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海馬汽車股票歷史價格
擴展閱讀
萬華化學今天股票行情 2025-01-16 14:08:09
2019年4月8號買什麼股票 2025-01-16 13:41:39
和期貨公司有關的股票 2025-01-16 13:37:57

海馬汽車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時間: 2024-10-07 06:53:50

1. 海馬汽車和馬自達有什麼區別啊

海馬汽車和馬自達的區別有製造商不同、汽車標志不同、創立時間不同、公司總部所在地不同以及所獲榮譽不同。

1、製造商不同

海馬建廠於海南省海口市,海馬汽車是中國汽車製造商。而馬自達(MAZDA),是一家日本汽車製造商。

2、汽車標志不同

海馬汽車的標志是象徵太陽的圓上嵌一個抽象的鷹隼形狀,寓意為「旭日東升,鯤鵬展翅」,代表了海馬汽車奮發向上、矢志騰飛的企業形象。

3、創立時間不同

1988年,海馬建廠於海南省海口市。開始了第一次創業。1998到2005的第二次創業中,海馬與戰略夥伴合作,走出了一條「開放、合作、學習、發展」的路子, 海馬夯實了自我發展的基礎。從2006年起,海馬人開始了第三次創業。

馬自達公司創立於1920年,1931年正式開始在廣島生產小型載貨車,60年代初正式生產轎車,自1981年到2002年,馬自達已累積生產了3,500多萬輛各種汽車。在九十年代之前,馬自達汽車公司在日本國內排名僅在豐田、本田、日產之後,也是世界知名的日本汽車品牌之一。

4、公司總部所在地不同

海馬汽車總部在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而馬自達總部地點是日本廣島縣安藝郡府中町新地3番1號。

5、所獲榮譽不同

海馬汽車更榮獲2011年度中國汽車售後服務客戶滿意度卡思調查(CAACS)自主品牌售後服務客戶滿意度亞軍。

馬自達榮獲2013年「企業平均油耗值」綜合第一,「2014-15日本年度車型大獎」,日本第11屆環保產品大獎。馬自達「創馳藍天」技術榮獲日本2014年度「防止全球氣候變暖環境大臣表彰獎」(技術開發・產品化類獎項)。

2. 了解海馬汽車:一部中國汽車品牌的崛起

海馬汽車品牌的歷史 海馬汽車,全稱為海南馬自達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汽車製造商,總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
海馬汽車的發展
海馬汽車成立於1984年,是中國最早進行合資汽車生產的廠家之一。早期海馬汽車主要從事馬自達汽車的組裝和生產。

2003年,海馬汽車正式推出自己的品牌汽車,進行了自主研發和生產。海馬汽車以其穩定的質量和合理的價格,迅速贏得了市場認可。
海馬汽車產品線
海馬汽車主要生產轎車、SUV、MPV等多個系列的車型,涵蓋了家用、商務和運動休閑等多種領域。

其中,海馬8S是該品牌的一款明星車型,深受消費者喜愛。它結合了出色的外觀設計、舒適的駕乘體驗和先進的智能科技,深受年輕人的青睞。
海馬汽車的未來規劃
海馬汽車在國內外市場均有著良好的發展勢頭。未來,海馬汽車將加大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入,積極推進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方向。

同時,海馬汽車致力於品牌升級和國際化發展,力爭將中國汽車製造業推向全球舞台。

感謝您閱讀本文,希望通過本文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海馬汽車品牌,以及中國汽車製造業的崛起與發展。

3. 一年虧損10個億,海馬汽車為何成為自主品牌邊緣品牌

海馬 汽車 已經發展到了30年的 歷史 ,時間並不短,但一年虧損10億的狀況還是挺讓人惋惜的。

海馬 汽車 淪落到現在這種狀態是多方面的,產品研發投入不夠,有競爭力的產品又少之又少,海馬海口和海馬鄭州相互內耗等等,兩大基地、上十款產品,數十萬的產能,1年的銷量也從20多萬降至十幾萬,讓人惋惜。

海馬 汽車 成立於1988年,總資產164億元,直屬員工1萬多人,關聯企業員工3萬多人,年收入近200億元,累計納稅170多億元。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000572,還是有實力的。

剛剛上市的二代海馬S5不到7萬起,產品力強,有可能重演當年月銷過萬的盛況,從而扭轉乾坤。


有些情況海馬也是不能把握的,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被大家所忽略,在海口海馬跟馬自達分家做自主品牌時,為了獲取生產目錄,值得投靠一汽,成立一汽海馬銷售公司,股比為51:49,一汽只出個目錄,啥事也不幹就分走了49%的利益,所以說,海馬也是被一汽坑了。

海馬集團當然很不爽,於是前往鄭州新建一個100%控股的公司,但是在鄭州海馬又從事了地產業務,沒把全部精力放在 汽車 業務上,這年頭全力以赴做 汽車 都不一定行,現在海馬重新聚焦 汽車 業務,還為時未晚。(鹿鼎記)

關於海馬的問題,我最近已經回答過無數次了,嘴巴都磨出來繭,手都打爛了,海馬 汽車 ,已經不是曾經的那個海馬了,有很多網友都說我評論的太過犀利了,為什麼說話那麼難聽還罵,質量又不差,我怎麼能這樣說話,其實我想說的是

我從來沒有說過海馬質量差也沒有說過海馬不行,我只是想說自從海馬跟馬自達分家了之後,就不再是蘆耐曾經的那個海南馬自達了它的設計力產品力,包括整個車廠的品控以及他們未來的走向,包括他們的資金雄厚程度,已經完全沒辦法跟國內這些一線大車廠相比

我們國家的現在一線 汽車 廠吉利奇瑞長安長城比亞迪,包括一些比較小一點的二線品牌都比海馬混的強,像什麼眾泰,江淮廣汽,北汽,上汽,這些品牌,現在都比海馬混的強得多,因為他們設計的東西夠新穎夠帥,產品力強顏值高,有核心競爭力有而海馬什麼都沒有隻能吃老本,而且現在大部分 汽車 廠都在發力新能源包括比亞迪,北汽,包括江淮新能源,上汽新能源,這些廠現在都在各方面開花,各方面發力,海馬已經遠遠的落後了,已經再也不可能追上了

所以說就像國家一樣的,落後就要挨打,你落後了,你的設計,你的產品扒激力,你工廠的技術人員就會退步變少沒錢跳槽。就會沒有人死心塌地的給你幹活,因為你沒錢所以說他現在已經沒有資本跟那些一線 汽車 廠開始抗衡了,更不要說什麼國際大品牌的,所以說賣的差的話就會越賣越差,賣的不好就會越來越不好,銷量越差越不想買,銷量越差,售後越跟不上越沒錢,各個方面都不好 。這是惡性循環…除非有金主出重金 全新產品線 全新動力 重新從顏值動力油耗價位比肩一線品牌才有的救。

從年銷20萬輛到不到2萬輛!到底是誰「殺死」了海馬 汽車 ?

很多老司機都還記得這樣一款車,海馬福美來,作為曾經與凱越、伊蘭特並稱為中國車市「新三樣」的福美來,當年也是大紅大紫的車型,而如今已經被後浪拍死在了沙灘上。同樣被市場競爭逐漸淘汰的,還有福美來背後的海馬 汽車 。

巔峰期的海馬 汽車 ,年銷量達到21.6萬輛,但是隨後急轉直下,到2020年,海馬的年銷量已經不足2萬輛。到底是誰「殺死」了海馬 汽車 ?

海馬 汽車 成立於1988年,它的前身是海南 汽車 沖壓件廠,但是在成立之後,因為得不到美國福特技術支持,所以根本沒有一款車型生產出來。1990年,馬自達 汽車 經營不善,利潤率較低,需要擴展新的市場,就這樣,馬自達和海馬 汽車 一拍即合,成立了海南馬自達,1990年,海南 汽車 製造廠第一輛馬自達929旅行車試製成功。此後,海馬 汽車 出產了馬自達323也就是後來的福美來,普力馬等經典車型。

但是好景不長,長安 汽車 集團、福特 汽車 公司和馬自達 汽車 株式會社在2006年2月合資成立了長安福特馬自達 汽車 有限公司,海馬 汽車 和馬自達的合作中止,隨後海馬開始了自力更生的道路,海陪此春馬3、丘比特、騎士、海福星、海馬王子、海馬M3、S7等等車型推出,但是海馬 汽車 始終沒有擺脫馬自達的影子。2016年,海馬 汽車 的銷量達到了頂峰,年銷量達到21.6萬輛,但是此後銷量斷崖式下跌,2017年全年累計銷售新車14.04萬輛,2018年全年累計銷量6.76萬輛,2019年銷量為29456輛,2020年銷量只有17773台,不到巔峰期的10分之一,只能賣房維持生存。

海馬 汽車 為什麼會淪落至此?

1、產品缺乏競爭力

海馬 汽車 之所以在2016年能夠取得21萬輛的銷量,主要是因為SUV紅利的影響,海馬S5年銷量破十萬輛,但是海馬 汽車 只要是憑借低價優勢,缺乏核心競爭力,隨著哈弗、長城、上汽、廣汽等等品牌都在推出SUV車型,海馬 汽車 的市場份額被不斷蠶食。

2、模仿馬自達,缺乏自主創新

海馬 汽車 在和馬自達分道揚鑣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在產品設計、宣傳營銷上刻意拉近和馬自達的距離,比如說海馬2的車型設計,非常類似馬自達3,海馬很多車型的宣傳也會體現馬自達的血統,隨後,海馬在自主創新和模仿馬自達之間來回搖擺,在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方面投入不足,導致後繼乏力。

3、業務分散,不夠聚焦

海馬 汽車 集團旗下包含房地產、商務會館、物業公司、金融投資、小額貸款等業務,在賣車賺了一點錢之後,海馬就開始投資副業,這也導致,海馬 汽車 對於核心業務不夠專注。

正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海馬 汽車 從年銷20萬輛,一步步跌落到年銷不到2萬輛,從一個大有希望的自主 汽車 品牌,到如今淪落到賣房求生,其實並不值得同情,海馬 汽車 就是典型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爛,被淘汰也是在情理之中。

首先,對於一個車企,產品力是立足根本,而海馬 汽車 在技術落後吃老本的情況下,旗下車型日益老舊,產品力相對邊緣化。

在「聚焦戰略」之下,海馬一度專攻SUV市場,然而其旗下產品中,除了S5和福美來拿得出手,其餘皆乏善可陳。而近年來,福美來月銷僅有幾百輛,S5自2017年改款後,「減配不減價」徹底磨光了消費者的好感,月銷也不過千輛,還頻頻爆出質量問題……

相較之下,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如吉利、長安等就能將車型性價比與更新速度雙管齊下,而海馬平均一年才推出一款新車型,核心產品又到了生命周期晚期,也難怪消費者對海馬 汽車 的品牌認知度日益不足了。

—提起海馬 汽車 ,可能很多人都會想起海南馬自達這個名字。作為一傢具有三十年 歷史 的自主品牌,海馬 汽車 的發展可謂一波三折,早年靠著和馬自達合作起家,如今卻陷入了轉型苦難和巨大虧損之中。在競爭激烈的 汽車 市場里,海馬今年的銷量成績到底如何?未來能否靠著發展新能源力挽狂瀾呢?

依靠馬自達起家,海馬得以發展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海南 汽車 製造廠剛剛成立,此時的海馬 汽車 正面臨有廠無產的窘況。沒有技術和設備導致海南 汽車 製造廠無法生產 汽車 產品,恰好日本馬自達急於尋找和開拓新的利潤空間。雙方在一番接洽之後一拍即合,在1990年推出了首款產品——以馬自達929為基礎的HMC6470。

可以說,這款產品正式開啟了海南 汽車 製造廠和日本馬自達長達數十年的蜜月期,後續引進生產的第六代馬自達323以及初代馬自達MPV讓其得以進一步開拓市場。但由於海南 汽車 製造廠的產品無法在全國投放,到了1997年,海馬不得不投入一汽的懷抱,但即便如此,海南 汽車 製造廠卻沒有得到一汽的技術支持。最終還是只能再次向日本馬自達尋求合作。

產品趨於老舊,競爭力逐年下降

2001年,一汽馬自達主打緊湊型MPV市場的首款產品普力馬正式上市。截止2001年底,海南馬自達產銷的普力馬已經超一萬台,這個成績在當時可以說是相當出色的。也正因如此,到了2002年3月,馬自達才有信心引入第八代馬自達323,並被命名為福美來。福美來的推出迅速取得了市場的認可,這款三廂轎車產品也讓海南馬自達這個名字紅遍了全國。

到了2005年,一汽和馬自達合作國產馬自達6,這也意味著海南馬自達被拋棄。此後海馬換標成為自主品牌,靠著福美來和普力馬的平台推出了不少車型,但始終沒有跳出馬自達的影響,產品也在小修小補中趨向老舊。此後雖然也推出過像海馬騎士和海馬王子等車型。但終究沒能再像當年那樣到達巔峰,海馬的市場競爭力逐年下降。

新能源曇花一現,未來之路消極

2010年2月,海馬鄭州成立電動 汽車 事業部,這也意味這海馬開始向新能源市場轉型。但實際上,首款推出的新能源產品海馬3 HEV卻有些不盡如人意。此後跟進的海馬E3和海馬愛尚EV無論是產品力抑或是銷量,都與吉利、比亞迪等自主品牌用著不小差距。

今年的前11月里,海馬 汽車 累計銷量僅有6.2萬輛,同比下降49.8%,這與此前定下的18萬輛的銷量目標相距甚遠。與此同時,公開數據顯示,海馬 汽車 前9個月虧損4.77億,同比降660.27%。如果未來一段時間內,海馬 汽車 的市場表現沒有好轉現象,其後續發展或許將會愈發坎坷。

小結:縱觀海馬 汽車 三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從最早依靠馬自達起家和發跡,再到自主造車轉型新能源,海馬的成功讓人羨慕,轉型帶來的副作用也給業界帶來不少啟示,希望未來海馬可以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扭轉當下的局面!

都是九年義務教育,為何有些人就是這么優秀?

海馬 汽車 的起點其實比一般的自主品牌要高,人家好歹也是海南省人民政府跟馬自達合資起步的,先發優勢比吉利長城都要好。

現在呢?長城 汽車 是千億營收規模,吉利年銷量破百萬,海馬2017年銷量才14萬多台,哎……

其實海馬 汽車 2016年還是有盈利的,盈利了2億多,2017年則虧了10億多。海馬是如何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

恕我直言,合資是換不來真技術的,海南省跟馬自達合資的那些年不過是代工而已,而且一直拿不到車子的准生證,海馬馬自達生產的車只能在海南省流通。

後來一汽不懷好意地過來勾搭,說我們聯手啊,你掛我名下,准生證的事就解決了。結果,一汽那幾年沒有向海馬 汽車 提供任何幫助,每年還從海馬 汽車 分走不少紅利。後來一汽更是直接跟馬自達勾搭在了一起,海馬痛失合資對象。

為了解決准生證的事,2007年海馬收購了鄭州輕客。為了擺脫一汽,2008年還完一汽5.7億元之後終於開始自己獨立造車了。那麼從2008到現在, 汽車 業的黃金十年的大勢是很好的,海馬每年也有盈利,雖然不多,但還算個小康水準。

到了去年,長期缺乏核心技術的弊端暴露了出來。2016年的時候海馬年銷量還能超過22萬輛,到了2017年,大幅下跌到14萬輛。缺乏核心技術,最明顯的就是產品力不行。新品少,舊款車型競爭力不足,銷量不下跌就怪了。轎車方面,我不說,你可能都想不起來海馬有什麼轎車對不對?自主轎車本身就很難突圍。

SUV方面,海馬S5雖然整體還不錯,但自主SUV場都殺紅眼了,海馬S5雖說還不錯,但大勢已去,已經翻騰不出什麼浪花了。

有時候,不是你跑得慢,是其他人實在比你快多了。

另一方面,海馬管理不善也造成了如今的窘況。海馬2017年去年的成本裡面,管理費用達到了12.57億元。這什麼概念呢?體量是海馬2倍的眾泰 汽車 ,去年管理費才8.8億元。海馬對此的解釋是,有研發項目終止了,所以導致管理費大漲。研發項目終止……這明顯的戰略失誤,這還能說啥?

一聲嘆息!

在車企相繼競爭的年代,一些車企活的很滋潤,一些之前主流的車企逐漸的被邊緣化,根據各大車企公布財報來看,其中有不少車企出現虧損,當然從公布的財報上面去看,比亞迪2020年營收達1565.98億元還是比較搶眼的,同時也有一些車企出現虧損,海馬 汽車 2020年虧損超過10億元,眾泰 汽車 ,去年虧損90億等,一年虧損10個億,海馬汽車為何成為自主品牌邊緣品牌?

海馬一年虧損達10個億,無疑說明海馬 汽車 過得並不好,甚至可以說是「落魄」。而這種被邊緣化是什麼造成的結局?這或許是每個人都想知道的,成為自主品牌的邊緣品牌和海馬 汽車 自身的實力以及車輛的市場定位有關系,以車輛的定位來看,海馬 汽車 旗下的車型有點跟不上市場的節奏,從車輛的造型上面去看,和目前主流的一線國產車之間還是存在很大的差別,在外觀上面也好,還是車輛的內飾設計上面,海馬 汽車 還是比較保守,不夠激進,加上現在很多的車子在設計的時候都是走年輕化路線,海馬在這個方面還是有些差距。而外觀設計上面沒有核心競爭力,所以海馬只能繼續吃老本。

另一方面這幾年海馬 汽車 推出的產品來看,幾款車型升級都是不痛不癢,並沒有叫座的賣點。也沒有足夠的賣點,迎合消費市場上面沒有一定的競爭力,加上在研發和設計上面的短板,都導致了海馬品牌成為了被邊緣化的品牌。

一年虧損10個億,海馬路在何方?這或許是海馬 汽車 最值得反思的問題。未來隨著海馬 汽車 的轉型它與主流的自主品牌能否縮減距離、甚至趕超?一切都是未知。

海馬 汽車 之所以淪落到此地步,說到底,還是不注重技術,不著眼未來造成的。

海馬 汽車 成立於1988年,早年合資馬自達,總資產曾高達164億元,直屬員工1萬多人,年收入近200億元,累計納稅170多億元。可謂是風光無限好過。

只可惜犯了很多自主車企的老毛病,賺錢風光時,並沒有在 汽車 製造技術領域有太多投入,也沒有多少核心技術積累。從19年海馬累計賣出400套海口房產自救可以看出,海馬賺錢時,在消費,在想辦法囤積資產,而不是投入到技術研發。可惜這不是北京,上海或深圳的房產,400套房產也僅僅獲利2億,使海馬19年出現短暫的扭虧為盈。


如果當初將這些資產投入到 汽車 技術研發領域,現在的海馬 汽車 ,肯定不會是這種無人問津的狀態。參照吉利,比亞迪等自主品牌,在企業前期, 汽車 技術和設計不夠好時,將大量的資金和資源都投身於技術研發及相關技術企業的收購投入。比如吉利收購沃爾沃,比亞迪收購日本 汽車 模具廠,比亞迪挖來奧迪設計總監等。這些專注 汽車 專業技術和著眼企業未來的舉措,使得吉利和比亞迪在自主 汽車 品牌中,越走越好,車輛品質也越來越接近和超越合資品牌。最終得到了市場的熱捧。

汽車 是個大的集成體,最重要的是技術的集成和積累。做 汽車 ,說一千道一萬,要沉得下來心,才能做大做強。

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一個發生、發展、高峰的過程,到達頂峰後開始大浪淘沙,重新洗牌、優勝劣汰是永遠的行業規則, 汽車 行業的重新洗牌和我們剛剛經歷過的手機業重新洗牌是一樣的,我們曾經經歷過了手機業的優勝劣汰,曾經的波導、TCL、夏新、中興、…甚至摩托羅拉、諾基亞、西門子、…都曾有過自己的輝煌和不可一世,。當行業台風颳起的時候,豬也能飛起來,當風住的時候就顯出來了誰是豬,誰是雄鷹,

當有更強品牌不斷創新上進的時候,那些靠吃行業紅利、靠行業台風颳起的不求上進的豬終將摔下來, 汽車 行業也是如此,我們曾經看到力帆、眾泰、獵豹、幻速、中華、包裹海馬都曾輝煌過,但他們成了 汽車 行業第一批淘汰梯隊,接下來應該還有更多的 汽車 品牌成為波導、TCL,甚至北汽、一汽都在劫難逃, 汽車 屆早有人預言國產品牌將來剩餘的不會超過5家,這將是一個不遠的現實,我們拭目以待。

我沒有買車啊,所以說對車輛還是不是太了解的。那麼,我覺得我能以一個潛在的,購車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件事。

還記得2011和2013年這段時間,當時沈陽很多人都是喜歡開海南馬自達的。總是能聽見一些人談論「馬六」什麼的,說結婚的時候整一排「馬六」也挺不錯啥的。那個時候,才逐漸的在腦海中,有了海南馬自達的概念。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身邊的朋友基本上都沒有開海南馬自達的。不知道是因為什麼,身邊的朋友一般都是本田、比亞迪、大眾、現代、豐田、尼桑、別克等各種類型的車輛。但是開海馬的還真的就不常見了,我也沒有細問過這件事。

說實話,現在海南馬自達的宣傳力度不夠。我在沈陽地區生活,基本看不到關於海馬的宣傳。假如說我去買車的話,可能我就會選擇一些常常聽見的車輛。比如說大眾什麼的,因為他們不僅是在宣傳車輛更新換代的消息,還會大概告訴我每個月月供多少,我能做到心中有數。就算我沒有做好決定,最起碼大眾成為了我心中的一個備用選擇吧?

作為一個消費者,我對車輛的認識沒有相關領域或者喜歡車輛的人那樣的專業。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我看到的是什麼?我看的就是價格、空間、油耗、質量和售後而已。其他的對於我這樣的消費者來說,我們能看的懂嗎?肯定是不明白的,所以說誰給我們介紹的多,我們對誰的了解就多了一些。

可能會有人,那你自己去搜索了解啊?我主動去了解的話,那范圍就會非常廣泛了,什麼車我都想著去看看,對吧?同樣花20萬買車,我要在各個類型中做好對比,在我自己的了解中,必然不會以專業的角度去了解車輛。就算是名氣小的車,也是有優勢的,那麼這樣的優勢誰告訴我?是不是 汽車 廠家和經銷商?

所以說,不僅是海南馬自達,其他企業也是一樣!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出發,想著如何去幫助消費者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更加長久的生存下去。如果,還是這樣的話,那麼虧損的可能不僅僅是10億的問題,關門大吉也不是不可能。

我對車輛的了解不是很多,但是作為一名 汽車 領域的「小白」,我只是一個消費者,要是我買車的話一定是這樣的,假如說海南馬自達能夠讓我了解了,相信了,那麼我就會去購買,畢竟,車對於我來說只是代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