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大概推算某隻股票應有的價格
擴展閱讀
公司資產大於股票市值 2024-11-24 11:15:05
在美國GPS導航股票價格 2024-11-24 10:57:12
1w買股票一天能掙多少錢 2024-11-24 10:55:55

大概推算某隻股票應有的價格

發布時間: 2024-10-26 20:06:51

1. 如何對一隻股票進行正確估值

你好,給一隻股票估值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產業行業不同,盈利能力不同,成長性不同,估值也不同。對一個企業進行估值,前提是這個企業要業績穩定,有比較穩定的盈利增長。那些業績動不動虧損,又動不動暴增的,進行估值沒有多大的意義。
以下是幾種常用的估值方法:

1、市凈率法,市凈率=(P/BV)即: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一般來說市凈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相反,則投資價值較低;但在判斷投資價值時還要考慮當時的市場環境以及公司經營情況、盈利能力等因素。
2、市盈率法,市盈率=(P/E)即:每股市價/每股盈餘
一般來說,市盈率水平為:
<0 :指該公司盈利為負
0-13 :即價值被低估
14-20:即正常水平
21-28:即價值被高估
28+ :反映股市出現投機性泡沫
3、PEG法,PEG=PE/(企業年盈利增長率*100)公司的每股凈資產。
粗略而言,PEG值越低,股價遭低估的可能性越大,這一點與市盈率類似。須注意的是,PEG值的分子與分母均涉及對未來盈利增長的預測,出錯的可能較大。
4、ROE法,凈資產收益率=稅後利潤/所有者權益
該指標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
以上只列舉常見的4種,股票的估值方法還有很多,綜合分析可以幫助投資者做出更好的判斷。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2. 股票怎樣才能推算出能漲到什麼價格有位朋友估價很准且能看出每股漲多少。

有錢有智就行 自己操作 想讓它漲多少就漲多少!(風險是什麼?)你朋友真有那個本事,那麼他就是這么乾的!其他的也行可能是神仙! 股票不能推算出未來的價格,但會有趨勢! 看到大勢並順勢而為的就已經成股神了,還想知道價格?痴人說夢而已,追求錯誤的目標 終究一敗塗地!

3. 論述股票的估值方法

一、市盈率估值法
所謂市盈率,就是指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的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盈利,即PE(市盈率)=P(股價)/E(每股盈利)。

其中,E的數值一般採用最近一個完整財年的每股盈利數據;而P的數值則是目前時點目標個股的最新股價。

作為國際成熟股市經過長期實踐的一種估值方法,市盈率估值法最突出的特點,是其非常簡潔有效。簡單來說,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未來若干年每股收益為恆定數值,那麼PE值代表了上市公司的股東(也即該股票的投資者)可以在多少年之後收回初始投資(不計算資金的時間價值)。相比較而言,市盈率的原理類似於實業投資中的「回收期」概念,只是忽略了資金的時間價值。

需要指出的是,通常而言,絕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在未來若干年裡一直保持恆定的每股盈利(即保持每年凈利潤不變),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E的變動往往還取決於宏觀經濟環境、企業的生存周期、經營管理情況、企業自身發展和成長性所帶來的波動,未來每年的每股盈利仍然會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在這樣的背景下,市盈率估值法只是對股票價值的一種粗略估計,只能大致衡量一隻個股在當前的市盈率水平下,股價是高估還是低估、抑或是大致合理。由此,一些專業投資者也會將其進一步延伸至「動態市盈率」估值法。比如,在目前2017年財年還沒有結束時,根據已經某上市公司已經公布的2017年一季報或半年報的業績數據,大致推測該上市公司2017年全年的每股盈利,然後再計算其「動態市盈率」,並評估其股價究竟是高估還是低估。

整體而言,市盈率估值法的優點主要在於,這種方法非常簡單、直觀和明了,非常適用於業績穩定、前景明朗的公司。此外,其對全市場整體股價水平的高低,也會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比如2005年上證指數998點時,兩市平均市盈率大概在16倍左右;2008年1664點時上證指數平均市盈率大概在14倍左右;2014年A股在滬指2000點最新一輪牛市啟動時,兩市的平均市盈率在13倍附近。而這些全市場歷史底部的市盈率估值歷史數據,都可以作為投資者在決策時的重要參考。而另一方面,歷史市盈率估值的缺點,則主要在於「看後視鏡開車」,不能充分反映一隻個股未來基本面的變化形勢。比如,有些強周期性的上市公司,在周期頂點的時候市盈率反而最低,而這個時候的股價也往往處於歷史高點附近。

二、PEG估值法
所謂PEG (Price Earnings Ratio)指標,即是指一隻個股的「市盈率與盈利增長速度的比率」,是由上市公司的市盈率除以盈利增長速度得到的數值。作為市盈率估值法的一個重要延伸,PEG估值法既可以通過市盈率考察一家上市公司目前的業績狀況,也可以通過盈利增長速度考察未來一段時期內公司的增長預期。該指標最先由英國投資大師史萊特提出,後來由美國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發揚光大。

PEG指標的計算公式為:PEG=市盈率÷盈利增長比率;

假設某隻股票的市盈率為20,通過相關計算之後某投資者預測該企業的每年盈利增長速度為10%,則該股票的PEG為20÷10=2;如果盈利增長速度為20%,則PEG為20÷20=1。顯然,PEG值越低,說明該股要麼市盈率越低,要麼盈利增長率越高,從而越具有投資價值。一般而言,PEG估值法將PEG數值的標准數定為1。當PEG值低於1時,說明該股票價值被低估,值得投資者進行投資;當PEG值超過1時,說明該股票價值已經被市場高估。在彼得·林奇看來,最理想的股票投資標的,其PEG值應該低於0.5。

整體來看,PEG估值法的主要優點在於,其考慮了企業業績的增長情況,適合適度成長股或基本面變化較大的股票估值。而其缺點則在於,一方面盈利增長速度過低或者過高的企業,PEG估值法可能並不合適;另一方面,對於不同行業、不同周期、基本面有較大特殊性的股票,PEG高估或低估的標准,較難確定,需要投資者進一步在更深層面進行把握。

三、PB估值法
所謂市凈率,就是指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的最新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即PB(市凈率)=P(股價)/B(每股凈資產)。

其中,B的數值一般採用最近一個財報的每股凈資產數據,也即當前最新公開披露的每股凈資產;而P的數值則是目前時點目標個股的最新股價。

整體而言,歷史市凈率估值方法和歷史市盈率估值方法基本相同。PB的數值,一般經常被專業投資者參考的標准數值有兩種。一種是結合全市場過往歷史波動和個股所在的全行業情況,所計算得出的市盈率區間范圍。另一種則是數值1,即個股的股價是否跌破每股凈資產。跌破一般將意味著該個股存在大幅低估。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PB估值法一般還要結合ROE(凈資產收益率)指標進行綜合評估。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東、投資者,最期待的事情之一,無疑是該公司一直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能夠一直能為企業所有人創造高盈利、越來越多的盈利。因此,在不同的ROE水平下,每股凈資產的實際價值,可能並不是賬面所反映出的一個簡單數字。「高效」凈資產與「垃圾凈資產」的實際價值,顯然有天壤之別。

整體而言,PB估值法的主要優點也是相對簡單、直觀和明了,並且相對廣泛適用於銀行、地產等基本面相對穩定的重資產行業。其缺點則與市盈率也大致類似,相對不能有效反映在上市公司基本面發生深刻變化時的內在價值變化。在此背景下,PB估值法能夠有效應用的最大前提,就是要合理評估一家上市公司凈資產背後的內在價值。

四、DCF估值法
相對於以上介紹的3種常規估值方法,DCF(Discounted Cash flow Model)估值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於它是一套很嚴謹和具有嚴格科學體系的「絕對定價」估值方法。

所謂現金流折現估值法,就是對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及其風險進行預期,然後選擇合理的折現率,將未來的現金流量摺合成現值。此時,現金流量指的是扣除了折現、維持企業運營的費用等之後的凈現金流量。當目標個股的股價高於折現現值時,意味著股價高估,反之則意味著股價低估。

對於這種估值方法,投資大師巴菲特也深表認同。他曾經表示,一家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是這家企業在其餘下的壽命中可以產生的現金流量的貼現值。一般而言,投資者對於一家上市公司的現金流折現估值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前5-10年的高速成長期的折現,另一部分是5-10年後的永續發展期的折現。整體來說,投資者要想得出准確的DCF值,就需要對公司未來發展情況有清晰的了解。得出DCF值的過程,就是判斷公司未來發展的過程。比如,在計算一家上市公司未來5到10年的DCF數值時,就需要在各種樂觀、中性和悲觀的假設條件下,推算其合理的股價數值。

4. 如何通過數學計算,推算一個股票的理想價格

價格的跌漲是多空雙方博弈的結果,所以無法計算。

5. 股票怎樣估值

你好,股票的估值計算方法如下:
1、市盈率估值: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預測股價的估值一般採用動態的市盈率。
2、PEG估值:PEG=市盈率÷未來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每股收益),PEG等於1說明股票估值得當,PEG小於1說明股票被低估,PEG大於1說明股票可能被高估了。
3、市凈率估值:市凈率=股價÷最近一期的每股凈資產,主要用於對凈資產規模較大的企業進行估值。
4、市現率估值:市現率=每股股價/每股自由現金流,市現率越小說明上市公司每股現金增加的金額越多,表明上市公司經營壓力比較小。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