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股票的發行價是由哪個部門機構定的
股票發行價格的確定是股票發行計劃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內容,它關繫到發行人與投資者的根本利益及股票上市後的表現。若發行價過低,將難以滿足發行人的籌資需求,甚至會損害原有股東的利益;而發行價太高,又將增大投資者的風險,增大承銷機構的發行風險和發行難度,抑制投資者的認購熱情,並會影響股票上市後的市場表現。因此,發行公司及承銷商必須對公司的利潤及其增長率、行業因素、二級市場的股價水平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然後確定合理的發行價格。
我國的新股發行定價方式經歷了行政定價向市場化定價演變的過程。最初採用固定價格方式,隨後又改為固定市盈率和控制市盈率的方式,2005年1月1日開始試行詢價制度。詢價制度本質上屬於累積訂單的股票定價方式。詢價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發行人及其保薦人向專業機構投資者初步詢價,征詢發行價格區間;第二階段是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在確定的發行價格區間內向專業機構投資者征詢發行價格,最終確定股票發行價格。
從各國和地區股票發行市場的經驗看,股票發行定價最常用的方式有累積訂單方式、固定價格方式以及累積訂單和固定價格相結合的方式。累積訂單方式是美國證券市場經常採用的方式。其一般做法是,承銷團先與發行人商定一個定價區間,再通過市場促銷徵集在各個價位上的需求量。在分析需求數量後,由主承銷商與發行人確定最終發行價格。固定價格方式是英國、日本、中國香港等證券市場通常採用的方式。基本做法是承銷商與發行人在公開發行前商定一個固定的價格,然後根據此價格進行公開發售。累積訂單和固定價格相結合的方式主要適用於國際籌資,一般是在進行國際推薦的同時,在主要發行地進行公開募集,投資者的認購價格為推薦價格區間的上限,待國際推薦結束、最終價格確定之後,再將多餘的認購款退還給投資者。招標競價方式在日本、法國和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廣泛使用。其基本做法是通過投資者之間的公開競價並按照投資者競價高低分配股票。
『貳』 股票的發行價格會不會受牛市或熊市的影響
會啊,所以平安啊、人壽啊會以那麼高的市盈發新股。
『叄』 各國股市開盤的時間和中國股市開盤的時間差是多少
各國股市開盤時間(均為北京時間)
美國 道瓊斯指數 標准普爾500指數納斯達克夏令時間(9:30pm-3:30am)冬令時間(10:30pm-4:30am)
(紐約是美國東部時間上午9:30-下午4:00,由於美國從每年4月到11月初採用夏令時,這段時間其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9: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4月初,採用冬令時,則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10:30-次日凌晨5:00)
香港 恆生指數 上午(10:00am-12:30pm) 下午(2:30pm-4:00pm)
港股的每日走勢就有了三方面的「參照物」:1、參照幾小時前美股的收盤;2、參照前前半小時內A股的走勢;3、下午收盤前參照A股一小時前的收盤情況。
日本 日經指數 上午(8:00am 10:00am)下午(11:00am 2:30pm)
對環球股市的漲跌情況,每天早晨滬深股市開盤前看一看日本股市的漲跌情況,如果大漲大跌,往往會對香港股市、亞太股市產生一定影響;
台灣 台灣加權指數(9:00am-1:30pm)
新加坡 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 上午(9:00am-12:30pm) 下午(2:00pm 5:00pm)
南韓 漢城綜合指數 上午(8:00am-10:00am) 下午(11:00am 2:00pm)
澳洲澳大利亞普通股指數 夏令時間(7:00am-1:00pm) 冬令時間(8:00am-2:00pm)
(澳大利亞從10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到3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實行夏時制,交易時間為,上午10點至下午12點15分,下午2點至3點15分。從3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至10月份最後一個星期六實行標准時間,交易時間為,上午9點至11點15分,下午1點至2點15分。)
英國 金融時報指數 (3:30pm-11:00pm)
法國 巴黎CAC40指數 (3:30pm-11:00pm)
德國 法蘭克福DAX指數 (3:30pm-11:00pm)
馬來西亞吉隆坡綜合指數 上午(9:00am-12:30pm) 下午(2:00pm 5:00pm)
泰國 泰國SET50指數 上午(10:30am-1:30pm) 下午(3:00pm-6:00pm)
菲律賓 馬尼拉綜合指數 (9:30am-12:00pm)
印尼 雅加達綜合指數 上午(10:30am-1:00pm)下午(2:30pm-5:00pm)
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市場交易時間(北京時間)為香港10:00~16:00 倫敦15:30~23:00紐約21:00~次日04:00,不間斷的交易形成全球資本流。
(3)法國股票發行價格擴展閱讀:
股票市場一般分為股票發行市場和股票交易市場兩部分。兩個市場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又稱一級市場或初級市場。股票發行是發行公司自己或通過證券承銷商(信託投資公司或證券公司)向投資者推銷新發行股票的活動。股票發行大多無固定的場所,而在證券商品櫃台上或通過交易網路進行。發行市場的交易規模反映一國資本形成的規模。股票發行目的:
一是為新設立的公司籌措資金;
二是為已有的公司擴充資本。
發行方式有兩種:
①由新建企業自己發行,或要求投資公司、信託公司以及其他承銷商給予適當協助;
②由證券承銷商承包發售。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前者發行費用較低,但籌資時間較長。後者籌資時間較短,但費用較高,需要付給投資公司、信託公司或承銷商一定的手續費。
交易市場
又稱二級市場或流通市場,包括:
①證券交易所市場,是專門經營股票、債券交易的有組織的市場,根據規定只有交易所的會員、經紀人、證券商才有資格進入交易大廳從事交易。進入交易的股票必須是在證券交易所登記並獲准上市的股票。
②場外交易市場,又稱證券商櫃台市場或店頭市場。主要交易對象是未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店頭市場股票行市價格由交易雙方協商決定。店頭市場都有固定的場所,一般只做即期交易,不做期貨交易。
『肆』 法國證券投資基金業的概況
在法國,證券投資基金通常被稱為opcvm或ucits。opcvm為法文organismes de placement collectif en valeurs mobilières(證券共同投資機構)的縮寫;而ucits 則是英文undertakings for collective investment in transferable securities (可轉讓證券集體投資企業)的縮寫 。盧森堡、比利時等法語國家也經常使用opcvm這種稱謂。
法國有兩類證券投資基金。一類是可變資本投資公司 (sicav-société d'investissement à capital variable),另一類是共同投資基金(fcp-fonds communs de placement)。這兩類基金的運作模式相同,但它們的法律性質不同。可變資本投資公司是具有法人地位的開放式投資公司,購買其股票的人便擁有一般公司股東的權力;而共同投資基金則不是以公司的形式設立的,但具有契約形式並代表持有證券的共同擁有權,購買其基金單位的人只能成為共同財產的成員而不能行使類似公司股東的權力。
sicav - 可變資本投資公司
法國第一家可變資本投資公司成立於1963年。可變資本投資公司以發行股票的方式向投資者募集資金,並將所募資金依法進行證券投資。投資公司的資本即為公司的凈資產值。投資者(股東)可隨時要求以凈資產值購買和贖回投資公司的股票,因此投資公司的資本也隨之變化。按照規定,可變資本投資公司的原始資本不應低於5000萬法國法郎。
可變資本投資公司發行的股票如符合條件便可申請在證券交易所上市。
有關法律規定,投資公司的資產必須由有資格的託管商保管。投資公司應在公司章程里指定託管商。託管商必須是獨立於投資公司的機構,並設在法國。
至2000年年底,法國可變資本投資公司數量達1,255 家。 共同投資基金必須委託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其資產應由有資格的獨立託管商保管。基金持有人按基金凈資產值購買和贖回基金。共同投資基金的單位是有價證券,符合條件時可可申請在證券交易所上市。
法國共同投資基金主要由普通型共同投資基金(fcp)、企業共同投資基金(fcpe)、風險共同投資基金(fcpr)、 創新共同投資基金 (fcpi)、期貨市場干預基金(fcimt) 等類型基金構成。
普通型共同投資基金,屬於開放式基金,面向公眾投資者。它主要投資於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可在歐盟國家銷售。至2000年年底,法國普通型共同投資基金數量達5,658隻,約占共同投資基金總數的三分之二。
企業共同投資基金,屬於混合型基金。它具有不同的投資期限(以年計),但基金持有人可在期限前贖回基金。它在企業內部面向員工銷售基金單位, 只能投資於本企業證券或關聯公司證券。此類基金設有監事會,其成員為持有基金單位的員工和企業代表,人數各為一半。監事會有權行使基金所持有證券的投票權。基金規章制度的修改須由監事會同意。監事會決定基金的轉型、合並、分拆或清盤事宜。
法國於1967年設立了首家企業共同投資基金。至2000年年底,法國企業投資基金數量為3,406隻,持有基金的企業員工超過五百萬人。
風險共同投資基金,屬於封閉式基金,基金持有人不能在封閉期限前贖回基金。封閉期限一般不超過十年。此類基金40% 以上的資產被要求投資於非上市公司。法國去年有266 只風險投資基金。
創新共同投資基金,屬於風險共同投資基金的一種。此類基金60% 以上的資產被要求投資於員工數量在500人以下的創新類公司。
期貨市場干預基金,屬於封閉式基金,投資於由經濟部批準的全球幾十家期貨市場。此類基金數量較少,約20多家。
另外,從2001年1月起,法國的證券交易所仿效美國證券交易所(amex)推出了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exchange traded funds)。
值得注意的是,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基金採取適當市場措施將基金市價維持在其單位凈資產值的±1.5%之內。 可變資本投資公司和普通型共同投資基金兩類基金的品種基本一樣。按投資對象來分,有以下幾種基金(2000年):
- 法國股票基金:553隻
- 國際股票基金:864隻
- 歐元債券基金:1007隻
- 國際債券基金:336隻
- 歐元貨幣基金:642隻
- 國際貨幣市場基金:19隻
- 分散型基金:2783隻
- 保本基金:723隻
- 歐元區股票基金:217隻 1990年代早期,貨幣市場基金的成功促進了法國零售資產管理行業的繁榮發展。貨幣市場基金可使投資者從無短期風險的高利率中受益。法國共同基金的資產從1990年至1993年擴大了一倍。在1994年和1995年,因稅率激勵機制欠缺、利率壓力和股票市場疲軟,基金市場出現了滑坡。90年代末基金業發展強勁,增長速度達19%。
根據歐洲投資基金聯合會(fefsi)的統計數據,2000年法國管理的證券投資基金的資產占歐洲基金市場的18.5%,僅次於盧森堡(19.4%),位居第二;德國、英國、義大利分別名列第三至第五。從圖2.2可見,盧、法、德、英、意五國約占歐洲基金市場80%的份額,原因應該是這些國家的人口也差不多佔歐洲人口的70%。值得注意的是,人口小國盧森堡在歐洲基金業處於領先地位。這主要是因為盧森堡建立國際水平的一流歐洲基金銷售中心的戰略得到成功實現。 根據法國金融資產管理業協會的最新報告,至2001年8月底,法國基金行業所管理的資產超過8,100億歐元,基金數量達7,500隻。表2.1列出了法國基金資產分布的變化情況。在這8,100億歐元的基金資產里,貨幣市場型基金資產比重最大,佔32%,達2,610億歐元;其次是分別是平衡型基金(25%)、股權型基金(21%)、債券型基金(17%)和保本型基金(5%)。與2000年12月相比,至2001年8月底,貨幣市場型基金資產增長最快,達20%;其次為債券型基金和保本型基金資產,均增長9%;但平衡型和股權(股票)型基金資產則出現了負增長。
表2.1 法國基金資產分布的變化情況(單位:10億歐元)
基金類型 1999年12月 2000年12月 2001年8月 變化 2001.8/ 2000.12
資產 比例 資產 比例 資產 比例 %
貨幣市場型 179 27% 218 28% 261 32% +20%
債券型 122 19% 129 17% 140 17% +9%
小計 301 46% 347 45% 401 49% +16%
平衡型 164 25% 202 26% 200 25% -1%
股權型 15 24% 183 24% 172 21% -6%
小計 317 49% 385 50% 372 46% -3%
保本型 34 5 % 34 5% 37 5% +9%
合計 652 100% 766 100% 810 100% +6%
資料來源: afg/cob
資產管理機構和經營狀況
法國證券市場為混業經營,從事資產管理業務的機構種類較多。根據業務和所屬集團來分,法國資產管理人分布在六類機構:銀行、保險公司、一般管理公司(證券資產管理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專業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企業共同投資基金、風險共同投資基金或基金的基金)、銷售中介機構和證券資產管理公司(私人理財)。
法國資產管理業的主角是大銀行集團和大保險集團的分支機構,處於中游的是由原來的股票經紀交易商發展起來的家族公司,剩下的都是一些獨立的小公司。法國資產管理業務的集中度很高。2000年,頭十大管理公司管理著65%的資產,前51家公司管理的資產佔90%。外國資產管理公司在法國的子公司的實力不容忽視,2000年的市場份額約為18%。
從業務范圍來看,法國經營資產管理的機構分為三類:證券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資服務商。前兩類公司可依法經營基金管理業務,數量分別為371家和110家。投資服務商大部分是信貸機構或保險公司的附屬機構,資產管理並非其唯一的業務,它們的數量為393家,其中165家參與了資產管理業務。
2000年,法國資產管理行業從業人員約12,000人,管理公司和投資服務商的員工分別為9,500人和2,500人。整個行業管理的資產超過14,390億歐元,營業收入82億歐元。其中:
482家證券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資產同比增長13.1%,達13,500億歐元(與法國gdp相當),其中8,300億歐元為證券投資基金的資產(同比增長17.5%)。總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0%,達61億歐元,其中基金管理費佔77%。總營業利潤同比增長45%,達18億歐元;而總凈利潤達14億歐元,同比增長32%。營業收入前十名的管理公司所創造的營業收入同比穩定,佔45.5%。
165家投資服務商管理的資產為890億歐元(同比下降3%),其中51.5%由兩家信貸機構管理。總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達21億歐元。
『伍』 歐萊雅發行股票嗎
沒有在中國境內發售股票
『陸』 某企業發行股票他的發行價怎麼確定市盈率低和企業償還能力有什麼關系
股票發行價格的確定是股票發行計劃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內容,它關繫到發行人與投資者的根本利益及股票上市後的表現。若發行價過低,將難以滿足發行人的籌資需求,甚至會損害原有股東的利益;而發行價太高,又將增大投資者的風險,增大承銷機構的發行風險和發行難度,抑制投資者的認購熱情,並會影響股票上市後的市場表現。因此,發行公司及承銷商必須對公司的利潤及其增長率、行業因素、二級市場的股價水平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然後確定合理的發行價格。
我國的新股發行定價方式經歷了行政定價向市場化定價演變的過程。最初採用固定價格方式,隨後又改為固定市盈率和控制市盈率的方式,2005年1月1日開始試行詢價制度。詢價制度本質上屬於累積訂單的股票定價方式。詢價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發行人及其保薦人向專業機構投資者初步詢價,征詢發行價格區間;第二階段是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在確定的發行價格區間內向專業機構投資者征詢發行價格,最終確定股票發行價格。
從各國和地區股票發行市場的經驗看,股票發行定價最常用的方式有累積訂單方式、固定價格方式以及累積訂單和固定價格相結合的方式。累積訂單方式是美國證券市場經常採用的方式。其一般做法是,承銷團先與發行人商定一個定價區間,再通過市場促銷徵集在各個價位上的需求量。在分析需求數量後,由主承銷商與發行人確定最終發行價格。固定價格方式是英國、日本、中國香港等證券市場通常採用的方式。基本做法是承銷商與發行人在公開發行前商定一個固定的價格,然後根據此價格進行公開發售。累積訂單和固定價格相結合的方式主要適用於國際籌資,一般是在進行國際推薦的同時,在主要發行地進行公開募集,投資者的認購價格為推薦價格區間的上限,待國際推薦結束、最終價格確定之後,再將多餘的認購款退還給投資者。招標競價方式在日本、法國和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廣泛使用。其基本做法是通過投資者之間的公開競價並按照投資者競價高低分配股票。
股票發行價格的制定基本是根據公司前三年的贏利水平,公司規模,股本結構,算出同行業的當前市盈率,結合公司的希望值,推算出一個合理的發行價格。
市盈率是一個反映股票收益與風險的重要指標,也叫市價盈利率。它是用當前每股市場價格除以該公司的每股稅後利潤,其計算公式如下:
市盈率=股票每股市價/每股稅後利潤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每日行情表中,市盈率計算採用當日收盤價格,與上一年度每股稅後利潤的比值稱作市盈率Ⅰ,與當年每股稅後利潤預測值的比較稱作為市盈率Ⅱ。不過由於在香港上市公司不要求作盈利預測,故H股板塊的A股(如青島啤酒)只有市盈率Ⅰ這一項指標。所以說,一般意義上的市盈率是指市盈率Ⅰ。
一般來說,市盈率表示該公司需要累積多少年的盈利才能達到目前的市價水平,所以市盈率指標數值越低越小越好,越小說明投資回收期越短,風險越小,投資價值一般就越高;倍數大則意味著翻本期長,風險大。美國從1891年到1991年的一百年間,市盈率一般在10~20倍,日本常在60~70倍之間,我國股市曾有過成千上萬倍的個股,但目前多在20~30倍左右。必須說明的是,觀察市盈率不能絕對化,僅憑一個指標下結論。因為市盈率中的上年稅後利潤並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現在的經營情況;當年的預測值又缺乏可靠性,比如今年就有許多上市公司在公開場合就公司當年盈利預測值過高一事向廣大股東道歉;加之處在不同市場發展階段的各國有不同的評判標准。
企業的償債能力分為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
分析短期償債能力: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分析長期償債能力: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
『柒』 法國有沒有發行過紙質股票
法國的巴黎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724年,毫無疑問,法國發行過紙質股票。
『捌』 IPO抑價是什麼意思我國IPO抑價現象的原因有哪些
IPO抑價現象是指首次公開發行定價明顯低於上市初始的市場價格。IPO抑價現象在中國股票市場非常明顯,分析滬市在股權分置改革之後的新股發行情況,發現中國股市抑價率過高是因為投機資金過多集中於股市,缺少其他投資產品和渠道。
為了解決抑價問題,中國應該大力發展多種投資渠道和投資產品,使資金分流,以此減少對股市的過熱投機。
新股抑價現象在世界所有的股票市場幾乎都存在,但是各國抑價程度差異較大。大量相關研究發現,發達國家市場的抑價幅度普遍小於新興市場國家,加拿大、法國市場的IPO抑價不到10%,而馬來西亞卻高達80%。但與中國市場相比,其抑價率就顯得不那麼突出了。從1991年我國A股市場誕生到2007年,1576隻新股平均抑價率高達187%。
我國IPO抑價現象原因
我國IPO抑價現象非常嚴重,導致一些不良後果產生,嚴重傷害中小投資者,特別是A股市場中的廣大散戶,眾觀A股歷史,新股發行後股價達到頂峰後,一年之內下跌甚至腰斬的占絕大部分,90%參與新股申購的股民是虧錢的。二級市場成為一級市場的屠宰場。
IPO抑價現象是指首次公開發行定價明顯低於上市初始的市場價格。IPO抑價現象在中國股票市場非常明顯,分析滬市在股權分置改革之後的新股發行情況,發現中國股市抑價率過高是因為投機資金過多集中於股市,缺少其他投資產品和渠道。
為了解決抑價問題,中國應該大力發展多種投資渠道和投資產品,使資金分流,以此減少對股市的過熱投機。
新股抑價現象在世界所有的股票市場幾乎都存在,但是各國抑價程度差異較大。大量相關研究發現,發達國家市場的抑價幅度普遍小於新興市場國家,加拿大、法國市場的IPO抑價不到10%,而馬來西亞卻高達80%。但與中國市場相比,其抑價率就顯得不那麼突出了。從1991年我國A股市場誕生到2007年,1576隻新股平均抑價率高達187%。
我國IPO抑價現象原因
我國IPO抑價現象非常嚴重,導致一些不良後果產生,嚴重傷害中小投資者,特別是A股市場中的廣大散戶,眾觀A股歷史,新股發行後股價達到頂峰後,一年之內下跌甚至腰斬的占絕大部分,90%參與新股申購的股民是虧錢的。二級市場成為一級市場的屠宰場。
『玖』 法國第一所證券交易所成立的背景
巴黎證券交易所是法國最大的證券交易所,1724年正式建立,其經紀人由法國財政經濟部指定,共有99人,其中巴黎71人,外省28人。證券經紀人的工作是接受客戶買賣證券的委託,掌握買賣雙方供求數量和要求的價格幅度,代客戶進行買賣,從中收取傭金。
巴黎證券交易所內的證券價格由供求關系決定,官方牌價由交易所業務委員會聽取經紀人同業公會的意見後公布。
法國從1961年開始,所有交易所實行「單一價格」。巴黎證券交易所發行全國性、國際性和外國證券,7家外省交易所經營地區證券買賣、並劃分了各自的管轄區,但有時一種證券也同時在幾個交易所買賣,標價統一。巴黎所買賣的證券,在官方牌價表上約有經濟部門的1300個發行者,其中180多個來自外國。交易所的客戶是證券持有者,除其本國法人如保險公司、退休金金庫、存款及信託金庫、可變資本投資公司、共同投資基金、銀行、工業發展局和地區發展公司外,外國人(含外國企業)也持有各種證券。交易所在進行現貨交易的同時也進行期貨交易,期貨交易的絕大部分在巴黎所進行。此外,不屬於官方牌價表上的一切證券可以進行場外交易,但只能是即期買賣。
巴黎證券交易所的組織機構包括:
(1)經紀人公會,由法國7家交易所的經紀人組成,屬私人機構;
(2)交易所業務委員會,1967年成立,系國家機構,主席由部長理事會任命,另加國庫司的一個成員作為政府特派員參加該委員會。其職責是對有關重大問題(如建立或撤銷交易所、修改現行法律章程)提出意見和建議,對一些技術性的問題作出決定。如確定期貨交易所需要的保證金數額、決定傭金費率;在徵求同業公會的意見後,對准許證券列入官方牌價表或注銷上市的證券作出最後決定;向共和國總統遞交日報和年報。巴黎證券交易所在世界各大交易所中,次於紐約、東京和倫敦,名列第四。
巴黎證券交易所發展狀況 :
巴黎證券交易所是法國唯一的全國性的證券交易所。長期以來,巴黎證交所,一直以債券交易為主。不過80年代以來,法國實行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政策措施以後,巴黎證交所的股票和債券發行量大大增加。
巴黎證券交易所以往一直由法國財政部直接管理,1967年以後改由證券交易業務委員會管理。該委員會作為國家機構,對交易所的交易活動進行監督,並對重大問題作出決定。 1986年,巴黎證交所開辦了金融期貨市場,它以債券為主要對象,並從事長期和短期的所有金融商品的交易。自1991年5月起,巴黎證券市場的結算交割作業全部納入了電腦系統,交易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