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阿里影業股票發行價格
擴展閱讀
看macd買股票 2025-04-24 18:32:33
口子窖酒股票價格表 2025-04-24 18:24:44
東海通寶可直接買股票嗎 2025-04-24 18:14:33

阿里影業股票發行價格

發布時間: 2021-05-24 09:15:53

A. 劉詩詩「夫妻店」稻草熊公開超購逾402倍,影視股IPO「回溫」了

這場因創始人吳奇隆、股東劉詩詩趙麗穎的身影而備受矚目的明星資本盛宴,終於拉開帷幕。1月15日早9時,股份將在聯交所主板開始買賣。時隔四年多,稻草熊再戰IPO,市場環境已然巨變。

去年4月,港交所宣布對「同股不同權」等三類公司打開大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與港交所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這意味著「創業板+H股」的模式已經正式落地,多項政策為影視公司登陸港股帶來利好。

影視公司資本化回溫了嗎?盡管上述四家上市取得進展的公司多屬業內頭部,但也無疑釋放出些許利好跡象。兩個月之前,中國文化產業投資母基金在北京正式成立。基金由中宣部和財政部共同發起設立,目標規模500億元,首期已募集資金317億元。這同樣也是一個「回春」信號。

根據同樣在港股上市的影視公司來看,歡喜傳媒自上市以來股價持續下行,目前的股價為1.470港元,力天影業上市首日破發,股價跌超33%。對稻草熊來說,萬里長征剛剛邁出了第一步,上市之後能否輸出爆款,得到市場的認可才是更重要的。

B. 趙薇是阿里巴巴第二股東還是阿里影業

是阿里影業
2014年12月20日,趙薇及其丈夫黃有龍於以每股1.6港元的價格,耗資30.88億港元買入約19.3億股阿里影業(01060,HK)股份,持股比例9.18%,成為阿里影業第二大股東。

C. 預虧6億 阿里影業靠什麼支撐300億市值

阿里做電影的計劃,進展並不順利。

去年3月,文化中國宣布,阿里巴巴將斥資62.4億港元,入股60%,這意味著阿里對文化中國的估值為104億港元。這比文化中國收購前的市值翻了一倍左右。然而,重金買下這家公司60%股權之後,阿里並不省心,很快發現這家公司的種種財務問題,並展開調查。

直到去年12月底,阿里影業宣布計提約3.93億港元的減值准備,直接導致大幅虧損。今年1月26日,阿里影業發布了成立以來的首份盈利警告,稱2014年全年可能出現最多6億港元的重大虧損。

財務問題之外,阿里入主前公司原有的業務也出現了種種變化,有消息稱,阿里入主之後,不少文化中國的老員工也相繼離職。

阿里影業前主席董平也於1月22日於場外以每股1.5港元,減持6.25億股,涉資9.38億港元,持股由6.21%降至3.23%。

但對於阿里影業的未來,趙薇夫婦看好。去年12月20日,趙薇夫婦以每股1.6港元的價格買下19.3億股,這一價格幾乎是阿里影業近幾個月的最高價。

最新的消息是,CEO張強也將與這家公司深度綁定。

1月28日,阿里影業公告稱,張強將以每股1.67港元的價格,獲得這家公司2.1億股股份的購股權。1.67港元,幾乎是阿里影業近幾個月以來的最高價,有網友稱,阿里影業幾乎是以一張白紙支撐著300多億港元的市值,這也意味著,張強要想從資本市場獲利,必須帶領阿里影業奮力一搏。

□新京報記者 鄭道森 北京報道

阿里陷文化中國「財務陷阱」

2014年以來,互聯網巨頭相繼布局電影領域。騰訊成立了騰訊電影+,網路成立了電影事業部,優酷和愛奇藝則分別成立了合一影業和愛奇藝影業……不難發現,這些互聯網公司大多是在自己的公司內部孕育電影項目,或者成立主營電影的子公司。

與這些公司選擇內生性的發展不同,阿里直接在香港收購了一家上市公司——文化中國。2014年3月,阿里宣布將通過認購新股的方式,獲得文化中國近60%的股權。

文化中國是一家影視劇製作公司,掌門人是國內影視圈「大佬」級人物董平。這家公司曾投資2013年國產片票房冠軍《西遊·降魔篇》,獲得該項目30%的股權,並與周星馳、王家衛、陳可辛、柴智屏等諸多電影圈大咖有長期合作協議。

阿里對文化中國的高估值,曾讓眾多業內人士頗為驚訝。

阿里出資62.4億港元,認購了文化中國近60%的股權,這意味著,阿里對文化中國的估值為104億港元。而就在阿里宣布入股前一天,文化中國的市值僅為53.4億港元,阿里對文化中國的估值幾乎是這家公司市值的2倍。

這家重金買入的公司,還沒有讓馬雲實現電影業務的快速布局。去年6月,阿里完成了這樁交易,隨後將公司更名為阿里影業,直到今年1月,阿里影業才發布了第一個項目——《擺渡人》。

去年8月15日,阿里影業發布停牌公告稱,新任管理層對財務和經營狀況做出初步審閱後,發現「以往會計期間可能存在不恰當財務處理及可能存在資產計提減值准備不足」。

這一次停牌長達4個多月之久,復牌時已是去年12月22日。在這期間,阿里聘請了普華永道,對入股前公司的諸多財務問題進行調查,時間追溯至2012年12月31日。

最終,阿里影業宣布計提約3.93億港元的減值准備,直接導致2014年上半年公司的大幅虧損。這些減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子公司在內地銷售藝術品、電影、電視版權時在繳納稅款、適用稅率等方面存在不妥之處。

資產減值,只是阿里影業業績大幅虧損的一個原因,另一方面,則是這家公司原有電影、電視劇發行業務的延遲。

2015年1月,阿里影業宣布去年全年虧損可能達到6億港元,原因就是推遲發行了原定於2014年發行的若干電視劇,取消或是推遲了若干原定去年製作、發行的電影,並且,雜志行業不景氣、運營團隊變更(文化中國旗下還有《費加羅》雜志的運營權)。

300多億市值背後的資產

業績大幅虧損預期,導致了阿里影業股價的下跌。

在去年8月停牌前,阿里影業股價長期在每股1.6港元之上,但在12月22日復牌之後到今年1月22日之前的一個月當中,股價一直在1.5港元以下,直到近期曝出趙薇夫婦持股的消息,股價才又提升至1.6港元左右,上周五收盤,阿里影業報收1.54港元。

這樣的股價,對應阿里影業的市值已是326億港元,摺合人民幣260億元。如果放在A股,已是影視公司中市值第三大的公司,僅次於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

有港股分析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326億港元的市值,已經可以排入港股的近10%,但阿里影業的業務事實上並未充分開工。

有股民在投資者論壇中發言稱:「支撐阿里影業300多億港元市值的,只有對阿里集團的想像,以及公司與幾個影視大咖的長期合作協議。」

在阿里入主前,文化中國曾與王家衛、陳可辛、柴智屏、周星馳,都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並且向這四位影視界資深人士分別支付了5000萬元預付款。

正因為此,阿里影業獲得了2014年國慶檔大賣的電影《親愛的》的投資份額。阿里影業2015年開年後宣布的第一個項目——《擺渡人》,就是由王家衛監制。

此外,阿里影業旗下的資產還有《還珠格格》的電影改編權,以及《狼圖騰》的海外發行權。

趙薇、張強與阿里影業「深度綁定」

與阿里影業前董事會主席董平減持不同,與馬雲私交很好的趙薇夫婦卻入股阿里影業。

阿里影業獲得了趙薇夫婦31億港元的巨額資金入股,並且入股的價格為1.6港元,已經高於上周五的收盤價1.54港元。

換句話說,趙薇夫婦的入股已經出現了浮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阿里影業方面曾回應稱:「既然股票沒賣,所謂貶值的情況就不是定論。阿里影業接下來將會有一系列大動作,趙薇買我們的股票肯定不會虧!」

比趙薇入股價格更高的,未來可能是這家公司的CEO張強。

1月28日,阿里影業公告稱,將授出2.85億股的購股權,這其中的2.1億股由CEO張強獲得,購股權10年有效。不過,這一購股權的價格是1.67港元,比當前的股價還要高。

這也意味著,張強如果想真正從股權激勵中獲得資本收益,必須努力讓阿里影業的股價獲得大幅提升。

「支付寶+中影」組合靠譜嗎?

阿里正在給這家公司注入全新血液。

有阿里影業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公司已經發起了大規模的招聘計劃,招募的員工幾乎都是90後,而一些文化中國的「老人」則悄然離職。

接受新京報采訪時,阿里影業CEO張強表示,「我們的主力電影觀眾平均年齡是21.8歲,很年輕,但主力導演的平均年齡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在他看來,電影製作人員必須實現年輕化。

在選擇投資哪部影片時,阿里影業的原則是「接地氣」。張強說,既然主力觀眾都是年輕人,他們都是在網上泡著的,那麼電影從演員到台詞,都必須符合他們的審美,「有時候我看到一些電影,台詞非常不對味,這種片子一看就很危險。」

阿里影業第一部主投的影片並非大製作,而是一部由暢銷書作家張嘉佳執導的情感喜劇片,這樣的投資路數,似乎是要模仿郭敬明、韓寒在電影領域的成功。對此,張強回應,大明星、大導演並非電影票房的保證,相比之下,他更願意信賴熱門文學的銷量、點擊量、口碑等數據。

在電影發行業務上,張強提出,要建起一支全國最大的地網發行團隊。目前,這一風聲已在電影圈悄然發酵,在電影發行領域,光線和樂視是地網發行做得最好的兩家。

所謂地網發行,通俗地說,類似於廠商在超市裡派駐的促銷員,他們的任務,是幫助電影在各家影院獲得更大比例的排片。張強表示,這支發行團隊將由原來阿里B2B的業務骨幹負責搭建,未來人數將多達200到300人,一個人負責10家電影院。

張強交給這些地網團隊的任務,與以往的電影發行公司截然不同。用張強的話說,就是通過支付寶的用戶數據系統,幫助電影院將周邊3公里的支付寶用戶發展為電影院的會員,而另一方面,這些電影院的售票系統,未來都會「搭建」在淘寶電影的平台上。

與阿里在電商領域的做法類似,張強要將全國電影院的售票系統全部搬上阿里雲;與現有的在線售票網站不同,未來阿里強調的並非自己來售票,而只是打通系統,讓影院實現在淘寶電影平台上的電影票銷售。

此外,阿里還打算為全國的電影院免費建立電商平台。「觀眾看電影的時候,用手機對著屏幕就可以實現付費購買衍生品,最後送貨上門。」張強說:「由於是在電影院產生的利潤,我們跟電影院分成。」

對於這樣的計劃,國內前四大電影公司一位資深人士表示:「這些計劃如果能在阿里影業真正實現,那麼這家公司將獲得巨大的想像空間,但這一系列宏偉的藍圖,都需要具體的執行者,阿里影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內一位長期從事院線管理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阿里擁有淘寶電影的平台,在線上發行上有很好的優勢,做好線上的工作,對影院排片就已經可以有強大的說服力,龐大的地網發行團隊固然有助於疏導用戶、組織活動等等,但對於阿里來說是否有必要做如此大規模的線下發行可能也要斟酌。

■ 對話

馬雲的電影情結

專訪阿里影業CEO張強

馬雲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很多挫折,他曾說,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鼓勵他能堅持下去。

自從去年6月更名為阿里影業以來,這家上市公司尚未對外正式發布過公司的發展戰略,只是在今年1月發布了主投的首部電影。

坐擁300多億港元的市值,阿里影業已是國內影視公司中市值第三大的公司,僅次於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這家上市公司的未來方向如何,一直是眾多投資者關心的話題。

今年1月,阿里影業CEO張強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他表示,阿里影業要建國內最強的地面發行團隊,不僅服務於電影院,也服務於觀影人群,把數億支付寶用戶變成電影院的會員。

新京報:馬雲為什麼要做電影?

張強:阿里做電影有情感的原因,也有理性方面的考慮。

感性方面,馬總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很多挫折,他曾說,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鼓勵他能堅持下去,這個情結是很深的。去年10月,馬總帶隊去洛杉磯,專門去了派拉蒙的片場,坐在「阿甘」坐過的椅子上拍了一張照片。

理性方面,我跟馬總深談過一次,他主要看中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空間,未來這個市場會達到2000億的規模,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我們一致認為,2000億的市場規模中,票房只佔三分之一,衍生品三分之一,付費點播再佔三分之一。但在票房之外,現在另外兩塊幾乎是空白,空白恰好是阿里要做的事情。

新京報:在線點播這一塊,您曾說要用60多億資金來購買版權,是這樣嗎?

張強:這一塊可能大家有誤解,不是上市公司阿里影業來做,而是阿里集團旗下的數字娛樂事業群來做,阿里影業與阿里數娛打配合。

新京報: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方面,阿里跟一般的影視公司有什麼不同?

張強:我們會更加關注年輕一代觀眾的審美期待,大量使用大數據作為參考的首要條件。

我們要拍中國年輕觀眾最喜歡的電影,主要集中在三類:

第一類是奇幻類電影,尤其是以好萊塢大片為代表的,把視覺做到極致;第二類是有情感共鳴的本土喜劇;第三類是青春愛情類、懷舊類題材。

未來,我們主攻的一方面是奇幻大片,一方面是喜劇。對於奇幻大片,故事是國內的故事,特效我們可以請國外的團隊來做。

我們的下一部電影會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也是一本超級暢銷書。我們非常看重IP的價值,IP可能是書、漫畫、游戲。

新京報:您對題材選擇的要求是什麼?

張強:我們要做的是接地氣的東西,「接地氣」這三個字我一直非常強調。

現在的主力觀眾都是年輕人,是比較新興、獨立、有特點、有個性的一代。這一代,他們適應互聯網帶來的各種沖擊,從演員到台詞,都必須符合他們的審美。有時候我看到一些電影,台詞非常不對味,這種片子一看就很危險。

新京報:阿里影業成立至今一直沒有公開發布公司戰略,一些投資者也比較困惑。未來阿里影業要做哪幾件事?

張強:我們要做3件事:第一是「O2O的電影模式」,也就是線上線下結合的電影模式;第二是在電影和電視劇業務裡面打通電商模式;第三是拍電影和電視劇。

新京報:電影O2O很多家都在做了,阿里有什麼不同?

張強:過去我們看到,電影的線上發行,就是格瓦拉、貓眼;線下發行,就是樂視、光線。

未來我們既有線上的淘寶電影,也要建國內最強的地面發行團隊。過去阿里B2B的鐵軍有1萬多人,我們地面部隊就是從B2B那邊抽調了核心成員來組建,會有兩三百人,一個人負責10個電影院。

300多億港元市值的支撐點

與影視大咖的長期合作協議:文化中國曾與王家衛、陳可辛、柴智屏、周星馳,都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

市場空白:衍生品,付費點播

管理層與公司綁定:CEO張強會認購股份

明星股東站台:阿里影業獲得了趙薇夫婦31億港元的巨額資金入股

「支付寶+中影」組合戰略模式

D. 趙薇 5億買的什麼股票

趙薇投資5億買入股票不確切,沒有這方面的信息,應該是投入25億,套現部分後盈利5億。

路透社報道,趙薇以及夫婿黃有龍已購買阿里旗下的噴鼻香港上市企業——阿里影業9.18百分之百的股權,變成僅次於阿里集團的第2小股東。

港交所信息顯示,趙薇夫婦是在2014年12月20日按每股平均價1.6港元購入的,總共買了逾19.3億股。這意味著,趙薇夫婦花了近31億港元,摺合成人民幣就是近25億人民幣。持股數月後賣出2.56股,獲利5億。

阿里影業全稱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1060.HK,以報章媒體經營、移動新媒體運營與精品影視劇攝制等為主業的綜合性文化產業集團。

E. 現在能否購買阿里巴巴股票,如何購買

可以購買。具體方法如下:

一、開通美股賬戶直接購買首先要選擇一家有資質的券商,之後按照流程填寫資料並提交身份證、戶口本、駕照或護照等掃描件,最快2-3天就能搞定。在向賬戶打入至少500美元後,整個准備工作就算完成了。根據阿里最新招股書,IPO發行價區間為66美元至68美元,換算成人民幣最低也要約400元每股。 據業內人士介紹,美股最小成交單位與A股一樣,為100股,也就是說,如果國內投資者要買阿里巴巴的股票,最小投資額也需6600美元,摺合人民幣約為4萬元。

二、投資基金定製的阿里巴巴相關產品內地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國內基金公司定製的海外產品參與阿里IPO投資。此類產品一般通過換匯結算業務將境內人民幣兌換為美元並轉入境外美元賬戶,再轉入專項基金參與阿里巴巴IPO的配售。

三、走「熟人關系」路線購買據悉,阿里巴巴將拿出6%的股票用於「親友股計劃」,大約12億美元左右。公司在上市前將一部分股票的認購權以IPO價格指定給公司員工及其親朋好友,被視為一種拓展股東基礎以及獎勵內部人員的手段。如今阿里巴巴遠走美國更把國內市場弊端暴露無遺。而優質本土上市資源的流失,已然成為中國股市難以言說的「痛」。目前阿里巴巴單股價格較高,而美國股市單日交易不限制10%漲停或者跌停。阿里巴巴這樣強勢的公司,上市後股票也難免會出現無法預料的波動。 所以,一旦出現股價連跌,散戶可能無法承受。若真想投資阿里巴巴,國內股民必須做好承受准備。

拓展資料:

阿里巴巴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集團)是以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雲為首的18人於1999年在浙江杭州創立。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項業務,另外也從關聯公司的業務和服務中取得經營商業生態系統上的支援。業務和關聯公司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劃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路等。

2003年5月,馬雲投資一億元人民幣建立個人網上貿易市場平台——淘寶網。2004年10月,阿里巴巴投資成立支付寶公司,面向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推出基於中介的安全交易服務。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BABA」。2017年11月11日全天,2017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總交易額(GMV)達到1682億元人民幣。

11月20日,阿里巴巴與歐尚零售、潤泰集團宣布達成新零售戰略合作。2018年2月1日,阿里巴巴獲得螞蟻金服33%的股權。2月5日,阿里巴巴出資46.8億元收購萬達集團持有的萬達電影7.66%的股份。4月,阿里巴巴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么完成全資收購。4月20日,阿里巴巴宣布全資收購杭州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5月3日,阿里巴巴宣布全資收購北京先聲互聯科技有限公司。5月10日,網路香港持有的餓了么股權轉讓給阿里巴巴,總金額為4.88億美元。

F. 阿里影業配售40億股新股是只配給老股東嗎

股票配售是股票行業的術語,「配股」是指上市公司在獲得必要的批准後,向其現有股東提出配股建議(配售價格一般都比當時的價格低),使現有股東可按其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認購配股股份的行為。
配股是上市公司發行新股的方式之一。 程序為: 登。

G. 黃有龍怎麼突然有錢

在和趙薇結婚之前很多人對於黃有龍這個名字並不熟悉,成為趙薇丈夫以後大家都知道黃有龍是個富商,而且是特別有錢的那種,網路上一直有很多關於黃有龍發家史的傳言,雖然已經多次澄清,但是還是有很多不懷好心的人故意造謠,下面我們來看看黃有龍家庭背景靠什麼發家的發家史揭秘?以及黃有龍怎麼突然有錢的?


黃有龍最重要的身份是趙薇的老公,是小四月的爸爸,同時黃有龍還是一個商人,黃有龍早年曾從事酒店管理工作,業務涉及房地產經營、金融投資管理、建材營銷、汽車貿易及旅遊等行業。還在澳門開設煙廠,大力開發酒店、餐飲與紅酒事業。後來投資阿里和馬雲成為了合作夥伴,斥資近31億港元,買入阿里巴巴影業(1060.HK)的9.18%已發行股本,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而且在法國還擁有自己的酒庄。


一直都有傳言說黃有龍是從司機搖身一變成為富甲一方的商人,但是日前黃有龍就自己是誰的司機做出了回應,並且否認了網上一些不實的傳言,黃有龍的原話是這樣的:


2008年黃有龍在湖南長沙的LV活動上認識趙薇,後來因為情投意合兩人走到了一起2009年趙薇與黃有龍正式注冊結婚。2014年趙薇生下了女兒小四月,女兒中文名叫黃新,粉絲取名黃小薇,昵稱小四月。


沒有誰是隨隨便便成功的,富商黃有龍也不例外,其實黃有龍並不像網上傳的那麼神乎其神,也是從年輕的時候摸爬滾打才有了今天的財富,黃有龍老家其實是湖南的一個小山村,父輩都是農民出身,網路上關於黃有龍是如何發家的很少提及,特別是和趙薇結婚以前的,聽說黃有龍25歲的時候就在深圳買了一套房,大概是2001年,後來黃有龍開了好幾家公司。


說實話黃有龍之前是怎麼有錢我們不了解,但是和趙薇結婚以後財富聚集越來越多,特別是開始涉足影視行業,還和馬雲做起了生意,入股阿里巴巴,再之後的幾年,黃有龍夫婦化身股神,積累了57億元身價。黃有龍能夠有今天的成就趙薇也起著很大的作用。


此前趙薇夫婦因收購萬家文化(現祥源文化)過程中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而面臨證監會的處罰,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11月9日祥源文化公告稱,已經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萬家文化、龍薇傳媒等涉嫌信披違法違規案已調查完畢,依法擬對龍薇傳媒、萬家文化、黃有龍、趙薇、趙政以及萬家文化當時的實際控制人孔德永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

調查結果出來後,多位律師發表了公開聲明,開始徵集祥源文化收購案中蒙受損失的中小投資者,准備提起集體訴訟。


不管黃有龍之前是怎麼發家的,他之後的成功與馬雲分不開,黃有龍趙薇夫婦在資本市場上的幾筆大買賣,都是跟著「帶頭大哥」馬雲一起做的。2014年12月20日,他們以每股1.6港元購入逾19.3億股阿里影業股份,涉及資金達3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5億元),交易完成後,趙薇夫婦憑借9.18%股份成為阿里影業第二大股東。當然黃有龍本身也是個敢打敢拼的人,有經商和投資的天賦,不然也不會商業板塊涉及各個領域,能有今天的成就和財富,不管網路上怎麼說,他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

H. 為什麼阿里巴巴的股價那麼低

1、首先股價的高低和發行時的股份數量及盈利水平有關系。如果發行的數量多,發行時定價自然就低了,如果公司的盈利不好,那麼股價也沒有支撐,股價自然也不高了。
2、我建議不要只看股價,要看整體的市值,因為衡量一個公司的規模的時候更多的是看市值。
3、目前阿里巴巴目前已經退市了。

I. 阿里巴巴期下共有多少網站和公司,都是哪些

他們之間關系復雜,並不能簡單的說是從屬關系,以下是公司發展歷程(裡面有詳細和它有關系的公司或網站(截止到我發答案時)

發展歷程:
1999年9月,馬雲帶領下的18位創始人在杭州的公寓中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團,集團的首個網站是英文全球批發貿易市場阿里巴巴。同年阿里巴巴集團推出專注於國內批發貿易的中國交易市

早期的阿里巴巴團隊於馬雲公寓內工作
場(現稱「1688」)。
1999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從數家投資機構融資500萬美元。[6]
2000年1月,阿里巴巴集團從軟銀等數家投資機構融資2,000萬美元。
2000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舉辦首屆西湖論劍,匯聚互聯網界的商業和意見領袖討論業界重要議題。[7]
2001年12月,阿里巴巴注冊用戶數超越100萬。[8]
2002年12月,阿里巴巴集團首次實現全年正現金流入。[9]
2003年5月,購物網站淘寶網於馬雲公寓內創立。[10]
2004年2月,阿里巴巴集團從數家一線投資機構融資8200萬美元,成為當時中國互聯網屆最大規模的私募融資。
2004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首次舉辦網商大會,期間舉行首屆十大網商頒獎典禮。

馬雲與軟銀首席執行官孫正義
2004年7月,淘寶網發布讓買家與賣家進行即時文字、語音及視頻溝通的PC版通訊軟體阿里旺旺。
2004年12月,阿里巴巴集團關聯公司的第三方網上支付平台支付寶推出。[11]
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與雅虎宣布雙方已簽署合作協議,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全部資產,同時獲雅虎10億美元投資,並享有雅虎品牌及技術在中國的獨家使用權;雅虎獲阿里巴巴40%的經濟利益和35%的投票權。[12]
2005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接管中國雅虎。[13]
2006年7月,淘寶大學課程推出,向買家和賣家提供電子商務培訓及教育。[14]

管理層與員工慶祝公司跨越首個財務里程碑
2006年10月30日,阿里巴巴集團對本地化生活社區平台口碑網的戰略投資完成。[15]
2007年1月9日,阿里巴巴集團在上海宣布旗下公司阿里軟體正式成立。[16]
2007年11月,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同月,阿里巴巴集團成立網路廣告平台阿里媽媽。[17]
2008年4月,淘寶網推出專注於服務第三方品牌及零售商的淘寶商城。[18]
2008年6月4日,阿里巴巴集團把旗下的中國雅虎與口碑網整合成立雅虎口碑公司

淘寶商城成立慶祝會
。[19]
2008年9月4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旗下淘寶網和阿里媽媽合並發展。[20] 同時阿里巴巴集團研發院成立。[18]
2009年7月22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旗下阿里軟體公司與原先隸屬阿里巴巴集團的阿里研究院正式合並,合並後的公司名稱仍為阿里軟體。[21]
2009年8月21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口碑網拆出中國雅虎注入淘寶網。[22]
200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慶祝創立十周年,同時成立阿里雲計算。同月,阿里巴巴宣布收購中國領先的互聯網基礎服務供應商中國萬網。[23]

阿里巴巴集團十周年慶典
2010年3月,阿里巴巴更改其中國交易市場的名稱為「1688」。同月,淘寶網推出團購網站聚劃算。
2010年4月,阿里巴巴正式推出全球速賣通,讓中國出口商直接與全球消費者接觸和交易。
2010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會將每年收入的0.3%撥作環保基金,以促進全社會關注環境問題並支持保育活動。
2010年7月,阿里巴巴集團推出合夥人制度,以保存其使命、願景及價值觀。
2010年8月,阿里巴巴收購兩家服務美國小企業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供應商Vendio及Auctiva。同月,手機淘寶客戶端推出。
2010年11月,阿里巴巴宣布收購國內的一站式出口服務供應商一達通。[24]

公司大事記 (12張)
2011年6月16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淘寶網分拆為三家公司一淘網、淘寶網、淘寶商城。[25]
2011年10月,聚劃算從淘寶網分拆,成為獨立平台。[26]
2012年1月11日,淘寶商城正式更名為「天貓」。[27] 同月,阿里巴巴集團成立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並向該會撥款,以支持不同范疇的公益活動。[28]
2012年6月20日,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代碼1688)在香港聯交所退市,市場矚目的阿里巴巴私有化落幕。[29]
2012年7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調整公司組織架構,從原有的子公司制調整為事業群制,把現有子公司的業務調整為淘寶、一淘、天貓、聚劃算、阿里國際業務、阿里小企業業務和阿里雲七個事業群。[30]
2012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完成對雅虎初步的股份回購並重組與雅虎的關系。[28]

淘寶網十周年慶典
2012年1月,淘寶商城宣布更改中文名為天貓,加強其平台的定位。[31]
2013年1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旗下的阿里雲與萬網合並為新的阿里雲公司,合並後「萬網」品牌將繼續保留,成為阿里雲旗下域名服務品牌。[32]
2013年1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現有業務架構和組織將進行相應調整,成立25個事業部,由各事業部總裁(總經理)負責。[33]
2013年7月,阿里巴巴集團發布阿里智能TV操作系統。
2013年8月,阿里巴巴集團園區遷往杭州市西溪。
2013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正式推出社交網路手機客戶端來往。[34]
2014年2月,作為天貓平台延伸方案的天貓國際正式推出,讓國際品牌直接向中國消費者銷售產品。
2014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完成收購移動瀏覽器公司UC優視並整合雙方業務。同月,阿里巴巴集團開始以阿里電信品牌在中國提供移動虛擬網路運營商服務。同月,阿里巴巴集團完成收購電影及電視節目製作商文化中國傳播(現稱「阿里巴巴影業集團」)約60%股權。
2014年7月,阿里巴巴集團與銀泰成立合資企業,在中國發展O2O業務。同月,阿里巴巴集團完成對數字地圖公司高德的投資。

阿里巴巴集團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於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BABA」。
2014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關聯公司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前稱「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正式成立。同月,淘寶旅行成為獨立平台並更名為「去啊」。[35]
2015年1月13日,易傳媒集團宣布,阿里巴巴集團將戰略投資並控股易傳媒。易傳媒仍保持獨立運營,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營銷推廣平台阿里媽媽一起,推動數字營銷程序化在中國的發展,並逐步實現大數據營銷能力的普及化。[36]
2015年2月1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成立十億港元的香港青年企業家基金,該基金為非牟利性質。[37]
2015年2月9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以5.9億美元戰略投資魅族科技,未透露具體持股比例。[38]
2015年2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與螞蟻金服集團完成重組,螞蟻金服為支付寶的母公司。[39]
2015年3月11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旗下全球批發貿易平台和英國創新借貸機構ezbob及iwoca達成戰略合作,協助英國中小企業在向平台上的中國供應商購買貨物時,可更方便獲得營運資金。
2015年4月15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和香港上市的阿里健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達成最終協議。根據協議,阿里巴巴集團將轉讓天貓在線醫葯業務的營運權給予阿里健康,以換取阿里健康新發行的股份和可轉股債券,阿里健康將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的子公司。[40]
2015年5月14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已聯手雲鋒基金對國內主要物流快遞企業圓通進行戰略投資。[41]
2015年6月4日,阿里巴巴集團與上海文廣集團(SMG)聯合宣布,將共同把SMG旗下的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打造成新型數字化財經媒體與信息服務集團,阿里將投資12億元人民幣參股第一財經,開拓數據服務領域。[42]
2015年6月18日,日本軟銀集團、阿里巴巴集團及富士康科技集團共同宣布,阿里巴巴、富士康將向軟銀旗下軟銀機器人控股公司分別注資145億日元,在完成注資後,阿里巴巴及富士康將分別持有SBRH 20%股份,銀則將持有60%股份。[43]
2015年6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與螞蟻金融服務集團聯合宣布,雙方將合資成立一家本地生活服務平台公司,合資公司名為「口碑」,雙方各自注資30億元,共60億元,各占股50%。[44]
2015年7月8日,阿里巴巴宣布逾億美元戰略投資魅力惠,共同打造奢品閃購電商平台魅力惠。交易完成後,阿里巴巴將在旗下天貓平台成立一支服務團隊,支持魅力惠的快速發展。[45]
2015年7月15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成立阿里音樂集團,高曉松出任董事長,宋柯出任CEO。[46]
2015年7月16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移動開放平台阿里百川宣布,將提供「10億創投+10億貸款」,用以扶持移動應用創業者。[47]
2015年7月20日,阿里巴巴集團與聯合利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幫後者將產品銷售給更多的中國客戶。[48]
2015年7月29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對旗下阿里雲戰略增資60億元,用於國際業務拓展,雲計算、大數據領域基礎和技術的研發,以及DT生態體系的建設。[49]
2015年8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與蘇寧雲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宣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根據協議,阿里巴巴集團將投資約283億元人民幣參與蘇寧雲商的非公開發行,占發行後總股本的19.99%,成為蘇寧雲商的第二大股東。與此同時,蘇寧雲商將以140億元人民幣認購不超過2780萬股的阿里巴巴新發行股份。[50]
2015年8月12日,阿里巴巴集團與美國百貨零售巨頭梅西百貨共同宣布,雙方正式達成長期獨家戰略合作。梅西百貨將入駐天貓國際。[51]
2015年9月8日,阿里巴巴集團與全球領先的零售貿易集團麥德龍宣布達成獨家戰略合作,麥德龍官方旗艦店將入駐天貓國際。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