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股票的理論價格的定義及計算方式是什麼
你好,股票價格是指股票在證券市場上買賣的價格。股票本身並沒有價值,股票之所以有價格,是因為它代表著收益的價值,即能給它的持有者帶來股息紅利。股票及其他有價證券的理論價格就是以一定的必要收益率計算出來的未來收入的現值。
股票的理論價格公式為:股票理論價格=股息紅利收益÷市場利率
不過這個公式成立是有條件的:假設公司不再外延式擴張、假設公司永續經營、假設公司按照固定比例分紅、假設市場利率永遠不變。
Ⅱ 股票價值評估方法有哪些
一、市盈率估值法
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根據每股收益選擇的數據不同,市盈率可分為三種:靜態市盈率;動態市盈率;滾動市盈率。預測股價、對股價估值時一般採用動態市盈率,其計算公式為:
股價=動態市盈率×每股收益(預測值)
其中,市盈率一般採用企業所在細分行業的平均市盈率。如果是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市盈率可以提高10%或以上;每股收益選用的是預測的未來這家公司能夠保持穩定的每股收益(可選用券商研報中給出的EPS預測值)。
盈率適合對處於成長期的公司進行估值,下圖有發展前景和想像空間的行業,它們的估值就比較高。由於市盈率與公司的增長率相關,不同行業的增長率不同,所以不同行業的公司之間的市盈率比較意義不大。
所以,市盈率的對比,要多和自己比(趨勢對比),多跟同行企業比(橫向對比)。
二、PEG估值法
用市盈率估值有其局限性。我們都知道市盈率代表這只股票收回投資成本所需要的時間,市盈率=10表示這只股票的投資回收期是10年。但有的股票的市盈率可達百倍以上,再用市盈率估值就不合適了。
這就需要PEG估值法上場了。也就是將市盈率和公司業績成長性相對比,即市盈率相對於利潤增長的比例。其計算公式為:
PEG=P/E÷G
=市盈率÷未來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每股收益)
一般來講,選擇股票時PEG越小越好,越安全。但PEG>1不代表股票一定被高估了,如果某公司股票的PEG為12,但同行業公司股票的PEG都在15以上,則該公司的PEG雖然已經高於1,但價值仍可能被低估。
三、市凈率估值法
市凈率指的是每股股價與每股凈資產的比率。
一般來說市凈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相反,則投資價值較低。
計算公式為:
市凈率=股價÷最近一期的每股凈資產;
股價=市凈率×最近一期的每股凈資產。
這種估值方法適用於凈資產規模大且比較穩定的企業,如鋼鐵、煤炭、建築等傳統企業可以使用。但IT、咨詢等資產規模較小、人力成本佔主導的企業就不適用。分析的時候依舊延續「同行比、歷史比」的原則,通常市凈率越低,表明投資越安全。
根據證監會行業分類,
食品製造業的市凈率>信息技術行業>製造業>采礦業。
下面是今年10月份申萬各行業的市凈率排行榜。銀行股的市凈率最低;食品飲料行業的市凈率最高;65%的企業的市凈率在1—2之間。這是否意味著銀行股被低估了呢?
未必。因為銀行有很多不良資產。這也是市凈率估值法的局限性。企業的機械設備、辦公用品都是會減值的,但通過歷史成本計價的市凈率並不能反映這一情況。所以不要以為買了市凈率低的股票就是撿到了便宜貨,可能它們的實際價值早已低於賬面價值。
四、市現率
市現率=每股股價/每股自由現金流。市現率越小,表明上市公司的每股現金增加額越多,經營壓力越小。換言之:
一隻股票的市價除以每股現金流量得到的數字,就代表著你從這只股票上用現金收回投資成本需要多少年。市現率越低,說明你收回成本的時間越短,就越值得投資。
五、DCF估值法
DCF,現金流量折現法,Discounted Cash Flow,指的是將未來的現金流、通過折現率、折算到現在的價值。說白了就是把明年的100塊錢換算到今天,它會值多少錢?
假定未來3年內,企業每年年末都能收到100元,那麼這300元錢摺合到現在是多少錢呢?
根據現值計算公式,我們已知得是t=3,CFt=100,假定折現率為10%。套入公式中,結果如下:
第一年的100元折現後=100/(1+10%);①
第二年的100元折現後=100/(1+10%)2,②
第三年的100元折現後=100/(1+10%)3,③
最後把三年的折現值加在一起,即①+②+③,就是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還是那句話,這方法理論上很完美,但不如市現率好用。
Ⅲ 股票價值評估怎麼做
有人說股票的價值是凈資產,有人說是增長率,還有人說是市盈率、市夢率、MEG等等。其實,這些都不對。
我們買股票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寧願把錢換成企業股票,目的無非是為了從企業獲得超過本金的回報。為了實現這個目的,首先我們必須要收回成本,然後是獲得超過本金以外的回報。
我們知道股權投資不同於債權投資的主要地方是,股權投資不返本付息,也不退本。那麼,如何才能夠收回投資的本金呢?只能是靠企業盈利。如何獲得超過本金以外回報呢?辦法還是靠企業盈利。
到此,我們知道股票的價值就是股票的盈利。於是,華爾街的教父本傑明和巴菲特開始研究企業的內在價值這個概念。什麼是企業的內在價值呢?就是將企業未來所能創造出來的盈利折現到現在是多少錢?
在計算內在價值時,必須預測如下幾點:1、企業的壽命還有多長?2、在其壽命內還能創造多少財富?3、未來的市場無風險收益率是多少?這幾條很關鍵。
首先、企業的壽命還有多長?根據以往的規律,小企業的平均壽命是3~5年,上市公司的平均壽命是8~12年,世界500強的平均壽命是50年以上。有人認為世界500強也是從小企業發展起來的,所以應該投資小企業,等待它成為世界500強。但是,我們還必須知道,世界500強是萬里挑一,世界500強是在擠垮數以萬計的小企業後,才能從死人堆里脫穎而出。要想從數以萬計的企業中選中未來能成為世界500強的企業,好比你在選的號碼。
其次、估算企業在其壽命內還能創造多少財富?既然是估算,就不要自欺欺人地認為是科學,所以,那些運用高等數學來估算內在價值的,並不比巴菲特的心算來的更可靠。據說巴菲特的辦公室里連一個計算器都沒有,完全憑借他的心算和驚人的安全邊界值。
最後、還必須知道市場無風險收益率是多少?為什麼要使用它呢?假如我們不投資股票,而是買國債,獲得無風險收益。但是,我們放棄了這個保守的收益,而是投資股市,這樣我們就必須把無風險收益拋除掉。還要注意,這個無風險收益率不是指現在的,而是對未來若干年內的無風險收益率的估算。
話說得有點遠了,現在說說重新評估股票價值
為什麼要重新評估股票價值?因為企業是活的,它隨著市場環境和自身發展的變化,盈利也會超出預期范圍。
不多說了,就說眼前:
眼前市場環境就要發生變化,明年有兩件制度性變革,第一件是新的會計制度實行;另一件就是內外資企業所得稅並軌。
新會計制度的實行,將使許多擁有土地和股權的企業,需要重新評估價值入賬,當然了,這只是財務上的重新計算,並不能增加或減少企業提供給股民的回報。
所得稅政策調整卻是實質性的,根據wto下新的形勢需要,國家從明年開始實行內外資所得稅並軌,對內資企業來說,相當於所得稅率從33%降低到25%。將使得股市中所有企業的盈利增高11%,這增加的11%盈利不是賬務調整造成的,而是實實在在節省下來的稅金,並且這種增加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持續的。
Ⅳ 股票的價值要如何評估依據是什麼
我們想要更好的評估一隻股票的價值的話,我們就要結合上市公司的前景,還有公司裡面的財務狀況,以及公司裡面的經營模式等等,從各個方面去評價一隻股票的價值。我們是不能夠光靠一方面來評估一隻股票的價值的,我們不僅要結合這家公司裡面的各種情況,而且還要結合股票市場的指標。我們也要了解股票公司對未來的長期規劃,了解清楚公司的上限到底是多少,可以對公司裡面的多個數值進行相應的分析與比較。
我們也可以結合一下股票公司的盈利能力,或者是股票公司的資產價值等等,來進行股票價值的評估。我們在進入到股票市場的時候,也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的,這些風險都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股票的價值,所以我們應該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我們可以多咨詢一下專業的人士,讓他們來為我們詳細的解說一下有關於股票方面的更多資訊和內容。
Ⅳ 公司股票是如何定價的
目前A股市場上股票上市的定價方法是建立在企業當年的預測利潤基礎上,比過去採用前三年利潤的平均值來確定股價相對科學一些,因為投資者是投資未來的業績而非過去的回憶。目前國內A股股票上市價格計算公式為:
發行價格P=每股利潤EPS*市盈率R
其中:每股利潤=發行當年預測利潤/發行當年加權股本數
上述計算方法要求企業在上市當年必須具有盈利記錄,而且股票價格的確定含有非市場決定因素,因為市盈率R的值是在一個大致的區間內由證監會最後一錘敲定,可能會扭曲股票的比價。這種方法當然不適合於在二板市場上市的股票,因為在二板市場上市的企業並不一定具有盈利記錄,或被要求在最近的幾年內保證盈利。因此新的定價方法體系需要內地證券管理機構、券商的研究業務部門一起合作,借鑒國際通行的方法,結合內地企業的具體情況合作解決。
毫無疑問,決定二板市場股票價格的因素遠比A股市〉墓善倍
Ⅵ 債券和股票價值評估的基本方法是怎樣的
1. 股票的估價與債券的估價有何異同
股票估價是通過一個特定技術指標與數學模型,估算出股票在未來一段時期的相對價格,也叫股票預期價格。
股票估價方法:
第一種是根據市盈率估值.比如鋼鐵業世界上發達國家股市裡一般是8-13倍的市盈率.所以通過這種估值方法可以得出一般鋼鐵企業的估值=業績*此行業的一般市盈率.
第二種是根據市凈率估值.比如一個資源類企業的每股凈資產是4塊,那麼我們就可以看這類企業在資本市場中一般市凈率是多少,其估價=凈資產*此行業一般市凈率.這種估價方法適合於製造業這類主要靠生產資料生產的企業.象IT業這類企業就明顯不合適用此方法估值了.
債券估價基本原理:
債券作為一種投資,現金流出是其購買價格,現金流入是利息和歸還的本金,或者出售時得到的現金。
債券的價值或債券的內在價值是指債券未來現金流入量的現值,即債券各期利息收入的現值加上債券到期償還本金的現值之和。只有債券的內在價值大於購買價格時,才值得購買。
2. 債券價值評估方法
債券評估
(一)上市交易債券的評估
1.上市交易債券的定義
可以在證券市場上交易、自由買賣的債券。
2.評估方法
⑴對此類債券一般採用市場法(現行市價法)進行評估。
①按照評估基準日的當天收盤價確定評估值。
②公式
債券評估價值=債券數量*評估基準日債券的市價(收盤價)
③需要特別說明的是:
採用市場法進行評估債券的價值,應在評估報告書中說明所有評估方法和結論與評估基準日的關系。並說明該評估結果應隨市場價格變動而適當調整。
(2)特殊情況下,某種上市交易的債券市場價格嚴重扭曲,不能夠代表市價價格,就應該採用非上市交易債券的評估方法評估。
[例 8-1]:某評估公司受託對某企業的長期債權投資進行評估,長期債權投資賬面余額為12萬元(購買債券1 200張、面值100元/張)、年利率10%、期限3年,已上市交易。在評估前,該債券未計提減值准備。根據市場調查,評估基準日的收盤價為120元 /張。據評估人員分析,該價格比較合理,其評估值為:
『正確答案』1 200*120=144 000(元)
(二)非上市交易債券的評估(收益法)
1.對距評估基準日一年內到期的非市場交易債券
根據本金加上持有期間的利息確定評估值。
2.超過一年到期的非市場交易債券
(1)根據本利和的現值確定評估值。
(2)具體運用
①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的價值評估。
其評估價值的計算公式為:
P=F/(1+r)n (8-2)
式中:
P-債券的評估值;
F-債券到期時的本利和(根據債券的約定計算)
r-折現率
n-評估基準日到債券到期日的間隔(以年或月為單位)。
本利和 F的計算還可區分單利和復利兩種計算方式。
Ⅰ。債券本利和採用單利計算。
F=A(1+m*r) (8-3)
Ⅱ。債券本利和採用復利計算。
F=A(1+r)m (8-4)
式中: A-債券面值;
m-計息期限(債券整個發行期);
r-債券票面利息率。
3. 債券股票估價怎麼算啊
這個比較困難,相對復雜,本傑明格雷厄姆在其《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得出了一個十分簡便的成長股估價公式:
價值=當前(正常)每股收益*(8.5+兩倍預期年增長率)
該公式計算出的數據十分接近一些更加復雜的數學計算例如(折現現金流估值模型)所得出的結果
增長率這一數據我認為應該取隨後7到10年之間的數據並且還要剔除非經常性損益
本公式其實是求市盈率公式的變換形式:市盈率=當前價格/每股收益,所以(8.5+兩倍年預期增長率)也就是表示當前市盈率
下面拿「格里電器」來舉例子:從和訊網可以得例如格里2010年每股收益大約為1.23人民幣,2011預期每股收益和2012年預期每股收益的數值可以保守計算出它大約每年18%%的速度增長(得益於國家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所以:
1.23*(8.5+18*2)=54.73人民幣
所以他的每股價值大約為55元,現價22.8元價格遠遠低於當前價值處於低估區間安全邊際很大,這是一個例子,簡單的估價模型,他計算出來的數據和經典傳統的折現現金流估值法計算的數據結果相差無幾,下面是折現現金流估值的例子…關於股票估值最難的就是對自由現金流的增長率和價值折現率的確定,如果稍有失誤將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如果增長率估計過快將導致股價過高從而產生錯誤的安全邊際,這對投資人來說將是致命的,如果增長率估計太過保守雖然很安全但是直接導致股價低估進而可能過早拋售,賺不到可觀的價差利
Ⅶ 關於股票價格評估,股價估值的問題
市盈率可以作為選股的參考,但不能用這個來選股,不同行業平均市盈率相差巨大。建議在選股之前首先搞清楚自己的操作方式,是快進快出,追求短期效益,還是波段操作,低吸高拋,不急於求成。同一隻股票,對於一種操作方式可能是牛股,對於另一種操作方式可能是垃圾股。
這些都是需要有一定的經驗和技巧去判斷,新手不熟悉操作可先用游俠股市模擬炒股去演練一下,從中總結些經驗,等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之後再去實盤操作。
選股的技巧:
一、看盤主要應著眼於股指及個股未來趨向的判斷,大盤的研判一般從以下三方面來考慮:股指與個股方面選擇的研判;盤面股指(走弱或走強)的背後隱性信息;掌握市場節奏,高拋低吸,降低持倉成本。尤其要對個股研判認真落實。
二、是選對股票,好股票如何識別?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買入量較小,賣出量特大,股價不下跌的股票。(2)買入量、賣出量均小,股價輕微上漲的股票。(3)放量突破趨勢線(均線)的股票。(4)頭天放巨量上漲,次日仍然放量強勢上漲的股票。(5)大盤橫盤時微漲,以及大盤下跌或回調時加強漲勢的股票。(6)遇個股利空,放量不下跌的股票。(7)有規律且長時間小幅上漲的股票。(8)無量大幅急跌的股票(指在技術調整范圍內)。(9)送紅股除權後又漲的股票。
三、是選對周期,可根據自己的資金規模、投資喜好,選擇股票的投資周期。
那麼怎樣炒股才能賺錢呢?首先端正心態,不要老想著買入股票後馬上就會暴漲翻番,而要根據股市的運行規律慢慢的使自己的財富積累起來;其次,要熟悉技術分析,把握好買賣點;經驗是很重要的,這就要自己多用心了。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Ⅷ 如何確定股票的合理價值
判斷一支股票的估值高低,方法有很多種:
第一、看市凈率。
所謂市凈率,即公司凈資產收益率。一家公司有資產,也有負債,通常我們買股票,買的就是這家公司的凈資產。凈資產=資產-負債,每股凈資產=凈資產÷上市公司總股本,市凈率=每股股價÷每股凈資產,從理論上說,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市凈率越低,代表這家公司的估值就低,投資價值就越高。
第二、看市盈率。
市盈率是指每股股價與每股凈利潤的比值。市盈率有動態市盈率和靜態市盈率,動態市盈率=未來的預期股價÷未來的預期每股凈利潤,靜態市盈率=股價÷過去已經實現的每股凈利潤。所以,靜態市盈率通常作為參考指標,我們炒股應該炒未來的成長預期,動態市盈率低於靜態市盈率,從理論上講,未來的投資回報就高。
然而,在實戰中,市凈率和市盈率低,並不一定代表投資這樣的公司投資回報就高,比如,幾大銀行股的市凈率和市盈率都低,市盈率低到5倍左右,公司的估值長期嚴重低估,但這么多年來看,投資幾大銀行股的股民並沒有享受到理論上的投資回報。
這是為什麼呢?
上面我們講過,炒股炒的是未來的成長預期,過去的財務數據代表不了未來,關鍵是未來上市公穩定賺錢的確定性,這種確定性,我們炒股的人都把它稱之為上市公司的護城河。那到底什麼叫護城河呢?比如,生產工藝絕密配方,公司有產品自主定價權,原材料和產品屬於國際市場的稀缺資源產品,行業高度壟斷,而產品需求又是社會大眾化日常消費和必備消費產品。這樣的上市公司才是真正的價值標的,號稱搖錢樹型的上市公司,它今年的市盈率50倍,明年利潤增長一倍,市盈率就可以降到25倍,而且這種公司具備持續穩定保增長的能力,人家可以把市盈率幾十年之內或者說永久控制在一個穩定的范圍之內,這才是真正的好公司。
其次,除了護城河,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成長空間和市值成長空間也非常重要。
所謂行業成長空間,比如,這家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在國際市場上還有沒有發展狀大的前景,比如銀行業,連支付寶和微信都竟爭不過,你認為他還有狀大的可能性嗎?要不是央行權利壟斷,銀行業早就被支付寶和微信取代了,所以,銀行業的發展空間嚴重縮水。
所謂市值成長空間,即上市公司的股本的大小。A股上的一些超級大盤股,本身上市公司的股本權重就非常大,直接影響大盤指數的走勢,這種超級大盤股,如果沒有護城河,沒有行業的成長性作基礎,這種股票是很少有投資者看好的。也就是說,這種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與A股市場的總市值規模是不匹配的,不協調的,銀行股總市值翻一倍,大盤指數就有可能漲到六七千點,A股市場目前就這么點流動資金,哪來的資金將幾支超級大盤股的股價推高翻倍呢?以A股上的這點資金流動水平,決定了很多超級大盤股的市值成長空間受限。以我看來,那些沒有護城河保護,行業前景不好的超級大盤股,股價只會越來越低,我們視目以待,市盈率再低,也沒什麼人買。
所以,判斷一家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高低,並不是簡單的從市盈率市凈率等指標上就能決定的,它以行業的發展前景,以市值成長空間,以公司是否具備護城河有關。超長線價值投資的資金選股原則必須下要看行業前景,必須要看市值成長空間,必須要看有沒護城河,市盈率市凈率只能作一個簡單的參考。
Ⅸ 股票的價值,一般如何去評估
我們可能因為接觸太少而對一隻股票的分析了解的很少,所以我們可以在後期多了解一些如何評估股票價格的分析,從而知道在後期如何進行分析,得到想要的結果。股票價格被低估或高估,主要從上市公司的發展前景、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模式、上市公司大股東的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綜合分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了解一隻股票是否有價值,股票的價格是否被低估或高估。
當股價高於20倍時,被高估;低於20倍,股票被低估;市盈率超過20倍,股票被低估;當市盈率達到20倍時,股價就會下跌。股價是合理的。估價太高了。事實上,如上所述,只要上市公司的市盈率高於20倍,就被高估了,沒有投資價值。然而,現實並非如此。上市公司20-25倍的市盈率是正常的,沒有高估,這是一個合理的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