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華宇軟體現在的市盈率是多少倍華宇軟體有沒有投資價值呢300271華宇軟體股票行情
華宇軟體董事長由於涉嫌行賄已被立案調查,這件事情就已經把華宇軟體推向了危險地步,華宇軟體已經被很多投資者關注了。關於董事長被立案調查的這件事情拋開,華宇軟體本身是否具有投資的價值呢,下面我們進行一下深入的分析。
在開始分析華宇軟體前,我把計算機應用行業龍頭股名單全部整理出來送給各位,對下方鏈接進行點擊即可獲得:寶藏資料!計算機應用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北京華宇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營業范圍涵蓋電子政務系統的產品開發與服務的公司。公司以法律科技、智慧政務(含信創)、教育信息化為主要的三大業務板塊。公司是經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認定的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
簡略介紹華宇軟體的境況後,下面將從其優秀之處分析華宇軟體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亮點一:法律科技龍頭,中台戰略助力業務效率提升
作為軟體服務企業,公司是國內法律科技市場的中起主要帶頭作用的企業,並在教育信息化、市場監管等重要的軟體服務市場占據了領先優勢,屬於該領域內很多重要的技術應用的創新者和積極推動者。
法律科技是公司的核心業務,公司堅持中台戰略,業務逐漸從司法端拓展至執法端和守法端,主動地將AI、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融在一起,促成一體化法律服務平台戰略的提出,達到司法、執法和守法的全景覆蓋,有助於提升公司軟體能力的復用效率。於2020年,法律科技新簽了29.7億元,同比增長了44%,主營業務修復指日可待。
亮點二:技術領先,應用創新領域保持先進水平
公司在引進國際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革新,現在已經建議了既健全又完整的軟體技術體系與系統技術體系,持續不斷地推進新的技術的應用與創新,應用能力與工程能力在國內算得上是頂尖水平。基於網路應用平台、研發測試平台、大數據平台、非結構化數據應用等長期積累,公司在人工智慧、區塊鏈、私有雲、業務中台、數據中台、自主安全等應用創新領域保持了國內先進水平。
因為篇幅有限,若對華宇軟體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感興趣的話,全部都被我整理在這篇研報裡面了,點擊這里就能查看:【深度研報】華宇軟體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在十四五規劃之下,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創新發展加速之中,成為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新動能。而且現在正是關於數字化戰略轉型建設最主要的階段,不僅對政府整治能力提供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且對於公共服務能力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數字政府需求火熱。除此之外,從黨的十九大開始以來,現在各級政府都已經進入了實施大數據戰略,推動智能化建設。政法委主要的職責所在分別是協調、指導審判、監察、公安和司法行政等多部門的工作,所以說部門間的協和同性已經成為了政法委部門信息化建設的重點。華宇軟體現在已經在政務軟體存在很多年了,不僅僅憑借現在的能力也有足夠的競爭力能夠去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總的方面來說,政務系統的出現方便了人民群眾方便了政府工作人員,在未來的時候仍然要繼續推廣與完善,進一步的發展空間被華宇軟體擁有。可是這篇文章有延後性,若想要更加精準的了解沃華宇軟體未來發展行情,直接點擊鏈接即可,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有關於華宇軟體估值,我們看看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華宇軟體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12,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Ⅱ 宇華教育股票股價
宇華教育港股上一交易日(20200626)收盤價是7.09元。
Ⅲ 「高教概念股」持續下跌,中教控股兩日跌逾42%
去年7月「雙減政策」落地至今,高教股在一夜變天的教培市場面前瑟瑟發抖,股價紛紛跟跌,市場一片蕭條。
當市場上部分投資者認為高教概念股利空已逐步出盡,經不住行業高成長性和低估值的「誘惑」而建倉時,卻被近日的一條傳言潑了一盆冷水。
慘!一條條大陰線給高教股雪上加霜
本周開始,在港股市場上市的高教概念企業迎來了一波劇烈跌幅,無一企業能倖免。
作為業務規模最大的民辦高教企業,中教控股(00839.HK)成為「最受傷」的一家企業。1月25日-26日,中教控股股價突然放量暴跌,兩日累計跌逾42%,創下2018年初以來新低。相較於「雙減政策」前股價最高點20.8港元/股,中教控股26日收盤價低至6.46港元,蒸發掉300多億港元市值。
宇華教育(06169.HK)則遭連續三個交易日的大陰線沖擊,股價累計跌近3成,創下2017年3月以來新低。
而新高教集團(02001.HK)、希望教育(01765.HK)、民生教育(01569.HK)、東軟教育(09616.HK)和中國科培(01890.HK)等民辦高教企業亦連續幾個交易日大跌,曾經百億市值的多隻股票,目前市值只剩下20-40億港元。
券商:市場傳言真實性存疑
此次引發高教股集體大跌的傳聞是什麼?
近日,有傳聞稱,在上周末(1月22及23日),一封匿名郵件發到多家教育股相關投資方,稱監管部門約談美港股上市學校教育公司,並在三方面收緊監管。
根據傳聞,此郵件要求上市公司做到如下幾點並簽署會議紀要:
1、對於學校資產,VIE結構將不再合法;上市公司的報表中不能再有任何學校資產。
2、不能再以任何形式進行收購並購學校資產,也不能以任何形式擴大辦學規模。
3、不能隨意漲學費。
以上三點可簡單概括為:禁止各類民辦學校(包括高等和職業學校)的上市、收購、擴張和上調學費。 這一規定,不免讓人聯想到去年導致K12教育培訓市場一夜雪崩的場景,因為「雙減政策」對K12教育培訓市場的監管與此次高教行業傳聞的政策存在很大的相似之處。
近日的市場恐慌情緒之所以在高教板塊盛行,是因為不少投資者認為這或許是高教行業的另一個「雙減政策」,畢竟「雙減政策」和民促法剛生效不久,市場擔心高教行業不排除也會遇到同樣的黑天鵝事件。
財華社留意到,在去年「雙減政策」出台前一天(2021年7月23日),市場有消息稱「《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通知」將發布。雖然新東方(09901.HK)和好未來(TAL)等多家教育機構當時回應表示並未收到通知,但資本市場的情緒已跌落谷底,導致當日大部分中概在線教育股紛紛大跌,跌幅在20-40%之間。
由此看來,作為受政策影響非常大的行業,去年以來教育行業神經緊綳,一則負面傳聞就能擊穿投資者的心理防線,以至於市場的恐慌情緒蔓延到高教和職教等細分領域,這種情緒至今依然未消散。
對於此次高教市場的黑天鵝事件,有券商發表了看法。
1月26日,國元國際在晨報中稱,2021年以來受教育行業政策不確定性干擾(尤其K12階段),民辦高教行業估值下行,當前估值處於 歷史 低位。該券商認為,結合2021年落地的兩份職業教育重磅政策,以及近期教育部官網的各類公示文件,該傳言真實性存疑。
此外,安信證券旗下安信國際稱,經與希望教育、中教控股、東軟教育公司溝通後,多家上市公司管理層表示沒有見過官方文件,亦沒有參加官方會議或接到官方通知。
因此,安信國際認為傳言資訊是假消息,文件格式不對,內容誇張。同時,安信國際仍堅持認為職教、高教是受政策鼓勵,不會被打壓。相信國家會對職教有更明確的發展規劃,短期市場殺跌迎來布局良機。
數家企業緊急發公告,難挽股價頹勢
沒有哪家上市企業願意看到股價無休止大跌,往往會緊急向市場披露澄清公告。
股價經歷了連日重挫後,中教控股、希望教育和中國科培終於安耐不住了,接連發布了相關公告。
1月26日午間,中教控股在公告中表示,「集團遵守法律法規,業務運營正常」。同時,中教控股還提到國家多項對民辦職業教育的鼓勵政策,意在指出近日市場傳聞不可信。
中國科培和希望教育也分別在在1月25日及26日發布了公告,大意也是「公司尊法守法,業務運營正常,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然而,上述三家公司的公告也「撲不了火」。中教控股公告披露後的午盤,其股價依然持續走低,最終收跌33.4%;希望教育26日午間發布的公告亦未能支撐股價企穩回升,在午盤期間維持弱勢震盪行情;中國科培亦是如此,26日股價大跌6.2%。
券商的「辟謠」和上市公司的「澄清」,都不能扭轉高教股1月26日糟糕的走勢。在教育行業風聲鶴唳的今天,資本市場的投資情緒一直都非常低迷,至今依然在擔心潛在的政策風險。
本文源自財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