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在合理價格買入股票怎麼抓住股票回調的最好時機
查理芒格曾經說過:用合理的價格買入優質的公司。選一隻好股票,然後在合理的價格買入股票,一隻都是每一位股民夢寐以求的事情。在這個投資市場里,每個入市的人都想獲取大量的財富,所以大部分人的投資心態難免不穩,看了股票漲了以後就立馬開始追,股票追完又下跌,就立馬開始賣。在此給大家提供兩個股票好價格的計算公式:1、股價/滾動市盈率X15;2、股息/十年期國債收益率X100%;兩個公式算出來的價格選擇較低的那個就是目標股票的好價格了。
上述計算公式只是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不管怎麼樣,真誠的建議投資者們計算出好價格買入以後要堅持長期持有,千萬不要去追漲,雖然可能股票會飛起來,但是我們沒有必要為了很小的概率,去冒這么大的風險。
在股票回調的時候才是買入的最好時機,至於怎麼抓住股票回調的最好時機,個人覺得用現在市面上的技術分析其實夠用了,例如均線方法、黃金分割法,以及阻力支撐位的使用方法等都是可以去運用的。
這里我們以均線用法來說的話,一般做短線就是用5日線來參考支撐阻力,中線就是30日,長線就是60日線來參考支撐和阻力。所以,先你是要做什麼樣的周期,然後你就參考什麼樣的線。
不僅如此,大家還可以多學習一下其他的投資方法和技巧,比如說通過基本面和技術面的結合來判斷,這樣的勝率會比參考單一的技術面來的要更高一些。
❷ 炒股買入和賣出的價格自己可以隨意修改,這具體是什麼意思,在什麼時候修改價格
首先股市在交易日開盤,每周1到周5,節假日除外,在上午9點和下午1點開盤集合競價,上午12點和下午3點收盤,期間可以用股票軟體進行開戶交易,交易時間打開個股交易界面有價格改動鍵可設置比當前價高或低(有漲跌幅限制,一般為百分之10)設置價格系統會自動撮合成交,一般想要買入股票可以設置的價格稍高於當前價格,反之同理。
❸ 炒股更改委託價是什麼意思
「炒股」即買賣股票,通常只能通過「券商」進行,委託「券商」以某一價格買入或賣出某一股票,客戶提出的這個「價格」就是「委託價」;當委託買入時,低於委託價,券商就可以代為買入,反之委託「賣出」時,市場股價賣出價高於「委託價」時,券商就可以代為將持有股票賣出。更改委託價也就是向券商提出修改這個「買入、賣出」的「底線」。
❹ 股票買入後 可以修改成本價嗎
對你的總資產沒有任何影響的,這只是一個虛擬的輔助。你修改後可以方便計算你的贏虧。如果有影響到實際資產的變化,那麼還會虧錢嗎?
❺ 買股票為什麼成交價和買入價不一致
1、 首先一個原因在於買入價和成本價的計算方式是不一樣的,買入價格通常是成交價,而成本價是軟體作為參考計算的一個價格。2、 其次,買入價和成本價的構成是不一樣的。通常情況下成本價會將已發生的買入和賣出的手續費考慮在內,但是並不會預估剩餘持倉交易所產生的費用。而在實際交易的過程中,往往還會涉及到交易的手續費。
拓展資料
1、 買入價格與成本價的計算方式不一樣,買入價格通常就是成交價。而成本價是軟體作為參考計算的一個價格。成本價要看成本價類型,比如廣發證券計算的攤薄持倉成本,會將實際已發生的買入和賣出的手續費考慮在內,但不會預估剩餘持倉賣出的手續費。另外如果股票盈利部分賣出的話,攤薄持倉成本會攤低,如果虧損賣出,成本會攤高。
2、 手續費:不同的營業部的傭金比例不同,極個別的營業部還要每筆收1-5元的委託(通訊)費。交易傭金一般是買賣金額的1‰-3‰(網上交易少,營業部交易高,可以講價,一般網上交易1.8‰,電話委託2.5‰,營業部自助委託3‰),每筆最低傭金5元,印花稅是買賣金額的1‰(基金,權證免稅),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過戶手續費(基金、權證免過戶費),不足千股按千股算。每筆最低傭金5元,所以每次交易在1666.67元以上比較合算。(1666.67*3‰=5元)如果沒有每筆委託費,也不考慮最低傭金和過戶費,傭金按3‰,印花稅1‰算,買進股票後,上漲7‰以上賣出,可以獲利。買進以100股(一手)為交易單位,賣出沒有限制(股數大於100股時,可以1股1股賣,低於100股時,只能一次性賣出。),但應注意最低傭金(5元)和過戶費(上海、最低1元)的規定。
3、 當前交易費由三部分組成:傭金、印花稅、過戶費(僅上海股票收取)傭金如果按照1‰計的話,買賣一次股票的手續費為 1‰(買進傭金)+1‰(賣出傭金)+1‰(賣出印花稅)所謂粗略計算,應該是忽略掉上海股票所產生的過戶費之後的演算法。
❻ 股票買入、賣出價格是如何設定的是自己設定的還是根據股票漲跌到某個價格時設定的
因人而異,根據各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等情況,自己可以預定漲跌百分比, 將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
❼ 炒股,買入股票時的價格是自己選擇的嗎還是規定價格的
買入股票的價格是自己選擇的。如圖:打開一隻股票的界面,都有一個買盤和賣盤,都有買賣的價格,也可自己設置價格。
拓展資料:
內盤外盤
內盤:以買入價成交的交易,買入成交數量統計加入內盤。
外盤: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賣出的數量量統計加入外盤。
內盤,外盤這兩個數據大體可以用來判斷買賣力量的強弱。若外盤數量大於內盤,則表現買方力量較強,若內盤數量大於外盤則說明賣方力量較強。
通過外盤、內盤數量的大小和比例,投資者通常可能發現主動性的買盤多還是主動性的拋盤多,並在很多時候可以發現莊家動向,是一個較有效的短線指標。
但投資者在使用外盤和內盤時,要注意結合股價在低位、中位和高位的成交情況以及該股的總成交量情況。因為外盤、內盤的數量並不是在所有時間都有效,在許多時候外盤大,股價並不一定上漲;內盤大,股價也並不一定下跌。
股票交易-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