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餓了么公司的股票怎麼樣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尤其是針對餓了么公司股票怎麼樣也是讓很多投資者對此表示非常好奇的,實際上我們要知道餓了么公司的股票還是非常不錯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餓了么在全國的布局很大,基本上現在在外賣這個行業裡面,只有餓了么能夠和美團相抗衡。
中上所述,我們可以明顯的知道這家公司的實力還是非常不錯的,而且股票的價值也相對來說還算是可以的,如果我們真的有需要,我們完全可以去購買這家公司的股票,來讓自己的投資得到好的回報,當然我們也必須要承受相應的風險,這是必然的。
⑵ 線上線下去年走勢今日線上線下股票行情走勢圖線上線下低價股票後市
由於疫情的影響,所以很多地區的人們都已開啟了宅家的生活模式。與此同時,大家宅在家中的時候,希望精神上能夠得到滿足,最終導致社會上對通訊行業在的需求量激增,線上消費特別火,在短視頻和直播等大流量應用場景的推動下,移動互聯網流量呈現出迅速增長的勢頭。
但目前疫情控製得很好,通訊行業的未來趨勢究竟如何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今天的話題定在通訊行業里的一家企業-線上線下!
在開始要對線上線下股份進行分析之前,大家不妨看下我收集來的通訊行業龍頭股名單,點擊即可了解詳情:寶藏資料:通訊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線上線下公司在2012年9月創建成功,眼下已獲取了工信部頒發的全網SP證。目前經營范圍有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中的呼叫中心業務和信息服務業務(不含固定網電話信息服務和互聯網信息服務)、電子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的研發、計算機系統集成、通訊設備的研發、銷售、技術服務等。
大致給大家說了線上線下公司的情況後,下面就來詳細解析一波線上線下公司有什麼優點,有投資的必要嗎?
亮點一:技術優勢
在線上線下的多年發展之下,目前已打造出一支有著專業能力、穩定並專注於移動信息服務行業的技術團隊。此外,公司還通過數據網格和服務網格構建的簡訊發送平台,該平台具有順利完成短期內大量簡訊的發送任務功能,同時還可以進行海量內容相似處理、數據實時存儲還有系統崩潰及時恢復等操作。
我個人認為,該優勢肯定可以給顧客帶來不間斷的優秀的移動信息內容,對今後的發展提供建立了良好的的技術保障。
亮點二:運營優勢
線上線下公司在經歷了數年時間的洗禮,眼下已經發展成了一支具備非常厲害的服務能力的運營團隊。該團隊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立即完成信息策略的布控,及時給客戶不明白的地方進行解答,並對客戶出現的突發情況快速處理。
與此同時按新經濟的細分領域,如金融、互聯網、電子商務、快遞物流等領域則採取不同的運營策略,對客戶業務的吻合程度上面進行提高,實現嚴格依照標准審核和提高客戶簡訊的發送效率兩項工作一起抓。

亮點三:品牌優勢
線上線下公司已經在國內移動信息服務行業形成了較強的影響力,目前為止直客客戶業務已經達到了公司總業務的80.7%這個水平,其中直客客戶包括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網易京東、上海拉扎斯(餓了么)、上海基分(趣頭條)、漢海信息(美團)、網路、位元組跳動(抖音、今日頭條)等著名品牌。
有很大的品牌價值,還有不少著名的企業客戶,為公司開拓新客戶起積極的促進作用,對增強公司後續業務拓展的核心競爭力有促進作用。
因為篇幅具有限制,倘若各位想進一步掌握更多關於線上線下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這篇研報會告訴大家,只需點擊一下就可以查看:【深度研報】線上線下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在國家黨和國務院全力支持積極推進網路強國建設,讓我們中國所有的地級城市都有5G網路可用的背景下。為了實現國家對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構建新發展的格局,通訊行業有望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具有很強的發展期。
總的說來,不僅是一家線上線下擁有多種優勢於一身的公司,還符合現在5G時代的發展背景,是一家極好的上市公司。
可是文章的信息不能及時更新,對於線上線下未來行情,大家如果想要了解的更加准確,動動小手直接點擊鏈接,那有專業的投顧可以為小夥伴們診股,看下線上線下的估值是多了還是少了:【免費】測一測線上線下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11-0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⑶ 線上線下股票歷史新高線上線下股票行情代碼線上線下怎麼了一直跌
由於受疫情影響,很多地區都已經開始了宅家生活模式。與此同時,人們為了滿足「宅家」的精神需求,最終導致社會上對通訊行業在的需求量激增,線上消費蓬勃發展,在短視頻、直播等大流量應用場景的拉動下,移動互聯網流量迅猛增長。
但等到疫情穩定後,通訊行業是否還值得投資呢?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解讀一下通訊行業的一家企業-線上線下!
在准備講解線上線下股份前,通訊行業龍頭股名單我都整理好了分享給大家,點擊即可獲取:寶藏資料:通訊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線上線下公司在2012年9月創建成功,當今已經具備了工信部頒發的全網SP證。目前經營范圍有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中的呼叫中心業務和信息服務業務(不含固定網電話信息服務和互聯網信息服務)、電子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的研發、計算機系統集成、通訊設備的研發、銷售、技術服務等。
線上線下公司的狀況講得差不多之後,接著一起來看看線上線下公司有什麼優勢,有投資的價值嗎?
亮點一:技術優勢
經歷了線上線下的多年拼搏,目前,已建設出一支專注於移動信息服務行業的團隊並且具有專業、穩定等特點。此外,公司還通過數據網格和服務網格的技術構建了一個簡訊發送平台,該平台不僅僅可以完美的做到短期內發送大量簡訊的任務,並且還可以把海量內容做相似處理、進行數據的實時儲存,以及將崩潰的系統及時恢復。
我覺得,這些優勢可以連續不斷的給顧客帶來滿意的移動信息服務體驗,給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技術保障基礎。
亮點二:運營優勢
線上線下公司通過長期的發展過程,眼下已經發展成了一支具備非常厲害的服務能力的運營團隊。這個團隊可以根據客戶需求迅速完成信息策略的安排,及時解答客戶存在疑惑的地方,迅速處理客戶突發情況。
且根據新經濟細化的版塊,如金融、互聯網、電子商務、快遞物流等領域則採取不同的運營策略,提高對客戶業務的匹配程度,做到既嚴格依照標准審核又提高客戶簡訊的發送效率。

亮點三:品牌優勢
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公司都已經在中國的移動信息服務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當前直客客戶業務為公司總業務的80.7%,其中直客客戶包括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網易京東、上海拉扎斯(餓了么)、上海基分(趣頭條)、漢海信息(美團)、網路、位元組跳動(抖音、今日頭條)等著名品牌。
他們不但有自己的品牌優勢,還有很多有名的客戶,有利於為公司開拓新客戶,對提升公司後續業務拓展的核心競爭力是非常有利的。
因為無法在這一次性說完,假如小夥伴們想明白更多關於線上線下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這篇研報有具體內容,趕緊點擊查看吧:【深度研報】線上線下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在國家黨和國務院全力支持積極推進網路強國建設,讓5G網路覆蓋我國所有地級城市的背景下。為了實現國家對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構建新發展的格局,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通訊行業具有很強的發展潛力。
總的來說,是一家線上線下擁有優勢多種的公司,還迎合了5G時代的發展期,是一家極好的上市公司。
由於文章不能實時更新,對於線上線下未來行情,大家如果想要了解的更加准確,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會提供診股服務,看下線上線下估值是不是估高了:【免費】測一測線上線下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11-0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⑷ 三個華人創立美國版「餓了么」,連虧7年估值250億美元
文 楊泥娃
編輯 斯問
「歡迎你來做DoorDash騎手,即便你沒有 汽車 ,用自行車、滑板車也可以注冊……」
郵箱里頻頻收到騎手注冊的邀請,讓還在美國讀大四的杜飛,一度想畢業之後先做個外賣小哥的工作。
疫情下的北美經濟受挫,就業壓力驟增,卻成全了不少外賣公司。規模大增的背後,一邊是緊鑼密鼓招募騎手維持高增長,另一邊是叩開IPO的大門走向資本台前。
11月13日,由幾個華人創立的外賣平台DoorDash披露了招股書,疫情帶來了明顯的超快速增長,也讓它在此期間成了美國最大的外賣平台。
但成長了7年的時間,DoorDash還停留在虧損換增長的局面,更重要的是,美國市場的外賣爭霸賽才剛剛開始。去年,DoorDash花了約4.1億美元完成對競爭對手Caviar的收購。今年6月,歐洲最大外賣公司Just Eat Takeaway收購了昔日美國外賣標桿GrubHub;7月,Uber又以26.5億美金收購了美國一家外賣平台Postmates,各方合縱連橫之下,DoorDash能真正成為美國版「餓了么」嗎?
上市或許只是第一步。
在矽谷有兩種孵化器,一種叫做Y Combinator(YC精英班),一種叫做其他。
從YC精英班走出了許多「獨角獸」企業,比如Airbnb、Dropbox等等,DoorDash也是其中一員。
從誕生之初拿到YC的 12萬美元投資開始,DoorDas一直頭頂明星光環。截止目前,DoorDash已累計完成超過25億美元的A至H輪融資,其中不乏軟銀、紅杉等明星股東。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DoorDash的IPO估值或將達到250億美元。
DoorDash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業務發展到了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是一家外賣快送服務提供商,主要為用戶提供外賣預定、快送到家的服務。
從商業模式上看,DoorDash和中國的美團外賣、餓了么一樣,消費者線上下單,商戶製作餐品,通過演算法由就近騎手接單完成配送,成為一個穩定的生態圈。不同的是,DoorDash沒有自建物流團隊,也沒有合作的第三方機構,而是以眾包的形式完成配送。
就像文章開頭說的一樣,只要有任何一種交通工具都可以到平台注冊成為騎手,工作時間也有很大的自由度。
以國內的視角來看,這樣完全眾包的模式充滿了太多不確定性,從效率到客戶滿意度等方面都有所欠缺,但即便如此,這樣的商業模式已經幫助DoorDash實現了「逆襲」。
2014年,一家叫Gubhub的外賣公司登上紐交所,坐穩當時外賣市場的龍頭。但這家公司只是把原來餐廳的電話配送業務搬到網上,實際配送還是由餐廳自己完成。並且很多入駐平台的餐廳並不具備配送的能力。這不僅導致用戶對平台信任感缺失,也讓平台失去了護城河和價值。DoorDash的眾包模式一招命中了對手這個弱點,解決了配送的難題,輕松拿下了市場份額。
招股書顯示,目前Dashers(DoorDash的騎手)數量達到100萬,通過DoorDash平台賺得超過70億美元。
而讓DoorDash走上快速發展軌道的,還是來自疫情的推動。
DoorDash在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2.91億美元、8.85億美元;而在2020年前9個月營收已經漲至19.16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營收5.87億美元,翻了3倍。其市場訂單總額(GOV)也在今年前9個月飆升至165億美元,2019年全年GOV僅為80億美元。
除了今年二季度首次實現單季度盈利之外,DoorDash仍處於虧損狀態。2018年和2019年的凈虧損分別為2.04億美元和6.67億美元。2020年前三季度1.49億美元的凈虧損則較2019年同期的5.33億美元大幅收窄。
但DoorDash還有著繼續擴張市場的底氣,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DoorDash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及有價證券為16.11億美元,資金儲備相對充裕。
對於未來的核心競爭力,DoorDash在其招股書中概括為3點:從送外賣餐飲到「萬物皆可送」、為商家提供商業服務、會員體系的建設。
其實從這3個方面來看,很符合國內外賣企業的發展邏輯:不斷擴充配送產品的種類,為商家在後端提供全鏈路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同時擴充消費者端的會員體系以增加用戶對平台的粘性。
Copy from China。從這一層面看,DoorDash是國內外賣平台的「學徒」,而且這家公司本身流淌的就是華人血液。
創始人徐迅,是一位出生在南京的80後青年。他把自己父母在美國打拚的經歷寫在了招股書的開篇,表達自己創辦DoorDash的初衷正是為了幫助像他母親一樣的人。
他的母親是一名醫生,但中國的醫生執照並不能在美國行醫。因此他的母親在連續12年的時間里,每天打三份工才攢夠了接受醫師培訓的費用,其中有一家中國餐館他自己也曾在那裡洗過碗。他的母親後來重新拿到執照後開了一間診所,運營至今已有20年時間。
在許多投資者論壇中,很多人表示招股書印象最深的部分就是創始人母親的經歷。這樣真情實感的表述,無疑是打動資本市場的好故事。
而另外兩位合夥人,是他在斯坦福認識的兩位中國華裔Stanley Tang和Andy Fang,目前徐迅擔任公司CEO,另兩位創始人擔任董事。
招股書顯示,DoorDash將提供三類具有不同投票權的股票。A類普通股將授予所有者每股一票的投票權。B類股票將附帶每股20票,C類股票將沒有投票權。提供多種股票已成為矽谷的常見做法,尤其當CEO同時也是公司創始人的時候。
但在DoorDash的招股說明書中提到,Tony Xu(徐迅)和另外兩位聯合創始人Andy Fang和Stanley Tang預計將簽署一份投票協議,協議將賦予Xu對聯合創始人持有的B類股票行使「指導投票和投票」的權力,這也就意味著徐迅擁有該公司的全部控制權。
但在消費者層面,DoorDash背後的故事並不重要,在美國遍地的外賣平台,用戶對平台的忠誠度並不高。尤其是對很多華人來說,普遍體驗感不如國內,所以大家更多看平台補貼多與少。
「這邊的送餐軟體太多了,uber eats、seamless、熊貓外賣……體驗上沒有太大差異,總體不如國內。」住在紐約的曾歡對「電商在線」說。
雖然沒有在用戶端建立足夠強大的口碑,但從數據來看,DoorDash的確撐起了北美外賣市場的半邊天。
轉折點發生在2019年,DoorDash斥資約4.1億美元完成對Caviar的收購。按2020年10月的總銷售額計算,DoorDash與Caviar累計占據50%的市場份額,領先26%的UberEats、16%的GrubHub、7%的Postmates等其他玩家。
「下沉市場」成為它的重要陣地,DoorDash在招股書中稱更傾向於在郊區市場和較小的都市地區發力,其在郊區市場的市場佔有率已達58%。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商家數量超過39萬,總的用戶數超過1800萬。商家在DoorDash平台上的銷售總額已超過190億美元,其中2019年平台上每一商家的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59%。
DoorDash也公布了自己的會員數量。每月充值9.99美元的DashPass,就可以享受免平台外送費的服務。截至2020年9月30日已擁有超過500萬名會員。
如果回到國內市場來看,隨便一個數字拎出來都足以碾壓DoorDash。以美團2020第二季度財報來看,營收247.2億元,餐飲外賣日均交易筆數2.4億筆,活躍用戶數4.5億,商家數有600萬。
一方面在於中國5年前就已掀起的外賣之戰,市場教育和用戶培養早已完成;另一方面則是兩個市場根本上的不同。
B站up主「我是郭傑瑞」曾做過一篇關於中、美外賣的視頻內容,有100多萬次觀看。視頻中他在美國完成了一次線上點單,不僅可選商家有限,並且配送費很貴,還要等45分鍾。
他總結出了兩點很重要:一是美國的餐廳很多都接受電話點餐,並不願意接入線上平台,因為平台會收取傭金,所以那些生意好的餐館不會掛上網;二是國外的外賣平台配送費一般在3美元以上,同時還要給騎手支付小費,算下來價格很高。
所以線上外賣平台要想吸引到餐廳的合作,就要給餐廳帶來更多新客戶,而不僅僅是把老用戶的消費習慣從門店點餐改為平台點餐。
有資料顯示,中國外賣行業的滲透率為6.1%,線上化率為74%。對比之下,美國外賣滲透率非常高,為12.5%,但線上化率僅為6%。也就是說,中國的外賣市場是被線上教育起來的,而美國的外賣市場在線下市場就已經成熟。
但疫情給了美國外賣市場一次重新改變的機會,線上外賣配送需求暴增,平台大規模招聘新員工,也推動了當地食品店、餐館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店鋪的生意。
今年「互聯網女王」瑪麗·米克提交的報告中,也對線上外賣平台有了著重描述:「我們認為按需和送貨上門服務通過一個非常時期永久性地擴大了他們的市場份額。這些按需平台給消費者帶來的便利不言而喻,我們繼續判斷,按需平台在美國提供靈活就業崗位的重要性被低估了。在全世界許多地區,尤其是亞洲,按需服務要比美國更加普及和更先進。」
作為按需經濟的重要部分,線上外賣平台成了在存量市場帶來新增量的「好生意」,而當下的美國市場也發生了中國5年前的景象,割據戰正在外賣市場興起。
今年6月,歐洲最大外賣公司Just Eat Takeaway收購了GrubHub。今年7月,Uber以26.5億美金收購了外賣平台Postmates。至此,美國市場基本確立了「三強」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外賣業務給Uber帶來的收入來源已經超過打車業務。最近Uber發布財報。報告顯示,Uber在2020年第三季度營收為31.29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38.13億美元相比下降18%。
這其中,Uber第三季度網約車業務營收為13.6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8.95億美元下降53%;快遞業務(主要是送餐)營收為14.5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6.45億美元增長125%;
對於Uber來說,外賣是它必須爭奪的重要陣地。
和中國市場的走向一樣,其實接下來外賣戰場將走向「下沉市場」。但美國的下沉市場恐怕會比中國的下沉市場更加難啃,因為在大中型城市容易形成規模效應,但再向其它中小城市的滲透成本和運營難度很大,尤其美國的外賣行業還面臨相對高額的人工費。
因此「燒錢」不能停,去年年底至今,包括「三強」以及其他一些垂直品類外賣平台在內,美國外賣行業共發生了超過7起融資事件,共吸金超過4.6億美元。
可以預期的是,隨著DoorDash上市,美國外賣格局的排位戰才剛剛拉開。
⑸ 餓了么被阿里收購影響哪些股票
粵傳媒()(002181)
鳳凰傳媒()(601928)
中視傳媒()(600088)
人民網()(603000)
電廣傳媒()(000917)
⑹ 我現在能買阿里巴巴的股票嗎。謝謝
如果可以操作港股股票,現在當然可以買。但目前行情不太明確,可以待企穩回升後再操作!
⑺ 誰能告訴我股票的基本面有哪些怎麼分析什麼是邊際效應
投資並且還想獲得更高的勝率,當然對於市場環境和買入標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但學姐發現,非常多夥伴都不會基本面分析,不願意去學習基本面分析,因為感覺它太難了。其實每多大的困難,今天學姐就讓大家對於如何進行基本面分析有個基本的了解,這樣就更容易抓住牛股了。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 簡單介紹
1、 基本面分析是研究影響股價因素的方法
教科書使我們了解到,在進行基本面分析的時候主導我們研究方向的是影響證券價格變動的敏感因素,證券市場的價格變動的一般規律的發現都需要分析和研究一齊上陣,使投資者能夠了解到科學依據的分析方法並做出正確決策。簡單說,也就是,能夠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非常多,而基本面分析就是指針對這些影響因素的分析。
2、 基本面分析包括3個方面
那我們具體研究哪些因素呢?可以從這3點入手,即宏觀經濟分析、行業分析和公司分析。可多朋友看到這三個原因就百感交集,好像必須要懂經濟學全套課程的才能分析!別怕,不用著急,學姐給大家分享下如何從實戰角度進行分析。
二、 如何進行基本面分析
1、 宏觀經濟主要看政策和指標
大家都知道,宏觀經濟是影響股市整體行情好壞的主要因素,像經濟政策(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產業政策等等)和經濟指標(國內生產總值、失業率、通脹率、利率、匯率等等)對股票市場的影響都是巨大的。但在實際購買股票的過程中,普遍都不會去選擇面面俱到,否則容易因為小的利益而失去了更重要的東西,而是關注一些最為核心的變數,就像關注一些反應市場流動性的宏觀指標,例如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是否降息、降准以維持寬松)、匯率(是否提高以吸引外資進場)。對於短期來說,價格有波動的情況,很多都是由供求關系決定,因此當市場出現了更低的利率的情況,更為寬綽的貨幣政策之時,市場流動性也是隨之寬裕,買方的力量更強勢,進而促使股價上行。可看2021年的美股,即使在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股市依然在上漲,因為美國持續實行寬松政策才導致了這一問題的出現,
2、 公司分析主要看行業、財務和產品
即使再好的行情,跌跌不休的公司也還是存在的,這差不多就是公司基本面的問題。所處行業是最先要清楚的,因為公司在行業里沒有優勢,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產業前景好的行業,其中的企業盈利空間自然就更多。行業的產業趨勢發展只有較小的空間,連一家上市公司的規模都沒有達到,自然就不在我們的考慮范疇了;還可以看行業所處生命周期的情況,有的行業已經處於成熟期或衰退期,典型的行業有鋼鐵煤炭等;另外還可看行業是否得到政策支持,獲得政策支持的行業,發展空間更大。今年各大券商對於各行業的研究報告已經出爐,感興趣可以點擊領取: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行業選擇好了以後,隨之就去篩選行業之中的公司,目前就以兩個主要方向去進行分析:
財務報表: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獲利能力、償債能力、資金來源和資金使用狀況,主要跟蹤的財務數據有營業收入、凈利潤、現金流、毛利率、資產負債率、應收款、預收款、凈資產收益率等。
產品與市場:前者主要分析公司的品牌、產品質量、產品的銷售量和生命周期;後者主要分析產品的市場覆蓋率、市場佔有率以及市場競爭能力。
三、基本面分析的優劣勢
話已至此了,各位或許對基本面分析的優勢認識得差不多了,這是一套秉持自上而下的系統的分析方法,第一步是宏觀,第二步是中觀,第三步是微觀,可以幫我們捋一捋當前的市場環境,並挖掘出真正有價值的公司。但是,無論是哪一種分析方法,都有優點,劣勢也是一定會具有的。基本面分析的劣勢也是非常明顯的,雖然學姐已經盡力為大家詳細的分析了,但要真正入門還是有一定門檻的。從基本層面上來說,是沒有辦法去分析短期價格的過渡波動的,因為短期而言,價格也許還會被投資者的交易情緒等影響到,但是基本面分析就不具備這些。可能對於小白來說,還是很難判斷出股票的好壞,不過沒關系,我特地給大家准備了診股方法,哪怕你是投資小白,也能立刻知道一隻股票的好與壞:【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9-2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⑻ 餓了么馬雲有多少股份
阿里巴巴集團向SEC提交了20-F文件。文件顯示,截至2017年6月9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信喊席主席馬雲持有持股比例為7%;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持股比例為2.5%。阿里巴巴管理層持股比例共計10.6%。
軟銀目前持有阿里巴巴集團746,998,571股,持股比例為29.2%,為阿里巴巴集團第一大股東;雅虎持有383,565,416股飢坦散,持股比例為15%,位列第二大股東。
對比阿里巴巴集團去年提交的20-F文件,截至2016年5月20日,馬雲和蔡崇信當時持股比例分別為7.8%和3.2%,阿里巴巴集團管理層共持股12.5%;軟銀和雅虎當時則分別持股32%和15.4%。據此分析,過去一年馬雲、蔡崇信、軟銀、雅虎以上四家,均對阿里巴巴股份有不同程度的減持。
阿里巴巴確認收購餓了爛氏么,目前估值90-95億美元,因此馬雲在餓了么的股份佔比中還是比較高的,馬雲在阿里持股7%,阿里持有餓了么23%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