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中的買賣價是如何成交的如買一和賣一相差一分錢,它們如何成交呢
股票交易以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為原則的。股票交易價格是撮合完成的。當股票賣盤最低價格與買盤最高價格相同時,以這個價格成交。當賣盤的最低價格低於買盤最高價格的時候,以買盤的最高價格成交。當賣盤的最低價格高於買盤的最高價格時,以賣盤的最低價格成交。
在交易時段,股票的現價就是當時的成交價格。 同買1和賣1有關系。 如果在現價時,有人以賣1價買入,那麼股票的現價就是前面的賣1價。 如果在現價時,有人以買1價買入,那麼股票的現價就是前面的買1價。 股票成交原則: 1.價格優先原則:價格優先原則是指較高買進申報優先滿足於較低買進申報,較低賣出申報優先滿足於較高賣出申報;同價位申報,先申報者優先滿足。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和板牌競價時,除上述的的優先原則外,市價買賣優先滿足於限價買賣。 2.成交時間優先順序原則: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按中介經紀人聽到的順序排列;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按計算機主機接受的時間順序排列;在板牌競價時,按中介經紀人看到的順序排列。股票成交原則在無法區分先後時,由中介經紀人組織抽簽決定。 3.成交的決定原則: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時,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的價位相同,即為成交。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除前項規定外,如買(賣)方的申報價格高(低)於賣(買)方的申報價格,採用雙方申報價格的平均中間價位;如買賣雙方只有市價申報而無限價申報,採用當日最近一次成交價或當時顯示價格的價位
。
股票買一、賣一價格差別很大一般是兩個原因造成的:
1 市場過於清淡,買賣雙方意見分歧很大。
特別是在熊市時期的小盤股中的早盤時間,經常會看到買盤一和賣盤一的價格相差好幾分錢甚至好幾角錢。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賣方的投資者因為前期的市場大跌而賣出的價格大多是割肉盤。由於是割肉盤所以會較為惜售,有一種掛個價格愛買不買的隨意掛相對高價的態度。
而買入方則由於市場上便宜股比比皆是,而且今天不買明天可難股價會更低。所以買方的投資者大多以較低價的價格掛出買單,以希望能價格更便宜一點。熊市氛圍的買入方有一種想低位撿漏的心態。
所以買賣雙方對當時股要定價的分歧較大,使買一和賣一價格差別較大。
2 拉升或下跌過於急速,使掛單者來不及更改交易單
當股票急劇快速拉升時,有由大量的買單直接吃掉了賣一、賣二甚至賣三的價格。而掛單者一般是基於當前的買盤而掛單的,這種掛單常落後於即時成交。比如,一個大現手吃掉了5元、5.01、5.02元三個賣盤上的所有單子。這時賣盤4就成為了賣盤1,它的價格是5.03元。而掛單買1的人並能事先嘵會有這么快的急速拉升,買一就還停留在4.99元。
這樣就是買一4.99元,賣一5.03元。
急速下跌同理。
B. 股票買賣時,如果買價高於賣價,以什麼價格成交
股票的交易規則是價格優先,然後時間優先;
按照你說的,當時買價高於賣價,那我估計就是以你的買價成交了,舉個例子,你要以10塊錢來買,當時賣價只要9塊,別人肯定都以10塊錢的價格來賣,瞬間可以成交你的單子
C. 股票是以我當時賣出的價格為准吧,還是一當天的收盤價為准,要是我賣出時候的股價高
以當時賣出的價格為准。如果股票漲停了,說明買的人很多,賣的少,只要有賣出,就會馬上成交,不會交易不成功。除非漲停板打開了,買價低於漲停價,你再以漲停價賣出,就可能成交不了。
D. 股票的價格賣家低買家高成交了價格怎麼定
這種情況後出價一方以先標價一方的價格成交。如果是賣家的低價先掛單,買家高價出價,那麼買家以低價買入;如果買家的高價先掛單,賣家低價出價,那麼賣家以高價賣出。
E. 股票買賣里根據價格優先原則,如果最低賣出價為10,最高買入價為20,那以那個價格交易的10還是20
股票買賣以股民下的單中的價格買賣。如果賣出為10,則優先賣給買單出價10的人,如果沒有,則賣給其他買價高於10的股民,但價格以還是10。也就是說,以賣家為准,有相應買家就成交,如果買家價格高於賣家,則以賣家的價格賣給賣家,如果買家價格低於賣家,那肯定是成交不了了。
F. 我是一名初學者,請問下股市中的股票交易價格,買價、賣價是怎樣定的
在股市交易中,股票的交易價格並不是由單一的機構或個人決定的,而是由市場中的買賣雙方共同決定。具體來說,股票的買價和賣價是通過市場上的供需關系決定的。
在開盤前的集合竟價階段,所有在前一交易日收盤後提交的買賣訂單會被集中在一起處理。按照價格優先的原則,買入訂單按照價格從高到低排序,賣出訂單則按照價格從低到高排序。系統會尋找買價高於或等於賣價的訂單進行配對成交,並確保成交量最大化。如果最高買價低於最低賣價,則不進行成交,此時開盤價為空缺,開盤價則由連續竟價階段的第一筆成交決定。
在連續竟價階段,每筆買賣訂單會被逐一配對成交,成交價格為買價與賣價的平均值。在這一過程中,成交價格會根據市場的實時供需關系不斷波動,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以做出正確的交易決策。
通過集合竟價和連續竟價的方式,股市能夠較為公正地反映出市場的真實供需情況,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公平、透明的交易環境。然而,由於市場的波動性,投資者在交易時需要注意風險控制。
集合竟價和連續竟價兩種機制各有優勢。集合竟價可以減少市場操縱行為,確保價格的合理性。而連續竟價則能更及時地反映市場供需的變化。在實際交易中,這兩種機制往往結合使用,以確保交易的公正性和市場秩序。
對於初學者來說,了解這兩種機制對於更好地參與股市交易至關重要。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股市運作,祝你在股市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