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阿里巴巴股票價格是多少
截止時間2020年4月20日,阿里巴巴股票價格是215.44。
阿里巴巴的市值超過了6000億美元,股價站上224.44美元,不過在6000億美元以上只維持了2個小時,到晚上12點,股價跌破224.44美元,最終收盤於223.83美元,最終市值為5984億美元,距離6000億美元也僅僅是一步之遙。
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上市交易,此後阿里巴巴的股價不斷上漲,最新價格為218港元,如果我們按照港股的價格計算,那麼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經達到了4.68萬億港元,相當於4.17萬億人民幣,相當於6026美元。
(1)香港阿里健康股票今天價格擴展閱讀
阿里巴巴良好的定位,穩固的結構,優秀的服務使阿里巴巴成為全球首家擁有超過800萬網商的電子商務網站,遍布220個國家和地區;
每日向全球各地企業及商家提供810萬條商業供求信息,成為全球商人網路推廣的首選網站,被商人們評為「最受歡迎的B2B網站」。
⑵ 阿里巴巴回歸香港股票,對誰最有利
當年阿里去美國上市時是不得已的選擇,由於香港的交易規則不允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在香港上市,因此阿里巴巴進入了紐約上市。現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已經修改了規則,阿里回歸的理由也是合理的。
當然,將來,阿里還可能選擇通過CDR方式回國。如果它真的在香港上市,大陸投資者也可以通過香港證券交易所買賣阿里的股票,這樣每個人都有機會分享阿里的成長。對於阿里本身而言,它也可以為擴大其市場價值做出貢獻。由於新經濟的國內估值仍然很高,苦於一直都沒有機會。應該說,阿里A股的估值可能會高於國外。阿里巴巴的市場價值很可能會超過全球領先者。基於上述因素,我們知道阿里巴巴的回歸對香港股市是重大利好。
⑶ 為何馬雲減持被稱是基金正常退出
港交所確實披露了阿里健康的股權變動情況:Innovare Tech Limited於本周二(14日),以平均價每股22.65元,減持了1.54億股阿里健康股份。換算下來,這一筆減持套現約35億港元。
但是,這次減持阿里健康的,不是阿里巴巴,而是馬雲旗下的雲鋒基金。數日前,雲鋒基金曾向外界回應:本次減持系正常的投資退出行為,
一舉退出35億港元。
雲鋒基金成立於2010年初,是以馬雲和聚眾傳媒創始人虞鋒的名字命名,這是備受馬雲本人重視的投資平台。一直以來,雲鋒基金通過旗下Perfect Advance Holding Limited和Innovare Tech Limited兩個實體持有阿里健康的股份。
早在數日前,雲鋒基金減持阿里健康的消息就已經流傳出來。7月10日阿里健康受此消息影響,股價一度大跌5.73%。隨後雲鋒基金也立馬向外界作出回應,表示本次減持系正常的投資退出行為,雲鋒基金作為阿里健康重要投資者的地位不會變。
盡管剛剛阿里健康親自站出來否認阿里巴巴減持阿里健康,但此次交易也並非和阿里巴巴沒有任何關系。
⑷ 一般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股票價格是多少。
港股價格差別很大,藍籌股就貴,垃圾股就便宜(俗稱仙股)。
按照昨天的收盤價格,
最貴的:00388港交所,每股194.5港幣
最便宜:01246毅信控股,每股0.015港幣
⑸ 請列舉最近的3-5支在香港上市的國內企業股票,上市的發行價格和當天的成交價
第一個問題,最近的5支在香港上市的國內企業股票:
02009 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價:6.38 上市首日收盤價:9.97
00449 志高控股有限公司 發行價:2.27 上市首日收盤價:2.51
00090 琥珀能源有限公司 發行價:1.66 上市首日收盤價:2.71
00866 中國秦發集團有限公司 發行價:2.52 上市首日收盤價:2.68
01338 霸王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發行價:2.38 上市首日收盤價:3.03
針對你的第二個問題,需要提醒的是港股上市首日漲還是跌真的是沒有辦法預測的(否則就沒人認購那些事先能知道首日會跌的新股了)。即使你發現最近一段時間首日都漲,也不說明下一隻首日會漲,還是得看大市、資金面什麼的。跟買股票一個道理,只是看到最近一段時間一直漲,並不說明現在買入就繼續漲。
⑹ 阿里健康股票100份
這是真的,我鄰居大媽就有,是買保健品送的100股,還有原始股,阿里健康股是流通股,隨時可以賣的,那個原始股上網查了一下,也是真的,公司倒是已經掛牌了的,能不能上市就不得而知了。
⑺ 淘寶網阿里健康大葯房的葯有保障嘛,靠不靠譜
阿里健康大葯房靠譜,有保障。這個平台基本上還是靠譜的,不管是從監控還是平台來講,都能讓用戶放心。
(7)香港阿里健康股票今天價格擴展閱讀
阿里健康業務:
1、醫葯電商
2016年9月12日經過香港股東大會投票,阿里健康將為天貓醫葯館提供全套外包及增值服務,協助天貓發展其醫葯保健電商業務並收取費用。阿里健康的醫葯電商業務,主要包括阿里健康大葯房、為天貓醫葯相關業務提供的代運營服務,以及醫葯O2O服務。
2、消費醫療
阿里健康的消費醫療事業部,以本地化醫美服務為主,拓展體檢、口腔等消費升級需求。
阿里健康發展歷程:
2014年1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聯手雲鋒基金,對中信集團旗下中信二十一世紀有限公司進行總額1.7億美元的戰略投資。是阿里巴巴集團向醫葯健康產業的重要布局。
2014年7月,阿里巴巴正式啟動「葯品安全計劃」。第一次,消費者可以通過移動終端掃描葯品的身份證——「中國葯品電子監管碼」,方便地了解葯品信息,保護家人安全。
2014年10月21日,中信二十一世紀(00241.HK)今日發布公告,正式改名為「阿里健康」,並更改股票簡稱。
⑻ 請問阿里健康的股價為什麼會上漲這么快
阿里健康自2014年借殼上市以來,股價曾長時間沉寂,但最近突然迎來爆發。6月13日,阿里健康盤中一度漲逾4%,觸及8.62港元,刷新近兩年股價新高。截至收盤,恆生指數下跌1.22%,阿里健康漲幅2.78%,報價8.50港元,全天成交額額4.25億港元,總市值837億港元。
如果將K線圖拉長,阿里健康自5月份以來就突然進入快速上漲通道,漲勢迅猛,截至今日,股價累計漲幅114%,市值增加447億港元,同期恆生指數跌0.27%,Wind恆生醫療保健板塊漲幅9.93%,阿里健康遠遠跑贏大盤和同業。
與此同時,Wind數據顯示,港股通資金於5月初開始流入阿里健康,5月中旬阿里健康的港股通持股比例明顯提升,可以看出此波上漲主要來自內地資金的助推。
Wind滬深港通專題統計前十大活躍個股成交明細數據顯示,5月17日內地資金買入金額3.35億港元,當天漲幅達到26.13%,報收5.6港元,成交額激增逾6倍至10.6億港元。而在此前的18個月中,阿里健康宛如「僵屍股」,一直在4港元附近徘徊。
內地資金南下「淘寶」,阿里健康股價大漲,邏輯是什麼?
我們先來看其最新公布業績情況。5月16日,阿里健康發布2018財年業績,財報稱截至2018年3月31日,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43億元,同比增長414.2%,毛利6.53億元,同比增長248.7%,除了營收和毛利實現強勁增長之外,阿里健康在剔除股權激勵費用後的利潤達到800萬元,這是2014年借殼上市以來首次實現扭虧為盈。
在業績提振的刺激下,投資者情緒高漲。5月17日高開高走,7連漲之後,阿里健康於5月29日發布公告稱,阿里健康以將通過發行股份方式收購阿里巴巴附屬公司Ali JK Nutritional Procts全部股權,總對價相當於106億港元。
時報君了解,Ali JK Nutritional Procts的業務包括天貓醫療器械及保健用品、成人用品、醫療和健康服務等業務,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財政年度,商品交易總額已達人民幣205.61億元,涉及8550萬活躍買家和超過3300名入駐商家,包括歐姆龍、魚躍、強生、博士倫和杜蕾斯等品牌。
目前,阿里健康電商業務板塊包含阿里健康自營、天貓醫葯類目代運營服務以及醫葯O2O一套完整體系。自從2016年9月開始代運營天貓醫葯類目業務以來,該業務成為天貓上增速最快的業務板塊之一。阿里健康2018年財年業績報告顯示,電商平台服務收入達到人民幣1.71億元,同比實現324.1%的增長。
港股某中資券商向時報君分析,此次收購將有利於阿里健康進一步整合已有的醫葯電商板塊業務,並將服務拓展到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的更多參與方,同時也將為阿里健康帶來更可觀的電商平台服務收入。
股價上漲是否可持續?
《烏合之眾》的作者勒龐在書中指出,個人一旦進入群體,他的個性便湮滅了,而群體行為表現為無異議、情緒化和低智商。這在股票市場上更是適用,一旦投資群體出現過於情緒化的行動,往往非理性可以判斷,這就意味著,最後的結果往往具有很大的隨機性。
阿里健康自5月中旬以來不僅自身股價暴漲,還帶動了同為阿里系的阿里影業的一波上漲,並在5月24日大漲31.52%,創下2015年7月9日以來單日最大漲幅,但在隨後股價就一路走跌。
阿里健康是否會走出跟阿里影業類似路徑?雖然阿里健康發布了一份喜人的財報,從其2018年財年業績報告看出,其營收與毛利保持了非常快的增速,而經調整後的利潤首次為正。
但是,在業績推動上漲的這個邏輯仍存疑問,一是阿里健康的營收能否在接下來保持如此高的增速,為何去年增速更快股價卻沒有反應。翻看阿里健康2017年財報,發現其業績增速也非常迅猛,營收增速高達739%,毛利增速也高達392%;
二是高增長之下,其2018財年的毛利率由前一年的39.4%下降至26.7%;
三是如果只看剔除股權激勵費用後的利潤 ,未免太過樂觀,如同巴菲特所說:「幾年前我們就問過這樣的問題,但始終沒有得到答案。如果期權不算補償的方式,那麼它們到底是什麼?如果補償不算作費用,那它們到底是什麼?如果費用不計入對利潤的計算,那它們到底應該放在哪裡?」
中信證券計算機研究團隊分析師張若海分析,阿里健康活躍用戶和淘寶注冊用戶數據之比為2800萬/5億,大概是3%的活躍度滲透率,較低的滲透率一方面說明了阿里健康做的不夠好,另外從消費習慣來說,用戶不習慣網上購買OTC等保健品類,事實上整個在線OTC消費習慣還在生成,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培養用戶消費習慣。
顯然,從中長期來看阿里健康能否繼續維持這樣高的股價是存疑的,而在市場越是瘋狂時,越應該保持冷靜。比如此前新經濟獨角獸眾安保險、閱文集團、易鑫集團、雷蛇、平安好醫生等登陸港股,這些公司往往頂著母公司股東的光環,上市之前受到市場熱捧,估值也隨之水漲船高,然而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上市後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市值大幅縮水,所以市場越是瘋狂時,越要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