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如何索賠
炒股虧了可以索賠?以前很少有人會有這種觀念,但是時代在進步,從目前的司法實踐來看,很多法院開始轉變觀念,開始加大了對股民權益保護的保護力度。那麼如果因為入市被「坑」,股民該如何索賠呢?
股票如何申請索賠,有以下三步
1、確認是否符合索賠條件:首先需要確認是否符合股民索賠的初審條件,查看股票是不是在索賠的范圍內,若是在范圍內,就可以正常地進行索賠,如果不喊罩在索賠范圍和期間之內,那麼是不能夠進行索賠的;
2、准備有關材料,委託律師:假如股票在索賠的范圍內,那就需要按照相關規定,准備好需要提供的材料:交易記錄的調取、委託書等,並將准備好的材料交接給委託的律師;
3、等待法院立案並審判:律師收到材料後會進行處理案件,會計算出股民索賠金額、起草訴狀並提交法院,然後等待法院立案和之後的審判結果。
對於上市公司的哪些行為,股民可以索賠?
根據我國《證券法》第六十九條、第七十六條、第七十七條以及相應司法解釋的規定,股民因上市公司及/或相關機構及人員存在虛假陳述、內幕交易、操縱證券市場三種行為而導致投資損失的,可依法要求相關責任人賠償。
索賠股民的主體資格
在虛假陳述實施日及以後,至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前買入該證券的股民以及在虛假陳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及以唯世後,因賣出該證券發生虧損,或者因持續持有該證券而產生虧損的股民均可以主張索賠。
索賠流程
(一)證監會立案調查
根據《關於受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鄭山鬧陳述引發的民事侵權糾紛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二條以及《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第六條的規定,只有取得中國證監會等的行政處罰決定或法院的刑事裁判文書,此類案件才會被法院立案受理。
股民可以通過媒體報道、上市公司公告等途徑了解可以起訴索賠的上市公司有哪些,哪些上市公司受到證監會或財政部的處罰。
(二)股民准備材料
1、對賬單。對賬單除了包含股票名稱、股票代碼、買賣時間、買賣價格、買賣數量、傭金、印花稅和股東信息之外,還需要加蓋業務辦理章。
2、開戶證明或股東信息查詢單。除了包含股東信息:姓名、身份證號、開戶日期、普通資金賬戶、普通滬深股東賬戶、融資融券資金賬戶、融資融券股東賬戶(如有)之外,還需要加蓋營業部櫃台業務章。
3、身份證復印件和原件一致的公證書。
(三)委託律師
此類案件與其它案件有很大不同,對專業性要求很高。比如對於揭露日的認定、系統風險的扣除以及損失計算標准等等,由於還缺少法律具體的規定,導致全國各地法院判決各異,甚至同一個法院不同時期也會採用不同的裁決標准,這種情況增加了維權的難度和風險。
(四)立案及判決
一支股票的索賠從立案到最後結案,短則三個月,長則一年半以上。從近些年的審判案例來看,虛假陳述民事索賠有很高的勝訴率,內幕交易者或者操縱股價者民事索賠相對較難,但是也不乏成功案例。
雖然法律保護股民的權益,但是不保護沉睡的人。證券法規定了股民有索賠的權利,但是如果你不主動索賠,即使別人勝訴拿到賠償,上市公司也不會主動給你賠償的,主動維權是每位股民挽回損失的最佳選項。
❷ 個人怎樣辦理股票索賠
股票索賠的大致流程是:
證監會(局)立案調查 —— 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 —— 股民准備索賠材料——行政處罰決定書下達—— 法院立案 ——審判(包括一審、二審、再審)——強制執行
1、調查時間一般6個月,最短的37天,最長二年以上。一旦被立案調查,說明已掌握違法的初步證據,被行政處罰是大概率事件。
2、處罰是法院立案的前置程序,一般在處罰告知書或決定書下達後法院才會正式立案。
3、管轄法院:省會城市或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實踐中,審判期限一審6個月以上,二審6個月以上。
4、股民索賠准備工作一般從上市公司公告收到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書之日起就開始了,因為立案調查後的交易會對股票索賠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立案調查後應及時與專業的股票索賠律師團隊聯系。
拓展資料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股票市場的前身起源於1602年荷蘭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橋上進行荷屬東印度公司股票的買賣,而正規的股票市場最早出現在美國。股票市場是投機者和投資者雙雙活躍的地方,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金融活動的寒暑表,股票市場的不良現象例如無貨沽空等等,可以導致股災等各種危害的產生。股票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刻刻都是變化的。中國大陸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北交所三個交易市場。
開盤價:指每天成交中最先的一筆成交的價格。
收盤價:指每天成交中最後的一筆股票的價格,也就是收盤價格。
成交數量:指當天成交的股票數量。
最高價:指當天股票成交的各種不同價格中最高的成交價格。
最低價:指當天成交的不同價格中最低成交價格。
升高盤:是指開盤價比前一天收盤價高。
開低盤:是指開盤價比前一天收盤價低。
盤檔:是指投資者不積極買賣,多採取觀望態度,使當天股價的變動幅度很小,這種情況稱為盤檔。
整理:是指股價經過一段急劇上漲或下跌後,開始小幅度波動,進入穩定變動階段,這種現象稱為整理,整理是下一次大變動的准備階段。
盤堅:股價緩慢上漲,稱為盤堅。
盤軟:股價緩慢下跌,稱為盤軟。
跳空:指受強烈利多或利空消息刺激,股價開始大幅度跳動。跳空通常在股價大變動的開始或結束前出現。
回檔:是指股價上升過程中,因上漲過速而暫時回跌的現象。
反彈:是指在下跌的行情中,股價有時由於下跌速度太快,受到買方支撐面暫時回升的現象。反彈幅度較下跌幅度小,反彈後恢復下跌趨勢。
成交筆數:是指當天各種股票交易的次數。
成交額:是指當天每種股票成交的價格總額。
最後喊進價:是指當天收盤後,買者欲買進的價格。
最後喊出價:是指當天收盤後,賣者的要價。
多頭:對股票後市看好,先行買進股票,等股價漲至某個價位,賣出股票賺取差價的人。
空頭:是指變為股價已上漲到了最高點,很快便會下跌,或當股票已開始下跌時,變為還會繼續下跌,趁高價時賣出的投資者。
漲跌:以每天的收盤價與前一天的收盤價相比較,來決定股票價格是漲還是跌。一般在交易台上方的公告牌上用「+」「-」號表示。
❸ 股票維權索賠可以獲賠多少錢
有很大一部分投資者想當然的認為索賠金額就是賬面虧損,其實法律有規定了計算方法,今天教大家快速學會如何計算索賠金額。
首先股票損失認定應當知道幾個關鍵概念:
計算投資差額損失要先確定虛假陳述行為的幾個時間點:實施日、揭露日、基準日及基準價。
實施日是指作出虛假陳述或者發生虛假陳述之日。例如超華科技(002288)因虛增2014年的利潤,受理法院認定2014年的年報發布日為虛假陳述實施日。
揭露日是指虛假陳述在全國范圍發行或者播放的報刊、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上,首次被公開揭露之日。
在俞強律師代理的案件中,我們總結了一下,通常以立案調查公告日認定為揭露日,但有些案件也將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公告日認定為揭露日。
基準日是指虛假陳述揭露或者更正後,為將投資人應獲賠償限定在虛假陳述所造成的損失范圍內,確定損失計算的合理期間而規定的截止日期。基準日分別按下列情況確定:
1、揭露日或者更正日起,至被虛假陳述影響的證券累計成交量達到其可流通部分100%之日。但通過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的證券成交量不予計算。
2、按前項規定在開庭審理前尚不能確定的,則以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後第30個交易日為基準日。
3、已經退出證券交易市場的,以摘牌日前一交易日為基準日。
4、已經停止證券交易的,可以停牌日前一交易日為基準日;恢復交易的,可以本條第1項規定確定基準日。
基準價就是指揭露日至基準日收盤價的平均價。
計算投資差額損失,需要搞清楚投資差額損失計算的基準日、基準價。基準日,是指虛假陳述揭露日起,至被虛假陳述影響的證券累計成交量達到其可流通部分100%之日;基準價,則是從虛假陳述揭露日到基準日之間,根據每天的收盤價格計算得出。
虛假陳述行為人在證券交易市場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范圍,以投資人因虛假陳述實際發生的損失為限;投資者實際損失包括投資差額損失,及投資差額損失部分的傭金和印花稅及利息。
如果投資人只進行了一筆股票買賣,其投資差額損失就不會存在計算差異。司法實踐中,投資人進行股票交易往往很復雜,不同的計算方法就會得出不同的損失金額。
賠償的損失由哪些部分組成?
投資人實際損失包括:
1、投資差額損失
2、投資差額損失部分的傭金
3、投資差額損失部分的印花稅
4、前款所涉資金的利息,自買入至賣出證券日或者基準日,按銀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計算。在這四項里,傭金、印花稅、活期利息占索賠比例不到0.5%,所以我們重點來看投資差額損失的計算。
只有在虛假陳述實施日至揭露日之間買進的,並且在揭露日後賣出或繼續持有的才具有索賠資格。
具體演算法是(買入均價-賣出均價)*可索賠數量=投資差額損失(僅限於揭露日至基準日賣出的情形),如果是實施日至揭露日之間買進,一直到基準日之後賣出或者沒有賣的,投資差額損失=(買入價-基準價)*可索賠數量。
❹ 炒股損失索賠的計算方法,索賠的步驟是什麼
股票索賠步驟就是民事訴訟的程序過程,可以參考我之前的網路知道問答。
股票索賠計算方法比較復雜,損失包括投資差額損失、利息、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