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平台 » 丁志國股票交易
擴展閱讀
合力科技的股票價格 2025-01-09 16:22:31
煙台九發股票代碼 2025-01-09 16:17:20

丁志國股票交易

發布時間: 2024-05-24 16:22:40

Ⅰ 財經科學的期刊範文

中國融資結構的變化與趨勢分析 李建軍,田光國有股流通與股票市場制度修正 趙振全,丁志國,周佰成我國存款保險制度問題研究 邱泉電子貨幣對央行鑄幣稅收入和獨立性的影響 夏俊榮,碩士生從金融交易成本看合作金融制度的效率 岳志股價與成交量關系的實證研究——來自深圳證券市場的實證證據 趙春光,袁君麗辨別與防範開放式基金的特殊風險 吳斌企業家的期望角色:經濟學和管理學的闡釋 黃群慧企業家主體經濟和管理者主體經濟的比較研究 姚洪心,周傑,武振業對企業家人力資本產權關系的界定 盛樂,包迪鴻資本一勞動利益摩擦與中小企業的產業分布 林民書國債理論限度與實踐分析 劉邦國債融資與稅制結構的政策取向 毛劍峰,周軍民論啟動有效需求的財稅政策 汪孝德國企改革幾個重要理論問題之我見 陳永正四川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選擇 丁任重,孔祥傑,廖瑾,毛維琳論創業教育在財經教育中的地位 曹德駿制度缺陷及矯正:對縣級人行內審設計的透視 何愛雲,劉道榮對外經濟中的政府作用 喻在崗會計改革中實質量於形式原則的剖析 羅朝暉論人力資本的產權特徵與企業所有權安排 劉大可人力資本激勵:理論分析與機制設計 趙魯光波蘭尼的制度經濟學思想及其啟示 林義論生產要素的二元化結構 徐世偉論風險調整投資績效評估 史代敏中國證券市場的可預測性研究 胡杉杉,黨佳瑞,藍柏雄國有股減持的可選擇方案 藍發欽國有股減持與股市風險化解 夏傑長,李勇堅

Ⅱ 丁志國理財教室:股票投資為什麼不能一夜暴富

抱著這種心態去投資,做出來的決定也是不理智的,一味的追求高收入,很有可能損失慘重,可以嘗試一些收益低一點,但風險很小的投資,P2P理財投理想就是不錯的選擇。

Ⅲ 3m金融互助 社區、馬大羅在印度國家運營了多久我只要一個人回答

剛到印度三月左右就被執法機構端掉了。
銀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提示:
近期國內多地出現以「金融互助」為名,承諾高額收益,引誘公眾投入資金的行為。其主要特點包括;
一、名目繁多。常見的有:「XX 金融互助社區」、「XX 金融互助平台」、「XX金融互助理財」、「XX慈善金融互助平台」、「XX金融互助投資」、「XX互助社區」、「XX財富互助平台」等。
二、發展迅速。依託互聯網,通過網站、博客、微信、QQ等平台公開宣傳,波及范圍廣。
三、迷惑性強。有的打著「境外名人」旗號,聲稱以「摧毀不公正世界金融體系、打破金融家的控制、創建普通人的社區」為目標,通過建立所謂「公平、公正、互惠、誠實的人助人金融平台」,讓社會公眾通過資助別人從而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同時妄稱「經過市場檢驗,已在多個國家成熟運作多年,擁有全球數億會員」等等。
四、利誘性強。宣稱投資門檻低、周期短、收益高。例如,免費注冊後,投資60元-6萬元,滿15天可提現,日收益1%,月收益30%,年收益23倍,無手續費。此外,參與者發展他人加入,還可獲得推薦獎(下線投資額的10%)、管理獎(根據會員等級確定相應比例)等額外收益,發展人員無上限、返利無上限。
五、隱蔽性強。多由境外人員遠程操控,投資款往往通過個人銀行賬戶網銀轉賬或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流轉。
此類運作模式違背價值規律,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一旦資金鏈斷裂,投資者將面臨嚴重損失。請廣大公眾切實提高風險意識,理性審慎投資,防止利益受損。同時,對掌握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

Ⅳ 動量效應的研究發展

自從Jegadeesh和Titman(1993)發現股市存在動量效應以來,對動量效應的研究逐漸成為金融學中最「核心」的領域。行為金融學和傳統金融理論對此類問題的解釋始終存在分歧。
一、行為金融與中國大陸股市的動量效應
(一)傳統金融理論與行為金融模型
Fama和French(1993,1996)等從傳統理論的角度對動量效應進行了解釋:動量效應不是市場無效的證據,動量策略的超額收益可能與人們採用的理論工具有關——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中,β值不是好的風險指標,只要在因子模型中加入新風險因子,超額收益或許就會消失。但對因子模型中應當加入哪些風險因子,學者們未能達成共識。
行為金融則認為傳統金融理論的前提出了問題,因而試圖從投資者的決策行為入手來找出動量效應的產生機制,但這些解釋也存在缺陷。Shefrin(2000)認為,行為金融模型對投資人行為模式的假設,並沒有以心理學試驗為基礎,缺乏合理的依據。正如Peter(1999)所認為的:「為了發展一個理論模型而尋找不合理的邏輯假設就好比把車放到了馬前頭」。與此同時,這也使經濟學失去了自己的特點,經濟學畢竟不是心理學,它不應該研究具體的認知模式,其假設應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與抽象性。
(二)中國股市的動量效應與行為金融
對於中國股市的動量效應,中國學者進行了大量研究。王永宏、趙學軍(2001),朱戰宇、吳沖鋒和王承煒(2003),吳世農、吳超鵬(2003),肖軍、徐信忠(2004),馬超群、張浩(2005),趙振全、丁志國和蘇治(2005),林松立、唐旭(2005)等都認為,如果採用月度數據檢驗,中國大陸股市並不存在明顯的動量效應,而中長期反轉現象則比較突出;周琳傑(2002)發現動量策略的利潤對形成期和持有期的期限敏感,形成期和持有期為一個月的動量策略贏利性最為顯著;劉煜輝、賀菊煌和沈可挺(2003)則認為形成期和持有期在2周和24周之間的動量策略有顯著收益;余書煒(2004)則發現形成期和持有期在10到15天的動量策略有顯著收益。曹敏、吳沖鋒(2004)認為,中國大陸證券市場作為新興市場,和西方證券市場的反向策略存在差異,主要表現在中國股市的反向周期短於西方發達國家。
雖然以上實證研究的樣本期間不盡相同,但一致結論是中國股市的動量策略利潤只存在於形成期和持有期在4周以內的周期策略中;而西方國家股市的動量策略利潤一般存在於形成期、持有期為中期(3-12個月)的策略中。朱戰宇、吳沖鋒和王承煒(2003)等都認為,BSV模型、DHS模型、HS模型等模型沒有揭示出中國股市動量效應產生的機制。他們認為,BSV模型、DHS模型等模型中的投資者是根據對上市公司業績的預期來對公司的股票進行估價的,這符合發達資本市場上投資者的投資行為模式,而國內投資者基本上不關心公司的基本面,愛好短線操作,容易出現跟風等現象,從投資者認識偏差角度來解釋中國股市的動量效應並不合適。
二、奈特不確定性視角下的股市動量效應
1.不確定性的兩種分類
奈特(Knight,1921)把未來的不確定性分成兩種情況:一種是具有確定概率分布的不確定性,就是常說的「風險」(risk);另一種是沒有確定概率分布的不確定性,其主觀概率是不確定的,稱為奈特不確定性或模糊(ambiguity)。如果拋硬幣的話,你會知道風險有多大,如果賭正面,贏的概率是50%。奈特認為,當你完全不知道各種可能性狀態以及各種狀態的概率時,就存在奈特不確定性。Savage(1954)等認為,雖然有時不能計算出某種事件的概率分布,但我們可以對這個事件指定一個先驗信念,這對建立數理模型的技術選擇沒有什麼區別,因此,奈特對不確定性的分類沒有意義了。Ellsberg(1961)等通過一系列試驗否定了Savage假設。他們的試驗表明,奈特對不確定性的劃分是有意義的。這些試驗還表明,人們常對奈特不確定性表現出厭惡的傾向,即便告訴試驗者Ellsberg試驗存在邏輯上的矛盾,試驗者仍然堅持自己的選擇,並願意為避免奈特不確定性而支付溢價。他們發現有人喜歡賭博(風險),卻不喜歡奈特不確定性,厭惡奈特不確定性的人不一定厭惡風險。這進一步證實奈特的觀點:風險厭惡和奈特不確定性是兩種不同的現象。他們還發現,在面臨奈特不確定性時,人們更在乎別人的想法,更容易形成「羊群效應」。
2.系統的復雜性造成了奈特不確定性
奈特不確定性是如何產生的呢?現代自然科學證明,由於系統內部的非線性機制(或正反饋機制或復雜性機制)造成了系統的進化,從而形成了奈特不確定性。如果系統是一個簡單的系統,那麼這個隨機過程就是遍歷的(ergodic),可以通過頻數試驗等方式得到這個過程的概率分布。自然界大多數隨機事件都屬於這種過程,這種過程就是一般不確定性——風險。但如果系統是進化的,過程就是非遍歷的(nonergodic),即使具備了歷史的和當前的所有信息(完全信息),也無法獲得某種未來不確定事件的概率分布,因為它不是過去過程的簡單重復,永遠有新的狀態被創造出來,我們不能預知這個狀態,更不可能獲得這種狀態的概率分布。經濟社會中的大多數系統都屬於這種過程,這種不確定性就是奈特不確定性。
(二)奈特不確定性視角下的動量效應微觀機制
Lewellen和Shanken(2002)認為,股票價格序列的可預測性與股票定價過程中的「參數的不確定性」有關,當決策者對未來現金流量的先驗信念不確定時(即存在概率分布的不確定性時),代表性投資者通過貝葉斯過程逐漸更新信念,這個學習過程滲透到股票定價過程中,導致股票價格正相關。
徐元棟、黃登仕(2003),徐元棟(2004)從奈特不確定性的角度探討了股市動量效應產生的微觀機制。與LS模型類似,投資者也不可能准確地確定未來現金流量的的概率分布,原因就是投資者面臨奈特不確定性。與LS模型不同,他們認為,市場上的投資者不能用一個「代表性投資者」來代替,這些投資者是不同質的,他們對未來現金流量具有不同的先驗信念。當這些異質投資者出現市場傳染現象時,就造成了動量效應。
Ford、Kelsey和Pang(2006)則從微觀金融角度研究了動量(反向)效應產生的機制。當市場上出現模糊(ambiguity)信號、不能確定股票的基本價值(面臨奈特不確定性)時,如果做市商與投資者都表現出樂觀情緒(悲觀情緒),股市就會出現動量現象。
Gerdjikova(2006)試圖在CBD理論(Casebased Decision Theory,案例決策理論)下解釋股市上的所有異常現象。由於投資者面臨奈特不確定性,他無法確定股票的基本價值。如果股票價值在合理區間內,投資者為了追求更多財富而在股市上頻繁交易從而造成了動量效應。
奈特不確定性視角下的動量效應機制理論認為,投資者不能確定股票未來現金流量的概率分布,異質投資者的市場傳染或者情緒的悲觀(樂觀)造成了動量效應。這些模型可以較好地解釋中國股市的動量現象。行為金融認為,決策者對股票現金流量的概率分布是確定的,不存在所謂「奈特不確定性」,是有限理性的投資者犯了認識偏差錯誤,從而造成了動量效應。這兩種解釋的最大分歧在於對不確定性的處理。
(三)奈特不確定性視角下的「奈特不確定性厭惡」補償模型
近年來,西方學者開始從奈特不確定性「厭惡」的角度來研究動量策略的「利潤」的來源。Andrew和Hodrick(2006)、Zhang(2006)等發現動量策略的超額利潤以及收益率橫斷面差異與奈特不確定性有正相關關系。Anderson、Ghysels和Juergens(2005,2006)則試圖在資產定價模型中加入「奈特不確定性厭惡因子」來解釋股市中的動量效應現象。從奈特不確定性角度看,投資者除面臨一般風險外,還面臨「更高級風險」,即奈特不確定性。只要在定價因子模型中考慮這種「更高級風險」,異常超額收益就會消失。
(四)奈特不確定性視角下兩種解釋方案的邏輯聯系
從奈特不確定性視角來研究動量效應也有兩條思路:一是從奈特不確定性角度研究動量效應產生的機制;二是在傳統的資產定價模型中加入「奈特不確定性厭惡因子」,將其作為動量策略「超額」利潤產生的來源。從邏輯上看,這兩條思路並不矛盾,奈特不確定性視角下的動量效應的微觀機制涉及的是「里」,「奈特不確定性厭惡補償」模型涉及的是「結果」,是「表」。以奈特不確定性為邏輯起點,可以將這兩條研究思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行為金融模型主要從認識性偏差(或雜訊)或信息不完全的角度對動量效應等異常現象進行了解釋。但問題是既然這些直覺性決策容易導致認知偏差,投資者為什麼仍然採取直覺性決策模式呢?行為金融沒有給出「理性」決策者產生上述決策行為模式的原因。實際上,投資者面臨的是奈特不確定性的環境,表現為事實上的「有限理性」。從決策行為可以看出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的學習與記憶自適應性:傾向於本能的自我安全感(自我控制、認知失調)以及通過直覺性決策方式進行決策,即原則理性(rule rationality)(Aumann,1997)。在原則理性的視角下,如果決策者處於一個復雜的、奈特不確定性的世界,採用直覺性決策是合乎他們的理性的。
行為金融沒有對「雜訊」給出一個確切的定義。如果雜訊是與投資價值無關的信息,作為理性投資者為什麼不能過濾雜訊?行為金融學也重點研究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有信息優勢或劣勢的投資者的行為對證券價格的影響。有人認為,對於公開市場上的大量、普遍交易的股票來說,投資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說不存在使股票價格產生大波動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也有人認為,「雜訊」是與股票價值相關的信息,但由於投資者在面臨奈特不確定性時的「原則理性」,決策者只能憑直覺利用這些信息。

Ⅳ 金融學中的噪音交易理論

金融學中的噪音交易理論

金融市場中不但存在著理性交易,也存在非理性交易,即雜訊交易,兩者之間相互依存,每一個都必不可少。

摘要:

噪音交易是現代金融理論的一部分,很多學者都開展了關薯答於雜訊交易的研究。一般來講,研究雜訊交易時有不同的切入點。本文的切入點是信息,筆者通過分析信息來明確投資者的認知,進而探討雜訊交易。

關鍵詞:

金融學;噪音交易;理論研究

一、噪音交易與理性套利的博弈

在金融領域,雜訊交易的本質是研究市場是如何運作以及市場的具體行為,雜訊交易的研究對象是金融市場中的那些不是很理想的參與者,他們也被稱為噪音交易者,雜訊交易的主要研究內容就是金融市場中的那些非理性因素。總的說來,在金融市場中不是所有的參與者都是理性的,大部分的參與者都是非理性的,因此研究雜訊交易理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早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就有學者開展了對雜訊交易的研究,弗里德曼和法瑪認為雜訊交易是非理性投資者的產物,非理性投資不容易獲取利潤,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非理性投資者會逐漸被金融市場淘汰,那麼雜訊交易也會逐漸消失,理性套利者會逐步佔有金融市場。但是,金融市場的實際情況和上述預測不太一樣,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如果發展到最後所有的非理性投資者都撤出了金融市場,那麼剩下的就是全部是理性投資者,此時市場中已經不存在套利的可能,理性投資者也會逐漸撤出金融市場,在這種情況下金融市場無法處於一種無套利的狀態。

第二,按照上面的理論,在適者生存的金融市場競爭環境中,理性投資者處於優勢地位,而非理性投資者處於劣勢地位,非理性投資者會逐漸被理性投資者淘汰。此時,引出的一個問題就是最原始的非理性投資者從何而來。假定最原始的非理性投資者不是金融市場的自身產物,而是外來者,那麼這些外來者應該十分清楚自己最終還會撤出金融市場,沒有人喜歡做無用功,所以如果真會退出金融市場,他們也就不會在最開始時選擇進入金融市場。

綜上所述,在真實的金融市場中總是會存在非理性的投資者。二十世紀末,Shefrin和Statman對金融市場中的雜訊交易進行了研究,明確給出了雜訊交易者的含義,並提出了一個描述雜訊交易行為的模型。Shefrin和Statman認為金融市場中的雜訊交易者就是那些讓資產價格和市場的基礎價格逐漸脫離的人。雜訊交易和理性套利之間具有一種博弈關系,非理性投資者利用雜訊交易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獲取大量的'財富,當金融市場中的類型投資者發現雜訊交易的上述優勢時也會逐漸向非理性投資者靠攏,這樣金融市場中的理性投資者就會一點一點的減少,導致理性套利行為的銳減。

二、噪音交易的類型劃分與成因機理

現代金融學將雜訊交易分成了三種,第一種是因為外來的信息不足問題而產生的噪音交易;第二種是受代理行為影響而產生的雜訊交易;第三種是某些投資者為了控制市場而產生的雜訊交易。下晌手大面分別具體介紹一下:

1.信息質量型噪音交易傳統金融理論認為金融市場中不存在非理性投資者,金融市場中所有投資者的交易行為都是理性的,在這種假定之下,金融理論也就變得不那麼復雜。但是,實際的金融市場不是這樣的,金融市場中存在著非理性投資者,並不是所有的投資者都是理性的。非理性投資者也就是雜訊交易者,雜訊交易者的非理性之處在於他們覺得自己通過各種渠道對金融市場進行了更加清楚的認識,他們覺得自己掌握了比理性投資者更多的有利信息,並以此為基礎開展非理性的投資行為。雜訊交易者的非理性投資行為具有一定的風險,雜訊投資者自認為掌握了關於金融市場的有利信息,但是信息的正確性是沒有保證的,他們掌握的信息中非常有可能包含不真實的信息,這無疑增加了投資風險。在雜訊交易的影響之下,理性投資者也面臨一定的風險,宴豎雜訊投資者往往比較看好自己的交易行為,此時非常容易激發金融市場的過度需求,也就是市場的總需求量大於了理性值,這就為市場中的理性投資者創造了盈利機會。當雜訊投資者的行為嚴重影響了市場的發展,使其越來越偏離基本面價值時,理性投資者就需要承擔一定的投資風險。

2.信息不對稱型噪音交易委託資產管理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資產管理方式,總的說來在委託資產管理中都會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對稱現象。上述現象帶來了兩個主要問題:第一,資產委託方嚴重質疑代理人的資產管理水平,擔心代理人不能為他們取得投資收益;第二,代理人為了證明自己的投資盈利能力,非常可能出現非理性投資行為,也就是進行雜訊交易。一般來講,資產代理人的獲利能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他們取得金融市場私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他們取得私密信息的周期。資產代理人以獲取的私密信息為有效依據開展投資行為,即包括理性投資,也包括雜訊交易。

3.信息操縱型噪音交易信息操縱型噪音交易的典型模型是Vitale模型,Vitale模型將金融市場中的所有投資真分成了四大類,分別四是流動性交易者、內幕交易者、操縱投機者以及普通投機者。雜訊交易的主要目的就是獲取更多的投資盈利,在Vitale模型中,信息操縱者獲取利潤的途徑如下:Vitale模型將投資行為分成兩期,在第一期交易中,信息操縱者在交易行為中發布了一定的不真實信息,此時信息操縱者在雜訊交易中不一定是盈利的,還非常有可能是虧損的,但是信息操縱者的最大優勢是掌握著交易中的真實信息;在第二期交易中,信息操縱者以上一期得到的真實信息為依據開展理性的投資行為,獲取利潤。總的說來,信息操縱者的投資行為分成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雜訊交易,第二部分是信息交易。

三、結語

金融市場中不但存在著理性交易,也存在非理性交易,即雜訊交易,兩者之間相互依存,每一個都必不可少。

參考文獻:

[1]丁志國,李曉周,蘇治.現代金融學噪音交易理論文獻綜述[J].江漢論壇,2007,07:78-80.

[2]丁志國,蘇治,杜曉宇.現代金融學理論的疏漏與分歧[J].社會科學,2006,03:80-86.

[3]丁志國,徐德財,趙晶.由理想市場到現實交易:現代金融學理論假設的演進[J].當代經濟研究,2013,10:48-54+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