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華為歷年分紅一覽表
華為虛擬股票歷年分坦顫紅數據:
2010年:每股分紅約1.08元。
2011年:每股分紅約1.22元。
2012年:每股分紅約1.35元。
2013年:每股分紅約升信螞1.42元。
2014年:每股分紅約1.56元。
2015年:每股分紅約1.69元。
2016年吵埋:每股分紅約1.97元。
2017年:每股分紅1.73元。
2018年:每股分紅1.56元。
2019年:每股分紅2.11元。
2020年:每股分紅約1.86元。
2021年:每股分紅1.58元。
2022年:每股分紅1.61元。
⑵ 華為近些年每股分紅情況如何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獲知,2010年至2019年的10年間,華為每股分紅分別2.98元、1.46元、1.41元、1.47元、1.90元、1.95元、1.53元、1.02元、1.05、2.11元。
在此期間,虛擬受限股的股價震盪走高,2010年至2013年為5.42元/股,2014年微升到5.66元/股,2015年的5.9元/股仍未突破6元大關,直到2016年漲至6.81元/股,隨後3年保持在7.85元/股。
目前,華為暫未公布2020年年報。2019年年報中,華為員工數量增長至19.4萬人,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增長至10.5萬人。
(2)huawei歷年股票價格擴展閱讀:
華為2021年每股分紅比去年少0.25元
2月7日晚,有媒體報道,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昆在公司內宣布華為2020年股票分紅,預計每股1.86元。2月8日,時代周報記者向華為相關人士求證,目前未獲回應。
華為是一家100%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公司股東有兩個:一個是工會,另一個是創始人任正非。截至2019年底,參與員工持股計劃的104572名華為員工擁有99.06%的華為股票,任正非本人所持有的股票只佔0.94%。
據媒體報道,華為員工在入職一到三年後,可視業績情況發放虛擬股票,通常在5萬股至10萬股。按此計算,部分華為員工此次分紅有望拿到18.6萬元。
⑶ 華為2021年分紅超500億
華為2021年分紅超500億
華為2021年分紅超500億,華為近3年以來的股價一直都穩定在7.85元,如今1.58元的分紅,按比例超過了20%的分紅收益率。華為2021年分紅超500億。
華為2021年分紅超500億1
初七,按照習慣,廣東的打工人們可以去領開工利是啦!
就在這個檔口,華為宣布要拿出超500億現金給員工分紅。這讓不少打工人表示,酸了,酸了……
華為確定2021年分紅每股1.58元
據第一財經報道,2月6日,記者從華為內部論壇了解到,華為在1月底公布了分紅數據,2021年仍然持續實施股票分紅,預計每股1.58元,較2020年1.86元/股的分紅下降15%。
華為內部員工表示,在他國極限打壓下,有目前的稅前分紅比例已經不錯。但也有員工表示低於預期,但可以理解在當前環境下公司狀況。
那麼,華為此次一共分紅多少錢?從公開數據查了一下,2018年華為的總股數高達222億股,每年華為的總股數都是只增不減,這意味著華為起碼分紅了350億!
根據華為此前發布的2020年年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100% 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華為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121269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參與人均為公司員工。
要知道,根據2020年的財報計算,華為員工的人均薪酬已經高達70萬,如果加上此次分紅,人均百萬不是夢!
任正非持股比例再次下降
財報顯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100%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股東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下稱「工會」)和任正非。
目前,根據華為的全員持股制度,在2020年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所持有的股份已經下降至0.94%,華為工會持股99.06%。
到了2021年底,任正非持有的股份已經下降至0.9%。
據了解,全世界只有華為一家公司,是這樣獨特的股權結構。
而之所以這樣,也是有歷史原因的。90年代初,華為資金非常緊張,到銀行里貸不到款,員工工資發不出來。
沒辦法,任正非只好把公司股份當作工資發給員工,後來乾脆將計就計,以1元每股的'價格向員工出售股份,然後再按公司利潤的15%進行分紅,這就是員工持股的初步模型。
但這個股份只是公司內部承認,沒有在工商登記,不能向外流通,員工一旦離職,也必須把公司股份交出去,所以這種股份叫虛擬股。
但是這種虛擬股份可比市面上絕大多數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高多了。
此前,就報道過,最近10年終分紅最高的是2010年,每股2.98元,當時的股價只有5.42元,顯然收益率超過了50%。
即便2018年以來,華為的股價維持在7.85元,2018年的分紅低至1.05元,收益率也超過了13%。
誰可以獲得分紅?
華為的股份並不是誰都可以買得到的,包括華為自己的員工。
據了解,只有入職兩年之後,業績表現突出的員工才有配股的資格。
每年表現優異的華為員工會被主管叫到辦公室里去,這些被稱為「奮斗者」的員工會得到一份合同,上面會告知他們能夠認購多少數量公司股票。但是這份合同不能被帶出辦公室,簽字完成之後,必須交回公司保管,沒有副本,也不會有持股憑證,但員工可以通過內部系統賬號查詢自己的持股數量。
根據2020年財報顯示,華為的全球員工數有19.4萬人,但是實際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121269人,只有60%多的員工有資格持股。
華為2021年營收下滑30%
2021年為華為艱難的一年。雖然2021年的員工分紅較2020年下降了15%,但是相較於華為2021年下滑30%的營收,這樣的分紅實屬不易。
2021年的最後一天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發表了2022年新年致辭。他表示,2022年我們仍然面臨著一系列挑戰,我們將和全球夥伴們緊密合作、不懈努力,共克時艱。在新的一年裡,我們要多產糧食,做強根基,持續投入未來,通過為客戶及夥伴創造價值,「活下來、有質量地活下來」。
這份致辭顯示,華為4季度營收同比下滑了19%,為1782億元。而從全年來看,華為的營收約為6340億元,同比下滑了28.9%左右。
這是華為五年來收入情況首次出現下滑,並且是大幅度下滑,相當於倒退了四年,大約回到了2017年的水平。
自大女兒孟晚舟順利回國後,已許久未公開發聲的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在1月中旬致信母校都勻一中,他在信中表示:現在雖是冬天,但是春天很快就會到來。
在如此艱難的時刻仍能厚待員工,相信華為的春天很快就會到來!
華為2021年分紅超500億2
2月7日消息,最近有傳聞稱華為公司內部員工的分紅是1.58元,目前這個分紅價格已經被華為內部人士確認。
2018年華為的總股本大約是222億股,有媒體據此計算得出華為的分紅總額為350億元。
但實際上華為公司截止2020年12月31日的總股本大約347.5億股,以此計算,這次分紅的總額度超過了549億元!
1月30日在華為心聲論壇中有員工曾對這個分紅價格表達了些許失望,但這位員工轉念一想:「在如此嚴苛的外部環境下,我司依然取得了如此成績,得給公司點個贊!」
另外一名員工則留言稱:「在遭遇極限打壓下,我司活著已屬不易,還能有1.58/7.85=20%稅前的分紅比例,實屬表現出色了。」
華為近3年以來的股價一直都穩定在7.85元,如今1.58元的分紅,按比例超過了20%的分紅收益率。
2020年,華為的分紅是1.86元,當時華為公司接連遭遇美國打壓,有員工甚至曾預期分紅在1.5元以下,但華為卻給出了遠超出預期的分紅價格。
華為歷年分紅價格
華為在2021年遭遇了更大的困難,他們全年的營收大約是6340億元,較2020年同比下滑了29%,而如今他們的分紅則比2020年只下降了15%。從這兩個數據對比來看,華為對員工也夠可以的了。
截止2020年底,任正非持有華為總股份大約0.9%的股份,據此計算,任正非在2021年可以獲得4.94億元的分紅。
任正非
華為1990年提出了員工持股計劃,距今已經有32年時間,截止2020年底,華為的持股員工總數為121269人,按2021年549億元的分紅總額計算,人均能拿到超過45萬元的分紅。
如果按分紅收益率來看,華為分紅最高的一年是在2010年,當年他們的分紅價格是2.98元,分紅收益率高達54.98%。
任正非曾經說過:「少談情懷多給錢,談錢是對員工最好的尊重。」
華為也一向重視員工的待遇和人才的引進,2020年華為發放的工資、薪金及其他福利總成本為1391億元,按當時華為員工總數19.7萬人計算,人均工資高達70.6萬,月平均工資5.88萬元。另外,任正非還在公司內部力推「天才少年」計劃,多次以年薪百萬元從大學校園招募頂尖人才加入。
可以說華為在面臨美國接連打壓的情況下,依然有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員工凝聚力,與任正非的管理風格和華為對人才的重視程度是分不開的。
華為2021年分紅超500億3
據華為內部論壇信息,日前在1月底,華為低調公布了2021年度股票分紅計劃,預計每股1.58元,相比上年減少15%。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華為總股本約為347.575億股,相比2018年底增加了約25億股。
此前2020年,華為每股分紅約1.86元,總額超過400億元。
事實上,有媒體援引多位華為內部人士稱,雖然仍處困難時期,但華為將拿出超過500億元人民幣,為「奮斗者們」分紅。
有接近華為的人士稱:「過去一年是華為人員流動較大的一年。很多人才新加入華為,也有很多人從華為離職。華為增發了很多股份,也回購了很多股份。整體來看,總股本應該變化不大。」
有華為內部員工表示,在美國極限打壓下,有目前的稅前分紅比例已經不錯。也有員工表示低於預期,但可以理解在當前環境下的公司狀況。
持股分紅是華為員工在工資、獎金之外,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2020年年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100%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華為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121269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參與人均為公司員工。
華為公司內部股權計劃始於1990年,創始人任正非作為自然人股東持有公司股份,同時也參與員工持股計劃。截至2020年12月31日,任正非的總出資相當於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0.90%。
照此計算,2021年任正非可以分紅至少4.5億元。
⑷ 華為股權激勵案例的真實分析
華為2015年年報顯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公司」或「華為」)是100%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股東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下稱「工會」)和任正非。
公司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79,563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參與人均為公司員工,占公司總人數的45%(華為總人數約17.56萬)。員工持股計劃將公司的長遠發展和員工的個人貢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長遠的共同奮斗、分享機制。
任正非作為公司個人股東持有公司股份,同時,任正非也參與了員工持股計劃。截至2015年12月31日,任正非的總出資相當於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1.4%。
一個企業的發展一定離不開人,而華為恰恰就是把國內很多優秀的人都聚集在一起。一個企業如果擁有了非常優秀的一群人才,而且是願意持續不斷地為這家企業貢獻的人才,那麼它一定是無往不勝的。華為進入手機領域短短三四年時間,但今年它在國內市場裡面成功超越了蘋果的市場份額,這一點足以顯示出華為判咐顫的優勢。
華為的兩個股東之一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簡稱「華為工會」),其存在的優勢非常明顯。一般來講,如果員工直接持股,就華為的企業規模來看,這簡直是一場噩夢,如果每個月有1%的股東要求查閱公司賬務,公司應付的成本都會非常巨大!開股東會時股東投票、簽字也是個麻煩事吧?所以華為工會作為華為的持股平台,不僅使股權高度集中,避免了股權高度分散帶來的災難性傷害掘敗;同時,華為工會的存在,還可以使更多的員工有機會成為 股權激勵 對象,享受員工、股東的雙向回報!
華為的股權激勵模式,我們一般稱之為「虛股」。這也是我們很多非上市公司可以借鑒的地方。華為的員工股東不直接寫入章程,而是與工會、公司直接有協議,但需要投入資金;員工股東的持股不可隨意轉讓,但分紅不受影響;員工股東的持股不可隨意質押,但企業股價的增值部分收益還是有的。基本上,華為股權激勵模式選用了股權中最直觀的兩個權利:增值權+分紅權。分紅每年都分,但增值的部分只有在離職退股時才會有實際收益,在職時一般都只是數字體現。
股權架構師張飛老師說,在華為,一般在職的人不會退股,因為華為的增長是非常明顯的,人人都知道他會長,退股才「傻」呢!還有,如果你成為了公司新一輪的股權激勵對象,但你選擇不行權(不交費),那麼,以後你可能就沒有資格再享受股權簡哪激勵了!當然,華為完善的任務薪酬包制度,也促使你不斷提升,成為股權激勵對象。
比如,2010年,華為內部股票購買價格為5.42元,每股分紅2.98元,收益率超過50%(歷年峰值);2013年,分紅為每股1.47元;2014年每股分紅1.9元。
分紅很多,但員工手裡真的沒拿到太多!
華為每年請會計事務所對公司進行審計,發布年度報告。所以華為的內部股票是非常透明、公開的,再加上每年分紅,員工認可度很高。華為每年分紅很多,但員工股東的分紅並沒有像外界認為的那樣,拿錢拿到手軟。因為每年都會根據業績情況進行新的股權激勵配股,基本上所有的分紅會繼續投入進去,甚至,還會從工資、獎金中拿出一點點。2004年至今,華為員工充分利用金融杠桿(債權轉股權),以購買虛擬股票的形式,通過華為工會內部融資超過260億元。
當然,現在的華為員工也不會因為在職完成業績一直享受額外的配股。現在華為也設定了每個職級、每個崗位的最大股數,也就是崗位飽和股數。這從一定意義上解決了股權收益與薪酬回報的差距過大的問題,使之較為平衡,不會使員工過度地關注股權回報。
不僅讓員工相信,更要讓員工參與!
股權激勵實施之後,相關評價體系也已設立,更為關鍵的是如何讓員工參與進來,真讓讓員工感受到作為一名股東獲得的認可與尊重。
華為每個目前受雇於實股的持股員工都有權選舉和被選舉為股東代表,股東代表的選舉每五年一次。華為工會總共會選出51人作為代表,組成持股員工代表會,在一定程度上,持股員工代表會在公司內部行使了大部分股東會的職能,比如審議並決策公司年度利潤分配、增資等議案。
華為董事會與監事會基本上是從持股員工代表會51名代表中選出的,華為董事會的成員共17人,監事會成員共8人。
華為內部持股員工,通過深度參與公司的運營、決策,使華為的「虛股」產生了「實股」的作用,發揮了「實股」的價值!
現在的企業,人力資本驅動力大於資金資本驅動力,怎麼樣提升員工的工作動力、發掘員工的工作潛力,已經成為一家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所以,華為的股權激勵案例,可以給我們很好的借鑒參考!
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泰山管理學院股權激勵專題:http://www.tms.org.cn/SRP/
⑸ 我算了算華為內部股歷年收益率,看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2001年,上年股價1.00元,每股分紅0.7元,收益率70%,最近20年最高茄源值。
2002年,上年股價1.65元,每股分紅0.3元,收益率18%,比現在看起來無比艱難的2021年還低。
2003年,上年股價2.64元,每股分紅0.2元,本以為2002年很低了,結果03年更低,這一年,任老闆應該喊出了著名的華為的冬天。這一年收益率只有7%,華為應該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那個時候的華為還不是中國的華為,甚至連深圳的華為也只能勉強算上,如果華為倒下,誰會知道,誰會記得?
2004年,上年股價2.76元,每股分紅0.5元
2005年,上年股價3.21元,每股分紅0.5元
2006年,上年股價3.81元,每股分紅0.5元。連續3年分5毛錢,收益率只有13%。
2007年,上年股價3.9元,每股分紅1.7元,07年收益率不碰納跡錯,43%。
2008年,上年股價4.0元,每股分紅1.0元
2009年,上年股價4.1元,每股分紅1.6元
2010年,股價5.42元/股,每股分紅2.98元,收益率55%,考慮到10年時華為的體量,這個收益率高的嚇人。
2011年,股價5.42元/股,每股分紅1.46元
2012年,股價5.42元/股,每股分紅1.41元
2013年,股價5.42元/股,每股分紅1.47元
2014年,股價5.66元/股,每股分紅1.90元
2015年,股價5.90元/股,每股分紅1.95元
2016年,股價6.81元/股,每股分紅1.53元
2017年,股價7.85元/股,每股分紅1.02元
2018年,股價7.85元/股,每股分紅1.05元,17年和18年,收益率都在13%左右徘徊。
2019年,股價7.85元/股,每股分紅2.11元,這是美國剛剛開始制裁華為那年,2019年5月,美國無理取鬧開始了。這一年,華為內部股的收益率是26%,銷售收入1000億左右,是美金。試想如果不是美國人,華為現在得發展的多好
2020年,股價7.85元/股,每股分紅1.86元
2021年,計劃每股笑並分紅1.58元,如果按上一年股價7.85算,收益率20%。這個收益率不算高,但是吊打A股99%以上的公司應該也沒什麼問題。
(以上資料來自互聯網,僅供參考)
⑹ 跟華為有關的股票有哪些
華為手機相關的廠商股票如:
600260 凱樂科技,002369卓翼科技,600203福日電子;和華為有業務來往的00354中華軟體國際,300598誠邁科技,300735光弘科技,300098高新興以及由華為前員工出去創辦002415海康威視等。
除此之外還有002194武漢凡谷,002446盛路通信,300134大富科技,300025華星創業,300310宜通世紀,300312邦訊技術,300050世紀鼎利等共計33個個股。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是股份制企業(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東)擁有公司資產和權益的憑證。上市的股票稱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級市場)自由買賣。非上市的股票沒有進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買賣,稱非上市流通股。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標准、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金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
⑺ 十五年前買一萬元華為股票現在有多少錢
華為的股票並沒有公開上市,也無法進行合理的估價,你這種假設沒有人能給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