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股市:牛市與熊市的一般周期是多少
滬市有一個大約5年一個的循環現象。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以此為標志,上海股市16年的歷史,明顯可以劃分為5年一個波段。
第一個波段,1990年至1995年。這5年,上證指數從100點起步,總體呈現上漲態勢,但是,震盪幅度非常之大,最高沖至1500點,最低跌至333點。最終,在500點一線獲得平衡,1995年就收盤於555點。
第二個波段,1996年至2000年。毫無疑問,這是一輪牛市。5根年K線,除了1998年出現一根跌幅為4%的小陰線外,其餘4均是大陽線。特別是2000年登峰造極,漲幅高達51%,一根幾乎光頭光腳的大陽線。從1995年年底的555點,到2000年底的2073點,5年漲幅高達273%。
第三個波段,2001年至2005年,是滬市歷史上調整時間最長、下跌最慘烈的5年。5年裡只有一根年k線是陽線,其餘4年,均以陰線報收,從2000年年底的2073點,到2005年年底的1161點,5年裡下跌了44%。如果算到2005年6月的998點,跌幅高達60%。至此,5年的調整,損失了5年牛市裡約2/3的戰果。
節選
⑵ 股市上的時間周期是什麼意思
股市周期是指股票市場長期升勢與長期跌勢更替出現、不斷循環反復的過程,通俗地說,股票上漲下跌的禪埋燃一個循環,即熊市與牛市不斷更替的現象。
⑶ 股市循環周期有哪些
一個股市周期大致經歷了牛市階段→上位盤整市階段→熊市階段→下位牛皮市階段.
股票市場的循環周期是什麼?
1、低迷期
行情持續低陸橡價,此時投資意願非常低,一般市場相關人員對遠早弊旁景持悲觀看法,主力和中散戶都有損失.在短期交易難以獲利的情況下,一部分散戶暫時停止買賣,在股市反彈的情況下以低價出現.沒有耐心的投資者失望的餘地,一個接一個地賠償手中的股票,退出市場觀望.低迷期為真正有實力的大戶默默購買時,有長期投資眼光的精明投資者大多在此時按計劃購買.
2、青年上升期
此時的經濟還不好,但由於前段低迷期的長期盤子長期下跌,股價大多下跌到不合理的低價.此時購買的人成本極低,下跌有限,多不容易出售.高價監獄沒有出售的人,因為損失很多,不再追求價格出售,市場銷售壓力大幅減輕,是必不可少的股市循環周期.
此時的交易量多呈不規則的增加狀態,平均交易量比低迷時期多一半以上.少數龍頭股價大漲,多數股價呈現盤整局面,冷門股也有點成交,蠢蠢欲動.大多數專家和半專家開始積極購買股票,進行短線操作,但也有很多自認精明的人和嘗到做空的投資者,還是要出售.這個時期很多股票上漲的速度很慢,但是真正能買到長期投資的時候,一般被稱為初升段.
3、反動期
一般被稱為多頭市場的回歸期,股價處於初始上漲階段的未來,很多股票也持續上漲,經過長期空頭支票市場損失的投資者,終於有了一點利益,多採用落袋為安的觀念,利益變成了期待.投資大眾的自信還不穩定的時候,很多股價變軟,市場上大戶發貨的傳聞特別多,這時空頭支票變得活躍起來.反動期是大戶真正進貨的時期,也是真正買賣股票的精明投資者樂於大量介入投資的時期,是卜飢重要的股市循環周期.
4、壯年上升期
一般被稱為主升段,經濟也進入繁榮階段,發行公司盈餘大幅增加.這時候大戶手中的股票特別多,市場浮動籌碼已經大量減少.有心人利用各種各樣的利益新聞繼續提高股價,多次發表重復的利益新聞,炒冷飯也毫不猶豫,這期間在股票市場上人頭攢動,到處充滿了客人.
這個階段的特性多為交易量持續大量增加.發行公司利用此時的大量增資和發售新股,上漲的股票也逐漸從強勢股票延伸到冷門股票,冷門股票逐漸變化,排在人氣排行榜上.輪流操作的風很盛行,有心的大戶的動向到處都有.這期為有心的大戶長期操作後,逐漸獲利的時期.他們賣的不是最高價格,但結算利潤已經很多,精明的投資者也利用這個機會展望,只有中散戶被樂觀的氣氛沖昏頭腦買得越多,這是特別需要注意的股市循環周期.
5、老年人上升期
一般被稱為最後一段,此時景氣非常繁榮,發行公司的盈餘大幅增加,反映在證券市場上,除了人氣沸騰外,新股也大量發行,上漲的股票多為以前成交少的冷淡股票,受歡迎的股票反而開始有沉重的感覺.這個期間的成交量經常突破記錄激增,暴漲暴跌的現象經常出現,投資大眾擁有股票的情況很多,期待股價進一步上漲,但股價的上漲卻蹣跚.
6、幼年期
k線理論上的漸進期,也稱為初期下跌期.因為很多股價已經很高,所以很多投資家都開始反省很難獲利.此時,大主力的多頭已經發貨,精明的投資者利潤減少,飽滿的中散戶們猶豫不決,但行情只是回來,期待著另一個上升的到來,購買攤位的例子也隨處可見.只有冷門股開始大幅下跌,這是該行情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必須理解的股市循環周期.
⑷ 股市循環周期理論
1、低迷期: 股市行情持續屢創新低,此時投資意願甚低,一般市場人士對於經濟遠景大多呈悲觀論調,不論主力或中小散戶,都是虧損累累。此時的股票市場炒短線的沒錢賺,炒長線的沒持股信心。很多人都不願意再談論股市、關心股市,甚至痛恨股市,紛紛賣出手中的籌碼,准備離場觀望。證券公司也是少人來往,一片蕭條。這是大多數人感到絕望的時刻,也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此時只有少數有遠見卓識的人及先知先覺的超級主力機構會進場吸納股票,他們都是將來的大贏家。盡管如此,市場上的成交量還是十分稀少,股價也十分低廉,此時應該是我們做中長線建倉的最好時機,可是很少有人敢這樣做。
2、初升段: 此時的大盤趨勢尚未好轉,股民也對股市未來不抱希望,感到一片茫然,變得對股票麻木不仁。但是,少數「熱門股」開始被推至一定的高度,同時多數的股票也會走出底部並逐步活躍起來,但不會升至很高。這時會有部分敏感的人開始重新關注股市,市場交易也變得活躍起來,成交量開始溫和放大。但由於長期受「熊市思維」影響,很多人都認為這只是個普通的反彈,而一般敢於在這個時期進入的多是一些曾經的職業大戶,出去的都是初嘗甜頭的中、小散戶。
3、回檔期: 此時的股票市場已有了一定漲幅,但由於長久的「熊市」,人們出手投資變得非常小心謹慎。以至於在股價上漲之時也不敢相信這是「牛市的到來」。在上漲之餘,許多人在賺得小盈利後,會採取「落袋為安」的操作觀念。於是大量的「套牢盤」與「獲利盤」會紛紛湧出。對沒有拋出股票的中小散戶,莊家機構為了減輕將來的拉升壓力及進一步地獲取廉價籌碼會趁著此時人心不穩之機,藉助各種不利股市消息,向下打壓股價,迫使你微利出局。由於以上的原因,股價在這段時間會出現明顯回落。隨著拋盤的減少,主力能吸納到的浮動籌碼會越來越少,成交量出現大幅縮減。多數人認為一輪反彈行情已就此完結。然而在經過「初升段」和「回檔期」的運作,大部分股票的股價都有跌不下去的感覺,且其走勢也都「初具成型」。既然強弱已分,也正是我們進場選股的最佳時期。
4、主升段: 宏觀經濟開始好轉,財政、貨幣政策面也暖風頻吹,各項股市利好政策也不斷出台,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有大幅提升,主力手中握有大量籌碼。此時已是「天時、地利、人和」,有心人會不斷散布各種利好消息把股價持續拉高。由於股價的不斷上漲,不管內行外行,只要持有股票就能獲利,前期賣出股票的中小投資者也由空翻多,形成搶購風潮,而股價會在這種情況下越漲越搶、越搶越漲,以致形成暴漲的局面。證券公司里到處人頭攢動,充滿著一片歡聲笑語,從來沒有炒過股的人也會在周圍的賺錢氣氛感染下,抱著發財的夢想紛紛開戶入市。此時的成交量也迅速地放大,並保持在一個相當高的成交量水平上。在這個時期的末端,正是大量籌碼由主力手中向散戶手中轉移的時候,精明、理性的投資者會在這一時期逐步撤出股市。
5、末升段: 此時的市場一派繁榮景象,大量新股不斷發行並以「天價」成交。證券公司內人聲鼎沸,原來的「熱門股」在高位徘徊,「冷門股」瘋狂上漲。一方面黑馬頻出,另一方面又讓你無從下手,暴漲暴跌更是屢見不鮮,無論大盤還是個股成交常常創下成交「天量」。此時股民手中已經少有現金,都在持股待漲,對未來充滿希望。在此階段末期,大勢已是外強中干,成交量已很難再創新高,多數股票已呈現疲態,顯露下跌跡象。市場上的盈利者已不再佔多數,虧損者與日俱增,多年心血很可能在此時付之東流,我們不論盈虧都要抓住這最後的機會盡快離場。
6、初跌段: 由於多數股票的股價都已偏高,欲漲乏力,不少投資人都在較難獲利之餘開始反省。此時主力、機構均已出貨不少,精明的投資人也在做最後的了結,准備退出股票市場。後來的「新多」以為只是正常的回調,並在虧損之後予以補倉,期待著更高的點位。下跌現象也由「垃圾股」向「績優股」擴散,成交量也出現大幅萎縮,若在「初跌段」的初期出局損失還不算太大。
7、中間反彈期: 由於「初跌段」的下跌,此時不少股票已經有了相當的跌幅,不少短線客回來湊熱鬧搶反彈,原來的高位套牢者也會逢低不斷買入攤低股票成本,多種力量會把股價重新推高,但由於股票反彈後搶高價者已具戒心,後知後覺者也都學乖,所以反彈力量不是太足,股價和成交量都難以再創新高,此時也是最後的「逃命」機會。
8、主跌段: 國家開始進行宏觀調控,如利率上調、央票大量投放、存款准備金率上調等收緊銀根等利空消息滿天飛,雖然大部分股票跌幅已經很深,但受利空消息影響,股民還是不計成本地拋出,以致於股價下跌速度很快,甚至出現連續跌停現象。以前套牢持股不買的人在巨虧之後也開始信心動搖,此時的成交量也已縮至很小,不少人在絕望之餘也紛紛賣出股票。
9、末跌段: 此時股價跌幅已深,許多股票的面值已跌至發行價以下,並屢創新低,由於市場低迷,新股發行比較困難,所以大盤成交量也極為稀少,一切又回到了「低迷期」的狀態,多數股民又要離開,有識之士開始粉墨登場。
股市群體的心理行為循環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希望;二跟風;三狂熱;四保守;五失望;六悲觀;七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