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股票中的雙重價格形態
擴展閱讀
北京神州長城股票行情 2025-02-02 09:48:21
天能電源股票行情 2025-02-02 09:16:37

股票中的雙重價格形態

發布時間: 2023-09-10 01:39:56

㈠ 雙重頂k線形態圖解,經典K線組合之雙重頂賣出點實戰案例有哪些

炒短最重要的關注點是盤面細節和速度、K線組合、分時走勢、盤面開盤變化、主力心理、板塊效應、市場環境等因素,形成合力共振點。抓住共振點並進入起始點是每個短炸的最終方向!雙層頂是形式理論中最常見、最實用的形式之一。雙頭是一種看跌型。連續兩次上攻,股價被封鎖並下跌至接近同一水平,這表明該地區股價疲軟,許多方面的電力消耗巨大。此時,如果短方發起反擊,多方基本無反擊能力。

通策醫療(600763)股價一路上漲至56元左右後,未能再創新高,下跌並調整形成左上方。當股價回落到49.5元時,股價又開始上漲。當它在右上方漲到56.50元時,它被封殺並返回,股價跌破了領口線。當股價第二次上漲受阻而回落時,說明一切力量都已耗盡,股價隨時可能進入下跌趨勢。此時,交易員可以根據MACD、KDJ等指標的死角判斷第一個賣點。當股價跌到雙頂的頸線以下時,表明股價將進入下跌趨勢。在這個時候,還沒有賣出股票的交易者應該結清頭寸,及時離開市場。

㈡ 經典雙重底與雙重頂形態

這些是趨勢反轉信號,在此我們著重於雙重底形態。相同的結論也適用於雙重頂形態。經典雙重底形態有著精確的構成規則。使用這些規則的形態成為一種高概率的交易。其他的雙重底形態規則不那麼嚴格,概率更小。你決定使用哪些規則將決定雙重底形態作為指標的可靠性。


下降趨勢中一個單點底形態是趨勢開始反轉並改變方向的點。這個價格的絕對低點是一個有用的參考點,許多交易者試圖在盡可能接近這點的地方買進,以便在趨勢發展的過程中賺取較好的盈利。許多強勁的趨勢從一個單點底部形態開始發展。這些單點被叫做樞軸低點,因為它們是下降趨勢扭轉為上升趨勢所在的點。


雙重底形態形成於上升回撤行為。它發生於價格從底部上漲然後又回落之時。這將是一個潛在的雙重底形態的開始。當價格上漲時較早的買入被已經持有股票並急於擺脫的投資者壓制下來。有些較早買入者看到了這種情況,非常擔心自己犯了錯誤。他們開始賣出,價格被漸漸壓制下來,完全被緊張的賣出者所拖累。最後的結局有幾種可能的結果。


最壞的結果是,價格將繼續下跌至以前的低點以下。如果是這樣,這一回升將只是長期下降趨勢中一次受到刺激的短暫反彈。


最有用的結果發生於當價格下跌到與過去低點相同水平並且開始回升時。交易者在尋求第二次上升以建立一個雙重底形態。這是一個重復的形態。積極型交易者預期會有第二次反彈而進行交易。更保守的交易者等待到反彈得到證實 直到底部企穩 ,然後才買入進入新的趨勢。


當價格從以前同一低點價位反彈時,它表明更多其他的人已經斷定這是一個良好的買入機會。當許多交易者關注尋求著這一類型的圖表形態時,雙重底形態能夠成為一個自我完成的形態。當它出現時,他們繼續積聚,加大了買壓,並推動價格至更高。


這有關系嗎?可能不。交易者利用這種形態提早進入一個穩固的新上升趨勢。誰製造了這種形態這個問題沒有從中賺錢那麼重要。


經典雙重底形態的規則是相當固定的,旨在消除在下降趨勢中出現的不重要的看起來類似的形態。


在每個底部的價格水平必須准確地一致 或者在上下相差不到一分錢的水平。


兩個底部相隔至少幾個交易日的價格活動,從第一個低點上升到頂部,然後再回撤到第二個低點。在更長的形態中,低點之間間隔數個交易周,這種形態是更可靠的指標。


成交量必須是穩定而持續的。雙重底形態在一個較平的市場中不是很強烈的指標。


這些是雙重底形態。它們不出現在上升趨勢的中間。


這些形成規則是嚴格的,目的是剔除看起來相仿的形態。經典的雙重底形態是不經常出現的形態。這一形態可以以幾種方式進行交易。


第一種是在第二個底部之後以反彈為基礎的短期交易。在此價格移向兩個底部低點之間的高點價位。價格在繼續轉入一個新的趨勢或行為形態中之前會度過一段盤整的時期,例如一個杯柄形態。這種停頓為交易者提供了一個獲得短期盈利的機會。


第二種交易方法以趨勢反轉信號為基礎。目的是盡早進入這些雙重底形態所預示的趨勢中去,並繼續跟隨著新的上升趨勢,直到它喪失了力量。這是投資者與倉位交易者所使用的長期策略。


經典的雙重底形態是有力的,因為它們是可靠的形態,也因為它們表明了一個新的長期上升趨勢的開始。


三重底形態的構成方式與雙重底形態相同,只是多了一次失敗的回升,價格回撤到同一水平,然後跟隨著新的上升趨勢。雖然許多交易者感覺三重底形態更加可靠,它有時會意味著一個通道交易機會的開始。謹慎型交易者在採取行動之前會等待趨勢從三重底形態的趨勢突破得到完全的證實。


復習筆記 經典雙重底形態


規則是相當固定的,旨在消除在下降趨勢中出現的不重要的看起來類似的形態。


1)每個底部的價格水平必須精確地相同 或相差在一分錢以內。

2)兩個底部之間必須相隔至少幾個交易日價格活動,從第一個低點上升的一個峰點,而不是幾個交易日的阻力位交易形態,然後再回撤到第二個低點。


3)成交量必須穩定、持續。雙重底形態在一個成交量低的市場中並不是一個強烈的指標信號。


4)這些都是底部形態,它們不是發生在上升趨勢的中間。


規則是精確的,所以要注意那些相仿的形態。

㈢ 股市裡說的雙頂,是要漲嗎

是強烈的下跌信號。如果已經背離,就該准備跑路了。
雙頂的形態像兩座山頭相連,出現在價位的頂部,反映後市偏空。若價格跌破先前的支持線(頸線),便會較急速的滑落,支持線因此改變為阻力線,若價格或指數再次反彈在頸線位受阻,這是一個標準的雙頂形態。

形態要點:

1、雙頂一般出現在高位,前期上漲的幅度越大,後市下跌深度越深;

2、雙頂的兩個高點大致在一個水平線上;

3、雙頂第一個頂的成交量比第二項的成交量大;

4、雙頂形態的計算方法:跌破頸線位後的下跌幅度≥高點到頸線位的幅度;

5、跌破頸線位置後,出現反彈則一般會再次測試頸線的阻力;

操作策略:

雙頂是一種非常強的短轉勢信號,此形態確認後,應及時賣出(做空)。

雙項與雙底(W底)是正好相反的兩種形態。

㈣ k線形成雙頭或雙頂什麼意思

雙頂,又稱「雙重頂」或「M」頭,是K線圖中較為常見的反轉形態之一,由兩個較為相近的高點構成,其形狀類似於英文字母「M」,因而得名。在連續上升過程中,當股價上漲至某一價格水平,成交量顯著放大,股價開始掉頭回落;下跌至某一位置時,股價再度反彈上行,但成交量較第一高峰時略有收縮,反彈至前高附近之後再第二次下跌,並跌破第一次回落的低點,股價移動軌跡像M字,雙重頂形成。
雙頂在形成過程中,往往需要注意一下一些知識:
(1)雙頂的兩個頂部最高點不一定在同一高度,一般相差3%是可以接受的范圍。通常來說,第二個頭部可能比第一個頭部稍微高一些,意味在回落反彈過程中有看好的資金試圖進一步拓展上漲高度,但因成交量不配合,主力沒法使股價上漲距離第一個頂峰百分之三以上的距離就掉頭向下。如果第二個頂峰超過3%,會有更多的做多資金進場,雙頂形態就會演變成上升途中的調整。
(2)形成第一個頭部時,其回落的低點約是第一個高點的10%-20%左右。
(3)雙頂形態有時候不一定都是反轉信號,如果長時間沒有向下跌破頸線支撐,將有可能演變為整理形態。這需要由兩個波峰形成的時間差決定,時間間隔越大,有效性越高。通常兩個高點形成時間間隔超過一個月比較常見,但如果日線雙頂的時間間隔超過半年,其判斷價值就很小。
(4)雙頂形成兩個高峰過程都有明顯的高成交量配合,這兩個高峰的成交量同樣也會尖銳和突出,在成交量柱狀圖中形成兩個高峰。但第二個高峰的成交量較第一個顯著收縮,反映市場的購買力量在減弱。如果同比反而放大,雙頂形態則有失敗的可能。
(5)通常兩個頂峰形成,股價有效跌破頸線後,雙重頂形態才能宣告形成。之後股價會有短暫的反抽動作,但將遇阻頸線,同時反抽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亦可。
(6)雙頂形態最少跌幅的度量方法,是由頸線與雙頂最高點之間的垂直距離。後市股價跌幅至少是這個理論跌幅。
(7)一般來說,雙重頂的跌幅都較理論最少度量跌幅要大。

㈤ 什麼是雙重頂雙重頂判斷技巧M頭K線特殊形態分析

雙重頂,又稱「雙頂」或「M」頭,是股票技術分析中較為常見的反轉k線形態之一,由兩個較為相近的高點構成,其形狀類似於英文字母「M」,因而得名。
形態要點:
1.一般出現在高位,前期上漲的幅度越大,後市下跌深度越深。
2.M頭的兩個高點大致在一個水平線上,同時兩頂相差不超過3%。
3.M頭左側的成交量比有側的大。
4.雙頂形態的計算方法:突破頸線位後的下跌幅度≥高點到頸線位的幅度。

判斷雙重頂最重要的條件是趨勢。當市場或者個股處於上升的大趨勢中,一些所謂的雙重頂往往會演繹成雙重底的形態。當然,有的個股在頂部之後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調,之後再度上漲到前期高位後再度下跌,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頭部。需要了解的是,形成雙重頂的內在因素是由於介入的主力資金被套後,無法順利出局,因此被迫再度拉高,以便擇機出局。這其實是一種無奈的舉動。

其實,所謂雙重頂更多地出現在下降通道當中。由於市場上往往有超跌搶反彈的資金在前期的低點附近做多,又在前期的高點附近做空,從而導致了雙頂的形成。此時技術形態表現出來的特徵往往是第二個頭部低於第一個頭部,這是通常出現的情況。這種下降通道中形成的雙頂意味著短期的抵抗結束,市場再度向下走低,一般而言也意味著其形成的箱體中箱底的位置具有較強支撐,是未來值得關注的位置。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所謂的雙頂很難判斷是否是個股的頭部,因為在第一個頭部向下的時候,是無法判斷是否會存在第二個頭部的,它是在下跌了相當空間後才能確定的。所以,從長線投資者眼光來看,只有追逐相對高點賣出才有積極意義。

對於市場上的部分投機參與者來說,可以利用技術上雙頭的形態來觀察股價的重要支撐或者阻力位置,以便在今後的波段操作中能夠較好地把握空間。從市場的規律來看,在下降通道中形成雙頭後的下跌空間,將是在擊破低點之後箱體的高度,由此可以預測可能的技術支撐價位,提前進行抄底操作。但此類操作必須制定合理的盈利目標,以短期參與為主。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新手前期可參閱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去了解一下,同時結合個模擬盤練練,這樣理論加以實踐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還不錯,裡面的所有指標都有說明如何運用,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㈥ 雙重底的股票圖形

雙重底圖形的特點是,兩個低價支撐點位置相當,而且整個股價走勢中,股價的變動與成交量的變動向同一方面變化。
值得提出的是,在雙重底形成的過程中,如果股價從第二個支撐點反彈後,出現了第三次回跌,其跌幅不得超過第二次跌幅的1/3,而後立刻反彈,創造新的高點。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確認雙重底已經形成,否則股價可能仍處於低價調整期。
一旦雙重底圖形形成後,投資者可抓緊時機,大量買進。雙重底是標準的低價反轉型,此後,股價定會不斷上升.

㈦ 股票形態:頭肩底、雙重底、三重底都是什麼啊

頭肩底是一種典型的趨勢反轉形態,是在行情下跌尾聲中出現的看漲形態,其圖形以左肩、底、右肩及頸線形成。頭肩底跟隨下跌市勢而行,並發出市況逆轉的訊號。
雙重底也稱"W底",是指股票的價格在連續二次下跌的低點大致相同時形成的股價走勢圖形。兩個跌至最低點的連線叫支撐線。它的形成是這樣的,在下跌行情的末期,市場里股票的出售量減少,股價跌到一定程度後,開始不再繼續下跌
三重底是三重頂形態的倒影,在跌市中以三點相約之低點而形成。在價格粻袱綱惶蕺耗告同梗括向上擺動時,發出重大轉向訊號。與三重頂相比,三重底圖形通常拖延數月時間及穿破阻力線才被確認為三重底圖形。另一種確認三重底訊號,可從成交量中找到。

㈧ 雙重頂的特性及預測能力

雙重頂的特性及預測能力

在許多主力出貨的案例中,雙重頂形態是比較常見的,這里就重點介紹一下雙重頂的操作技法。當股價上升到某一價格水準時,在其最高價附近常有較大的成交量,然後股價出現下跌,此時成交量隨之減少,之後股價又再上升到前期頂點附近,成交量也再度隨之增加,但並未超過前一個頂點附近的成交量,其後股價再次出現下跌,並跌破前面的回跌低點,此為雙重頂也稱M頭。

雙重頂的特性及預測能力:

1、假使第一個頂點出現後,股價回檔下跌,成交量卻呈現著忽大忽小的不規則變化,下跌後股價再次上揚,但這次上漲的成交量明顯要小於第一頂點所形成的成交量(這一點至關重要),當股價上漲到第一頂點附近時,極有可能構成雙重頂形態,股價有再次下跌的可能,這時第一頂點附近就是第一個賣出點。

2、通過雙重頂中的低點做一水平線,這條水平線就是雙重頂形態的頸線。當股價向下跌破頸線3%以上時,是一個強烈的賣出信號,也是雙重頂形態的第二賣出點。這時我們在兩個頂點中選擇一個最低點作頸線的垂直距離,再從第二頂點下跌到頸線所在的點量出相同的距離,到達的價位可能是雙重頂形態股價下跌的最終價格,這個下跌幅度只是作為下跌的最小幅度。

3、萬一第二個頂點的股價,超過第一頂點的3%以上幅度時,雙重頂不成立。

4、雙重頂由於構成所需時間較頭肩頂短,套牢的浮動籌碼也較頭肩頂少,因此並不一定完全出現在原始趨勢的頂部反轉形態中。有時候在多頭行情的整理過程中,也會出現小型的雙重頂形態。

例如:五糧液(0858),該股在2000年10月31日開始上漲,其中11月13日有過一個漲停,當股價沖高到42.98元時,主力在市場氣氛十分濃厚的情況下選擇了大舉派發,形成第一個頂點,其後股價一路下跌,當跌到36.28元時,該主力還有部分籌碼沒有完全派發完,所以在36.28元的底部短暫收集一些籌碼後,主力再次小幅拉升,股價沖高到41元後便一路陰跌,從而形成了第二個頂點。依據以上理論來預測該股下跌的最小幅度,從第二個頂點41元到兩個頂點中的底部36.28元的價差4.72元,從36.28元的頸線價位減去4.72元得到是31.56元,所以當時我們預測該股下跌的最小幅度是4.72元,下跌後的最終價位可能是31.56元,果然該股在今年2月21日下跌到31.59元時便止跌企穩,形成一個中期底部,兩者相差僅僅只有0.03元。

由此可見雙重頂形態對於我們研判股價的下跌幅度還是具有一定的實戰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