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能介紹一下中國近五年的股市情況比如幾幾年幾月大跌了
中國股市歷年牛熊市情況(2009-01-17 15:31:20)■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 (96.05——2年半後——1429) 1380%
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以後,掛牌股票僅有8隻股票,人稱"老八股"。當時交易制度實施1%漲跌停板(後改為0.5%)限制,股指從96.05點開始,歷時2年半的持續上揚,終於在取消漲跌停板的刺激下,一舉達到1429點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1429——386)1992年11月17日 (半年時間) - 73%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 (386——三個月後——1558)303%
快速下跌之後,峰迴路轉,迎來了快速上漲,半年的跌幅,3個月就全部漲回來。從1992年11月17日的386點開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點,只用了3個月時間,大盤漲幅高達303%。這種行情讓海外投資者羨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1558——17個月後——325)-79%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進而在777點展開長期拉鋸,後來777點位失守,大盤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但這次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
■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325——一個半月時間——1052) 223%
證券市場一片蕭條,在人們都對股市信心喪失殆盡的時候,市場中甚至一度傳言監管層將關閉股市,為了挽救市場,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奮,1個半月時間,股指漲幅200%,最高達1052點。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1052——8個月後——577點)-45%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年5月18日至1995年5月22日 (582——三天後——926)59%
這次牛市只有三個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層關閉國債期貨消息的影響,全面暴漲,3天時間股指就從582點上漲到926點。本輪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國股市對相關「政策」的敏感程度,「中國股市政策市」的說法被充分驗證。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926——8個月左右時間——512) -45%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牛市:1996年1月19日至1997年5月12日 (512——17個月時間——1510) 194%
崇尚績優開始成為市場主流投資理念,深發展、四川長虹、深科技、湖北興化等龍頭股均為業績極佳的績優成長股,在這些股票的帶領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點,這些股票創造的「投資神化」也對當時的普通投資者進行了一場鮮活的投資教育。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1510------101-----1025) -33%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牛市:1999年5月19日至2001年6月14日 (1047-------104-------2245) 114%
這次的牛市俗稱"5?19"行情,多數的投資者都記憶猶新,網路概念股的強勁噴發將上證指數推高到2000點以上,並創出2245點的歷史最高點,伴隨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證券投資基金也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大發展。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2245-----199---------998) - 55.5%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牛市: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 (998 -----118-------6214) 513%
對於2001年至2005年大熊市中經濟快速增長的股指的修正,上市公司的基本面逐步提升,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預期,並且國有股減持即股權分置的原則確定,有種利空出盡變利好的感覺,沉寂了4年的A股市場也該有上漲的動能了。上證指數從2005年6月6日的998.23點達到2005年9月20日的1223.57點之後盤整了二個多月後,幾乎是一路上揚至6124.04點,演繹著瘋狂的旋律,投資者也都爭先恐後的紛紛入市,但是沖動之後必然會有「沖動的懲罰」。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今 (6124 --------54------1664) -73%
A股截止到2007年10月16日達到了瘋狂的極致,隨之而來的就是暴跌,截止2008年9月12日,A股市場上證指數達到了2000點。由於A股市場前期漲幅巨大,積累了一定泡沫,有回調的需要,再加上市場再融資規模巨大,股權分置確定的大小非開始解禁,中國股市與國際的聯動性逐步增強,受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美國次級債危機的爆發對於國內金融業和國內投資者的信心都已一定的沖擊。
㈡ 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深圳發展銀行,股票簡稱:深發展A,股票代碼:000001)是中國第一家面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商業銀行, 其前身是1987年由深圳當地21家農信社合並成立的「深圳市聯合信用銀行」,後改名為「深圳發展銀行」,簡稱深發展。深發展於1987年5月首次公開發售人民幣普通股,並於1987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總部設在深圳。
深發展作為深圳第一家上市公司和全國最早的股份制銀行,在上世紀90年代,一直是金融界的寵兒。經過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深圳發展銀行綜合實力日益增強,成為了一家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武漢、鄭州、等22個經濟發達城市設立了約300家分支機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在北京、香港設立代表處,並與境外眾多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2004年,深發展成功引進了國際戰略投資者——美國新橋投資集團(Newbridge Asia AIV III,L.P.),成為國內首家外資作為第一大股東的中資股份制商業銀行。秉承「專業、創新」的客戶服務理念,深發展有效結合國際先進管理技術與本土經驗,在經營理念、風險管理、財務管理、市場開拓等各個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
,深圳發展銀行業務持續健康增長,業績表現良好。截至2011年上半年,深發展總資產達8,521億元,總貸款4,485億元,總存款6,325億元。2011年上半年,深發展實現凈利潤47.32億元,加權年化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達24.74%。資產質量保持在很好水平,截至2011年6月30日,全行不良貸款率僅為0.44%,撥備覆蓋率達380%,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58%和7.01%。
面對紛繁多變的經營環境,深發展以出色的適應力積極應對,扎實推進各項改革,穩步實施發展戰略,在包括供應鏈金融、零售業務等核心業務領域方面繼續加大投入,進一步夯實競爭優勢。
在公司業務方面,深發展確立了「面向中小企業,面向貿易融資」的發展戰略,在全國率先推出圍繞核心企業、開發上下游企業的全方位授信模式——「供應鏈金融」,並保持在國內同業間的領先優勢,品牌價值持續提升。同時,國際業務、離岸業務穩健發展,作為國內首家獲得離岸網銀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深發展已為公司客戶搭建起跨時空、全方位的銀行服務體系。
自2005年將零售業務作為戰略轉型的方向以來,深發展堅持客戶為中心、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構建起了零售銀行的產品和服務體系。針對中高端客戶的專業理財品牌「天璣財富」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能力,獲得更多客戶認可。信用卡業務繼續推行環保、時尚的核心價值定位;面對房地產調控政策密集出台,市場波動加大的局面,個貸業務繼續調整結構,增加高收益業務的比重,積極拓展個人經營性貸款、汽車貸款和無抵押貸款等。
資金同業業務在多領域展開與中小金融機構合作,新獲多項業務資格,金融產品鏈進一步延伸。同時把握國內市場階段性盈利機會,取得快速發展,同業市場份額穩步提升。
深發展在國內率先建立了財會、信貸、稽核垂直管理體系,積極引進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方法。在系列改革措施的推進下,深發展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升科學決策能力,全面加強風險控制,資產質量明顯提高,資本實力顯著增強。
深發展通過業務和管理的發展不斷提升企業品牌形象,並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多年來深發展積極履行和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價值標准和行為准則,堅持誠信合規經營,維護客戶利益,為社會提供優質金融產品和服務,保障員工合法權益,注重環保、熱衷公益、回饋社會。
2010年,深發展榮獲「最受尊敬銀行」、「最佳企業社會責任獎」、 「最強勢盈利銀行」、「最佳零售銀行」、「中國最佳供應鏈金融服務提供商」等殊榮。總行營業部、深圳江蘇大廈支行等15家網點榮獲年度「中國銀行業文明規范服務千佳示範單位」稱號。
未來的深圳發展銀行,將繼續發揚團隊專業和創新的精神,秉承為股東創造回報、為客戶增添價值、為員工帶來發展的宗旨,努力提高盈利能力和服務水平,銳意進取,不斷創新,進一步打造核心競爭力,為全面建設國際標準的現代商業銀行而不懈努力。
深圳發展銀行憑借持續的創新能力,其各項業務取得了快速的發展:2006年凈利潤13.03億元,比上一年增長319%;2007年實現凈利潤26.5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03%;2008年度凈利潤降至6.1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7%;深發展表示,公司2007年第四季度新增撥備約為56億元,核銷約94億元。核銷了全部損失類和可疑類的不良貸款,以及很大一部分的次級類貸款。此次核銷貸款的絕大部分為2005年以前發放的歷史不良貸款,深發展預計2008年12月31日的不良貸款余額約為19億元,占總貸款額的比例不到1%,與2008年9月30日4.3%和2007年12月31日5.6%的不良貸款率相比大幅下降,「但這次大額撥備使得深發展資產組合達到歷年來最健康水平」2009年,公司實現凈利潤50.31億元,比上年增長719%,每股收益為1.62元。
深發展在2010年英國《銀行家》雜志揭曉的全球前1000家銀行排名中列第231名,較2009年上升49名,在國內上榜銀行中排第16名。2010年深發展在國內20個經濟發達城市設立了303家分支網點,並在北京、香港設立代表處,與境外600多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合並平安
2010年5月,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向深發展大股東:新橋集團定向發行2.99億股H股作為對價,受讓了新橋持有的深發展5.20億股股份,交易成本約合人民幣167.95億,交易完成後,平安保險集團持有深發展16.76%股份。
2010年6月,平安壽險斥資69.39億,以18.26元/股的價格,認購了深發展非公開發行的3.7958億股股份,每股價格18.26元,認購完成後,平安保險持有深發展29.99%股份。
2010年9月,平安保險宣布以持有的深圳平安銀行90.75%股份及26.92億現金,按17.75元/股的價格,認購深發展非公開發行的16.39億股股份,交易完成後,平安保險合計共持有深發展52.38%股份(26.84億股),按照2012年8月1日15.16元/股的收盤價計算,對應市值406.89億,深發展持有平安銀行90.75%股份。
2011年8月,深發展擬向中國平安定增募資不超過200億,交易完成後,平安集團對深發展的持股比例將達到61.36%。
2012年1月19日,深圳發展銀行發布公告稱,深發展和平安銀行董事會審議通過兩行合並方案,深發展吸收合並平安銀行,並更名「平安銀行」。 深發展公告稱,本次吸收合並完成後,原「平安銀行」將被並入「深發展」,原「平安銀行」注銷,不再作為法人主體獨立存在,「深發展」應為合並後存續的公司,公司的中文名稱由「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7月25日晚間,深發展公告稱,收到《中國銀監會關於深圳發展銀行更名的批復》(銀監復〔2012〕397 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同意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變更為「Ping An Bank Co., Ltd.」。 平安銀行已於2012年6月注銷,深發展將成為新的「平安銀行」。更名事宜尚待工商登記管理機關辦理名稱變更登記手續。據悉,000001的股票號碼將保持不變。「平安銀行」將從深圳的城商行一躍升級為擁有1.26萬億資產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
盡管更名工作很快就要完成,但兩行最終整合還需要一段時間。現深發展行長理查德·傑克遜表示,兩行的IT核心系統最終整合要到2012年10月才能完成;而整合所有工作100%地完成時間,將在2013年一季度。
2012年8月1日晚間,深發展發布公告稱,該行證券簡稱今日起正式變更為「平安銀行」……
2012年8月2日,深圳市深南中路深發展銀行大廈32樓會議室,原深圳發展銀行董事長肖遂寧與深圳平安銀行行長理查德·傑克遜共同為深發展更名平安銀行揭牌,深圳發展銀行正式結束了25年的使命,23歲的「000001」將帶著「平安銀行」的馬甲繼續行其A股K線傳奇。
作為中國平安集團三大業務支柱之一,平安銀行依託中國平安集團強大的綜合金融服務優勢,計劃發展成為一家在零售業務、信用卡以及中小企業等主要目標市場業績驕人、整體管理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全國性一流銀行。
2012年8月15日晚間,平安銀行發布合並以來的首份半年報,今年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96.26億元,同比增長61.70%;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7.61億元,同比增長42.91%。良好的業績為平安銀行的分紅方案奠定了基礎。 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末,平安銀行總資產14906.23億元,較年初增長18.47%;存款和貸款總額達到9495.78億元、6829.06億元,較年初分別增長11.60%、10.03%……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稱2012年第三季度的凈利潤從一年前的18億人民幣上升至21億人民幣(336340000美元),2012年前九個月的凈利潤為16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1%,其中銀行業務在2012年前九個月的盈利中佔了約三分之一,在最後一個季度的貢獻甚至超過80%。
㈢ 七月7日哪些股票停牌
----本文導讀:----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自6月29日至7月7日,滬深兩市多達651家上市公司發布停牌或停牌進展公告。這意味著,一周之內,A股2808家上市公司中,至少有23%的公司目前處於停牌狀態。
上市公司停牌潮仍在延續。7月7日,仍有光線傳媒、中青寶、互動娛樂等203家上市公司發布停牌公告。在股市大跌之時,不少股民稱停牌公司為「良心公司」。
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6月29日至7月7日,滬深兩市多達651家上市公司發布停牌或停牌進展公告。這意味著,一周之內,A股2808家上市公司中,至少有23%的公司目前處於停牌狀態。
從新近停牌或延期復牌公司的停牌事由來看,多為籌劃重大事項、重大資產重組和非公開發行。其中,絕大部分公司並未披露停牌具體原因。406家公司擬因籌劃重大事項宣布停牌或繼續停牌。此外,新時達、世紀游輪、圍海股份等64家公司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處於停牌狀態;長海股份、四環生物、匯源通信等58家公司停牌事由為非公開發行股票;大元股份、亨通光電等19家上市公司則因員工持股計劃而停牌等。
此外,從板塊來看,過去一周,中小板發布停牌公告公司比例最多,有243家宣布停牌或繼續停牌,約佔中小板公司總數的31%。創業板次之,147家公司宣布停牌或繼續停牌,約占創業板公司總數30%。
自跌停潮以來,投資者亦期待上市公司能借停牌「避震」,不少股民稱停牌公司為「良心公司」。而在深交所平台上,本周,投資者關於公司「停牌」事宜的問詢高達上百頁。(責任編輯:DF099)
㈣ 2021年7月26日為什麼股市跌幅那麼大
股票投資者應該知道股市是風雲變化的,可能上一秒還是一片歡樂,下一秒就愁雲慘淡。很多股民也可能一夜之間暴富,也可能一夜之間虧得血本無歸。就比如在2021年7月26日股市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讓很多股民的金錢都化為了泡沫。那為什麼這一天股市跌幅那麼大呢?
三、總結
其實影響市場下跌的本質原因還是核心賽道短期漲幅較大,板塊估值過高,而市場風險偏好下降所引起的。所以我們在投資股市的時候一定不要把大筆的資金投入一個板塊,一旦那個板塊下跌就有可能讓你的資金出現大幅度的動盪。
㈤ 截止2020年3月中國股市百元以上有多少只
截止2020年3月中國股市百元股數量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06家,貴州茅台更是成為第一隻「千元股」,在7月7日創下1744.82元/股新高。
挖貝研究院數據顯示,106家「百元股」中,有29家來自科創板,佔比超過25%。安集科技(688019)453.2元/股成為科創板「股王」,在整個市場中位居第三位,排在貴州茅台和吉比特之後。
石頭科技(688169)以443元/股位居科創板第二,財富趨勢(688318)以416.8元/股位居第三位。
曾經百元股數量是一個衡量牛市過熱的指標,(因為投機炒作,而發生的階段性高價),而現在一批百元票在這有些常態的意味。
曾經百元股與高價發行相關度大,現在出現了越來越多,真正在成長,並且受到市場資金認可的股票。所以,當下的百元股給市場的印象,越來越接近:高價,基本面扎實,成長確定。漸漸在成為一種價值的標桿。
而在美股,超級慢牛,高價的優質上市公司比比皆是。你去看看那些真正的核心資產,包括伯克希爾哈撒韋26萬美元一股、英偉達322美元一股、亞馬遜2409美元一股,都是上百上千甚至上萬美元的價格。
(5)2020年7月7日深發展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百元股對於很多投資者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畢竟A股是要以1手為單位進行買入,最為熟知的就是貴州茅台,1手就要10幾萬。
截至2020年7月,港股、美股市場,美股股價居前的有伯克希爾哈撒韋、NVR均超過3000美元,亞馬遜(AMAZON)最新股價接近3000美元,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更是高達289435美元;港股市場股票價格居前的騰訊控股、香港交易所股價均不超過600港元。
根據以上對比不難看出,美、港股市場股價占據龍頭地位的多以科技股為主。相比之下,A股「股王」是消費類白酒。
㈥ 2020年7月為什麼股市忽然超好
每年的六七月份股市一般都會有一波行情,也就是傳說中的五窮六絕七翻身。
因為七月份大概的是中報業績的累也已經過去了,同時經過前面的。超跌行情七月一般會有一波反彈。每年最容易做股票的月份,大約是七月份十月份11月份,春節之前股市和每個節假日之前的股市都一般會以下跌為主,特別是長期假期。
㈦ 現在2020年7月,大盤已經突破3100點了,醫療的基金最近連續跌了3天,請問是否還可以繼續持有
中長期來說,醫療、醫葯股票有業績支撐,有概念炒作,肯定還會繼續上漲,醫療基金肯定值的持有。但畢竟處於高位,隨時可能會回調。
總的來說,醫療基金中長期持有沒問題,畢竟短期有回調風險,注意倉位即可,重倉的話,逢高減倉,輕倉的話,逢低低吸。
(7)2020年7月7日深發展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市場短期的炒作熱情是在持續降溫的,這種行情短線投機的難度會越來越高,近期才不建議短期投機者繼續去參與的,因為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一天或者一周的行情影響不到中長期持股的計劃。
但是短線投機者如果不能在一天或者一周內發現市場行情的變化,往往很容易因為後期較大力度的調整導致前面獲取的利潤再度回吐,短線更應該要避免對於這種調整行情的參與才能保住前期操作獲取的利潤。止盈還是加倉可以根據數據自行決斷,任何時候理性分析,不要頭腦過熱。
㈧ 深發展股票現在叫什麼
深發展股票現在叫平安銀行。2012年深發展於7月底發布公告稱,收到《中國銀監會關於深圳發展銀行更名的批復》,銀監會正式同意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面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商業銀行。深發展於1987年5月10日以自由認購形式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售人民幣普通股,並於1987年12月22日正式宣告成立。
深圳發展銀行標志設計借用「天璣財富」和「供應鏈金融」的品牌概念,表達出天上天璣星照耀財富、地上供應鏈金融鏈通四海,其間銀行與客戶攜手發展、分享美好未來的寓意。中庭採用了委婉的燈光象徵發展人與這個社會發展共生,舞台非常明亮,巨大的20年的LOGO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象徵著不段探索的深發展前途一派光明。
發展歷程
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深圳發展銀行,股票簡稱:深發展A,股票代碼:000001)是中國第一家面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商業銀行,其前身是1987年由深圳當地21家農信社合並成立的「深圳市聯合信用銀行」,後改名為「深圳發展銀行」,簡稱深發展。深發展於1987年5月首次公開發售人民幣普通股,並於1987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總部設在深圳。
在公司業務方面,深發展確立了「面向中小企業,面向貿易融資」的發展戰略,在全國率先推出圍繞核心企業、開發上下游企業的全方位授信模式——「供應鏈金融」,並保持在國內同業間的領先優勢,品牌價值持續提升。同時,國際業務、離岸業務穩健發展,作為國內首家獲得離岸網銀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深發展已為公司客戶搭建起跨時空、全方位的銀行服務體系。
㈨ 你認為2020年7月哪三個概念板塊漲幅最大
應該是券商為首,其餘應該是其他的大周期或者大金融板塊里的一員吧。
很顯然,現在很大概率已經進入了一個牛市第二階段,也就是指數搭台的過程。
以以往的經驗來看,第二輪牛市的指數搭台會維持在數月左右。
主要都是集中在券商,地產,保險,煤炭,港口等金融+大周期的板塊之中。
而中小創則是一個分化的走勢,有些在為牛市做准備,有些跟漲,有些在挖坑誘空。
所以,如果大家確定7月已經進入了牛市第二階段。
那麼,未來的行情里,大概率還是以大周期+金融為漲幅最大的板塊。
按照上一輪牛市券商行情來看,大概可以分為三波漲幅:
第一波漲幅30% ,從2014年10月28到11月13日,13個交易日集體上漲26%;
第二波漲幅98% ,從2014年11月21日到12月17日,19個交易日翻倍;
第三波從2015年3月12日到4月9號, 20天上漲幅度35% 。
所以,整個板塊來看,都是第二波漲幅較大。
如果說2019年是第一輪的券商漲幅,那麼2020年進入第二輪的概率還是比計較大的。
目前7月才過了6天,券商板塊的整體漲幅已經達到了27%以上。
在2014年的大牛市裡,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券商在11和12月的行情里走出了42%和54%的漲幅空間。
因此,如果7月是2014年年末的走勢,那麼本月的漲幅空間也是可以期待的。
當然了,板塊是板塊,個股是個股。
從個股的表現來看,大部分的龍頭券商都會有不錯的表現,跑贏指數的概率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持有券商的小夥伴們,其實現在只需要耐心持有。
安心享受牛市帶來的瘋狂和泡沫即可。
說白了,現在的投資策略就是:「時間可以輸,空間必須贏!」
7月已經過去4個交易日,根據近期A股市場所有板塊漲幅來看,我認為證券、 旅遊 、保險等三大板塊漲幅最大,下面具體看看漲幅數據。
證券板塊
證券指數在7月1日起是在1376點開始上漲的,漲到了1839.91點,短期4個交易日證券指數已經漲了463.91點, 4個交易日已經上漲了33.71%了, 成為目前漲幅最大的板塊。
7月1日證券指數漲2.03%
7月2日證券指數漲7.06%
7月3日證券指數漲7.85%
7月6日證券指數漲9.65%
旅遊 板塊
7月份 旅遊 板塊在各大除金融板塊之外, 旅遊 板塊漲幅也是非常驚人的, 旅遊 板塊指數在7月1日在2996點開始上漲,截止今天7月6日收盤高點是3773.89點,短短4個交易日漲了777.89點,漲幅已經高達25.96%,成為本月漲幅第二的板塊。
7月1日 旅遊 指數漲7.04%
7月2日 旅遊 指數漲0.23%
7月3日 旅遊 指數漲8.24%
7月6日 旅遊 指數漲8.45%
保險板塊
保險作為金融板塊之一,近期4個交易日雖然只是跟風證券股上漲,但近期4個交易日漲幅已經非常大。最初從1872點開始上漲,截止今天收盤保險指數漲到了2338.31點,總體上漲了466.31點,上漲幅度為24.9%,成為7月份漲幅第三的板塊。
7月1日保險指數漲3.19%
7月2日保險指數漲4.98%
7月3日保險指數漲5.48%
7月6日保險指數漲9.04%
根據7月份過去4個交易日所有板塊的漲幅數據來看,至今7月6日漲幅最好的三大板塊分別為證券、 旅遊 、保險等;漲幅排行榜為33.71%、25.96%、24.9%等,成為目前最牛逼的三大板塊。
不畏人生沉浮,不怕股市漲跌。我不是徐翔,我是兩點半股王
7月熱門板塊,認為可以關注已下三個板塊:
一,5G通信板塊:
一年前,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四家運營商正式頒發5G牌照。最近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4月份,我們5G的用戶一個月增加了700多萬,累計已經超過了3600萬戶短短一年時間,我們用上了5G手機、5G信號、5G智慧醫療……一個個「黑 科技 」背後,不知道你有沒有感受到,中國未來10年將會被 科技 力量主導。
以史為鑒,就在剛剛過去的10年, 科技 不僅改變了我們的日子,還深深影響著我們的「錢袋子」。隨著創業板指數再創4年來的新高,拉開了「 科技 牛」的幕布,我們不妨參考全球資本市場的「 科技 含量」一、10年以來,「 科技 牛」狂奔.
二,證券板塊:
上周漲幅最大的板塊應該是券商,有人形容它們是神券,主要原因是當初南北車合並被稱作神車,目前市場一直在傳言中信合並,所以叫神券,業內人士認為,中信合並有其可能性,一是因為券商要做大做強,中信系有其 歷史 淵源,合並也是可能的;二是兩位都是行業老大合並可以執行行業互補。但周末這個傳言被澄清了,但A股市場炒作的是預期,要的就是這種朦朧不清,所以,後期券商回調還是機會,但短期追漲需謹慎,畢竟近期券商漲幅太大
三,醫療板塊
受疫情影響,今年大部分的實體經濟受到了重創, 個別的板塊熱度只能支持個股短時間的上漲,要保持個股上漲的大趨勢,還是得靠公司業績說話,第一季度的財報中,上半年大部分的上市公司都出現了一定的虧損,只有醫療板塊在業績上有一定的盈利,甚至有些公司還超過往年業績,在這個業績為王的市場上,喜歡做長線的朋友,可以擇優布局。
今天是7月6號,7月份的第二個交易周,星期一。我總結了一下7月份這6個交易日漲幅最大的三個板塊:依次是券商,互聯網金融和軟體。
1.券商。從上周四開始,券商板塊連續拉升,整個板塊漲聲一片三天時間整個板塊累計漲幅已經達到20%.光今天一天就漲了9.72點,整個板塊都將近漲停。真是太猛了。
2,互聯網金融板塊,此板塊三天時間漲了10多點,比券商板塊的漲幅稍弱。今天周一又大幅拉升,到收盤,整個板塊漲幅達到7.52點。板塊內個股欣起漲停潮。
3,軟體板塊,軟體板塊呈現小碎步快跑的走勢,連續五天小步慢跑,到今天突然高潮了,拉了一根大陽線,漲幅達7.95點。好讓人羨慕啊。
新股,不僅是7月,每個月都是新股漲幅最大。
七月漲幅最大的券商股,平均超過15%,龍頭光大證券超過50%,四連板啊!其次是白酒,從漫牛突然進入快速拉升,數字產業、區塊鏈等漲幅不俗。下一步我看好中報預增股票,五G,及與抗疫有關醫葯、化學品產業,晶元和半導體產業鏈這幾個方向,預計會是下半年強勢板塊。
我沒猜錯的話,應該是醫療醫葯,白酒,還有就是農業, 科技 。
券商 化工 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