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香港2863股票價格
擴展閱讀
300168股票行情百度 2025-04-23 01:03:59
為什麼買股票顯示0 2025-04-23 01:03:05
色影無忌論壇 2025-04-23 00:46:42

香港2863股票價格

發布時間: 2021-05-23 11:42:56

A. 2007年我國的貨幣政策制定的背景

中美國際收支失衡背景下我國貨幣政策的國際協調

[摘要]開放經濟條件下一國實現內外均衡的貨幣政策要受他國經濟政策的影響,因此貨幣政策的國際協調就變得至關重要。本文以兩國相互依存的蒙代爾—弗萊明模型作為理論基礎,分析貨幣政策通過收入機制和利率機制所產生的溢出效應。在這一模型基礎之上,本文分析了在中美國際收支失衡的背景之下,美國擴張性貨幣政策對中國經濟運行的影響,以及美國擴張性貨幣政策與我國緊縮性貨幣政策之間的沖突。最後本文提出了協調貨幣政策沖突的建議。


[關鍵詞]國際收支失衡,貨幣政策,溢出效應,國際協調



一、引言



中美國際收支不平衡是當前世界經濟的主要特徵之一,其突出表現為美國的國際收支逆差規模逐步擴大,而中國國際收支順差規模不斷擴大。為減弱美國「次級抵押貸款」風波的影響,自2007年起美國兩次降低利率水平,至2007年12月11日美國基準利率水平和貼現率水平已分別降至4.25%和4.75%,許多研究指出美聯儲明年仍會進一步降息。同樣受「次貸」風波影響的英國也緊隨其後實施了擴張性的貨幣政策,而日本自1990年泡沫經濟破滅以來一直奉行的是超低利率政策。國際收支雙順差規模不斷擴大,以及通貨膨脹加劇(2007年11月份通貨膨脹率達到6.9%,為11年以來的歷史最高點)則成為我國宏觀經濟的典型特徵。為此我國貨幣政策當局施行了緊縮性的貨幣政策,2007年以來6次提高利率水平,一年期貸款利率目前已經達到7.29%。隨著中國經濟開放程度和經濟體依存程度的提高,以美國為代表的擴張性貨幣政策必然會對我國經濟運行和貨幣政策產生影響。本文藉助兩國相互依存的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研究美國寬松的貨幣政策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以及寬松的貨幣政策與我國緊縮性貨幣政策之間的沖突,並就這種沖突提出貨幣政策國際協調的途徑和建議。



二、貨幣政策溢出效應:基於兩國的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分析



一國貨幣政策之所以能夠影響別國,主要是溢出效應在起作用。本部分修正了小國開放經濟條件下的蒙代爾—弗萊明模型來構建兩國相互依存的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分析貨幣政策溢出效應的機制和影響。假設有兩個經濟政策相互影響的國家A和B,兩國的國民收入不僅取決於本國的收入水平,還取決於另一國家的收入水平;A國實行浮動匯率制度,B國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兩國單獨決定本國利率水平。則兩國相互依存的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如下:



其中,(1)(2)分別表示A、B兩國商品市場均衡,(3)(4)分別表示A、B兩國的貨幣市場均衡。Y表示國民收入,A()表示國內吸收水平,T()表示貿易盈餘,P表示價格,e表示名義匯率,i是利率水平,C是政府購買。



從兩國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可以看出,A國的國民收入不僅取決於本國的收入水平,而且取決於B國的收入水平,同理B國的國民收入不僅取決於本國的收入水平,而且取決於A國的收入水平。因此,如果A國當前實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在提高國民收入的同時也會影響外國國民收入水平,另外擴張性貨幣政策帶來A國利率水平的下降,這會引起資本從A國流向B國。從上述兩國相互依存的模型中可知,A國貨幣政策會通過兩種傳導機制影響B國經濟運行。



第一,收入機制。收入機制對貨幣政策的傳導主要是通過貿易渠道進行的。當一國國民收入水平上升,在邊際進口傾向和偏好不變的前提下,必然會帶來進口的增加,反過來說就是另一國家出口的增加,從而導致該國貿易盈餘的增加和國際收支順差的增加。當A國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國民收入上升,在邊際進口傾向不變的前提下,這會造成進口的上升,從B國的角度看就是出口的增加,這會帶來B國貿易盈餘增加和國際收支順差的擴大。A國的邊際進口傾向越大,由A國收入增加引起的進口支出增加也就越大,從而造成B國的自主性出口越大,B國的貿易盈餘和國際收支順差增加的也就越大。



第二,利率機制。利率機制對貨幣政策的傳導主要是通過國際資金流動進行的。資金流動的目的在於追逐高額利潤,當一國利率發生變動,勢必會帶來資金在國際間的流動,這便會帶來相應變數比如外匯儲備、國際收支以及匯率的變動,從而對另一國經濟產生影響。國際間資金流動程度越高,這一機制對沖擊的傳導效果就越顯著。A國實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必然會帶來本國利率水平的下降,由於B國實行的是固定匯率制度,只要B國利率水平高於A國,那麼國際資本就會從A國流入B國,帶來B國外匯儲備的增加和國際收支順差程度的增加,這必然導致本國貨幣供給的增加。如果B國經濟內部此時已經出現了經濟過熱以及通貨膨脹趨向,這必將使得過熱的經濟更加深化,價格上漲的趨勢進一步強化。



圖1形象地描述了A國擴張性貨幣性貨幣政策對B國的影響。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之前,A國的利率水平維持在i0水平,在擴張性貨幣政策作用之下,左圖中LM0向右移動到LM1,A國的利率水平從i0下降到i1。假設B國最初經濟均衡點在正點,此時產品市場、貨幣市場和國際收支實現了均衡。在A國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以後,在收入機制和利率機制傳導下,B國的IS0右移到IS1,而國際收支出現了盈餘,國際收支曲線從BP0上移到BP1,為維持匯率水平穩定,B國拋售本幣,這就增加了B國的貨幣供給,導致貨幣市場均衡曲線從LM0右移到LM1,在新的均衡點E1處,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實現了均衡,但是國際收支盈餘和收入水平都得以大幅度提高。



三、美國擴張性貨幣政策與我國宏觀經濟和緊縮性貨幣政策之間的沖突



近年來,全球國際收失衡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典型特徵之一,這一失衡一方面表現為美國經常項目的巨大赤字,另一方面表現為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經常項目的大規模盈餘和高額外匯儲備,中國已經成為美國最主要的貿易順差國之一(見表1)。受「次級抵押貸款」風波的影響,美國自2007年起開始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目前美國的基準貸款利率和基準貼現率已分別降為4.25%和4.75%。



在全球國際收支失衡背景之下,中國國際收支雙順差持續擴張,外匯儲備規模不斷擴大,截止到2007年9月底,我國外匯儲備達到14336億美元,同比增長45.1%。只要順差在增加,外匯儲備就會增加,流動性過剩就會進一步加劇。流動性過剩一方面表現為M2/GDP的持續上升,另一方面表現為一般商品價格水平和資產價格水平的上升(見圖2),通貨膨脹趨勢和經濟過熱的跡象明顯。為此,我國實行了緊縮性的貨幣政策,目的就是為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全面的通貨膨脹。但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當前擴張性貨幣政策不僅加劇了中國當前宏觀經濟內外失衡程度,使我國國內流動性過剩加劇,人民幣升值壓力進一步增加,而且擴張性貨幣政策削弱了我國緊縮性貨幣政策的效應。本文以美國作為代表,利用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具體分析美國貨幣政策擴張對我國經濟運行的影響。圖3表示美國貨幣政策擴張,利率水平下降,收入水平上升。圖4表示美國貨幣政策擴張對我國經濟運行和緊縮性貨幣政策影響。在圖4中,BP0位於IS和LM0交點的上方,表示國際收支順差。我國貨幣政策當局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LM0左移到LM1,我國利率水平上升。由於美國擴張性貨幣政策帶來利率下降,國際資本流入中國,加之美國國民收入上升通過貿易渠道增加了我國產品的出口,二者共同導致了我國國際收支順差的增加,BP0向上移動到BP1位置。由於我國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國際收支順差帶來的外匯儲備增加就轉化為了我國貨幣供給增加,從而LM1向下移動到LM2,緊縮性貨幣政策效果嚴重削弱。美國擴張性貨幣政策對中國經濟運行和緊縮性貨幣政策影響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美國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劇了中國內部失衡,使流動性過剩更加泛濫



美國擴張性貨幣政策在擴張本國產出的同時,必然增加對進口產品的需求,在其邊際進口傾向不變的前提下,這就意味著中國出口的擴大、貿易盈餘的增加,其結果必然是中國國際收支順差的擴大和外匯儲備的增加,在強制結售匯制度之下,基礎貨幣增加,貨幣供給在貨幣剩數的作用下進一步擴張,流動性過剩更加泛濫。這就使得本來已經失衡的內部經濟問題更為嚴重,2007年11月我國CPI同比增長率達到6.9%,創11年來的新高。另外,在微觀投資主體投資渠道有限的條件下,這些過剩的資金進入了股市和房地產,使得股票價格和房地產價格飆升。以股票市場近一年的情況看,中國開始出現資產價格泡沫跡象。自2006年1月起開戶人數逐月增加,從2006年1月的0.73億戶增加到了2007年9月的1.26億戶,而且其中有相當比例的學生和退休職工。股票市場交易金額則從2006年1月的3561億元增加到了2007年9月的46288.2億元,在不到2年的時間里交易金額增加了12倍,2007年5月的交易金額更是達到58944億元的高峰。上證綜合指數從2005年12月底的1161點增加至2007年9月的5552點,升值了將近5倍,而深圳成份指數則從2005年底的2863點逐月增加,升至2007年9月的18864點,升值了6.6倍。在股票價格暴漲的過程中出現了所有股票同漲的現象。



第二,美國擴張性貨幣政策加劇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美國寬松的貨幣政策帶來了利率下降,在資本逐利本性的驅逐之下,資本就會從低利率國家和地區流向高利率的國家和地區,在中國利率水平遠高於美國以及人民幣升值預期之下,大量的過剩資本進入中國。這些過剩資本通過直接投資、QFII等各種合法途徑以及非法途徑進入中國,這些國際資本的大量湧入必然產生對人民幣的大量需求,使得人民升值的壓力進一步加大,中國貨幣政策當局面臨政策調整的閑境。



人民幣升值可能會大幅降低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力,而且短期內人民幣升值也並不一定減少中國的出口,也就是說並不一定會減少美國、歐盟等國家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因為這些國家對中國很多產品的需求是缺乏彈性的。如果人民幣不升值,中國則要面臨來自美國、歐盟等國的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強大壓力。這就使中國陷入了日本1980年代中期「廣場協議」時的境況。1980年代中期,美國國際收支逆差嚴重,而美國對日本的逆差佔到其總逆差的30%以上,因此美國強烈要求日元升值以改善美國國際收支狀況。迫於美國的壓力,追求從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轉型的日本不斷調高日元幣值,但是由於其自身經濟體制和貨幣政策失誤,導致日本陷入了泡沫經濟的危險,泡沫被刺破以後,日本從此陷入了零增長的惡性循環,這被稱為日本「失去的十年」。所以在面臨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之下,中國必須借鑒日本的教訓,在參與國際貨幣政策協調時確保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第三,美國寬松的貨幣政策削弱了我國緊縮性貨幣政策的效應



而美國擴張性貨幣政策在增加自身產出的同時,通過收入機制也帶來我國收入水平提高,這就增加了經濟過熱的風險,同時也增加了我國貿易盈餘增加,擴張性貨幣政策的利率機制則帶來國際資本流入,進一步提高了我國國際收支順差。在近於固定的匯率制度和強制結售匯制度之下,國際收支順差通過增加基礎貨幣的途徑帶來貨幣供給的倍數增加,這就使得緊縮性貨幣政策的緊縮效果大大縮小。為沖銷外匯儲備帶來的貨幣供給增加,貨幣當局就只能進一步緊縮貨幣。如果美國貨幣政策擴張程度越大,我國貨幣政策當局就會採取更緊的貨幣政策,而當我國貨幣政策緊縮程度進一步提高的話,我國和美國的利差就會更大,就會有更多的國際資本流入中國,緊縮性貨幣政策效應就更難實現預期效果和目標。王勝(2006)利用1992年至2001年的數據實證研究了美國、日本、歐盟經濟波動對我國利率水平的影響,得出結論認為美國經濟波動對我國利率水平的影響最為顯著,彈性高達1.6以上,日本經濟波動對我國利率水平影響不顯著,而歐盟居於美日之間,Granger因果檢驗進一步證實了美國和歐盟經濟波動對我國利率水平變化存在因果關系。因此我國貨幣政策當局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必須考慮外國經濟政策尤其是美國經濟政策的影響。



綜上可知,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擴張性貨幣政策不僅干擾了中國宏觀經濟內部運行,而且嚴重削弱了當前緊縮性貨幣政策的效應。回到封閉經濟是不可能的,切斷所有國際資本流入中國的途徑也是不現實和不理性的,因此在當前經濟依存度越來越高、內外均衡實現越來越受到他國經濟政策制約的情形下,我國必須積極參與貨幣政策協調,並力爭在貨幣政策協調的過程中實現利益最大化。



四、政策建議



第一,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美國擴張性貨幣政策通過收入機制和利率機制帶來我國國際收支順差和外匯儲備規模擴大,在固定匯率制度和強制結售制度之下,就帶來貨幣供給增加,使得國內經濟失衡更加嚴重。因此,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就成為減少貨幣政策國際沖突的途徑之一。從當前來看,可以逐步實現從強制結售匯制度向意願結售匯制度的轉變,擴大人民匯率浮動區間,利用市場機制調節外匯供求,使匯率有序地向均衡方向調整,減弱匯率穩定要求對本幣政策效應的約束,提高貨幣政策獨立性和有效性,發揮匯率作為價格杠桿對國際收支的調節。



第二,有步驟地開放金融領域,有效管理國際資本流動。隨著經濟金融開放的深入,國際資本流動將加快,由此必須加強對國際資本流動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建立防範國際資本流動沖擊的機制。在中國利率高於西方發達國家利率水平時,大量資本融入中國。一旦發生危機,會對中國經濟穩定形成威脅,因此應該倡導建立資本流動國際監管體系,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開征托賓稅。



第三,加強我國與其他國家貨幣政策信息交流。我國可以就本國的貨幣政策進行國際信息交流,包括各國政府對當前匯率水平的看法、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的意願、國內宏觀經濟政策取向、目標和結果等,在信息交流的基礎之上,應盡可能採取一致的宏觀經濟立場促進貨幣政策協調。目前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就具有這一性質。



第四,加強與國際金融機構合作,建立規則協調機制。IMF、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仍然是協調國際貨幣政策的主要機構,我國今後應更積極配合這些國際組織工作,加強與這些機構的合作,通過明確的規則和協定、條款來更好的實現國際協調,以解決我國和其他國家之間匯率政策、貨幣政策沖突。



第五,繼續呼籲完善國際貨幣體系,努力促進國際經濟政策協調機制的改進。作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國家,美國一直奉行「我的貨幣,你的問題」這一策略參與國際經濟事務。在今後一段時期,美元仍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扮演霸主角色,它帶來國際儲備體系的不穩定,可能導致國際上主要貨幣的匯率大幅波動,對正在崛起和騰飛的發展中國家極為不利。因此,我國要加入到宏觀經濟政策國際協調中來,並充分發揮強勢貨幣的作用,就要呼籲國際社會建立新的國際經濟和金融協調機制,為今後我國貨幣政策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創造條件。

B. 香港教育局學位哪申請

你可自行向任何一間你想入讀的學校申請,如果毫無頭緒,可找教育局幫忙

教育局轄下有服務香港、九龍、新界東及新界西四個區域的區域教育服務處。內地新來港定居學童的家長可到任何一個的區域教育服務處尋求協助,安排他們的子女入學。
內地新來港定居學童或其家長可在羅湖關卡、教育局區域教育服務處或任何一個民政事務總處諮詢服務中心索取一張簡介本港教育制度的單張,這單張附有回郵至教育局總部地址的郵柬。內地新來港定居學童的家長可在郵柬內填妥有關學童資料,然後寄回教育局。
教育局的學位安排及支援組在收到這些郵柬時,會就求助學童的居住區域,把資料分送到有關的教育局區域教育服務處的學校發展組。該組的學校發展主任會接觸那些家長,協助安排他們的子女入學。
學校發展主任若未能為內地新來港定居學童找到學位,個案將轉交學位安排及支援組作進一步處理。需要特別照顧的學童將轉介至教育局轄下的特殊教育支援及學位安排組,以便協助入讀特殊學校。

查詢

如有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2863-4772及2863-4703。

C. 求專業的人員告訴我,香港投資移民條件

投資移民香港的條件是什麼

根據香港政府頒布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規定,申請投資移民香港,必須具備3個基本條件:

一.是申請人年滿18周歲,有經濟能力,且在申請前後都沒有不良記錄;

二.在提出申請前的兩年擁有不少於1000萬港元的凈資產(而在2010年10月14日之前提交的申請則只需要650萬港幣);

三.是在香港至少投資1000萬港元,只能投資於金融資產(2010年10月14日之前提交的申請還可投資房地產)。這是投資移民香港的條件中最主要的條件。

連續在香港居住7年以上,便可申請香港居留權。申請者不能在7年內將投資以任何方式抵押給銀行或其它機構,抽取資金離開香港,如果違背投資移民香港的條件中這一條件,將會被港府終止移民資格
華商移民祝你成功

D. 北京同仁堂 香港門店所有的地址,急要

北京同仁堂香港分公司地址: 香港上環干諾道中168-200號信德中心西座10樓1008室
電話: (852) 2587 8788
分店地址(香港島)

中環總店:香港中環皇後大道中33號萬邦行地下B鋪
電話:(852) 2868 0609

上環分店:香港上環干諾道中168-200號信德中心2樓242-243號鋪
電話:(852) 2858 0723

金鍾分店:香港金鍾夏愨道18號海富中心商場2樓36、37及67號鋪
電話:(852) 2861 2336

怡和街分店:香港銅鑼灣怡和街2-6號英光大廈地下4號鋪
電話:(852) 2818 2826

跑馬地分店:香港跑馬地奕蔭街32號地下
電話:(852) 2893 2168

康怡分店:香港鰂魚涌康山道1-2號康怡廣場西下橋F5號鋪
電話:(852) 2967 9797

分店地址(九龍區)

中港城分店:九龍尖沙咀廣東道33號中港城高層地下27號鋪
電話:(852) 2736 1898

金馬倫分店:九龍尖沙咀金馬倫道6號地下
電話:(852) 2375 8938

佐敦分店:九龍佐敦彌敦道221號同昌大廈地下A鋪
電話:(852) 2301 3486

旺角分店:九龍彌敦道613號飛達商業中心地下1號鋪
電話:(852) 2625 0919

奧海城分店:西九龍海庭道18號奧海城2期1樓123號鋪
電話:(852) 2273 4928

鑽石山分店:九龍鑽石山荷里活廣場3樓334號鋪
電話 : (852) 2955 5198

深水埗分店:九龍深水埗欽州街37號K西九龍中心一樓118號鋪
電話 : (852) 2386 0798

分店地址(新界區)

將軍澳分店:新界將軍澳欣景路8號新都城中心二期UG 055號鋪
電話:(852) 3194 3928

荃灣分店:新界荃灣眾安街39號地下
電話:(852) 2419 6609

綠楊坊分店:新界荃灣蕙荃路22-26號綠楊坊1樓F14號鋪
電話:(852) 2851 2863

元朗分店:新界元朗教育路26-34號百宜樓地下D鋪
電話:(852) 2479 7488

大埔分店:新界大埔南運路9號新達廣場1樓054B號鋪
電話:(852) 2638 2506

沙田分店:新界沙田沙田正街21-27號沙田廣場3樓4A號鋪
電話:(852) 2601 2898

上水分店:新界上水智昌路3號上水中心2樓2091號鋪

E. 上證所的十六家銀行每日收市價的數據從哪裡可以找到

上海是1990年,深圳是1991年。
上海收盤點位:90年127.61點 91年292.75點 92年780.39點 93年833.80點 94年647.87點 95年555.29點 96年917.02點 97年1194.10點 98年1146.70點 99年1366.58點 00年2073.48點 01年1645.97點 02年1357.65點 03年1497.04點 04年1266.50點 05年1161.06點 06年2675.47點 07年.56點 08年1820.81點 09年3277.14點
深圳收盤點位:91年963.57點 92年2309.77點 93年2225.38點 94年1271.05點 95年987.75點 96年3217.54點 97年4184.84點 98年2949.32點 99年3369.61點 00年4752.75點 01年3325.66點 02年2759.30點 03年3479.80點 04年3067.57點 05年2863.61點 06年6647.14點 07年17700.62點 08年6485.51點 09年13699.97點
在一般股票軟體上即可查到

F. 過幾天去香港用人民幣換印尼盾,可以嗎

在任何國家要兌換第三國的貨幣,必定是以該國的貨幣為基準來兌換的,所以像你的情況,我剛剛打了電話到兌換店去問了,也是同樣的,要把人民幣換成港幣然後再兌換成印尼盾。如果有人說給你直接換,那隻是個美麗的謊言而已。現在人民幣比較堅挺,換成港幣再兌換成印尼盾也不吃虧。
我經常是去香港的「許氏兄弟」連鎖店。相對其他的兌換店,他們的價格好些且有信譽,地點都在地鐵站附近。另外,你去兌換之前最好打個電話去問一下有沒有貨,避免白跑一趟。
許氏兄弟:
1, 旺角 洗衣街 129號 B 鋪 (與快富街交界處) 地鐵: 旺角站
電話:(852)2380 7633 / 2380 6691 陳先生手機:(852)6151 0672

2 旺角 缽蘭街366號(即京港酒店對面)地鐵:太子站
電話:(852)3428 8209

3 佐敦:彌敦道 241-243號 K鋪 地鐵 佐敦站
電話:(852)2730 9031 / 2730 9035 邱先生手機: 6071 4679

4 灣仔 軒尼詩道 149-151 A1 (與柯布蓮道交界處) 地鐵: 灣仔 A2 出口
電話:(852)2877 9208 手機:(852)9625 2863

5 上環 德輔道中285號 錦康樓B鋪 地鐵: 上環站 B出口
電話 :(852)2850 8333

G. 「滬綜指周跌:245.38點,收於:2863.89點」這個「點」字是什麼意思整句話解釋一下,謝謝!

你說的點數其實是股票價格指數。
也就是說滬市所有股票的價格加權平均之後,在收盤時得到2863.89。而周跌245.38點代表相對於一周前的收盤時,股票指數的相對之差。

H. 世界城市綜合實力排名!

]世界大城市GDP排名前10位一覽

一、日本首都東京(Tokyo)是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城市,位於本州關東平原南端,下轄23個特別區、27個市、5個町、8個村以及伊豆群島和小笠原群島,總面積2155平方公里,人口約1229萬(截至2003年2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東京市的GDP為7848億美元。

二、紐約是美國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僅是美國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紐約位於紐約州東南哈得孫河口,瀕臨大西洋。它由五個區組成:曼哈頓、布魯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滿,面積78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700多萬,包括郊區在內的大紐約市人口1800萬。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紐約市的GDP為4070億美元。

三、英國首都倫敦(london)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距離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倫敦的行政區劃分為倫敦城和32個市區,倫敦城外的12個市區稱為內倫敦,其它20個市區稱為外倫敦。倫敦城、內倫敦、外倫敦構成大倫敦市。大倫敦市又可分為倫敦城、西倫敦、東倫敦、南區和港口。倫敦城是金融資本和貿易中心,西倫敦是英國王宮、首相官邸、議會和政府各部所在地,東倫敦是工業區和工人住宅區,南區是工商業和住宅混合區,港口指倫敦塔橋至泰晤士河河口之間的地區。整個大倫敦市面積1580平方公里。2001年倫敦人口為718.8萬。倫敦是世界最大的國際外匯市場和國際保險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倫敦市的GDP為2847億美元。

四、漢城是韓國的首都,面積為605.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0.61%,2000年統計人口為1032萬。漢城共有25個區,522個洞,是直接受中央管轄的地方自治團體「特別市」。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漢城市的GDP為1980億美元。

五、洛杉磯瀕臨浩瀚的太平洋東側的聖佩德羅灣和聖莫尼卡灣沿岸,背靠莽莽的聖加布里埃爾山,面積1200多平方公里。大市區包括洛杉磯縣和奧蘭治、文圖拉兩縣的一部分,以及貝弗利希爾斯、帕薩迪納、長灘等80餘個大小城鎮,總面積10567平方公里。現在的洛杉磯,已成為美國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業和電子業的最大基地。它是美國科技的主要中心之一,擁有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的數量位居全美第一,享有「科技之城」的稱號,著名的矽谷就坐落這里。近年來,洛杉磯的金融業和商業也迅速發展,數百家銀行在洛杉磯設有辦事處,包括許多著名的國際大財團,如洛克希德,諾思羅普,羅克韋爾等,洛杉磯已成為僅次於紐約的金融中心。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洛杉磯市的GDP為1960億美元。

六、日本大阪府的首府大阪市是全國第二大城市。它位於本州西南,面臨大阪灣,面積204平方公里,人口約300萬。以大阪為中心的日本四大工業區之一--阪神(神戶)工業地帶,周圍大約有30衛星城市,如東大阪、大阪吹田等,以及高科技企業集中的大阪經濟園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大阪市的GDP為1910億美元。

七、香港位於中國東南端,是發展日漸迅速的東亞地區的樞紐,地理條件優越。香港總面積達1103平方公里2003年年底,香港人口約680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300人。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貿易體系、第六大外匯市場及第十二大銀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場規模之大,在亞洲排名第二。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香港市的GDP為1640億美元。

八、芝加哥是美國第三大城市,五大湖地區最大工業中心。位於伊利諾伊州東北部,密歇根湖西南端。面積590.5平方公里,人口278.4萬(1990),其中黑人約佔40%。大市區由庫克等6縣組成,包括周圍許多衛星城鎮以及印第安納州西北濱湖地區諸城,面積12061.6平方公里。以芝加哥為中心的480公里范圍內,集中了全國近20%的人口。2004年度芝加哥市的GDP為1460億美元。

九、多倫多(Toronto)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省會,有人口430多萬,面積632平方公里。作為加拿大經濟中心的多倫多是加第一大城市,位於加拿大心臟地區,接近美國東部工業發達地區,如底特律、匹茲堡和芝加哥等。汽車工業、電子工業、金融業及旅遊業在多倫多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加拿大最大的汽車製造廠設在此地。其高科技產品佔全國的60%。加拿大有名的大銀行總部,如皇家銀行、帝國銀行、蒙特利爾銀行等全部匯集於此,90%的外國銀行駐加分支機構設在多倫多,按交易額計算,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是北美第三大交易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多倫多市的GDP為1419億美元。

十、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MexicoCity,CiudaddeMexico)位於墨西哥高原南部特斯科科湖的湖積平原上,海拔2240米。30多年來,市區面積不斷擴大,形成一個大都市區,包括墨西哥城和附近的17個城鎮,面積約2018平方公里。墨西哥城的人口為2000萬(含衛星城),居世界之首,增長速度也在世界大城市中占第一位。墨西哥城是墨西哥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它的生產總值佔全國的48%。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墨西哥城市的GDP為125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