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常熟轉債股票行情
擴展閱讀
在軟體上咋買股票 2025-02-06 14:57:38
基金股票混合債券區別 2025-02-06 14:57:31

常熟轉債股票行情

發布時間: 2023-08-13 11:00:36

『壹』 2018年可轉債四季度策略:靜待市場回暖

摘要

轉債陷入低迷,個券嚴重分化

轉債表現不佳,估值大幅回升。 18年股市低迷,轉債整體也表現不佳,截至8月31日,轉債指數年內上漲了0.09%;個券漲少跌多,整體上醫葯和計算機板塊表現較好。估值方面,目前轉股溢價率均值37.6%,年內上升了10.5個百分點,其中平價70元以下、70-90元、90-110元和110元以上的轉股溢價率83.4%、24.3%、7.7%和4.5%,年內變動17.7、5.5、-2.3和1.5個百分點。

個券分化嚴重。 一方面是轉債個券估值分化,表現在老券估值明顯高於新券、基本面較好的個券估值高於基本面較差的個券。另一方面是流動性分化,受到轉債行情低迷的影響,市場成交量不斷下降。流動性向大盤轉債和基本面較好的熱門轉債聚集,頭部效應明顯,大量轉債成交呈現「地量」,流動性分化嚴重。

市場震盪磨底,等待反彈機會

轉債供需平穩。 供給方面,上半年轉債發行放緩,三季度以來則有所提速,7-8月轉債發行18隻,金額166億左右。需求方面,公募基金二季度轉債持倉的規模和比例有微幅下滑,但仍處於近年來高位,顯示出需求依舊平穩。

股市仍在磨底。 股市今年受到多重因素的困擾,外部有人民幣貶值壓力;內部則是去杠桿帶來信用風險上升、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盡管宏觀政策邊際調整,但信用擴張或弱於預期。股市仍處於磨底階段,情緒扭轉需要較強的信號。例如貶值壓力緩解,國內改革加速等。

轉債:等待市場回暖。 行業方面建議關注創新和成長類績優標的,如TMT,高端製造等,標的東財、曙光、大族、崇達、景旺;基本面有看點,轉債溢價率和價格不高,有一定YTM收益的個券可左側配置,如中化、海瀾、玲瓏、新鳳等,銀行板塊可關注寧行和常熟。下修博弈關注大股東持倉轉債比例較高、轉債價格跌破面值的個券,如天馬、天康、時達等。

主動下修增多,適當關注機會

主動下修增多,回售下修減少。 18年以來共有15隻轉債正股公布下修預案,其中僅江南轉債是回售下修,其餘均為主動下修。下修動機包括:股東配售比例較高,而轉債價格低於面值出現虧損,下修是出於大股東止損的目的;銀行轉債下修,出於補充資本金的目的;為了減輕財務費用壓力等其他原因。

博弈下修的收益和風險如何? 博弈下修的不確定性有兩點,一是下修能否通過,如藍思、眾興就出現下修未通過情況;二是下修幅度如何,如江南、海印就出現下修幅度不及預期的情況,下修通過後轉債反而下跌。而從收益情況來看,博弈下修最好的策略是提前埋伏,下修預案後會有比較確定的上漲。

一級申購降溫,市場情緒谷底

一級申購大幅降溫。 三季度以來轉債網上申購戶數進入「五位數」時代,近期的幾只轉債申購戶數僅在4-8萬戶左右,相比以前有「斷崖式」下降,主因轉債賺錢效應下降。一方面是股市低迷,轉債從發行到上市之間出現股價明顯下跌;另一方面,新券上市首日溢價率大幅降低,也體現出市場情緒較差。

轉債發行陷入低谷。 市場情緒不佳,近期轉債發行也接連出現大比例的網上棄購,對於轉債一級發行造成較大的沖擊。未來轉債發行需適當優化,包括適當提高票息、改善轉債條款;設置適當比例的網下打新;提高股東配售比例,降低發行申購壓力,並且綁定股東和轉債投資者利益,有利於提升轉債的吸引力。

1。 轉債陷入低迷,個券嚴重分化

1.1 18 年轉債市場表現不佳

18年轉債整體表現不佳,一季度轉債指數先漲後跌,大幅波動,3月份之後進入震盪盤整階段;而從6月份開始,轉債指數跟隨股市大幅下跌,一度創下17年5月以來的新低。之後從7月份開始,轉債指數觸底反彈,小幅上行之後再度進入震盪盤整階段。

截至8月31日,轉債指數年內上漲了0.09%,同期滬深300指數下跌17.28%,中小板指下跌22.63%,創業板指下跌18.11%。

個券漲少跌多,三季度行情低迷。 18年至今存量轉債個券39漲63跌,其中表現較好的是醫葯和計算機板塊,萬信轉債、桐昆EB、康泰轉債、崇達轉債漲幅位居前4,且均超過10%。之後是曙光轉債、三力轉債、濟川轉債、三一轉債等,漲幅超過5%。而表現較差的有順昌轉債、林洋轉債、隆基轉債等,跌幅均超過20%。

具體到三季度來看,漲幅較高的主要有桐昆、常熟、特一、艾華、生益等,從行業的分布來看,熱點較為分散。但常熟、特一、艾華,以及三力、江銀等,均是選擇下修的個券,因此在三季度低迷的市場行情中,博弈下修反而成為轉債市場的主線行情之一。

1.2 估值回升,個券分化

估值方面,轉債轉股溢價率在3月份左右達到本輪估值壓縮的最低點(23.2%),之後隨著股市的震盪下跌,估值觸底回升。截至8月31日,轉債市場的轉股溢價率均值37.6%,今年以來上升了10.5個百分點;純債YTM 2.32%,年內上升了0.8個百分點。其中平價70元以下、70-90元、90-110元和110元以上轉債的轉股溢價率分別為83.4%、24.3%、7.7%和4.5%,今年以來分別變動17.7、5.5、-2.3和1.5個百分點。

轉債分化之一:估值分化。 1 )轉債估值分化體現在新券和老券的分化。 老券的籌碼沉澱嚴重,市場成交低迷,轉債價格的波動嚴重滯後於正股的波動,伴隨著正股下跌,轉債估值出現被動抬升。

而新券方面則受到轉債市場低迷的直接沖擊,價格和溢價率情況更能充分反映市場的情緒。近期新券上市大量破面,首日溢價率明顯偏低,由此帶來新券和老券之間的估值嚴重分化。

2 )轉債估值分化還體現在基本面的差異。 我們選取平價在90-110元之間的轉債個券,其溢價率變動范圍是(-4.6%,28%)。其中盛路、三力、德爾、威帝等基本面一般、近期上市的新券,溢價率均在5%以內;而國資EB、寧行轉債、太陽轉債等基本面有看點的,轉債溢價率都在15%以上。

同行業轉債的溢價率也有明顯分化,以銀行轉債為例,常熟、江銀、吳銀等轉股溢價率明顯較低;而光大、寧行轉股溢價率則明顯較高,內部分化嚴重。

1.3 流動性下降,個券分化

個券流動性方面, 18年以來光大轉債日均成交量2億,是目前轉債市場流動性最好的個券;17寶武EB 1.9億的日均成交量排在第二,之後是寧行、寶信等。根據我們的統計,日均成交量超過1億的共有7隻轉債,0.5-1億之間的有12隻轉債,其餘80餘只轉債日均成交量均在0.5億以下。此外,有29隻轉債日均成交量不足1000萬,特一、順昌等轉債日均成交量僅在300萬左右。

轉債市場整體降溫,流動性下降。 二季度以來,轉債市場供給放緩,導致流動性出現明顯下降;三季度新券供給有所提速,但市場表現低迷,成交量繼續下滑。轉債市場7月和8月的日均成交量僅為17.2億和15.4億,連續五個月在20億以下。此外,一些成交活躍的大盤轉債,如寶武EB、光大轉債等,成交量也出現明顯的下滑趨勢。

轉債分化之二:流動性分化。 個券方面,三季度以來的流動性也是急劇下降。7-8月轉債日均成交量超過1億的個券僅有4隻,0.5-1億之間的僅有4隻,其餘90餘只轉債日均成交量均在0.5億以下。其中近50隻轉債日均成交量不足1000萬。個券的流動性分化嚴重,流動性最高的前5隻轉債個券,成交量占總成交量的30%以上;前10隻更是佔比接近一半。而流動性最差的50隻轉債,成交量佔比僅為12%。

一方面是流動性的整體下降,另一方面是大量轉債流動性呈現「地量」,有價無市。流動性向大盤轉債和熱門轉債聚集,目前的轉債市場已經進入了存量分化的時代。

2。 市場震盪磨底,等待反彈機會

2.1 轉債市場供需平穩

進入18年之後轉債市場擴容速度有所放緩。上半年無論是轉債新增預案,還是發行數量均有下降。三季度,轉債發行的數量和金額有所回升,新增預案數量也有小幅增加。根據我們的統計,7-8月轉債發行18隻,金額166億左右。新增轉債預案82隻,金額782.04億左右。

截至18年8月31日,待發新券共5894億,其中轉債181隻,合計金額5073億元。而目前存量轉債(包含公募EB)共105支,金額共2310億元左右。

基金轉債持倉小幅下降。 2018年二季度公募基金轉債持倉403億元,較一季度稍有回落,但仍處於近三年高位,其中債券型基金減持9.8億,混合型基金減持7.8億。

而基金轉債持倉占轉債市值的比重由一季度的18.1%小幅回落至18.03%,基金轉債持倉占基金凈值的比重為0.32%,相比18Q1的0.34%也有小幅下降,但回落的幅度均不大。這些都顯示出目前公募基金對於轉債的持倉需求相比一季度基本保持平穩。

基金大幅增持東財、寧行。 從持有基金數來看,光大、寧行和國君轉債排名前三,持有基金數均超過180隻。從持倉總市值來看,光大、寧行和東財轉債居前,基金持倉市值分別為31億、19億和18億。而從基金持倉占轉債余額比重來說,以嶺EB(46%)、三一(41%)和濟川轉債(39%)則排名前三。

最後從持倉變動來看,基金重倉券增持前三位為東財轉債(10.07億)、寧行轉債(10.03億)和15國盛EB(8.78億);減持前三位為光大轉債(-7.9億)、17寶武EB(-4.8億)和17中油EB(-4.6億)。

轉債機構持倉小幅調整。 從上交所轉債持倉數據來看,截止18年7月,上交所轉債市值922億,18年以來增加了227億。其中一般法人持有量佔39.1%,基金佔18.8%,保險年金佔14.8%,三者合計佔比73%左右。此外,個人持券佔比超過了7%,其餘券商資管、自營、社保等佔比均在5%以內。

而從佔比的變動來看,17年基金持有轉債的比例在逐漸下降,一般法人持有量佔比有所上升,保險年金持倉比例則先升後降。而18年以來,基金、一般法人、保險年金的持有量佔比均呈現小幅下降趨勢。

2.2 股市低迷制約轉債表現

二季度以來轉債市場表現不佳,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股市的低迷狀態。信用風險、人民幣貶值等負面因素不斷壓制市場的風險偏好,導致股跌債漲,轉債的性價比逐漸降低。

對於交易性機構而言,前三季度股市表現不佳,反彈本就較弱;轉債由於估值的被動抬升,彈性更加偏弱,不是短期博彈性的最優品種。對於配置型機構而言,上半年債市行情較好,轉債票息收益明顯低於同等級的信用債;在無法發揮股性優勢的情況下,轉債的配置價值也被削弱。

「稀缺性」不再帶來個券分化。 另一方面,轉債規模的不斷擴大,導致「稀缺性」逐漸喪失,個券的估值和流動性嚴重分化,投資邏輯也變得與以往不同。市場對於基本面有看點、並且有一定規模的轉債,會給予相對更高的估值,成交也更為活躍。

而基本面一般、規模偏小的轉債,受到市場的關注較少,往往估值較低。如果考慮到這類轉債的流動性也較差,會額外增加持券風險。雖然目前轉債存量個券數目在100隻左右,但流動性不錯、基本面也有看點的轉債數量並不多;缺少了「稀缺性」的支持,未來轉債投資更加考驗擇券能力。

2.3 轉債策略:左側緩慢配置,等待市場回暖

股市:仍在震盪磨底。 股市今年受到多重因素的困擾,外部有人民幣貶值壓力;內部則是去杠桿帶來信用風險上升、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盡管宏觀政策邊際調整,去杠桿階段性轉向穩杠桿,但信用擴張或弱於預期。股市近期的反彈也較弱,仍處於磨底階段,情緒扭轉需要較強的信號。

一方面,外部環境需要階段性企穩,人民幣貶值壓力緩解,才能減弱對國內風險偏好的壓制;另一方面,要看到國內改革的加速,例如通過減稅等政策,來減輕企業負擔,緩解實體經濟的融資壓力,從而提振市場的信心。

債市:信用風險未消。 雖然宏觀政策短期轉向穩杠桿,但信用擴張可能不會順暢:1)經歷過去三輪的加杠桿之後,我國宏觀杠桿率已經達到250%左右的歷史頂峰,舉債加杠桿的空間有限。2)金融嚴監管、去杠桿的大方向沒有變,陣痛還會持續。3)基建伴隨著地方債大額供給,短期對融資形成托底,但基建的效率較低,還會對企業投資產生擠出效應,難以帶動融資的大幅回升。

對於轉債來說,需要盡量迴避信用風險較高(如負債壓力大、現金流不佳、股權質押比較高)的個券。上半年數只轉債跌破債底,緊信用環境下,強債性券仍建議謹慎。

轉債:基本面、估值、條款的三條主線。 1 )強股性券關注基本面優秀、正股和轉債彈性較高、流動性較好的標的。 行業建議以創新成長為主,如TMT,高端製造等;其次是消費、醫葯等板塊。但股市目前仍在震盪磨底,市場情緒不佳,可控制倉位,耐心等待反彈機會。

2 )左側配置思路或仍是性價比較高的策略。 轉債的彈性不如正股,流動性也普遍不佳,交易性策略的性價比相對不高,左側配置的思路或更加合適。擇券的標准包括:基本面有一定看點,正股估值處於較低位置;轉債溢價率和價格不高,有一定YTM收益(如果正股基本面優秀,可適當放寬標准)。在發揮債底保護的優勢下,博取股價上漲的超額收益。

3 )條款方面可關注博弈下修機會。 在股市整體表現不佳的背景下,條款博弈逐漸成為重要的投資策略之一。主要的思路是挑選大股東持倉轉債比例較高,轉債價格跌破面值的個券。大股東有止損需求,下修的概率較高,可考慮提前埋伏。

轉債個券推薦。 1)行業方面建議關注創新和成長類績優標的,如TMT,高端製造等,如曙光、東財、大族、崇達、景旺等

2)基本面有看點,轉債溢價率和價格不高,有一定YTM收益的個券可左側配置,如中化EB 、海瀾轉債、玲瓏轉債、新鳳轉債等,銀行板塊可關注寧行轉債和常熟轉債。

3)博弈下修可適當關注大股東持倉轉債比例較高、轉債價格跌破面值的個券,如天馬、天康、時達等。

風險提示: 股市大幅下跌,業績不及預期,下修不及預期。

3。 主動下修增多,適當關注機會

3.1 今年回售下修不再「綁定」

2006年以後72隻退市的可轉債中,有16隻在回售期曾有回售壓力,即正股價格曾觸發回售價格,其中14隻董事會啟動下修程序(但其中澄星和唐鋼下修失敗),另外巨輪和海運轉債面臨回售壓力卻未下修,可見回售期內且面臨回售壓力的轉債往往伴隨著下修。

但今年以來,進入回售期的兩只轉債(格力和江南),以及兩只EB(清控和天集)都接受了回售的結果。兩支回售轉債中,江南是「象徵性」的下修(下修幅度不及預期,很快觸發回售),而格力和兩支EB都直接選擇回售。

由於轉債票息往往低於普通的信用債,因此對於發行方來說,無論是轉股還是回售,都是性價比較高的融資方式。但對於投資者來說,如果不是轉股退出,則相當於付出額外的機會成本,因此與發行方處於不對等的位置中。而回售下修條款的綁定,本質上只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如果回售對於下修的約束力減弱,則對於投資者來說,轉債的性價比也會出現下降。

3.2 主動下修明顯增多

18年以來共有15隻轉債正股公布下修預案,創下轉債歷史記錄。其中江銀和藍思均為兩次公布下修預案。而從下修成功率來看,目前14次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12次下修,成功率為86%。但仍有兩次下修未通過(眾興、藍思),以及下修不及預期的情況出現。

主動下修原因有哪些? 1)股東配售比例較高,而轉債價格低於面值出現虧損,下修是出於大股東止損的目的;2)銀行轉債下修,出於補充資本金的目的;3)為了減輕財務費用壓力等其他原因。

今年主動下修的原因多以配合大股東減持為主,其次是銀行轉債補充資本。按照這一線索,我們整理了目前大股東持倉轉債比例較高,轉債破面且已經或即將觸發下修的名單,未來這些轉債下修的可能性或相對較高。

3.3 下修的風險和收益如何?

博弈下修有哪些不確定性? 1 )下修能否通過。 18年出現過兩次下修未通過的案例,藍思轉債和眾興轉債。由於參與配售的股東無法在股東大會投票,因此對於股權結構較復雜的轉債(如藍思和眾興都有大量資管計劃、基金等持股),下修通過與否就存在不確定性。

2 )下修幅度如何。 轉股價不能低於每股凈資產、前1和前20個交易日均價,是對下修幅度的硬性限制(例如迪龍轉債下修幅度就受制於前20日均價,而部分銀行轉債未來PB接近或小於1後,下修幅度也會受限制)。而轉債下修幅度最終如何還要取決於發行人和大股東的意願,如江南轉債、海印轉債等就出現下修幅度不及預期的情況,下修預案通過後轉債反而出現下跌。

博弈下修收益如何? 今年共有12次成功下修的案例(江銀轉債下修兩次),下修預案次日轉債基本都會有不同幅度的上漲(除艾華轉債外),平均漲幅3.07%。而實施下修後轉債則漲跌不一(平均漲幅0.77%),如果下修順利通過、下修幅度較大,則轉債會出現明顯上漲(如艾華、常熟等);若下修幅度不及預期,則轉債反而會出現下跌(如江南、海印等)。

因此,博弈下修最好的策略還是提前埋伏,下修預案後會有比較確定的上漲空間。如果是下修預案後入場,則風險相對較高。

4。 一級申購降溫,市場情緒谷底

4.1 網上申購戶數「斷崖」式下降

17年9月轉債信用申購新規落地之後,轉債申購熱情高漲,申購戶數屢創新高。但經歷了四季度轉債大幅擴容、估值壓縮、部分轉債上市破面等現象之後,一級申購熱度大幅降溫。

根據我們的統計, 17年9-12月發行轉債的申購戶數在40-700萬戶之間,不同轉債申購戶數的波動較大,平均申購戶數達到310萬戶左右。而18年上半年發行的轉債,申購戶數在20-100萬戶,平均申購戶數下降至60萬戶左右。而三季度以來轉債網上申購戶數進入「五位數」時代,近期的幾只轉債申購戶數僅在4-8萬戶左右。

4.2 賺錢效應下降,上市破面頻發

網上申購和配售熱情降溫,最主要的原因是轉債一級市場賺錢效應下降。我們統計了轉債新券上市首日價格情況,其中17年9-12月上市轉債首日平均價格107元左右,17隻轉債中有6隻首日破面;18年1-6月上市轉債首日平均價格下降至105元左右,36隻轉債中有11隻破面;而18年三季度以來,上市轉債首日平均價格僅為98.9元左右,15隻轉債中有12隻破面,破面率達到80%。

原因一:上市首日平價較低。 我們統計了轉債新券上市首日平價情況,其中17年9-12月17隻上市轉債首日平價均值96元左右;18年1-6月36隻上市轉債首日平價均值97.5元左右;而18年三季度以來,15隻上市轉債首日平價均值僅為93.6元,相比此前有明顯下滑。

由於轉債發行到上市之間有一段時間間隔,因此轉債發行後一旦正股表現不佳,則可能出現上市破面情況。而三季度以來股市表現不佳,加劇了破面風險。實際上,從發行到繳款短短幾天時間內也會出現股價的大幅波動,如曙光轉債等就是由於轉債發行後股價大跌,導致出現大面積棄購現象。

原因二:上市首日溢價率走低。 另一方面,新券上市首日溢價率明顯走低,顯示出市場情緒的低迷。根據我們的統計, 17年9-12月17隻上市轉債首日溢價率均值12.5%左右;18年1-6月36隻上市轉債首日溢價率均值8.6%左右;而18年三季度以來,15隻上市轉債首日平價均值僅為6%左右,溢價率階梯式下降。如果考慮到三季度以來上市首日平價也較低,則溢價率實際上比統計出來的結果要更差(因為低平價往往對應高溢價率)。

4.3 一級發行陷入低谷,包銷比例大幅上升

轉債二級市場低迷,賺錢效應下降,帶來一級申購熱情降溫。而近期接連出現大比例的網上棄購,對於轉債一級發行造成較大的沖擊。根據我們的統計,18年三季度以來,轉債一級發行包銷比例平均達到12%左右,主要原因是網上棄購。近期發行的三隻轉債(曙光、藍盾、嶺南),包銷比例都在18%以上,申購戶數下降導致中簽率較高、轉債發行後股價下跌、上市破面甚至出現負溢價等,都是導致網上棄購的原因。

一級市場難題何解? 1 )適當提高票息、改善轉債條款。 在股市表現不佳的情況下,轉債的債性能否體現就較為重要。目前轉債的票息較低,主流條款的平均票息基本在1.2%左右,債底在80-82元左右,顯著低於同評級的信用債。如果適當提高票息或到期贖回價格,則能夠有效提升轉債的債性價值;此外,轉債的條款方面也可以適當改善,如提高贖回的觸發條件、或者提高回售的價格等。

2 )設置適當比例的網下打新。 目前的網上打新制度,機構參與的動力較低,如果能夠設置一定比例的網下打新,可以調動機構投資者的積極性。同時網下有定金限制,棄購現象也較少。

3)提高股東配售比例。 股東大比例配售可以降低發行申購壓力,同時綁定股東和轉債投資者利益,有利於提升轉債的吸引力(例如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下修條款的價值)。

『貳』 股票轉債是什麼意思

股票轉債指的就是特殊企業債券,可以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條件下,轉換為普通的股票。通常股票轉債為可轉換公司債_的簡稱,可轉換債券兼具債券和股票的特徵。

『叄』 轉債為什麼漲這么好

1. 轉債市場復盤

2019年以來,A股出現階段性反彈,尤其是春節後A股連續上漲,受正股帶動,轉債市場同樣漲勢喜人。我們以2019年第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為基數,來測算年初以來的累計漲幅,截至2月15日,上證綜指上漲8.81%,中證轉債指數上漲8.71%。

1.1. 轉債指數跑贏股指?

年初以來的27個交易日中,中證轉債指數跑贏上證綜指的天數共有15天。分別為1月3日、1月8日~1月14日、1月17日、1月24~2月11日。超半數的交易日,轉債指數均跑贏了股指,市場彈性較好。

1.2. 哪些轉債表現良好?

年初以來上市的118隻可轉債普遍上漲,僅江南轉債一隻有所下跌,跌幅為1.70%。在上漲的117隻轉債中,漲幅超10%的個券有26隻,漲幅介於5%~10%的個券有58隻,其中漲幅前五的個券分別為特發轉債(26.62%)、洲明轉債(22.16%)、鼎信轉債(19.97%)、隆基轉債(17.82%)和天馬轉債(17.19%)。

從轉債正股方面來看,根據我們的統計,年初以來正股跑贏轉債的個券有59隻,轉債跑贏正股的個券有59隻。其中,盛路轉債、眾信轉債和嶺南轉債抗跌性較強。盛路轉債正股下跌9.45%,而轉債上漲7.84%;眾信轉債正股下跌10.06%,而轉債上漲6.11%;嶺南轉債正股下跌12.23%,而轉債上漲3.05%。這說明正股上漲僅是推動轉債上漲的因素之一。估值的提升也是轉債市場大漲的另一因素。

從轉債類型來看,目前偏股型轉債漲幅最好,年初以來累計漲幅達11.61%;其次是平衡型,累計漲幅達7.47%;漲幅稍弱的是偏債型,漲幅僅為5.41%。

從行業層面來看,轉債市場所涵蓋的申萬一級行業共26個,無採掘和綜合行業。年初以來各行業全面收漲,其中通信(18.14%)、鋼鐵(11.24%)、輕工製造(10.93%)、農林牧漁(10.41%)和銀行(10.02%)等行業漲幅較好。

從股票市場來看,年初以來家用電器(17.96%)、電子(17.25%)、食品飲料(17%)、農林牧漁(16.56%)和電氣設備(13.43%)漲幅較好。由於轉債市場深度有限,轉債和正股市場在行業表現上存在一定的分化。

2. 當前轉債上漲的驅動因素

我們常常將轉債價格的影響因素分為正股、債底、估值和博弈條款四項。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正股的價格走勢。這主要是由我國轉債的盈利模式所決定的。我國A股市場由於做空機制不完善,正股價格的上漲是推動轉債價格上漲的根本盈利模式。

2.1. 正股推動

轉債價格變動的重要因素源於正股的驅動。隨著部分上市公司逐漸披露2018年的業績預告,業績表現良好的公司在股價和轉債價格上均有所上漲,比如三一轉債。三一重工在2019年1月26日發布2018年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加182%到202%。對於那些業績持續增長的公司而言,未來正股具有一定的成長空間,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看好相應轉債。

2.2. 偏股型轉債估值提升

目前偏股型轉債的轉股溢價率為3.94%,處於 歷史 上44%分位數;而偏債型轉債的YTM為3.52%,處於 歷史 上28%分位數,比偏股型低。偏股型轉債的估值水平提升明顯。

2.3. 流動性改善

年初以來,轉債市場的成交量出現了明顯的上升,日均成交量達22億元左右,市場流動性有所改善,流動性的改善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投資者的情緒有所改善。另外,偏股型轉債累計成交金額顯著高於平衡型和偏債型,表明轉債市場此輪上漲主要是偏股型轉債上漲主導的。

3. 對轉債市場的思考

3.1. 債底保護偏弱

當下轉債市場的估值有所增加,後續轉債市場的走勢更加依賴股市的表現。可以看到目前市場上到期收益率為負的轉債有29隻,這些轉債在次輪行情下表現良好,目前平均價格水平達117元,相對性價比有所下降,債底保護性偏弱,建議不要盲目追漲,可在價格出現短期回調時進入,審慎擇券。

3.2. 投資策略

我們認為當下應立足基本面,選擇正股優質的轉債。建議關注航電轉債、洲明轉債、三一轉債、海爾轉債、圓通轉債和隆基轉債。另外考慮到銀行轉債具有較強的防禦屬性,疊加高股息率,我們認為其較適合作為中長期的配置資產,增加持倉的安全邊際,建議關注平銀轉債、常熟轉債和寧行轉債。最後加強對新券的關注度,適當參與打新,提高持倉性價比。

二、本周行情回顧

1. 權益市場

本周股市有所回暖。截止本周五收盤,上證綜指上漲2.45%,報收2,682.39點;創業板指上漲6.81%,報收1,357.84點。分行業板塊來看,本周行業普遍上漲。僅銀行板塊下跌1.02%。其中漲幅最大的行業是電子、農林牧漁和通信,漲幅分別為10.97%、10.59%和8.37%。

2. 債券市場

本周債券市場繼續上漲。周一股債齊漲,國債期貨強勢走高,逆回購暫停,短端資金價格走高。10年期主力合約上漲0.31%,5年期主力合約上漲0.19%。現券10年期主要利率債收益率下行逾3bp。現券國債交投清淡,短端相對活躍,收益率走勢分化;周二國債期貨多數收跌,10年期主力合約下跌0.11%,5年期主力合約下跌0.02%,現券10年期主要利率債收益率小幅下行;周三國債期貨上沖乏力,10年期主力合約下跌0.12%,5年期主力合約下跌0.03%,2年期主力合約收平。現券10年期主要利率債收益率小幅上行;周四期債現券齊走弱,10年期債收下跌0.23%,國債活躍券收益率上行近2bp,新券發行偏暖;周五國債期貨尾盤跳水漲幅明顯收窄,10年期債主力合約收上漲0.05%,5年期債主力合約上漲0.03%。

3. 轉債市場

本周中證轉債指數較上周上漲1.64%,報收302.12點。從個券表現來看,絕大多數轉債有所上漲,其中康泰轉債、特發轉債和萬順轉債漲幅最大,漲幅分別為10.58%、9.86%和8.77%。光大轉債、東財轉債和海爾轉債跌幅最大,跌幅分別為0.84%、0.95%和2.15%。

本周轉債市場成交金額為170.55億元,較前一周提高了52.09%。

4. 一級市場發行進展情況

本周共有7家公司發布可轉債最新進度情況,其中3家公司發布可轉債董事會預案,4家公司可轉債方案獲股東大會通過。

三、風險提示

1)經濟基本面變化、股市波動帶來的風險。

2)正股業績不及預期,股權質押風險等。

本文源自岳讀債市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肆』 可轉債上市對股價的影響

從目前兩家先上市A股再發行可轉換債券的兩個公司的例子來看,轉債對於公司股價的影響還是較為明顯的,更准確的說是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是明顯的。
從相對應的公司股票和轉債價格走勢看,在轉債上市後,兩者的波動具有了密切的相關性,特別是在轉換數量沒有達到一定程度之前,從原理上說,股票價格是決定轉債價格的基礎,主動性的變化應該更多在在股票這一邊,但是由於債券固有的特性也決定了轉債不可能跟隨股票無限制的下跌,因為在上市債券目前尚不太可能有還本付息危險的政策背景下,債券價格下跌到一定程度就會因實際收益率的提高而得到買家的支持,但是股票價格的過度下跌也會因為公司降低轉換價格而威脅到債券持有人利益,所以有可能維護股票的價格。

『伍』 中簽可轉債上市後,一般收益怎麼樣能賺多少錢

根據我個人中簽可轉債的盈虧收益來看,總共中簽有幾十隻了,盈利最高的300多元,虧損最多的也虧50元之內。

可轉債中簽純屬娛樂即可,賺點買菜錢是可取的,但是想要賺大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除非放長線釣大魚,當作銀行存款一樣,不然的話在可轉債這里是賺不了幾個錢。

最典型就是以可轉債的中簽來分析,我每次申購都是1萬股,也就是申購100萬元的金額,但真正中簽率一般都是10張,一張是100元,需要繳款1000元。

所以最終經歷可轉債的申購之後,根本不指望可轉債中簽,中不中簽對我沒有任何意義,有這個精力和心思多花在炒股裡面,也許才能賺更多的錢。

所以奉勸投資者,一定要認清可轉債的情況,中簽可轉債能轉個3、5百的非常高了,這點錢沒有意思,甚至有些時候可轉債還會虧錢,這樣更加沒意思了。

『陸』 可轉債行情怎麼查

1、手機主界面點擊同花順圖標打開同花順APP。

『柒』 股票賬戶里出現轉債,怎麼回事

如果是中國石化可轉債,這個意思是:你原來是石化的股東,有權利優先申購石化發行的可轉債,在申購日哪天,你只需要帳戶里有現金,輸入委託代碼,你就可以得到這個轉債,同時帳戶里的現金就變成「石化轉債」。如果你沒有操作以上程序就代表你沒有買入「石化轉債」,所以你的帳戶顯示的是「石化配債」。

『捌』 可轉換債券與股價的關系怎麼樣

可轉換債券是債券的一種,它可以轉換為債券發行公司的股票,通常具有較低的票面利率。從本質上講,可轉換債券是在發行公司債券的基礎上,附加了一份期權,並允許購買人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將其購買的債券轉換成指定公司的股票。

轉債理論價值是純債價值與復雜期權價值之和,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正股價格、轉股價、正股與轉債規模、正股歷史波動率、所含各式期權的期限、市場無風險利率、同資質企業債到期收益率等。

轉債理論價值與純債價值、轉股價值的關系是,當正股價格下跌時轉債價格向純債價值靠近,在正股價格上漲時轉債價格向轉股價值靠近,轉債價格高出純債價值的部分為轉債所含復雜期權的市場價格。可轉債的投資收益主要包括票面利息收入、買賣價差收益和數量套利收益等。

深市:投資者應向券商交納傭金,標准為總成交金額的2‰,傭金不足5元的,按5元收取。

滬市:投資者委託券商買賣可轉換公司債券須交納手續費,上海每筆人民幣1元,異地每筆3元。成交後在辦理交割時,投資者應向券商交納傭金,標准為總成交金額的2‰,傭金不足5元的,按5元收取。

(8)常熟轉債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可轉換債券具有債權和股權的雙重特性。

可轉換債券兼有債券和股票的特徵,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債權性

與其他債券一樣,可轉換債券也有規定的利率和期限,投資者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收取本息。

股權性

可轉換債券在轉換成股票之前是純粹的債券,但轉換成股票之後,原債券持有人就由債權人變成了公司的股東,可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和紅利分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公司的股本結構。

可轉換性

可轉換性是可轉換債券的重要標志,債券持有人可以按約定的條件將債券轉換成股票。轉股權是投資者享有的、一般債券所沒有的選擇權。可轉換債券在發行時就明確約定,債券持有人可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票。

如果債券持有人不想轉換,則可以繼續持有債券,直到償還期滿時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場出售變現。如果持有人看好發債公司股票增值潛力,在寬限期之後可以行使轉換權,按照預定轉換價格將債券轉換成為股票,發債公司不得拒絕。

『玖』 常熟銀行

8月8日,4,8元,常熟銀行發布公告稱,發行規模為5億元的a股可轉債已獲證監會核准。今年以來,銀行發行可轉債的節奏較同期進一步加快,銀行「補血」的需求依然強烈。

常熟銀行資本充足率下降。可轉債轉股後,可以補充一級資本。

今年上半年,常熟銀行交出了靚麗的成績單。26元、7元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43.74億元,同比增長18.86%。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12.01億元,同比增長19.98%。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3年6月末,常熟銀行不良率為0.8%,前嫌者較年初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535.83%,較年初上升4.01個百分點。

但常熟銀行資本充足率有所下降。2000年至2021年,COVID-19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5.10%、13.53%和11.95%;各期末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49%、11.13%和10.26%;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44%、11.08%和10.21%。

值得注意的是,常熟銀行此前的發行方案顯示,本次獲准發行的600億元可轉債,轉股後將根據相關監管要求用於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

可轉換債券既是債券又是股票。銀行發行的可轉換債券可以在投資者完成轉換後補充核心資本。周說,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由於銀行的可轉債發行人是合格的,收益率相對較高。同時,目前銀行估值較低,在市場回暖,股票上漲的時候,投資者可以通過轉股的方式從股價上漲中獲得收益。即使股價下跌,投資者也可以從債券中獲得有保證的收益,這是很有吸引力的。

他指出,近年來,監管部門創造條件支持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優化資本結構,增強抗風險能力,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特別是加大對實體經濟薄弱環節和重點新興領域的支持力度。目前市場利率維持低位,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有利於部分中小銀行融資。

3500億元銀行可轉債下半年還在路上。

據Choice統計,截至目前,今年下半年,5銀行可轉換債券「蓄勢待發」。與去年相比,銀行發行可轉債的步伐進一步加快。

其中,除常熟銀行已獲准發行的600億元可轉債外,長沙銀行、廈門銀行、瑞豐銀行相繼披露可轉債發行預案,均已獲得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三家銀行擬發行的可轉債規模分別為500億元、500億元和1100億元;齊魯銀行計劃在80元發行規模不超過1億元的a股可轉債,者此也在20元6元收到了監管部門的第二次反饋。今年下半年,350元還有幾十億的可轉債。

周表示,從近幾年的市場表現來看,表現為市場主體多元化、資本補充工具多樣化、資本補充規模增長明顯。預計中小銀行資本補充仍將保持活躍,資本補充主體和工具多元化。他表示,目前國內補充核心一級資本的工具並不多,是否使用可轉債補充核心資本要看各家銀行的情況。

相關問答:華興轉債什麼時候上市

2021年12月20日華興轉債上市。一般按照可轉債上市規則來看,可轉債上市時間一般慧薯在申購之後的20到30天左右,而華興轉債申購的時間是2021年11月29日,所以它的上市時間就是2021年12月19日到12月29日之間,華興轉債發債上市之後就可以開盤交易了,大家接下來耐心等待吧。而可轉債的上市時間還受到發行規模的影響,發行規模比較小的可轉債上市時間比較早,15天就可以上市,而發行比較大的轉債上市時間更為靠後,甚至超過30天。華興轉債發行規模相對來說比加大,因此上市時間較晚。【拓展資料】華興轉債(118003滬市)債券評級為AA,發行規模8億,股東配售率71.03%,股東配售率較高,截止17日收盤,轉股溢價率為11.29%,上市前溢價率偏高,轉股價值90元,轉股價值低於100元,正股華興源創(688001)最新市值155億,市值超100億。證券投資基金(簡稱基金)是指通過發售基金份額,把眾多投資人的資金集中起來後,形成獨立的財產,由基金託管人(例如銀行)託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資組合的方式進行證券投資的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方式。根據募集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公開募集基金和非公開募集基金。一般來說,公開募集基金投資起點金額較低(通常為1000元),一般持有的股票在20隻以上,可以滿足中小投資者分散配置多隻股票的需要,「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另外,專業管理是基金投資的重要特色。基金管理人一般擁有大量的專業投資研究人員和強大的信息網路,能夠更好地對證券市場進行全方位的動態跟蹤與深入分析。

相關問答:中銀轉債什麼時候上市,已經一個多月了?

居然刷到這個問題,剛好我也中簽這個轉債,這還是我第一次可轉債中簽,之前也是隔兩天就打開賬戶看下,看看是不是要上市了?一直在期待中。

雖然是個蒼蠅肉,好歹也是一片安慰劑,特別是在這個時候,能加個雞腿也是很高興的。

看了大家的答案,應該是5月10日上市,剛好趕上這兩天美麗國加息,三大股指回調的厲害。

滬指今天低開,盤中再次跌破3000點,好在收盤在3001點,看周末的消息吧,不知道這個雞腿能不能加上?

『拾』 113550常汽轉債

據最新消息顯示,常熟汽飾將發行人民幣9.92億元可轉債。債券代碼為113550,債券簡稱為常汽轉債,申購代碼為754035,申購簡稱為常汽發債,轉股價為9.93。社會公眾投資者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參加網上發行。網上申購簡稱為「常汽發債」,申購代碼為「754035」。每個證券賬戶的最低申購數量為1手(10張,1,000元),超過1手必須是1手的整數倍。每個賬戶申購數量上限為1,000手(100萬元),如超過該申購上限,則該筆申購無效。
拓展資料:
1.本次可轉債發行原股東優先配售日與網上申購日同為2019年11月18日(T日),網上申購時間為T日9:30-11:30,13:00-15:00,不再安排網下發行。原股東參與優先配售時,需在其優先配售額度之內根據優先配售的可轉債數量足額繳付資金。原股東及社會公眾投資者參與優先配售後余額部分的網上申購時無需繳付申購資金。
2.網上投資者申購可轉債中簽後,應根據《常熟市汽車飾件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網上中簽結果公告》履行資金交收義務,確保其資金賬戶在2019年11月20日(T+2日)日終有足額的認購資金,能夠認購中簽後的1手或1手整數倍的可轉債,投資者款項劃付需遵守投資者所在證券公司的相關規定。
3.根據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以下簡稱「《募集說明書》」)的約定:「在本次發行的可轉債轉股期內,當下述兩種情形的任意一種出現時,公司有權決定按照債券面值加當期應計利息的價格贖回全部或部分未轉股的可轉債:①公司A股股票連續30個交易日中至少有15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不低於當期轉股價格的130%(含);②本次發行的可轉債未轉股余額不足人民幣3,000萬元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