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2018年6月蘋果股票價格
擴展閱讀
000001新浪股票行情 2025-02-11 16:53:34

2018年6月蘋果股票價格

發布時間: 2023-07-18 14:34:39

『壹』 如果在10年前買入了蘋果,現在大概能賺多少

相信很多人都有使用過蘋果手機,蘋果公司是美國首家市值達到萬億級的公司,放眼全球,像蘋果這樣的公司根本找不到幾家,連比爾蓋茨的微軟都只能甘拜下風。



蘋果擊敗亞馬遜成為首家萬億美元市值的上市公司

『貳』 蘋果的上市公司市值表現

蘋果公司是一家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票代碼為AAPL。下面是蘋果公司近年來的市值表現:

截至2021年2月23日,蘋果公司的市值為約2.43萬億美元。

以下是過去幾年蘋果公司的市值:

- 2017年底:約8940億美元
- 2018年底:約7825億美元
- 2019年底:約12800億美元
- 2020年底毀槐鋒:約21150億美元

可以看出,蘋果公司的市值在過去幾年中不斷增長,並在2020年底突破2萬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具價值的上市公司之一明猜。但股價的變動是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的,投資者需要纖晌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策略,合理把握投資機會。

『叄』 美股三大指數都是什麼

分別是道瓊斯指數、標准普爾500指數、納斯達克指數。

拓展資料:

道瓊斯指數最早是在1884年由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查爾斯·亨利·道(Charles Henry Dow 1851-1902年)開始編制的一種算術平均股價指數。道瓊斯指數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股票指數,它的全稱為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通常人們所說的道瓊斯指數有可能是指道瓊斯指數四組中的第一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ow Jones Instrial Average)。道瓊斯指數亦稱$US30,即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世界上最有影響、使用最廣的股價指數。它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為編制對象,由四種股價平均指數構成。

『肆』 「特寫」再見23倍!「科創板第一股」定價記

發行價24.26元/股,市盈率40倍,「科創板第一股」定價宣告「鍛造」完畢。

6月26日,華興源創(688001.SH)發行價正式出爐,隨後將在6月27日正式進入網上網下申購環節。24.26元/股對應到攤薄後2018年市盈率為39.99倍,這直接打破了此前A股的23倍市盈率「魔咒」。

與此同時,睿創微納、天准 科技 兩只科創板個股也在近日啟動了路演詢價,將於下周二正式開始申購。以華興源創為始,首批科創板企業進入「發行上市時間」。

6月21日上午,位於北京華遠街2號的泛太平洋酒店迎來了一波風塵僕僕、西裝革履的商務人士,這些來參加「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網下路演的機構投資者代表,讓位於酒店二層的一間會議廳成為焦點。

6月19日,完成注冊的華興源創快速開啟了初步詢價工作。根據發行安排。公司將自6月19日開始進行為期三天的線下路演,以收集初步詢價,並最終確認發行價格。

6月21日已經是路演的第三天,但眾多機構投資代表仍未下定決心以何種價碼參與報價。

「中介機構給出的是30-38倍的估值區間,對應的每股價格區間為21.17元-26.82元人民幣,但在這個區間內如何報價,仍然頗為頭疼。我們已經征詢了很多專業機構的意見。一旦報價失策,就會錯失參與首家科創板企業的機會。」在路演現場,北京一家中小公募的基金經理王思有點頭疼。

「還是想再拖一拖,等到下周一(6月24日)初步詢價截止前,大家都有個明確價格後再問問同行吧。」王思整場路演都在記錄參會者提出的問題和華興源創的回復,「還要回去和同事討論」。

像王思這樣選擇記下路演實錄再回去商討的機構投資者並不在少數。路演現場也可以看到互相詢價討論的機構人士,一例明確的報價便會引來周遭同行的圍觀,華興源創保薦機構華泰證券的參會人員更是在路演結束後被團團圍住。

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下,上市企業23倍市盈率被打破。如何基於自身的判斷,給出合理的申報價格,成為投資方要考慮的難題。除此以外,科創板首批企業可能帶來的制度紅利,也影響著眾專業投資機構的判斷。

「目前來看,我們會偏向中上的報價,」王思表示,作為首家科創板注冊企業,華興源創估值不能僅憑基本面來考慮,還要考慮市場的熱度問題。「我覺得報32倍估值可能會搶不到」。

從事一級市場私募股權投資的新鼎資本董事長張弛也指出,投資科創板首批企業不僅能分享企業成長帶來的紅利,還能享受政策帶來的紅利,「這可能是自2009年創業板成立以來,最大的機會了」。

由此可見,對於投資機構而言,報價准確並以此入圍配售機構行列,已經是在科創企業進入二級市場交易、估值大概率膨脹前最後的「上車機會」,不得不珍惜,報價也不得不慎重。

有趣的是,在科創板政策紅利催動下,已有部分機構選擇「蒙眼」投資。在6月19日華興源創第一輪路演時,上海某公募投資總監就向界面新聞表示,已經拒絕了保薦機構發出的路演邀請:「第一家不用看啊,直接跟著保薦機構的定價申購就行,肯定能賺錢。」

選擇「蒙眼」跟投的機構人士畢竟還是少數,多數投資機構依然想通過路演與華興源創公司管理層直面接觸,以獲取幫助准確定價的信息。

6月21日華興源創在北京的網下路演共分為兩場。先是公司管理層與機構投資方高層在9點舉行「一對小多」路演,共邀請了約10名機構投資方代表參加。然後才是10點15分的「一對多」大型路演。

「能和公司管理層接觸,了解對方的為人也是決定投資的關鍵一步,雖然可能對最終的定價不會產生影響。」王思表示。

界面新聞了解到,在當天兩場路演中,華興源創主動介紹的內容基本一致,著重凸顯了業務承攬能力,全球先進企業的對標情況,以及正在測試的新技術,最後才介紹了公司基本面情況。

在線下機構投資者提問環節,雖然仍圍繞公司現有業務及未來發展潛力展開,但提問內容明顯相比主板路演更為專業。

「平板檢測設備方面,Array、Cell、Mole業務的分布怎樣?」「未來公司仍然會聚焦於柔性OLED和六代線LCD兩部分業務嗎?」這些晦澀的專有名詞令普通投資者需要下一番功夫去理解。

當然在場的投資方也不全是就技術專業問題提問。華興源創產品市佔率、與蘋果合作佔比過高是否會受到貿易摩擦影響、存儲訂單情況如何等更偏向公司基本面的情況也有投資者問及。值得注意的是,投資機構提出的這些問題和此前上交所問詢的內容高度一致。

但他也認為,路演內容並不能太大幅度左右其最後的申報價格,「前期我們的分析師也都研究過了,感覺今天來的主要意義還是跟同行交流。」

「其實對於分析師來說,科創板企業的首場路演和此前的A股IPO路演區別不大。」北京地區某中型券商分析師也認為,兩者的路演現場,投資方均會對企業的業績波動、業績可持續性、市場佔有率、客戶集中度等問題展開提問,目的是為了確定企業未來的成長性。

「可能最大的區別就是科創板路演材料太專業,我看不懂吧。」在看過華興源創提供的現場路演材料後,上述分析師笑稱。

無論是通過線下路演從公司管理層處獲取信息,還是跟同行交流定價的經驗,都無法驅散投資機構對申報價格的謹慎態度。

此次華興源創配售採用了「三檔報價」的模式。參與詢價的網下投資者可以為其管理的不同配售對象賬戶分別填報一個報價,每個報價都申報的每股價格和該價格對應的擬申購股數。同一網下投資者全部報價中的不同擬申購價格不超過3個,也就是所謂的三檔。

另外,在初步詢價時,同一網下投資者填報的擬申購價格中,最高價格與最低價格差異幅度不得超過20%。

從華興源創最後公布的配售情況來看,機構投資者之間的博弈堪稱白熱化。根據約定的剔除規則,申報價格高於26.81元/股或低於24.26元/股的配售對象被全部剔除,有效報價范圍上下限差異幅度僅為10.5%。

「這真是小數點後一位的價格戰,」據王思透露,其所在的機構最終報價比有效報價上限多出了0.01元,最終未能參與配售。

「26.82元/股,正是華泰證券給出的參考價格上線,我們也是受到了市場消息的擾動,說要頂格報,還是怕失去這次機會吧,沒想到報超了。」王思苦笑道。

有王思這樣想法的機構也不止一家。從最終配售情況來看,定價在26.82元/股的配售對象就有79個,佔到了被高價剔除配售對象總數的44%。

「接近150家機構對一家公司展現出來的如此集中的報價,並不是因為大家對該公司的預期一致,而是在科創板首批預期不能破發的情況下,拿到籌碼比掙多掙少重要。」前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評論道。

他表示,根據規則,詢價對象報高價會被剔除的(剔除比例不低於10%),而報價低於發行價是不能參與網下申購的,要保證能夠獲得網下申購資格就必須要報價在發行價之上。所以,華泰證券的投價報告成為了科創板定價的關鍵錨點。

安信證券研究中心總經理助理諸海濱表示,科創板網下申購和A股過去打新規則有很大不同,建議機構多個產品之間差異化報價或可提高有效報價概率。

數據顯示,保薦機構(主承銷商)通過上交所網下申購電子化平台系統共收到214家網下投資者管理的1752個配售對象的初步詢價報價信息,對應的申報數量為1026660萬股,申購熱情堪稱火熱。

按照諸海濱統計,華興源創最終定價在投價報告區間范圍內中間位置,且未超過網下投資者的報價中位數和加權平均數中的孰低值。更是低於行業可比的精測電子(49.22倍)、長川 科技 (180.57倍)等公司的市盈率。

「華興源創在行業題材上並不稀缺,且其報告期內業績增速明顯弱於可比公司精測電子。」申萬宏源策略團隊表示,獲配股票集中上市或將對產品凈值波動產生一定影響,可能會倒逼網下詢價投資者報價更加謹慎,同時也會考慮有選擇性參與。

另外,通過抽簽方式確定其中10%的賬戶獲配股份鎖定半年,一方面會使得部分對投資周期風控較嚴的產品考慮選擇性參與,另一方面也將一定程度引導其理性報價。

不過無論如何,華興源創都突破了長久以來A股「23倍盈利定價」的魔咒,科創板第一股的定價歷程和邏輯極具借鑒意義,也讓市場對未來注冊制下科創板企業上市交易充滿期待。

問:華興源創與蘋果公司合作取得的銷售收入佔比較高,貿易摩擦會不會對合作產生影響?核心部件進口方面會不會有問題?

答:從企業來看,這是銷售端和采購端的兩個問題。銷售端的環境變化,此前招股書已經作了充分披露,華興源創的核心供應鏈還是在中國,當然我們也是在和行內最先進的客戶合作,去推廣我們的集成電路檢測技術和檢測設備。采購方面,招股書也披露了晶元的采購情況,目前也在擴大選擇,從日本或歐洲進行采購。

問:請介紹半導體測試,有沒有成型的訂單情況,或者有意向的排單情況?

答:我們的BMS晶元檢測設備給客戶推出的其實是定製化的測試方案。得益於公司前兩年,軟體硬體平台的構建,通過客戶的一些特殊需求,晶元的數值信號通道,模擬信號通道,DPS電源等。晶元測試來看,種類非常多,每個晶元都需要經過開發介面端的測試,我們稱之為測量關卡,在我們平台上簡單的規劃測量關卡,注冊不同類型的晶元,這是集成電路我們測試和開發的方向。BMS晶元測試設備,這一項簽署訂單累計金額已超過3億元。

問:公司與對標的泰瑞達和愛德萬兩家測試機領軍企業差距有多大,打算如何縮小,需要多長時間?

答:這兩家企業屬於行業內非常大的、非常專業的測試儀器製造公司,在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就在國外展業,經過多年努力,他們在行業形成一定的標准。我們華興源創的研發團隊,也由國內外晶元人才構成,華興源創(想要縮小差距)還有很長的一段路,也希望通過上市科創板,獲得投資機構和國家的支持。作為一家企業我們確實有些情懷,希望和國家一起,在晶元、集成電路領域盡快突破。

問:設備的使用壽命多久?除了下游企業新增產線對我們有需求外,還有什麼和我們的業績增長有關?

答:從平板行業來看,十幾年來,我們經營的都是定製化設備。每個客戶都有不同需求,整個產品迭代所需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從原來的一年到現在的二年至三年,華興源創首先會在周期內,開發一個完整的定製化新設備。同時,華興源創的檢測業務,還會跟隨客戶晶元更新的每個小迭代,客戶需要通過我們測試晶元的改造升級性能。

問:平板檢測設備方面,Array Cell、Mole業務的分布怎樣?

答:華興源創在平板上的檢測設備,主要針對中段CELL和後端模組,不管是電路、信號還是光學。之前LCD通過人工半自動這種合作來進行,最近通過全自動來進行。光學主要分成這幾種,最有代表性的是柔性OLED,核心技術上修復色斑,OLED是個有機的顯示屏,製作過程中會出現特殊的情況,通過設備採集、補償,達到若色偏色各種情況下,完美呈現色彩。光學通過多年努力,公司在CELL階段的AOI設備,是完全有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在Mole AOI(ABI),也就是最後的完成期,我們也有自己核心的設備。

問:面板檢測設備,現在我們的設備中用於LCD和OLED設備收入比例多少?

答:2017年收入出現了爆發,70%以上由OLED設備帶來。2018年OLED收入持續下降,大概在30%-40%。

問:招股書中有提到公司檢測治具消耗品的性質,這是什麼意義,作為消耗品的更換頻次?

答:我們的檢測治具,有接觸就會有損耗,開發設計階段會針對具體客戶定義更換時間,時間到了會自主更換。

問:招股書直接間接的訂單在蘋果有百分之八九十?其中有一部分40%左右是蘋果指定的,還有40%是我們供應的下遊客戶再供應設備給蘋果,是這個概念嗎?

答:訂單中有一部分蘋果指定,根據其設計需求和指標來確定的產品。(另一部分)下遊客戶通過我們的檢測治具來完成蘋果給定的訂單,最後生產的設備還是會應用到蘋果手機的生產過程。

問:下游對蘋果依賴度非常高?前幾大客戶對我們年度盈利的波動影響很大?

答:之前也說過盈利有些波動,和直接、間接客戶的采購沒有關系,主要還是產品影響。像2017年毛利就比較低,是因為當年三星的大訂單以自動化監測設備為主,整個自動化這塊需要很多設備和材料,價格比較公開,拉低了我們的毛利水平。

問:晶元是2017年設立試驗部,現在訂單拿的很快,這部分是我們既有客戶的新訂單,還是手機電池等領域的新客戶?

答:目前還是商業保密期,我只能披露是華興源創老客戶的新需求。

『伍』 到2018年中國市場將佔到蘋果總營收的百分之多少

中國市場將佔到蘋果總營收的25% 左右。

華爾街公司GBH Insights對蘋果股票的評級為"極具吸引力",預計該公司明年的iPhone銷量將超過預期。

一位分析師對iPhone X 的定價和發布計劃喜憂參半,認為這可能會將蘋果的估值推高至新的高度——但如果iPhone X 不被接受,那麼它將在未來幾年侵蝕蘋果的收益。

GBH Insights 分析師丹尼爾·伊夫斯(Daniel Ives)在一份報告中提到了iPhone X 及其一系列技術將產生超級周期的可能性。不過,他也認為,蘋果正處於一個關鍵時期,iPhone X 的成功程度將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

(5)2018年6月蘋果股票價格擴展閱讀

蘋果公司當地時間11月1日公布了其2018財年截至9月29日的第四季度財務業績。業績報告顯示,該時期內公司營收629億美元,同比增長20%,超過了市場預期的615.7億美元,比上一季度的532.65億美元增長18%;

凈利潤141.25億美元,同比增長31%;每股收益為2.91美元,同比增長41%,超過了市場預期的2.78美元。

按產品線看,蘋果手機總銷量4688.9萬部,創造營收371.85億美元;平板電腦iPad總銷量969.9萬台,創造營收40.89億美元;

蘋果電腦Mac總銷量529.9萬台,創造營收74.11億美元;包括可穿戴設備在內的「其他產品」創造營收42.34億美元,是歷史新高。根據FactSet的數據,蘋果手機和平板電腦銷量不及分析師預計,電腦銷量則超出預期。

『陸』 蘋果股票的歷史最低是多少

蘋果公司NASDAQ:AAPL歷史最低價6.36。2009年,由於殘酷的競爭,很多IT企業為了生存而苦苦掙扎,但蘋果公司股價卻翻了一番。從2009年1月至10月,短短10個月,蘋果公司的股價上漲了236%,這對任何公司來說都是個奇跡,而這正是喬布斯的高明之處。
蘋果股票最高漲到多少
蘋果股價周二上漲2.07%,盤中再創144.04美元的歷史新高。按照復權價格計算,該公司股價已突破每股1000美元。如果本周繼續保持上漲之勢,蘋果市值將有望創出新高。蘋果股價周二在納斯達克證券市場常規交易中上漲2.92美元,漲幅為2.07%,報收於143.80美元。該公司股價盤中最高至144.04美元,創歷史新高。
除去服務業務估值的修復,以及iPhone 8上市帶來的「超級周期」,蘋果股價有望在今年秋季突破每股155美元。業內普遍認為,備受期待的十周年紀念款iPhone 8將為蘋果帶來一個超級周期,投資銀行摩根大通也同意這一觀點,並把蘋果目標股價提升至165美元。摩根大通分析師羅德·豪爾相信,蘋果2018財年將賣出2.6億台iPhone,而2017財年預計銷量約為2.45億台。同時,165美元的目標股價也比他此前給出的142美元要高出不少。
此外,摩根大通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iPhone的換機頻率將升至6.4個季度,豪爾稱這是四年來換機頻率最低的時段。此前有報道稱,蘋果今年9月將推出3款iPhone,除了iPhone 7系列兩款機型的常規升級,還有一款採用OLED全面屏和玻璃外殼的iPhone 8,該機外形將煥然一新,用上新的生物識別解決方案和增強現實功能。除此之外,傳說中的iPhone 8還將成為史上最貴的iPhone,售價超過1000美元。
以上就是蘋果股價最低的時候是多少?的相關內容,自從蘋果公司開始更新第11代手機之後,其曝光出來的負面消息一直不斷,外圍市場對蘋果公司帶來的影響,也直接反應在股市內,這也是為何近年來蘋果股票股價一直表現乏力的原因之一。

『柒』 蘋果股價暴跌,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自周三收盤後蘋果發布財報預警,將收入預期下調到840億美元後,昨日蘋果收盤價暴跌10%,收盤報價142.19美元,創造了2013年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市值也跌破了7000億美元,幾個月時間蘋果從首個萬億市值科技公司跌落神壇,市值蒸發450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三萬多億元),蒸發掉了一個Facebook,市值低於谷歌母公司Alphabet。

說了這么多,相信大家也都了解了iPhone 今年銷量不佳的原因,記得當初庫克曾經說過2018年以後蘋果將不再公布iPhone 銷量,抬高價格卻沒有得到理應得到的高利潤只能證明,iPhone 的銷量卻是在大幅度滑坡。而這和iPhone 的保值也有一定關系,為了逼著用戶換機,蘋果甚至都開始玩更新系統讓手機變卡的辦法,而這個辦法讓蘋果的信用度急劇下滑,這也是蘋果失敗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