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罰182億後,阿里港股為何逆市上漲
被罰182億後,阿里港股逆勢上漲主要原因:
1.阿里已經調整一段時間了,利空已經提前反應;
2.利空兌現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
3.阿里是行業龍頭,下跌都只是暫時。
阿里巴巴作為電商龍頭,已經成為了中國最知名的企業之一,阿里巴巴已經非常強大,要想擊敗他們已經非常難。被罰182億後,阿里港股逆勢上漲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阿里之前已經調整,這波下跌幅度已經非常大,利空兌現最壞情況已經過去,這就導致阿里巴巴股價進行反彈;阿里巴巴畢竟是行業龍頭,市場佔有很大的優勢,下跌也只是暫時的,被罰182億對於阿里影響不是太大,這也是阿里港股逆市上漲的最主要的原因。
三、對於阿里巴巴被罰182億你怎麼看
阿里巴巴因為壟斷被罰182億,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其實是好事情,這說明監管已經越來越到位,對於企業違反法律規定懲罰越來越嚴格,這是好的事情,而且阿里也接受這樣的懲罰,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這樣更有利於企業的發展。
2. 阿里巴巴港股大漲,導致股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阿里巴巴上漲幅度比較大或許與之前美國打壓中概股的有關。在目前來看,中概股已經釋放出強勁的上漲動力,並且阿里巴巴已會港二次上市,受制於美國的打壓壓力相對與之前較為減小。阿里巴巴-SW 09988市值達到5.5億港元。
阿里巴巴本來就是國內乃至全球最為優秀的科技公司,其在港股上市後自然更方便的被國內投資者投資,而阿里在港股流通的股份市值相對比較小,起初只有1000億左右港元,現在1400多億。
頭部公司會有龍頭效應,吸引到更多的資金關注,股價自然上漲,而港股上漲了,與美股之間會有價差,美股那邊自然會快把差價補上去。
受到美股的行情影響,阿里巴巴並沒有出現大幅上漲值得警惕都得是,美股確實領先了基本面很遠。在美國經濟還只是剛剛開始重啟時,股市就已經接近了疫情前的高位,納指創出新高。無限寬松解釋了市場的預期溢價。
但如果經濟重啟逐漸走向正常化,那麼美聯儲的無限寬松就有可能終結,「看跌期權」價值是不是會消失。
如果美聯儲邊際收緊寬松力度,市場重心重回基本面,那麼遠遠領先當下的股市有可能會面臨一波回調。市場一直預期經濟恢復,但真正修復時,也有可能是預期溢價消失之時。對美聯儲的舉動,想必全球投資者都在高度關注。
3. 阿里連跌,高盛坐不住,宣傳阿里為買入評級,什麼原因
阿里連跌,高盛評級為買入,雖然這2件事基本是緊挨著發生,但裡面牽涉的事物還是略有不同,各有不同的具體原因。
1、阿里為何連跌:阿里近期股價暴跌核心原因在於兩點,一是螞蟻集團上市被叫停,其次是全新的反壟斷指南出台。螞蟻上市被暫緩: 這事核心是其背後的高杠桿,僅靠300億的資金就撬動了上萬億的融資,這背後暗含的風險太大了,上市後不僅僅會導致大量財富集中於馬雲朋友圈以及部分機構之手,更是存在類似次貸危機這樣的超高金融風險,一旦出問題會沖擊金融體系帶來系統性風險,甚至會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為此,監管層及時發布了網路小額貸款新規,不僅加強對螞蟻集團的監管,還將對所有涉及此類業務的互聯網廠商監管。這一新規將直接改變螞蟻集團現有以放貸為核心的業務,未來其業務賺錢能力會大幅下降。阿里作為螞蟻的大股東之一,顯然也將受到影響。
反壟斷指南出台: 阿里股價後續再度大幅下跌核心是反壟斷指南的出台,這份指南的影響威力將更大。直指當前電商平台上存在的各種亂象,比如殺熟、2選1、無端限制商家、VVIP等典型的不良操作手段,未來互聯網平台如果再如此操作都是違規行為,將會受到對應的懲處措施。
這種大力度的新規,將直接影響阿里這樣的電商平台,其直接的營收能力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同時在公平環境下,其和友商之間進行競爭壓力也會更大。
而與此同時,阿里目前的核心營收(佔比達到了約7~8成)仍舊來自於電商,這就意味著反壟斷指南的出台將會直接影響阿里的營收。
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這就是極大的負面消息,阿里股價自然也就大跌了。
高盛評級為買入:事實上不僅高盛對阿里的評級為買入,還有大和、匯豐、野村、中信證券、交銀國際等機構也都是維持買入的評級。高盛對此評級已經給出了自己的觀點,認為阿里第三季度的營收(1550.59億元,同比增長30%)符合它們的預期,低於市場預期僅1%,同時利潤高於它們的預期2%。顯然,上一季度阿里的表現符合高盛整體的預估,這時候給予買入也是非常正常的。
從上述觀點你可以發現,高盛現有評級並非完全根據當前股價而來,其更多考慮的是阿里上一季度業績而定。因此,11月阿里股價大跌並非是評級的核心因素之一,最多也只是作為參考。
此外,從當前阿里的整體情況來看,監管新規的確對其有很大的影響,但這並不代表阿里從此將徹底走向衰落,長期來看還是有較大的潛力,畢竟是國內互聯網巨頭。而且,在很多機構看來,阿里股價在高位大幅回調後倒是入場的好機會,從投資角度出發是利好。
因此,高盛等投資機構給出買入評級也就不奇怪了。
說明中國的互聯網經濟獲利最大的是 美國華爾街金融寡頭 實際上也是中國獲得融入美國領導的世界經濟體系資格的根本原因 中國不傻這么大的人口基數 想要邁入中等收入國家 不進行產業升級跟本就是痴人說夢 而中國所做的布局已經觸及歐美統治世界的根基 這種結構性根本矛盾 雙方只要有一方沒有大智慧根本解決不了 中方在所有方面極盡所能化解攤牌的可能 而西方由於 社會 發展已到極限並沒有什麼退路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在逼迫中國攤牌 因為時間在我們這邊
阿里巴巴的基礎還是相當穩健的
將近10億的消費者已經習慣在淘寶上購物
眾多品牌都把天貓當做自己第一線上品牌在運營
代表 科技 和未來的阿里雲開始盈利
菜鳥網路在今年雙十一讓快遞只有快,沒有堵。
這幾個龐大的布局,打造出了數字經濟巨人阿里巴巴。雖然,最近有些問題,但是有問題恰好也是繼續優化和升級的機會啊。
受螞蟻金服上市叫停和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影響,阿里巴巴近期股價出現較大波動,以美股為例,股價從10月27日的319美元下跌到了11月13日的260.84美元,股價下挫59美元/股,整體市值縮水1596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05萬億元。高盛卻發布買入評級,主要出於幾點因素考慮影響。第一是高盛作為投行機構本身持有阿里股份,股價的下跌顯然也影響到高盛的權益,股價企穩回升是有利於高盛的投資收益。第二是阿里仍然有發展的空間,短期股價下挫並不能掩蓋阿里高速發展的基本面。根據最新的財報,阿里巴巴2020年7-9月實現營業收入1550.59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長30%,市場預期1547.4億元人民幣。實現Non-GAAP凈利潤470.88億元,同比增長44%,市場預期385.05億元。作為一個互聯網的龐然大物,能保持30%的營收增速是非常高的,同時這些年燒錢的阿里雲在3季度保持60%的增速,根據阿里內部測算,阿里雲即將實現盈利,因此高盛作出買入評級也是合理的判斷。
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世上從來就沒有救世主,阿里不是,高盛也不是,阿里連跌,高盛宣傳阿里為買入評級,在資本市場上有這樣的雷鋒嗎? 如果能賺錢,它自己為什麼不砸鍋賣鐵去買入阿里呢?所以說高盛所謂的買入評級也不過就是一個說辭,是一個概率的問題,阿里本身該漲還得漲,該跌還得跌。
當然了,如果你買入了阿里,那麼阿里漲了,你就賺了,你不希望它跌,但是買入股票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人家說什麼,就去做什麼,舉一個極端的例子: 別人讓你跳樓,你怎麼不去跳樓?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風險自負,那麼就沒必要聽什麼高盛或者低盛的瞎叨叨, 老話說得好,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這個事大家自己琢磨。
阿里在港交所和紐交所上市,漲跌都是市場行為, 市場和時間最不會欺騙人, 所以 人們要尊重市場,反而高盛或者低盛並不值得尊重。 如果阿里持續連跌,那麼自然有它跌的道理,作為我們散戶或者沒錢的人,就沒必要去空中接刀,接不住,就會被飛刀割了韭菜,可以讓子彈飛一會,塵埃就落定了,慢慢再決定,反正它跌下來總是好事,越跌越有價值不是?反而越漲也是風險,那麼就讓它跌唄,跌著跌著,就跌出真相或者跌出作為了,這不是我們小散要操的心。
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阿里那麼能賺錢,何必分享全世界?自己把股權買回來,終止上市多好。阿里創業者的財富不是阿里本身盈利得來的,而是資本市場的IPO奉獻給他們的。 當創業者和分享者不在一個利益鏈條上時候,最大的風險就產生了。聽懂的,這里需要掌聲。
螞蟻三十億滾到上萬億,馬雲確實有本事,如果螞蟻這次成功上市,萬一中國金融系統給馬雲瓦解了,十四億人民回到解放前,國家這次出手監管絕對支持,不能因一個不被監管貨款公司變相 科技 公司殘害中國金融體系
據國際律師官方消息稱,阿里巴巴因證券欺詐案已經於近日被投資者訴至法院。
據該報道稱,投資者指控阿里巴巴公司在2020年10月21日至2020年11月3日期間就公司的業務和運營狀況及發展前景進行虛假陳述,未向投資者披露以下重大不利事實。
美國證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景林資產合計持有38家美股上市公司,持股市值為31.24億美元。
具體來看,景林資產對中通快遞依然「愛得深沉」,三季度加倉近500萬股,至三季度末持股市值接近30億元人民幣。另外,阿里巴巴遭到景林大舉減持,愛奇藝、攜程則被清倉。
高盛發表研究報告指,予阿里巴巴H股(09988)目標價352港元,評級「買入」,並列入「確信買入」名單。
報告指出,今年雙十一的創新包括將數字生活服務首次加入購物節,不僅提供支付服務,還通過餓了么、飛豬及大麥等提供本地生活服務。
另外,阿里又將房屋和 汽車 列為新類別,以呼應早前推出的天貓好房;又推出互動 娛樂 活動「超級星秀貓」,分享總計200億元的補貼。
11月1日開始的111分鍾內,有超過100個品牌的GMV超過1億元,其中大部分是化妝品和3C家電品牌;而農業產品的GMV則按年升32%,當中有3000項農業產品取得3位數字增幅。
C2M(客戶對工廠)產品GMV按年升17倍;超過1800個新品牌的GMV超過去年11月11日,當中94個新品牌GMV按年增長10倍。
最終雙雙11落幕,從累計下單金額來看:天貓4982億 ,京東2715億,兩大電商巨頭的競爭又以天貓完勝。
似乎人們已經忘記了螞蟻 科技 上市夭折的事情,沉浸在銷售額帶來的狂歡之中,然而事實上風險就是這樣一步步的發生。
11月16日,在今天舉辦的「格隆匯·全球投資嘉年華·2020」活動中,中國 社會 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教授劉煜輝表示,前段時間證監會開會,重申堅守科創板定位,支持和鼓勵「硬 科技 」企業上市的潛台詞是:螞蟻集團不可能在中國上市了。
換句話來說當前阿里巴巴只能在美國進行交易,高盛發出買入評級,或許有他自身有苦難言的一面。
這或許也是資本市場的一種新的玩法,但是根據當前阿里巴巴股價走勢來看已經進入窮途末路的姿態。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美股上市股價從最高點下跌幅度接近19%,遭到美國投資者集體訴訟,似乎又看到了前期瑞幸咖啡的影子。
目前,阿里美股股價為260.84美元,其總市值為7057.38億美元,與2020年10月期間319美元的股價相比,跌幅達18.5%。
以社長當前對股市行情的判斷來看,高盛此次發出阿里巴巴買入評級並不可信,或許是為了利益集團解套准備,並重新設定了另一個圈套。
【阿里連跌,高盛坐不住,宣傳阿里為買入評級?這是怎麼回事】
阿里巴巴最近確實有壓力,一方面是因為螞蟻金服推遲上市,這對於阿里巴巴的估值一定是產生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另外一方面是市場監管總局11月10日就《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在規范了市場的同時,也對阿里巴巴造成了影響,所以阿里巴巴的市值造成了跌落。
其實,高勝最早投資阿里巴巴,【1999年,第一筆500萬美元投資】所以對於阿里巴巴的認可度實際上還是非常高的,雖然說阿里巴巴目前市值有所跌落,但是在高盛看來其實並不影響阿里巴巴的投資,
我們現在了解一下什麼是股票評級? 它是指通過對發行公司的財務潛力和管理能力進行評價從而對有升值可能的股票給予高的評級的行為。所以買入評級,就是給阿里巴巴適合買入程度的評級行為!
高盛發表研究報告,對阿里巴巴評級為「買入」,予目標價350港元。我覺得這種評級實際上是為了安投資者的心,同樣也說明了高盛對於阿里巴巴的重視程度。
雖然說現在規范了市場,防止了壟斷,但是對於阿里巴巴來說其實是好事,在如今的市場中,如果一味保持高水準,其實對於投資者是非常不利的。
螞蟻金服為什麼推遲上市?在我們看來就是因為考慮到對於投資者的利益。 如果螞蟻金服真的上市之後,造成了最大的IPO,可能會對於部分的投資者帶來短期的收益,但是對於股市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動盪。
所以,我們會發現,目前的阿里巴巴雖然說在市值上有所跌落,但是它所擁有的優勢也是一般的企業所不能比擬的,而且投資者對於阿里巴巴還是相對認同的,這種認同也就導致了阿里巴巴的評級,依然會被評為買入評級。
高盛反對中國金融國企一家獨大,龔斷市場,所以支持阿里。
這就是問題所在。
因為阿里是家好公司。
4. 被罰182億,阿里股價卻逆勢大漲,是否有人暗箱操作
近日,一則“被罰182億,阿里股價卻逆勢大漲”的消息,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人們紛紛表示,這對於阿里巴巴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嗎?那為什麼不但不大跌,反而還逆勢大漲呢?這其中是否有人故意而為之去謀取獲利,暗箱操作呢?這次是因為阿里巴巴的壟斷,觸犯了國家的反壟斷法,導致被罰款全年營收的4%也就是182億,阿里官方受到後隨即表示認錯,並且積極整改,而阿里巴巴的股價在短暫的下跌之後卻逆勢大漲,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去分析一下這其中的原因。
一.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阿里被罰182億,股價卻大漲,是不是有人控告阿里之後去通過股市短暫的下跌抄底獲利呢?我覺得確實是有可能的。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哦。
5. 阿里巴巴的股票一度漲到12%,與哪些因素有關
對於阿里巴巴的股票市值漲到了12%,我相信很多網民對此事非常關注的,因為阿里巴巴在我國內是一個非常大的上市企業,很多股民都買了阿里巴巴的股票,無論是阿里巴巴的股票是上漲或者下跌都牽動著廣大股民的心情。而對於這次阿里巴巴的股票上漲的因素個人分析覺得有2點。對於阿里巴巴的市值股票上漲的這種分析只是我個人的愚見,不過在這里還是提醒廣大網友炒股需謹慎,投資有風險。不是所有的股票都會一漲再漲,你要根據阿里巴巴的經濟走向和國際態勢來選擇購買股票,這樣才能讓自己在股票市場中處於不敗之地。
6. 軟銀拋售阿里套現345億美元,背後的原因都有哪些
軟銀拋售阿里套現345億美元,背後的原因都有哪些首先是軟銀在做一些融資的活動,其次就是軟銀在不斷的償還一些債務,再者就是阿里巴巴的股票價格升到了一個巔峰時期,另外就是後續阿里巴巴股票會下降,需要從以下四方面來闡述分析軟銀拋售阿里套現345億美元,背後的原因都有哪些。
一、軟銀在做一些融資的活動
首先就是軟銀在做一些融資的活動 ,對於軟銀而言之所以會做一些融資的活動就是他們需要更好滿足一些發展的需求,因為軟銀現在在加大投資的力度,並且對於一些科技企業額度投資范圍也在不斷的擴大。
軟銀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應該加大對於一些科技企業的投資,目前的經濟市場的狀態對於科技企業的投資傾斜力度很大,並且很多的科技企業在朝著高質量的方向發展。
7. 阿里被罰182億後,港股漲了6.51%,美股飆升近8%,為什麼
最近一段時間,阿里集團被罰182億的新聞,引起了不少朋友們的關注,但是在這樣一個新聞爆發了之後,並沒有對於這個集團的股票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現在這個集團的股票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出現了大幅上漲的情況,港股的漲幅達到6.51%,美股的漲幅將近8%,那麼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也正是這樣,所以這一次的處罰雖然造成了經濟損失,但是對於這一家企業並沒有產生實質影響,反而讓她以後在發展的道路上變得更加順利,由於受到了這樣情緒的影響,所以在股票市場方面,這一家企業的股票價格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在不斷的提升,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對於一家企業來說,新聞是需要綜合進行分析,主要考慮到以後的發展到底是什麼樣子,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我們判斷出這一家企業的股票價格會不會出現波動。
如果我們在股票市場上面進行投資的時候太過於敏感,那麼就很容易錯失良機,在這種情況下也會導致我們遭受損失。
8. 你如何看待阿里市值跌破6000億美元
我認為市場對於阿里巴巴集團的價值過於低估了,畢竟阿里巴巴在這個社會當中擁有非常龐大的用戶群,而且掌握著非常先進的技術,阿里巴巴最近的股價一直在持續的下跌造成下跌的原因其實是多方面的,我認為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受到了反壟斷的影響。
一、市場的情緒比較悲觀市場上投資者對於阿里巴巴集團未來的股票價格一直是看跌的,這是因為如此阿里巴巴股票的價格一直在持續不斷的下跌,這其實是形成了惡性循環的過程,而且是相互促進的一個結果,阿里巴巴在未來的發展當中必須要進行一些資本市場的操作,才能讓投資者獲得更多的信心。
雖然目前阿里巴巴集團的股票價格一直在持續不斷的下跌,但是我認為在未來的發展當中還是有很大的優勢的,我是非常看好這家公司的發展的阿里巴巴集團,其實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公司,而且最近幾年的發展也是非常順利的,只不過對於國內確實是存在壟斷的阿里巴巴,既然出現了這樣的事情,那麼就必須要做出很好的回應,才能夠讓市場更好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