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安然公司是怎樣破產的
安然公司(台灣譯安隆),曾是一家位於美國的得克薩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類公司。在2001年宣告破產之前,安然擁有約21000名雇員,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力、天然氣以及電訊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營業額達1010億美元之巨。
破產原因如下:
1、安然的崩潰並不僅僅是因為假賬,也不全是高層的腐敗,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急功近利、貪婪冒險的賭場文化使安然在走向成功的同時也預掘了失敗之墓。正如一位美國學者指出的,安然的文化氛圍里有一種賭場氣氛。
2、安然的核心文化就是盈利,甚至可以說是貪財。在安然,經營者追求的目標就是「高獲利、高股價、高成長」。《財富》雜志撰文指出:正是由於安然公司的主管們建立了以贏利增長為核心的文化,經理們才有了很大的動力去涉險,安然追求的目標最後也只剩下一個,那就是贏利。
3、安然的公司精神就是冒險。安然鼓勵的是不惜一切代價追求利潤的冒險精神,用高贏利換取高報酬、高獎金、高回扣、高期權。安然甚至把堅持傳統做法的人視為保守,很快將其「清理」出去。同時安然內部不斷地進行著「大換血」,而招進的新人大多是工商管理碩士,一進門就會立即獲得五百萬元的炒作能源期貨大權。
4、安然衡量成功的唯一尺度是金錢。安然強調個人英雄主義而破壞了企業賴以存在的基石--團隊精神,使得安然的員工之間更多的是競爭,而不是合作。
② 安然公司倒閉時,中國股票和債券市場有什麼相應的反應么
安然公司股票價格從最高峰時的每股90多美元一路下跌至2001年11月30日的每股0.26美元 並與12月2日向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
中國股市在2001年6月中旬開始下跌 原因是國務院國有股減持辦法出台
應該說對中國股市有影響的是政策
③ 安然公司破產原因
您好!從目前已揭露的情況看,安然公司的倒閉可能涉及到經營中的欺詐、假賬、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也
暴露出美國會計審計制度等監管方面的漏洞。同時,安然公司股價大跌,使得將養老金大量投資其股票的
職工血本無歸,有可能對美國目前正在醞釀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形成巨大的影響。鑒於對美國經濟社會造
成的巨大振盪,美國國會已開始對安然公司情況進行調查。美國司法部也已正式立案,組成專門小組對倒
閉案進行犯罪調查。
安然公司倒閉的原因是復雜多方面的,有宏觀環境發生變化的外部原因,美國金融、會計審計制度方
面的缺陷,也涉及到公司監督機制、經營方式等方面的問題。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脆弱的泡沫化經營作為公司發展的基礎。
(二)隱瞞債務、人為操縱利潤等手段難以為繼。
(三)當公司真實負債高於一定比例時,受利益驅動的影響企業更趨向於選擇高風險經營。
(四)公司資產無流動性而引致的財務危機。
(五)貸款比例過大。
(六)新經濟的發展使技術折舊加快、經濟周期縮短,各種衍生金融工具與實體經濟的結合使影響企業經營的因素變得更加復雜,而且影響更深更廣。
客觀地說,美國安然公司的破產事件給資本市場的啟示是深刻的,尤其是對金融界的教訓更值得我們深思。作為銀行,如何對借款人資產負債結構進行正確分析,如何衡量借款人資產的實際價值,加強對借款人經營狀況的信貸管理,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信貸風險防範上,如何採取適當分散化的投資原則和正確處理信用貸款問題是我國銀行界面臨的當務之急。
謝謝閱讀!
④ 安然公司破產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摘要:本文從美國安然公司破產案例出發,結合國內銀行業務實踐,提出了對銀行信貸決策方面的一些建議和看法,主要有:對借款人資產負債結構、賬面價值與資產的市場價格的認識;借款人穩健經營問題,尤其是流動性風險問題;銀行分散化投資的信貸原則問題;關於無擔保的信用貸款問題,等等。
美國安然能源公司(Enron Corp.ENE),曾名列世界500強第16位,並連續4年榮獲「美國最具創新精神的公司」稱號,2001年被美國《財富》雜志評為全球最受稱贊的公司。2001年9月30日其資產負債表上顯示的總資產達618億美元;2000年8月,其股價曾超過90美元,其業績甚至超過IBM和AT&T這些市場表現優異的公司。但即使是這樣曾經是「業績優良」的巨型公司,在涉嫌做假帳 [1],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調查的消息公布後,該公司股價大幅下跌,標准普爾等評級機構將其債券評級下調為垃圾級 [2],不得不遞交了破產保護申請,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公司破產案 [3]。該公司目前也在中國開展業務 [4],其破產在全球證券及銀行業中引起較大震動。本文從美國安然公司破產案例出發,結合國內銀行業務實踐,提出了對銀行信貸決策方面的一些建議和看法。
一、要對公司的資產價值進行正確的判斷,不僅要分析企業的財務報表,更要關注公司資產的市場價格及其影響因素。
對企業資產價值進行評估,是金融分析的三大支柱之一 [5]。正確理解衡量資產與負債價值的核心原則,對於金融機構正確決策及防範信貸風險非常重要。
通常,我們在對借款人的財務狀況進行評審時,關於企業的財務信息主要來源於其財務報表,但由於這些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是按照會計專業的原則制定的,僅用原始成本計量資產的價格,再考慮折舊後記錄下來。顯然,其所計量的某項資產或債務的價值,不僅沒有考慮資產與負債當前的市場價格,而且忽略了一些經濟意義非常重要的資產與負債。因此,某種意義上講,報表中的資產與負債僅為賬面價值,如果不與其市場價格結合起來,就不能對負債公司的狀況進行全面、准確的判斷。
例如,某家公司因產品質量可靠、信譽良好,或因研發高效而擁有具有市場優勢的科技產權,這些雖不一定直接表現為實際資產,但卻會影響公司的市場價值。同樣,有關其未來前景的信息,雖不直接表現為現實的資產或負債,但卻是影響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預期因素,如該公司為上市公司,股票價格會相應做出反映 [6]。
同資產、負債表的賬面會計價值相比,其市場價格與公司的現金流量、信用的聯系更加密切,對公司經營狀況的反映更敏感,影響更深,美國安然公司就是證明之一。安然公司在證券市場上的不良表現,很快使其能源交易及行銷業務受到重大影響,其曾是全美最大的在線能源交易平台(日平均成交金額高達30億美元)——網上系統交易基本陷於停頓,交易平台也在當天關閉。美國安然公司的破產,使我們不難看出:財務會計報表只能部分反映企業經營狀況,只有正確分析、預測公司資產的市場價格及影響因素,才能正確評價公司資產的真實價值。
從另外一個側面也提醒我們,公司與資本市場的聯系,使得對其資產價值的評估更加復雜。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籌集到資金的同時,受市場敏感性及反作用的影響,公司也面臨更大的信用風險。可以想像,如果不是由於資本市場所做出的強烈反應,安然公司也許不會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破產。
但遺憾的是,目前在我國,銀行進行項目評估及信貸管理時,多數採用的還是傳統的做法,較多地注重會計報表,而對上市公司資產的真實價值及價值影響因素重視不夠;在對公司信用評估時,比較多地認為上市公司一般信用較好、且能受市場監督,而對於市場的反作用可能帶來的突發性的甚至是毀滅性的風險認識不夠。
二、一般企業都具有擴大負債的傾向,且當負債高於一定比例時,具有隱瞞真實負債的動機。
一般而言,公司管理者進行資本結構決策是為了增加股東財富。根據關於企業資本結構的MM理論,在理想、無摩擦的市場環境下 [7],公司發行的所有證券的市場價格由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實際風險決定,與其資本結構無關。由於無摩擦環境不存在,公司資產的價值會因資本結構的不同而不同。比如,由於公司所得稅的存在,藉助債務融資,公司可減少納稅的金額。債務的利息抵稅的現值會反映到股票的價格之中,對於一個無債公司,當管理者宣布公司將發行一定量的債券用於回購股票時,股票的價格一定會上漲。因此,為使股東財富最大化,一般管理者都會盡量增大公司資本結構中的負債比例。
但是,一般認為,當公司資本結構中債務所佔的比例逐步提高時,公司的違約風險也越來越大,當債務比例過高時,出現財務危機的可能性增大。因此,當公司的債務比例高於某一值(最佳負債率)時,其股票價格反而會隨著債務比例的提高而下降。
上圖是國外對於某公司的個案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出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隨負債率增大而變化的情況,股票價格處於最高點的負債率為最佳負債率(60%左右)。
企業管理者的目標是實現企業股東擁有價值的最大化,最佳負債率的存在從另外角度告訴我們,一個上市公司為何盡可能擴大債務比例,而當比例高達一定值時又存在隱瞞債務的動機。再以美國安然公司為例,截止2001年10月末,該公司負債達312億美元(資產為498億美元),資產負債率為62.7%。從目前披露的情況表明,該公司長期以來一直採用虛假的財務結構和激進的會計政策,缺乏穩健和審慎作風,雖然具有所謂比較強的創新精神 [8],但出現財務危機的風險也在同步加大。該公司在不斷擴大負債時,為使債務不會立即被投資者們所了解,通過賬務違規操作,將債務列入另外的業務部門,而不在資產負債表反映,欺騙投資者。
我國部分借款企業存在負債率偏高的現象。按照規定,新建項目資本金比例一般為35-20%,按此推算,部分新建企業負債率則高達65-80%;部分老企業負債率也高達60%以上。
從銀行債權人的角度看,對高負債公司負債的真實性及變動情況應引起特別關注。可以通過金融同業的信息溝通,加強對借款人實際負債的了解。
三、當公司真實負債高於一定比例時,受利益驅動的影響企業更趨向於選擇高風險經營。
公司的資本結構決定了誰將獲得企業未來多大部分的現金流量,債券、銀行貸款需要保證固定的現金支付,而股東回報是支付所有負債之後的剩餘部分。當公司的債務金額很大時,公司的股東與債權人之間便存在利益的沖突及協調問題,代表股東利益的管理者,為了獲得高收益會傾向於選擇風險很大的投資,因為如果項目失敗,債權人將承擔大部分損失,而當項目成功時,大部分收益由股東獲得。例如,如果公司目前的資產價值為1億元,一年後到期的債務面值為1.05億元。管理者可以選擇兩個投資項目,一個是無風險的,利率為5%、一年後到期的國債;另一個是風險很大的投資項目,一年後要麼獲得2億元,要麼什麼也沒有。即使後者成功的概率較小,管理者也會選擇它,因為管理者如果投資於國庫券,一年後公司的價值將為零,如果一年後公司的價值可能大於1.05,不管可能性多麼小,股東的財富將大於零。在本例中,債權人承擔了風險投資的所有風險,股東卻可以獲得所有的風險溢價收益。因此,當公司債務比例高於一定值時,債權人會面臨債務人經營選擇上的道德風險。
安然公司破產從實踐上證明了這一點。安然公司負債比例較大,曾一度被認為是採用新營運模式的典範,它起初主要是經營發電廠等能源資產,後經過所謂「革命性的轉型」,將其業務從傳統經營轉向能源買賣和約交易。安然公司在從電力這樣的公共事業產品,到像「天氣衍生金融產品」(是一種與天氣相關的保險形式)這種新奇的金融工具方面,成為一個大膽的交易商。所有這些,起初給安然帶來了巨大成功,但也為後來財務危機的爆發留下了隱患。
因此,當企業負債高於一定比例時,要謹防其經營選擇上的道德風險。越是由於企業貸款條件好,銀行要求資本金比例較低的企業,對於其經營范圍的變化越是要引起高度的關注。
四、注意公司資產無流動性而引致的財務危機
保持流動性是指具有保證支付到期債務的能力,流動性不僅要求維持日常運轉的經營性流動性,還要求在危機情況下保證融資需求能及時得到滿足。因此,上述兩個條件之一得不到滿足,就可能陷入財務危機之中,甚至有可能破產。
美國安然公司與2001年初被紐約證交所暫停交易的APP公司(主要業務為林、漿、紙)一樣,陷入危機的直接原因都是因現金及信用不足而導致的流動性不足。安然公司雖擁有遍布全球的發電廠和輸油管線,但卻沒有足夠的現金及信用償還債務,無法保證公司的流動性,公司不能正常運轉。財務危機爆發時,安然也曾許諾其資產流動處於穩定態勢中,但是其現金還是在不到三周的時間內耗盡。安然公司的個案,很可能使美國監管部門密切注意公布了巨額利潤但營運現金收入很少的公司。
可以想像,如果安然公司當時能設法解決流動性問題,該公司就會有起死回生的一線生機,而不必被迫匆匆進行清算。
安然公司的案例啟示我們,在項目的評估及信貸管理時,不僅要注意借款人的資產的整體狀況,還要分析其資產結構,尤其是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及現金管理問題。我認為,在流動性、盈利性和安全性三者的權衡中,穩健經營是基礎,保持合理的流動性,避免支付風險是企業實現經營穩健的關鍵。對此,單純的外部約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企業必須要注意從內因上解決,採取穩健的經營和財務政策。作為銀行,也必須從更高的層次認清這一點,避免貸款對象的流動性風險擴散到銀行體系,造成銀行的流動性問題。
五、關於銀行分散化的貸款原則
適當分散化的投資原則表明,通過分散持有風險資產,可以在不減少預期收益率的條件下,減少整體風險的暴露程度。
美國安然公司的案例說明,大公司如不能穩健經營,也會有出現重大財務危機的可能性。因此,即使前景良好的貸款項目,如貸款比例過大都需慎重行事,因為這樣會使風險集中集中積聚在少數貸款項目上。
安然公司的負債高達312億美元,但專家分析,安然事件雖然會對美國金融機構有相當的影響 [9],但由於許多債權銀行是以銀團貸款形式向安然公司放貸的,各家銀行貸款金額相對較小,有利於分散風險。因此,預計安然公司的債務問題對銀行體系的影響不會很大。
安然公司案例表明,對於同一項目及風險相關性較強的項目,把握分散化信貸政策是必要的。而我國目前的狀況是:即使是很大的項目(如貸款金額高達幾十甚至上百億元人民幣),往往融資由一家銀行或少數幾家銀行承擔,為了取得對某個大項目的貸款,獨貸某個項目的情況比較普遍。為防範風險,按照適當分散化原則進行銀團貸款是較好的選擇,銀行對此應引起高度重視。
六、慎發沒有任何保證的信用貸款
風險即不確定性,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關繫到投資安全。不確定性雖然是風險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但任何一種風險的情況都是不確定性的,沒有任何擔保的信用貸款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風險大。作為銀行,應審慎發放信用貸款。
新經濟的發展使技術折舊加快、經濟周期縮短,各種衍生金融工具與實體經濟的結合使影響企業經營的因素變得更加復雜,而且影響更深更廣。
任何公司都面臨不確定性的風險,即使是卓有建樹的大公司也不例外。如果公司選定權益或資產作抵押,則當公司沒有償還貸款時,借款人有這些權益或資產的第一優先權。在破產清算前,有抵押的債權人可以通過出售抵質押品獲得應得的收益,而沒有抵質押的債權人則存在不能收回債權的巨大風險。可以認為,在安然公司312億美元債務中,採取信用放款的銀行與採取擔保措施的債權銀行所具有的清償保障是不同的。
在貸款期限長達數十年的情況下,往往難以准確預測債務人可能遇到的風險及可能造成的損失。因此,即使對目前財務狀況仍十分良好的公司,銀行也應慎重發放無任何擔保的長期貸款。但是,目前在我國,銀行間為了爭取貸款客戶,對於一些目前看情況較好的客戶,大量發放無任何擔保的長期貸款(有的貸款期限長達15-20年)。安然公司的破產告訴我們,永遠強盛的公司是不存在的,其無擔保債權人的教訓值得國內銀行界借鑒。
客觀的說,美國安然公司的破產事件給資本市場的啟示是深刻的,尤其是對金融界的教訓更值得我們深思。作為銀行,如何對借款人資產負債結構進行正確分析,如何衡量借款人資產的實際價值,加強對借款人經營狀況的信貸管理,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信貸風險防範上,如何採取適當分散化的投資原則和正確處理信用貸款問題是我國銀行界面臨的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William F.Sharp: Portfolio Theory and Capital Markets,The original edition ,McGram-Hill Companies,Inc.
Zui Bodie,and Robert C.Merton: Finance, First Edition,Prentice Hall,Inc.
[1] 原由:紐約一家律師事務所代表在1998年10月19日至2001年11月30日期間買入安然公司普通股的投資者對安然公司提起訴訟,指控該公司發布了一系列的涉及其業務、財務報告和經營狀況的誤導性陳述。該訴訟指控某些安然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士和董事,在安然的審計公司Arthur Andersen LLP有預謀的、廣泛的幫助下,在一系列的關於該公司的實質性陳述中,違反了證券法,人為地推高其股票價格。另外,安然員工持股計劃參與者也起訴安然,並提議進行集體訴訟,指控安然的非法行動導致數千名該計劃參與者在該股的下挫中損失了數百萬美元。2001年11月20日,安然員工持股計劃參與者起訴安然,並要求進行集體訴訟,指控退休計劃經理們掌握著持有該股的風險的關鍵信息而沒有透露。Amalgamated銀行也起訴安然,並要求進行集體訴訟,指控安然在其股價因錯誤地虛報了的收益報告而大幅上揚之時,通過拋售安然的股票,而賺取了高達11億美元的利潤。
[2] 僅一天時間,安然公司的市值損失26億美元,創下紐約證交所單只股票跌幅及交易量歷史紀錄,11月30日已跌到每股26美分。
[3] 此前,最大的破產申請案為1987年遞交破產保護申請的德士古公司,該公司當時總資產為358億美元。
[4] 美國安然公司在中國的機構——安然石油天然氣中國有限公司,2001年12月12日發表聲明,決定「安然石油天然氣中國有限公司及其成都分公司現決定終止在華經營。」該公司主要從事在中國國內的天然氣勘探和開發業務,其成都分公司主要負責四川油氣田的開發。
[5] 另外兩個是貨幣的時間價值和風險管理;
[6] 這也符合有效市場假說(EMH)所揭示的內容,即在市場信息完全充分的情況下,影響資產價值的全部因素已經體現在資產價格中。
[7] 指交易成本為零的金融環境,也沒有稅收成本,是一種理想化的金融環境,現實經濟生活中不存在。
[8] 美國《財富》雜志2001年2月將其評為全球最具有創新精神的公司。
[9] 安然公司的最大債權銀行是花旗銀行集團、摩根大通銀行和紐約銀行
⑤ 安然公司為什麼會破產
貪大求全,安然公司自取滅亡。 2001年10月,世界能源巨擘安然公司曝出假賬丑聞,12月2日正式申請破產。破產清單所列資產498億美元,遠遠超過了德士古石油公司(Taxaco)1987年創下的359億美元的記錄,成為當時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起公司破產案。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第七位、連續六年被《財富》雜志評為「最富創新能力」、多年來在企業界備受尊重的超級公司安然,從此成為歷史。 2000年2月,當安然公司子休斯敦召開由信貸分析家和債券投資者參加的年會時,公司的情況可謂是蒸蒸日上。當時,安然的股價約為每股80美元,資本市值達到700億美元,比3年前增長了4倍。但是,安然公司高層仍認為這個股價還不夠高。當時的安然公司首席執行官傑夫.斯基林(Jeffrey Skilling)向與會者宣稱,由於公司在能源市場的統治地位及其進軍電信市場的新計劃,安然的股價應該會漲到每股126美元。然而兩年後,安然的股價不僅下跌到了幾美分的地步,而且其公司也淪入了破產的境地。 美國企業界有關專家分析認為,安然之所以陷入目前這種危險的境地,與其在過去發展過快、攤子鋪得過大及公司內部一些違法經營活動有關。 據能源財務顧問卡梅龍.潘恩介紹,安然公司的前身---休斯敦天然氣公司的經營情況非常良好,在德克薩斯州的地位舉足輕重。但在1985年,肯尼思.萊策劃兼並了實力超過自己一籌的經營對手---聯合北方,使合並後的安然公司背負了沉重的債務。在20世紀80年代,安然公司被這些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它一直試圖通過轉讓部分股權的方式來消減債務,但並不成功。後來肯尼思.萊的左肩右肩---傑夫.斯基林發明了杠桿式擴張方法,這才解決了公司資金短缺的危機。但如此的後果,使公司再一次走上了急劇擴張的道路。 實際上斯基林的方法並沒有徹底解決安然的債務問題,只不過是公司的急劇擴張掩飾了這一問題。到了1992年,隨著安然躍升為國際跨國公司,人們似乎已經將它的債務問題淡忘了。那一年,安然將經營觸角延伸到了歐洲、南美和俄羅斯,之後又進入了印度和中國市場。不僅干自己的老本行---天然氣,還將業務擴展到了發電、管道及其他眾多領域,開始了它外強中乾的發跡史。 如果安然公司能夠很好的經營這些項目,本來是可以保證公司健康發展的。然而這些擴張活動並沒有像安然聲稱的那樣為公司帶來回報。安然公司先後在國外投下了75億美元,但取得的回報實在微不足道。兩個最典型的商業敗筆就是:印度的達博爾電站項目和英國的埃瑟里克斯水處理項目。用禍不單行來形容達博爾項目再合適不過,項目還沒有上馬就遇到了麻煩。由於認定其在經濟上可行,世界銀行1993年拒絕為這一項目提供貸款,結果安然公司自己投入了12億美元。後來因印度國內政黨更迭,工程兩次下馬,經過一年多的談判才得以恢復。好容易等到這一台740兆瓦的機組並網發電了,唯一的用戶,馬哈拉特拉邦電力委員會又認為其收費太高,而拒絕支付電費。這一糾紛遲遲沒能解決,2001年安然公司只好停止電站的運行。基於同樣的原因,第二胎1444兆瓦機組也於2001年6月停工,當時已完成了工程總量的90%。 在埃瑟里克斯項目上,安然的損失更為慘重。公司於1998年投入28億美元巨資,買下了英國外賽克斯水處理公司,期望已該公司作為平台,經營水處理業務,並將項目命名為埃瑟里克斯。由於經驗不足,項目於1999年6月步入市場後,在投標競爭中屢屢敗給老對手,安然公司不得不出高價與他們搶生意。而如此做得到的訂單肯定是賠錢的。糟糕的是,英格蘭恰在此時降低了水價,從而影響了公司的主營收入,這使得公司的股價急劇下跌了40%。安然公司2001年三季度公布的6.38億美元虧損中,埃瑟里克斯項目佔了其中相當一部分份額。 但是,為了實現從「全美最大能源公司」變成「全球最大的能源公司」這一目標,安然公司繼續向印度、菲律賓和其他國家擴張,包括建設 玻利維亞到巴西的天然氣輸送管網路。在北美的業務也從原來的天然氣、石油的開發與運輸擴展到包括發電和供電的各項能源產品與服務業。然而,這其中的許多項目都是不成功的。 安然經營的失敗絕非偶然,而是與該公司的企業文化有著必然的關系。安然公司獎勵業績的辦法,頗讓人費解。經理人員完成一筆交易的時候,公司不是按照項目給公司帶來的實際收入而是按預測的業績來進行鼓勵。就是說,如果簽署協議的那天,預計項目可以為公司帶來30%的回報,那麼就按照這一數字給負責人發獎金。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安然前副董事長說,這樣一來,經理人員常常在項目計劃上做手腳,讓它們看上去有利可圖,然後迅速敲定,拿到分紅就萬事大吉了。至於日後賺不賺錢,根本不關他的事。時下美國貿易業通行的會計制度,業助長了安然公司的經理人員在簽署項目時草率行事的歪風。按照這一制度,公司在簽署一份長期的合同時,就將預計給公司帶來的所有收入,提前登錄到賬目上。日後如果經營業績與預測的不符,再以虧損計算。不切實際的貪大求全,盲目草率的亂鋪攤子,在任何時候對於任何企業都是危險的,安然公司縱然是世界能源巨頭,也無法逃避這一鐵的規律。
麻煩採納,謝謝!
⑥ 很多公司,將近破產。他的CEO 就開始公司轉移資產,然後拋售公司股票。這有什麼好處
這只是將損失減到最小的具體反映,沒有什麼好處或者不好處,畢竟誰也不希望破產。
再說上市公司高管沒有決定減少持股的權利,這需要董事會決定的,CEO只是打工的。
在國內,破產造成拋售的例子不多,最壞的結果他們會說是拋售造成的破產。
倒是突然的事件造成的拋售比較多,比如三聚氯胺讓伊利股份一段時間內下浮較大。
多數管理層不會做出拋售的舉動,他們反而會放出假的利好一步步把股價拉升慢慢出貨。
例如宗申動力的幕後交易者曾利用巴菲特持股的消息在某天將股價拉到漲停板。
⑦ 據說安然破產之後, 老闆夫婦因為買了保險還有每年90萬美金, 請問這錢不用用來還債么
肯尼斯萊的這個報道我查過很多,因為英文不好沒法查證來源,根據能找到的中文報道顯示,肯尼斯萊在安然倒閉之前繳納了約4000萬美元的保險,在其67歲之後每年可以領取約90萬美元的然老金,按照當地法律這筆錢是不會用來還債的。但是有一件事,肯尼斯萊64歲時就死於心臟病。。。 網上很多人在那中國保險法說事兒,那肯尼斯萊舉例,我都瘋了,兩國法律不一樣呀。
法律條文可以參考美國現行《破產法》第522條d款就債務人可以保留而不用於債務清償的個人財產作出了如下規定:
(1)債務人享有的總價不超過7500美元的財產利益,包括債務人或其撫養的人作為住所的動產或不動產、債務人或其撫養的人作為住所的、在合作組織中的財產,或者債務人或其撫養的人的墓地。
(2)債務人享有的在一輛汽車上不超過1200美元的財產利益。
(3)債務人享有的用於債務人或其撫養的人個人、家庭、日常使用的下列財產上單項不超過200美元且總額不超過4000美元的財產利益:傢具、生活用具、衣物、器具、書籍、動物、糧食或樂器等。
(4)債務人享有的主要用於債務人或其撫養的人個人、家庭、日常使用的,總價不超過500美元的珠寶上的利益。
(5)債務人享有的任何財產上不超過總額400美元的財產利益,如果前文(1)規定的7500美元的自由財產有未用余額,則加上債務人享有的在此余額內以3750美元為限的任何財產上的財產利益。
(6)債務人享有的債務人或其撫養的人職業需要的任何下列財產不超過750美元的財產利益:器具、職業書籍、工具等。
(7)債務人擁有的任何未到期的人壽保險合同,信用人壽保險除外。
(8)債務人享有的以債務人或者扶養債務人的人為保險人的任何未到期人壽保險合同中產生的紅利或者投保金額,減去第542條(d)。
(9)債務人或者其扶養的人專用的醫療保健輔助器械。
(10)債務人有權取得的:
(A)社會保險金、失業救濟金、地方公共補助金;
(B)退伍軍人補助金;
(C)因殘疾、疾病或失業取得的救濟;
(D)為了維持債務人及其撫養的人的生活需要在合理、必要限度內獲得離婚一方支付給另一方的撫養費、生活費以及分居的生活費;
(E)為了維持債務人及其撫養的人的生活,需要在合理、必要限度內由於疾病、殘疾、死亡、年老或服務期限而支付的股息、養老金、紅利、年金或類似計劃或合同。
(11)債務人基於下述原因應得到財產或得到金錢支付的權利:
(A)根據犯罪受害人賠償法獲得的賠償;
(B)因扶養債務人的人死於犯罪行為而為了維護債務人及其撫養的人在合理、必要限度內因生活需要而給予的支付;
(C)撫養債務人的人作為人壽保險合同的被保險人死亡後,為了維護債務人及其扶養的人在合理、必要限度內因生活需要而給予的支付;
(D)債務人或扶養債務人的人因人身受到傷害獲得賠償中不超過7500美元的那一部分,但不包括對肉體或精神痛苦的補償和實際經濟損失的補償;
(E)基於債務人或扶養債務人的人預期收入的減少,為維持債務人及其扶養的人在合理、必要限度內因生活需要而給予的補償。
⑧ 安然事件,安然公司只是把自己的年收入把多了,為什麼會影響他們後來破產,為什麼說是丑聞,就像我每月工
上市公司虛增收入的目的是為了讓虛假財務報表中的數字也就是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更加好看。
你個人的工資對外吹噓是沒有影響的,但是上市公司不一樣,因為涉及到很多投資者(包括股民)的利益,這種財務報表中的不實陳述會誤導投資者做出不當決策。而安然公司的丑聞已經報道後,必然引起恐慌,然後是股票被大規模拋售,進而引起股價進一步下跌。這樣的後果就是公開市場上已經沒有安然公司融資的機會。對於企業來講,很多時候利潤並沒有現金流重要,因為短期內的虧損企業還可以承受,但是一旦資金鏈斷裂,導致的必然是企業無法持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