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羅傑斯商品能源指數股票價格
擴展閱讀
天際汽車相關股票代碼 2025-02-01 14:40:36
瑞澤園林公司員工股票 2025-02-01 14:37:55

羅傑斯商品能源指數股票價格

發布時間: 2021-05-13 01:34:40

① 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 在哪裡可以下載啊

同求…………………………

② 如何投資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RICI)

「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由(Rogers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index,簡稱rici指數)被譽為「商品大王」的吉姆?羅傑斯(jimrogers)創立。

羅傑斯創立指數的初衷是設計一個國際性的,具有明顯的透明度、協調性和流動性的指數,現已成為世界上主要商品指數之一,與高盛商品指數(gsci)、道瓊斯-aig商品指數(djaig)、德意志銀行流動商品指數(dblci)、標准普爾商品指數(spci)和路透-crb商品指數(crb)成為最受追捧的六隻商品價格指數。

該指數包括的商品最多,現涵蓋36種商品,包括能源、金屬及農產品三大類。而路透-crb指數有19種商品,道瓊斯-aig指數有20種商品。

羅傑斯看好商品投資理由很簡單:

1、商品是人類生活必需品,亞洲經濟持續增長,帶動全球各種商品需求上升。

2、商品市場與信貸風險沒有直接關系,美國次貸問題令投資者轉移資產,商品成為資金的避難所。

3、美元下跌也是他看好商品的理由之一。

在眾多商品中,羅傑斯最看好的是農產品和能源。

羅傑斯世界商品指數(RICI) 創建於1998年,原名羅傑斯原材料指數(RRMI)後改名為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該指數包括的商品最廣,RICI指數單純反映國際商品價格的走勢,具有全球性的特點。該商品指數包括35種商品,包括了一些比較陌生的商品,如鋅、鎳、原木、燕麥、大麥、羊毛、橡膠、 生絲。其中原油比重為35%。產品的回報與未來3年主要的商品價格(原油、天然 氣、黃金等)正相關,並以70%的比例參與,權重每個月調整一次。

該指數與德意志銀行流通商品指數(DBLCI)相似,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RICI)也是每個月調整一次,一些分析師相信該指數的這個特點導致了該商品指數比較高的收益率。該指數對於商品和權重的選擇是根據商品的消費而定,自從羅傑斯在1998年創建該商品指數以來, 該指數的組成及權重還沒有改變過,只做過兩次小的替代,豆油在2002年被棕櫚油所替代,豆粕在2004年被亞麻籽油所替代。

RICI是世界上主要商品指數之一,同高盛商品指數(GSCI)、道瓊斯-AIG商品指數(DJAIG)、德意志銀行流動商品指數(DBLCI)、標准普爾商品指數(SPCI)和路透CRB商品指數(CRB)共同成為最受追捧的6類商品價格指數。

從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創立到2003年11月, 該指數已經增長了117.46%。同期標准普爾指數增長為-5.574%。萊曼長期國債指數增長為49.30%。同時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的增長也超過了其他商品指數,如商品研究署指數、道?瓊斯-AIG商品指數等,成為增長最快的商品指數。

③ 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的介紹

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Rogers International Commodity Index,簡稱RICI指數)。被譽為「商品大王」的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創立。該指數創建於1998年,原名羅傑斯原材料指數(RRMI)後改名為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指數權重每個月調整一次。創立的初衷是設計一個國際性的、具有明顯的透明度、協調性和流動性的指數。該指數已成為世界上主要商品指數之一,與高盛商品指數(gsci)、道瓊斯-aig商品指數(djaig)、德意志銀行流動商品指數(dblci)、標准普爾商品指數(spci)和路透-crb商品指數(crb)成為最受追捧的六隻商品價格指數。

④ 求羅傑斯、索羅斯和彼得林奇的投資風格的比較。

喬治·索羅斯(GeorgeSoros),匈牙利(1930年— )狠辣的金融狙擊手 出生於匈牙利猶太律師家庭,畢業於倫敦經濟學院, 國際金融的碩士學位。索羅斯遇上拍檔吉姆·羅傑斯, 於1969年創立雙鷹基金,後更名為量子基金( QuantumFund),建立之初,資本額為400萬美元, 在1970~1980年的10年裡, 量子基金的復合收益高達37%,超過同期巴菲特的29%和彼得· 林奇的30%。1992年的英鎊風暴戰役, 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與1998年香港官鱷大戰, 這三場戰役令索羅斯盡人皆知。 箴言:「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賴的,因而, 如果在華爾街地區你曾跟別人趕時髦,那麼, 你的股票經營註定是十分慘淡的。」 索羅斯認為,股市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得到完整信息, 再加上投資者同時會因個別問題影響到其認知,令其對市場產生「 偏見」。投資者持「偏見」進入市場, 這種錯誤的行為又會影響市場看法及走勢。當「流行偏見」 只屬小眾的時候,其影響力尚小, 但不同投資者的偏見在互動中產生群體影響力, 則將會演變成具有主導地位的觀念,這就是索羅斯所謂的「 羊群效應」。他認為金融市場技術分析沒有任何理論根據, 真正有用的還是基本面分析,尤其是行業分析和公司分析。 吉姆·羅傑斯(JimRogers),美國(1942年—), 金融界的印第安納·瓊斯 先後在耶魯大學、牛津大學學習政治、哲學和經濟學, 現為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 1969年與索羅斯共同創立了量子基金, 1980年離開量子基金後,開始獨立投資人生涯。 從1990年起完成兩次環球旅行,1999年, 羅傑斯在其第二次環球投資旅行時曾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戶, 1999年上海B股指數只有50多點, 而2001年最高到達240多點,兩年多的時間獲得4~ 6倍的利潤。1998年創立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RICI), 到2003年11月該指數已達119.73%的升幅, 超過同期主要指數。 箴言:「平常時間,最好靜坐,愈少買賣愈好, 永遠耐心地等候投資機會的來臨。」 羅傑斯給與投資的忠告一向是,做自己熟悉的事,絕不賠錢, 等到發現大好機會才投錢下去。謹慎,以詳細調查為基礎, 穩扎穩打是他的投資風格。若干在股市遭到虧損的人會說:「 賠了一筆,我一定要設法把它賺回來。」 這實際上是導致投資者傾家盪產的絕路,越是遭遇這種情況, 就越應該平心靜氣,等到市場有新狀況發生時才採取行動。 每個人應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羅傑斯較喜歡那些無人關注的、 股價便宜的股票。 彼得·林奇(PeterLynch),美國,(1944年-) 證券界超級巨星 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取得MBA學位; 1969年進入富達(Fidelity)管理公司成為研究員, 1977年成為富達旗下的麥哲倫基金的基金經理人。 在任職的13年間,該基金的管理資產由2, 000萬美元成長至140億美元, 13年間的年平均復利報酬率達29%。 箴言:要投資於企業,而不要投機於股市。 林奇屬於典型的現代派投資家,不管什麼種類的證券,實值股也好, 成長股也好,績優股也好,只要是有利可圖就買, 一旦證券價格超過其價值就賣。他建議投資者, 把注意力集中在公司上而不是股票上。在他看來, 任何一個產業或板塊,哪怕是所謂「夕陽產業」, 都可以從中找出潛在的投資目標,甚至「女士的絲襪好過通訊衛星, 汽車旅館好過光纖光學」,只要公司潛質好,股票價格合理, 就可以買。

⑤ 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的調整


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委員會宣布對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進行以下調整。這些調整自2007年4月26日起實施。
為實現最簡便的指數復制,一種新的方法將被實施。 新方法的關鍵點:
--該指數將從當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的前一天到下個月的首個RICI(R)交易日的三天內滾動
--該指數在滾動期內向初始權值(InitialWeight)靠近
該委員會還決定調整棉卷矩陣(cottonrollmatrix):該指數將在五月底從7月合約滾動到12月合約。
羅傑斯於1997-1998期間創立RICI(R)。RICI(R)代表全球經濟中36種全球交易商品(從農業及能源產品到金屬和礦物產品)的一攬子價值。
從2007年1月1日到4月4日,RICI(R)已增長了約3.11%。自羅傑斯於1998年8月1日創立RICI(R)以來,該指數的漲幅約為249.75%。
自1998年底以來,羅傑斯一直鼓勵商品和自然資源投資。他以撰寫《投資騎士》(InvestmentBiker)、《冒險資本家》(AdventureCapitalist)和《熱門商品投資》(HotCommodities)這三本書而著稱於世。

⑥ 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的理財產品

2008年3月以來,受美國房地產市場危機和美國經濟面臨衰退的影響,全球投資人對金融市場的信心嚴重受挫,各國股市持續低迷,中國股市也經歷了寒冬,走勢不容樂觀。然而,在這動盪不安之時,包括黃金、原油、農產品在內的全球商品價格卻一次次聯袂沖擊歷史新高,在寒冬中帶來陣陣暖意,也給商品市場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在這樣的商品大牛市中,中國銀行順應廣大投資者的需求,推出了一款掛鉤羅傑斯商品指數基金的人民幣理財產品。該產品投資期限為18個月,到期百分之百本金保證,投資收益與羅傑斯商品指數基金掛鉤,只要商品價格持續走高,就能使廣大投資者獲得較高收益。根據之前6年的數據來分析,該產品的平均收益可望達到9.95%。
詹姆斯·羅傑斯
詹姆斯·羅傑斯(JimRogers)是在1997年令東南亞國家聞風喪膽的量子基金的前合夥人,是國際著名的投資家和金融學教授。曾被JonTrain's《現代投資大師》,JackSchwager's《市場奇才》等著名年鑒收錄。羅傑斯還是時代(Time)、華盛頓郵報(TheWashingtonPost)、紐約時報(TheNewYorkTimes)、巴龍(Barron's)、福布斯(Forbes)、財富(Fortune)、華爾街日報(TheWallStreetJournal)、金融時報(TheFinancialTimes)長期撰稿人。
1970年羅傑斯與索羅斯共同創立了量子基金,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詹姆斯·羅傑斯既是一位傑出的投資家,也是一位優秀的大學教師。從1983年開始,他在哥倫比亞大學開設了最熱門的高級證券分析課程,連投資大行家巴菲特聽了他課後,也連聲叫好。巴菲特認為羅傑斯對市場大趨勢的把握無人能及。目前,羅傑斯還擔任美國有線電視台CNBC最受觀眾歡迎的節目你的投資組合的主持人。
羅傑斯在1989-1990年完成的第一次環球旅行被吉尼斯世界記錄記載。作為國際著名的投資家,羅傑斯先後投資西德、奧地利、巴西、新加坡等國家,獲得了巨大成功。1989年,羅傑斯第一次環球旅行時,投資於世界各個新興國家。1998年羅傑斯創立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RICI),到2003年11月該指數已達117.46%的升幅,超過同期主要指數。1999年羅傑斯第二次環球旅行時,投資上海B股,同樣獲得巨大成功。時代(Time)稱羅傑斯為金融界的印地安那o瓊斯(theIndianaJonesoffinance)。
羅傑斯原材料指數RRMI後改名為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RICI)。從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RICI)創立到2003年11月,該指數已經增長了117.46%。同期標准普爾指數(S&P500Index)增長為-5.574%。萊曼長期國債指數(LehmanLongTreasuryBondIndex)增長為49.30%。同時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的增長也超過了其他商品指數,如商品研究署指數()、道o瓊斯-AIG商品指數(DowJones-AIGCommoditiesIndex)等,成為增長最快的商品指數。

⑦ 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的理由

羅傑斯看好商品投資理由很簡單:
1、商品是人類生活必需品,亞洲經濟持續增長,帶動全球各種商品需求上升。
2、商品市場與信貸風險沒有直接關系,美國次貸問題令投資者轉移資產,商品成為資金的避難所。
3、美元下跌也是他看好商品的理由之一。
在眾多商品中,羅傑斯最看好的是農產品和能源。
羅傑斯世界商品指數(RICI) 創建於1998年,原名羅傑斯原材料指數(RRMI)後改名為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該指數包括的商品最廣,RICI指數單純反映國際商品價格的走勢,具有全球性的特點。該商品指數包括35種商品,包括了一些比較陌生的商品,如鋅、鎳、原木、燕麥、大麥、羊毛、橡膠、 生絲。其中原油比重為35%。產品的回報與未來3年主要的商品價格(原油、天然 氣、黃金等)正相關,並以70%的比例參與,權重每個月調整一次。
該指數與德意志銀行流通商品指數(DBLCI)相似,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RICI)也是每個月調整一次,一些分析師相信該指數的這個特點導致了該商品指數比較高的收益率。該指數對於商品和權重的選擇是根據商品的消費而定,自從羅傑斯在1998年創建該商品指數以來, 該指數的組成及權重還沒有改變過,只做過兩次小的替代,豆油在2002年被棕櫚油所替代,豆粕在2004年被亞麻籽油所替代。
RICI是世界上主要商品指數之一,同高盛商品指數(GSCI)、道瓊斯-AIG商品指數(DJAIG)、德意志銀行流動商品指數(DBLCI)、標准普爾商品指數(SPCI)和路透CRB商品指數(CRB)共同成為最受追捧的6類商品價格指數。
從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創立到2003年11月, 該指數已經增長了117.46%。同期標准普爾指數增長為-5.574%。萊曼長期國債指數增長為49.30%。同時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的增長也超過了其他商品指數,如商品研究署指數、道·瓊斯-AIG商品指數等,成為增長最快的商品指數。

⑧ 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的發展

量子基金創始人吉姆·羅傑斯由於看好商品的長期牛市格局,自己設計了羅傑斯世界商品指數(),並用自己的錢成立了基金跟蹤這一指數。羅傑斯的初衷是設計一個國際性的,具有明顯的透明度、協調性和流動性的指數,因為以往的指數往往是以美國為中心而設計的。羅傑斯世界商品指數(RICI)成分權重的設置考慮了商品對維持生活的重要性,並兼顧市場的流通性。

⑨ 什麼是羅傑斯指數

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RICI)創建於1998年,該指數包括的商品最廣,最具國際性,該商品指數包括35種商品,包括了一些比較陌生的商品,如鋅、鎳、原木、燕麥、大麥、羊毛、橡膠、生絲。該指數與德意志銀行流通商品指數(DBLCI)相似,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RICI)也是每個月調整一次,一些分析師相信該指數的這個特點導致了該商品指數比較高的收益率。該指數對於商品和權重的選擇是根據商品的消費而定,自從羅傑斯在1998年創建該商品指數以來,該指數的組成及權重還沒有改變過,只做過兩次小的替代,豆油在2002年被棕櫚油所替代,豆粕在2004年被亞麻籽油所替代。

⑩ 商品指數的種類

簡介
國際商品指數不但在商品期貨市場、證券市場領域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也為宏觀經濟調控提供預警信號。研究發現,商品指數大多領先於CPI和PPI。商品指數走勢和宏觀經濟的走勢具有高度的相關性。當經濟進入增長期,商品指數就會走出牛市行情;當經濟進入萎縮期,伴隨而來的就是商品指數的熊市。從這個角度看,商品指數的走勢成為宏觀經濟走向的一個縮影。
路透商品研究局指數
(CRB)
路透商品研究局指數(CRB)是最早創立的商品指數,誕生於1957年,最早由28種商品組成,其中26種在美國和加拿大上市。
高盛商品指數
(GSCI)
高盛商品指數(GSCI)於1991年創建,原油在高盛商品指數中占很重要的權重。由於以原油為代表的能源價格大幅上漲,高盛商品指數成為跟蹤量最大的商品指數,甚至蓋過CRB指數的風頭,成為新的熱門指數。
羅傑斯世界商品指數
(RICI)
吉姆·羅傑斯創建於1998年,由於看好商品的長期牛市格局,自己設計了羅傑斯世界商品指數,並用自己的錢成立了基金跟蹤這一指數。
道瓊斯-AIG商品指數
(DJAIG)
道瓊斯-AIG商品指數(DJAIG)於1998年建立,主要在機構投資者中受到歡迎,跟蹤的資金量較大。
標准普爾商品指數
(SPCI)
標准普爾商品指數(SPCI)在2001年建立,其特點是,成分商品均為美國國內市場交易的品種,包含17種商品,權重的設計是按照期貨市場中的持倉量大小來確定的。標准普爾商品指數最大的特點是,採取幾何演算法來對指數進行計算,在這種演算法下,指數的波動性下降,穩定性提高。
德意志銀行流通商品指數
(DBLCI)
德意志銀行流通商品指數(DBLCI)創建於2003年,包括6種商品,都是行業中流通性最好的商品,優點是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再次投資的能力。該商品指數調整的規定十分奇特:兩個能源品種——分別是西德州中質(WTI)原油和熱燃油,每個月調整一次,而其他四種商品每年調整一次。 商品期貨指數作為一種重要的領先經濟指標,也正是我國經濟景氣預測領域所急需的工具。隨著中國經濟的日益開放,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逐步接軌,中國是原材料消費大國,對國際原材料和大宗市場的價格波動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力。特別是2004年以來,隨著中國商品期貨品種的日益豐富和完善,商品期貨指數更能客觀、全面、真實地反映商品期貨市場的總體狀況,並且連續地描述商品市場的歷史,成為一個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其實,伴隨著本世紀初加工製造業的崛起,我國各地、各行業已於近幾年先後推出了各種非官方的大宗交易商品現貨、遠期甚至期貨價格指數。這些指數較國家統計局之類官方機構月度性發布的CPI(消費價格指數)、PPI(生產價格指數)更能靈敏反應市場價格波動,其中一些頗具特色的現貨指數還成為商務部市場運行司重點監控的指標。
由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浙江工商大學統計科學研究所等聯合研發,於2006年10月在「2006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上宣布正式對外發布的「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包括價格指數、景氣指數和監測指標指數三部分23個分項指數。其價格指數,即成為准確、及時了解和掌握中國乃至世界小商品貿易動態的風向標。
而在2002年開始的全球性大宗原料商品價格狂飆熱潮中,一些綜合反映基礎性原料商品價格波動的指數也應運而生。如由上海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自2007年5月正式發布的涵蓋銅、鋁、鉛、鋅、錫、鎳等六大基本金屬的上海有色金屬現貨市場成交價格指數(SMMI),已為有色金屬行業企業簽訂購銷合同和金融機構投資有色金屬產業提供重要參考。上海鋼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即「Mysteel」)2000年已開始編制的綜合性及分區域、分品種的「MyspiC」鋼材現貨價格指數,也是鋼材現貨市場的風向標。
一些中遠期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如地處華東塑料集散中心的浙江塑料城網上交易市場,於2006年11月啟動的包括中塑倉單價格指數(根據網上市場中遠期交割倉單的成交價編制並實時發布)、中塑現貨價格指數在內的「中國塑料價格指數」,成為中國塑料產業價格的「晴雨表」。
作為市場經濟中最高級組織結構的期貨市場,公開集中競價形成的連續性期貨價格,本應成為大宗基礎性原料商品的基準價格。而隨著2004年後國內三大商品期貨交易所農產品、工業品兩大系列上市品種的充實,一個綜合反映國內大宗商品期貨價格的指數,其公正性和代表意義也將遠遠超出上述各現貨及中遠期專業市場發布的價格指數。
1.高盛中國商品指數(GSCCI)
GSCCI使用的是國內大宗商品現價,其與國際價格常常截然不同。這種差別在短期內尤為明顯。GSCCI的權重構成如下:煤炭,45.7%;鋼鐵,41.5%;鋁,6.3%;銅,6.5%。 GSCCI是一個衡量中國上游通貨膨脹的周度指標。 2007年9月,國際大投行高盛正式推出每周公布一次的「高盛中國商品價格指數」(GSCCI),以綜合反映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必需的煤炭、鋼鐵、銅和鋁等四種大宗基礎性原料商品價格的變化。這在一直缺乏權威性機構連續及時發布具有公信力商品價格指數的國內,一度引起震動。
高盛於1991年創建的高盛商品指數(GSCI),其知名度雖僅次於歷史最悠久的CRB指數,但因偏愛能源的權重設計和高盛本身超群的資產管理能力,卻是全球指數基金跟蹤量最大的商品指數。而作為新興的全球製造業中心,中國不僅無法掌控所需大宗商品的定價權,還面臨權威性商品指數也被國外搶先發布而失去話語權的尷尬。
其實,如新華富時發布的A50中國股價指數,已因其衍生品在新加坡交易所(SGX)的搶先上市,而在2006年給籌備滬深300股指期貨上市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帶來過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