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回購意味著什麼意思
1、 對於我們投資者來說,公司回購股份意味著公司認為當前的股價可能遠低於公司的內在價值,因此上市公司希望通過回購股份的方式收回被嚴重低估的股份,並將這一信息傳遞給市場,從而穩定股價,增強投資者信心。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如果公司股票被回購,短期內可能會有大量購買,從而導致股價上漲。
2、 公司回購股份也可以達到多種目的,比如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改善資本結構,減輕公司利潤指標壓力,降低公司被收購的風險。此外,公司還可以使用庫藏股發行可轉債、員工福利計劃等。或者在需要資金的時候賣掉。
3、 總的來說,股份回購通常對我們的投資者來說是一件有利的事情。但也有部分上市公司利用回購欺騙投資者,如實際回購金額遠低於公告回購金額,回購股票的上限和下限相差甚遠,回購價格低於市場價格等。實際回購的金額和數量遠低於提前公布的信息,因此回購不足以提振股價,而回購價格低於市場價格,從根本上無法提振股價,投資者最終會遭受損失。但這種情況在2018年底頒布的《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實施細則》中得到有效解決。
1、 股份回購是指公司按照一定程序回購已發行或流通的股份的行為;通過大規模回購公司發行的股票來改變資本結構是一種防禦性的方法;是目標公司或其董事、監事回購目標公司的股份。主要方式是用現金回購其已發行的股票,要麼用債權換股權,要麼用優先股換普通股。
2、 股份回購在國外已有廣泛規定,尤其是在成熟的資本市場,股份回購已成為一項重要的金融活動。我國《公司法》、《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對相關內容作出了一定規定,但在實踐中很少實施。典型做法是上市公司減持國有法人股。比如陸家嘴1994年開始回購國有股;1999年底,申能股份成為國有股份回購企業;之後是雲天化、冰箱壓縮、長春高新等。也相繼通過國有股回購的方式減持了自己的股份。
3、 反收購效果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減少了流通中的股份,增加了買方獲得全部股份的難度;另一方面會抬高股價,增加收購成本。此外,回購股份還可以增強目標公司或其董事、監事的話語權。當然,股份回購也可能產生另一種結果,即股份回購可能導致收購夢想破滅,對收購概念進行投機的投資者會因此失望,從而導致股價下跌。
Ⅱ 回購價格比現在股價低什麼意
就是一個上市公司最近股票價格上漲,原定的回購股票價格低於目前股市成交價
Ⅲ 為什麼股票回購股價反而跌
1,消息是滯後的
2,換做是你,你是寧願高價回購還是低價回購?
Ⅳ 股票回購價低於現價是不是還要跌到回購價
回購價代表公司認為公司股票的合理價格,股票漲跌原因較多,一般不會跌到回購價
Ⅳ 為什麼股票回購反而跌
主力出貨:當個股出現回購的消息時,主力借個股回購利好的消息,趁機把手中的股票拋出,進行出貨操作,從而導致股價下跌。受大盤影響:當個股出現回購消息時,但是,市場行情較差,受市場行情的影響,投資者為了避免市場行情較差,帶來的損失,而進行賣出操作,從而可能會導致股價下跌。
拓展資料:
除此之外,在個股回購時,主力也會先賣出一部分股票,來打壓股價,方便以更低的價格吸籌,獲取較大的收益,從而導致股價下跌。
總之,投資者在面對個股出現回購消息時,可以結合市場上的其他消息來分析個股。
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的行為。公司在股票回購完成後可以將所回購的股票注銷。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公司將回購的股票作為「庫藏股」保留,不再屬於發行在外的股票,且不參與每股收益的計算和分配。庫藏股日後可移作他用,如發行可轉換債券、雇員福利計劃等,或在需要資金時將其出售。
2018年11月9日,證監會、財政部、國資委聯合發布《關於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意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意見拓寬了回購資金來源、適當簡化實施程序、引導完善治理安排,鼓勵各類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強化激勵約束,促進公司夯實估值基礎,提升公司管理風險能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按照股票回購的地點不同,可分為場內公開收購和場外協議收購兩種。
場內公開收購是指上市公司把自己等同於任何潛在的投資者,委託在證券交易所有正式交易席位的證券公司,代自己按照公司股票當前市場價格回購。在國外較為成熟的股票市場上,這一種方式較為流行。
據不完全統計,整個80年代,美國公司採用這一種方式回購的股票總金額為2300億美元左右,占整個回購金額的85%以上。雖然這一種方式的透明度比較高,但很難防止價格操縱和內幕交易,因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實施場內回購的時間、價格和數量等均有嚴格的監管規則。
場外協議收購是指股票發行公司與某一類(如國家股)或某幾類(如法人股、B股)投資者直接見面,通過在店頭市場協商來回購股票的一種方式。協商的內容包括價格和數量的確定,以及執行時間等。很顯然,這一種方式的缺陷就在於透明度比較低,有違於股市「三公」原則。
Ⅵ 上市公司回購股票是利好還是利空
1、其實大部分回購都是利好的,從邏輯上來看,回購股票可以減少時間上股票的供應,在公司總價值不變的情況下,由於流通股數量的減少,股票的價格也得以提升。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使用現金等方式將流通在外的股票購回。絕大多數情況下,購回的股票都被作為庫存股,少數情況下會注銷。但是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回購來欺詐股民的行為,這里的欺詐行為指的就是實際回購金額遠低於公布的回購金額、回購股票上限與下限相差甚遠、回購價格低於市場價格的行為。
2、實際回購金額、回購數量大大低於事先的信息,回購對股價的提振力度就不足,而回購價格低於市場價格,根本上就無法對股票價格起到提振作用,最終受損失的還是投資者。好在兩大交易所在2018年末出台了《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實施細則》,上交所規定,上市公司進行回購時,必須明確回購數量或資金總額的上下限,且上限不得超出下限的1倍,不得誤導投資者。在該規定下,投資者的利益將得到有效保證。
拓展資料
股票回購到底有何目的?總結來看,可以分成以下三種。
1、穩定公司股價,維護公司形象。公司進行股份回購是由於公司管理層認為股價遠遠低於公司的內在價值,希望通過股份回購將公司價值被嚴重低估這一信息傳遞給市場,從而穩定股價,增強投資者信心。
2、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當公司可支配的現金流大大高於公司投入項目所需的現金流時,公司可以用富裕的現金流回購部分股份,從而增加每股盈利水平,提高凈資產收益率,減輕公司盈利指標的壓力。
3、作為實行股權激勵計劃的股票來源。如公司實施管理層或者員工股票期權計劃,直接發行新股會稀釋原有股東權益,而通過回購股份再將該股份賦予員工則既滿足了員工的持股需求,又不影響原有股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