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股票價格在內地和香港的價格不一樣
中國內地純粹由供求決定,因為供給量(尤其好股票)太少,而資金量眾多,造成一股難求的狀況,所以A股價格明顯偏高
㈡ 港股的優勢有哪些為什麼會有這么多人投資港股
無論是對於高風險出資者還是穩健型出資者,都可以在港股中找到自己的一杯茶。港股市場是大陸出資者最喜歡的一個市場,與A股比較,港股有許多優勢。那麼港股的優勢有哪些呢?為什麼會有這么多人出資港股?
相對於A股,港股沒有漲跌幅限制,支撐T 0買賣,成交單位不同,浮動價格單位不同,港股市場可出資大型藍籌股權證等出資種類也較豐厚且市場相對老練。
香港股市的優勢:
法令監管嚴厲,信息發表透明,停牌准則靈敏;
資金自在活動,世界資金聚集;
多元化舉世出資產品,買賣實施T 0,無漲跌停板,有靈敏的做空機制;
企業及個人稅率低;
香港上市費用雖比A股高,但時刻周期較短,再融資便利;
新股認購公開配售,比較照料中小出資者。
港股的優勢:
1、與大陸股市比較,香港證券市場愈加老練和標准。香港證券市場建立於1866年,通過一百多年的開展,現已建成高度嚴厲、標準的監管法令體系,使之成為全球最有效率、最公正、最老練的證券市場之一,可有效地維護了廣大出資者及中小股民的權益。
2、新股認購時機許多。相較於國內0.2%十有九贏說法,即10隻新股中有9隻上市首日價格上漲。出資港股選擇打新股,可以獲得安穩盈餘。
3、有時機參加公司股票配售。香港股市是世界最活潑的證券市場之一,2006年還替代紐約成為是世界直接融資最多的證券市場。融資便利是香港股市最大的特色之一,上市公司常常進行股票配售,而一般出資者都有時機參加這些配售。為招引出資者,配售股票一般會有扣頭,算是無風險出資。
4、出資種類豐厚。香港證券市場共有1000多隻股票、2000多隻權證、另外有許多的公共基金、債券等,可出資的種類十分豐厚,出資者有足夠的選擇空間。
5、T 0當天反轉買賣。出資者當日買入股票,假如發現做錯方向,可當即平倉削減損失。
6、H股和A股見巨大的差價,存在套利空間。香港股價一般比 A 股低,平均折價將近50%,也就是說H股價格僅為A股的一半。2007年8月14日收盤,A H股中折價率最低的海螺水泥為18%,折價最高的大唐發電為 76%,就是說A股是H股的3.2倍。鑒於同股同權的准則,H股和A股的股民所享用的權益徹底相同,即分紅是相同的,因此收益率更高。
7、港股存在獲取暴利的時機。香港股市有許多仙股,這寫股票平常不被人關注,但也常常發明出奇觀。例如:我國鐵路貨運2006年11月7日股價0.045元,2007年6月25日股價到達19.64元,8個月漲幅到達436倍。
8、香港證券買賣費用低,印花稅只需國內的1/3,融資便利。在香港,出資者向證券公司尋求融資十分便利,常常都是只需一個電話就可解決問題,新股認購的時分還可享用9倍融資,並且融本錢錢十分低。像新股認購融資,以佔用天數為單位核算(一般為7天或9天),依照當期市場利率為准,一般為年率 5.8% / 365 7。
出資港股雖然有許多優勢,可是香港證券市場和內地證券市場在市場准則上存在較大差異,出資者在出資港股前一定要先了解港股市場與內地市場之間的差異。
因為香港與內地的共同政治、經濟和監管合作關系,在人民幣本錢賬戶還未徹底敞開的情況下,為緩解高額外匯儲備及對人民幣形成的壓力,供給一個可控的離岸市場的緩沖區,進而為中央政府宏觀調控及人民幣世界化供給服務。同時,防止直接面臨世界金融市場的風險。
㈢ 歷史港股上市首日漲幅最大
歷史港股上市首日的漲幅是無限制的,即使大多數新股上市首日行情都會相當火爆,港交所仍然沒有對新股股價的波動幅度加以絲毫限制。以2017年為例,當年通過IPO上市的港股新股首日平均漲幅為17.39%,最高漲幅為173.97%,均處在合理的范圍內。
機頭投資者的專業性是遠遠超過個人投資者的,投資抉擇都是在經過詳細的分析和計算之後做出的,而且機構投資者手中掌握的資金本身就遠大於個人投資者,更容易使股價走向預期的方向。因此香港股票市場投資者的理性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即便是新股也極少出現暴漲現象。
(3)股票香港上市價格高擴展閱讀:
港股的投資優勢:
1、和A股相比,H股的投資價值更高,預期上升空間更大,投資安全邊際也更高。
2、能經過香港聯交所批准上市的公司,更是一些資質非常好的公司,相對國內股市的上市公司,投資風險系數更低。
3、將要回歸A股的大藍籌股可能存在暴利機會,如中國人壽等在回歸A股前都大幅上漲一倍多,現在還有一大批如中國移動、中國財險等待回歸。
4、港股交易比較自由。香港證券市場交易品種豐富,可以投資各種金融衍生產品,如期指、期權、外匯高杠桿交易、認股證、股票掛鉤票據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港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股首日漲幅圖
㈣ 同一個股票為什麼A股和港股價格差距很大
首先,A-H溢價之所以能存在而不會被套利消除,是因為有market segmentation(市場分割)。也就是說,買的A股不能拿到香港去賣。而且,對於股票這種金融資產來說,有一種天生的缺陷就是很難像衍生品一樣進行無風險套利(可以參見put-call parity)。從邏輯上來說,市場分割導致了這種套利困難(limits of arbitrage)。這就導致了同樣的股票即使價格差別很大,也不一定會合攏。(可以類比為這相當於在一個水池中間加了一個壩)。
當承認了市場分割之後,就可以談論為什麼價格不一樣。(可以類比為為什麼水位不一樣)。根據傳統的金融理論,股票的價值應該等於投資者預期的未來現金流經過合理的風險調整的貼現率貼現所得到的現值。如果市場是有效的,那麼股票的價格被價值決定。如果用永續增長模型(GGM)來分析的話,即P=V=E(CF)/r-g,那麼股票的價格就會被以下幾個因素所決定: 1)投資者對於未來現金流的預期。2)不同的貼現率。因此,可以說A-H股價不同可能來源於投資者對於未來的現金流預期不同。比如A股的投資者更為樂觀。(A股和H股的股息是一樣的,但是承認股息相同在邏輯上不等同於兩者預期相同)。
㈤ 企業在香港上市對A股是利好嗎
這個要辯證地看,公司在香港上市,一方面說明公司管理規范,有助於提升公司形象,但另一方面如果募集資金的項目盈利不佳的話,則會也會因股本擴大而稀釋公司每股盈利水平,給A股帶來負面影響。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吧!
㈥ 平安港股為什麼比A股貴這么多
港股相比A股要便宜許多的原因如下:
1、穩定派息的大型企業,比如華能國際,寧滬高速,在我們上面這個圖也很明顯。這為什麼他們是沒有成長性的。估值的唯一依據就是與兩地的利率水平有關。以寧滬高速為例,目前a股價格5.5,港股價格8.8左右,相當於人民幣7塊左右 。2013年每股派息是含稅0.38元。扣掉10%紅利稅稅的話對應的a股股息率是6.2%,港股股息率是 4.9% 可以看到香港投資者認可的股息率水平比a股低多了。這是為什麼呢?就是香港的無風險收益率比內地低。這一個原因,香港那邊利率很低,並且長期保持在低的水準,所以一年5%的股息率已經是很好的回報了。另外一個原因,很重要,就是內地的無風險收益率水平在過去兩三年有一個提升。
2、以海螺水泥,中國神華,鞍鋼股份為代表的周期性行業的龍頭企業。我們知道這些行業現在在a股不好,預期非常悲觀,估值水平相當低。但是香港投資者反過來,這些企業是龍頭 它們已經證明了在這個行業裡面的優秀地位,我們知道這個行業以後不好,會倒閉一批企業,那麼這些龍頭企業肯定是整合後的贏家,利潤水平會向他集中,海螺水泥的盈利已經證明 2013年盈利能力應該是僅次於2011年的 所以香港投資者可能給與它們比a股高很多的估值,這也反映了香港那邊非常重要的特點喜歡大的企業,排斥小型企業。大企業會在行業飽和後進行整合,結構性成長的贏家。
3、品牌消費的高估值:青島啤酒。這個就是香港消費類高估值的體現。蒙牛也比伊利大概估值高了20%。像成長性並不良好的康師傅控股和維他奶國際的估值都很高,動態30倍市盈率都是很正常的。品牌消費也高,比如普拉達,歐舒丹都很高。香港估值區間變化不大,不隨著成長速度下降而下降。再說青啤,啤酒行業機構期待整合以後費用下降,目前前五市佔率70% 但是促銷費還是很厲害,很多都是買斷費,說明啤酒品牌能力不夠 出去喝啤酒不像白酒葡萄酒這么重視品牌
4、表面上反應不出來公用事業的估值 香港上市首都機場估值水平略高於上海機場。電能實業 發電企業估值也高於內地的火電水電企業這個說一下,國際大型機場在全球各個地方上市的應該就是上海機場最便宜。這個第一個是和上面講的利率可能有關系,還和投資者偏好有關系。A股市場重要的是成長性,特別是帶故事的成長性。這些看起來沒多少成長性的股票又是大企業給的估值就不高,但是在國外投資者看來,像上海機場這種經營風險較小,回報率穩定,而且還有一定的成長空間,雖然不是很迅速,這里的估值應該就比較便宜了。像法蘭克福機場估值水平比上海機場至少高了50%。這也是國內外投資文化的差異性。
5、金融地產 像平安保險,銀行,以後的萬科等一般來講香港那邊估值都是更貴。這塊估值爭議還是很大的像a股的金融業,估值水平肯定是不能再低了,但是到底值不值得買,這個和經濟環境密切相關。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的估值比a股高,在香港上市的國際銀行的估值比國內銀行高。
㈦ 同類型公司港股股價高的原因
一家公司在大陸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同時上市股價不同。
因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換言之就是中國資本項目不可以在全球自由流動。人民幣持有者在境內只有選擇A股,加上A股市場炒作投機氛圍濃重,結果就是A股多數時間股價高於H股。這是相對的,存在既合理,並不影響A股的炒作。以後隨著人民幣全面自由兌換,這樣的局面會消失。我們看到的將會是與上市公司基本面相對應的股價波動。A-H溢價之所以能存在而不會被套利消除,是因為有marketsegmentation(市場分割)。也就是說,買的A股不能拿到香港去賣。而且,對於股票這種金融資產來說,有一種天生的缺陷就是很難像衍生品一樣進行無風險套利(可以參見put-callparity)。從邏輯上來說,市場分割導致了這種套利困難(limitsofarbitrage)。這就導致了同樣的股票即使價格差別很大,也不一定會合攏。(可以類比為這相當於在一個水池中間加了一個壩)。
當承認了市場分割之後,就可以談論為什麼價格不一樣。(可以類比為為什麼水位不一樣)。根據傳統的金融理論,股票的價值應該等於投資者預期的未來現金流經過合理的風險調整的貼現率貼現所得到的現值。如果市場是有效的,那麼股票的價格被價值決定。如果用永續增長模型(GGM)來分析的話,即P=V=E(CF)/r-g,那麼股票的價格就會被以下幾個因素所決定:1)投資者對於未來現金流的預期。2)不同的貼現率。因此,可以說A-H股價不同可能來源於投資者對於未來的現金流預期不同。比如A股的投資者更為樂觀。
拓展:
投資者在A股投資,關注的方向是企業在中國內地的發展如何、行業前景、中國政策走向、規避散戶風險,跟H股里的中概股並不會有直接相關的聯系。除非是兩邊的不對稱信息,或中港兩者有所協調或政策上改變。而投資者在H股投資,所關心的是企業在香港的業務走向、行業前景、國際情勢、國際市場的發展與潛力,再來港股與美股基本上有所連結而被影響,受A股的走向影響較小。
一,兩地市場的流動性不同。A股雖然開放大門越來越大,但相比香港市場完全自由開放還是有較大的差別。特別是有許多資金不能自由出境投資,只能在A股尋找投資標的,客觀上造成了較多資金追逐較少股票的情況,而港股的流動性則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大進大出的情形並不少見。整體而言,A股的流動性比H股要充沛,資金「水位」較高也帶來溢價。
二,內地投資者進入港股仍有障礙。目前內地投資者經由滬港通、深港通投資港股有標的的限制,加上開通此項功能存在50萬的資金門檻,實際上已經將絕大多數內地投資者排除在外。另外,港股通的交易成本也比較高,交易時間又僅限於兩地股市同時開市的時段,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內地投資者配置的比例。
三,A股本身存在溢價因素。首先是A股目前新股申購需要二級市場的股票市值來進行配售,同時新股上市之初又連續上漲,存在無風險套利,因此A股也被賦予一定程度的「看漲期權」,這點是港股所不具備的。另外,A股相對H股還存在「控制權溢價」,目前兩地上市的公司中,只有建設銀行是在H股全流通,其餘均在A股全流通,因此A股控股股東的持股部分也天然具有「控制權溢價」,也就是用較少的股份可以控制上市公司的經營,因此其股權相比其它普通股份具有隱形的溢價,這點在民營企業或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較低的公司表現尤為明顯。
四,部分新股上市之初的大幅炒作拉高了A股的溢價。在最近兩年上市的新股中,包括新華文軒、中原證券、中國銀河、秦港股份、庄園牧場、拉夏貝爾等,A股上市之初都獲得大幅爆炒,而H股大多是短期反應拉高,很快又跌回原位,導致AH股整體溢價的擴大。
五,兩地投資者結構的不同。整體來說,港股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外資的比例較高,掌握定價權,而A股市場雖然機構投資者近年來的比重日益提高,但散戶仍有較大比例,對於小盤股、題材股的定價比港股要高,也提升了兩地的估值水平差異。
綜合來看,在目前兩地股市的現狀下,A股比H股有所溢價也是正常合理的,當然未來隨著兩地股市的進一步融合,包括交易機制的靠攏、投資者結構的接近,溢價縮小並穩定在較小范圍內也是可以預期的結果。而在目前A股整體比H股明顯溢價的情況下,反其道而行之的折價A股就值得我們重視。
㈧ 同一支股票在香港和內地上市香港比內地股價高的股票有沒有
有的,泰格醫葯就是香港股價高。當然,考慮到匯率,股價其實差不多。
㈨ 原始股香港上市能漲多少
那得看你IPO發行價格多少了,港股平均市盈率為15倍左右,你看你上市發行價格對應的市盈率是多少,參照這個市盈率比較一下,就知道大概的上漲比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