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智慧農業股票可以長期持有嗎
可以長期持有,當前國家很重視農業發展的,所以智慧農業股票前景是很好的。
B. 智慧農業的股價為什麼剛上3元就上不去了
對於智慧農業來說,它本身的基本面並不算太好,所以說在這樣一種情況之下,它整體的股價抬升是非常有限的。
對於一隻股票來說它想要快速拉升,那麼就需要有機構進行相應的參與,而且對於一隻股票它想要有好的機構來看上它,那麼就需要它有一個比較好的基本面,也就是說它公司的整體的經營能力和營業能力必須要強,就這樣它能夠為投資者帶來一個好的收益,那麼機構和散戶才能夠去看好它,才能夠有更多的資金進入到這家公司的股票當中去,如果沒有一定的資金進入的話,那麼對於這支股票來說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拉升提高的。
C. 智慧農業的股票尾盤又跌了,還有往下跌的可能嗎
我覺得還是有往下跌的可能的,因為在股票這個行業當中的,一旦保持一個石頭,那麼他想扭轉行業的一些股票投資情況的話,是需要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和律師需要一個資金的強大扭轉能力去改變現在的情況的,所以說我覺得接下來還有可能還會有下跌的可能,但是農業目前來說的話,在我國發展的還是比較好的,而且國家現在大力扶持,所以我覺得在未來的某一天是能夠實現觸底反彈的,而且智慧農業他的股票之前的時候一直以來也被人們看好,所以我覺得他在跌到一定程度了之後呢,就會慢慢的回籠資金。
一,仍然有往下跌的可能
因為智慧農業這一個股票的尾盤,他目前來說的話是吃持續下跌的一個情況。但是如果在果盤裡面有一個股票,它是持續下跌的話,那麼很有可能他想要改變現在的一個情況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一旦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或者是公司內部一些不好的角色印象的話,很有可能是故事更加的低迷而如果想要扭轉現在股市的一個情況的話,除非他們的企業作出重大的資金投入,或者是一些非常明智,並且非常有利的經濟舉措,才能夠改變現在的情況,所以我覺得他這樣了,還會下跌。
D. 智慧農業為什麼大漲
智慧農業如此大漲,基本面上,始於上市公司的摘帽。
10月26日,智慧農業對外稱,公司將在10月26日停牌一天,10月27日開市起復牌,且撤銷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ST慧業」變更為「智慧農業」。
此前之所以戴帽,是因為智慧農業2016年、2017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負值。不過之後,智慧農業逐漸恢復盈利能力,才從規則上消除了警示。
數據顯示,智慧農業2020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10.35億元,同比下滑2.48%,凈利潤4498.52萬元,同比增幅為139.7%。
(4)何謂智慧農業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從10月27日起,智慧農業陡然間拉開架勢,漲停不斷,截至目前共計15個交易日間,就錄得了12個漲停板,累計漲幅高達220%。智慧農業的股價也從1元多到如今逼近5元。
龍虎榜顯示,11月16日智慧農業因日振幅達15%而上榜,其中銀河證券北京中關村大街營業部以4011.56萬元的金額位列買1。
光大證券寧波中山西路營業部、東方財富證券拉薩團結路第二營業部、東方證券南通工農路營業部、東方財富證券拉薩團結路第一營業部緊隨其後,買入金額分別為1908.13萬元、1898.64萬元、1893.7萬元、1476.56萬元。
再看賣方席位,東方財富證券拉薩團結路第一、第二營業部也同樣在其中,賣出金額分別為2178.72萬元和1916.22萬元。
另外賣方還有招商證券上海杜丹江路營業部以2235.69萬元的賣出金額位列賣1位置;招商證券北京建國路營業部和東方財富證券拉薩東環路第一營業部也在列,賣出金額分別為1904.44萬元1416.79萬元。
E. 農業物聯網概念股:農業物聯網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2021年農業物聯網概念股如下:
1、智慧農業:公司控股子公司上農信開發有成熟的農產品安全管理系統及農業物聯網系統,「互聯網+」水產業務綜合管理平台獲得2015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基於北鬥技術的農產品((畜禽)供應鏈控制服務平台建設與應用示範獲得2015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嘉定區蔬菜補貼農葯管理系統獲得2015年度中國軟體和信息服務農業信息化領域最佳解決方案獎,上農信大田物聯網綜合應用示範獲得2015年上海市物聯網應用示範工程。
2、富邦股份:在測土配方施肥、農業物聯網、土壤修復等新興業務領域積極進行布局;在植物營養助劑、大顆粒鉀肥、含磷廢水處理等朝陽行業逐步實現產業化,致力於成為農業大數據領先企業。
3、榮聯科技:公司提供數據採集和接入產品,通過邊緣計算和數據平台技術支持車聯網水聯網、農業物聯網、智能樓宇運營管理平台等的建設和運營。
4、大禹節水:大禹研究進行產品、產業和技術的改良和創新,從市場、技術、政策角度為公司舉旗定向;大禹資本匯集行業專業人士,為實體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與保障;大禹設計擁有杭州和甘肅兩家設計院,提供全水利行業整體設計和咨詢方案;大禹工程擁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資質,負責工程整體方案的集成、安裝和施工;大禹製造在全國有多處生產基地,進行節水材料的研發創新和節水產品的智能化生產製造;大禹智慧水務致力於農田和水利領域信息化軟體集成和硬體產品製造,打造現代農業物聯網大數據體系;大禹環保立足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提供農村污水處理領域設備、技術、建設和運營在內的系統解決方案;大禹國際走向全球,國際業務遍及韓國、泰國、南非、澳大利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如需要了解股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金融-股票進行查詢。
溫馨提示:
1、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相關產品由對應平台或公司發行與管理,我行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等責任;
2、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1-12-1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F. 為什麼跌入谷底的智慧農業還是止不住跌勢
股票下跌有很多種原因,
有的是大趨勢大背景造成的,
整個大盤都在下跌。
有的是股票基本面造成影響下跌。智慧農業屬於未來的一種趨勢沒錯,但智慧農業並非止於肥葯。為什麼這么說?今天我們聊一聊什麼是智慧農業和肥葯對農作物的影響!什麼是智慧農業?所謂「智慧農業」就是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成果,集成應用計算機與網路技術、物聯網技術、音視頻技術、3S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及專家智慧與知識,實現農業可視化遠程診斷、遠程式控制制、災變預警等智能管理。從智慧農業的解釋我們不難看出,智慧農業就是將網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中去,通俗的講就是農業的智能化、現代化。例如溫度光照的檢測、土壤自動澆水施肥、農林「四情」的監控等等,總之是讓農業生產越來越智能化、自動化。葯肥對農作物的重要性很多人現在一說起葯肥,就和重金屬超標、農葯殘留等概念聯系起來,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或者說是誤區。首先,化肥本質上屬於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合理施肥並不會威脅人類;農葯大多是有毒有害物品,但農葯同樣對防治作物病蟲害貢獻了巨大力量。那麼為什麼當前人們為什麼對農葯化肥如此的忌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濫用化肥農葯,而濫用化肥農葯的後果就是環境污染、各種奇怪的疾病頻發。問題出在了哪?出在了人的觀念上,一味的追求產量或和經濟效益,就使得農葯化肥的使用泛濫,甚至有些葯肥生產企業將沒有經過論證是否對人體有害的激素也用在了葯肥的生產上。而智慧農業正好能解決這個痛點,讓施肥和農葯使用更加合理化,有效化,從而解決化肥農葯殘留問題,甚至是無公害的農產品生產上。但葯肥的使用絕對不會退出,只是讓它回歸到理性的、合理的范圍內使用。這也是國家提出化肥農葯「零增長」甚至是「負增長」最主要的目的。所以說智慧農業不是狂想,而是一場科技革命,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可以有效解決老齡化、勞動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同時也會讓農作物產量比原來的產量提高30%左右,所以說,智慧農業一定是農業的未來。你怎麼認為?
G. 農機股票有哪些龍頭股
農業機械股票有中馬傳動、智慧農業、星光農機、弘宇股份等龍頭股。
農機指農業生產中使用的各種機械設備統稱。如大小型拖拉機、平整土地機械等設備。對於一些投資者而言,農機股票龍頭股還是可以偶爾關注的。
1、中馬傳動(603767)是農機龍頭股,在存貨周轉天數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79.09天、77天、77.51天、72.37天。其他汽車齒輪產品主要為全球百強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配套;摩托車齒輪及農機齒輪主要為摩托車及農機整車生產商配套。
2、智慧農業(000816)是農機龍頭股,在存貨周轉天銷段數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79.36天、77.41天、60.85天、52.45天。公羨斗腔司所處的農機行業,一般情況下每年的3-5月份和8-10月份相對是傳統的銷售旺季。
3、星光農機。星光農機主營業務為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2020年1-9月實現營收221,511,163.20元,同比下滑59.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80,482,946.94元,同比由盈轉虧。
4、弘宇股份。2020年1-9月實現營收281,780,577.16元,同比增長35.0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363,141.54元,同比增長275.10%。其中第三季度盈利7,094,363.61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60.97%。
1、從2004年起我國起,我國一直對農機購置實施補貼政策,至今已有16年。今年發布的一號文件再度提及農機補貼,文件提出要加大農機購置補貼力度,同時要求開展農機作業補貼。據了解,上一輪農機補貼政策在2018年初發布,《2018-2020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時間截止點恰好是2020年。上一輪補貼政策結束後,新一輪補貼政策將在2021年推出。
2、自2015年起,我國農機行業進入調整期,農機收入從2017年開始負增長,2018年出現大幅滑坡,較上年兄衫下降46%,2019年農機銷售同比繼續下降,全年農機收入規模為2306億元,占我國機械工業總收入的1.06%。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響,降幅加深,農機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25%至43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