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市盈率、市凈率與股票收益及股票凈資產之間的關系
市盈率指在一個考察期(通常為12個月的時間)內,股票的價格和每股收益的比率。投資者通常利用該比例值估量某股票的投資價值,或者用該指標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間進行比較。「P/E Ratio」表示市盈率;「Price per Share」表示每股的股價;「Earnings per Share」表示每股收益。即股票的價格與該股上一年度每股稅後利潤之比(P/E),該指標為衡量股票投資價值的一種動態指標。
市凈率指的是每股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 市凈率可用於投資分析,一般來說市凈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相反,則投資價值較低;但在判斷投資價值時還要考慮當時的市場環境以及公司經營情況、盈利能力等因素。
每股凈資產是指股東權益與總股數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每股凈資產= 股東權益÷總股數。這一指標反映每股股票所擁有的資產現值。每股凈資產越高,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多;每股凈資產越少,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少。通常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
㈡ 怎樣理解每股凈資產是股票市場上按照市盈率定價的基礎
市盈率又稱股份收益比率或本益比,是股票市價與其每股收益的比值,計算公式是: �
市盈率:當前每股市場價格/每股稅後利潤
�
市盈率是衡量股價高低和企業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由於市盈率把股價和企業盈利能力結合起來,其水平高低更真實地反映了股票價格的高低。例如,股價同為50元的兩只股票,其每股收益分別為5元和1元,則其市盈率分別是10倍和50倍,也就是說具當前的實際價格水平相差5倍。若企業盈利能力不變,這說明投資者以同樣50元價格購買的兩種股票,要分別在10年和50年以後才能從企業殲亂盈利中收回投資。但是,由於企業的盈利能純中力是會不斷改變的,投資者購買股票更看重企業的未來。因此,一些發展前景很好的公司即使當前的市盈率較高,投資者也願意去購買。預期的利潤增長率高的公司,其股票的市盈率也會比較高。例如,對兩家上年每股盈利同為1元的公司來講,如果A公司今後每年保持20%的利潤增長率,B公司每年只能保持10%的增長率,那麼到第十年時A公司的每股盈利將達到6.2元,B公司只有2.6元,因此A公司當前的市盈率必然應當高於B公司。投資者若以同樣價格購買這家公司股票,對A公司的投資能更早地收回。 �
為了反映不同市場或者不同行業股票的價格水平,也可以計算出每個市場的整體市盈率或者不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具體計算方法是用全部上市公司的市價總值除以全部上市公司的稅後利潤總額,即可得出這些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 �
影響一個市場整體市盈率水平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有兩個,即該市場所處地區的經濟發展潛力和市場利率水平。一般而言新興證券市場中的上市公司普遍有較好的發展潛力,利潤增長率比較高,因此,新興證券市場的整體市盈率水平會比成熟證券市場的市盈率水平高。歐美等發達國家股市的市盈率一般保持在15~20倍左右。而亞洲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股市正常情況下的市盈率在30倍左右。另一方面,市盈率的倒數相當於股市投資的預期利潤率。因此,由於社會資金追求平均利潤率的作用,一國證券市場的合理市盈率水平還與其市場利率水平有倒數關系。
市盈率是分析證券市場的一個重要指標。但由於該指標簡單直觀,非常不全面,使用不當容易引起誤解,從而影響對證券市場的正確認識。有鑒於此,本文對市盈率及與此相關的股市泡沫問題作一分析。
一、 正確認識中國A股市場平均市盈率問題
1. 平均市盈率的標准計算方法
股票時常的平均市盈率(Average P/E ratio),是指股票市場某個有代表性的股價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平均市盈率要與股價指數相對應,如標准普爾500指數的平均市盈率(簡稱標准普爾500指數市盈率,下同)、日經225股價指數市盈率、道瓊斯股價平均市盈率、上證A股指數市盈率,等等,不能含混地說某某市場的平均市盈率。
某指數的市盈率就是某指數的成份股(剔除虧損股,因為虧損股的市盈率沒有意義)的總市值(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收盤價)除以凈利潤總額。
具體到上證A股指數市盈率,是指上證A股指數的樣本股(包括ST股,不包括PT股,截止20002年1月9日為627隻),剔除其中的虧損股,他們的總市值與凈利潤總額的商。上證30指數的市盈率,是指上證30指數的30個樣本股,剔除其中的虧損股,它們的總市值與凈利潤總額的商。(上海證券交易所信息中心,2002)
2. 不同市場平均市盈率橫向比較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市盈率是一個非常粗略的指標,考慮到可比性,對同一指數不同階段的市盈率進行比較較有意義,而對不同市場的市盈率進行橫向比較時應特別小心。
(1) 綜合指數的市盈率與綜合指數的市盈率比,成份指數的市盈率與成份指數的市盈率比。綜合指數的樣本股包括了市場上的所有股票(滬深市場上PT股除外),市盈率一般比較高,而成份指數的樣本股是精挑細選的,通常平均股本較大、平均業績較好,所以其市盈率比較低一些。而我們經常看到的國外股票時常的市盈率大多是成份指數的市盈率,如果將它們與我們綜合指數的市盈率相比較,則犯了概念性錯誤。
(2) 市盈率應與基準利率掛鉤。基準利率是人們投資收益率的參照系數,也反映了整個社會資金成本的高低。一般來說,如果其他因素不變,基準利率的倒數與股市平均市盈率存在正向關系。如果基本利率低,合理的市盈率可以高一點,如果基準利率很高,合理的市盈率就應該低一些。目前我國央行再貼現率為2.97%,一年期儲蓄存款收益率做改山為1.80%,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為1.75%,美聯儲再貼出率為1.25%,中美基準利率差別不大,但縱向看,中國目前的基準利率是很低的。另據權威部門研究顯示,根據我國目前物價水平及國家未來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貨幣政策取向,中國存在再次調低利率的可能。
(3) 市盈率應與股本掛鉤。平均市盈率與總股本和流通股本都有關,總股本和流通股本越小,平均市盈率就會越高(思騰思特管理咨詢中國公司,2001),反之,就會越低,中西莫不如此。據統計,2001年10月16日中國滬深市場770隻樣本股(剔除了PT股、ST股、虧損股和2001年中期每股收益低於0.05元股票)算術平均市盈率為29.43倍,其中,總股本最小的100家上市公司算術平均市盈率為42.74倍,而總股本最大的100家上市公司算術平均市盈率只有19.82倍,前者是後者的2.16倍。在美國,小盤股的平均市盈率也高於大盤股平均市盈率的好幾倍,NASDAQ市場市盈率高於紐約證券交易所市盈率,部分地與股本因素有關。
因此,看一個市場平均市盈率水平,還應考慮到這個市場的上市公司結構,如果是以小股本公司為主的市場,它的合理市盈率就應高一些。如果不考慮股票市場上市公司的股本構成,就不能解釋為什麼即使原有上市公司價格水平不變,只要上一個中石化,若再上中石油、中移動、中海油,就會把平均市盈率降下十幾倍,就會把市盈率降到所謂的「合理區域」。事實上,2001年12月 31日上證A股指數市盈率降為37.59倍,如果中石化尚未上市,這一數字將戲劇性地升為43.31倍。
(4) 市盈率應與股本結構掛鉤。市盈率跟股本結構也有關系。如果股份是全流通的,市盈率就會低一些,如果股份不是全流通的,那麼流通股的市盈率就會高一些。原因在於,如果上市公司的總價值不變,股份分成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而資產的流動性會增加資產的價值(流動性溢價),從一般意義上說,流通股的每股價格自然要高於非流通股的價格,非流通股的價格越低,流通股的價格就越高,其結果就必然是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高於非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流通股在中股本中所佔的比例越小,流通股與非流通股價格差異越大,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就越高。
目前的中國市場,非流通股佔到總股本的三分之二,在它們沒有流通的情況下,流通股的市盈率較高,也是正常的。
(5) 市盈率應與成長性掛鉤。同樣是20倍市盈率,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利潤增長7%的市場就要遠比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利潤增長3%的市場有投資價值。根據經典的股票內在價值評估模型,如式(1)所示。其中V為股票內在價值,D。為在未來無限時期支付的每股股利,k為到期收益率,g為股利每期固定的增長率。從式(1)可以看出,假定其他因素不變,成長性對股票的內在價值,從而對市場價格和平均市盈率影響巨大。
V= D。(l+g)
K – g (1)
舉個簡化的例子,假設上市公司凈利潤與經濟同步增長,中國年均 經濟增長率7%,,美國年均經濟增長率為3%,那麼中國股票的平均內在價值就是美國的2.42倍,中國股市的合理市盈率也是美國的2.42倍。從成長性這個角度看,NASDAQ指數的市盈率比較高,新興市場國家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比較高,都是有道理的。
(6) 市盈率與一些制度性因素有關,居民投資方式的可選擇性、投資理念、一國制度(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等)、外匯管制等制度性因素,都與平均市盈率水平有關。
(7) 中國股票市場的平均市盈率還應考慮發行價因素。1997年以前,參照當時中國的利率水平,管理層對股票初次發行定價控製得比較嚴,一般初次發行市盈率不得超過15倍,為了照顧邊遠地區,像西藏金珠這樣的股票才發到20倍左右的市盈率。後來為了推進證券市場的市場化改革,對發行定價的控制漸漸放鬆了,閩東電力2000年發行時達到了88倍的市盈率,一般股票的平均發行市盈率也維持在四五十倍的水平。發行市盈率四五十倍都可以,二級市場平均市盈率四五十倍怎能說不正常?從理論上說,發行市盈率越高,籌集的資金越多,上市公司潛在的發展、盈利能力就越強,上市公司帳面資產的含金量也就越高,而這一點從靜態的市盈率指標中是看不出來的。既然靜態市盈率指標中沒有充分反映近年來發行市盈率較高的影響,那麼目前二級市場平均市盈率比以前年份稍高一些也是正常的。
3 . 平均市盈率指標評判股票市場投資價值的缺陷
平均市盈率指標用來衡量股市平均價格是否合理具有一些內在的不足:
(1) 計算方法本身的缺陷。成份股指數樣本股的選擇具有隨意性。各國各市場計算的平均市盈率與其選取的樣本股有關,樣本調整一下,平均市盈率也跟著變動。即使是綜合指數,也存在虧損股與微利股對市盈率的影響不連續的問題。舉個例子,2001年12月31日上證A股的市盈率是37.59倍,如果中石化2000年度不是盈利161.54億元,而是0.01元,上證A股的市盈率將升為48.53倍。更有諷刺意味的是,如果中石化虧損,它將在計算市盈率時被剔除出去,上證A股的市盈率反而降為43.31倍,真所謂「越是虧損市盈率越低」。
(2) 市盈率指標很不穩定。隨著經濟的周期性波動,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會大起大落,這樣算出的平均市盈率也大起大落,以此來調控股市,必然會帶來股市的動盪。1932年美國股市最低迷的時候,市盈率卻高達100多倍,如果據此來擠股市泡沫,那是非常荒唐和危險的,事實上當年是美國歷史上百年難遇的最佳入市時機。
(3) 每股收益只是股票投資價值的一個影響因素。投資者選擇股票,不一定要看市盈率,你很難根據市盈率進行套利,也很難根據市盈率說某某股票有投資價值或沒有投資價值。令人費解的是,市盈率對個股價值的解釋力如此之差,卻被用作衡量股票市場是否有投資價值的最主要的依據。實際上股票的價值或價格是由眾多因素決定的,用市盈率一個指標來評判股票價格過高或過低是很不科學的。
二、 目前中國股市存在泡沫嗎
1. 衡量股市泡沫的指標
除了平均市盈率外,衡量一個股市整體是否存在泡沫或是具有投資價值,還有如下指標。
(1) 紅利支撐股價水平。有人舉香港上市的匯豐控股和長江實業的例子,認為沒有泡沫的股票價格是由上市公司的分紅、凈資產支撐的。然而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國股市中只是特例,特大型公司的股票,成長性較差,炒作困難,分紅或每股凈資產確定了它的大致價格下限。
(2) 平均股價。2001年6月14日滬深市場(剔除了PT股)1089隻A股平均價格16.91元,至2002年1月10日,滬深市場1121隻A股平均價格為11.51元,有研究人員撰文認為,股票平均價格可以評估市場的投資價值或風險水平。平均股價在15元以上,風險很大,平均股價在10元以下,風險較小。這種經驗規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平均股價指標的缺陷仍然存在,價格高低不能作為股票投資決策的主要依據;送股、轉增股、配股、股票拆細時平均股價發生跳躍,但股票的內在價值沒有相應變化;平均股價沒有考慮實質經濟,經濟繁榮與經濟蕭條時,合理的平均股價水平自然不應相同。
(3) 平均市銷率。西方有些學者(肯尼斯.L.費希爾,1984)就提出市銷率(PSR,price sales ratio)的概念,即每股市場價格除以每股銷售收入。由於銷售收入的波動性要比凈利潤的波動性小得多,所以市銷率比較穩定。而且,一股上市公司的銷售收入都是正的,所以計算平均市銷率時,幾乎不需要剔除上市公司,可以將所有上市公司作為樣本,保證了計算的客觀性。費希爾對美國股市一百多年數據的檢驗表明,根據市銷率判斷個股和大盤,投資效果比市盈率好。在費希爾看來,用市盈率定價是很不科學的,「市盈率10倍太高,1000倍卻太低」。([ 美]肯尼斯.L.費希爾,2000)
(4) 平均市凈率(托賓q).與費希爾不同,美國經濟學家安德魯.史密瑟斯等(Andrew Smithers etc.,2001)偏愛平均市凈率指標,也叫托賓q指標(q ratio)。史密瑟斯認為,q值就像彈簧,將股市拉向它的內在價值位置。他還認為,q值和平均市盈率指標大多數時候朝著相同的方向運動,但平均市盈率偶爾會給出災難性的價值數據。有一個事例顯示了托賓q的威力,2000年初史密瑟斯等出版的《華爾街價值投資》一書根據托賓q建議人們要拋空股票。
(5) 市場成本。市場成本(AMC®,Average Market Cost), 也叫平均持籌成本,是指剔除非理性交易後,市場上所有投資者持有某隻股票的平均成本。在信息對稱的情況下,市場成本在數值上恰好等於股票的內在價值。
用市場成本指標來衡量股市的投資價值,幾乎具有以上幾個指標的所有優點而沒有它們的不足。市場成本可以在相當程度上衡量個股的投資價值,如果市價遠高於市場成本,這種股票跳水只是遲早的事,反之,這種股票則值得關注。
市場成本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對不同時期的同一市場或不同的市場,都具有解釋力。NASDAQ指數漲得太高,就必然會跌回它的平均成本位置(這是資金堆積的地方),但到了平均成本線上就會獲得較強的支撐,並不因為它的市盈率水平是100多倍(參見附表)而還含有多少泡沫。目前上證指數的市場成本為1509.258點,根據市場運行的內在規律,如果跌破這一點,並不是股市沒有投資價值,而主要是投資者沒有信心。
2. 幾個悖論
(1) 經濟高成長與上市公司質量差。前一段時間,證券市場上一片打假之聲。很多投資者認為,中國的上市公司,業績好的不能相信,業績差的也有操縱盈利的嫌疑。我就不理解,中國的上市公司作為公眾公司,經過董事會、股東大會、會計師事務所、交易所、證監會、新聞媒體等等層層監督,難道做假會比非上市公司厲害,難道中國上市公司的成長遠遠落後於中國經濟的成長?中國的證券市場是轉軌經濟中的證券市場,不能拿理想的完美的目標來裁剪。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國民的信心,難道證券市場的發展就不需要投資者的信心?
(2) 中國證券領域的市場化程度較高與證券市場問題成堆。客觀地講,證券市場是中國市場體系比較公開、比較透明的市場,也是發展速度較快的市場之一。但給人的印象卻是中國證券問題成堆,必須來一次傷筋動骨的調整,甚至推倒重來。這將把中國證券市場引向何方?
(3) 按現金流量貼現計算未必有投資價值,但外資收購意願強烈。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並不完全是按購買力平價確定的,而按現行的匯率計算,美元兌換成人民幣後有很強的購買力。這導致在國內投資者看來很貴的股權,在境外投資者未必這么看。2001年11月23日新華社深圳又傳出消息,美國艾默生公司花7.5億美元收購華為技術公司下屬的深圳市安聖電氣公司全部股權。安聖電氣尚且如此,大唐電信、中興通訊(2002年1月9日總市值分別為9.57億美元、12.44億美元)難道市場價格很高,對外資沒有吸引力嗎?不要以為中國的企業不值錢,有些東西並不反映在會計報表裡。當然,A股價格存在結構性不合理現象,但不是平均市盈率畸高。
(4) 11年指數漲了15倍,但投資者整體的平均投資收益率並不高。指數有時會誤導決策。乍看來,滬市11年漲了15倍,上證指數年增長率達27.9%,非常之快了,股市裡肯定積累了大量的泡沫。但細心的人應該發現,在1994年8月以前,市場容量很小,股指大起大落,而這少數幾家上市公司卻將上證指數市場成本抬高到757.519點。實際上,1994年8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平均持籌成本1509.155點)上證指數的年平均收益率為9.74%,考慮到交易費用(含印花稅、傭金、過戶費等中國的交易費用率較高,投資者的換手率也較高,所以總的交易費用數額可觀),中國投資者的平均年收益率是非常低的。
從長期來看任何一個國家,其股價指數總是在不斷上漲,原因在於經濟在增長、上市公司平均凈利潤總額在增長、市場成本曲線也在逐步抬高。長期來看指數總是上升的,不能看指數漲了多高就據此判斷股票市場是否不正常。
(5) 同一上市公司股票,在不同市場上股價及其表現截然不同。有人喜歡將中石化在香港、紐約和上海市場的不同價格來說明中國市場里存在大量泡沫。這種比較是非常片面的。眾所周知,由於市場割裂,國內投資者到香港市場上購買股票受到限制,兩個市場上股票的供需關系完全不一樣,由此導致價格出現很大差別是很自然的。如果兩個市場是自由流動的,價格自然會相互接軌。另一方面,即使兩個市場自由流動了,也不能認為A股股價就一定要以香港股價為標准與之接軌。價格將根據新的市場供需關系重新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