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股票的價格指數影響因素
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明細中 2024-10-19 09:18:14
仁和葯業招聘 2024-10-19 09:11:06

股票的價格指數影響因素

發布時間: 2021-05-03 10:54:15

① 導致我國股票價格指數易波動的因素有哪些

單純從現象上看,是供求關系不平衡的體現。賣的人多買的人少,賣的人都想賣出去,競相壓價,股價就低了。相反的買的人多賣的人少,買的人都想買到,競相抬價,股價就高了。
至於從本質上看,是投資者對於股價未來趨勢的看法導致當前股價的變化。

單看上市公司基本面,比如公司業績好,利潤高,增長快。或者是整個行業,整個板塊有重大提升。國家政策影響,預期利好等等,都是讓投資者看漲的因素。相反的因素會使投資者有看跌的想法。這個可以說是一個趨於絕對理性,崇尚價值投資觀念的想法。

至於從技術面來看,則有很多投資和投機的因素在裡面。比如股票超漲超跌,莊家是在低位吸籌或者高位出貨,橫盤整理等等。廣大投資者對整個市場的看法(比如前一周的大跌,上市公司基本面並沒有大跌,而是投資者的心理大跌了)。這方面可以研究的太多了。

還有一方面是炒作因素,也是我國股市的一大特色。有些消息並不會直接影響或者改變股價,但是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比如莊家),會利用這樣的消息來擴大影響,借機炒作,以達到直接控制股價的目的。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為了提升自身炒股經驗,新手前期可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學習一下股票知識、操作技巧,在今後股市中的贏利有一定的幫助。

② 股票價格指數的變動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太多了:
業績、政策、盤子、處於牛市還是熊市、國際資本。。。。。。。。。。。。。。。。。。。。

③ 影響股價的因素有哪些

一、影響股價漲跌的因素

要評判誰對誰錯,要確定該否托市,就必須弄清影響股價的因素。影響股價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制度因素。一個股市,如果有健全的退市機制,經營不善的公司就會隨著其質量的下降最後被強行出清於市場甚至被強行破產。在這種制度下,股價的上漲必然要受限於公司質量。道理很簡單:沒有人願意花高價錢購買即將退市或即將破產公司的股票,除非他的腦子有問題。

如果沒有退市制度或退市制度不健全,垃圾公司就不會有出清於市場和破產的危險或者危險很小,股票也不會或難以成為廢紙。於是,股市就變成了賭場,股票則異化為炒作的籌碼。這是投機賭博市得以產生和存在的制度根源,也是政策市賴以長期發揮作用的制度基礎。在這種制度下,股票價格可以人為地拉高,垃圾公司不會或難以被出清市場,因而佔用了極為稀缺的資源,導致了市場的低效率運行。我國股市為什麼成了投機場所?股價的泡沫為什麼得以長期維持?其原因就在於此。

最近這些年,我國股市為什麼步入了沒有盡頭的熊途?政府屢施以援手熊市格局仍難以扭轉?其中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退市制度的建立。由於退市制度的建立,垃圾公司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其股票有可能成廢紙一堆,於是,投資者便開始拋出質差公司的股票。加之公司丑聞不時見諸報端,人們即使對績優公司也心存疑慮,這就導致了股價重心不斷地下移。因此,要扭轉熊市就必須改善和提升公司質量,除此之外沒有捷徑可走。劉紀鵬、張衛星等信心十足地認為如果按照他們的股改方案進行股改指數就一定能拉起來。筆者認為,如果公司質量這一根本問題不解決,要想股市走牛簡直是痴人說夢。

劉紀鵬在反駁吳敬鏈的「千點不應托市」論時指出:政府在必要時應積極托市。何謂「必要時」?他的意思是:千點就是「必要時」。他的理由是:上證綜指低於1000點,則股市將失去融資功能,市場參與者虧損,外資不願進入,股市將失去生機。在筆者看來,劉紀鵬:(1)弄不清什麼情況下應該托市,什麼情況下不應托市。如果不是因為公司質量問題而是由於外部因素導致股價急劇下跌,政府積極托市就非常之必要;如果股價的下跌是因為股價與公司質量不相稱而向股票價值回歸,政府托市不僅沒有必要,而且托也托不了。如前所述,在退市制度條件下,股票的價格要受公司質量的壓制。我國股市當前的熊市就是上市公司質量壓制的結果,股價的下跌是理性的回歸,政府根本沒有必要托市。這些年,政府出台的托市政策不可謂不少,效果如何大家心知肚明。(2)危言聳聽,別有用心。上證指數低於1000點,股市就要失去融資功能?就要失去生機?筆者不敢苟同。如果指數跌到1000點以下,股市的投資回報率等於或大於其它投資渠道的回報率,巨量外圍資金就會在逐利本性的驅使下涌進股市,股市又怎會失去融資功能和生機?其實,劉紀鵬說的失去融資功能是指失去高價融資功能。他鼓動政府托市的目的只不過是為了維持大股東們繼續在股市裡圈錢罷了。大多數人認為劉紀鵬是為股民的利益著想,這是一種表面現象,他的骨子裡則是維護高價圈錢者的利益。

(二)、股票價值。公司發行股票是為發展融通所需資金,投資者購買股票則是為了獲取理想收益。可見,股市的本來功能對於公司而言就是融資工具,對於投資者而言則是投資工具。投資者在投資某隻股票時究竟願意出什麼價,就要看該只股票能給予投資者多少回報。回報多,出價高;回報少,出價低。由此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股票溢價率的高低決定於公司的盈利能力,或者說決定於股票的價值。一句話,股票價格的高低和漲跌決定於股票現實價值量和預期價值量的多少。

股價指數是根據股價計算得出的數值,因此,其數值的大小也是決定於上市公司盈利的多少、其數值的變動也是伴隨上市公盈利的變動而變動。我們要判斷一個股市的指數高低及變動趨勢,就要考察上市公司整體盈利能力。

投資者用來衡量公司盈利能力和股票價值的指標主要有凈資產報酬率、市盈率、每股收益、每股分紅。後四項指標都要以股票數量作為計算的基礎,因此,隨著股改的進行、股票數量的增減,其數值也是變動的,而凈資產報酬率則不受股改的影響。所以,在股改時期,投資者應該用凈資產報酬率衡量公司盈利能力和股票價值。劉紀鵬、張衛星等認為「股改成敗要以股價漲跌為標准」,其言下之意就是可以通過增加非流通股縮股比例以提高市盈率、每股收益、每股分紅等指標的數值,或通過提高流通股擴股比例以提升股票的短期投機價值。筆者認為,即使按照這種方案股改,股價也拉不起來,而且縮擴比例越大,股價下跌的幅度就越深。因為在對價利益兌現的壓力下,股價必然自然除權。

(三)、供求力量。供求規律是支配物品價格漲跌的最基本的經濟規律,股票作為一種經濟物品,其價格的升降也同樣要遵循這一規律。很長一段時期,我們的股市為什麼能夠牛氣沖天?泡沫行情為什麼會產生和得以維持?就是因為人們對股票的需求大於股票的供給。據證監會資料統計,1998年1月—2000年12月,投資者開戶數增加2413.94萬戶,流通股股本增加6921590.199萬股。假設投資者平均投入資金5萬元,那麼,資金的增加量則為120687000萬元,是流通股股本增加量的17.44倍。正是在資金的推動下,股價不斷地上漲,股市的投機氣氛愈益濃厚,股市泡沫越來越大。

自2001年6月始,我國股市便步入漫漫熊途,至今仍不見反轉。市況的這一逆轉是與供求力量的變化分不開的。從供給方面看:

1、增量擴容步伐加速。截止2004年底,境內上市公司已達1300多家,特別是隨著一些大盤股的發行,股票供給數量急劇增多。

2、存量擴容已經開始。股權分置已嚴重影響我國股市的健康發展,今年5月股改的序幕終於拉開。隨著股改的推進、全流通的實施,股票的供給量將成倍增長。

從需求方面看:投資者數量則呈減速趨勢。據證監會發布的資料顯示,1998年6月—2001年6月,股民開戶增長率為72.96%,2001年6月—2004年6月,股民開戶增長率下降為11.6%,並且據一些券商營業部人員反映眾多賬戶已變成空殼賬戶,因此,股民開戶增長率實際已為負數。隨著股民數量的銳減,資金則以更快的速度撒離股市,因為股民不會只帶1.00元錢入市。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這是因為股票價格與其價值極不相稱,投資者難以獲取預期的收益,甚至於虧損慘重。筆者對深市代碼000001-001896共484家上市公司的資料進行了統計。2004年度這484家公司平均每股現金分紅為0.056元,現金分紅率僅為1.05%,遠低於一年期銀行儲蓄存款利率,即是說用錢購買股票還不如存在銀行劃算。股市的低回報率是場內投資者不斷撒離和場外投資者不敢涉足的根本原因。

可見,一方面股票供給正在急劇增加,而另一方面股票的需求又不斷減少,股票價格不下降、指數不下跌,那才令人難以思議。劉紀鵬、張衛星作為經濟學領域的「家」,不可能不懂經濟學的最基本規律,也不可能對上述事實不了解,那他們又為什麼堅認「要以股價漲跌論成敗」呢?筆者百思不得其解!

綜上所述,股價的升降是制度因素、股票價值和市場供求綜合作用的結果,指數的漲跌也是市場規律作用的結果。股權分置改革,從實質上來講,只不過是在股市制度變化即由股權分置變為股票全流通的情況下,對兩類股東的股份予以重新確認,它既沒有革除退市機制,也沒有改變公司的質量,更何況全流通的推行加劇了市場供求力量的對比,因此,股權分置改革無論如何都難以推動股價的上漲。於是,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成功的股改就是一定要把股價拉起來」是一個天大的謬論。

④ 影響指數價格上漲和下降的因素

因素就是被選入指數的股票價格變動,大部分股票漲,指數就漲,大部分股票價格跌,指數就跌。
恆生指數,由香港恆生銀行全資附屬的恆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編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場中的33家上市股票為成份股樣本,以其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平均股價指數,是反映香港股市價幅趨勢最有影響的一種股價指數。該指數於1969年11月24日首次公開發布,基期為1964年7月31日.基期指數定為100。
恆生指數的成份股具有廣泛的市場代表性,其總市值佔香港聯合交易所市場資本額總和的90%左右。為了進一步反映市場中各類股票的價格走勢,恆生指數於1985年開始公布四個分類指數,把33種成份股分別納入工商業、金融、地產和公共事業四個分類指數中。恆生指數成份股的選取原則如下。
(1)按股票市值大小選擇,必須屬於占聯交所所有上市普通股份總市值90%的排榜股票之列(市值指過去12個月的平均值)。
(2)按成交額大小選擇,必須屬於占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成交額90%的排榜股票之列(成交額乃指過去24個月的成交總額)。
(3)必須在聯交所上市滿24個月以上。
根據以上標准初選出合格股票後、再按以下准則最終選定樣本股:
(1)公司市值及成交額之排名。
(2)四個分類指數在恆生指數內各占的比重需大體反映市場情況。
(3)公司在香港有龐大業務。
(4)公司的財政狀況。
個人覺得它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對個人投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上市公司地位等方面解釋。

⑤ 股票價格指數是怎麼樣形成的 受哪些因素影響

股票價格指數即股票指數。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指示數字。由於股票價格起伏無常,投資者必然面臨市場價格風險。對於具體某一種股票的價格變化,投資者容易了解,而對於多種股票的價格變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勝其煩。為了適應這種情況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務機構就利用自己的業務知識和熟悉市場的優勢,編制出股票價格指數,公開發布,作為市場價格變動的指標。投資者據此就可以檢驗自己投資的效果,並用以預測股票市場的動向。同時,新聞界、公司老闆乃至政界領導人等也以此為參考指標,來觀察、預測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形勢。
股票價格指數是描述股票市場總的價格水平變化的指標。它是選取有代表性的一組股票,把他們的價格進行加權平均,通過一定的計算得到。各種指數具體的股票選取和計算方法是不同的。
這種股票指數,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變動情況的價格平均數。編制股票指數,通常以某年某月為基礎,以這個基期的股票價格作為100,用以後各時期的股票價格和基期價格比較,計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該時期的股票指數。投資者根據指數的升降,可以判斷出股票價格的變動趨勢。並且為了能實時的向投資者反映股市的動向,所有的股市幾乎都是在股價變化的同時即時公布股票價格指數。
計算股票指數,要考慮三個因素:一是抽樣,即在眾多股票中抽取少數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權,按單價或總值加權平均,或不加權平均;三是計算程序,計算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或兼顧價格與總值。
由於上市股票種類繁多,計算全部上市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的工作是艱巨而復雜的,因此人們常常從上市股票中選擇若干種富有代表性的樣本股票,並計算這些樣本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用以表示整個市場的股票價格總趨勢及漲跌幅度。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為此,選擇樣本對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3) 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4) 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市場·文化·公司業績·國家政策等各方面

⑥ A股股價的漲跌和指數之間有什麼關系什麼情況下股價會漲什麼情況下股價會跌它的計算原理是怎樣的

大盤指數 大盤指數 一般而言,我國股票大盤指數是指:滬市的「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市的「深證成份股指數」。 這兩市的大盤指數計算方法有所不同: 上證綜合指數: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為樣本,以發行量為權數(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的股價指數。 深證成份股指數:從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為樣本,以流通股本為權數,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0點的股價指數。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1.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 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 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 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 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2.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 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大盤指數反映了整個股市的強弱走勢,理論上說,每一個股票的升跌都影響大盤指數,只是權重股對大盤指數影響比較大,特別是一些大盤藍籌的走勢強弱.一般大盤指數上漲,個股短線操作的機會很大,可以進場短線操作,大盤下跌,就要小心,個股操作時切記追高。

求採納

⑦ 什麼是股票,股票指數是什麼影響股票升降的因素是什麼如何學會買股票。。。。

1、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
http://ke..com/view/2085.html?wtp=tt

2、股票價格指數:股票價格指數是描述股票市場總的價格水平變化的指標。
http://ke..com/view/157032.htm

3、買賣股票的基本概念:
條件一:不同的大勢有不同的選擇。升勢的時候選擇板塊類的個股;盤整的時候突破的個股比較好;跌勢的時候我是不會做板塊的,即使做了,那些除了龍頭股以外的個股也不會跟著被帶上來。

條件二:選擇龍頭股。假如在領頭的股票身上賺不到錢又怎能在別的股票身上賺錢呢?即使我要做整個板塊,也是有一隻的籌碼比較集中的作為領頭羊。同樣的,即使是超跌反彈等行情也都是有籌碼最集中的。

條件三:盡量在尾盤買。這樣一天的圖形做完了,可以簡單的看出我們的意圖而不會被迷惑。

條件四:不要被大陽線嚇倒。漲幅居前的股票總有幾只在明、後天還會好的。

條件五:參考大盤。大盤的分析比個股簡單的多,牛市陽多陰長,熊市陰多陽長。

條件六:不要相信越跌越買的言論。經過風險的量化可以發現,越跌越買比越漲越買的風險大得多。如果跌到止損位,果斷賣出。

條件七:順勢而為。但要明白物極必反的道理,漲了五六天的股票明天還會漲嗎?要點:所有所有的一切,成交量換手率相對較大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甚至很喜歡買當天的換手率有15%-20%以上的股票。這也關繫到你在獲利後是否可以順利出局相對於資金量比較大的人來說。

一些簡單的經驗:高位拉出下影線不要以為是好事情,有可能是因為我在出了一部分籌碼之後再次拉上來為我明天繼續出貨做准備。

高位橫盤或拉升之後尾市下跌,或下跌之後尾市拉升恐怕都是近期出貨的跡象,尤其後者表明已經無心戀戰了!

⑧ 股票的價格都有哪些決定因素中國滬市和深市的股價是如何定價的大盤的指數又是如何定價的

股票的價格決定因素:1、財務狀況,如每股凈資產有多少。凈資產越高股價越高。2、盤子大小,即上市發行多少股。小盤股易受莊家光顧,股價起伏大,行情好時,漲得快。3、行業板塊,即公司從事什麼行業,發展潛力如何,潛力越大,股價越高。4、盈利能力,越高越好。20%以上的,股價越高。
大盤指數:這是一個綜合指數,其中,只採納了一些大盤股作為推算股指的依據,並不是每隻股票都納入大盤指數的計算。
滬市、深市:只是上市的地方不同而已。在滬交所上市的即為滬股,在深交所上市的是深股。跟股票價格沒有關系。

⑨ 股票價格平均數與股票價格指數的聯系與區別

"股價平均數:是衡量樣本股調整後的價格水平的平均值。簡單說,他代表一個平均數。
股價指數:是指計算期的股價或市值與某一基期的股價或市值的相對變化值,用以反映股票價格的相對水平。簡單的說,就是現在計算出的指數,和最開始大盤指數相比較。其中計算期可以理解為現在,而基期可以理解為最開始的時候。比如:大盤最開始100點(基期),現在200點(計算期)。兩者的區別是:以上證指數為例,它是由上海證券交易所依據在該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價格編制而成。大盤指數反映了整個股市的強弱走勢,理論上說,每一個股票的升跌都影響大盤指數,只是權重股對大盤指數影響比較大,特別是一些大盤藍籌的走勢強弱.一般大盤指數上漲,個股短線操作的機會很大,可以進場短線操作,大盤下跌,就要小心。"

⑩ 股票指數與股票價格的關系

大盤指數
大盤指數一般而言,我國股票大盤指數是指:滬市的「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市的「深證成份股指數」。
這兩市的大盤指數計算方法有所不同:
上證綜合指數: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為樣本,以發行量為權數(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的股價指數。
深證成份股指數:從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為樣本,以流通股本為權數,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0點的股價指數。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1.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 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 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
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 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2.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
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大盤指數反映了整個股市的強弱走勢,理論上說,每一個股票的升跌都影響大盤指數,只是權重股對大盤指數影響比較大,特別是一些大盤藍籌的走勢強弱.一般大盤指數上漲,個股短線操作的機會很大,可以進場短線操作,大盤下跌,就要小心,個股操作時切記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