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昨天面試了沈陽中國平安保險,今天說通過了明天讓我帶100元培訓費去培訓,轉正後在返給我在分配具體工作,
培訓的內容是保險代理人考試的基礎知識。
做保險的話 首先需要去考一個 保險代理人資格證書。
有的公司是公司承擔培訓費用和考試費用。
有的公司則是讓來應聘的人自己拿錢。
保險公司分內勤和外勤。沒有轉正不轉正之說。
按照你的這個情況來說 肯定是讓你去培訓然後去考證。
考下來之後會教你該公司產品和銷售方面的內容。
然後會讓你去銷售保險。
B. 日本「失去的十年」對今天的中國有何借鑒意義
日本「失去的十年」對今天的中國有何借鑒意義
【資料檔案】1985年9月,美國財政部長詹姆斯·貝克、日本財長竹下登、前聯邦德國財長傑哈特·斯托登伯(Gerhard Stoltenberg)、法國財長皮埃爾·貝格伯(Pierre Beregovoy)、英國財長尼格爾·勞森雪(Nigel Lawson)等五個發達工業國家財政部長及五國中央銀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Plaza Hotel)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主要貨幣有秩序地下調,以解決美國巨額的貿易赤字。這就是有名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
「廣場協議」簽訂後,五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各國開始拋售美元,繼而形成市場投資者的拋售狂潮,導致美元持續大幅度貶值。1985年9月,美元兌日元在1美元兌250日元上下波動,協議簽訂後,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快速下跌到200日元附近,跌幅20%。據說在廣場會議上,當時的日本財長竹下登表示日本願意協助美國採取入市干預的手段壓低美元匯價,甚至說「貶值20%OK」。 在這之後,以美國財政部長貝克為首的美國政府當局和以弗日德·伯格斯藤(Fred Bergsten,當時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為代表的專家們不斷地對美元進行口頭干預,表示當時的美元匯率水平仍然偏高,還有下跌空間。在美國政府強硬態度的暗示下,美元對日元繼續大幅度下跌。1986年底,1美元兌152日元,1987年,最低到達1美元兌120日元,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美元兌日元貶值達50%。 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柯林頓政府的財政部長貝茨明確表示,為了糾正日美貿易的不均衡,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根據美國政府的誘導目標,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兌100日元。以後,由於柯林頓政府對以汽車摩擦為核心的日美經濟關系採取比較嚴厲的態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匯率急升至1美元兌79日元,創下歷史最高記錄。從1985年到1995年,10年間美元貶值達到了三倍(300%)。
評:在世界經濟和金融發展史上,有過一段到今天為止仍值得世界各國高度重視、借鑒和啟思的歷史,它就是著名的「廣場協議」。它見證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未期,當時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強國日本「失去的十年」和世界上第一大經濟強國美國「興旺的十年」,各自的國家命運演化出驚天大逆轉。 日本,這個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經過戰後35年的飛速發展,日本經濟規模不斷擴展,到1980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已經升至10279億美元,由1970年(2068億美元)約占當年美國GDP(10255億美元)的20%,上升至占當年美國GDP(27956億美元)的38%。並且成功確立了日元世界第三大儲備貨幣的地位。 整個80年代,日本對國家的前途充滿樂觀和驕傲的情緒,日本人信心膨脹:以日本經濟發展而創造出驚人的「日本速度」,相信誰也阻擋不了日本經濟的發展前景,超越美國是命運中鐵定的事,唯一可以讓日本人考慮的僅僅是時間的遲與早問題。而世界各國,也似乎都在興奮的期待著日本GDP超過美國GDP的哪個「歷史性時刻」!
歷史的天平此刻也在向日本傾斜。經歷了60年代、70年代的高速增長,日本發展的勢頭並沒有停止,80年代,日本經濟在最發達的西方七國中仍能保持最高的增長率。其中,1980—1984年日本GDP年均增長率為3%,1985—1991年達到4.6%。日美經濟差距越拉越近,眼看就要超越美國了。到1990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GDP)更上升至30522億美元,並超過當年美國GDP(58033億美元)的一半。這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次其它國家和美國的經濟差距,縮小到一半的程度。在日本人的眼中,只要超過美國的GDP,日本就可以恢復「正常國家」,從此擺脫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恥辱的戰敗國命運,從此揚眉吐氣,一舉成為舉足輕重的「政治大國」,從此證明日本人是比美國人更「優秀」的民族。
日本人更加是興奮異常的大舉進入美國,大規模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並購美國的資產和大企業的熱潮:從美國經濟的象徵---洛克菲勒廣場,到美國的精神象徵---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好萊塢),再到美國的領土象徵---夏威夷的土地。在整個美國的驚呼中,傾刻間被日本人買下來了,換了一個新主人。當一切發生了才意味過來,美國人沒有那一刻象此刻般清醒過:渲楦凼錄螅飧齦盟賴娜氈揪谷揮鎂夢淦鰨僖淮喂セ髁嗣攔就粒。。?ldquo;世界第一」就快保不住了!!!美國人的心情一下子掉到了谷底,美國人的榮耀感在急劇下滑,新仇與舊恨, 美國民間開始蔓延仇日情緒!!!
美國人沒有吭聲。 按理說, 日本還是美國的盟國, 其經濟也是美國扶持起來的, 美國也沒有分裂日本的必要(要分裂,二戰時就分裂了, 也不用等到80-90年代)。美國也不可能對盟國日本使用「顛覆性煽動」。但是,在日本一步步咄咄逼人的經濟進攻面前,美國真的無計可施了嗎?美國真的認輸了嗎? 美國人沒有認輸,美國人不動聲色地反擊了,讓我們見識了現代經濟史上的最經典一幕:1985年美國等國迫使日本簽訂「廣場協議」。在美國強大的壓力下,日元經歷了長達10年的時間持續升值的過程。
20多年過去了,傳說中的日本GDP超越美國的那一個「歷史性時刻」並沒有出現。1995年,日本的GDP達到52600億美元,美國的GDP是73970億美元,日本的GDP是美國GDP的71%,之後,日本和美國的GDP之比重新拉開了距離,到2006年,日本的GDP只有43790億美元,美國的GDP卻直線攀升到131950億美元,日本的GDP只相當於美國的33%,遠低於1980年的38%!!! 日本和美國,誰輸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驚天大逆轉?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難道這才是日本和美國這對冤家早己註定的宿命嗎?
其實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和分析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找到了事物發展內在規律,我們就能明白日元升值的這10年為什麼會發生了這樣大的變化。 為了讓大家清楚,舉個例子說明:美國資本利益集團的成員,當然知道1985會發生什麼。(廣場協議本來就是美國資本利益集團一手導演,協議何時簽訂,早就知道了。)假設當中有某一個財團(假設為A財團)在1985年9月前,用100億美元兌換成25000億日元, 進入日本市場,購買日本股票和房地產。
按美國資本利益集團預先設定的時間和步驟,1985年9月,廣場協議終於簽訂了, 日元開始持續而急速的升值,在日本經濟沉浸在繁榮與歡笑中,來自日元「值錢」的信心膨脹+大規模的國際熱錢的流入+日本經濟的蓬勃發展,促使日本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異常火爆。日本人從信心膨漲到熱衷投機,上市公司的股票受到追捧,導致股市和房地產發瘋一樣的上漲。
設伏也成功了:從1986年1月開始,日本股市進入大牛市,當時日經指數為13000點,到1989年底飆升到最高點39000點,四年間上漲了三倍。1987年,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超過紐約證交所,1987—1988年,東京股票市場的市盈率平均高達60倍。1985—1990年,東京的商業用地價格上漲了3.4倍,住宅用地上漲了2.5倍,全日本的商業用地價格上漲約1倍,住宅用地價格上漲約60%。 而此時,好戲上演了。到1989年初,假設A財團在日本的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已經賺到了二倍盈利, 那就是75000億日元。 這時, 日元升值到1:120。 A財團把日本的房地產和股票在一年中拋售完, 然後兌換回美元, 那麼, 就是625億美元!在不到5 年時間中, A財團凈賺525億美元(還是最低假設)!而A財團連本帶利的把625億美元帶回到美國, 你想一想,美國經濟能不旺盛嗎?!這只是美國財團中的一個, 其它財團呢? 而且這個假設還只是到1989年, 如果是到1995年,日元升值到1:79, 你我能想像美國在這場經濟戰爭的勝利中,到底從日本颳走了多少財富?!
而日本呢?1989年初,日本為了應對逐步顯露出來的經濟危機(房地產和股市經濟泡沫),開始改變低利率,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在不到兩年時間里,連續五次大幅度調高利率,官方貼現率由2.5%提高到6%,以防止泡沫進一步擴大危害日本經濟。但是,美國沒有打算放過日本,反面火上加油。1989年秋,美國強烈抨擊日本股市的封閉交易和相互持股做法,要求日本的銀行持有企業股票的標准由5%降到2%。由於日本企業的股票主要是由關聯企業相互長期持有,市場上的流通股相對較少,一旦改變相互持股的做法,特別是要求銀行降低持股標准,股市必然下跌。
大規模突然撤離的巨額外資+緊縮性貨幣政策的擠壓+美國給日本股市帶來的沉重壓力+投資者信心動搖。1990年下半年,日本股市出現下跌,最後演變成恐慌性出逃,並在1991年後形成土崩瓦解之勢,長達四年的股票市場大牛市就此結束。股市崩盤、樓市崩潰,給日本銀行體系、金融市場、消費投資以近乎毀滅性的打擊,日資在艱難度日中大規模虧本退出美國,日本經濟陷入了二戰後最嚴重的長達10年的不景氣狀態,直至在最近2-3年才逐漸走出低谷。這就是日本常說的:「失去的十年」。經濟學用詞叫「泡沫經濟破滅」。
這是一場美國對日本的經濟阻擊戰,美國人無情的動用它的國家力量,使用它的匯率武器,迫使日元升值,用長達10年的時間,一舉扭轉敗局。通過日元升值,把日本20多年發展的國家財富,大轉移到了美國,成功的擊退了日本的經濟進攻。這就是日本「失去的十年」=美國「興旺的十年」的根本原因!!!而美元長達10年的貶值,並沒有實質地損害到美元的國際地位。這場美日之間的經濟戰爭,以美國的完勝而告終。
這就是金融戰爭,支撐美元霸權的第三根支柱。「廣場協議」和其後發生的97年亞洲金融風暴,都是這種金融戰爭的外在表現形式。也正是由於它們的出現,使人們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戰爭的銷煙不僅僅彌漫在軍事上,而且還彌漫在金融戰線上,雖然那是一場沒有銷煙的戰爭。中國和世界各國,目睹了日本「廣場協議」發生的一切,因而清醒的認識到金融安全的重要性,防範嚴謹,時刻警惕來自美國的金融黑手。
中國面臨的處境與日本簽訂廣場協議前非常相似。2003年以來,美國以各種各樣的理由,用盡一切的手段,想方設法壓迫人民幣升值。2004年-2005年,是人民幣升值第一個高峰期。2005年-2006年,中國的樓市被推高到危險價位,2006年-2007年,股市被推高。這與廣場協議亞洲金融風暴的步驟,在時間點上驚人的相似。
人民幣升值仍在高峰期中,人民幣自匯改以來,(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價由掛鉤美元改為參考一籃子外幣;人民幣兌美元實時升值2%,報8.11元人民幣)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8年2月2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又一舉突破7.11關口。意味著進入2008年來短短的2個月中,人民幣對美元匯價中間價己經先後19次創出新高。近年,人民幣升值被迫加快的態勢,己躍然紙上。
由此可見,美國加重人民幣升值壓力,是想再來一個中國版的廣場協議,目的是整跨中國經濟、崩潰人民幣、掠奪中國30年改革開放的經濟發展成果和財富。而一切的行動目標都清晰的指向2008年。中國應如何冷靜應對美國的壓力,吸取「廣場協議 」中的警示,避免重走當年日本走過的老路,化解美國的金融黑手,從而保障國家的金融安全,也就成為我們今天思考的借鑒日本廣場協議的意義所在。
C. How to use the pocket money
小故事,希望對你能有所啟發
比爾·蓋茨如何花錢
金誠致 編譯
2004年2月,美國《福布斯》雜志公布:比爾·蓋茨以其名下的凈資產466億美元,仍排名世界富翁的首位。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世界首富沒有自己的私人司機,公務旅行不坐飛機頭等艙卻坐經濟艙,衣著也不講究什麼名牌;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還對打折商品感興趣,不願為泊車多花幾美元……為這點「小錢」,如此斤斤計較,他是不是「現代的阿巴公(吝嗇鬼)」?
可另一面的事實顯示,比爾·蓋茨並不是那種慳吝的守財奴———比如,微軟員工的收入都相當高;比如,為公益和慈善事業一次次捐出大筆善款,他還表示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95%的財產捐出去……
看來,這位世界首富跟那種「一擲萬金、擺譜顯闊」的富翁迥然有異。他是不是富者中的「另類」?他對金錢持有怎樣的理念和規則?讀了這篇文章,我們當會有所了解,或從中悟出些什麼。
衣裳不求名牌 愛買打折商品
在美琳達剛踏入微軟的時候,她就被告知,比爾是個非常特別的人。
確實比爾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單從他對待金錢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對他而言,創業是他人生的旅途,財富是他價值量化的標尺,他曾經說過:「我不是在為錢而工作,錢讓我感到很累。」
「我只是這筆財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適的方式來使用它。」這就是比爾對金錢最真實的看法。
事實上,錢既不會改變他的生活,也不會使他從工作上分心。他經常告訴那些向他求經的朋友:「當你有了1億美元的時候,你就會明白錢只不過是一種符號而已。」
比爾非常討厭那些喜歡用錢擺闊氣的人。他在雜志上發表自己的見解:「如果你已經習慣了過分享受,你將不能再像普通人那樣生活,而我希望過普通人的生活。」
同所有企業家一樣,比爾也在進行分散風險的投資,他除了擁有股票與債券外,還進行房地產投資,以及其他行業投資。雖然比爾是個經營天才,但是他從不認為自己的理財更勝一籌,所以他聘請了一位「金管家」———小他十多歲的勞森,比爾除了讓他管理自己50億美元的私人投資外,還讓他管理比爾———美琳達慈善基金會的資金。
比爾總是告訴妻子,自己努力工作並不只是為了錢。對待這筆巨大的財富,他從沒有想過要如何享用它們,相反在使用這些錢時卻很慎重。他不喜歡因錢改變自己的本色,過著前呼後擁的生活,他更喜歡自由自在地獨立與人交往。甚至見到熟人時,還像從前一樣熱情地與他們打招呼:「哦,你好,讓我們去吃個熱狗如何?」
在生活中,比爾也從不用錢來擺闊。一次,他與一位朋友前往希爾頓飯店開會,那次他們遲到了幾分鍾,所以沒有停車位可以容納他們的汽車。於是他的朋友建議將車停放在飯店的貴客車位。比爾不同意,他的朋友說:「錢可以由我來付。」
比爾還是不同意,原因非常簡單,貴客車位需要多付12美元,比爾認為那是超值收費。比爾在生活中遵循他的那句話:「花錢如炒菜一樣,要恰到好處。鹽少了,菜就會淡而無味,鹽多了,苦咸難咽。」
所以即使是花幾美元錢,比爾也要讓它們發揮出最大的效益。
婚後,比爾與美琳達很少去一些豪華的餐館就餐,有時由於工作上的需要才不得不光顧一些高級餐廳。一般情況下,他們會選擇肯德基,或是到一些咖啡館。有時還會一塊光顧一些很有特色的小商店,在西雅圖有法國、俄羅斯、日本,以及南美一些國家的人開設的商店,在那裡可以找到這些國家的一些特色商品。
一次,比爾與美琳達來到一家墨西哥人開設的食品店,這里被公認是西雅圖最實惠的商店,剛一進店門,比爾就被「50%優惠」的廣告詞吸引,在不遠處的葡萄乾麥片的大盒包裝上的確寫著這樣幾個字。比爾似乎不敢相信這個標價。因為同樣的商品在本地的一些商店要比這里的價格高出一倍。比爾想得知它的真偽,便上前仔細端詳。當他確認貨真價實時,才付錢買了下來,並告訴美琳達:「看來這里的確如同人們所說的那樣,我今天很高興自己沒有被多掏腰包。」
對於自己的衣著,比爾從不看重它們的牌子或是價錢,只要穿起來感覺很舒服,他就會很喜歡。一次比爾應邀參加由世界32位頂級企業家舉辦的「夏日派對」,那次他穿了一身套裝,這還是美琳達先前在泰國普吉島給他買來拍照時穿的衣服,樣子還不錯,只是價格還不到歌星、影星一次洗衣服的錢。但比爾不在乎這些,很高興地穿著這套衣服參加了這次會議,他生活的信條就是:「一個人只要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錢,他才能做到事業有成、生活幸福。」
平日里,如果沒有什麼特別重要的會議,比爾會選擇便褲、開領衫,以及他喜歡的運動鞋,但是這其中沒有一件是名牌。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比爾認為,自己的成功只與個人努力有關,而與金錢多少沒多大關系。確實,比爾幾乎所有創業的錢都是他自己在上學之餘打工掙來的,從來沒有向父母伸過手。幾乎所有人都欽佩他這點。
現在,微軟公司的員工所得的各項收入,即使在美國也是最高的。比爾也從不吝嗇對員工發放一些獎金。早在創業之初,公司總經理的年薪就達到了22萬美元,而那時,比爾每年只領取13萬美元。他認為,自己對公司做出的貢獻並不是最大的。
在微軟還有一些讓人不敢相信的數字,每年都會在幾千名員工中產生幾十個百萬富翁。比爾認為,這些錢只是他們成功的象徵而已,除此之外,他不覺得還有什麼意義。
不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有問題出現時,比爾都不會首先想到用錢來化解一切。他甚至沒有自己的私人司機,也從沒有包機旅行過。對他來說,錢失去了它對一般人那樣的誘惑力,他始終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他也承認,自己的這種看法和行事方式,在許多人看來也許並不是一個榜樣。
美琳達曾經抱怨比爾說:「我們的家庭顯得如此特別,總會招來別人的非議,他們會說你是個喜歡出風頭的人。」
比爾笑著告訴美琳達:「這是不可避免的,當初我在求學的時候,也有人說我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可我並不這樣認為。我很珍惜每一分錢,我從來都是這樣的。」
比爾父母本身的經濟收入很豐厚,對於兒子的富有,他們持有什麼看法呢?每每有人拿這個問題問比爾,比爾總是不正面回答,而是用玩笑的口氣說:「我不炫耀給他們看就是了,我會把錢藏起來,埋在草坪下面,現在草皮都鼓了起來,我希望天不要下雨。」
誰都知道,西雅圖的夏天是不可能不下雨的。後來,比爾認真談了自己的觀點:「我賺的錢對我的父母來說一點意義也沒有,真的,我的錢對我與他們之間的關系一點影響也沒有。如果我們中誰生病了,我們可以請最好的醫生,錢在這一點上會有點用。但是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談論錢的問題。」
的確,即使現在,他也很少談家庭用錢的話題,但他已經向美琳達保證過,在有生之年把95%的財產捐出去。
眾所周知,比爾與妻子都十分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滿足孩子們的一些要求上,他們絕對是一對吝嗇鬼。比爾從不會給孩子們一筆很可觀的錢,當小兒子羅瑞還不會花錢,但女兒珍妮佛已經可以拿著一些零用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時,羅瑞總是抱怨父母不給自己買他最想要的玩具車。比爾有自己的說法,他認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的確,在鈔票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養尊處優終將會讓他們一事無成。所以比爾夫妻二人寧願將這些錢捐給最需要它們的人,也不隨意交給孩子揮霍。比爾甚至公開表示過:「我不會將自己的所有財產留給自己的繼承人,因為這樣對他們沒有一點好處。」
該花的錢一點也不吝嗇
在私人的金錢花費上,比爾非常節制,但是在事業上,有時他會不惜重金讓自己的產品打入市場。
起初,微軟公司的DOS、Windows軟體是搭配在個人電腦上的,這樣可以讓電腦的購買者產生一種想法:這些軟體是完全免費的,最終使Windows系統軟體在市場上的佔有率高達90%。在微軟推出DOS的時候,IBM雖然與其選擇的幾家軟體公司進行了合作,但是操作系統都是作為配件選購的,消費者可以自行決定購買哪種產品。
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時候,比爾會不惜一切代價取得市場,那時,他並不在乎錢的問題。在佔領DOS市場的時候,其他軟體價格都在50-100美元,而比爾會以接近免費的低廉價格,即1.5美元推出自己的產品。正由於微軟公司操作系統的普及,客戶會認為這些系統整合得很好,便會一同購買微軟公司的其他軟體。
當互聯網逐漸發展起來的時候,微軟為了與網景搶占網路瀏覽器軟體市場,比爾決定免費贈送客戶大量的軟體、使用手冊與免費的電話服務。相比之下,網景的行銷則顯得很保守。雖然,這些讓微軟一時虧損許多,但是卻由此獲得了大份額的市場。
凡是做過營銷的人,都會明白這些,產品銷路不暢的問題對一些小公司來說特別重要,如果以很低的價格出售自己的產品,對他們來說也是非常危險的。但是比爾更清楚,一旦自己的產品成為行業標准,將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價值,所以他一直告誡美琳達,不要為了在營銷上少花錢而絞盡腦汁。
微軟掌門人坐經濟艙
讓美琳達感受最深刻的一點是,微軟的員工都非常懂得節儉。因此一些人稱這是微軟的「飢餓哲學」。比爾告訴他的員工:「我們賺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是我們的血汗錢,所以不應該亂花,應花在刀刃上。」
從微軟創業時起,比爾就非常注重節儉。一次,兼任微軟總裁的魏蘭德將自己的辦公室裝飾得非常氣派,比爾看到後非常生氣,認為魏蘭德把錢花在了這上面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他對魏蘭德說微軟還處在創業時期,如果形成這種浪費的作風,不利於微軟的進一步發展。
即使在微軟開始成為業界營業額最高的公司時,比爾的這種作風也沒有改變過。1987年,還是在比爾與溫布萊德相好的時候,一次,他們在一家飯店約會,助理為他在該飯店訂了間非常豪華的房間。比爾一進門便發呆了,一間大卧室、兩間休息室、一間廚房,還有一間特大的、用於接見客人的會客廳。比爾簡直氣蒙了,禁不住罵道:「是哪個混賬東西乾的好事?」
比爾一年四季都很忙,有時一個星期要到四、五個國家召開十幾次會議。每次坐飛機,他通常都坐經濟艙,沒有特殊情況,他是絕不會坐頭等艙的。
有一次,在美國鳳凰城舉辦電腦展示會,比爾應邀出席。主辦方事先給比爾訂了張頭等機艙的票,比爾知道後,沒有同意他們的做法,然後硬是換成了經濟艙。還有一次,比爾要到歐洲召開展示會,他又一次讓主辦方將頭等艙機票換成經濟艙機票。
比爾幾乎很少回家吃午餐,通常他會在公司以漢堡包當午餐,這已經成為他的習慣。有一次,辦公室來了一位新秘書,名叫里卡,為了慶祝她的生日,比爾特意帶著她,以及米麗亞娜·露寶與其他幾個職員來到一家高級飯店,每個人都點了酒與風味菜餚,只有比爾點了酒與漢堡包。美琳達後來抱怨說:「你為什麼不點些菜,你那樣會讓里卡感到難堪的。」
比爾笑笑說:「我就喜歡吃漢堡包,沒想那些。」
在與員工平時相處中,比爾從不像是個有錢人,他常對人說,與其說他有錢,還不如說他是「軟體產業的卓越開拓者與領導者」更讓他感到興奮。他不喜歡什麼事都與錢掛在一起,把金錢看成萬能。一次,他在出席會議的時候,主持人給他租了一輛高級轎車,他硬是拒絕了,然後租了一輛很普通的汽車前往會場。
在微軟,比爾已經成為員工,尤其是一些新員工的榜樣,他的作風感染了許多人。所以微軟員工的樸素也是很出名的。這並不是說比爾吝嗇,或是小氣,他是在鍛煉自己的意志力,也是在培養員工的艱苦創業精神,無疑這是一種非常可貴的精神。
D. 投機之王--傑西.利弗莫爾的疑問
何必在乎這一點一地呢,傑西.利弗莫爾的所謂第六感其實就是長期看盤的經驗。也就是盤感。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E. 有關金錢的故事,
成語有錢有勢:既有錢財,又有勢力。
有錢能使鬼推磨 俗語。舊時形容金錢萬能。
飲馬投錢:比喻為人廉潔,不損公肥私。
一錢如命:一個錢看得象性命那樣重。比喻極端吝嗇。
一錢不值:一個銅錢都不值。比喻毫無價值。
一錢不名:謂身無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為貧窮。
一錢不落虛空地 比喻絲毫不浪費。
萬選青錢:比喻文章出眾。
食日萬錢:每天飲食要花費上萬的錢。形容飲食極奢侈。
日食萬錢:每天吃喝花費上萬錢財。形容生活極其奢侈。
青錢萬選:比喻文章出眾。
錢可通神:比喻金錢的魔力極大。
見錢眼開:看到錢財,眼睛就睜大了。形容人貪財。
見錢眼紅:見「見錢眼開」。
不值一錢:比喻毫無價值。
不直一錢:直:通「值」,價值。比喻毫無價值或無能、品格卑下
不名一錢:名:佔有。一個錢也沒有。形容極其貧窮。
愛錢如命:某些人貪愛錢財就像吝嗇生命一樣。形容十分貪婪、刻薄。 多錢善賈:亦作「多財善賈」。謂錢多好作買賣。比喻具備充分條件,則事容易辦成。俗語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形容錢能通神,不管辦什麼事,都必須用金錢打點賄賂才能辦成。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解釋〗比喻一個很小的困難卻使一個很大的事情無法進行,無法完成。也指一個很有本事的人,面對一個小問題而束手無策。時間就是金錢,有錢能使鬼推磨。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對錢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什麼手段賺錢比賺多少錢重要學會花錢比學會賺錢重要能用錢買來的都不貴貧窮而知足不失為一種富有錢多而糊塗的人帶來的可能是不幸富有而不知足,最後則可能一無所有富人很少有偉人,而偉人一般都曾經是窮人
君子愛財,取知有到
金錢能讓你買到一條最好的狗,但是只有愛才能讓它搖尾巴.有錢辦事事事通典故青錢學士:《新唐書·張薦傳》:「員外郎員半千數為公卿稱『鷟(張鷟)文辭猶青銅錢,萬選萬中』,時號鷟『青錢學士』。」後因以「青錢學士」譽稱才學之士。 孔方兄:亦稱「孔方」。即錢,中國舊時銅錢外圓內孔方形,故稱(鄙視意,諧稱)。據說宋朝大詩人黃庭堅因得罪了朝廷被降職,他的親友們便漸漸與他疏遠起來,他很傷心,遂寫了一首詩,詩中有這樣兩句: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詩意是我被降職後,只有筆墨相隨(「管城子」是筆的別稱),只有筆墨無庸俗相,不像有些人都不願和我來往了;而錢,更與我絕交了。由於此詩的廣泛流傳,「孔方兄」就這樣成了「錢」的代名詞。名言有了金錢就能在這個世界上做很多事,唯有青春卻無法用金錢來購買。——萊曼特
莎士比亞詛咒金錢的名言:「金子,黃黃的,發光的,寶貴的金子!只要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的變成尊貴的,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 —— 莎士比亞
有錢的人從來不肯錯過一個表現俗氣的機會。 —— 巴爾扎克
大凡不親手掙錢的人,往往不貪財;親手賺錢的人才有一文想兩文。 —— 柏拉圖
為什麼一個人要富有?為什麼他一定要有馬匹,精緻的衣服,漂亮的住宅,到公共場所與娛樂場所去的權利?因為缺少思想。你給他的心靈一個新的形象,他就會逃遁到一個寂寞的花園或是閣樓上去享受它,這夢想使他們那樣富有,即使給他一州作為采邑,也還抵不過它。但是我們最終是因為沒有思想,所以才發現我們沒有錢。我們最初是因為耽溺於肉慾,所以才覺得一定要有錢。—— 愛默生
金錢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們應該知道它的領域。並把它限制在那裡;當它想進一步發展時,甚至要把它們踢回去。 —— 卡萊爾
一個人要在年輕的時候,感到世界上一切都生氣勃勃、趣味無窮,那才需要錢財啊。老天爺為什麼不把通常的過程顛倒一下,讓多數為首先獲得財富,慢慢把它花掉,然後讓他們在不需要再有錢的時候,變成一個窮光蛋死去呢? —— 馬克吐溫
人從生到死的生活每一步都應是一種隔著櫃台的現錢買賣關系,如果我們不是這樣登天堂的話,那麼天堂也就不是為政治經濟學所支配的地方,那兒也就沒有我們的事了。 —— 狄更新
金錢是能讓我們去除了天堂以外的任何地區性方面軍的一份護照;同時,它也能向我們提供除了幸福以外的任何東西。 —— 查爾斯·蘭姆
一個非常喜愛錢財的人,是很難在任何時候也同樣非常喜愛他的兒女的。這二者就彷彿上帝和財神一樣,形同冰炭。 —— 塞繆爾·巴特勒
金錢!金錢是人類所有發明中是近似惡魔的一種發明。再沒有其它東西比在金錢上有更多的卑鄙和欺騙,因而也沒有其它方面能為培植偽善提供這么豐脾的土地。 —— 馬卡連柯
一切對財富的過於仔細的關心都散發著貪婪的氣味,甚至以一種過於有意的不自然的慷慨去處理錢財,也是不得去費心指揮和關心的。 —— 蒙田
如果你把金錢當成上帝,它便會像魔鬼一樣折磨你 -----菲爾丁
如果您失去了金錢,失之甚少;如果您失去了朋友,失之甚多; 如果您失去了勇氣,
失去一切。 (德)哥德
有了金錢就能在這個世界上做很多事,唯有青春卻無法用金錢來購買。 ——萊曼特
金錢和享受的貪求不是幸福. ——《伊索寓言》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 名諺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
除了天堂的門,金子可以叩開任何門語言無法做到的事情,金子可以做到金錢是毒蛇金錢是陷阱金錢是萬惡的淵藪貪財是萬惡之源我們靠金子活命,有人卻為金子送命花過多的精力去賺錢,會使許多人窒息金錢是個好僕人,但是個壞主人有錢是可怕的,沒錢是可悲的沒有錢苦惱,有了錢煩惱有數的錢多數人都會花用,太多的錢只有少數人會享用錢多而有頭腦,帶來的可能是幸福錢袋輕的人有時可能心事很重,錢袋重的人只會有短暫的輕松故事一錢太守的故事 東漢劉寵,是齊悼惠王劉肥(漢高祖劉邦子)的後人。劉寵在漢桓帝和漢靈帝兩朝大大小小當了不少官。直到建寧二年,因上日食策而被免職,回歸鄉里。他雖然最高的官做到了卿相,但清約省素,家無貨積。最後以老病逝於家中。 劉寵在任會稽郡(今浙江紹興市)太守時,政績卓著,操守廉政,朝廷調他為將作大匠(主管工程建設的官)。在他離任前,會稽郡山陰縣若耶山谷五六位鬢發斑白的老人各帶了一百文錢(即一百個銅板),想送給他,可劉寵不肯受。老人們流著淚對劉寵說:「我們是山谷小民。前任郡守屢屢擾民,夜晚也不放過,有時狗竟然整夜叫吠不止,民不得安。可自從您上任以來,夜晚狗都不叫吠了,官吏也不抓捕老百姓了。現在我們聽說您要離任了,故奉送這點兒小錢,聊表心意。」劉寵說:「我的政績遠遠不及幾位老者說的那樣好,倒是辛苦父老了!」老人們一定要他收下,盛情難卻,劉寵只好收下幾位老人各一文錢。他出了山陰縣界,就把錢投到了江里。後人將該江改名為「錢清江」,還在錢清鎮建了「一錢亭」、「一錢太守廟」。從此,「一錢太守」的美稱便在當地傳開了。元朝時王叔能參政路過太守廟下,題詩道:「劉寵清名舉世傳,至今遺廟在江邊。近來仕路多能者,也學先生揀大錢。」褒揚劉寵之餘,也幽默地諷刺了元朝官員的貪污。歷朝歷代像劉寵這樣的清官雖然不多,但也不少。明朝就有一名清官,名叫黃綰,可稱為「劉寵之後」。明世宗嘉靖時,黃綰擔任刑部主事,卻因為諫阻世宗南巡而被杖打。後任刑部郎中,又從中央到地方紹興擔任知府,治理手段頗寬大。後來因復核案件而被宰相張璁和刑部主事桂萼誣陷,被調回京師。臨行前,紹興府士民哭聲震野,人們爭相贈送財物,可黃綰只收每人二文銅錢。這與劉寵何其相似!但不幸的是,黃綰到京後,就被投進了監獄,病死於獄中。至明穆宗朱載垕(音後)隆慶初年,黃綰被追封太常少卿。一文亭的故事清朝有一位著名的清官,名叫施世綸,是靖海侯施琅的次子,人們把他比作宋朝的包拯和明朝的海瑞。他清正廉潔,精明強干,能體恤下屬。他任揚州、江寧知府時,「不侮鰥寡,不畏強御」,人們都很感激他。離任時,有一萬餘人遮道挽留他,挽留不成,便每人出一文銅錢,建雙亭於府衙前,名「一文亭」。後來施世綸官至督漕運,也就是總管漕運。清朝山東濰縣人劉繼聖(字衍泗),由教職升任湖南慈利縣令,當時滇寇才平息,人們生活雕敝。劉繼聖以寬大為政,不忍輕用刑杖。有人犯罪,理當杖笞,劉繼聖便對他說:「兒何苦忍痛呢?」慈利人民很感激他。不久,劉繼聖因病辭職,人們執意拘留他,但未果,人們紛紛送錢給他。劉繼聖不接受,人們固請,劉繼聖才接受每人一文銅錢,共數萬文。黃金難換心明代李汰任朝廷主考官時,有一年在福建主持科舉考試。一天深夜,有位求情者送去一包黃金,請他給予通融,當即遭到李汰的回絕。李汰還揮筆寫下了一首表露心跡的拒賄詩:「義利源頭識頗真,黃金難換腐儒心。莫言暮夜無知者,須知乾坤有鬼神。」 檄文禁饋送清代乾隆年間,張伯行出任江蘇巡撫。上任伊始,他便公布了一份別出心裁的官箴《禁止饋送檄》:「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雲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他正是這樣惠政勵己、廉潔自律,始終不違誓言,在歷史上享有「江南第一清官」之譽。
F. 世界上最有錢的人
我認為是比爾蓋茨。
G. 深水魚的種類--克勞森深海魚
深海魚生活在百米以下深海區域,所以對於其捕撈方式只能是遠洋深海拖網或者勾掉捕撈,然後捕撈上船,及時速凍。而且由於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所以在克勞森深海魚在零下18攝氏度的保存狀態下並不會導致營養流失,氣逆鮮度和質量可以被很好的保留,切相比淡水魚和近海魚,深海魚被當代工業污染的可能性會更低。由於深海魚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和礦物質。如鈣,鐵,鋅等微量元素,而且還含有維生素a.b.c等,所以對人體健康具有很大益處。 「集天下美味一品,送全家健康一生」是我們全體員工的服務宗旨。我們把歐美國家驗證了上百年的健康海產品以合理的價格推向中國市場,帶給中國人民一種全新的飲食理念。隨著這些產品走進千家萬戶,我們看到的將是每個家庭成員健壯的骨骼、強健的體魄,聰明的頭腦。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必將逐漸減少,乃至消失,健康的飲食文化帶給人們的將是高品質的生活。
深海魚的品種主要有老虎斑、青斑、粉斑、加力魚、馬加魚、紅利魚等十多種。在餐館里見的最多的就是石斑,石斑又包含了芝麻斑、海虎斑、油斑、青斑、東星斑等等十餘種,這些魚都屬石斑類,但長像相差甚遠。東星斑是石斑里的大美女,火紅的魚鱗,帶著藍藍的小星點,產量不大,因些很名貴,大多在三、五百元一斤。老虎斑身著白色虎皮斑紋,肉質雪白細嫩,吃起來十分美味。還有些斑魚長得十分醜陋,如北方海鮮餐廳里常說的老闆魚,全身長得參差不齊,實在不堪目睹。但這種魚不好動,整日爬在水底,眼睛從不滴溜溜亂轉,顯得很沉穩,因此得名。另外,最常見得的是偏口魚,也分左口魚、多寶魚等。這類魚身材扁平,也不好看,但在水中游動時如同一隻大蝴蝶,姿態很美。海鮮池裡最名貴的魚屬蘇眉,蘇眉分大蘇眉、小蘇眉,大蘇眉體重可達八、九斤一條;小蘇眉產量極低,價格每斤可高達600—800元。海鮮餐館里還可以見得如銀槍魚、沙尖魚、黃鯽、小黃魚及銀鯧等近海產的小魚種,這些魚產量大,多見得的是冰鮮品,價格就很便宜。但它們肉質雪白、細膩,吃起來也十分美味。也因此我們能再次吃到真正鮮活的大黃魚。
H. 比爾蓋茨資產最高時是多少
2004年,這已經是第十年了,比爾蓋茨坐穩了《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頭把交椅。這位微軟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和董事長,從1997年就居住在一所方圓兩公頃、價值1.1億美圓的豪宅里。同時他還是2004年世界上最慷慨的人,他的慈善捐款超過了30億美圓。
根據《福布斯》統計。這位電腦時代的「奇才」目前名下凈資產為466億美圓,雖然仍大大少於他在1998年創下的1000億美圓的記錄,但是這樣的財富,已經超出常人的想像。也許這樣計算會更容易理解:
蓋茨每秒賺250美圓,即每天賺2000萬美圓,一年賺78億美圓;
假如蓋茨掉了1000美圓,他也懶得去撿,因為他去撿要花掉4秒鍾,這一彎腰他已賺回1000美圓;
美國的國家債務約56200億美圓,如果由蓋茨來還,他能在10年之內還清美國的債務;
如果蓋茨將錢捐給地球上每個人15美圓,到頭來,他還剩下500萬美圓零用錢;
假如蓋茨是一個國家,他將是地球上第37個富有的國家,或是美國第13家大公司,甚至比IBM還大;
如果蓋茨將所有錢換成1美圓一張,你可以建一條路連接地球和月球,來回14次,但你必須用1400年不停的建造這條路,而且用731架波音747飛機來運這些錢。
真不知道這么多錢他怎麼花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