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國盛電子股票行情
擴展閱讀

國盛電子股票行情

發布時間: 2023-08-03 22:48:36

A. 尋找反彈急先鋒:資金偏愛大消費 龍頭股迎反彈契機

編者按: 昨日A股市場全線反彈,白酒股領漲,大消費板塊成為反彈急先鋒。分析認為,大消費是典型的本土優勢產業,亦是外資長期增持的主要方向,未來外資對大消費板塊的青睞仍將持續。

A股全線反彈 大消費領漲

周三,A股三大指數全線反彈,滬指上漲1.91%,上探10日線。兩市全日呈單邊上漲走勢,成交量有所放大。截至當天收盤,滬指收報2938.68點,漲1.91%,成交額2263億。深成指收報9259.03點,漲2.44%,成交額2865億。創業板收報1528.69點,漲2.28%,成交額816億。昨日兩市共114隻個股漲停,16隻個股跌停。

盤面上,人造肉概念再度走強,雙塔食品(002481)、豐樂種業(000713)、艾普股份、維維股份(600300)、金健米業(600127)悉數漲停。白酒板塊成全日領漲中軍,板塊漲幅高達5.97%,瀘州老窖(000568)午後漲停,五糧液(000858)、洋河股份(002304)、古井貢酒(000596)、今世緣(603369)等均大漲7個點以上,五糧液報收109.9元,創 歷史 新高。種植業與林業板塊熱度不減,豐樂種業再次漲停,短期內已漲停8次。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時間5月14日上午5時,MSCI 5月半年度指數審議結果正式出爐。MSCI宣布將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5%提高至10%。分析人士指出,隨著A股納入MSCI比例提升至20%的計劃落地實施,全年有望為A股帶來4600億元增量資金,外資持有比例高的消費股將直接受益於這一利好。

從MSCI披露的進度來看,將分三步提升A股納入因子。其中,今年5月份擴容是第一步,半年度指數審議時將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5%提升至10%;隨著8月份、11月份「三步走」實施執行後,屆時MSCI新興指數成份股預計包含253隻大盤A股和168隻中盤A股。機構預測,疊加富時羅素納入如期落地,今年外資增量資金約在5000億元左右。國盛證券表示,大消費是典型的本土優勢產業,亦是外資長期增持的主要方向,未來外資對大消費板塊的青睞仍將持續。

大消費龍頭有望跑出

今年以來,食品、家電等大消費板塊相對穩健,成為市場寵兒。Wind數據顯示,年初至5月8日,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電子、醫葯生物分別上漲44.70%、34.30%、23.17%、22.80%,紛紛跑贏同期上證指數漲幅,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板塊中也處於上游水平。在近日的劇烈市場震盪中,上述板塊也都展現出一定韌性,相對抗跌。

國泰君安表示,外資在行業偏好上比較固定,持續偏好家用電器、食品飲料、醫葯和電子等板塊;在個股選擇層面,外資未來或仍將繼續流入大市值、高ROE的個股。

廣發基金認為,我國消費行業是全球最具有競爭力的行業之一,居民人均收入增長、需求提升、消費者結構改變等將成為消費企業持續成長的長期動力。諾德基金認為,大眾品行業受益於消費升級,龍頭公司憑借品牌、規模、渠道等優勢有望繼續提高市場份額。

有分析指出,消費行業歷來是牛股的集中誕生地,不僅A股市場顯示出了這個趨勢,美國市場也證明了這個趨勢,消費板塊是標普500近三十年來表現最好的板塊之一。

公募基金偏愛大消費

在一季度中,公募基金持倉也有變化。在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重倉持倉中,食品飲料、非銀金融和農林牧漁等行業增倉幅度較大,行業配比分別增加2.94%、1.30%和1.26%;銀行、建築裝飾、公用事業等行業減倉幅度較大,倉位分別下降1.71%、1.40%和0.87%。

從一季度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的重倉持倉佔比來看,食品飲料、醫葯生物、非銀金融為公募基金重倉的前三大行業,佔比分別為14.19%、11.51%、10.92%。鋼鐵、綜合、紡織服裝為公募基金重倉的後三大行業,佔比分別為0.16%、0.29%、0.39%。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雷昕認為,今年一季度,股混型基金規模增長的幅度較大,股混型基金整體偏好食品飲料、醫葯生物、非銀金融、農林牧漁等大消費板塊,中國平安、貴州茅台、五糧液依舊是公募基金重倉股。在債券型基金方面,可轉債的倉位整體有所增加,同業存單比例有所下降,中長期純債型基金的杠桿率呈現小幅上升態勢。

在具體板塊上,1月份受政策面刺激影響,大消費板塊成為市場熱點,家用電器全月領漲;2月份5G概念持續發酵,TMT板塊行情火爆,電子、計算機、通信、傳媒行業漲幅居前;3月份在豬價上漲的帶動下,農林牧漁成為表現最佳的行業板塊。從整個第一季度看,計算機、農林牧漁和食品飲料行業漲幅居前三,指數收益率分別為48.46%、48.42%和43.58%。

為什麼公募基金青睞大消費板塊?廣發基金國際業務部副總經理、廣發消費升級擬任基金經理李耀柱認為,我國消費行業是全球最具有競爭力的行業之一,居民人均收入增長、需求提升、消費者結構改變等將成為消費企業持續成長的長期動力。自2017年3月份以來的最近兩年,外資偏好流入的行業呈現高度的集中性,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醫葯生物等大消費最受青睞。在二級行業上,白電、白酒的持倉比重在各自一級行業中占絕對優勢。

展望未來,國泰融安多策略基金經理高楠表示,長期看中國經濟是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盈利能力的過程,繼續看好農業、TMT和消費龍頭。李耀柱認為,今年5月份將迎來MSCI第二次擴容,從中長期來看,外資參與A股的程度會繼續提高,機構對消費龍頭企業的持續偏愛,有望進一步提升消費板塊的估值水平。

掘金點

五糧液(000858)

5月10日,五糧液在宜賓總部正式召開2018年度股東大會,通過此次股東大會,五糧液從經營目標、經銷渠道、品牌建設等多個方面,向外界傳達出上市公司的具體規劃和布局。據介紹,五糧液2018年完成營業收入400.30億元,同比增長32.61%;實現凈利潤134億元,同比增長38.36%;超出2017年經營計劃,即「2018年收入力爭26%增長」。2019年五糧液的營收目標再增百億元,為500億元。

二級市場上,在A股近期持續下跌的情況下,五糧液股價卻持續收紅,不少券商分析師密集給出「買入」、「推薦」評級。招商證券發布五糧液的研報指出,改革加速推進,重視渠道正循環紅利,上調目標價至130元。公司自年初營銷組織變革推動以來,改革進入關鍵期,強力執行支撐下,方向上切中關鍵要點,改革循序落地,渠道信心回升,需重視渠道正循環後的紅利釋放。上調19-20年EPS預測至4.47和5.49元(前次4.24、5.08元),估值折價有望逐步改善,給予20年24倍PE,上調目標價至130元。

瀘州老窖(000568)

瀘州老窖業績再創新高。4月25日,瀘州老窖公布了2018年年報及2019年一季度報。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130.55億,同比增長25.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86億,同比增長36.27%。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41.69億,同比增長23.7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15億,同比增長43.08%。

這是瀘州老窖自創立至今獲得的最好成績。這家公司上次創造的營收峰值是2012年的115.6億元,在那之後行業進入下行周期,瀘州老窖業績也一路走低,直到2017年,其營收才再次回升至百億。

目前,瀘州老窖正在對品牌進行清理和提價,其產品條碼刪減幅度已超過90%,公司將資源集中在國窖1573、瀘州老窖、窖齡酒等幾個大單品上。進入2019年以來,瀘州老窖還對前述幾個大單品做了提價,希望藉此進一步提升產品的利潤空間,並樹立品牌整體的高端化形象。

二級市場上,5月15日,瀘州老窖漲停。龍虎榜數據顯示,深股通席位買入3.48億元同時賣出2.72億元,並同時位居買一、賣一席位。三個機構席位合計買入1.51億元,銀河證券紹興營業部買入5516萬元。

伊利股份(600887)

4月25日,伊利股份發布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伊利股份一季度營業總收入231.3億元,同比增長17.1%;凈利潤22.8億元。

正如伊利股份董事長潘剛所言,持續高增長的業績得益於伊利股份 健康 生態圈的構建。伊利股份通過匯聚全球的創新、市場、人才、自然等各方優質資源,成為橫跨大 健康 領域內多品類的布局者、帶動 健康 食品行業發展的引領者、更值得消費者信賴的 健康 食品提供者,實現了 健康 領域的新生態、新價值。

在伊利股份業績持續走高的背後,其品牌滲透力正不斷增強。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城市戶內樣組數據,2019年第一季度伊利股份市場滲透率為64.3%,遠高於行業滲透率增速。同時,伊利股份的綜合市場佔有率穩步提升,已達到25.6%,穩居亞洲榜首,持續領跑行業。

其中,伊利股份主要單品金典、安慕希營收增長率為20.5%、25.5%,而各自主要競品特侖蘇、純甄增長率則分別為10.0%、11.7%。新產品布局與新營銷渠道在2019年繼續發力,為企業營收、利潤做出相當程度的貢獻,增長動能強勁。

格力電器(000651)

格力電器日前披露2018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000.24億元,同比增長33.33%;實現歸母凈利潤262.03億元,同比增長16.97%。在2017年暫停分紅之後,格力電器2018年年報重啟年度分紅方案,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90.23億元。若加上2018年半年報36.1億元的分紅方案,2018年格力累計分紅超過126億元,刷新公司年度最高分紅紀錄。自1996年上市以來,至今累計分紅將高達544.25億元。

空調行業的頭部效應不斷加強。格力電器在營收、凈利潤增速方面,雙雙大幅領跑行業數據。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數據,2018年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為1.49萬億元,同比增長9.9%;利潤為1225.5億元,同比增長2.5%。

在新能源方面,公司將推進新能源技術研究的創新,提升光伏產品可靠性,掌握工業儲能系統核心的集成及能量調度控制技術,進一步發力海外市場。擴展再生資源業務領域,深耕再生資源技術研究,集中資源和技術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

本文源自投資快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B. 國資國企改革概念股有哪些

瑞迅財經為你解答:
成飛集成(002190)中航飛機(000768)中航動力(600893)成發科技(600391)中航動控(000738)洪都航空(600316)
中航電子(600372)中航機電(002013)中航光電(002179)中航黑豹(600760)中直股份(600038 )中紡投資( 600061 )
貴航股份(600523)中航重機(600765)*ST三鑫(002163)深天馬A(000050)飛亞達A(000026)中航地產(000043)
*ST東安(600178)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華錦股份(000059)北方國際(000065)北化股份(002246)長春一東(600148 ) 冠豪高新(600433)岳陽林紙(600963)光電股份(600184)北新建材(000786)瑞泰科技(002066)國投電力(600886)
北方股份(600262)現代制葯(600420)洛陽玻璃(600876)國投新集(601918)國投中魯(600962)

北方導航(600435)天壇生物(600161)方興科技(600552)中成股份(000151)中糧地產(000031)
凌雲股份(600480)國葯一致(000028)國葯股份(600511)中糧屯河(600737)中糧生化(000930)
晉西車軸(600495)江南紅箭(000519)北方創業(600967)中國玻纖(600176)中儲股份(600787) 等等。。

C. 2020年平均股市虧多少

股市大跌股民人均虧損2.2萬
股市大跌股民人均虧損2.2萬?2020年A股總市值現在是多少億?

周四股民「關燈吃面」,吃的還是又寬又長的大面。全天滬指下跌4.5%,深成指下跌5.37%,創業板指下跌5.93%。3702隻股票下跌,其中254股跌停。
一天蒸發3.5萬億,人均虧2.2萬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經此瘋狂下跌的一天,A股最新總市值為70.3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蒸發掉3.5萬億元。按1.6億股民計算的話,人均虧損約2.2萬元。
7月16日行情回顧:
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大跌,其中滬指收盤下跌4.50%,收報3210.10點;深成指下跌5.37%,收報12996.34點;創業板指下跌5.93%,收報2646.26點。兩市成交額連續9天突破1.5萬億,行業板塊全線下挫,北向資金今日凈流出54.37億元。
個股方面,中芯國際今日在科創板掛牌上市,最終收盤大漲201.97%,收報82.92元,全天成交480億元。
對於後市大盤走向,機構紛紛發表看法。
國盛證券依然維持前期觀點,市場中線向上趨勢未變,回踩仍是較好的配置時機。操作上,關注前期滯漲個股,如破凈個股,關注中報業績預增個股,關注政策面向好的旅遊、院線等開放幅度加快的行業;中期仍堅守價值投資把握核心資產的配置機會,券商、大消費、新基建、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等景氣度確定的機會。

D. 中報淘金術來了!11隻破凈股實現業績增長 這家化工龍頭獲機構強烈關注

每年中報、年報披露季,皆為市場配置、機構調倉的最佳窗口,個股、行業的業績情況直接牽動著股價的神經。尋找低估值、基本面向好的標的,是價值投資者的慣用策略,也是機構研究的重點方向。隨著中報業績的陸續披露,低估值、高成長的企業受市場關注。

通信設備企業業績普漲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10日,兩市共有356家企業發布了半年報,其中253家實現同比正增長,佔比超過七成。實現增長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化學制葯、高低壓設備、通信設備、房地產開發等行業。

通信設備行業已有8家公司發布中報,全部實現凈利潤同比正增長,平均增長率為65.5%。其中,*ST凡谷、華星創業、宜通世紀三隻股票凈利潤同比增長率超過100%。另外,已公布中報業績的還有太辰光、貝通信、佳訊飛鴻、中光防雷、神宇股份等5隻股票。

通信設備企業普遍業績向好,主要來自三方面的影響:一是5G加速商用下短期設備招標、建網加快,推動通信設備拐點向上;二是國際關系等因素影響下,國內半導體進口替代也在加速推進;三是受益於雲計算、物聯網等高景氣行業發展,通信設備企業基本面有所改善。

房地產開發企業同樣表現亮眼,已公布的9家企業中報業績中,平均凈利潤同比增長率超過300%。其中,三湘印象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54億元,同比增長逾20倍,遠高於同行業平均增幅。

如果剔除三湘印象的影響,其餘6家業績增長的企業,平均凈利潤同比增長率達126%。其中,同達創業、北京城建增幅超過200%,另外實現增長的企業還有ST天業、陽光城、金融街和格力地產。

從行業數據來看,房地產開發的景氣主要為第一季度,全國1-3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達2.38萬億,同比增長11.8%;一季度房屋新開面積超過3.8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1.9%,二者均保持兩位數增長,相關房企受益。

不過,在房地產銷售端,短期房地產在「不刺激」等利空政策的影響下,百強房企銷售持續回落。機構預測今明兩年將迎來竣工交房的高峰期,在銷售下行大趨勢下,個股方面值得關注的是銷售數據好轉的企業。

11隻破凈股實現業績增長

動盪行情之下,難免有估值偏離價值之股。而今年以來,破凈公司數持續維持高位。隨著中報業績陸續披露,破凈、業績增長的股票受市場關注。

最新數據顯示,滬深兩市破凈股數量為376隻,佔比10.26%。而2008年滬指最低位1664點時,兩市的破凈股有175隻,占總數的11.42%;2016年股災之後滬指最低點2638點時,破凈數僅53,佔比不到2%。也就是說,目前A股破凈股數量已接近市場歷史低位時的數量。

從376隻破凈股所屬行業分布來看,資本貨物行業最多,有63隻,佔比17%;材料和房地產行業破凈數亦較高,分別為47隻和43隻,佔比為12%和11%;此外,能源、公用事業、運輸、銀行、耐用消費品與服裝、汽車與汽車零部件行業破凈公司數均超過20隻。

剔除14隻ST股後,其餘企業中已有21家發布中報,11家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房地產開發行業和申萬分類中的綜合II分別占據兩席,分別為北京城建和金融街、悅達投資和廣東明珠。

橡膠行業的貴州輪胎最新市凈率僅為0.93,而其上半年實現凈利潤9293萬元,同比增長了201.53%。這只股票今年以來波動較大,5月初時曾收獲連續四個漲停板,之後股價有所回調。截至8月9日,振幅高達90.75%,遠高於累計漲幅25.97%。

成本壓力一直是限制貴州輪胎業績增長的主因之一,隨著原材料天然膠價格大幅下降,貴州輪胎毛利率持續提升,業績增長明顯。

此外,破凈的煤炭股受機構關注。華創證券、國盛證券研報指出,破凈煤炭股防禦價值突出,關注破凈修復及山西國改的機會。

化學製品最受關注

綜合近期機構的研究報告可以發現,化學製品、計算機應用和專用設備等行業受關注,機構給予買入評級的企業最多。

其中,化學製品共有91家企業獲得機構累計501次研究買入評級,占該行業210家公司的比例達43%。獲得買入評級的公司目前平均市盈率為20.19倍,平均市凈率為2.57。這些企業中,已有8家公司發布中報,其中7家實現同比正增長。

華魯恆升雖然上半年凈利潤出現下滑,但其第二季度業績超預期,單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5.33億元,環比基本持平,歸母凈利潤6.67億元,環比上升3.89%。公司所處的行業仍處於周期下行期,單季度收入能維持與去年同等水平,不少機構認為已經超出預期。

而其業績超預期的原因,系受益於春肥行情,公司化肥業務環比量價齊升,銷量環比上升約12.8%,價格環比上漲約8.4%。另一個原因則是,依託氨醇聯產的優勢,華魯恆升內部降本增效效果明顯,營業成本不增反降,以致毛利率環比上升1.63個百分點。

作為低成本煤化工龍頭,華魯恆升還啟動了醯胺及尼龍新材料項目、精己二酸品質提升項目,抵禦行業周期波動的能力有所增強。8月8日當天,15家機構齊齊發布研報,其中8家給予買入評級、5家給予增持或強烈推薦評級。

此外,受關注的還有受益於電子景氣高漲的氟化工行業新宙邦;動力鋰電池隔膜龍頭星源材質,因濕法隔膜業務逐漸放量、毛利率持續回升而業績超預期;動物營養添加劑生產企業安迪蘇,在蛋氨酸價格仍處底部時以量補價、保持業績增長,獲財通證券、東北證券、中銀國際等機構分析師買入評級。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

E. 2021十大牛股出爐:漲幅350%只能排第十

來到2021年最後一天,慣例又是盤點年內大牛股的日子。

回顧2021年的A股市場,關鍵詞有包括賽道上的鋰電、光伏、儲能、氫能源;也有題材上的碳中和、新冠病毒防治、ST、元宇宙等。

那麼,現在就來梳理一下年內的十大牛股。

01

湖北宜化

年度漲幅:565.94%

上漲催化:鋰電池+磷化工

2021是新能源全面狂飆的一年,其中尤以鋰電池中的磷酸鐵鋰表現最為突出。隨著比亞迪、特阿斯拉等龍頭廠商的加碼,磷酸鐵鋰滲透率快速提升,市場份額連續數月超過三元。

而有著天然礦產優勢的磷化工企業也開始紛紛外延布局磷酸鐵鋰。湖北宜化在湖北宜昌、四川兩地擁有年產130萬噸磷礦的采礦權。公司目前與寧德時代子公司簽署了材料供給協議。

另外,自2020年二季度開始,大宗商品市場開啟一輪全面大牛市。以化工品、黑色系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不斷創 歷史 新高,讓沉寂多年的化工行業翻身。

業績上看,截止三季度,湖北宜化凈利潤達到14億,而去年凈利僅突破1億。在業績驅使下,湖北宜化年內累計漲幅高達578%,最大漲幅更是超過12倍。

02

聯創股份

年度漲幅:488.93%

上漲催化:鋰電池+氟化工+PVDF

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好的機械強度、化學穩定性、電化學穩定性、熱穩定性和對電解液良好的親和性,主要作為粘結劑、隔膜和隔膜塗層應用於鋰離子電池行業。且由於被嚴格限產,PVDF上游供給極為稀缺。

據方正證券研報顯示,鋰電用PVDF此前用量僅數千噸級,隨著新能源車快速放量,預計鋰電用PVDF年復合增速超50%。

產能上看,聯創股份PVDF今年規劃產能為1.1萬噸/年,其中3000噸產能於21年8月進入試生產運營階段;另外聯創表示,PVDF的再後期的6000/年PVDF及配套11000噸/年R142b計劃明年年底或者後年年初投產。

03

森特股份

年度漲幅:477.03%

上漲催化:BIPV(光伏建築一體化)

作為光伏分支,BIPV可以說是今年最強的分支之一,而其先驅正是森特股份。

今年3月4日,隆基股份披露協議,受讓森特股份合計27.25%股份,成為森特股份第二大股東,以進一步整合產業鏈資源,提前布局BIPV市場;6月25日,隆基股份與森特股份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進軍建築光伏一體化市場。

據隆基高管此前預測,今年隆基股份目標實現BIPV的出貨量400MW左右的目標,希望在2024年BIPV業務實現100億元營收目標。

04

江特電機

年度漲幅:456.57%

上漲催化:鋰電池+ST摘帽

作為全年主流題材,碳酸鋰價格年內一直都在漲價的路上,目前電池級碳酸鋰每噸已經突破24萬元。

江特電機擁有兩條鋰雲母制備碳酸鋰產線共計年產能1.5萬噸、一條利用鋰輝石制備碳酸鋰年產能1.5萬噸的產線、一條利用鋰輝石年產能1萬噸氫氧化鋰產線及0.5萬噸碳酸鋰產線(建設中)。

碳酸鋰價格走強為公司業績帶來了正面提振,公司前三季度營收20.3億元,同比增長44.66%;凈利潤2.49億元,同比增長1066.33%。

05

九安醫療

年度漲幅:440.35%

上漲催化:新冠檢測

年末終極妖股。

進入四季度,新冠變異病毒Omicron再度席捲全球。公司在互動平台上不斷「吹風」:所產iHealth試劑盒,在Amazon美國銷量排名前兩位。且預計明年年初月產能可以達到2億人份。

雖然被交易所多次問詢,但在年末小盤股炒作背景下,公司上演三波漲停浪潮,最大漲幅超7倍。

06

*ST德新

年度漲幅:439.45%

上漲催化:ST+重組

今年也是ST股大年,在重組預期之下,不少ST板塊出現大量牛股,*ST德新更是其中佼佼者。

2020年,*ST德新披露收購方案,擬以現金近7億元收購東莞致宏精密100%股權;今年3月底,標的資產過戶完成。

公告顯示,致宏精密主營自動化精密零部件生產,為下游鋰電池生產企業、新能源設備製造企業提供自動裁切高密模具、高精密模切刀等產品及解決方案。

據悉,致宏精密模具業務是優質鋰電池電芯成型必備的工序,處於鋰電池裁切精密模具領域的領先行列,成功開發了比亞迪刀片電池切刀,成為比亞迪該類設備的獨家供應商。同時,公司還拓展了拓展的寧德新能源作為其新客戶。

07

藏格礦業

年度漲幅:411.86%

上漲催化:鋰電池

依然屬於鋰電池板塊。公司主營氯化鉀和碳酸鋰的生產和銷售。目前,藏格礦業擁有察爾汗鹽湖開采面積724.3493平方公里,年生產能力達200萬噸,系國內氯化鉀行業第二大生產企業,青海省30家重點企業之一。

業績上,藏格礦業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99億元,同比增長76.90%。其中第三季度單季,藏格礦業營業收入和歸母扣非凈利潤分別為9.97億元和3.79億元,同比增幅為235.18%和303.16%。

08

*ST赫美

年度漲幅:387.74%

上漲催化:ST+重組

今年2月1日,*ST赫美預重整程序啟動。12月1日,*ST赫美發布公告,稱與重整投資人簽署重整投資協議。根據公告信息,榕光實業、自然人王雨霏、富源金來被確定為重整投資人,出資受讓*ST赫美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股票。

同時,*ST赫美的數家子公司也進行了重整。4月28日,公司披露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決定對*ST赫美子公司惠州浩寧達 科技 、深圳赫美商業啟動預重整程序。

09

鳳凰光學

年度漲幅:351.01%

上漲催化:軍工+重組

10月,鳳凰光學發布重大資產出售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預案。

鳳凰光學擬置出光學器材資產,同時購入半導體外延材料等資產。

資料顯示,國盛電子及普興電子目前已形成了系列化大批量的生產能力,是國內最大的半導體外延材料供應商之一。客戶資源,包括台積電、中芯國際、世界先進、士蘭微、華微電子、燕東微電子、華潤微、揚傑 科技 、美國恩智浦、韓國MagnaChip、日本東芝等國內外主要廠商。

10

京城股份

漲幅:349.77%

上漲催化:氫燃料電池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疊加冬奧會力推,年末走勢愈發強勁。

公司在互動平台上表示,公司旗下天海工業儲氫瓶有裝車應用於北京冬奧會,目前已陸續開始交貨;同時,35MPa、70MPa氫氣瓶氫系統均已量產。另外,京城股份還表示,此次冬奧會上的140輛氫燃料大巴車所配八氫組氫系統正是由其提供。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F. 創業板股票市值紙於5億有什麼股票號

數據顯示,在創業板上目前有776家上市公司中,其中79家屬於專用設備製造業、116家屬於「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18家屬於「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2009年10月30日,特銳德、神州泰岳、樂普醫療、南風股份、探路者等28隻股票在創業板上市,距今已經整整10年。如今,創業板股票代碼已經從「300001」排到了「300799」。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創業板股票數量有776隻。

新京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目前創業板776家上市公司中,有183家位於廣東省、104家位於北京、102家位於江蘇省、88家位於浙江省。按照證監會行業分類,上述公司中有118家屬於「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116家屬於「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79家屬於專用設備製造業。

上述776隻股票IPO時的首發募集資金合計超過4000億元。新京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上市後,有362隻股票有過增發股票行為,累計增發募集資金合計5499億元。增發募集資金中,芒果超媒、數知科技、東方財富、金科文化上市後募集資金均超過80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創業板重組新規、注冊制預期等全面改革,有助於推動創業板上市公司提高質量、增強市場投資信心。

總市值超5萬億:市值王為「豬企」

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創業板776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5.68萬億元。

Wind數據統計,截至2009年10月30日收盤,首批創業板上市的28隻股票總市值為1399.67億元,當日樂普醫療、神州泰岳、華誼兄弟的總市值居前,分別達到了257.4億元、130億元、118.9億元。

截至2019年10月30日,創業板上有776隻股票,總市值為5.68萬億元。按照最新收盤價,創業板目前總市值居前的上市公司為溫氏股份、邁瑞醫療、寧德時代、愛爾眼科、東方財富,5隻股票總市值分別為2204.5億元、2178億元、1535億元、1241.9億元、1006.67億元。

作為目前創業板的「市值王」,溫氏股份在2015年11月上市,為一家畜禽養殖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在2019年3月12日收盤,溫氏股份對應總市值最高達到了2407.9億元。

目前創業板上市的776隻股票中,總市值最低的為當時首批上市的金亞科技。數據顯示,金亞科技2009年10月30日上市,上市首日總市值超過51億元。但在2015年,金亞科技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18年6月深交所披露金亞科技欺詐發行一事,並對金亞科技啟動強制退市程序。截至2019年10月30日收盤,金亞科技對應總市值2.64億元。

首批28隻股票「冰火兩重天」

十年前,特銳德、神州泰岳、樂普醫療、華誼兄弟等28家公司在創業板成功上市,十年後,這28家公司的狀況卻各不相同。

數據顯示,上述28家上市公司中,有21家總市值較上市首日有所上漲,其中愛爾眼科總市值漲幅最大,最新總市值為1241.9億元,較上市首日的69.28億元增長1692.4%。此外,億緯鋰能、華測檢測、網宿科技、機器人總市值增幅分別為850%、507%、475%、370%。

華誼兄弟、寶德股份最新總市值雖然較上市首日有所上漲,但漲幅不大,分別為4.7%、7.1%。按照2019年10月30日收盤價,華誼兄弟對應總市值124億元,而公司上市首日總市值118.9億元;寶德股份最新總市值23.2億元,而上市首日總市值為21.6億元。

首批上創業板企業中,有7家公司總市值下滑明顯。探路者、鼎漢技術、中元股份、南風股份、神州泰岳、吉峰科技、金亞科技最新總市值較上市首日分別下滑5.68%、7.03%、26.55%、37.58%、48.13%、53.71%、94.85%。

G. 近期非常火爆的重組概念,收集名單整理如下(一):

1)文山電力600995

(10連板)

置換資產+抽水蓄能

1.10月18日復牌,10月15日晚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擬將主要從事購售電、電力設計及配售電業務的相關資產負債置出上市公司,並與南方電網持有的調峰調頻公司100%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差額部分由上市公司向交易對方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此次交易完成後,公司主營業務將轉變為抽水蓄能、調峰水電和電網側獨立儲能業務的開發、投資、建設和運營,實現了業務層面上的徹底轉型。

2.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發行價格為6.52元,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本次交易中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後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0%,交易完成後公司最終實控人未發生變更仍為國務院。

3.調峰調頻公司是國內最早進入抽水蓄能行業的企業之一。作為南方電網公司下屬唯一負責投資、規劃、建設、經營和管理調峰調頻電源的子公司,持續專注於抽水蓄能建設。目前,該公司已建成投運抽水蓄能電站5座,總裝機容量788萬千瓦。在建抽水蓄能電站2座,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正在開展前期工程的電站3座,總裝機容量360萬千瓦。

4.調峰調頻公司2019、2020、2021年上半年:收入為48.4、53.0、31.2億;歸母凈利潤為8.2、8.4、5.6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30.4、31.3、16.8億(以上數據未經審計)


2)鳳凰光學600071

(11連板)

擬重組轉型半導體材料

1.9月29日晚間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司擬向電科材料等發行股份購買國盛電子100%股權和普興電子100%股權;本次重組擬注入的標的公司國盛電子、普興電子主業為半導體外延材料;

2.本次交易系中國電科產業發展整體部署,將半導體外延材料業務重組注入上市公司,培育具有行業競爭力對半導體產業企業;通過此次重組,公司將戰略性退出光學器材行業,未來業務將定位於半導體外延材;

3.國盛電子和普興電子合計歸母凈利潤2020年為2.31億,21年上半年為2.46億(未經審計),其中:國盛電子:2020年收入7億,歸母凈利潤1.23億;21年上半年收入4.2億,歸母凈利潤1.17億;普興電子:2020年收入7.09億,歸母凈利潤1.08億;21年上半年收入4.94億,歸母凈利潤1.29億;

4.本次募集資金發行價格確定為12.8元/股,交易完成後,電科材料預計將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間接實控制人仍為中國電科


3)四川路橋600039

(7天4板)

並購+風電蓄能

1.近期重大資產重組公布。收購路橋資產,繼續鞏固主業,這類資產相對收益穩健 ,從而保證業績的穩定性。開盤後市場也給予了很好的反饋。停牌一周後,出現連續二個一字板。

2.同時,四川路橋,地處成渝 經濟圈,符合國家近期發展規劃。

3.目前該股涉及風電水冷蓄能,具有石墨烯,鋰電池概念。川能動力 擬向其轉讓5%的能投鋰業股權。並將與比亞迪 ,川能動力合資開發磷酸鐵鋰項目。具備純正的鋰電和蓄能雙重概念。

4.碳交易概念。四川鐵能電力有限公司持股40%的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而四川路橋持有了四川鐵能電力有限公司40%股權。


4)金開新能600821

(8天5板)

擬收購菏澤智晶新能源 +風電+光伏

1、10月26日晚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國開新能源 正籌劃以現金支付方式,購買余英男持有的菏澤智晶新能源有限公司90%的股權,標的對應項目的總投資額預計不高於6.3億元。初步測算,此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2、公司實控人為天津國資委,股東兼含國開金融 、金風 科技 、三峽資本等,具備國開行背景,融資渠道豐富,2021年公司主要經營目標包括大力發展風電光 伏電站業務。

3、公司主營業務為新能源電力的開發、投資、建設及運營,目前主要包括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兩個板塊,在全國10多個省市篩選儲備光伏發電項目近3GW,其中已並網容量近700MW。

4、9月15日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國開新能源擬以人民幣1.52億元收購木壘縣采風絲路100%股權,采風絲路主要資產是持有木壘大石頭 第五風電場200MW風電站項目,2020年12月底全容量建成並網。


5)中電電機603988

(6天5板)

置換+光伏發電

中電電機發布了資產重組公告,擬以自身全部或部分資產及負債與天津富清持有的北清智慧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同時,上市公司擬向北清智慧全體股東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置入資產與置出資產交易價格的差額部分。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為寧波君拓,無實際控制人。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將變更為天津富清,北京市國資委將成為本公司實際控制人。

重組完成後,中電電機將變身為主營業務為光伏發電等業務的新能源 公司。

北清智慧將借殼回歸A股

根據公告,北清智慧的主要業務包括投資、開發、建設、營運及管理光伏發電業務、風電業務,實現的電力銷售收入主要來源於集中式光伏發電站業務、分布式光伏發電站業務及風電業務。

2017年至2020年1-6月,北清智慧模擬口徑(未經審計)的主要財務數據如下,其中凈利潤分別為4.32億元、7.32億元、7.81億元和4.35億元。

1.在風電領域,中電電機擬通過重大資產重組置入資產為北清智慧100%股權。標的公司業務包括投資、開發、 建設、 營運及管理光伏發電業務、 風力發電業務;實現的電力銷售收入主要來源於集中式光伏發電站業務、分布式光伏發電站業務及風力發電業務。公司研發實力雄厚,在新產品和新領域繼續增強研發力度,完成了風電用中速永磁同步發電機和YBX3高效率高壓隔爆型電機新系列的研發,填補了公司在特殊工況行業的空白,進一步豐富了產品品種類型和產品線。公司共擁有有效專利99項,其中發明專利53項,實用新型46項。

2.在新能源領域,中電電機專注於研發生產大中 型直流電機、中高壓非同步電機、同步電機、防爆電機、船用電機、礦井提升機、風力發電機、 汽車 發電機及其它特種電機,公司2020 年度業績增長較大,主要因受市場影響, 風電行業需求增大,公司風力發電機業務大幅增長。大中型電機市場增長領域主要在電站設施改造、石化防爆、節能環保、水利 、核電以及新能源開發等領域,中小型電機增長領域主要集中在伺服電機、新能源 汽車 電機、稀土永磁電機等智能 節能電機領域。

3.元宇宙版塊強勢,中電電機旗下的玩友時代業務涵蓋網路 游戲 研發、全球發行運營、IP生態衍生、文創產業投資、移動社交平台等,已成功推出了《浮生為卿歌》、《精靈食肆》、《熹妃Q傳》等熱門精品 游戲 。


6)鈞達股份002865

(5天2板)

重組完畢+光伏電池+ 汽車 飾件+小鵬 汽車

1.9月28日晚公告,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實施完畢,公司向宏富光伏購買捷泰 科技 47.35%股權的交易對價共計13.3億元;工商已登記完畢,公司持有捷泰 科技 51%股權,捷泰 科技 成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

2.公司擬使用1.5億元增資弘業新能源 ,增資後公司持有弘業新能源 12%股權,弘業新能源目前在建設期,正在建設年產5GW高效太陽能 大尺寸(182mm及以上尺寸)電池項目。

3.7月9日公司擬合計以現金14.34億元購買捷泰 科技 51%股權,捷泰 科技 為國內光伏電池片出貨量最多的企業之一,根據PV InfoLink的數據,捷泰 科技 電池片業務前身展宇新能源2019年電池片出貨量位列行業前五。

4.捷泰 科技 是國內最先進光伏電池片生產商之一,目前年產能約8.2GW,產能規模在A股上市的獨立電池廠商中僅次於通威股份 (2020年30GW)和愛旭股份 (2020年22GW)。

5.公司主營 汽車 塑料內外飾件的研生銷,新能源 汽車 合作廠商包括海馬 汽車 、江鈴 汽車 、小鵬 汽車 、威馬 汽車 。


7)中閩能源600163

(5連板+3連板)

風電+光伏發電

福建漳州市50GW海上風電大基地規劃出台;年內中國海上風電裝機總量很可能將超過英國,成為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

1.公司是福建省最早介入風電項目前期工作和開發建設的風電企業之一,已投產的陸上風電場主要位於風資源較優的福清、平潭、連江等沿海地區,實際運行年利用小時數高、無棄風限電。

2.公司控股股東福建投資集團在建/籌建海上風電31.2萬/50萬千瓦、在建抽蓄120萬千瓦,這些項目在實現盈利後都有望注入上市公司;公司積極開拓生物質發電項目領域,3萬千瓦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也有望於2021年投產。

3.莆田平海灣海上風電場一、二期項目於2020年通過重大資產重組注入,莆田平海灣海上風電場二期24.6萬千瓦項目若能於2021年順利建成投產,2021年將新增海上風電裝機11.4萬千瓦;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海上風電項目裝機容量已佔公司總裝機規模的25.67%。

4.10月27日披露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01億元,同比增長50.9%。凈利潤3.9億元,同比增長94.92%。業績增長主要為福清大帽山風電場項目、平潭青峰風電場二期項目去年同期尚在建設,未全部投產;平海灣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較去年同期新增部分風機投產,售電量增加,收入相應增加。


8)天下秀600556

(6天5板)

重組+新媒體+元宇宙

作為A股市場較為稀少的新媒體營銷行業龍頭企業,也得益於最近最火的元宇宙概念,天下秀受到二級市場追捧,錄得三連板。

1.新媒體行業龍頭企業天下秀2019年12月份成功借殼ST慧球上市。在重組時,天下秀整體估值為39.95億元。重組方案,上市公司向天下秀全體股東發行股份購買天下秀100%股權,並對天下秀進行吸收合並,上市公司為吸收合並方,天下秀為被吸收合並方;吸收合並完成後,天下秀注銷法人資格,上市公司作為存續主體,將承接天下秀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資質及其他一切權利和義務,同時天下秀持有的4604萬股上市公司股票將相應注銷,天下秀作為現金選擇權提供方為上市公司的全體股東提供現金選擇權。

重組後的財務報表顯示,2019年度天下秀實現營業收入19.77億元,同比增長63.4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59億元,同比增長63.79%。

天下秀全體股東曾作出業績承諾,2019年至2021年度天下秀實現的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不低於2.45億元、3.35億元、4.35億元。

而在重組完成首年,天下秀順利實現業績承諾。2019年度公司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54億元,超過當期2.45億元的業績承諾數,完成比例為103.65%。

在一個以粉絲經濟為依託的嶄新行業中,天下秀通過構建一個穩定的「紅人經濟生態圈」,逐步成長為國內領先的紅人新經濟公司。

縱覽公司近幾年財務數據,2016年至2018年,天下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76億元、7.25億元、12.1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59億元、1.01億元、1.58億元。算上去年業績表現,近三年來天下秀營收和凈利潤復合增長60.73%、63.56%,正處於高速增長階段。

細拆業務板塊來看,得益於持續深耕於新媒體營銷主業,2019年天下秀新媒體營銷客戶代理服務營收達到17.07億元,同比增長89.23%。同時,新媒體廣告交易系統服務收入2.69億元,同比減少12.03%,不過此部分收入規模較小,對整體業績表現影響不大。

2.定增21.2億鞏固龍頭地位。隨著成功上市,資本補充渠道拓寬,天下秀上市後的「資本運作首秀」則聚焦在定增募資方面。

根據日前公司披露的定增方案,公司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不超過5.04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1.2億元,分別用於新媒體商業大數據平台建設項目、WEIQ新媒體營銷雲平台升級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按照發行股份上限計算,本次發行完成後,天下秀實控人新浪集團和李檬的持股比例將由發行前的41.84%下降至32.18%,仍為公司實控人。

事實上,近年來由於社交媒體、短視頻、音頻、直播等新媒體傳播平台的快速發展,帶動新媒體行業從業者和自媒體行業的繁榮。作為以社交營銷為核心的新媒體行業龍頭公司,通過搭建新媒體商業大數據平台,將有助於天下秀鞏固其國內領先新經濟大數據商業平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