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仁和堂仁和葯業股票行情
擴展閱讀
北京神州長城股票行情 2025-02-02 09:48:21
天能電源股票行情 2025-02-02 09:16:37

仁和堂仁和葯業股票行情

發布時間: 2023-09-04 17:54:18

『壹』 仁和葯業罰單不斷 子孫公司不省心 楊文龍如何消逝大健康困惑

導 語

多年前,付笛聲夫婦的《知心愛人》成為大江神曲!一句「洗洗更 健康 」,也捧火了仁和葯業。

只是,老炮知名企業也有尷尬之時,尤其是在轉型升級的大時代。

業績不穩、罰單不斷、多元業務受阻不利,仁和葯業這是怎麼了?

作者:南傘

來源:首條 財經 ——首條研究院

亦或兒孫滿堂,亦或坑爹一族。這樣的痛並快樂,不止在家庭層面。

一場孫公司的負面消息,再次把仁和葯業拉入大眾視野。

日前,江西省葯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行政處罰書,江西江制醫葯因銷售劣葯「克拉黴素分散片」被沒收違法所得約18.80萬元。

天眼查顯示,江制醫葯成立於2010年10月,注冊資本2000萬元,公司主營原料葯、硫酸小諾黴素、馬來酸原料等。為江西制葯有限公司85%的控股子公司,而前者又是仁和葯業持股54.91%的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江制醫葯首次被罰。2016年以來,曾因生產銷售按劣葯論處的氨糖美辛腸溶片、硫酸小諾黴素注射液、硫酸亞鐵片、核黃素磷酸鈉注射液,被處罰9次,罰沒款累計24.76萬元。

罰單頻頻 為何這多不省心

尷尬的是,子公司也不讓仁和葯業省心。

2019年7月5日,江西省葯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葯品生產監督檢查及處理情況通報》)顯示,99家問題企業中,仁和葯業赫然在列。

根據《通報》,仁和葯業旗下多家子公司被查出存在一般缺陷。

其中,江西葯都樟樹制葯有限公司的片劑、硬膠囊劑、顆粒劑、丸劑(蜜丸、水蜜丸、濃縮丸、水丸、微丸、合劑)等檢查情況為存在一般缺陷13項。

江西銅鼓仁和制葯有限責任公司硬膠囊劑(A線、B線)、顆粒劑(A線、B線)、糖漿劑、合劑(含口服液)(含中葯前處理及提取)的檢查情況是存在一般缺陷16項。

這家銅鼓仁和制葯有限公司,此前就已榜上有名。

2019年年2月2日,根據上海市葯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9年第1期葯品監督抽檢質量公告,仁和葯業旗下的江西銅鼓仁和制葯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健兒清解液在「鑒別」一項不符合規定。

中國醫葯信息查詢平台顯示,健兒清解液是一款中成葯。由金銀花、菊花、連翹、山楂、苦杏仁、陳皮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滯和胃的功效。用於咳嗽咽痛、食慾不振、脘腹脹滿。

據了解,「鑒別」項指的是根據該葯品某些理化或生物學特性所進行的葯物鑒別試驗,目的在於鑒定和研究葯品的真實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上海市葯監局要求相關企業根據風險暫停銷售使用、召回相關產品,並進行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所頒布的《上市公司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第七號——醫葯製造》明確規定:「上市公司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披露,並說明對公司影響:國家葯品監管部門對公司葯品抽檢、GMP飛行檢查不合格。」

顯然,作為上市公司,仁和葯業上述表現的合規性值得考量。

拉開時間緯度,仁和葯業曾在2012年-2013年被連續爆出產品質量問題,深陷信任危機,品牌遭遇重創。

2012年4月,陳道明代言的可立克(002782)深陷毒膠囊事件;2012年12月,周傑倫代言的閃亮滴眼液被曝出含防腐劑;2013年1月,宋丹丹代言的兒童感冒葯優卡丹又被指出對兒童肝腎有毒。

2013年1月,北京一名孟醫生發了一條微博,「優卡丹和好娃娃小兒氨酚烷胺顆粒,已經被充分證明了對兒童的肝腎毒性,一歲內禁服,六歲內慎服。但是為什麼媒體還在播出他們的廣告,葯店也可以無阻礙購買。各位大V幫忙轉發吧,讓媒體撤除這種殘害兒童的廣告吧!」並@了宋丹丹、文章等名人。

這成為壓倒輿論的最後稻草,隨著孟醫生微博的發酵傳播,仁和葯業終於敗下陣來,其負責人表示這條微博帶給公司10億市值的損失。

以此來看,不論是食品還是葯品,安全永遠是一條鐵釘紅線。吃過暴虧的知名老企,顯然需有更多敬畏思考。

重銷售輕研發

在業內人士看來,產品屢次出現不合格與公司研發及產品質量監管投入少關系密切。

一直以來,營銷投入過大是醫葯業亂象的重要之源。

據2018年上半年已發布上醫葯生物類公司財務數據顯示,220家公司中,有20家公司的銷售費用率佔比超50%,24家公司銷售費用率在40%~50%,31家公司銷售費用率在30%~40%,35家公司銷售費用率在20%~30。銷售費突出問題可見一斑。

而仁和葯業,算是其中的典型。

公開資料顯示,仁和葯業旗下擁有優卡丹、可立克以及閃亮滴眼液等品牌。早期,仁和葯業使用快消品的營銷策略拉動銷量。

數據顯示,仁和葯業2004年開始規模型投放廣告,先後簽下付笛生、任靜、林心如等明星代言,公司營收從2004年的5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超過20億元。

一定意義上說,仁和葯業是通過成功的廣告營銷發家的。2008年之後的三年,仁和廣告費用支出均保持1億元以上,由此迎來了仁和葯業的黃金三年。股價也從2008年10月的5.8一路飆升至2010年6月的27.9。陳道明,周傑倫,宋丹丹,當時最具影響力的明星都為仁和葯業做加持。

目前,仁和葯業被認為是國內銷售能力最強的品牌OTC企業之一,較強的銷售能力仍為公司帶來不錯收益。

數據顯示,仁和葯業2016年營收為35.67億元,同比增長41.34%;2017年營收為38.44億元,同比增長7.76%;2018年前三季度營收33.36億元,同比增長22.88%。

不過,硬幣的另一面是,研發費用的明顯反比。

數據顯示,2015-2017年,仁和葯業銷售費用分別為3.73億元、4.87億元和6.19億元,各佔比當期營業收入的14.78%、13.65%和16.10%。而同期仁和葯業的研發費用費用分別為1243.82萬元、2764.76萬元和2764.92萬元,分別佔比當期營收0.49%、0.78%和0.71%。

這樣的研發投入,頗顯尷尬甚至是寒酸。

以中成葯企業的亞寶制葯為例,2015-2017年研發費用佔比為6%、8%和7%;片仔癀2015-2017年的研發費用占總營收的比例為2.68%、2.9%、1.88%。

北京中醫葯大學法律系醫葯衛生法學副教授鄧勇表示,重營銷輕研發容易導致企業對生產端的忽視,特別是對於產品質量監管與安全效用評價等方面的缺位。「企業在各環節對中葯材及產品的質量重視程度、能力把控、監管機制等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產品是否合格的重要影響因素。」

風光的另一面

這種影響,也體現在關鍵的業績層面。

2012年和2013年,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大幅下滑,凈利分別下滑21%和24%,直到2014年才稍稍回暖。

不過,從仁和葯業發布的2019三季報看,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5.55億元,同比增長6.54%,實現凈利4.4億元,同比增長11.94%。

乍一看去,營利雙增,是份不錯的成績單。但禁不住細品。

比如三季度單季看,仁和葯業營收11.03億元,同比增長2.93%,凈利1.16億元,同比下滑21.8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1.06億元,同比減少28.16%。

再來看應收賬款。

三季報顯示,仁和葯業的應收賬款為7.44億元,同比增長101.66%

對此,仁和葯業表示,系銷售模式轉向終點合作客戶,銷售增加信用額度且授信到年終所致。

另一方面,其他應收賬款也達到3206.05萬元,同比增長245.31%,仁和葯業表示這是主預撥市場促銷推廣經費所致。

業內人士指出,其他應收款是衡量企業財報質量的指標之一。因這個項目易出現掛賬費用,企業如通過變通延遲入賬,可減少利潤指標壓力,從而達到粉飾業績、成長性,誤導投資者的目的。

此外,仁和葯業的建工程達到2400.72萬元,同比增長343.55%。

受此消息影響,截至10月30日收盤,仁和葯業報收6.56元/股,跌幅達3.67%。

截至11月11日收盤,仁和葯業的股價為每股6.25元,總市值僅77.4億元。放眼醫葯業,行業平均市值水平在145.1億元。

在230隻醫葯股票中,仁和葯業僅排99位,剛拔百強線。毛利率不方面,仁和葯業的毛利率不為41.78%,較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的54.15%。

打折轉讓股權

面對此困境,仁和葯業也並非坐地被動。

幾個月前,仁和葯業發布公告稱,擬以6780萬元的價格向宏濟(珠海)企業連鎖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宏濟珠海」)轉讓控股子公司仁和葯房網(北京)醫葯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和葯房網」)15%股權。

據悉,仁和葯業原持有仁和葯房網60%股權。此次轉讓後,仁和葯業的持股比例降至45%,仍系第一大股東,但後者將不再納入合並報表范圍內。

蹊蹺的是,從溢價收購到打折轉讓,前後不過三年半時間。

仁和葯業亦坦承,此番轉讓仁和葯房網15%股權主要因經營不達預期,未達到戰略協同之目的。

據了解,仁和葯房網前身,系成立於2001年8月的北京京衛元華醫葯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衛元華」)。2015年12月,仁和葯業宣布以2.77億元現金收購自然人徐吉平、李洪波所持有的京衛元華56%股權,同時以4944萬元現金對京衛元華進行增資。最終,仁和葯業以3.26億元取得京衛元華60%股權,並將其更名為「仁和葯房網」。

此後,在仁和葯業主導下,以仁和葯房網為投資主體,先後完成了對山西聖元堂、成都隆安堂大葯房等多家醫葯連鎖企業的並購。

數據顯示,2016―2017年度,仁和葯房網分別實現營收3.95億元、3.82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357.1萬元、430.38萬元。

好景不長,盡管去年仁和葯房網的銷售收入增長至5.79億元,利潤端卻出現了2351.17萬元的虧損額。

而2019年1―4月,其實現銷售收入1.56億元,虧損303.72萬元,情況依然沒有好轉。

事實上,2015年年底收購仁和葯房網時共確認了約2.94億元商譽。2018年,仁和葯業對仁和葯房計提1791.92萬元的商譽減值,賬面上仍留有約2.76億元商譽。

轉型受挫

不僅如此,與葯房網困局時間前後,仁和葯業彷彿迎來「水逆」期,幹啥都點兒背。

作為一家主營非處方葯(OTC)的葯企,仁和葯業旗下自產和OEM代理的品種眾多,擁有上千個產品批文。近些年,其通過重金砸廣告,打造了「可立克」「優卡丹」「婦炎潔」「閃亮滴眼液」等多個家喻戶曉的OTC品牌。

2014年,原國家食葯監總局發布了《互聯網食品葯品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網上售葯政策的松動迅速將醫葯電商推上風口。

另一個背景是,像很多傳統OTC葯企一樣,當時仁和葯業也面臨自身成熟的OTC品牌增長放緩問題,急於尋求破局之路。

於是,「互聯網+醫葯」讓仁和葯業看到了轉型機遇。2014年10月,實控人-楊文龍創立了叮當快葯,試水醫葯O2O。

值得注意的是,叮當快葯系在仁和葯業體外創立和運作,並未注入上市公司。

按照楊文龍的算盤,是要構建一個包括M2F、B2C、B2B以及O2O等模式在內的「叮當大 健康 生態圈」,拓展互聯網醫療全產業鏈。與此相配套的是一個高達39億元的定增募資方案。

2015年下半年,仁和葯業先以7212萬元收購了叮當醫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叮當醫葯」)60%股權,後又收購了仁和葯房網。兩者在楊文龍的「叮當大 健康 生態圈」里分別定位於B2B和B2C模式。仁和葯房網更是擔起整個體系信息管理樞紐的角色。

不過,理想太豐滿,投資者對此並不買賬。

39億元定增案經過多次修改調減金額後,仍慘遭夭折。

事實上,叮當醫葯在2016年營收1.12億元,虧損達5086萬元;2017年上半年營收2121萬元,虧損290萬元。在此之前的2016年,仁和葯業同樣將收購僅一年的廣東叮當醫葯、浙江叮當醫葯等公司的股權全部出售,這些公司亦均處於虧損狀態。

2017年年底,仁和葯業又准備折價,宣布以6636萬元將其折價轉回給原股東,虧損近600萬元,理由是「與仁和葯房網產生業務重疊,形成資源閑置,無法達到最初收購該企業股權的預期目標」。

而作為B2C業務的主要平台,仁和葯房網亦未能逃過被剝離出表命運。仁和葯房網的15%股權轉讓完成後,仁和葯業的合並報表范圍內已幾乎沒有醫葯電商資產。

李炎坦言「網售處方葯現在爭議比較大,政策端一直沒有松動,整個行業未來面臨很大的變數。大多數醫葯電商企業處於『燒錢』狀態,難言盈利。」

至此,楊文龍的「叮當大 健康 生態圈」一番折騰後就此腰折,轉型困境突現。

涉足工業大麻

連連受挫後,仁和葯業開始蹭起了新熱度,和起亞葯企一般,開展了工業大麻的布局。

根據仁和葯業此前披露的計劃,公司2019年將重塑仁和品牌,加強產品資源、線上渠道等工作;同時開發非葯產品研發上市,提高大 健康 業務領域市場佔有率等工作。

2019年4月,仁和葯業發布公告,與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政府、齊齊哈爾豐泰富齊工業大麻發展有限公司簽署《仁和園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產業示範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內容包括支持仁和葯業工業大麻育種及良種商品化、規模種植、精深加工、產業應用研發等項目建設。

仁和葯業作為主要投資方,與其它合作方共同推進齊齊哈爾市仁和園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產業示範項目建設,同時在齊齊哈爾注冊工業大麻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10.8億元,還將於2019年5月啟動建設工業大麻種植示範基地,2019 年下半年啟動種業研發、工業大麻萃取項目等。

仁和葯業表示,公司本次擴展業務布局將有利於抓住產業發展機遇,進一步優化產品組合結構,有利於拓寬公司未來發展空間,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積極影響,符合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同時公司希望通過本次投資,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值得強調的是,近期,仁和葯業在互動平台透露了工業大麻事項的進展。9月2日,仁和葯業在深交所互動易上透露,公司工業大麻已陸續開展收割工作。

國際上將大麻植物中致幻成癮的毒性成分四氫大麻酚(THC)含量低於0.3%、不具備毒品利用價值的大麻品種類型稱為工業大麻,工業大麻在中國也稱為漢麻。

不難看出,仁和葯業正在將工業大麻作為轉型重要抓手。只是,這在一些投資者看來,並不利好。

事實上,已經有多個「涉麻」公司被問詢。

從順灝股份1月23日收到的深交所下發的問詢函開始,誠志股份、德展 健康 、龍津葯業、爾康制葯、紫鑫葯業、福安葯業、通化金馬、藍曉 科技 、諾普信、八菱 科技 等公司先後收到監管部門的問詢。

公安部禁毒局政策法規處處長李曉,在接受《中國禁毒報》采訪時曾說過:依據該國際公約和相關法律法規,目前我國除為獲取纖維質和種子的工業大麻外,其他用途的大麻植物均屬於管制范圍,必須得到主管部門的批准方可種植,且種植企業需按年度種植計劃進行種植,並定期報告種植情況。」

在 「上市公司工業大麻論壇」上,業內人士討論的結果是,工業大麻產業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對於國內工業大麻產業來說,政策是目前最大的風險。

與會代表介紹,在黑龍江,按其《禁毒條例》,工業大麻種植和CBD提取實施備案制,只要滿足備案條件即可生產,但一些基層政府對工業大麻產業非常謹慎,一些縣公安局收了備案材料後,口頭允許種植但不在備案證上蓋章。看到這種情況,一些正在建設CBD提取工廠的投資者叫停了設備采購,進入觀望狀態。從省級政府層面來看,沒有明確工業大麻產業的主管部門,也沒有明確的產業政策,不僅未對工業大麻產業的發展形成激勵氛圍,甚至因為政府部門間的不協調,CBD從黑龍江口岸出口都有難度。

即使我國最早允許工業大麻種植省份雲南,目前也沒有產業政策,沒有明確產業主管部門,只是公安部門按照禁毒規則來進行准入和規范性管理。同時,雲南一些基礎性標准也還沒構建好。如CBD產品沒有專業的檢測機構、明確的標准和檢測規范,延緩了新建CBD產能的投產。

以此來看,工業大麻目前面臨的產業政策仍不小。

楊文龍的困惑

這種進退兩難,似乎也困擾著當家人楊文龍的大 健康 之路。

表面上看,在轉向「工業大麻」後,公司收益或許有一定改善。

根據「仁和葯業」2019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在報告期內已經實現營收24.52億元,同比增長8.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4億元,同比增長32.48%;基本每股收益為0.2614元,同比增長32.49%。

但實際上,對於對工業大麻醫用的未來,雲南省農科院的楊明教授則表示,做葯品和食品涉及評價問題——這個食品和葯是否是安全的?而我國目前在這些領域的科研部門的前期基礎研究有點跟不上,可以拿出的證據不多。

「是否能拿出有效證據,可能是能否進入食品葯品相關合法目錄的關鍵。」楊明說。

需要說明的是,經過前期大漲,工業大麻概念目前有所降溫,4月22日,工業大麻板塊整體下降2.67%,飄紅個股只有11隻,僅萊茵生物、諾普信兩只個股漲停, 前期打仗的福安葯業方盛制葯跌停,順灝股份、紫鑫葯業等大跌超過7%。

從這點來看,被仁和葯業當做新利潤增長點的工業大麻,未來仍迷茫。

此外,在多元化發展道路上,楊文龍也面臨著巨大競爭壓力。

2017年9月,仁和葯業投資億元的明月仁和礦泉水、營養水等項目,仁和葯業正式向礦泉水領域布局。2018年5月,仁和葯業擬投資1080萬元設立新公司,主要負責水資源研究開發與投資,相關 健康 產品、保健品開發等。2018年7月,仁和葯業又進入減肥葯市場,公司減肥葯產品奧利司他膠囊全國啟動會正式啟動。

專家表示,醫葯界不乏跨界快消的案例,但從目前來看包括中新葯業、以嶺葯業在內的眾多企業還沒出現成功案例。葯企原有的銷售渠道對快消業務實際幫助不大,渠道的重塑、品牌的推廣都成為仁和葯業進入快消領域面臨的問題。

以減肥葯領域為例,仁和葯業面臨來自碧生源、重慶華森制葯有限公司、中山萬漢制葯等企業的競爭。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以近期暴雷的金嗓子為例,輕易盲目的粗放跨界,往往會將企業拖入更大的困境。

『貳』 仁和葯業股票歷史最高價

答:2010年的最高價28元,這個是這幾年最高的價格了,這個是沒有復權的,如果復權後,最高價是11.4元,現在的9.8元離得不遠了

『叄』 仁和葯業的股票簡況

股票代碼 000650 股票簡稱 仁和葯業 代碼類別 A股 上市地點 深圳證券交易所 拼音簡稱 RHYY 上市狀態 在市 名稱變動 2008-02-26 仁和葯業 撤銷其他特別處理 </p>2007-03-29 ST仁和 2007.3.23公告:撤銷退市風險警示 2007.3.27公告:股權分置改革 2007-01-19 S*ST仁和 公司更名 2006-10-09 S*ST九化 未完成股改公司冠以「S」標記 2005-03-29 *ST九化 股票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1996-12-10 九江化纖 上市 特別處理 2008-02-26 撤銷特別處理 </p>2007-03-29 恢復上市 恢復上市並實施其他特別處理 2007-03-23 恢復上市 撤銷退市風險警示 2006-05-15 暫停上市 2005-03-29 實施特別處理 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1996-12-10 新上市 1996-11-06 未上市
股票代碼 000650 股票簡稱 仁和葯業
代碼類別 A股 上市地點 深圳證券交易所
拼音簡稱 RHYY 上市狀態 在市
名稱變動 2008-02-26 仁和葯業 撤銷其他特別處理 </p>2007-03-29 ST仁和 2007.3.23公告:撤銷退市風險警示 2007.3.27公告:股權分置改革 2007-01-19 S*ST仁和 公司更名 2006-10-09 S*ST九化 未完成股改公司冠以「S」標記 2005-03-29 *ST九化 股票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1996-12-10 九江化纖 上市
特別處理 2008-02-26 撤銷特別處理 </p>2007-03-29 恢復上市 恢復上市並實施其他特別處理 2007-03-23 恢復上市 撤銷退市風險警示 2006-05-15 暫停上市 2005-03-29 實施特別處理 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1996-12-10 新上市 1996-11-06 未上市
2007-03-29 ST仁和 2007.3.23公告:撤銷退市風險警示 2007.3.27公告:股權分置改革
2007-01-19 S*ST仁和 公司更名
2006-10-09 S*ST九化 未完成股改公司冠以「S」標記
2005-03-29 *ST九化 股票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1996-12-10 九江化纖 上市
2007-03-29 恢復上市 恢復上市並實施其他特別處理
2007-03-23 恢復上市 撤銷退市風險警示
2006-05-15 暫停上市
2005-03-29 實施特別處理 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1996-12-10 新上市
1996-11-06 未上市

『肆』 股市從998點到6100點一共花了多少時間

兩年,回首998點到6124點的大牛市,大致可分為以下六波行情

第一波:熊尾行情
2005年6月6日-2005年12月30日,大盤從998點漲到1160點,漲幅約15%,滬市日均成交88億元。這段時期內大盤成交量幾乎沒有放大,指數漲幅也微不足道,不過大盤在2005年12月的最後2天一舉突破了年線這一牛熊分水嶺,這是目前大盤還未能做到的。
在此期間,中小板個股平均上漲50%(算數平均,下同),上證50漲23%,滬深300漲21%,很明顯市場的領漲板塊是小盤股,這一點和前期的「中小板牛市」極為相似。個股方面,2/3個股出現上漲,天威保變(600550)、蘇寧環球(000718)等7隻漲幅超過100%的股票均在這段時期完成股改,股改搶權行情是當時主線。板塊方面,地產、信息服務領漲。
彼時是中國股市的一個特殊時期:股改和匯改正是在這里起步,這兩大題材日後支撐起了整個大牛市。這給了我們一個重要啟示:大牛市需要大故事。回看近期,雖然行情起步形式類似,但仍然看不到支撐行情的大故事,這也是我們理財一周報本期所致力於尋找的。

第二波:牛角行情
2006年1月1日-2006年7月6日,大盤從1160點漲到1700點,漲幅約45%,滬市日均成交211億元,較前一波放大了1倍,大盤一路殺到之前的熊市「鐵頂」1700點,並在此點位出現反復。
在此期間,滬深300漲87%,上證50漲82%,中小板漲50%,市場首度出現普漲格局,98%的個股上漲,資金開始流向藍籌股。漲幅超過100%的股票多達270隻,新疆眾和(600888)、馳宏鋅鍺(600497)等有色金屬股,以及遼寧成大(600739)、中信證券(600030)等券商概念股集體爆發。有色金屬板塊走出翻番行情。
總的來說,在經濟加快增長、宏觀調控溫和的背景下,市場開始擺脫熊市陰影,市場也在2006年5月恢復了融資功能。反觀現在,盡管市場已經歷了類似的普漲階段,但融資功能的缺失仍是新牛市不成立的主因。

第三波:牛頭行情
2006年7月7日-2006年12月14日,大盤從1700點漲到2245點,漲幅約40%,滬市日均成交254億元,較前一波微幅放大,大盤在所有均線都呈多頭排列的架勢下一舉沖過2245的歷史最高點,確立牛市格局。
在此期間,上證50漲43%,滬深300漲26%,中小板反而下跌1%,所有個股的平均漲幅不到10%,僅56%的個股上漲,市場第一次出現「二八現象」。在最重要的歷史關口,大盤權重股成為帶頭羊,金融和地產成為急先鋒,大漲逾30%。漲幅超過100%的股票僅16隻,地產占據半壁江山。
彼時宏觀經濟開始出現「偏熱」跡象,市場流動性過剩、A股市盈率達到30倍。指標股啟動後,市場所有板塊都已經歷了上漲,而在此關鍵點位帶頭沖關的金融地產也成為此後大牛市真正的龍頭板塊。從這個角度看,目前大盤能否在指標股的啟動下沖破2245點與年線將是牛市能否成立的關鍵所在,而牛市真龍頭也將產生在沖關時的領漲板塊,而不一定是前期風光無限的有色金屬板塊。

第四波:牛肚行情
2006年12月15日-2007年2月26日,大盤從2245點漲到3000點,漲幅約30%,滬市日均成交743億元,較前一波急速放大了2倍,市場開始多次出現3%以上的跌幅,但很快就能再創新高,大盤在震盪加劇中來到3000點,市盈率超過40倍。
在此期間,滬深300漲58%,上證50漲56%,中小板漲36%,99%的個股上漲,市場第二次在放量的情況下出現普漲格局,牛市進入新一輪炒作。板塊方面百花齊放,個股方面,漲幅超過100%的股票達95隻,權重股中海通證券(600837)大漲逾300%,參股券商概念的雅戈爾(600177)、遼寧成大(600739)也實現翻番,低價股和題材股表現活躍,資產重組、整體上市、券商、3G、有色金屬、年報行情等熱點此起彼伏。
可見,在突破重要關口後,牛市的炒作風生水起,題材股再度進入黃金年代。這也是我們尋找題材股的最主要動因:無論牛市還是熊市,題材股永遠有市場。
不過緊接著2月27日上演「黑色星期二」,A股暴跌逾8%「震動世界」,顯示出A股市場與世界在不斷接軌。這在之後6000點大頂與國際股市同步上也可以得到印證。目前美股已創下12年新低,對A股的影響不容小視。

第五波:牛蹄行情
2007年2月27日-2007年5月29日,大盤從3000點漲到4300點,漲幅約40%,滬市日均成交1470億元,較前一波再度放大1倍,市場幾乎以45度角的直線刷新新高,僅有的幾次回調也以單日回抽的方式完成,市盈率已沒有參考意義。
在此期間,滬深300漲72%,上證50漲44%,中小板漲45%,所有A股平均上漲88%,99%的個股上漲,市場繼續普漲,而大盤藍籌股則相對表現疲弱。紡織服裝、房地產、公用事業等漲幅居前,漲幅超過100%的股票多達509隻,這充分反映出市場已不再理性。仁和葯業(000650)、浪莎股份(600137)等個股股改復牌後大漲逾500%,資產重組概念被瘋狂演繹,S前鋒(600733)連續拉出26個漲停。
在這個階段,CPI 開始超過3%,年報業績浪開始與資金共同推動市場,兩市新增開戶數直線上升,散戶成為市場主力軍,這是個危險的信號。果不其然,市場的瘋狂觸及政策頂,「5·30」印花稅突然上調代表國家調控股市的開始,大批游資被趕出市場。這告訴我們,真正能扭轉市場的,還是政策。

第六波:牛尾行情
2007年5月30日-2007年10月16日,大盤從4300點漲到6124點,漲幅約40%,滬市日均成交1500億元,成交量已不再放大,基金主導指標股發動了藍籌泡沫行情,A股市盈率超過60倍。從形式上看,這非常像牛市的第三波,只是這一次把市場推向地獄。
在此期間,上證50漲61%,滬深300漲43%,中小板漲1%,而A股平均僅上漲7%,僅43%的個股上漲,這是一個超級二八行情,指數與個股表現出現嚴重背離。採掘、有色金屬、金融、鋼鐵等權重板塊大象群舞,而下跌的板塊多達40%。漲幅超過100%的股票只有54隻,山東黃金(600547)、西山煤電(000983)等資源股上演了最後瘋狂。
彼時我國CPI已突破6%,管理層針對股市和房市的暴漲也在採取打壓政策。市場在量能無法跟進的情況下隨全球股市一起見頂,A股史上最壯麗的牛市行情戲謔地死於藍籌泡沫。此後,A股在長達1年多的熊市中藍籌板塊再無表現,題材股的「說故事」行情再度流竄於市

『伍』 仁和葯業000650現在能進嗎,後期走勢明朗嗎,謝謝

650現在處於築底階段,看月線的話,是在底部區域,注意,是底部區域,不是見底的意思。可以說這只股票主跌部分已經過去,現在的任務就是磨出底部。月線MACD還沒有金叉,因為DIFF是在負值,所以即使金叉,也不要急著買入,看金叉之後是否股價還要回落一次,如果股價回落,大盤沒有大跌可能,股價不要創新低,即不要跌破17年5月的5.46元,月線下MACD即使稍微死叉,也可以買。走完這個動作可能要6-8個月。股市沒有好掙的錢,耐心觀察吧。

『陸』 仁和葯業股票為啥不漲

1、公司業績不佳,受制於原材料上漲和市場景氣度的原因,公司利潤有所下滑;
2、公司收購計劃失敗,缺少了股票的炒作概念,自然股價難以上漲;

3、大盤整體情況不明朗,無法推動整體股市上行。

拓展資料:仁和葯業(000650):終止收購東科制葯

■證券時報
仁和葯業(000650)今日公告,12月21日,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終止收購楊凌東
科麥迪森制葯有限公司(東科制葯)100%股權的議案.公司稱,
終止收購的原因,主要
是本次收購交易雙方對被收購公司的整合難度估計不足,
導致雙方產生較大意見分
歧且無法達成一致,遂決定終止該收購業務.
收購終止後,雙方均不存在任何單方面違約行為,對方退回公司已支付的首期股
權轉讓款.標的公司的全部資產,
債權,債務,人員均歸屬於原公司,終止本次收購後
不會對公司的整體業務發展和盈利水平產生不利影響,
公司合並財務報表的范圍也
不會發生變化.
今年7月,
仁和葯業曾公告,將以自有資金3.6億元收購東科制葯,東科制葯有37
個中葯品種,其中12個為全國獨家品種。

『柒』 仁和葯業2021年能漲到15嗎

大概率預計不能。仁和葯業發展只能說平平淡淡,沒有太大的起伏。大漲漲到15的概率不大。
拓展資料:
五點股票秘訣:
一、 要學會找到根源 A股分為兩種,包括所謂價值投資、技術擇時都離不開資金的發現。 只要懂得跟隨並熟練運用,才不會被套。大道至簡,沒有無緣無故的跌,這個可以是基本面的價值發現、可以是消息推動市場資金湧入,也可以是大資金操作拉升,很多朋友買股票都是看這好股的走勢如何,但是走勢僅僅是一種外在的體現,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它為什麼漲,為什麼跌。
二、 要學會長遠分析 所謂長遠分析,其實就是了解市場的發展方向以及行業變革的創新方向,圍繞題材去多做分析,多做研究,圍繞發展主線去做交易。
三、尾盤交易 尾盤買可以避免很多風險,特別是大盤不穩的時候,很多好股一天上下20幅度。創業板改革後機會與風險更是爭相角逐,從長遠交易來說,早盤和尾盤的操作各有千秋,如何利用好中午一點半和兩點半前後的機會把握好股,值得深思!學會運用好尾盤交易時間將會事半功倍,並且個人投資者應重視和堅持
四、倉位風險管理--絕不空倉,也絕不滿倉! 通常情況一個賬戶3-5隻股票足以,平均投入資金。買入看日線,賣出看30分鍾K線,每次買好股票就立刻設置好2條30分鍾!這里就不多說了 ,
五、看大勢、辨高低、明轉折! 看大勢就是看大盤接下來的趨勢;辨高低就是判斷大盤和好股所在的位置;明轉折就是看大盤和好股新出現的買賣信號!大盤漲跌決定了百分之90的股票漲跌,所以大盤方向不明確的時候一般不操作,等待機會,當大盤企穩才開始選好股!

『捌』 2007年仁和葯業的股票走勢

仁和葯業000650

下圖為該股22007年的K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