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非典醫葯股票行情
擴展閱讀
北京神州長城股票行情 2025-02-02 09:48:21
天能電源股票行情 2025-02-02 09:16:37

非典醫葯股票行情

發布時間: 2023-09-03 11:48:11

『壹』 2022醫葯股為何大跌

2022年的醫葯股,按照道理來說,2021年大跌之後,2022年的跌的空間和動力都不足,反彈的需求還是蠻大的,但是有一點就是政策風險,集採的風險,所以這個位置可以開始配置,但是要控制倉位,情緒和基本面都還沒有完全的穩定。
拓展資料:
機構對第三輪葯品采購即將開始的消息持謹慎態度,新一輪集中徵收政策規定的葯品品種由25個增加到35個。當然,對老百姓來說,希望葯品能進入醫療保險目錄,這樣就可以用更少的錢買到。
但是對於葯企來說,如果葯品進入醫保目錄,是造福於民的,但是如果不進入醫保目錄,就是負面的,所以很矛盾。機構對這件事也很敏感。
a股市場有了新的熱點,a股市場出現了一個新的熱點,就是超賣。最近漲幅榜單漲幅最大的是最近的大漲幅,這種情況會持續到大盤結束,因為機構的資金是用來追超賣的,醫葯的炒作會減少,醫葯系列的市場就結束了。
公共衛生事件逐步得到控制,對醫葯、口罩,防護服、醫療等的需求。已經大幅上漲,而醫葯股已經被風吹動,導致了良好的投機。之前也有類似的情況,比如2003年的非典,期間醫葯行業備受關注。
一些醫葯股,甚至是漲停,生產的壁壘極高的股票,也出現了許多牛市。但當公共衛生事件逐漸得到控制時,醫葯的炒作效果會明顯下降,醫葯市場開始調整,此時部分醫葯類股會暴跌。
預計未來幾年仍將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長率。從行業來看,隨著老齡化的加劇,醫療行業的需求非常大,所以未來仍有改善的空間,我們看好創新葯,CXO、醫療器械等行業,展望市場前景,前景看好的細分行業包括創新葯,創新醫療設備、疫苗、CXO、醫療服務、連鎖葯店、IVD等。醫療改革已成為影響醫葯流通方式的最重要因素
集中醫用耗材采購系統已進入穩定發展階段。中國集中從2000年開始探索葯品和醫用耗材的采購。經過20年的發展,已經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國家明確規定,公立醫療機構所有葯品和高值耗材均通過省級集中采購平台采購,並允許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地級采購模式。集中采購平台已成為推進醫療改革和落地新政策的核心。
自2018年起,對我國醫葯流通產生深遠影響的「兩票制」和「零加成」政策在全國全面實施。因為「兩票制」要求流通過程中從廠家到醫院只能開具兩張發票,帶金模式基本不可持續。但是,醫療集中采購平台已經成為有效實施這一政策的實施工具和核心。

『貳』 A股再次穿越歷史均值,醫療行業開啟新一輪牛市

A股市場依然在上升趨勢通道中,指數之間分化,結構性牛市明顯,不出意外,近期蓄勢結束,尋求突破,向上概率更高。只是沒有到十拿九穩的程度。市場並無異常,美國還是有點亂,該煩惱的是特朗普而不是你。中美之間的航線恢復,中國上半年還在大量購買美國商品。其實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都是被很多媒體誇大了,如今看,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更多的體現在局部焦灼,比如孟晚舟在加拿大什麼時候無罪釋放,這方面美國的長臂管轄的確也太流氓,從宏觀經濟,估值和A股目前的位置來看,我們認為, A股具倍啟動新一輪牛市的條件,其中最確定性的機會來自醫療和消費,本文有點長。

一, A股目前估值數據統計

當前上證 綜指 PE(TTM,剔除負值)12.2X, 歷史 分位數為 47.9%;中小板指 PE(TTM,剔除負 值)為 28.5X, 歷史 分位數為 48.8%;創業板指的 PE(TTM,剔除負值)為 48.7X,環比上升 3.4%, 歷史 分位數上升至 58.0%;其餘主要指數估值變化如下表所示。

雖然A股的PE超過了 歷史 均值,但從PB來看,目前股市仍然處於 歷史 性的底部區域。主要是銀行,保險和券商,還有鋼鐵水泥等藍籌股PB處於 歷史 性低位,拉低了A股整體的PB估值。

三,A股估值分化,創業板處於結構性牛市,醫葯、傳媒、消費行業牛市特徵

二八行情下,關於消費、TMT、醫療行業的投資機會策略,已經放在我的圈子裡了,點擊下方卡片即可查看:

從 PE 和 PB 聯合分布來看,整體估值偏高的主要是消費者服務、食品飲 料、醫葯、傳媒和通信等。目前 PE 估值分位數處於較高水平的行業集中於大消費領域,如消費者服務(98.0%)、汽 車(97.3%)醫葯(93.2%)、食品飲料(92.6%)傳媒(81.8%)和通信(80.9%)等明顯屬於結構化牛市特徵。

四,A股對比全球股市,估值相對具有吸引力

美納斯達克指數再創 歷史 新高,目前道指、標普 500 和 納指的估值遠高於A股的均值水平。可以用標普500的26倍比滬深300的11.97倍足足貴了一倍。對於外資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備註: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 提倡以經周期調整市盈率(CAPE) 來觀察股市估值是否合理,故CAPE又 稱為席勒市盈率Shiller PE。

五,下半年的宏觀經濟背景,A 股估值是否具備進一步向上提升空間

這里我們說說宏觀經濟的一些指標。央行在6月份7400億MLF中期便利到期,結果只置換了2000億MLF,而且利率也沒有變,依然是2.95%。這給人的感覺,我國真的沒有放水的意思,我們對於寬松的預期還是有一點落空。下半年中國經濟可能略有緊縮。

一個國家正常的通脹率,就是今年比去年同比保持2%-3%的通脹率。一般發達國家的央行,也會將中性利率鎖定在這個區間。比如美聯儲上一次加息到降息轉折就在這個范圍內。貨幣流通數量剛剛好,貨幣增加數量剛剛同步於通脹,完美中性。一般而言,通脹高過3%是通脹,超過5%就有點嚴重,超過10%就惡性了。而通縮,低於2%就是通縮。

通脹有無牛市:首先看什麼程度的牛市,惡性通脹一定不存在牛市,因為那屬於危機,溫和型3%-5%的通脹率未必不好,消費品價格上漲,使得企業盈利更加簡單,利潤增加,股票走好。但是要注意有一個尖銳的問題,如果資源價格上漲超過消費品通脹呢?也就是說,鐵礦石漲價10%,但是鐵鍋只漲價1%,因為消費品有激烈的價格競爭市場,也就是過剩。這事就復雜了,實際上,在2007年-2008年4萬億政策之前,我國就經歷了這種困境。原材料價格飛漲,油價居高不下,但是產品需求不振。於是才有了當年的4萬億。在2008年10月之後,我做生意的朋友明確告訴我,那段時間生意真好做。

通縮有無熊市:一般通縮導致經濟不景氣,要不,美日歐為什麼天天在那裡調低利率,釋放流動性。通縮也要看具體,日歐通縮,日歐央行寬松都救不了,因為通縮的原因是老齡化和生產率下降。你印很多錢,稀釋了大家的財富,卻沒有提升消費能力。但是如果是自然周期性通縮,並不是需求不足,而是原材料價格下跌導致的通縮,比如油價下跌100%,但是化工產品下跌了3%。那麼對於企業增加利潤是有好處的,此時通縮無熊市。

回過頭,我們要了解到,通脹率就是東西漲價。說到底,漲價最佳情況是需求增加,水漲船高,為什麼需求增加呢?因為老百姓有錢了,所以買買買,把商品買貴了。但如果不是需求增加,而是市場中的貨幣太多,東西太少,短缺導致了物價上升。那麼就不好說了。

所以,不管日歐如何寬松,其經濟依然不起色,因為日歐的老齡化導致需求不足,不是你發發鈔票就能改變的。為什麼我們不寬松,依然有可能進入經濟和股票雙牛?因為我們是需求導向的。

A股這輪如果通縮,有沒有牛市?5月PPI同比下降3.7%,環比下降0.8%。CPI同比上漲2.4%,環比下降0.8%。CPI扣除能源和食品,同比上升1.1%。其實本質上,中國經濟還是受益於低油價,屬於輸入性通縮,展望未來,我們認為全球市場對疫情防控和疫後經濟重啟表現出頗為樂觀的情緒,疊加各 國央行貨幣政策寬松的激勵下,全球市場主要指數的估值均顯著回升。聯合國預計,中國將成為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最新進出口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一直在進口美國農產品,完成了之前的承諾,中國再次成為美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美國政府允許華為參與美國5G標准制定,顯示中美關系有所緩和,所以我們認為,股市具有新一輪牛市的外部基礎。

六,疫情過後,醫療行業 歷史 驚人相似

回顧 歷史 ,2003年SARS 等重大疫情催生和完善了我國防疫體系 回顧我國醫療體系發展 歷史 ,重大疫情對其建設和完善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我們回顧、總結了我國近 20 年的重大疫情的影響,認為重大疫情主要 在葯品、醫療和支付三個環節促進醫療體系的完善。我們以 SARS 為例加以 說明,雖然 SARS 疫情只持續約半年的時間,但卻引發了葯品、醫療和支付 等幾乎醫葯產業全環節的變革,對醫療行業的未來投資方向有一個啟發。

1)疫苗: 市場化時代拉開序幕 1970-2000年間是中國計劃免疫時代,中生集團壟斷著全國疫苗的供應體系, 主要以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為主。2003 年 SARS 之後,資本對疫苗市場放開,民企紛紛湧入。七大生物製品研究所培養的人 才開始走向市場,民營企業紛紛涉足疫苗領域,外企默沙東、葛蘭素史克、 賽諾菲·巴斯德等也進入中國,疫苗市場經濟時代開啟了序幕。2000-2010 年間,中國疫苗企業的數量從不到 10 家猛增到 46 家,康泰生物、智飛生物、 沃森生物等上市疫苗龍頭均是在這一時期成立。

2)血製品: 非典疫情短期拉動業績,長期促進普及 從 歷史 經營數據來看,血製品行業在非典疫情期間收入有明顯的增長,當時 已上市的企業包括雙林生物(2003 年+39%,2004 年+3%)、天壇生物(2003 年+23%,2004 年+18%)、華蘭生物(2003 年+46%,2004 年+27%)。疫情期間增長的動力主要是來源於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在臨床上的應用。除了短期推動收入增長外,非典疫情還促進了血液製品在臨床上的普及和推 廣,對血製品的長期增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醫療設備: 疫情激發硬體建設浪潮,潮水退去,龍頭勝出 如前所述,重大疫情中,往往暴露出我國醫療系統硬體配置的不足,在疫情 中,以及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往往會有一波醫院硬體建設浪潮,帶動醫療設 備行業高增長。由於醫院硬體建設是由國家層面推動,招采中往往對國產醫 療設備會有一定的傾斜,會增強國產醫療設備產業升級。非典之後,我國醫 療器械市場規模已從 2001 年 179 億元增長到 2018 年 5304 億元,CAGR 為 20.72%,遠高於全球市場增速。而另一數據顯示,非典後我國 CT 機出 口量開始大幅增加,進口量則保持平穩,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國產醫療器 械生產能力的提升。在疫情之後的建設浪潮中,往往相關公司業績優秀,但 由於設備存在使用周期,集中建設意味著需求的集中釋放,之後往往伴隨著 需求疲軟。在需求疲軟期,往往是優秀的公司脫穎而出的機會。比如邁瑞在 疫情之後的需求疲軟期,國內業務仍然持續高增長,從監護儀、呼吸機等市 場中脫穎而出。

4)CRO: SARS 加速葯改進程,奠定安評格局 SARS 疫情加速了我國葯監政策推進,使得 GLP、GCP 制度於 2003 年順利 落地。由於葯物研發過程中的合規要求提高,內資葯企在葯物評價、臨床環 節的研發外包需求被激發。昭衍新葯(成立於 1995 年)和美迪西(成立於 2004 年)充分受益於這波浪潮,成為了國內葯物評價 CRO 領域的優勢公司。葯明康德、泰格醫葯則分別受益於 21 世紀初開始的外資葯企葯物發現外包 浪潮和 2009 年開始的外資葯企的國內臨床需求浪潮,分別成為國內葯物發 現 CRO 和臨床 CRO 的龍頭。總的來說,由於國內 CRO 產業的訂單主要來 自海外葯企,SARS 疫情帶來的 GLP、GCP 制度加速落地,從而奠定安評 CRO 的格局基礎,具有 歷史 特殊性,SARS 之後的幾次疫情(除新冠疫情) 並未對 CRO 產業帶來巨大影響。

流通端:疫情後醫葯分離加速,零售葯店受益 非典期間葯品零售額大幅上升。

從中西葯品類零售額趨勢圖來看疫情拉動了 葯品類銷售,2003年3-7月間單月同比增速均大於10%,個別月份達到25%, 相關流通、零售企業均受益。但隨著疫情得到基本控制,葯品零售額同比增 速因為基數原因出現了下滑。

疫情後醫葯分離制度改革加快,醫葯零售行業春去春又來。非典前夕,中國 葯品分銷業務對國外資本的准入放開,葯品分類管理逐步到位處方葯將全憑 處方銷售,GSP 認證拔高了行業准入門檻迫使葯店加大軟硬體設施投入。在醫葯不分家的背景下,這些政策無疑加大了零售葯店的競爭壓力。但非典故 後,國家迅速意識到大型連鎖葯店的 社會 效應,加快了醫葯分離改革的步伐, 多項強調破除「以葯補醫」的政策出台,鼓勵處方外流。此外,疫情後國家 大力推進城鎮社區衛生建設和「新農合」試點,使得醫葯陣線向社區和基層 前一、基層零售終端興起,醫葯零售行業春去春又來。

服務端:民營醫療、檢驗機構加速發展

醫療服務:疫情後 社會 辦醫受鼓勵,民辦醫院數量大增

民辦專科醫院可起到分流和支持作用,疫情後專科醫院數量激增。2000 年 7 月 18 日,由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財政部、國家計委聯合制定了《關 於城鎮醫療機構分類管理的實施意見》,並於同年 9 月 1 日起施行。該《意 見》明確指出了非營利性和營利性醫療機構根據經營目的、服務任務,以及 執行不同的財政、稅收、價格政策和財務會計制度。由此開始,各地醫院的 改制試點紛紛開始啟動,這一政策為 社會 資本進入醫療機構搭建了大體的架 構。疫情中,民營醫院不僅可以起到分流綜合醫院患者避免大量交叉感染的 作用還可盡其所能提供醫務人員參與救治。非典過後,隨著國家鼓勵 社會 辦 醫療步伐不斷加快,醫療服務行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民營專科醫院數量 由 2003 年的 629 家已上升至 2018 年 6155 家,CAGR 高達 15.33%。

ICL:SARS 催生產業化「元年」 2000 年,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城鎮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開啟了 公立醫療機構的產權制度改革,公立醫院開始加大對利潤的考核,這為第三 為檢驗中心的發展創造了前提條件。在 SARS 疫情中,暴露了我國基層醫療 機構檢驗能力的不足,促進了 ICL 的發展。2003 年是我國 ICL 產業化的「元 年」,金域醫學和達安基因的首個獨立檢驗中心都是在 2003 年建立、迪安 診斷、艾迪康的首個中心則在 2004 年建立。2003 年之前,國內的臨床檢驗 中心僅 20 家,且基本是政府機構和科研院所出於檢查和科研目的而設立。此後,2014 年開始的醫保控費,加速了行業的發展。總的來說,SARS 催 生了 ICL 產業化「元年」。此後由於在新冠疫情之前,並未有類似規模的疫 情,所以 ICL 主要在醫保控費、特檢放開等政策下迎來快速發展。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投資建議,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叄』 醫葯股大跌會持續多久

這個情形還會持續下去,一直到行情的結束。

因為新冠的出現,醫葯、口罩、防護服、醫療等的需求大幅度上升,醫葯股聞風而動,出現了不錯的炒作行情。以前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比如說2003年的非典,在非典期間醫葯行業受到密切關注,一些醫葯股甚至漲停,產生了極高壁壘的個股,也出現了許多牛股。

但是當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之後,醫葯的炒作效果就會明顯的下降,醫葯的行情開始進行調整,此時一些醫葯股暴跌。

(3)非典醫葯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越到後期,很多投資者,甚至機構投資者,其實都在擔憂是否會出現一波劇烈調整,但投資者會經受不住醫葯股一路上漲的誘惑,或者抵制不住客戶的壓力,最後在高位沖了進來,這只能說是人性的貪婪使然。

很多投資者在醫葯股上漲的早期不敢買,反而到了這波上漲的後期「勇敢」地沖了進來,不是他們不知道風險,只不過實在是忍受不了錯失醫葯股一路上漲的痛苦,最終很可能高位被套。歷史一再反復上演,要避免這種悲劇,唯有把「追求投資性價比」牢記在心,堅持自己的投資風格。

『肆』 2003年的非典什麼股票最受益

任何一次流行病爆發,當然是醫葯類股票最受益,當時非典期間漲得最好的股票有海王生物、天壇生物、白雲山等。

『伍』 醫療股票一直跌是為什麼

你好,是這樣的

1、首先之前醫葯板塊上漲的幅度較大,按照有漲必有跌的原則,意味著其悄渣滑估值相對偏高,高價格會回歸到其價值附近。

2、新冠病毒的概念炒的時間久了,自然就涼了。任何的概念都會有結束的時候。資金一旦撤離,其醫葯板塊自然就會下跌。

3、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研發疫苗,據說俄羅斯研發的疫苗有效,其資金有可能就大量流入該市場,此消彼長這對中國醫葯行業當然不啟臘是好消息。因此該板塊就下跌。總的來說就是醫葯板塊沖高回落,進行合理的回調。

4、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因為新冠的出現,醫葯、口罩、防護服、醫療等的需求大幅度上升,醫葯股聞風而動,出現了不錯的炒作行情。以前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比如說2003年的非典,在非典期間醫葯行業受到密切關注,一些醫葯股甚至漲停梁並,產生了極高壁壘的個股,也出現了許多牛股。但是當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之後,醫葯的炒作效果就會明顯的下降,醫葯的行情開始進行調整,此時一些醫葯股暴跌。

5、機構對於第三輪葯品帶量采購即將啟動的消息持謹慎態度。新一輪集采政策規定的葯品品種從25個增加到35個。對老百姓而言當然都是希望醫葯進入醫保目錄,這樣就能花更少的錢買到葯品。但是對於醫葯企業而言,如果葯品進入醫保目錄,就要讓利於民,但是如果不進入醫保目錄,是一個利空,因此十分矛盾。機構對於這件事情也比較敏感。

6、A股市場有了新的熱點。A股市場已經有了新的熱點,那就是超跌,因為機構的資金都用來追捧超跌,醫葯的炒作就會減輕,醫葯系列一家獨大的行情已經過去了。

『陸』 最具爆發潛力的生物制葯概念股一覽表,小散:坐等開板,全倉干

近期板塊追蹤:

醫葯 03 年醫葯板塊走勢不佳,但在非典期間醫葯行業走出了較強的脈沖行情,短時間內取得了明顯 超額收益,但在消退期間回吐相對收益。從細分行業看,在非典爆發期間,化學制葯的彈性最大。

交運 SARS 期間,交通運輸板塊承壓較大,主要受到防疫而減少出行影響。分細分行業看,公交、航空運輸等在非典初現期和非典爆發期顯著跑輸市場,而港口、物流等受影響相對較小。

社服 受到居民減少出行、住宿影響 ,休閑服務整體表現較差,但時間主要集中在非典爆發期,鍵握友而非典初現、擴散期間受影響相對較小。值得注意的是,非典消退期,休閑服務獲得明顯超額收益,非典為餐飲 旅遊 帶來較好的買點。細分行業看,在非典爆發期,景點、酒店、 旅遊 綜合等受應影響較大,而 餐飲受影響較小,非典衰退期,景點、酒店、 旅遊 綜合明顯跑贏,而餐飲顯著跑輸。

農林牧漁 非典初現和擴張期間 ,農林牧漁整體較為穩健,但在爆發期和消退期,疊加禽流感爆發,農林牧漁受影響相對較大。分細分行業看,爆發期農林牧漁除飼料外均顯著跑輸上證綜指,而消退期,飼料大幅跑輸,其他細分領域並未出現行情。

食品飲料 疫情初現、擴張以及消退期間,食品飲料整體上較為穩健,並未出現較大跌幅,但在爆發期,食品飲料受影響相對較大。分細分行業看,疫情爆發期飲料製造受影響更大。



近期生物制葯類個股追蹤:

600789 魯抗醫葯 :公司是國家大型生物制葯企業,國家重要的抗生素研發、生產基地,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002030 達安基因 :2013年5月21日,公司取得食品葯品監督管頒發的醫療器械注冊證一個,醫療器械名稱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RNA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注冊號為(准)字2013第3400759號。自批准之日起有效期至2014年5月20日。

000790 泰合 健康 :公司產品伏立康唑片,是一種廣譜的三唑類抗真菌葯,主要用於治療侵襲性麴黴病;氟康唑耐葯的念珠菌引起的嚴重侵襲性感染(包括克柔念珠菌);足放線病菌屬和鐮刀菌屬引起的嚴重感染等。

600161 天壇生物 :公司獲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分發的H7N9禽流感疫苗用毒株,正式啟動H7N9禽流感疫苗的研製工作,獲得毒株僅為研製疫苗的前提條件,生產H7N9禽流感疫苗尚需通過臨床實驗進行安全性、有效性驗證以及相關 批准程序,目前尚無法估計其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600664 哈葯股份 :公司在繼續拓展和開發青氨類、頭孢類的基礎上,積極開發副作用小、沒有交叉耐葯性的葯物,以應對濫用抗生素導致產皮差生交叉耐葯性催生的「超級細菌」。

600332 白雲山 :控股股東廣州醫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華南新葯創制中心等多家科研機構在廣州共同啟動抗「超級細菌」葯物研發。

600267 海正葯業稿槐 :公司為中國領先的原料葯生產企業,是中國最大的抗生素生產基地之一,可生產替加環素及萬古黴素。涉足神經氨酸酶抑制劑。

002007 華蘭生物 :公司控股子公司華蘭生物疫苗有限公司於2013年5月27日從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實驗室取得了H7N9流感疫苗研發用毒株,正式啟動H7N9流感疫苗的研製。

300086 康芝葯業 :公司生產經營5 種劑型11個兒童葯品種,涵蓋了解熱鎮痛類、感冒類、抗生素類、呼吸系統類、消食定驚類和營養類等六大類的西葯和中成葯。

以上是具有潛力的醫葯類上市公司,不過這些都是短期利好,沖擊力上也是比較直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