只大猩猩參加同樣的拋硬幣比賽,結果毫無二致,只不過贏家是連續猜對20次的215隻狂妄自大的大猩猩而已。但我對此卻不敢苟同,在我下面所說的案例中的贏家們確實有一些明顯的與眾不同之處。我所說的案例如下:

(1) 參加比賽的2.25億只猩猩大致像美國人口一樣分布在全國各地;

(2) 經過20天比賽後,只剩下215位贏家;

(3) 如果你發現其中40家贏家全部來自奧馬哈的一家十分獨特的動物園。那麼,你肯定會前往這家動物園找飼養員問個究竟:他們給猩猩喂的是什麼食物,他們是否對這些猩猩運行過特殊的訓練,這些猩猩在讀些什麼書,以及其他種種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換句話說,如果那些成功的贏家不同尋常地集中,你就會想弄明白到底是什麼不同尋常的因素導致了贏家不同尋常地集中。

科學探索一般遵循完全相同的模式。如果你試圖分析一種罕見的癌症的致病原因,比如每年在美國有1,500起病例,你發現其中400起發生在蒙大拿 (Montana)的幾個礦區小鎮上,你會非常仔細地研究當地的水質、感染病人的職業特徵或者其他因素。因為你很清楚,一個面積很小的地區發生400起病例絕不可能是偶然的,你並不需要一開始就知道什麼是致病原因,但你必須知道如何去尋找可能的致病原因。

格雷厄姆和多德價值投資部落

當然,我和各位一樣認為,事實上,除了地理因素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會導致贏家非常地集中。除了地理因素以外,還有一種因素,我稱之為智力因素。我想你會發現,在投資界為數眾多的大贏家們卻不成比例地全部來自於一個小小的智力部落——格雷厄姆和多德部落,這種贏家集中的現象根本無法用偶然性或隨機性來解釋,最終只能歸因於這個與眾不同的智力部落。

可能存在一些原因,使這種贏家非常集中的現象其實不過是件平凡小事。可能100個贏家只不過是簡單地模仿一位非常令人信服的領導者的方法來猜測拋硬幣的正反面,當領導者猜正面朝上時,100個追隨者一起隨聲附和。如果這位領導者是最後勝出的215個贏家中的一員,那麼,認為其中100個只會隨聲附和的人獲勝是由於同樣的智力因素的分析就變得毫無意義,你不過是把區區1個成功案例誤認為是100個不同的成功案例。與此類似,假設你生活在一個家長強大統治下的社會中,為方便起見,假設每個美國家庭有10位成員。我們進一步假設家長的統治力非常強大,當2.25億人第一天出門運行比賽時,每個家庭成員都唯父命是從,父親怎麼猜,家人就怎麼猜。那麼,在20天比賽結束後,你會發現215個贏家其實只不過是來自於21.5個不同的家庭。那些天真的傢伙將會說, 這種情形表明猜硬幣的成功原因可以用遺傳因素的強大力量來解釋。但這種說法其實毫無意義,因為這215位贏家們並非各不相同,其實真正的贏家是21.5個隨機分布、各不相同的家庭。

我想要研究的這一群成功投資者,他們擁有一位共同的智力族長——本傑明﹒格雷厄姆。但是這些孩子長大離開這個智力家族後,卻是根據非常不同的方法來運行投資的。他們居住在不同的地區,買賣不同的股票和企業,但他們總體的投資業績絕非是因為他們根據族長的指示所作出完全相同的投資決策,族長只為他們供應了投資決策的思想理論,每位學生都以自己的獨特方式來決定如何運用這種理論。

來自「格雷厄姆與多德部落」的投資者共同擁有的智力核心是:尋找企業整體的價值與代表該企業一小部分權益的股票市場價格之間的差異,實質上,他們利用了二者之間的差異,卻毫不在意有效市場理論家們所關心的那些問題——股票應該在星期一還是星期二買進,在1月份還是7月份買進等等。簡而言之,企業家收購企業的投資方式,正是追隨格雷厄姆與多德的投資者在購買流通股票時所採用的投資方式——我十分懷疑有多少企業家會在收購決策中特別強調交易必須在一年中的某個特定月份或一周中的某個特定日子運行。如果企業整體收購在星期一或星期五運行沒有任何差別,那麼,我無法理解那些學究們為什麼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研究代表該企業一小部分股權的股票交易時間的不同將會對投資業績有什麼影響。追隨格雷厄姆與多德的投資者根本不會浪費精力去討論什麼Beta、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不同證券投資報酬率之間的協方差,他們對這些東西絲毫也不感興趣。事實上,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甚至連這些名詞的定義都搞不明白,追隨格雷厄姆與多德的投資人只關心兩個變數——價值與價格。

我總是驚奇地發現,如此眾多的學術研究與技術分析臭味相投,他們關注的都是股票價格和數量行為。你能想像整體收購一家企業只是因為其價格在前兩周明顯上漲。當然,關於價格與數量因素的研究泛濫成災的原因在於電腦的普及應用,電腦製造出了無窮無盡的關於股價和成交數量的數據,這些研究毫無必要,因為它們毫無用途,這些研究出現的原因只是因為有大量的現成數據,而且學者們辛辛苦苦學會了玩弄數據的高深數學技巧。一旦人們掌握了那些技巧,不運用就會產生一種負罪感,即使這些技巧的運用根本沒有任何作用甚至會有負作用。正如一位朋友所言,對於一個拿著斧子的人來說,什麼東西看起來都像一顆釘子。

斯坦﹒波爾米塔(Stan Perlmeter)的投資業績記錄。他畢業於密西根大學藝術系,是波澤爾﹒雅各布斯(Bozell& Jacobs)廣告公司的合夥人之一。我和他的辦公室恰好位於奧馬哈市的同一棟大樓。1965年,他發現我所從事的投資業比他從事的廣告業前景更好,於是他離開了廣告業。與李克﹒古瑞恩一樣,斯坦﹒波爾米塔在五分鍾之內就完全接受了價值投資理念。

斯坦﹒波爾米塔所持有的股票與沃特﹒斯科勞斯不同,也與比爾持有的股票不同,他們的投資記錄表明,他們各自獨立運行不同的股票投資,但斯坦﹒波爾米塔每一次買進股票都是由於他確信將來賣出所獲得的回報高於他所支付的買入價格,這是他唯一考慮的因素。他既不關心公司季度盈利預測是多少,也不關心公司明年收益預測如何,他不在乎交易時間是星期幾,也不關心任何機構的投資研究報告是如何評價這只股票的,他對股票價格動能(momentum)、成交量等指標也絲毫不感興趣,他只關注一個問題:這個公司的價值是多少。

8、華盛頓郵報公司退休基金(the Washington Post Company』s Pension Fund)

投資業績記錄分別屬於我參與的兩家退休基金,它們並非是從我所參與的十幾種退休基金中選擇出來的,他是唯一兩家我能夠影響其投資決策的退休基金。在這兩家基金中,我引導他們轉變為價值導向的投資管理人,只有非常少數的基金是基於價值運行投資管理的。

表8是華盛頓郵報公司退休基金的投資業績記錄。幾年之前,他們委託一家大型銀行管理基金,後來我建議他們聘請以價值為導向的基金經理,這樣能夠使投資業績更好。

正如你在投資記錄中所看到的那樣,從他們更換基金經理之後,其整體投資業績在所有基金中一直名列前茅。華盛頓郵報公司要求基金經理人至少保持25%的資金投資於債券,而債券未必是基金經理人的投資選擇。因此,我在表中也將其債券投資業績包括在內,而這些數據表明他們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債券專業技巧,他們也從未這樣吹噓過自己,雖然有25%的資金投資於他們所不擅長的債券領域,從而拖累了他們的投資業績,但其基金管理業績水平仍然名列前一百名之內。華盛頓郵報公司退休基金的投資盡管並沒有經過一個很長的市場低迷時期的考驗,但仍然足以證明三位基金經理的許多投資決策並非後見之明。

9、FMC公司退休基金

投資業績屬於FMC公司退休基金,我本人沒有管理過這家基金的一分錢,但我的確在1974年影響了他們的決策,說服他們選擇以價值為導向的基金經理。在此之前,他們採取與其他大型企業相同的方式來選擇基金經理。在他們轉向價值投資策略之後,其投資業績現在在貝克退休基金調查報告(the Becker survey of pension funds)中超越其他同等規模基金而名列第一。1983年時,該基金共有8位任職1年以上的基金經理,其中7位累積投資業績超過標准普爾指數。在此期 間,FMC基金的實際業績表現與基金平均業績表現的凈回報差額是2.43億美元,FMC將此歸功於他們與眾不同的基金經理選擇傾向,這些基金經理未必會是我個人中意的選擇,但他們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基於價值來選擇股票。

以上這9項投資業績記錄都來自於格雷厄姆與多德部落的投資大贏家,我並非像事後諸葛亮那樣以後見之明而從數千名投資者中挑選出這9個大贏家,也不是在朗讀一群在中獎之前我根本不認識的彩票中獎者的名單。

多年之前,我就根據投資決策的架構選擇出他們運行研究,我知道他們接受過什麼樣的投資教育,在接觸中也多少了解他們的智力、品質和性格,非常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要知道,這群人往往被大家想當然地認為只承受了遠低於平均水平的風險,請注意他們在股市疲弱年份的投資業績記錄。盡管他們的投資風格不同,但其投資態度卻完全相同——購買的是企業而非股票。他們當中有些人有時會整體收購企業,但是他們更多的只是購買企業的一小部分權益。不論購買企業的整體還是購買企業的一小部分權益,他們所持的態度都是完全相同的。他們中的有些人的投資組合中有幾十種股票,有些人則集中於少數幾只股票,但是每個人的投資業績都來自於利用企業股票市場價格與其內在價值之間的差異。

價值投資風險更小卻收益更高

我確信股票市場中存在著許多無效的現象,這些「格雷厄姆與多德部落」的投資人之所以成功,就在於他們利用市場無效性所產生的價格與價值之間的差異。在華爾街上,股價會受到羊群效應的巨大影響,當最情緒化、最貪婪的或最沮喪的人決定股價的高低時,所謂市場價格是理性的說法很難令人信服。事實上,市場價格經常是荒謬愚蠢的。

在價值投資中卻恰恰相反。如果你以60美分買進1美元的紙幣,其風險大於以40美分買進1美元的紙幣,可是後者的預期報酬卻更高。基於價值構造的投資組合,風險更小,預期報酬卻高得多。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1973年,華盛頓郵報公司總市值為8,000萬美元,那時任何一天你都可以將其資產賣給十位買家中的任何一位,而且價格不會低於4億美元,甚至還會更高,該公司擁有華盛頓郵報、新聞周刊以及幾家市場地位舉足輕重的電視台,這些資產現在的市場價值高達20億美元,因此,願意支付4億美元的買家並非瘋狂之舉。

現在股價如果繼續下跌,公司市值從8,000萬美元跌到4,000萬美元,其Beta值也會相應地上升。對於用Beta值衡量風險的人來說,價格跌得越低,意味著風險變得越大。這真是仙境中的愛莉絲一般的人間神話,我永遠無法了解為什麼用4,000萬美元會比用8,000萬美元購買價值4億美元的風險更高,事實上,如果你能夠買進好幾只價值被嚴重低估的股票,而且精通公司估值,那麼,以8,000萬美元買入價值4億美元的資產,特別是分別以800萬美元的價格買進10種價值4,000萬美元的資產,基本上是毫無風險的。因為你本人無法親自管理4億美元的資產,所以,你希望並確信能夠找到誠實並且能乾的管理者共同來管理公司,這並非一件困難之事。

與此同時,你必須具有相應的知識,使你能夠大致准確地評估企業的內在價值。你並不需要非常精確的評估數值,你所需要的就是格雷厄姆所說的價值大大超出價格所形成的安全邊際。你不必試圖以8,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價值8,300萬美元的企業,你要讓自己擁有一個很大的安全邊際。當你建造橋梁時,你會確保這座橋能夠承受3萬磅的載重量,但你只准許載重1萬磅的卡車通過。在投資中,你也應該遵循相同的安全邊際原則。

價值投資將繼續長期戰勝市場

你們當中的也許是那些商業頭腦比較發達的人會懷疑我這番高談闊論的動機何在,讓更多的人轉向價值投資必然會使價格與價值的差距更小,這會讓我自己的投資獲得的機會更少。我只能告訴你,早在50年前本格雷厄姆與多德寫出《證券分析》一書時,價值投資策略就公之於眾了,但我實踐價值投資長達35年,卻從沒有發現任何大眾轉向價值投資的趨勢,似乎人類有某種把本來簡單的事情變得更加復雜的頑固本性。船舶將永遠環繞地球航行,但相信地球平面理論的社會(the Flat Earth Society)仍舊繁榮昌盛。在股票市場中,價格與價值之間仍將繼續保持著很大的差距,那些信奉格雷厄姆與多德價值投資策略的投資人仍將繼續取得巨大的成功。

❼ 重讀經典——股神巴菲特20年前的那場演講

導讀: 本文是巴菲特1998年在佛羅里達大學商學院的演講。個人認為這是巴菲特最經典的演講,沒有之一。每次重讀都有不一樣的啟發,每次以不同的角色重讀都有不一樣的收獲。值得收藏的畢生智慧!

以下是演講內容:

我先簡單說幾句,把大部分時間留下來回答大家的問題。我想聊聊大家關心的話題。

請各位提問的時候一定要刁鑽。你們問的問題越難,才越好玩。什麼都可以問,就是不能問上個月我交了多少稅,這個問題我無可奉告。

各位同學,你們畢業之後未來會怎樣?我簡單說說我的想法。各位在這所大學能學到大量關於投資的知識,你們將擁有成功所需的知識。

既然各位能坐在液羨兄這里,你們也擁有成功所需的智商,你們還有成功所需的拼勁。你們大多數人都會成功地實現自己的理想。

但是最後你到底能否成功,不只取決於你的頭腦和勤奮。我簡單講一下這個道理。

奧馬哈有個叫彼得•基威特的人,他說他招人的時候看三點: 品行、頭腦和勤奮 。他說一個人要是頭腦聰明、勤奮努力,但品行不好,肯定是個禍害。 品行不端的人,最好派差又懶又蠢

我知道各位都頭腦聰明、勤奮努力,所以我今天只講品行。為了更好地思考這個問題,我們不妨一起做個 游戲 。

各位都是 MBA 二年級的學生,應該很了解自己周圍的同學了。假設現在你可以 選一個同學,擁有他今後一生之內 10% 的收入

你不能選富二代,只能選靠自己奮斗的人。請各位仔細想一下,你會選班裡的哪位同學,擁有他今後一生之內 10% 的收入。

你會給所有同學做個智商測試,選智商最高的嗎?未必。你會選考試成績最高的嗎?未必。你會選最有拼勁的嗎?不一定。因為大家都很聰明,也都很努力,我覺得你會主要考慮定性方面的因素。

好好想想,你會把賭注壓在誰的身上?也許你會選你最有認同感的那個人,那個擁有領導能力,能把別人組織起來的人。

這樣的人應該是慷慨大方的、誠實正直的,他們自己做了貢獻,卻說是別人的功勞。我覺得讓你做出決定的應該是這樣的品質。

找到了你最欽佩的這位同學之後,想一想他身上有哪些優秀品質,拿一張紙,把這些品質寫在紙的左邊。

下面我要加大難度了。為了擁有這位同學今後一生 10% 的收入,你還要 同時做空另一位同學今後一生 10% 的收入 ,這個更好玩。

想想你會做空誰?鬧襲你不會選智商最低的。你會想到那些招人煩的人,他們可能學習成績優秀,但你就是不想和他們打交道,不但你煩他們,別人也煩他們。

為什麼有人會招人煩?原因很多,這樣的人可能自私自利、貪得無厭、投機取巧或者弄虛作假。類似這樣的品質,你想想還有什麼,請把它們寫在剛才那張紙的右邊。

看看左右兩邊分別列出來的品質,你發現了嗎?這些品質不是把橄欖球扔出 60 米,不是 10 秒鍾跑完 100 米,不是相貌在全班最出眾。左邊的這些品質,你真想擁有的話,你可以有。

這些是關於行為、脾氣和性格的品質,是能培養出來的 。在座的各位,只要你想要獲得這些品質,沒一個是你得不到的。

再看一下右邊的那些品質,那些令人生厭的品質,沒一個是你非有不可的,你身上要是有,想改的話,可以改掉。

大多數行為都是習慣成自然 。我已經老了,但你們還年輕,想擺脫惡習,你們年輕人做起來更容易。

常言道, 習慣的枷鎖,開始的時候輕的難以察覺,到後來卻重的無法擺脫 。這話特別在理。

我在生活中見過一些人,他們有的和我年紀差不多,有的比我年輕十幾二十幾歲,但是他們染上了一些壞習性,把自己毀了,改也改不掉,走到哪都招人煩。他們原來不是這樣的,但是習慣成自然,積累到一定程度,根本改不了了。

你們還年輕,想養成什麼習慣、想形成什麼品格,都可以,就看你自己怎麼想了。

本•格雷厄姆,還有他之前的本•富蘭克林,他們都這么做過。

本•格雷厄姆十幾歲的時候就觀察自己周圍那些令人敬佩的人,他對自己說:「我也想成為一個被別人敬佩的人,我要向他們學習。」格雷厄姆發現學習他敬佩的人,像他們一樣為人處世,是完全做得到的。

他同樣觀察周圍遭人厭惡的人,擺脫他們身上的缺點。我建議大家把這些品質寫下來,好好想想,把好品質養成習慣,最後你想買誰 10% 的收入,就會變成他。

你已經確定擁有自己 100% 的收入,再有別人的 10%,這多好。你選擇了誰,你都可以學得像他一樣。


Question 1:有傳言說您是救贖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買家之一,到底發生了什麼,能給我們講講嗎?

巴菲特 :這件事非常耐人尋味。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由來,相信在座的大多人都知道,實在太令人感慨了。

(註: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曾是全球最耀眼的對沖基金公司,在金融危機中遭遇滑鐵盧。這有一個背景材料——《兩位諾獎得主 + 一群金融天才,何以一敗再敗?》)

約翰•梅里韋瑟、艾瑞克•羅森菲爾德、拉里•希利布蘭德、格雷格•霍金斯、維克多•哈格哈尼,還有兩位諾貝爾獎桂冠得主羅伯特•默頓和邁倫•舒爾茲,把他們這 16 個人加起來,他們的智商該多高,隨便從哪家公司挑 16 個人出來,包括微軟,都沒法和他們比。

第一,他們的智商高得不得了。

第二,他們這 16 個人都是投資領域的老手。他們不是倒賣服裝發的家,然後來搞證券的。他們這 16 個人加起來,有三四百年的經驗了,一直都在投資這行摸爬滾打。

第三,他們大多數人都幾乎把自己的整個身家財產都投入到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他們把自己的錢也投進去了。他們自己投了幾億的錢,而且智商高超,經驗老道,結果卻破產了。真是讓人感慨。

要讓我寫一本書的話,書名我都想好了,就叫《聰明人怎麼做蠢事》,我的合夥人說我的自傳可以叫這個名字。

但是,我們從長期資本這件事能得到很多啟發。長期資本的人都是好人。我尊重他們。當我在所羅門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們幫過我。他們根本不是壞人。

但是他們為了賺更多的錢,為了賺自己不需要的錢,把自己手裡的錢,把自己需要的錢都搭進去了。這不是傻是什麼?絕對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

為了得到對自己不重要的東西,甘願拿對自己重要的東西去冒險,哪能這么干?我不管成功的概率是 100 比 1,還是 1000 比 1,我都不做這樣的事。

假設你遞給我一把槍,裡面有 1000 個彈倉、100 萬個彈倉,其中只有一個彈倉里有一顆子彈,你說:「把槍對准你的太陽穴,扣一下扳機,你要多少錢?」我不幹。你給我多少錢,我都不幹。

要是我贏了,我不需要那些錢;要是我輸了,結果不用說了。這樣的事,我一點都不想做,但是在金融領域,人們經常做這樣的事,都不經過大腦。

有一本很好的書,不是書好,是書名好。這是一本爛書,但是書名起得很好,是沃爾特•古特曼寫的,書名是《一生只需富一次》。這個道理難道不是很簡單嗎?

假設年初你有 1 億美元,如果不上杠桿,能賺 10%,上杠桿的成功率是 99%,能賺 20%,年末時你有 1.1 億美元,還是 1.2 億美元,有區別嗎?沒一點區別。

要是年末你死了,寫訃告的人可能有個筆誤,雖然你有 1.2 億,但他寫成了 1.1 億。多賺的錢有什麼用?一點用沒有。對你、對你的家人,對別人,都沒用。

要是虧錢了的話,特別是給別人管錢,虧的不但是錢,而且顏面掃地、無地自容,把朋友的錢都虧了,沒臉見人。

我真理解不了,怎麼有人會像這 16 個人一樣,智商很高、人品也好,卻做這樣的事,一定是瘋了。他們吃到了苦果,因為他們太依賴外物了。

我臨時掌管所羅門的時候,他們和我說,六西格瑪的事件、七西格瑪的事件傷不著他們。他們錯了。 只看過去的情況,無法確定未來金融事件發生的概率

他們太依賴數學了,以為知道了一隻股票的貝塔系數,就知道了這只股票的風險。要我說,貝塔系數和股票的風險根本是八竿子打不著。

會計算西格瑪,不代表你就知道破產的風險。我是這么想的,不知道現在他們是不是也這么想了。說真的,我都不願意以長期資本為例。我們都有一定的概率會攤上類似的事,我們都有盲點,或許是因為我們了解了太多的細枝末節,把最關鍵的地方忽略了。

亨利•考夫曼說過一句話:「 破產的有兩種人,一種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一種是什麼都知道的 。」說起來,真是令人扼腕嘆息。

同學們,引以為戒。我們基本上沒借過錢,當然我們的保險公司里有浮存金。但是我壓根沒借過錢。

我只有 1 萬塊錢的時候都不借錢,不借錢不一樣嗎?我錢少的時候做投資也很開心。我根本不在乎我到底是有 1 萬、10 萬,還是 100 萬。除非遇上了急事,比如生了大病急需用錢。

當年我錢很少,但我也沒盼著以後錢多了要過不一樣的生活。

從衣食住行來看,你我之間有什麼差別嗎?我們穿一樣的衣服,我們都能喝天賜的可口可樂,我們都能吃上麥當勞,還有更美味的 DQ 冰淇淋,我們都住在冬暖夏涼的房子里,我們都在大屏幕上看橄欖球賽。你在大電視上看,我也在大電視上看。我們的生活完全一樣,沒多大差別。


要是你生了大病,會得到良好的治療。如果我得了大病,也會得到良好的治療。我們唯一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出行的方式不同。

我有一架小飛機,可以飛來飛去,我特別喜歡這架飛機,這是要花錢的。除了我們出行的方式不同,你說有什麼是我能做,但你做不了的嗎?

我有一份我熱愛的工作,但我一直都在做我喜歡的工作。當年我覺得賺 1000 美元是一大筆錢的時候,我就喜歡我的工作。

同學們, 做你們喜歡的工作。要是你總做那些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只是為了讓簡歷上的工作經歷更漂亮,那你真是糊塗了

有一次,我去做一個演講,來接我的是一個 28 歲的哈佛大學的學生。我聽他講完了他的工作經歷,覺得他很了不起。

我問他:「以後你有什麼打算?」他說:「等我 MBA 畢業後,可能先進一家咨詢公司,這樣能給簡歷增加一些分量。」

我說:「你才 28 歲,已經有這么漂亮的工作經歷了,你的簡歷比一般人的漂亮 10 倍。你還接著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不覺得有點像年輕的時候把性生活省下來,留到歲數大的時候再用嗎?

或早或晚,你們都應該開始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我覺得我說的話,大家都聽明白了。各位畢業之後,挑一個自己真心喜歡的工作,別為了讓自己的簡歷更漂亮而工作,要做自己真心喜歡的。

時間久了,你的喜好可能會變,但在做自己喜歡的事的時候,早晨你會從床上跳起來。

我剛從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畢業,就迫不及待地希望立刻為格雷厄姆工作。我說我不要工資,格雷厄姆說我要的薪水太高了。我一直騷擾他。回到奧馬哈後,我做了三年股票經紀人,一直給格雷厄姆寫信,告訴他我發現的投資機會。

最後,我終於得到了機會,在他手下工作了一兩年。那是一段寶貴的經歷。總之,我做的工作始終都是我喜歡的。

你財富自由之後想做什麼工作,現在就該做什麼工作,這樣的工作才是理想的工作。做這樣的工作,你會很開心,能學到東西,能充滿激情。每天會從床上跳起來,一天不工作都不行。

或許以後你喜歡的東西會變,但是現在做你喜歡的工作,你會收獲很多。我根本不在乎工資是多少。不知怎麼,扯得有點遠了。

總之,如果你現在有1塊錢,以為將來有2塊錢的時候,自己能比現在過得更幸福,你可能想錯了。你應該找到自己真心喜歡做的事情,投入地去做。

別以為賺10倍或20倍能解決生活中的所有問題,這樣的想法很容易把你帶到溝里去。

在不該借錢的時候借錢,或者急功近利、投機取巧,做自己不該做的事,將來都沒地方買後悔葯。


Question2:您喜歡什麼樣的公司?

巴菲特 :我喜歡我能看懂的生意。先從能不能看懂開始,我用這一條篩選,90% 的公司都被過濾掉了。

我不懂的東西很多,好在我懂的東西足夠用了。世界如此之大,幾乎所有公司都是公眾持股的。所有的美國公司,隨便挑。首先,有些東西明知道自己不懂,不懂的,不能做。

有些東西是你能看懂的。可口可樂,是我們都能看懂的,誰都能看懂。可口可樂這個產品從 1886 年起基本沒變過。可口可樂的生意很簡單,但是不容易。

我不喜歡很容易的生意,生意很容易,會招來競爭對手。我喜歡有護城河的生意。我希望擁有一座價值連城的城堡,守護城堡的公爵德才兼備。

有的生意,我看不出來十年後會怎樣,我不買。一隻股票,假設從明天起紐約股票交易所關門五年,我就不願意持有了,這樣的股票,我不買。

我買一家農場,五年裡沒人給我的農場報價,只要農場的生意好,我就開心。我買一個房子,五年裡沒人給我的房子報價,只要房子的回報率達到了我的預期,我就開心。

人們買完股票後,第二天一早就盯著股價,看股價決定自己的投資做得好不好。糊塗到家了。買股票就是買公司,這是格雷厄姆教給我的最基本的道理。

買的不是股票,是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權。只要公司生意好,而且你買的價格不是高得離譜,你的收益也差不了。投資股票就這么簡單。要買你能看懂的公司,就像買農場,你肯定買自己覺得合適的。沒什麼復雜的。

這個思想不是我發明的,都是格雷厄姆提出來的。我特別走運。19 歲的時候,我有幸讀到了《聰明的投資者》。我六七歲的時候就對股票感興趣,11 歲時第一次買股票。我一直都在自己摸索,看走勢圖、看成交量,做各種技術分析的計算,什麼路子都試過。

後來,我讀到了《聰明的投資者》,書里說,買股票,買的不是代碼,不是上躥下跳的報價,買股票就是買公司。我轉變到這種思維方式以後,一切都理順了。道理很簡單。所以說,我們買我們能看懂的公司。

在座的各位,沒有看不懂可口可樂公司的,但是某些新興的互聯網公司呢,我敢說,在座的各位,沒一個能看懂的。

今年在伯克希爾的股東大會上,我說要是我在商學院教課,期末考試時,我會出這樣的題目,告訴學生一家互聯網公司的信息,讓他們給這家公司估值。哪個學生給出了估值,我就給他不及格。(笑)

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樣才能做好投資。必須把生意看懂了,有的生意是我們能看懂的,但不是所有生意我們都能看懂。


Question 3:能否講講您在商業中犯的錯誤?

巴菲特 :對於我和我的合夥人查理•芒格來說, 我們犯過的最大的錯誤不是做錯了什麼,而是該做的沒做

在這些錯誤中,我們對生意很了解,本來應該行動,但不知道怎麼了,我們就在那猶豫來猶豫去,什麼都沒做。

有些東西我們不明白就算了,但有些東西是我們能看明白的,本來可以賺幾十億、幾百億的,卻眼睜睜看著機會溜走了。

我本來可以買微軟賺幾十億,但這不算數,因為我一直搞不懂微軟。 但是醫葯股,我本來是可以賺到幾十億的,這些錢是我該賺到的,我卻沒賺到

當柯林頓當局提出醫療改革方案後,所有的醫葯股都崩盤了。我們本來可以買入醫葯股大賺特賺的,因為我能看懂醫葯股,我卻沒做這筆投資。

至於各位能看到的錯誤,幾年前我買入美國航空優先股是個錯誤。當時我手裡閑錢很多。手裡一有閑錢,我就容易犯錯。

查理讓我去酒吧喝酒去,別在辦公室里待著。但我還是留在辦公室,兜里有錢,就做了傻事。每次都這樣。當時我買了美國航空的優先股。沒人逼我,是我自己要買的。

現在我有一個 800 熱線電話,每次我一想買航空股,就打這個電話。電話那邊的人會安撫我。

我說:「我是沃倫,又犯了想買航空公司的老毛病。」他們說:「繼續講,別停下,別掛電話,別沖動。」最後那股勁就過去了。

我買了美國航空以後,差點把所有錢都虧進去,真是差一點全虧了。我活該虧錢。

我買入美國航空,是因為它是一隻很合適的證券,但它的生意不好。對所羅門的投資也一樣。我根本不想買它的生意,只是覺得它的證券便宜。這也算是一種錯誤。

本來不太喜歡公司的生意,卻因為喜歡證券的條款而買了。這樣的錯誤我過去犯過,將來可能還會犯。最大的錯誤還是該做的沒做。

我想告訴大家, 人們總說通過錯誤學習,我覺得最好是盡量從別人的錯誤里學習 。不過,在伯克希爾,我們的處事原則是, 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

我有個合夥人,查理•芒格,我們一起合作 40 年了,我們從來沒紅過臉。我們對很多東西看法不一樣,但是我們不爭不吵。


我們從來不想已經過去的事。我們覺得未來有那麼多值得期待的,何必對過去耿耿於懷。不糾結過去的事,糾結也沒用。人生只能向前看。

你們從錯誤里或許能學到東西,但最重要的是只投資自己能看懂的生意。如果你像很多人一樣,跳出了自己的能力圈,聽別人的消息買了自己毫不了解的股票,犯了這樣的錯,你需要反省,要記得只投資自己能看懂的。

你做投資決策的時候,就應該對著鏡子,自言自語:「我要用每股 55 美元的價格買入 100 股通用 汽車 ,理由是……」自己要買什麼,得對自己負責。一定要有個理由,說不出來理由,別買。

是因為別人在和你閑聊時告訴你這只股票能漲嗎?這個理由不行。是因為成交量異動或者走勢圖發出了信號嗎?這樣的理由不行。你的理由,一定是你為什麼要買這個生意。我們恪守這個原則,這是本•格雷厄姆教我的。


Question4:和身處華爾街相比,住在偏遠的小城市有什麼好處?

巴菲特 :我在華爾街工作過一兩年,我在東西海岸都有朋友。我喜歡拜訪他們。每次和他們見面,都能得到一些靈感。

思考投資的最佳方法還是獨自一人待在房間里,靜靜地想 。要是這樣不行,別的辦法也都沒用。

在任何類似市場的環境中,你都很容易受到影響,做出過激的反應,華爾街是個典型的市場環境。在華爾街,你覺得每天不做點什麼都不行。

錢德勒家族花了 2000 美元買下了可口可樂公司,選中了可口可樂這樣的公司,別的什麼都不用做了,該做的事就是不做別的。1919 年都不應該賣,但是錢德勒家族後來把他們的股票賣了。

你該怎麼做呢?一年找到一個好的投資機會,然後一直持有,等待它的潛力充分釋放出來。

在一個人們每五分鍾就來回喊報價的環境里,在一個別人總把各種報告塞到你面前的環境里,很難做到持有不動。華爾街靠折騰賺錢。你靠不折騰賺錢

要是在座的各位每天都相互交易自己的投資組合,所有人最後都會破產,所有的錢最後都會進到中間商的口袋裡。

換個做法,你們都持有一般公司組成的投資組合,50 年裡你們都一動不動,最後你們都會很有錢,你們的券商會破產。

券商像這樣一個醫生,他讓你換葯的次數越多,他賺的越多 。他要是給你一種葯,把你的病根治了,他只能做成一筆買賣,一筆交易,然後就沒了。如果他能讓你相信每天換各種葯吃對 健康 有益,這對他有好處,對賣葯的有好處,你會虧很多錢。你的身體好不了,還會破財。

任何刺激你瞎折騰的環境,都要遠離 。華爾街無疑就是這樣的環境。

我回到奧馬哈之後,每半年都去大城市一次。我每次都列一個清單,把自己要做的事寫下來,比如要調研的公司等等。這些路費都沒白花,該做完的事,做完了,我就回到奧馬哈思考。


Question5:請講講您對分散投資的看法?

巴菲特 :這個要看情況了。如果不是職業投資者,不追求通過管理資金實現超額收益率的目標,我覺得應該高度分散。

我認為 98% 到 99% 的投資者應該高度分散,但不能頻繁交易,他們的投資應該和成本極低的指數型基金差不多。只要持有美國的一部分就可以了,這樣投資,是相信持有美國的一部分會得到很好的回報,我對這樣的做法毫無異議。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這么投資是正路。

如果想積極參與投資活動,研究公司並主動做投資決策,那就不一樣了。

既然你走上研究公司這條路,既然你決定投入時間和精力把投資做好,我覺得分散投資是大錯特錯的。那天我在 SunTrust 的時候,說到過這個問題。 要是你真能看懂生意,你擁有的生意不應該超過六個

要是你能找到六個好生意,就已經足夠分散了,用不著再分散了,而且你能賺很多錢。

我敢保證,你不把錢投到你最看好的那個生意,而是再去做第七個生意,肯定會掉到溝里。靠第七個最好的主意發家的人很少,靠最好的主意發家的人很多。

所以,我說任何人, 在資金量一般的情況下,要是對自己要投資的生意確實了解,六個就很多了,換了是我的話,我可能就選三個我最看好的

我本人不搞分散。我認識的投資比較成功的人,都不搞分散,沃爾特•施洛斯是個例外,沃爾特的投資非常分散,他什麼東西都買一點,我說他是挪亞,什麼東西都來兩個。


Question6:如果能重新活一次,為了讓生活更幸福,您會怎麼做?

巴菲特 :希望我的回答,大家聽了不會覺得不舒服。 要是我重新活一次的話,我只想做一件事,選能活到 120 歲的基因。

我其實是非常幸運的。我經常舉一個例子,覺得可能會對各位有啟發,所以花兩分鍾時間講講。

假設現在是你出生前 24 小時,一個神仙出現了,他說:「孩子,我看你前途無量,我現在手裡有個難題,我得設計你出生後生活的世界,我覺得太難了,你來設計吧。

你有 24 小時的時間, 社會 規則、經濟規則、政府規則,這些都給你設計,你還有你的子孫後代都在這些規則的約束下生活。」

你問了:「我什麼都能設計?」神仙說:「對,什麼都能設計。」你說:「沒什麼附加條件?」

神仙說:「有一個附加條件。你不知道自己出生後是黑人還是白人,是富有還是貧窮,是男人還是女人,是身體健壯還是體弱多病,是聰明過人還是頭腦遲鈍。你知道的就一點,你要從一個裝著 58 億個球的桶里選一個球。」

我把這個叫 娘胎彩票 。你要從這 58 億個球里選一個,這是你一生之中最重大的決定,它會決定你是出生在美國還是阿富汗,智商是 130 還是 70。

選出來之後,很多東西都註定了。你會設計一個怎樣的世界?

我覺得用這種思維方式可以很好地看待 社會 問題。

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會選到哪個球,所以在設計世界的時候,你會希望這個世界能提供大量產品和服務,你希望所有人都能過上好日子。你會希望這個世界的產品越來越豐富,將來你的子孫後代能越過越好。

在希望世界能提供大量產品和服務的同時,還要考慮到有的人手氣太差,拿到的球不好,天生不適合這個世界的體系,你希望他們不會被這個世界拋棄。

我天生非常適合我們現在的這個世界。我一生下來就具備了分配資金的天賦。這其實沒什麼了不起的。

如果我們都被困在荒島上,永遠回不來,我們所有人里,誰最會種地,誰最有本事。我再怎麼說我多擅長分配資金,你們也不會理我。

我趕上了好時候 。蓋茨說,要是我生在幾百萬年前,早成了動物的盤中餐。他說:「你跑不快,也不會爬樹,什麼都不行,剛生下來就得被吃了。你生在今天是走運。」


既然我運氣這么好,我就要把自己的天分發揮出來,一輩子都做自己喜歡的事,交自己喜歡的人。只和自己喜歡的人共事。

要是有個人讓我倒胃口,但是和他走到一起,我能賺 1 億美元,我會斷然拒絕,要不和為了錢結婚有什麼兩樣?

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為了錢結婚,要是已經很有錢了,更不能這樣了,你們說是不是?我不為了錢結婚。

我還是會一如既往地生活,只是不想再買美國航空了!

謝謝


作者:廬風

❽ 股票軟體電話銷售怎樣的開場白才能打開話題

你多大了?是女的吧?如果你的聲音很好聽`第一時間被人拒絕的幾率就會小一些``一般的話就練練 沒別的意思``別誤會 別生氣
我感覺我是你的話我會這么做!
1.第一次打電話不直接提賣股票軟體的事,你可以找個理由和電話那頭的人爭取多聊幾句。
2.什麼理由呢?我想以調查的名義很不錯,比如你先表明身份後?說想對關於股票軟體使用的問題做一個問卷調查,比如問問:您現在使用的是什麼股票軟體啊?這個軟體好用不啊?您用著比較方便的地方或功能有那些啊?您感覺這款軟體有什麼缺點嗎?你可以仔細想想提問的問題,然後系統的發問!當然了,主要的目的,就是找出他對他現在使用的軟體有什麼不滿情緒!然後你把這些記住,然後仔細了解你賣的軟體,如果你賣的軟體功能可以直接彌補,那你就直接告訴他就行了,如果不能,你只能想一個說法,可以讓他感覺到可以彌補!(當然了這個時候你已經不是和他初次通電話了)所以說話方便很多!!還有也是挺重要的一件事:要有禮貌~但是要禮貌的有方法!!比如:你表明身份後,馬上就說你要對軟體使用的問題做一個問卷調查,讓他有個底!你不是推銷的!然後你在說,您有時間嗎?這么做 也禮貌了 他心裡也有底了 。 只要他不是第一時間對你產生反感!陪你聊幾句的時間我想誰都有!忙的3分鍾時間都沒有的人`很少```但是 你要是上來就說 我是什麼公司的!您有時間嗎?還沒等你說我想對股票軟體使用的問題做一個問卷調查呢!!他的大腦就已經反映過來了,做出主觀的判斷了,他就會打斷你的話,直接告訴你``沒時間!!所以要在他沒做出主觀判短之前,讓他心裡有個底!就比較容易繼續了!
你還可以用大同小意的意思,用別的言語表達!我學歷不高~表達詞彙相對來說可能要比有學問的人少,所以有時候說話比較硬~~你要是比較有學問,說出來的東西可能就更容易讓人接受,呵``先說這么多吧,還有很多方式你自己想想舉一反三吧``針對人性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