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股票價格長期偏離的案例
擴展閱讀
000783股票行情個股 2025-02-09 10:31:17
紙牌屋zoe被後入第幾集 2025-02-09 10:29:49
中創想股票代碼299999 2025-02-09 10:28:16

股票價格長期偏離的案例

發布時間: 2023-07-22 11:59:37

Ⅰ 2009年證券市場十大典型案例 行政法十大典型案例

2009年證券市場十大典型案例盤點

案例一 驚天大案:五糧液之虛假陳述案

2009年9月9日中午,五糧液(000858)突然發布公告稱,其因涉嫌違反證券法規受到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於是,這個被認為是「稀缺資源」而受到市場追捧的公司股價當日豎伍旦下午應聲狂跌,在開盤21分鍾內即被封至跌停,引發市場一片恐慌,並連累深圳成指從12097點下探至11828點。至收盤時,五糧液股價跌幅高達6.22%,成交金額高達50億元,不僅五倍於10日均量,也為五糧液上市11年來之天量。據估計,僅當天下午短短橘納2小時,五糧液市值便迅速「蒸發」掉57億元,中小投資人損失甚巨。其後數日內,五糧液股價依然呈現跌勢,拋盤明顯,9月9日的開盤價為24.10元,至9月30日的收盤價則為20.91元。同時,涉及五糧液公司立案調查的種種猜測亦充盈市場。

9月23日,中國證監會對調查中的五糧液案之初步調查結論向媒體作了通報。經初步調查,發現該公司涉嫌存在三方面違法違規行為,即未按照規定披露重大證券投資行為及較大投資損失、未如實披露重大證券投資損失、披露的主營業務收入數據存在差錯等。目前,五糧液存在虛假陳述行為從定性上已無懸疑,現在要關注的只是中國證監會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時間與處罰對象范圍了。

案例二 內幕牟利:董正青之內幕交易余擾案

2009年1月9日,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對董正青、董德偉、趙書亞內幕交易案作出宣判。公訴人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檢察院指控為:董正青在任廣發證券(35.35,0.28,0.80%)總裁期間,從2006年2月至5月,多次將「廣發證券借殼延邊公路上市」的內幕信息透露給董德偉,並指使董德偉買賣延邊公路股票。董德偉利用該內幕信息,於2006年2月23日至10月18日,通過其控制的股票資金賬戶,共投入資金7000餘萬元買入延邊公路股票1457萬多股,賣出獲利5000多萬元,並將本金和賬面盈利全部提取現金,共計1億多元。其中,董正青、董德偉在中國證監會認定的2006年5月10日至6月5日價格敏感期內,買賣延邊公路獲利人民幣2284.67萬元。2006年5月,董正青又將該內幕信息透露給趙書亞,趙書亞即利用該內幕信息,在價格敏感期內買賣延邊公路股票獲利101.73萬元。

最後,根據《刑法》第180條的規定,法院判處:一、被告人董正青犯泄露內幕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0萬元。二、被告人董德偉犯內幕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500萬元。三、被告人趙書亞犯內幕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九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

3月27日,廣州中院二審駁回董正青等人的上訴,維持原判。 案例三 操縱股價:程文水之中核鈦白(7.92,-0.03,-0.38%)案 2009年4月16日,中國證監會以程文水、劉延澤存在操縱「中核鈦白」(002145)股票價格行為為由,對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中國證監會認定的事實如下:程文水、劉延澤作為實際控制人,實際控制了北京嘉利九龍商城有限公司、天津聯盛偉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西安浩拓商貿有限公司、甘肅新秦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海南太昊貿易有限公司等五公司,並通過上述五公司設立的股票賬戶進行了涉及操縱「中核鈦白」股票價格的股票交易。而河北夏成龍拉鏈有限公司則將其營業執照出借給程文水、劉延澤辦理證券賬戶,並由程文水、劉延澤指使的個人進行了涉及操縱「中核鈦白」股票價格的股票交易活動。因此,在2008年9月10日至9月12日期間,程文水、劉延澤利用持股優勢、資金優勢以連續買賣和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組中買賣「中核鈦白」股票

的方式,操縱和影響「中核鈦白」交易價格和交易數量。根據統計,賬戶組在2008年9月10日至9月12日交易「中核鈦白」的賬面收益為-5,806,527.67元。

因此,中國證監會認定,程文水、劉延澤的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的相關規定,構成了「操縱證券市場」的違法行為。故中國證監會決定:對程文水處以300萬元的罰款,對劉延澤處以200萬元的罰款。

在程文水、劉延澤利用六家公司的賬戶組操縱「中核鈦白」股價時不久,中核鈦白曾於2008年9月17日發布《股票價格異常波動公告》,認為公司股價在2008年9月11日、9月12日、9月16日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此公告引起了「中核鈦白」投資者的關注,之後,成交量迅速放大。

案例四 限制買賣:高管們之短線交易案

2009年9月4日,中國證監會對三起短線交易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一) 夏世勇、李建軍案

經中國證監會查明,金發科技(9.07,-0.09,-0.98%)公司原副董事長夏世勇、金發科技公司原董事、總經理李建軍,存在如下違法違規行為:

2008年12月29日,夏世勇在任金發科技副董事長期間,通過妻子委託熊玲瑤代為賣出夏世勇證券賬戶中的「金發科技」股票791,200股。當日,該賬戶又買入「金發科技」18,400股。

2008年12月26日,李建軍在任職期內,委託方卉代為賣出李建軍證券賬戶中的「金發科技」股票693,000股;12月29日賣出230,000股,當日又買入100,000股;12月30日,賣出580,000股。

中國證監會認為,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法》有關禁止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管人員從事短線交易的規定,構成了「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東,違反本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買賣本公司股票的」違法行為。故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夏世勇、李建軍分別給予警告。

(二) 王建超案

經中國證監會查明,海螺水泥(34.99,-0.59,-1.66%)公司原副總經理王建超,存在如下違法違規行為:

2007年8月至2008年11月,王建超個人證券賬戶有16個交易日交易過「海螺水泥」股票,累計買入109,600股,賣出48,477股。

中國證監會認為,其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47、195條禁止短線交易的規定,故中國證監會決定對王建超給予警告並處以5萬元罰款。

(三) 盧憲斌案

經中國證監會查明,祁連山(12.95,-0.09,-0.69%)公司原監事盧憲斌,存在如下違法違規行為:

2008年11月6日,盧憲斌採用網上交易方式分兩次分別買入「祁連山」股票13,900股、20,500股。2008年11月11日,盧憲斌採用網上交易委託方式賣出「祁連山」100股;11月12日,賣出「祁連山」100股;11月13日,賣出「祁連山」34,200股。

中國證監會認為,其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47、195條禁止短線交易的規定,故中國證監會決定對王建超給予警告並處以5萬元罰款。

案例五 九發股份:破產案之民事賠償案

2008年6月14日,*ST九發(5.06,-0.08,-1.56%)發布公告稱,已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2008年7月29日,*ST九發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

定書》及《市場禁入決定書》。中國證監會認定,*ST九發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等信息披露違法行為。其中,*ST九發給山東九發集團的關聯公司簽發的總額高達8億元的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未記賬,票據到期付款也未及時入賬,且補記入賬時,錯誤地沖減短期借款、應付賬款等其他科目,直接導致2005年到2006年定期財務報表虛假記載。同時,*ST九發為其他公司提供數額高達2.9億元的重大擔保既未按照規定發布臨時報告,也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對與關聯公司高達8.3億元的關聯資金往來既未發布臨時報告,也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2008年9月11日,青島市中院正式受理了首批33位投資者訴*ST九發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索賠金額計800多萬元。2008年9月19日,*ST九發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山東九發集團公司已向煙台中院提出破產還債申請並已被受理,9月29日,煙台中院裁定受理*ST九發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由此產生了股民訴*ST九發案件的管轄問題。根據有關規定,此案由最高人民法院發函指定由煙台中院管轄,故這是第一起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的市、計劃單列市和經濟特區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之外的法院審理的虛假陳述民事賠償案件。2009年7月,青島中院將首批起訴的案件移送到煙台中院。 2009年8月17日,煙台中院開庭審理了這33位股民的訴訟案。但其後准備立案而未及立案的105位投資者再度訴訟的管轄權,應在哪家法院起訴又成了難題。

案例六 代位訴訟:小股東之三聯集團案

從2008年起,上市公司*ST三聯與前任控股股東三聯集團、繼任控股股東國美集團之間的糾紛不斷,*ST三聯與三聯集團的商標糾紛案處於膠著狀況,國美集團也無法進駐並重組,*ST三聯也處於退市邊緣。這時,便有小股東發起股東代表訴訟的公開徵集。2009年9月,成功徵集占總股本1.56%的中小股東的授權,並符合連續持股180天以上的《公司法》規定的股東代表訴訟要件。

2009年12月11日,山東省高院受理了78名*ST三聯中小股東訴三聯集團侵犯*ST三聯商標專用權糾紛一案的立案,該案系《公司法》修訂後的首次股東代表訴訟的司法實踐。原告們的訴訟請求如下:1、請求確認三聯商社(6.62,0.00,0.00%)享有注冊號為「779479」的「三聯」商標的獨占許可使用權,以及享有三聯商標的特許經營權、無形資產使用權等附屬權利。

2、請求判令三聯集團停止使用以及授權其關聯公司或其他公司使用「779479」「三聯」商標與第三人進行的同業競爭的侵權行為。3、請求判令三聯集團向三聯商社移交特許連鎖合同及其他相關材料,並向三聯商社賠償2007年之後的加盟費和特許權使用費以及其他經濟損失共計5000萬元(暫計) 。2009年12月30日,*ST三聯董事會對此作了公告。

2010年1月21日,*ST三聯董事會公告稱,公司作為該案的第三人,日前收到了山東省高院送達的三聯集團《管轄權異議書》,三聯集團認為提:該案是中國資本市場中上市公司股東代位訴訟第一案,且標的額高達5000萬元,案件涉及商標權的歸屬,涉及到三聯集團與三聯商社及其控制人之間的復雜關系,屬於在全國范圍內有重大影響力的案件,據此,要求山東省高院裁定移送最高人民法院審理。

該案目前正在進行中。

點評:

所謂股東代表訴訟,是指當公司怠於通過訴訟追究公司機關及其管理人員責任及實現權利時,符合一定條件的股東為了維護公司整體利益,而依據法定程序以自己的名義代表公司對侵害人提起訴訟,所得訴訟利益歸於公司的一種訴訟方式。股東代表訴訟又稱派生訴訟或代位訴訟。

《公司法》修訂以來,已見報的涉上市公司股東代表訴訟僅見此例。在證券市場中,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利用其對公司的控制權,損害上市公司整體利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當履行職責或濫用權力,使公司利益受損之事時有發生;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證券交易所的公開譴責,則是數以百計,而股民舉報與新聞媒體公開揭露的,則更多。所以,在證券市場中,不缺符合原告條件的股東,缺的是合格股東起訴意願與出頭徵集人。

案例七 立立電子:過會後之撤銷上市案

2008年4月3日,中國證監會發審委撤銷了立立電子公開發行股票的核准決定,並宣布,立立電子募集資金將按發行價和同期銀行存款利息退還。

早在2008年3月5日,立立電子首發申請就已過會;預計2008年7月8日掛牌上市,發行價為21.81元/股,發行數量為2600萬股,實際募集資金55621.88萬元。但在上市前,立立電子被曝出涉嫌掏空上市公司浙大海納資產,故中國證監會隨即暫停了立立電子的上市進程。2009年4月7日,立立電子公告,由於首發上市被撤銷,故將向投資者返還本息。

案例八 人人喊打:老鼠倉之基民索賠案

上投摩根富林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經理助理唐建,曾利用其父親和第三人賬戶先於基金建倉前買入新疆眾和(18.99,-0.31,-1.61%)股票26萬多股,總共獲利逾150萬元。2008年4月21日,中國證監會對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中國證監會認定唐建存在「老鼠倉」行為,被取消基金從業資格,處以終身市場禁入,沒收唐建152.72萬的違法所得,並處以50萬元罰款。

因唐建「老鼠倉」行為被中國證監會的處罰,引出基金持有人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起訴基金託管人中國建設銀行(5.07,-0.05,-0.98%)要求行使追償權的仲裁案。在該仲裁案的審理中,申請人(基民) 是否享有訴權、唐建的行為是否職務行為、被申請人(建行) 是否應進行追償等成為雙方辯論的焦點。

2009年2月3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對這起中國首例「老鼠倉」民事維權案作出終局裁決。仲裁庭認為,雖然申請人已贖回其基金份額,並因此不再是合同人,但其合同權利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時效內仍然受到保護。作為基金份額持有人,申請人根據本案合同提起仲裁並無不妥,故申請人享有訴權。但同時,仲裁庭對申請人關於唐建個人違法行為系職務行為的主張不予採信,認為唐建個人違法行為並非基金管理人的授權行為,其買賣股票行為並非職務行為。企業法人的工作人員,只有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才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仲裁庭還認為,被申請人不存在申請人指責的「違反了對申請人的承諾」、「不作為」或「違約」的事實和情節,故申請人以「違約為由」,請求被申請人為基金財產行使「追償權」,並將所謂的追償數額「歸入」基金財產,缺少法律依據和事實依據。最後,仲裁庭認為,投資者請求建行追償一案,申請人的理由和證據均不足以支持其請求,駁回其仲裁請求。

案例九 有毒產品:苦主們之境外理財案

2009年11月13日,許先生訴永隆銀行損害賠償糾紛案為上海浦東法院立案。12月14日,浦東法院出具民事裁定書,駁回永隆銀行關於該院沒有管轄權的訴求。據悉,這也是中國法院首次對境外理財維權案作出裁定。2010年1月19日,被告永隆銀行向上海一中院提出管轄權異議的上訴。

2005年6月,上海投資者許先生計劃將自己所有的資金投資「和記黃埔」有擔保的公司債券。在向香港永隆銀行咨詢時,該行香港旺角分行理財中心客戶主任卻向其推薦厄瓜多國家債券。根據推薦,許先生籌款投資了厄瓜多國家債券。在2005-2007年,票面價值購入價共為32.24萬美元。期間,許先生問該客戶主任在哪裡可查詢該債券的價格,一直未得到回答。因該債券不是香港證監會認可的投資產品,許先生很難找到行情網站,只能依賴於永隆銀行提供的價格決定買入或賣出。該客戶主任幫許先生買入或賣出時,每次的買入價都高於市場價,賣出價都低於市場價。

2008年11月20日,因許先生發現未收到派息詢問時,該客戶主任才告之「該債券有可能違約。現在該國用一個月的寬限期(從2008年11月15日到2008年12月14日為止) 來決定給不給利息。」隨後,厄瓜多債券價格跌至票面價值的20-30%。該客戶主任勸許先生賣掉債券,並分析說,厄瓜多政府要「拒償外債」,風險很大。如不賣掉債券,很可能血本無歸。考慮到銀行可能賠償,許先生在2008年12月3日同意將所持有的票面價值為26.3萬美元的厄瓜多國家債券全部賣出,賣出所得現金僅為7.6萬美元。等許先生賣出債券後,該客戶主任卻稱銀行不賠償客戶損失。後來,厄瓜多政府以35美元的價格贖回債券時,許先生手中已沒有了債券。

在交涉未果的情況下,許先生只得向法院提起訴訟。

案例十 未解之謎:楊彥明之巨額貪污案

2009年12月8日上午,有著中國證券界死刑第一人之稱的楊彥明終於被依法執行了死刑。該案歷經5年,經歷五次審理:北京市一中院一審判處死刑、北京市高院二審發回重審、北京市一中院一審再度判處死刑、北京市高院二審維持死刑判決、最高院死刑復核程序核准死刑。

從1998年6月至2003年8月間,曾任中國長城信託公司北京證券交易營業部總經理的楊彥明,以為本單位運作資金為名,多次指使財務人員違規從營業部的資金賬戶內提取現金共計6536餘萬元予以侵吞。但令人驚詫的是,五年五審,窮追猛挖,時至今日,楊彥明所涉贓款仍下落不明。最後,法院審理後認為,楊彥明貪污公款數額巨大,且拒不交代贓款去向,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犯罪情節、後果均特別嚴重,因此,判處楊彥明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Ⅱ 如何舉報惡意操縱股票的惡庄

對於操縱市場行為,投資者如何維權?

所有操縱證券市場的行為都必然會影響證券的正常交易價格、破壞證券市場交易秩序、損害廣大投資者利益。廣大投資者是證券市場的主體,有權利也有義務監督操縱市場行為。投資者如果發現有操縱市場行為,應及時向證券監管部門舉報,對操縱市場行為堅決說「不」

操縱市場投資者維權典型案例:

恆康醫療控股股東為達到高價減持公司股票目的,聯合蝶彩資產及其實際控制人在減持期間誇大恆康醫療研發能力,密集發布利好信息,是「假借市值管理之名,行市場操縱之實」的典型案例,影響了投資者預期並造成股價波動。證監會於2017年8月11日對相關責任人作出行政處罰。

行政罰單下發後,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接受投資者委託,代理受損投資者提起民事損害賠償訴訟,將恆康醫療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闕某列為被告。2018年8月初,案件已被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受理。

2019年12月27日,成都中院對全國首單操縱市場民事賠償支持訴訟——恆康醫療案一審公開宣判,原告楊某訴請獲得勝訴支持。這是1999年《證券法》頒布以來,全國操縱市場民事損害賠償案件中第一單原告獲勝的判決。在新證券法正式施行之際,該判決有力呼應了強化投資者保護的立法精神。

四、恆康醫療案的法院判決

原告楊紹輝與被告闕文彬、蝶彩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蝶彩資產管理公司)、謝家榮證券糾紛一案,原告楊紹輝訴訟請求:1.判令闕文彬、蝶彩資產管理公司、謝家榮賠償楊紹輝經濟損失231159.45元;2.判令闕文彬、蝶彩資產管理公司、謝家榮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2017】80號行政處罰決定書認定闕文彬、蝶彩資產管理公司、謝家榮合謀,利用闕文彬作為上市公司恆康醫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16,-0.46%)(以下簡稱恆康醫療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具有的信息優勢,控制恆康醫療公司密集發布利好信息,人為操作信息披露的內容和時點,未及時、真實、准確、完整披露對恆康醫療公司不利的信息,誇大恆康醫療公司的研發能力,選擇時點披露恆康醫療公司已有的重大利好信息,借「市值管理」名義,行操縱股價之實。闕文彬、蝶彩資產管理公司、謝家榮通過上述一系列信息披露的綜合起效,客觀上誤導了投資者,影響了恆康醫療公司股價,實現了闕文彬高價減持恆康醫療公司股票的目的,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以下簡稱《證券法》)第七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構成操縱證券市場行為。楊紹輝在闕文彬、蝶彩資產管理公司、謝家榮操縱期間買入、賣出恆康醫療公司199129股,闕文彬、蝶彩資產管理公司、謝家榮的操縱行為導致恆康醫療公司股票的價格偏離真實價格,楊紹輝買入恆康醫療公司股票的價格被人為抬高,與未被操縱狀態下的「真實價格」相比存在損失。

Ⅲ 一隻股票交易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是不是一定會停牌

連續三個交易日漲跌幅偏離值達20%需要發異動公告,如果當天發出的話是不要停牌的,但有些情況比較復雜,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核實,所以具體的停牌時間是不確定的。
是否賣出還要視情況而定,有的只是短期概念,可以考慮適當減倉,但有的重大利好五六個漲停都是沒問題的。

Ⅳ 請問哪裡可以找到證券違規的案例

案例分析

原野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購並第一案:寶延風波
四川長虹:轉配股暗渡陳倉,悄然上市
脫胎換骨瓊民源
萬時紅集團是資本運作高手還是證券市場大鱷
北大收購延中實業
中遠發展
廣西虎威
粵海發展
大東海何時福如東海?---中國首宗債轉股案例追蹤
賣殼者空手套白狼
從公開信息透視大慶聯誼股票案

Ⅳ 一支股票連續多天下跌後突然放量下跌,後市如何

後市需要根據量能指標和股價所處的位置來判斷,不同類別是不同的。
股票下跌途中放量下跌,吸引別的資金接盤,也就是出貨。長期下跌後的放量下跌是指在長期下跌後的低位區,個股在一波創出新低的快速下跌走勢中出現了明顯的放量,這波下跌時的量能要明顯地高於前期下跌途中的量能。此時的放量下跌走勢標志著空方力量正集中進行最後的釋放,但是由於個股前期的累計跌幅較大、空方力量的釋放已經較為充分,因而,此時空方力量再度集中釋放多標志著空方力量在進行最後的宣洩,空方力量將由強轉弱。多空力量的整體對比。
拓展資料:
什麼是後市
後市,就是今天以後的市場情況。股票後市是指股票價格未來的發展情況。 股票價格又叫股票行市,是指股票在證券市場上買賣的價格。
股票價格分為理論價格與市場價格。股票的理論價格不等於股票的市場價格,兩者甚至有相當大的差距。但是,股票的理論價格為預測股票市場價格的變動趨勢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也是股票市場價格形成的一個基礎性因素。
放量下跌是什麼
1、 股票放量下跌意味著有承接盤,不斷有人被套牢,導致股價無力進行超跌反彈,以為每次反彈都會有新的套牢盤割肉,股價之後將進入到縮量持續殺跌階段;但如果股價在相對低位出現放量下跌,意味著有主力資金引導股價下行,很可能是誘空動作。
2、 放量下跌就是暴跌,說明下跌動能強,一般有重大利空消息出現後會放量下跌,其實有時是不理智的拋售行為,暴跌幅度過大時可以搶反彈。
3、 有人賣出就必然有人買進,交易是雙向的,所以在下跌的過程中放量就意味著,下方被動成交和主動介入的資金增加,這證明大家對市場信心的增加。真正可怕的是縮量下跌,這才意味著對市場的絕望,放量至少證明多空爭奪又激烈起來了,這帶來了存在轉機的一點點可能性。
4、 下跌,代表賣的多,而買的少;反之,上漲,是代表買的多,而賣的少。 那麼,放量是怎麼回事呢,很簡單,就是換手率高。一般情況下,在大跌之後的放量,是好事。說明套牢盤少了,拋壓輕了。不過也不是一定的,需要仔細辨別。

Ⅵ 股票的偏離值,如何計算

1,日漲跌幅偏離值計算方法:

根據兩市交易規則,日漲跌幅偏離值計算公式為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單只股票漲跌幅-對應分類指數漲跌幅。

需要注意的是,對應分類指數漲跌幅並不是通常所說的大盤漲跌幅。以滬A為例,其對應的指數並非上證指數而應為999998A股指數,相應的,深A主板對應399107深證A指,中小企業板對應399101中小板綜。

另外,除非該股在深交所上市且今日漲停或跌停,否則,在計算過程中,均不能參照行情系統揭示的漲跌幅進行計算,而需自行按照漲跌幅公式進行計算,並在小數點後保留相應的位數(見後)。

上證所與深交所的計算方法有所不同,區別在於:
⑴深交所對漲跌停的股票一律按照10%進行計算,而上證所對漲跌停的股票按照實際漲跌幅進行計算;
⑵深交所在計算過程中對每一步的計算結果均在小數點後保留五位數字,而上證所保留七位數字。

下面舉例說明:

600188袞州煤業,今日收盤價18.21,前一交易日收盤價16.55,18.21/16.55-1≈0.1003021,漲幅為10.03021%
。今日A股指數為3348.36,前一交易日指數為3342.17,3348.36/3342.17-1≈0.0018521,漲幅為0.18521%

10.03021%-0.18521%=9.845%,故日漲幅偏離值為9.85% 。

000831關鋁股份,今日漲停,行情系統揭示漲幅為9.97%,按10%計。行情系統揭示之今日深證A指漲幅為0.75%

10%-0.75%=9.25%,故日漲幅偏離值為9.25% 。

2,非ST和*ST證券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跌幅偏離值累計之計算方法:

顧名思義,累計,也就是三個交易日日漲跌幅偏離值疊加之和。

下面舉例說明:

上證所公布600595中孚實業於7月15日至17日累計漲幅偏離值達到21.12% 。

計算過程為:

14日收盤價11.17,15日收盤價12.1,16日收盤價12.61,17日收盤價13.87。12.1/11.17-1≈0.0832587,15日漲幅為8.32587%;12.61/12.1-1≈0.0421488,16日漲幅為4.21488%;13.87/12.61-1≈0.0999207,17日漲幅為9.99207%


14日A股指數3301.70,15日A股指數3347.29,16日A股指數3342.17,17日A股指數3348.36。3347.29/3301.70-1≈0.0138080,15日漲幅為1.3808%;1-3342.17/3347.29≈0.0015296,16日跌幅為0.15296%;3348.36/3342.17-1≈0.0018521,17日漲幅為0.18527%


8.32587%-1.3808%=6.94507%,故15日漲幅偏離值為6.94507%;4.21488%+0.15296%=4.36784%,故16日漲幅偏離值為4.36784%;9.99207%-0.18527%=9.8068%,故17日漲幅偏離值為9.8068%


6.94507%+4.36784%+9.8068%=21.11971%,故7月15日至17日累計漲幅偏離值達到21.12%


深交所公布000612焦作萬方於7月15日至17日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7.17% 。

計算過程為:

15日漲停,收盤價15.99,16日收盤價17.36,17日漲停。行情系統揭示15日漲幅為9.97%,按10%計;17.36/15.99-1≈0.08568,16日漲幅為8.568%;行情系統揭示17日漲幅為10.02%,按10%計。

14日深證A指1123.76,15日深證A指1132.82,16日深證A指1131.07,17日深證A指1139.54。1132.82/1123.76-1≈0.00806,15日漲幅為0.806%;1-1131.07/1132.82≈0.00154,16日跌幅為0.154%;1139.54/1131.07-1≈0.00749,17日漲幅為0.749%


10%-0.806%=9.194%,故15日漲幅偏離值為9.194%;8.568%+0.154%=8.722%,故16日漲幅偏離值為8.722%;10%-0.749%=9.251%,故17日漲幅偏離值為9.251%


9.194%+8.722%+9.251%=27.167%,故7月15日至17日累計漲幅偏離值達到27.17%

Ⅶ 投資者行為偏差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近年來,互聯網快速發展,網路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投資者可以快速的獲得網上信息和相關評價,造成投資者非理性行為增多。本文通過分析投資者的行為,將投資者分為穩健型投資者、沖動型投資者和偏手野好型投資者三種類型,研究投資者由於自身認知偏差如何作用於股票市場及其股價表現,發現不同的投資情緒對投資者決策和股票價格有不同的影響。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一)研究背景
當前針對個人投資者行為的研究都基於傳統理性經濟人假設的基礎上,這種理論認為投資者的投資行為都充滿理性,然而在實際投資行為中,人們的投資行為容易受到感畢棗喊情、偏好和信念的影響,表現出過岩罩度依賴或自信和厭惡損失等非理性行為,這些行為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投資行為。此外,由於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路輿情對股票市場的影響逐漸加深,投資者也越來越依賴於網路信息進行投資決策,然而網路輿情的真假不能夠得到保證,虛假信息擴散到投資者之間產生羊群效應,影響市場價格波動。
(二)研究意義
我國的股票市場還未成熟,存在很多非理性的中小型投資者,其投資行為易受到網路信息的影響,他們的心理與行為可能會影響市場變化,使資本價格偏離股票價值,因此研究網路輿情對投資者行為的影響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本文通過分析網路輿情對投資者行為的影響,採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建立股票價值體系,並根據投資者行為偏差問題,提出科學的提前預備方案,旨在方便投資者選擇出最具投資價值的股票進行投資,以提高投資者收益率,減少投資者所面臨的投資風險及財產損失。
(三)文獻綜述
國內外基於網路輿情與投資者行為的股票市場研究有很多,Wysocki(1998)以3000多支股票為樣本,對946000條股票進行分析,研究發現股票數量對次日的股票交易量和異常收益率的變化起到一定的預測作用。Vivek Sehgal、Charles Song(2007)驗證了網路輿情和股票價值存在相關性,Johan(2011)對美國大型社交網站Twitter進行數據挖掘,用格蘭傑檢驗發現公眾的情緒狀態的日變化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盤值的每天的變化存在必然的聯系。李玉梅(2011)通過分析通訊行業的上市公司的截面數據,發現在線股票評論的數量和投資者的情緒會造成個股收益率異常。王國華(2013)從「刺激性事件主體行為」和「網路輿情傳播過程」兩個維度出發對網路輿情進行分類。羅娟(2011)根據輿情主體的情緒烈度和現實行動傾向,將網民的常見行為歸納為理性溫和型、情緒波動型和極端過激型。
綜上所述,盡管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投資者行為,並提供了很多的理論,但也有不足之處:如當前的網路輿情與股票市場的研究,大多是從評論數量上進行驗證分析,而對評論內容的研究較少;對投資者行為的研究方式主要是以調查和實驗驗證為主,而對投資者行為及行為偏差的關系研究較少。本文將投資者分為三種類型:穩健型投資者、沖動型投資者和偏好型投資者,研究這三種類型的投資者對股票價格的影響,發現沖動型投資者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更大,因此著重分析了沖動型投資者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二、投資者類型分析
本文將投資者分為三大類:穩健型投資者、沖動型投資者和偏好型投資者,分析他們的投資心理和對股票價格影響的大小。
(一)穩健性投資者
穩健型投資者為風險中性投資者,這類投資者具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希望可以獲得較為穩健的投資回報,但厭惡劇烈的市場波動,理財時會更關注與投資本金的安全性,可能選擇長期持續的定期定額投資方式來規避部分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獲得長期持續的穩健增值。
股票型基金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徵。對於穩健型投資者來說,可以適當投資較低比例的股票型基金,例如40%以下或更低,並堅持長期持有,能夠提升組合的收益預期。因此,這類投資者對股票價格波動的影響效果比較小,但是根據投資者特徵上的細微差異,對股票也有可能影響。
(二)沖動型投資者
沖動型投資者很容易將股票理想化,情緒極易陷入極端,「感覺」一些公司的不確定的事情令他們興奮買進,令你不興奮而賣出,經常在股價下跌之際賣出股票,也有可能因為這支股票的公司是他們厭惡的類型而賣出。
此類投資者是對股票波動很敏感的人,容易產生情緒,他們買賣股票行為極有可能對股票市場產生不可預測的波動,他們手中理財產品中,股票類的比例可能較大,需要重點觀察。
(三)偏好型投資者
由於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所以對新事物的記憶也會產生差別,當人們並不能完全從記憶中獲得所有相關的信息的時候,往往對容易記起來的事情或偏好的事物更加關注,認為其發生的可能性較大。偏好型投資者是因為個人記憶庫中的各種事物的記憶狀況是參差不齊的,並不是所有東西都是同樣的印象深刻,所以在做出投資決策時容易受到個人認知偏差的影響。
偏好型投資者往往傾向於自己所熟知的資產證券。往往這類投資者投資時也相當謹慎,對自己所熟知的公司了解透徹才會進行投資,所以對股票的價格影響波動不大。
可以看出,這三種類型的投資者中,穩健型和偏好型投資者不會輕易受到情緒波動的影響,而沖動型投資者更容易受到股票價格波動的影響,其投資行為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較大。本文將重點分析這類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三、沖動型投資者行為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分析沖動型投資者的情緒,其主要表現為貪婪和盲目跟從兩種。投資者在面對股票漲跌時,可能會失去理智,不能夠冷靜地分析整個股票市場,或者會盲目的跟從一些人,做出錯誤的判斷,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投資者的行為會影響到股票的價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影響股市的走向
在一定程度上投資者的行為會對股票市場造成較大的影響,但是不會從根本上改變股市的運行,始終都會遵循股市的大致趨勢。多數普通投資者的情緒容易受到一些外部信息的影響,這些信息來源廣泛,信息的真實性也無從判斷,容易對投資者造成誤導,又因為市場上普遍存在的「羊群效應」,這些投資者會達成一種錯誤的共識,在行為上做出統一,從而影響到股票的價格。
(二)出現追漲殺跌現象
投資者由於受到外界信息和急躁貪婪情緒的影響,極容易出現追漲殺跌的現象,這會導致股票價格在一定時間內持續性走高會持續性走低,這也是投資者情緒特徵影響股價的表現之一。例如:在2008年,我國股票的價格從6000點開始下跌到3000多點的時候,一些投資者認為這已經是最低點,他們將手中的股票保留了下來,但是當大盤跌到2400點的時候,他們中許多人都無法繼續堅持,出現了大量拋售股票的情況,使得股票的價格進一步走低,最後導致大盤跌到1600多點。
(三)投資者情緒對股票價格造成非對稱性影響
1.積極情緒對投資者行為及股票市場的影響
投資者在積極狀態下傾向於對市場做出樂觀的判斷,在相同的風險收益情況下,投資者會採用積極的投資決策,高估股票預期回收率而忽略相關的股票風險。這種行為會造成市場的追漲行為,使股票價格上升,導致股票市場存在明顯的賺錢效應,引進新的投資者和資金進入市場,這些新的投資者由於缺乏經驗和專業知識,容易形成羊群效應,加劇股票市場的正反饋效應,股票價格快速上漲。
2.消極情緒對投資者行為及股票市場的影響
當投資者情緒比較消極時,投資者容易對市場做出悲觀的判斷,進行保守的投資,傾向於提高對股票風險的估計而降低對股票未來收益的估計,這種投資行為會使投資者厭惡風險,放棄一些投資機會,減少投資的股票數量,甚至一部分投資者開始拋售股票,股票價格下跌。
四、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投資者情緒對我國的股票收益存在著很大的相關性,我國的證券市場還不夠完善,證券市場存在的問題引發投資者情緒與我國股票收益影響的非有效性。並且投資者的情緒容易受到網路輿情的影響,投資者更關注市場的小道消息而忽略企業的基本面。
為促進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需要建立持久有效的運行交易制度,引導投資者樹立良好的投資習慣,減輕投資者情緒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我國目前投資者情緒的測量工具和方法還不夠完善,部分投資者的投資數據還無法獲得,需要相關部門協助完善投資者情緒的研究工作。(作者單位: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Ⅷ 股市崩盤的崩盤案例

紐約1929大崩盤
一個小時內,11個投機者自殺身亡。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也給人們燙上了關於股市崩盤的最深刻的烙印。那天,換手的股票達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許多股票售價之低,足以導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夢破滅。
但回頭來看時,災難的發生甚至是毫無徵兆的。開盤時,並沒有出現什麼值得注意的跡象,而且有一段時間股指還非常堅挺,但交易量非常大。
突然,股價開始下跌。到了11:00,股市陷入了瘋狂,人們競相拋盤。到了11:30,股市已經完全聽憑盲目無情的恐慌擺布,狂跌不止。自殺風從那時起開始蔓延,一個小時內,就有11個知名的投機者自殺身亡。
隨後的一段日子,紐約證券交易所迎來了自成立112年來最為艱難的一個時期,大崩盤發生,而且持續的時間也超過以往經歷的任何一次。而那些活著的投機者,接下來的日子也是生不如死,小弗雷德·施維德在《客戶的遊艇在哪裡》講述的1929年股市崩盤前後的一個故事,成為那一時期投機者的經典寫照。
一個投資者在1929年初的財產有750萬美元,最初他還保持著理智,用其中的150萬購買了自由國債,然後把它交給了自己的妻子,並且告訴她,那將是他們以後所需的一切花銷,如果萬一有一天他再向她要回這些債券,一定不可以給他,因為那時候他已經喪失理智了。
而在1929年底,那一天就來了。他就向妻子開口了,說需要追加保證金來保護他投到股市上的另外600萬美元。他妻子剛開始拒絕了,但最終還是被他說服了。故事的結局可想而知,他們以傾家盪產而告終。
實際上,這種遭遇不僅僅降臨到普通的缺乏理智的投資者身上,即使是一些睿智的經濟學家也沒有逃脫噩運。20世紀最為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也在此次危機中幾近破產。
像其他人一樣,凱恩斯也沒有預料到1929年大崩盤,而且還低估了這次危機對美國和世界經濟的影響。凱恩斯積累的財富在1929年崩盤時受到重創,幾乎變得兩手空空。
後來憑借著敏銳的判斷力,到1936年的時候,他靠投資股市把財富又增長到了50萬英鎊以上(相當於4500萬美金)。但是在1938年的熊市中,他的資金又縮水了62%。一直到他1946年去世,1929年的崩盤都是他心理上抹不掉的陰影。
盡管股市暴跌最初影響到的只是富人,但這些人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群體,其成員掌握著大部分消費收入,構成了最大部分的個人儲蓄和投資來源。因此,股市崩盤導致美國經濟失去了由證券投資盈利形成的對支出的支撐。
股市崩盤以後,控股公司體系和投資信託的崩潰,大幅削弱了借貸能力和為投資籌措資金的意願,這迅速轉化為訂單的減少和失業的增加。
從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間,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的價格從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種公用事業的股票的平均價格從141.9跌到28,20種鐵路的股票平均價格則從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
受股市影響,金融動盪也因泡沫的破滅而出現。幾千家銀行倒閉、數以萬計的企業關門,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間出現了四次銀行恐慌。盡管在泡沫崩潰的過程中,直接受到損失的人有限,但銀行無法避免大量壞賬的出現,而銀行系統的問題對所有人造成間接沖擊。
大崩盤之後,隨即發生了大蕭條。大蕭條以不同以往的嚴重程度持續了10個年頭。從1929年9月繁榮的頂峰到1932年夏天大蕭條的谷底,道瓊斯工業指數從381點跌至36點,縮水90%,到1933年底,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幾乎還達不到1929年的1/3。實際產量直到1937年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接著又迅速滑坡。直到1941年,以美元計算的產值仍然低於1929年的水平。1930~1940年期間,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業人數少於800萬。1933年,大約有1300萬人失業,幾乎在4個勞動力中就有1個失業。
更嚴重的是,股市崩盤徹底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國股市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
1987:大恐慌再臨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段美國股民的黑色記憶,這一天美國股市又一次大崩盤。股市開盤,久違了半個世紀的恐怖重現。僅3小時,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下跌508.32點,跌幅達22.62%。 這意味著持股者手中的股票一天之內即貶值了二成多,總計有5000億美元消遁於無形,相當於美國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八分之一的財產瞬間蒸發了。隨即,恐慌波及了美國以外的其他地區。10月19日當天,倫敦、東京、香港、巴黎、法蘭克福、多倫多、悉尼、惠靈頓等地的股市也紛紛告跌。
隨後的一周內,恐慌加劇。1987年10月20日,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跌幅達14.9%,創下東京證券下跌最高紀錄。10月26日香港恆生指數狂瀉1126點,跌幅達 33.5%,創香港股市跌幅歷史最高紀錄,將自1986年11月以來的全部收益統統吞沒。與此相呼應,東京、悉尼、曼谷、新加坡、馬尼拉的股市也紛紛下跌。於是亞洲股市崩潰的信息又回傳歐美,導致歐美的股市下瀉。
據統計,在從10月19日到26日8天內,因股市狂跌損失的財富高達2萬億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及間接損失總和3380億美元的5.92倍。美林證券公司的經濟學家瓦赫特爾因此將10月19、26日的股市暴跌稱之為「失控的大屠殺」。1987年10月股市暴跌,首先影響到的還是那些富人。之前在9月15日《福布斯》雜志上公布的美國400名最富的人中,就有38人的名字從榜上抹去了。10月19日當天,當時的世界頭號首富薩姆·沃爾頓就損失了21億美元,丟掉了首富的位置。更悲慘的是那些將自己一生積蓄投入股市的普通民眾,他們本來期望借著股市的牛氣,賺一些養老的錢,結果一天功夫一生的積蓄便在跌落的股價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股市的震盪剛剛有所緩解,社會經濟生活又陷入了恐慌的波動之中。銀行破產、工廠關閉、企業大量裁員,1929年發生的悲劇再度重演。比1929年幸運的是,當時美國經濟保持著比較高速的增長,股市崩盤並沒有導致整體的經濟危機。但股災對美國經濟的打擊仍然巨大,隨之而來的是美國經濟的一段長時間的停滯。
日本股市夢魘
在1987年10月17日美國「黑色星期一」過後,率先恢復的是日本股市,並且帶動了全球股市的回升。 此後,日本股市一直呈上升態勢,但另外一個噩夢般的恐慌卻在醞釀之中。1989年12月,東京交易所最後一次開市的日經平均股指高達38915點,這也是投資者們最後一次賺取暴利的機會。 進入90年代,股市價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點。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勢更猛。1992年4月1日東京證券市場的日經平均指數跌破了17000點,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點,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到此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時價總額由1989年底的630萬億日元降至299萬億日元,3年減少了331萬億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徹底破滅。股市泡沫的破滅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一方面證券業空前蕭條。1991年股市大幅下跌以來的兩年中股票市場的交易量只有以往的20%。主要靠賺取交易手續費生存的200多家證券公司全部入不敷出,且經營赤字越來越大。1992年不少大公司的赤字高達400億日元以上。
對外資本交易方面,由於對外證券交易額減少,出現長期資本收支盈餘,日本戲劇性地變為了資本輸入大國。
另一方面由於股市瘋狂上漲,吸引企業都轉向直接融資,銀行被迫以風險大的企業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主要融資對象,從而間接地導致了銀行業的危機。泡沫破滅後,日本經濟形勢急轉直下,立即呈現設備投資停滯、企業庫存增加、工業生產下降、經濟增長緩慢的局面。影響所至,連房地產也未能倖免。日本房地產價格在1990年達到了聳人聽聞的高位,當時日本皇宮地塊的價格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所有房地產價格的總和。泡沫破滅後,日本房地產價格跌幅近半才剛剛開始穩住,整個國家的財富縮水了近50%。當年資產價格的持續上漲激發人們借貸投機的慾望,日本銀行當初急切地給房地產商放貸終於釀下了苦果。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和不良貸款不可避免地增加,使日本銀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引發了通縮,使得日本經濟經歷了更持久、更痛苦的蕭條。
日本經歷了長期熊市,即使在2005年的反彈之後,日本股市離它的歷史最高點還有70%之遙。
中國式股災
目光放回國內。雖然與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相比,中國股市發展歷程較為短暫,但依然經歷了兩次驚心動魄的股災。一次發生在1996年。1996年國慶節後,股市全線飄紅。從4月1日到12月9日,上證綜合指數漲幅達120%,深證成份指數漲幅達340%。證監會連續發布了後來被稱作「12道金牌」的各種規定和通知,意圖降溫,但行情仍節節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給股市定性:「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漲勢終於被遏止。上證指數開盤就到達跌停位置,除個別小盤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體持倉股民三天前的紙上富貴全部蒸發。 另一次發生在2001年。當年7月26日,國有股減持在 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股市暴跌,滬指跌32.55點。到10月19日,滬指已從6月14日的2245點猛跌至1514點,50多隻股票跌停。當年80%的投資者被套牢,基金凈值縮水了40%,而券商傭金收入下降30%。與國外股災相比,中國股災的發生原因不盡相同,但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勢大大脫離經濟的基本面,因此註定難以持續,一有風吹草動,便全線潰敗,而股市中人則投機心態過盛,或風雨將至仍勉力為之,或追漲賣跌全憑感覺,終不免悲慘收場。

Ⅸ 影響股票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五大因素:經濟、政治、公司本身、行業市場、投資者心理等因素,還要講一些因素具體對股價有何影響?

一、經濟因素:主要從兩個方面講起,對於股票市場我們常常稱其為社會經濟的晴雨表,主要是因為股票市場是隨著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的,但是股市變化一般要早於經濟變化,主要還是投資者對於整個市場的關注程度,一旦發現經濟市場有衰退的苗頭股價就會下跌。

1. 經濟繁榮時期:一般這種時候,整個股票市場的總體趨勢是上升的;

2. 經濟衰退時期:反之亦然,這是股票市場的整體行情是不太好的,處於一種行情下降的狀態;

這些經濟的組成都有:金融環境、國家匯率調整、國家財政狀況等,這些因素都是社會存在的客觀規律一般是無法避免的,盡量不要在市場不景氣的時候進行風險較大的投資。

而且如果國家財政狀況引起了社會較大的通貨膨脹,股票價格就會下跌,相反如果財政支出增加,就會股價上漲。

二、政治因素:也就是說那些重大的國家政治事件,就比如國家領導人的變化、行動等,最近特朗普的推特事件就是一件典型的案例,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著整個美國股票市場的變化。所以對於市場上的投資者來說,也表示散戶一定要多多關注社會信息、政策的頒布等,可以去關注幾個財經類的網站就比如:贏家財富網。

三、市場上的公司自身因素:上市公司在市場上發行股票來籌集資金,而在一定程度上股票自身價值決定了股價為多少,所以最初的影響因素就是公司本身,一般是公司的經營業績水平、本身的資產信用、股息紅利的設定、外來的發展前景等等都可以影響本公司的股票價格變動。

四、行業市場因素:不同的行業在市場上最初的發展前景就是不同的,一般市場上股票價格較好的公司都是時下有發展前景的行業。一般市場上出現了新行業且潛力較好,這個行業下的任公司股票在一般情況下都是有前景的,市場上的投資者不同階段的意向、投資方向、進行套利行為等都會某一些類型的股票造成影響,最容易出現市場供求關系不對等,造成市場供大於求股價就會下跌。

五、就是比較個人化的因素了,投資者心理因素,因為現在國內市場上散戶居多,有的經驗並不是太足就容易盲目跟隨市場上的大戶,進行搶購或者大量拋售的行為最後造成損失已導致於心態失衡情緒變動,最後就會導致股票市場大漲和大跌等情況。

~~~~~~~~~~~~~~~~~~~~~~~~~~~~~~~~~~~~~~~~~

以上的都是理論!!

特別是奇特的A股!

之所以稱之為股市!!股市故事也!!都是逗你玩!!

順勢而為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