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92年上海股票認購證市場價格
擴展閱讀
股票軟體f10沒有反應 2025-04-30 20:43:48
美國股市股票價格排名 2025-04-30 20:39:57
關於買股票的app 2025-04-30 19:44:19

92年上海股票認購證市場價格

發布時間: 2023-06-16 12:37:51

1. 1992年8月10日,震驚全國的「8.10風波」是怎麼回事兒

事件回放 8.10風波

1992年1月,一種叫做「股票認購證」的新鮮玩意走俏上海灘。
5月21日,上交所放開了僅有的15隻上市股票的價格限制,引發股市暴漲。由於尚無漲停板限制,滬市一日漲了105%。隨後,股指連飈兩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中國股能令人一夜暴富。
8月10日,深圳。「1992股票認購證」第四次搖號。當時預發認購表500萬張,每人憑身份證可購表10張,時稱有「百萬人爭購」,不到半天的時間,抽簽表全部售完,人們難以置信。秩序就在人們的質疑中開始混亂,並發生沖突。這天傍晚,數千名沒有買到抽簽表的股民在深南中路遊行,打出反腐敗和要求公正的標語,並形成對深圳市政府和人民銀行圍攻的局面,釀成「8·10事件」。深圳市政府當夜緊急協商,決定增發50萬張新股認購兌換表,事態慢慢得到平息。
「8·10事件」誘發了滬深股市的暴跌。

2. 股票認購證現在值多少錢

股票認購證沒有明確的數值,也不值多少錢。股票認購證就是中國股市骨灰級的權證,得先買了股票認購證,才有資格買新股。雖然有一定的收藏價值,而且很多人認為價格和價值相差太大,但至少在現階段,並不值錢,連續十張票的數量也只有幾十塊錢。上海市長期高價回收92年股票認購證,93年股票認購證,高價誠實回收,面對面現金購買。
一、票認購證現在值多少錢
根據用戶國股票發行中出現的股票認購證,其包括以下種類:認購證、認購申請表、抽簽表、號碼單、定額定期存單、預繳款憑證等,形式有單聯、橫三聯、小本三聯、小本冊、大版張等,種類與品種繁多。但屬於正規的認購證約170餘種,這些股票認購證均採用現代*先進的高科技防偽技術,如熒光、暗記、金屬細絲、羊毛紙等。
二、股票認購證
早出現在1992年的上海,當時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後的1年多時間內,「老八股」在唱獨角戲,且因股票供不應求,形成了粥少僧多的有價無市局面,因此市場擴容成了當務之急。記得「興業房產」發行新股時,發售地的上海江灣體育場已出現提前2天排隊的情況,而發行時差點鬧出人命的混亂秩序,也同樣給管理層敲響了警鍾。面對1992年尚有10多個新股要發行的現狀,當時主管股票市場的人民銀行想出了一個現在看來完全能載入史冊的主意—先發認購證。
綜上所述,很多人收藏上市公司的實體股票,卻不在乎股票認購證,其實是收藏誤區。表面上看,上市公司只實體股票有一張驚人的臉,比認購證還要慘,然而股票認購證是中國,獨創的一種股票認購方式,使中國股票收藏展現出人們所沒有的特色文化。

3. 股市上有什麼黑天鵝事件

1、1992年股票認購證
1992年股票認購證確定為30元1份,一開始的信息:認購證在1992年內分4次搖號,共發行10多個股票。當時大家搞不清楚該買還是不該買,對這個問題的判斷,所有人都沒有經驗。認購證的發行時間為期10天,在當時的10天發行期中,對所有躍躍欲試的人的心理都是一種考驗。在認購證發行的10天中,櫃台銷售並不踴躍,從未發生過排隊的現象。1992年上海發行的股票認購證的奇跡發生在認購證全部銷完之後。由於改革開放,股份制改造需提速,原定的發行額度大大增加,1992年上海全年發行的股票要增加到50個,於是,認購證成了當時的稀世珍寶,一夜間洛陽紙貴。以100份認購證為單位來計算,化3000元的認購證投入,並用幾萬元作為流動資金來認購股票,認購股票後上市就拋、將拋出股票後的資金繼續認購新股……如此滾動操作,就平均收入而言,100份股票認購證大概可賺50萬元。而20年前的50萬元,與今日的50萬元那是不能同日而語的啊!可以說,1992年的股票認購證造就了上海股市的第一代大戶,一大批人通過認購證完成了人生道路上的資本原始積累。
2、股價放開
上交所正式開業(1990年12月19日)以後,歷時兩年半的持續上揚,但基本是有價無市,交易量太小,終於在1992年5月26日取消漲跌停板的刺激下,股指一飛沖天達到1429點高位。但好景不長,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
3、三大利好政策救市
1994年中上證綜指跌到了333點,為了挽救市場,相關部門在1994年7月29日出台三大利好救市:a.年內暫停新股發行與上市;b.嚴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規模;c.採取措施擴大入市資金範圍,一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達200%,最高達1052點。
4、國債期貨327事件
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這次牛市只有三個交易日,是受到管理層關閉國債期貨消息(國債期貨327品種受操縱,最後10分鍾交易作廢,這種交易作廢事件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的影響,3天時間股指就從582點上漲到926點。隨後股指又暴跌,形成小竹筍走勢。5、《人民日報》專評干預
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期間,市場開始崇尚績優,在深發展(從6元漲到20.50元,中間有除權)等股票的帶領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點。深成指漲幅達346%遠大於上證綜指漲幅的124%。在此背景下,上面認為漲得太多了,於是《人民日報》發表《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指出:證券市場有暴漲必有暴跌!文章發表當天,配合漲跌停板制度的出台,市場暴跌,大盤連續3個跌停。
6、轉配股
轉配股是上市公司在配股時,國有股或法人股股東由於缺乏現金等原因將配股轉讓給社會公眾,由社會公眾股股東認購的股份。轉配股是我國股票市場特有的品種,它產生於1994年至1997年。這幾年一直不能上市流通。2000年3月中國證監會決定,轉配股從4月開始,用24個月左右的時間,逐步安排上市流通,上市的方式是按照產生轉配股的時間先後,分期、分批陸續進入二級市場流通。滬深兩市實施轉配股的公司共168家,轉配股總量約33.05億股,占兩市流通A股數量的3.96%。
7、境內投資者開放B股
中國證監會宣布向境內投資者開放B股市場,允許國內居民以合法的外匯進行B股交易,一時間2月19日前存入銀行的外幣資金大量湧入B股市場。2001年2月28日,B股恢復交易首日便全部漲停。此後的一段時間里,B股股價一路上揚,最高上竄至230點,交投一度異常活躍。

4. 1992年的上海股票認購證現在收購價格是多少

不值錢,就是個資格證,類似現在的中簽號碼,過期無效,因為當時無法電子化交易
拿著股票認購證,去交錢購買個股票,然後股票劃入電子賬戶

5. 93年認購證最後漲多少錢一張

93年認購證這邊查詢到目前市場價在300元(±100)這個價位段浮動。
一、認購證方式的出現
1993年4月,國務院發布了《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鄭重其事地提出,新股的發行,原則上必須採用先買認購證然後搖號抽簽再由中簽者購買的辦法。緊接著,中國證券委又發布了《關於1993年股票發售與認購辦法意見》,對股票認購證的發售作了具體部署,規定每張認購證只能使用一次,收費只限於印製與銷售成本,一股不得超過2元。家採用無限量發售申請表方式發行社會公眾股的上市公司。
二、股票認購證書的發行故事
股票認購證於1992年1月10日在上海發行,每張30元。當時人們並不知道這種紙板會帶來什麼,郵局和銀行的員工也經常擔心這張認購證30元就能賣出去(當時的收入,30元可不是個小數目)。為了完成任務,對很多大型國企領導和銀行郵局內部員工進行了考核(當然,市場上流傳著另一個版本,上海十大區銀行分行行長在會上被暗示認購證可以帶來好處,所以敢於動員銀行內部員工購買)。紙片,眾所周知,當他們醒來時,認購證抽獎就結束了。他們可以認購股票。於是認購證的價格一飛沖天,黑市的最高價也漲到了8000元。股票上市後,利潤將達到1萬到3萬元。這是10,000%的增長。
股票認購證是授予權證持有人在特定期限內以行權價格購買相關股票的權利。股票認購證是中國股票市場發展初期發行股票的主要方式,充分體現了當時新股發行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由於成本高、周期長,被無紙化配送所取代。當時發行的股票認購證和實體股票是中國股市的縮影。股票認購憑證包括:認購憑證、認購申請表、提款清單、號碼清單、定期存單、提前還款憑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