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石油價格大跌對天然氣股票的影響
擴展閱讀
股票代碼885 2025-02-05 05:00:07

石油價格大跌對天然氣股票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3-08-23 00:54:32

❶ 油價下跌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隨著沙特的原油價格戰打響,金融市場也出現了暴動。隨之,中東股票市場出現了暴跌,其中,科唯消威特股市盤中超跌10%暫停交易,昨日美股也出現了熔斷,那麼油價下跌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1、 油價對於我國這樣的輸出國而言並非壞事,且有利於壓制輸入型通脹,A股市場的走勢更多地是受美股及亞太市場影響。油價下跌對我國的股市整體的影響不大,但會對部分板塊產生影響。

2、 原油期貨大跌直接對業務佔比較大的石油公司指掘知而言是利空,A股市場「兩桶油」將首當其沖。但對航空板塊、化工板塊有一定利好,以航空行業為例,由於燃油成本佔到航空公司成本比例較高,當油價下跌時,航空公司的利潤便會提升。

3、 另外,化工和塑料行業的成本也可能得益於油價的下跌。散亮例如,化學纖維由合成纖維單體(聚合物)製成,塑料製品行業以聚乙烯、聚丙烯等基本石化產品為原料,因此,這兩個行業的原料價格都對石油價格波動非常敏感。

4、 除此之外,投資者還可關注產業鏈中受益的下游塑料包裝行業公司,大煉化行業在「鐵底」驗證下的機會,以及油價觸底信號顯現後帶來的產業鏈投資機會。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找到關於油價下跌對股市有什麼影響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到你。

❷ 油價暴跌對股市的影響

隨著石油價格的進一步下跌,數百家美國石油公司可能會破產.接下來,金投小編將介紹石油價格暴跌對股市的影響

星期一WTI原油期貨5月份合同的收盤價為負,星期二6月份合同價格下降到每桶12美元以下,同樣是災難性的.據RystadEnergy數據顯示,在油價20美元的環境下,533家美國石油勘探和茄侍生產公司將於2021年底申請破產.Rystad估計如果跌到10塊的價格,就會有1100多家公司倒閉.

美國石油行業3月裁員高達5.1萬人

今年顫虧吵3月,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削減了近5個.1萬個鑽井和煉油崗位,降幅達到9%.根據咨詢公司BWResearchPartnership的數據顯示,如果包括建設、鑽井設備製造和船舶等輔助工作,3月份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失業人數空亮將再增加1.5萬人.

❸ 石油暴跌利好哪些股票

石油跌利好的股票如下:化工行業:許多化工產品與原油價格掛鉤,防護材料需求短期爆發,聚烯烴產業鏈受益。我們可以關注改性塑料、PDH項目和煤制烯烴。其中,金發科技、道恩、東華能源、寶豐能源等個股漲勢不錯;化纖板塊:在原油價格暴跌的情況下,煉化化纖產業鏈下游優於上游。交通板塊:受國際油價下跌的影響,有利於航運、海運等原油消費板塊的交通行業。其中,板塊股包括招商船、中遠海能、寧波海運、中遠海能等。
原油下跌有利好航空、汽車、石油化工和石油倉庫企業,對航空公司來說原油下跌可以降低他們的運營成本,原油越下跌業績越好。現在的汽車都是燃料車,所以石油價格便宜,汽油價格也相應下降,消費者對燃料車的需求也在上升。因為石油化工和倉庫的原油價格下降會降低化工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倉儲成本。
拓展資料:
1、石油暴跌利好航空,對於低油價來說,無疑是最有利於石油行業的,比如交通運輸。行業景氣度與油價呈顯著負相關。尤其是在航空業,燃油成本已經佔到航空公司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油價下跌無疑對行業有利。與油價下跌相關的受益股:華夏航空(002928)、601111(國航)、600115(東航)、600029(南航)、601021(春秋航空)、600897(廈門機場)、600004(白雲機場) ), 603885(幸運航空)。
2、下游化工,油價下跌對成本不透明且對下游有一定議價能力的企業普遍利好。例如,在化肥行業,國內生產化肥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是煤炭、天然氣和重油,原材料成本和能源成本都非常高。化纖是由合成纖維單體聚合物製成,原材料價格對油價波動非常敏感。塑料製品行業以聚乙烯、聚丙烯等基礎石化產品為原料,原料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重較大,受油價變動影響較大。整體來看,化工和塑料行業的成本也將受益於油價的下跌。
3、油價暴跌的原因很可能是受COVID-19的影響。全球原油供應充足,但需求大幅減少。也可能受美元匯率變動的影響。當美元升值時,原油等部分商品價格可能下跌;全球經濟發展暫時下滑也可能影響原油價格的下跌;突發事件和政治因素的出現也將導致原油價格下跌。
4、原油配額也可稱為原油非國有貿易進口許可證,是指非國家直接經營的原油貿易公司在一定時期內可以進口的原油許可證。通常在一年內。由於原油進口需要按照相關規定進行,不能超過配額限制,超額進口沒有辦法通過國家海關的查驗。除非原油公司向國家繳納超額稅款,否則可以獲得一定的超額進口原油。對於非國家直接經營的原油企業,通常要求具備一定的石油儲備能力、相對穩定的銷售能力、雄厚的資金實力。
5、期貨市場原油暴跌。 WTI和布倫特原油是期貨市場的兩大重要標的,也是市場油價的基準。布倫特原油產於北大西洋和北海的布倫特地區。 WTI是美國原油。今年以來,WTI和布倫特原油多次暴跌。布倫特原油下跌 4% 至 25.42 美元/桶。期貨市場原油暴跌,是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的最直接反映。全球經濟增長緩慢導致供需失衡。石油是經濟發展的命脈。經濟的快速發展將增加市場對石油的需求。供求關系是影響商品價格的重要因素。現在全球經濟整體增速放緩,需求弱於預期,導致供需失衡,進一步推動原油市場進入熊市。主要產油國經濟政策。歐佩克+同意自2019年1月起進行為期6個月的新減產。

❹ 國際原油期貨價格暴跌,這對相關行業帶來哪些影響

國際原油期貨價格暴跌,這一消息一經發出,就一直熱議不斷,許多網友認為這會給許多行業帶來或大或小的影響,事實也的確如此。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原油暴跌對相關行業有哪些影響吧。

一、交通運輸行業的盈利能力可能會增強

原油暴跌,也就意味著交通運輸行業的燃油成本會下降。特別是航空行業,大部分的航空公司有將近30%的成本都花在了燃油開支上面。因此,網友們應該關注兩個方面:一是要關注航空業對於燃油的價格是否進行了套期保值。二是航空運輸業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後,需求是下降的,不過還好國內的疫情正在通過一系列的防治和支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許多國外地區卻出現了大規模擴散的狀況,網友們最好關注國內的一些航空公司的航線。

原油大幅度下跌對於全球經濟來說,恐怕這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可以刺激消費和增長經濟,而對於原油輸出國來說,將會面臨著財政和經濟的風險。

❺ 油價暴跌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正面影響方面:
第一、我們國家是第一大原油進口國,石油價格暴跌,我們進貨的價格便宜了,我們作為一個石油消耗大戶。消耗險價格便宜了,對我們的好處不言而喻,這點是對我們最大的好處。
第二、石油價格下跌,有助於我們降息。

負面影響:
第一、油價持續低位,工業品的通縮壓力比較大
第二、對我國上游石油開采企業也有一定打擊。

(5)石油價格大跌對天然氣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油價下跌對股市影響:
油價下跌對股票沒有直接的影響,股票漲跌不由油價漲跌決定,股票漲跌由供求關系、資金量、業績、政策、消息等多方面因素決定,但油價下跌可能會短期影響石油相關的股票下跌。

當供不應求時股票會上漲,相反供大於求時股票會下跌,當資金量增加時股票會上漲,相反資金量減少股票會下跌,當企業業績較好時股票會上漲,相反業績較差時股票會下跌,當政策利好股票時股票會上漲,相反政策不利好時股票會下跌,當股票有利好消息時股票會上漲,當股票有利空消息時股票會下跌。

石油漲價利好哪些股票:
石油漲價利好石油開采、煉油、油服等板塊的股票,並且還會帶動燃氣、煤炭、黃金、新能源、交通運輸等板塊價格上漲。值得注意的是油價上漲對股票的影響是不大的,只是屬於一個比較小的部分,股票的漲跌主要是求關系、資金量、業績、政策、消息等因素影響。
比如說:如果遇到股票供不應求時的情況,成交量放大,那麼股票就會上漲,如果股票供大於求時,成交量萎縮,股票就會下跌。

油價上漲利好哪些上市公司:
目前A股與石油業務相關的上市公司,可分為石油開采、石油化工、油田服務三大細分賽道,主要利好這些領域的上市公司。
石油對於我國的經濟影響是比較廣泛的,如果油價出現持續性上漲的情況,那麼多個行業面臨的成本都要加大、利潤都要減少,而上市公司的業績情況自然也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股價也會有所波動,所以在炒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其風險性。

❻ 國內油價下跌,對汽油股價有何影響

首先我們知道一個重點是相應的物品可能會影響相應的股票,但是股票的上跌或者下降,它取決於很多因素。

但是一談到股票,相應的股票就與相應的物品交易有一定的聯系。當我們知道了國家的政策之後,我們來看這個問題,它就變得簡單了許多。國內油價下跌對汽油股它也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這個作用很小。當油價下跌了,汽油股會在小范圍之內下降。但是這個范圍不會波動很大。甚至有時候即使油價下跌,汽油股依然會上升。這就是我們必須知道的股票的上跌與否取決於很多因素,它不僅僅只是與油價有關。

❼ 能源危機對股市的影響

您好,就目前來看,靠近上游的原材料與傳統能源,如有色、化工、煤炭、鋼鐵表現較好。能源股是最大受益者,遙遙領先於大盤和其它板塊表現。其它周期行業如工業、原材料也漲幅靠前,符合原材料上漲背景下上游表現好於下游的印象。

其實不必過分恐慌,雖然能源危機會導致股市的部分波動,但能源危機並不一定壓垮股市。

回顧兩次石油危機歷史
參考國信證券報告的梳理,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期間,全球股市所呈現的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狀態。

「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於1973年10月。盡管「第一次石油危機」未必就是股市下跌的起因或導火索,但從1973年到1974年,美國股市確實經歷了暴跌,兩年間里標普500指數累計跌幅達42%,並且徹底結束了此前持續了兩年半時間的「漂亮50」行情。此外,不僅僅是美國股市,同期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股票市場均出現了明顯的下跌,且普遍跌幅較大。

「第二次石油危機」開始於1979年,但在1979年到1980年這兩年間,全球股市的表現情況卻完全不同。期間美股標普500指數累計漲幅高達41%,儼然是一個牛市的走勢,其他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股市表現也大多是上漲的;恆生指數兩年間漲幅高達197%,完全是一個大牛市的行情。

對此,國信證券這份報告的總結是,在經歷了「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後,市場有了很強的學習效應,即意識到無論是經濟衰退還是油價上升,都是短期的、脈沖式的,都不見得有長期的影響。此後,只有「前所未有式」的或「金融危機式」的影響,才會使得美股產生20%以上的調整幅度。

某種意義上,與其糾結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變化,以下兩方面或許更值得我們關注。一是能源危機的爆發或許會更高頻。如開源證券的報告中提到,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傳統能源產能日益萎縮與綠色新能源供給波動較大、疊加儲能系統需要較長時間建立的「碰撞」下,能源危機的爆發可能較過往變得更加頻繁。第二,能源結構調整無法一蹴而就。中信證券的報告中提到,歐洲在能源綠色轉型中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在疫情擾動,自然災害頻發的年份,歐洲的能源轉型也暴露了風險,在儲能技術尚未成熟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發電尚未形成可靠的韌性,無法抵禦自然災害下帶來的供給壓力。借鑒歐洲的能源轉型經驗,能源結構調整無法一蹴而就。在新能源發電尚未形成可靠的韌性、儲能技術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全球對化石能源仍將存在不可避免的依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