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信證券股價最高曾到多少
1、在中國股市中,中信證券的最高價出現在2007年那波牛市中,當時的最高點到117.89元(沒復權的價格)
2、中信證券的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首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成立於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發起人為中信集團公司、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國安總公司、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等四十八家單位。中信證券控股股東中信集團公司於去年完成業務重組,是中國內地第一家被允許經營綜合金融業務的機構,其金融業務涵蓋銀行、保險、證券等不同行業。
3、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於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注冊資本6,630,467,600元。2002年12月13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中信證券向社會公開發行4億股普通A股股票,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簡稱「中信證券」,股票代碼「600030」。
㈡ 中信證券股票歷史最底價
在2005年12月份出現過4.17的價格,是歷史最低價
㈢ 中信證券股價歷史最好是每股多少錢
歷史最高價要2015年4月9日創下的,股票的價格分為不除權,上除權,下除權,不除權是2007年11月5號的117.89,下除權最高價是2015年4月9日的38.12,上除權是2015年4月9日的165.08,因為每年分紅都會除權除息,通過分紅送股派現,股本擴大,對應的價格也會降低,通常我們應該以上除權為參考,這樣才能真實的反應股票從上市以來的歷史價格,所以165.08為最高價。如果採用下除權,從下圖可以看到2006年的成本已經為0.
㈣ 中信證券股份股票歷史中信證券股股票歷史行情中信證券今天跌 原因
隨著中國居民財富的增長、各類機構投資者的發展以及市場各項制度的逐漸完善,中國股票二級市場活躍度進入持續漲高狀態,這也給證券行業帶來了不少的發展空間。今天就要帶大家了解下國內最大的券商企業之一--中信證券,到底有沒有投資價值?下面來探討一下。
正式分析中信證券之前,我已經幫各位整理好了一份證券行業龍頭股名單,馬上分享給大家,戳開下方鏈接即可領取:寶藏資料:證券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10月,是中國第一家A+H股上市的證券公司。中信證券業務范圍涵蓋證券、基金、期貨、直接投資、產業基金和大宗商品等多個領域,通過全牌照綜合經營,全方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境內外超7.5萬家企業客戶與1000餘萬個人客戶提供各類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各項業務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在國內市場積累了廣泛的聲譽和品牌優勢。
了解了公司的基礎概況後,我們來看看這家老牌券商還具備哪些優勢。
亮點一: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和完整的業務體系
公司非常注重探索和研究全新的業務形式,這么多年來都沒有改變,在行業內率先提出並踐行新型買方業務,布局直接投資、債券做市、大宗交易等業務。通過收購與持續培育,來提高期貨、基金、商品等業務的領先優勢。公司的業務資格通過了很多境內監管部門的批准,實現了全品種、全市場、全業務覆蓋,投資、融資、交易、支付和託管等金融基礎功能日益完善。
亮點二:強大的股東背景和完善的公司治理體系
公司是在整合中信集團旗下的證券業務基礎上成立的,在中信集團的幫助下,中信證券從一家中小證券公司變為大型綜合化的證券集團。公司初步形成了以董事會、監事會、股東大會為核心的、完善的公司治理模式,保證公司一直以來都能維持市場化的運行,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當然,公司不僅僅只有這些優勢,礙於篇幅有限,要是你對更多關於中信證券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感興趣,我在研報中進行了具體介紹,點擊鏈接即可進入傳送門:【深度研報】中信證券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
證券行業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一是國企改革從試點轉變為全面推開,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望邁出實質性步伐,特別是在股權並購、資產重組、引入戰略投資者等幾方面需要做出成績。第二點是國家現在的"一帶一路"戰略技術進入了加速落地期,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資源開發以及產業的投資都需要綜合化的資金支持。對於所有國際投資者而言,中國股票市場基本上是開放的,還給證券公司跨境投融資服務帶來了業務發展的大好機遇。
綜上所述,中信證券作為券商行業的傑出企業,在國內對金融的重視力度進一步提高的情況下,未來有特別明朗的發展前景。可是文章發出時間較短,假使想更准確掌握中信證券未來行情,戳下方鏈接即可,將會有專門的投顧來為你診斷股市,看下中信證券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中信證券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2-0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㈤ 中信證券哪年上市的,上市首日股價多少
中信證券的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首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成立於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發起人為中信集團公司、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國安總公司、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等四十八家單位。中信證券控股股東中信集團公司於去年完成業務重組,是中國內地第一家被允許經營綜合金融業務的機構,其金融業務涵蓋銀行、保險、證券等不同行業。
2003年1月6日,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四億股人民幣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一元,發行價格為每股四點五元,發行市盈率為十五倍。其中向二級市場投資者定價配售二億二千萬股,占本次發行數量的百分之五十五,上網定價發行一億八千萬股,占本次發行數量的百分之四十五。該股當天以五元零一分收盤,最高價僅為五元五角八分。
2003年1月6日上市,「券商第一股」中信證券上市首日低開低走,終盤收於5.01元,較發行價上漲11%。該股的上市意義非凡,這標志著證券業從此擁有了全新的融資渠道。資本金的充實壯大對於靠提供服務生存的證券公司來說至關重要,不但可以給發行對象更大信心,同時也能增加證券公司自身的底氣,而券商自身實力的增強也進而會加快中國證券市場的完善和發展。
㈥ 誰有2006年中國券商各項指標排名
券商業績排名揭曉
證券公司會員經營業績排名工作,中金公司、中信證券以絕對優勢分列凈利潤第一、第二名。
2005年券商利潤明顯向少數大券商集中。統計顯示,排名前20位的證券公司總計實現凈利潤16.35億元,而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分別實現凈利潤4.56億元和4億元,占總數的52%。廣發證券、渤海證券、紅塔證券分列第三至第五名。
從資產規模和經紀業務排名看,一些老牌大券商仍具有一定優勢。國泰君安、中國銀河、申銀萬國、海通證券2005年末總資產分別達到197億元、176億元、143億元和134億元,分列前四名,而這四家券商當年的股票基金交易總額也恰好占據了券商前四強。
作為證券業監管的核心指標,凈資本規模將決定著未來券商各項業務的上限規模。排名顯示,2005年,凈資本排名前五位的分別是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光大證券、華泰證券和國泰君安,分別為40.89億元、25.33億元、22.08億元、21.24億元和20.54億元。
2006年一季度券商持股市值排名一覽表
http://www.stockstar.com/incorp/darticle.asp?id=GA,20060511,00183238&columnid=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