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畫股價通道的中軸線我用的是同花順的軟體
這東西,手工在軟體中畫就可以了,不必用命令。
在同花順中找到工具--畫線工具,用價格通道線線命令就可以了。選擇近似的通道中軸趨勢線,然後根據階段高低點進行調整通道線,中間的就是中軸線。
2. 股票指標的價格通道
價格遊走在通道內,價格在中軌與下軌之間說明是空頭行情,價格在中軌與上軌之間說明是多頭行情
下圖就是典型的通道指標
3. 股票如何運用趨勢線和通道線進行交易
你心裡的第一想法就錯了,不能光看股票趨勢線就能去交易。說一千道一萬,股票趨勢線通道線本質上是衡量價格走勢的線,讓我們可以更直觀的看到一個整體的趨勢是漲還是跌,如果誰跟你說看哪個線、哪個指標就可以當做買賣點的話,十有八九就是忽悠。股票交易除了用輔助線看價格趨勢、判斷支撐,也要看好各種公告消息,結合盤面做決定吧,股票水深,別老想著吃肉,我們小散能夠嘗口湯、蹭點油水就知足了,很多都是一貪心成了「股東」,且行且珍重!
4. 怎麼在電腦上畫股票上升通道
畫出個股的上漲或下跌通道。
畫上升通道:畫直線連接上漲過程中的高點,畫線連接上升過程中的低點,同時盡可能使兩根直線相平行,這樣便構成了完整的上漲通道。
畫下降通道:則是用直線連接下降過程中的高點和逐級次高點,再畫線連接下跌過程中的低點和逐級次低點,同時盡可能使兩根直線平行,這樣就形成了標準的下降通道。
箱體震盪:則是用直線標出股價K線運行的近期的高點,用另一根直線連接股價K線近期的低點,盡量做到兩根直線平行,這樣比較清晰的股價運行箱體也就產生了。
5. 炒股的趨勢通道如何正確使用
首先通常我們說大盤的趨勢如何,要麼向下,下跌; 要麼向上,上漲,趨勢就是大盤後面怎麼走的多空博弈,趨勢的形成,不管是我們個人還是機構投資者,存在心理的認可,資金進進出出,形成各種震盪,長線被套就是困在趨勢里不能自拔,主力自導自演的結果,需要我們結合強力壓力位突破、消息面,市場的熱捧,來改變這種趨勢
股票價格的高低點連接成一條直線,依次抬高的直線為上升趨勢(不能連接最高點之後的點),反正下降趨勢(不能連接最低點之後的點),中間不能穿任何價位
趨勢
在趨勢線的基礎上,在價格曲線的另一端的突出點作出與趨勢線的平行線就是通道線
通道
1-4個月的趨勢實戰效果比較好,但是任何的指標都要結合資金、追捧、經濟面等因素結合參考
上升趨勢通道:告訴我們的信號是還要繼續維持該條線繼續上行,只要位置不破,就可以做高拋低吸
下降趨勢通道:相反,減倉,高拋低吸
倆者結合,看股票的整體方向,強力的支撐、壓力突破、結合成交量來判斷屬於慢走勢還是快走勢,所以機構投資者也是利用這種趨勢來吸籌;一般收盤價對趨勢線的突破必須要超越3%才可作為有效突破,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就是下跌突破就離場
6. 怎樣判定股票處於上升通道或者下降通道
你好,直觀上看,上升通道就是股價在一段時間內的階段低點和階段高點不斷抬升的一種運行圖式。
通道是人為在盤面上依據行情走勢添加的兩條平行線,形成通道必須要有兩個高點,兩個低點,且高點與高點、低點於低點的連線幾乎平行。
上升通道是股票處於上漲趨勢的特徵,根據股價上漲刺激因素的不同,上升通道會表現出的形態:
1、連續上漲
最強烈的上升通道是單邊連續上漲。這種圖式一般發生在個股,配合突發消息刺激,股價每日連續大陽漲停,成交量不斷放大。遇到這種上漲模式,要做的就是:
(1)在股價上漲初段,盡快上車;
(2)在股價已經漲幅很大、高位放量不能漲停,則要迴避風險;
(3)可以結合30分鍾線設置止盈止損;
2、拋物線式上漲
還有一種拋物線式上漲,股價開始上漲並不強烈,沿著某個曲線,一般是5日均線不斷攀升。後期股價上漲得到市場認可,不斷加速,最後連續放量大陽上漲。這種圖式一般發生在績優股或者庄股,前期隱蔽穩步推升,不斷的漲幅或者媒體評論引發關注,最後大幅拉升。(拉升段一氣呵成)
針對這種圖式:
(1)前期攀升時可以參考5日均線;
(2)加速上漲階段,5日均線已經跟不上,可以參考小時線;
(3)遇到頂部K線模式,要果斷出局;
以上二種模式的上漲都是簡單粗暴,不能用標準的畫線來分析,要結合短期均線和K線組合判斷。運用技術指標特別要小心所謂的超買。
3、標準的上升通道
標準的上升通道形態是股價波段漲跌交替,很少封漲停。從圖式上,股價回調的低點,基本處於一條直線之上,而每波沖高的高點,基本處於另一條直線上。二條直線近乎平行。股價在這樣一個通道內不斷振盪上升。
觀察標准上升通道,有三個典型的特徵:
(1)股價每次沖到通道高點連線就回落、跌到通道低點連線就回升;
(2)上漲時成交量放大,回調時成交量萎縮,隨著股價不斷上漲,成交量不斷放到;
(3)5、10、20、30日均線也形成標準的多頭排列。
上升通道的通道上軌與通道下軌之間的距離,當兩者間距逐漸縮小時,說明即將進入變盤突破階段;而在通道內部,上漲時適度放量,而回調時縮量,則說明上升通道的運行狀況是非常良好的。
對於標准上升通道的操作:
(1)可以把股價通道的高低連線作為波段操作的買賣點;
(2)如果股價放量跌破低點連線,要止損,股價放量突破高點連線,可能進入加速階段,要果斷買回;
(3)謹防上軌假突破,也就是放量突破上軌後,第二天跌回通道;
(4)股價連續上漲一段後,提防斷頭鍘刀,放量長陰;
4、變動的上升通道
最後是變動的上升通道。股價上漲的最近二個階段低點連線的角度不斷加大,同時波段上漲的幅度也越來越大,這種就是拋物線型上升通道。
低點連線角度不斷加大的上升通道,一般都會有股價加速上漲的階段,股價高點的判斷可以結合短期均線和頂部k線組合。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績優股和庄股往往會走出連綿不斷的上升通道,其高點很難判斷,非常考驗持股耐心。一般可以參考是否急劇放量,或者對於中期均線,比如60日的有效破位。
如果觀察角度加大型上升通道,會發現波段低點很多是依託一條中長期均線,比如20、30,大牛股可能依託60日均線,因此這時也可以不用畫線,直接把該均線作為下軌。
下降通道與上升通道類似,也有不同的通道類型,但形成邏輯不同。因為A股還是單邊市,下降通道的應對上,不參與下降通道的個股,主要考慮如何判斷下降通道結束。
風險與機會並存,連續的大跌風險得到進一步釋放,為後續搶反彈提供了空間。再次出現放量暴跌時可搶反彈。期望不要過後,因之後股價很可能出現震盪築底。
在下降通道內的下跌往往不需要把成交量放得特別大,但跌破下降通道下軌或突破下降通道上軌的時候是需要一定量能。
下降通道總體上可以分為四類:
1、快速單邊暴跌
快速單邊下跌,一般發生在股價連續大幅上漲後,頂部形成,在外部消息刺激或者獲利賣盤的連續沖擊下,股價連續快速大幅下跌;或者股價突發利空,連續大跌,往往出現一字跌停。
對於快速單邊下跌,其形態表現就是連續的大陰線,不需要畫通道輔助線,小時線形成壓制。遇到這種行情,要做到一下幾點:
(1)一旦大跌破位,果斷離場,不可僥幸,很多人期待反彈再減,是大忌;
(2)不可輕易判斷盤中的下跌小平台搶反彈,股價往往會略作休整 繼續放量大跌;
(3)如何判斷反彈點?可以藉助大周期形態輔助線,或者前期成交密集區、高低點,同時判斷後盈虧比,果斷分批買入。如果是大盤快速大幅下跌,買入對象應該是盤中領先放量反彈股。
2、連續單邊陰跌
這種形態一般發生在快速大幅下跌,反彈或振盪後,或者下跌末段,股價處於綿綿無期的陰跌,小陰小陽夾雜,成交量不斷萎縮,除了絕望還是絕望。這種陰跌一般是在10日線長期壓制下,處於一個狹窄的下行通道。
3、中期波段下跌
股價在下跌過程中不斷反彈,達到下跌通道的上軌,比如高點連線,或者中期均線20、30日線,結束反彈並再度創出新低。
波段下跌是弱勢的典型走勢。也是技術分析能發揮作用的走勢,因為股價走勢平穩,完全可以依據技術指標操作。尤其是小時線,可能對於做小反彈很有用。做波段下跌一定要注意20日線的信號作用。另外,60日線是觀察波段下跌的好指標。
如果很明顯看出股價處於下降通道中,盡量迴避為主,採用左側交易思路要比右側跟隨難很多。不管是心理還是對市場的理解力要求極高。
4、長期振盪下跌
這種走勢是大部分股票的常態,也是技術形態分析的標准應用。股價在高點連線和低點連線中間大幅波動,而高點和低點不斷降低。振盪下跌形態的跨度一般都比較長,很多是以季度甚至年來計。每波下跌或者上漲的幅度也很大,30%以上很多,翻倍的也有。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7. 怎樣劃K線圖的上升通道線
點擊畫線工具上的線性回歸帶就可以畫上升通道,或者用指標公式設置好參數選擇好高低點指標自己就畫好了
8. 股票價格通道線怎麼畫和它的用處是什麼
高點和高點的連線為上軌,低點和低點的連線為下軌,由低位向高位是上升通道,反之為下降通道,是用來判斷股票和大盤的趨勢的。上升途中持有買進,下降途中賣出觀望
9. 誰知道怎麼畫線分析股票
怎麼分析太復雜了~~我這里簡單說一下如何劃線~首先要知道什麼是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和收盤價(這是劃線的最基本應該知道的,要是連這都不知道,知道劃線也沒用)~~其次,以周K線為例。每星期一的開盤價就是這個周K線的開盤價,同理星期五的收盤價就是這個周K線的收盤價,周內的最高價和周內的最低價就是這個周K線的最高和最低價~~月線,年線,日線同理`,
而且,我這里不太清楚你所說的怎麼劃線是指的哪個線,我這里就只講怎麼劃K線~~呵呵。。。希望你明白~~除非你一點基礎都沒有。
10. 股票如何劃線
主要掌握趨勢線、平均線、基本形態及五浪理論。趨勢、雙底/頂、三角突破等。
一般股票軟體都有畫線工具,畫線工具裡面有一兩點線段選項,先用滑鼠左鍵點擊該圖標確認,然後在K線圖畫斜線時先將游標移到某個點後按著左鍵下拉游標即可。
要截圖的話你可以用QQ聊天窗口上的截圖工具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