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股票轉債申購價格
擴展閱讀
工商銀行股票賬戶解綁 2025-02-06 07:31:52
買股票的錢都到哪兒 2025-02-06 07:30:05

股票轉債申購價格

發布時間: 2023-08-16 04:09:25

Ⅰ 可轉債可申購10000張而中簽一張是多少

一手是1000份,也就是1000元錢。

新債申購中簽率與申購數量有關,申購數量越多,獲得的配號就越多,所以一般都建議頂格申購,即申購10000張(100萬元)。

不過新債整體的中簽率都很低,以3月份發行的幾只新債為例,中簽率達到0.01%以上的,大約只佔三分之一。所以即使是頂格申購,通常一隻新債最多也就中一兩手,如果全年堅持申購,能中5隻以上就算很不錯了。

(1)股票轉債申購價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因為可轉債對應的正股持股有優先配售的權利(大部分都優先配售,有小部分投資者可通過網上申購),持有正股的投資者可適當選擇配售與否,所以在可轉債發行前,大資金會搶籌正股,正股股價一般都有比較好的表現,所以對於業績不錯的股票。

若中簽請及時繳款,連續12個月內累計出現3次中簽後未足額繳款的情形時,自中國結算收到最近一次棄購申報的次日起6個月(按180個自然日計算,含次日)內不得參與新股、可轉債、可交換債的申購。

Ⅱ 可轉債股票怎麼買

可轉債的申購和新股申購類似,但也存在不同。
首先,可轉債的發行面值都為100元,申購的最小單位為1手1000元,且必須是1000元的整數倍。由於可轉債申購1手需要的資金較少,因而獲得的配號數較多,中1手的概率較申購新股高。
其次,股票申購時實行T3規則,即申購資金在申購日後第三個交易日解凍,而可轉債申購則採用T4規則,資金解凍在申購日後第四個交易日。
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每個股票賬戶只能申購一次,委託一經辦理不得撤單,多次申購的只有第一次申購為有效申購。
除了直接申購外,由於可轉債發行會對老股東優先配售,因而存在所謂的搶權申購策略,即投資者可以在股權登記日之前買入正股,然精工鋼構股吧後在配售日行使配售權,獲得轉債。搶權申購需要持有股票至股權登記日,因而存在一定的風險,投資者在股票價格較低、市場較好時採用較為妥當。
(2)股票轉債申購價格擴展閱讀: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
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大多數股票的交易時間是:
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交易費用
股票買進和賣出都要收傭金(手續費),買進和賣出的傭金由各證券商自定(最高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沒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為:成交金額的0.05%,傭金不足5元按5元收。
賣出股票時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以前為3‰,2008年印花稅下調,單邊收取千分之一)。
2015年8月1日起,深市、滬市股票的買進和賣出都要照成交金額0.02‰收取過戶費。
以上費用,小於1分錢的部分,按四捨五入收取。
還有一個很少時間發生的費用:批量利息歸本。
相當於股民把錢交給了券商,券商在一定時間內,返回給股民一定的活期利息。

Ⅲ 可轉債一次最少買多少

可轉債的發行面值都為100元,申購的最小單位為1手1000元。
拓展資料
可轉換債券(Convertible bond)是債券持有人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債券,可轉換債券的特點是債權性、股權性、可轉換性。
該債券利率一般低於普通公司的債券利率,其持有人還享有在一定條件下將債券回售給發行人的權利,發行人在一定條件下擁有強制贖回債券的權利。
可轉債是上市公司融資的一種方式,融資後資金可以作為企業日常的生產經營,也有可能是上市公司認為當前股價被低估了,直接增發股票不劃算,所以發行可轉債。
可轉債具有債券和股票的雙重性質,如果債券持有人不轉換為股票,那麼償還期滿時,收取本金和利息,如果可轉債持有人看好公司未來的潛力,那麼可以在約定期限內轉換為股票。
投資者在投資可轉換債券時,要充分注意以下風險:
一、可轉換債券的投資者要承擔股價波動的風險。
二、利息損失風險。當股價下跌到轉換價格以下時,可轉換債券投資者被迫轉為債券投資者。因可轉換債券利率一般低於同等級的普通債券利率,所以會給投資者帶來利息損失。
三、提前贖回的風險。許多可轉換債券都規定了發行者可以在發行一段時間之後,以某一價格贖回債券。提前贖回限定了投資者的最高收益率。最後,強制轉換了風險。
可轉換債券轉股公式:
可轉換債券轉換股份數(股)=轉債手數 *100/ 當次初始轉股價格
初始轉股價格可因公司送股、增發新股、配股或降低轉股價格時進行調整。若出現不足轉換1股的可轉換債券余額時,在T+1日交收時由公司通過登記結算公司以現金兌付。

Ⅳ 證券市場可轉債入場需要多少資金

可轉債的最低購買數量為一手,一手是10張,每張代表100元的面值,也就是說投資者申購可轉債至少要准備1000元的資金,但在二級市場是按交易價格購買。不是面值。

Ⅳ 可轉債的面值是多少

可轉債的票面價值為100元,申購可轉債的時候我們以面值申購,申購的最小單位為1手1000元,且必須是1000元的整數倍。在二級市場交易可轉債的時候,我們是以可轉債的實時價格進行交易,正股價格是影響可轉債價格最主要的因素,多數情況下,可轉債的價格與股票的價格是呈現正比的,股票價格上漲,可轉債的價格也會上漲,股價下跌,可轉債的價格也會下跌。
拓展資料
一、一手可轉債可以轉多少股
一手可轉債就是10張,一般單張面額是100元。可轉債轉股數量的計算公式為:轉股數量=轉債張數*100/轉股價。
假設投資者有一手某上市公司的可轉債,債券面值為100元每張,約定轉股價為20元。那麼這一手可轉債的可轉股數量為:100*10/20=50股。
二、可轉債什麼時候可以轉股
要想判定可轉債轉股是否劃算,還需計算可轉債轉股價值,轉股價值=轉股數量*正股價格。假設該上市公司的正股價格為25元,那麼意味著這一手可轉債轉股後的價值為:50*25=1250元。
可轉債本身屬於債券,投資者具有轉股的權利,但也可以選擇不轉股,持有債券到期或通過股票賬戶進行買賣。
可轉債的買賣價格與債券面值不同,可能高於100,也可能低於100。可轉債直接賣出的價值就取決於當前的債券交易價格。
若債券價格為125元一張,那麼債券賣出的價值剛好為1250元,與轉股價值相當。同理,若債券價格低於125元,那麼轉股會更劃算,高於125元則直接賣出債券更劃算。
三、可轉債怎麼開戶?
其實我們想要交易可轉債,直接通過我們的股票賬戶就可以了。如果說我們還沒有開通股票賬戶,那麼就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開戶。
1.線下開戶。我們需要先選擇一家證券公司,然後攜帶身份證、銀行卡(必須是借記卡)和手機去該證券公司咨詢並辦理開戶即可。
2.打新債.然後我們找到新股和新債的申購界面,然後可轉債可以像申購新股一樣直接申購,沒有任何前提條件,由於打新債沒有市值要求,所以我們為了加大成功的概率,所以建議大家頂格申購。
3.交易新債。我們除了可以打新債,還可以直接在市場上輸入可轉債的代碼,然後像買賣股票一樣直接買入可轉債。但是它同樣也是有風險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謹慎對待,在不了解的情況下,不能盲目操作交易。
新債一般20個工作日左右開始上市交易,然後在上市6個月之後就是轉股期。我們可以在東方財富網或是其他網站搜索該可轉債的轉股時間。到了轉股時間,我們就可以在股票交易軟體匯中,輸入可轉債的轉股代碼。這里需要注意,這個轉股代碼不是轉債代碼,也不是股票代碼。

Ⅵ 可轉債怎麼申購

可轉債申購流程:1、在聯席保薦機構(聯席主承銷商)官方網站下載《網下申購表》EXCEL電子版;

2、《網下申購表》填寫完成以後,進行列印、簽字、蓋章和掃描;

3、在申購日(T-1日)17:00之前將《網下申購表》EXCEL文件、簽字和蓋章完畢的《網下申購表》掃描件、有效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或其他有效的法人資格證明文件復印件、深交所證券賬戶卡復印件或開戶證明文件發送至保薦機構(聯合主承銷商)指定電子郵箱;

4、在申購日(T-1日)17:00之前按時足額將申購保證金繳納至保薦機構(聯合主承銷商)指定賬戶,申購保證金數量為每一網下申購賬戶(或每個產品)50萬元;

5、(T+1日)發行人及聯席主承銷商將刊登《網上中簽率及網下配售結果公告》;

6、申購保證金不足以繳付申購資金,獲得配售的機構投資者須在(T+2日)17:00之前,將其應補繳的申購資金劃至證券指定的銀行賬戶。

當申購保證金大於申購資金,多餘的部分以及被認定為無效申購的申購保證金將會在(T+3日)將通知收款銀行按原收款路徑無息退回。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新編金融法小全書(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