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股票會下跌
股票下跌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宏觀經濟影響:全球經濟形勢、國際政治局勢、金融政策等宏觀經碼罩嘩濟因素是影響股票價格的重要因素,受到國際貿易、國內經濟政策等因素的影響,股票價格可能存在較大波動。
2. 行業風險:某些行業可能因為法規變化、競爭加劇、行業調整等原因,導致公司股票價格下跌。悶塵
3. 公司基本面:公司盈利能力、財務情況、管理層人員變動等都會對公司股票價格產生影響。如果公司業績下滑、財務報告出現問題或者權益變動等都會引起股票價格下跌。
4. 大盤調整:股市存在牛熊市的周遲行期波動,而大盤的調整通常會帶動大部分股票下跌。
總之,股票下跌的原因可能很多,投資者應該根據投資標的的基本面、行業趨勢、宏觀經濟等因素進行分析和判斷,做好風險管理、規避風險,以保護自己的投資。
股票下跌
2. 影響股價的因素有哪些
股價是指股票的交易價格,與股票的價值是相對的概念。股票價格的真實含義是企業資產的價值。而股價的價值就等於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
影響股價的因素一般包括:1、經濟因素。2、政治因素。3、行業因素。4、公司自身因素。 5、市場因素。6、心理因素。
拓展資料:
以下是6種影響股價因素的詳細解釋:
1、經濟因素:股市直接受經濟狀況的影響,並呈現一種周期性的波動。經濟衰退時,股市行情會隨之疲軟下跌;經濟復甦繁榮時,股價也會上升或呈現堅挺的上漲走勢。根據以往的經驗,股票市場往往也是經濟狀況的晴雨表。
2、政治因素:國內外的重大政治事件,如換屆、領導人更迭以及世界大國領袖的言行、舉止等等,都會對相關股票價格產生影響。
3、行業因素: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的變更,發展前景和發展潛力,新興行業的沖擊等等都會影響相關股票的價格。
4、公司自身因素:股票自身價值是決定股價最基本的因素,而這主要取決於公司的經營業績、資信水平以及連帶而來的股息紅利派發狀況、發展前景、股票預期收益水平等。
5、市場因素:投資者的動向,大戶的意向和操縱,公司間的合作或相互持股,信用交易和期貨交易的增減,投機者的套利行為,公司的增資方式和增資額度等,均可能對股價形成較大影響。
6、心理因素:投資人在受到各個方面的影響後產生心理狀態改變,往往導致情緒波動,判斷失誤,做出盲目追隨大戶、狂拋搶購行為,這往往也是引起股價狂跌暴漲的重要因素。
用戶在投資股票時一定要具備股票方面的知識,比如知道股票的各種基本術語,能夠看懂K線圖等,在投資股票時最好使用個人的閑錢,只有這樣才能在虧損時不影響個人的正常生活,而且在炒股時必須擁有良好的心態。
3. 什麼因素會影響股票的價格
一,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
1.宏觀因素
包括對股票市場價格可能產生影響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
A.宏觀經濟因素。即宏觀經濟環境狀況及其變動對股票市場價格的影響,包括宏觀經濟運行的周期性波動等規律性因素和政府實施的經濟政策等政策性因素。股票市場是整個金融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市公司是宏觀經濟運行微觀基礎中的重要主體,因此股票市場的股票價格理所當然地會隨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變動而變動,會因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而調整。例如,一般地講,股票價格會隨國民生產總值的升降而漲落。
B.政治因素。即影響股票市場價格變動的政治事件。一國的政局是否穩定對股票市場有著直接的影響。一般而言,政局穩定則股票市場穩定運行;相反,政局不穩則常常引起股票市場價格下跌。除此之外,國家的首腦更換、罷工、主要產油國的動亂等也對股票市場有重大影響。
C.法律因素。即一國的法律特別是股票市場的法律規范狀況。一般來說,法律不健全的股票市場更具有投機性,震盪劇烈,漲跌無序,人為操縱成分大,不正當交易較多;反之,法律法規體系比較完善,制度和監管機制比較健全的股票市場,證券從業人員營私舞弊的機會較少,股票價格受人為操縱的情況也較少,因而表現得相對穩定和正常。總體上說,新興的股票市場往往不夠規范,而成熟的股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則比較健全。
D.軍事因素。主要是指軍事沖突。軍事沖突是一國國內或國與國之間、國際利益集團與國際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發展到不可以採取政治手段來解決的程度的結果。軍事沖突小則造成一個國家內部或一個地區的社會經濟生活的動盪,大則打破正常的國際秩序。它使股票市場的正常交易遭到破壞,因而必然導致相關的股票價格的劇烈動盪。例如,海灣戰爭之初,世界主要股市均呈下跌之勢,而且隨著戰局的不斷變化,股市均大幅振盪。
E.文化、自然因素。就文化因素而言,一個國家的文化傳統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們的儲蓄和投資心理,從而影響股票市場資金流入流出的格局,進而影響股票市場價格;證券投資者的文化素質狀況則從投資決策的角度影響著股票市場。一般地,文化素質較氏穗高的證券投資者在投資時相對較為理性,如果證券投資者的整體文化素質較高,則股票市場價格相對比較穩定;相反,如果證券投資者的整體文化素質偏低,則股票市場價格容易出現暴漲暴跌。在自然方面,如發生自然災害,生產經營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有關股票價格下跌;反之,如進入恢復重建階段,由於投入大量增加,對相關物品的需求也大量增加,從而導致相關股票價格的上升。
2.產業和區域侍核備因素
主要是指產業發展前景和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對股票市場價格的影響。它是介於宏觀和微觀之間的一種中觀影響因素,因而它對股票市場價格的影響主要是結構性的。
A.在產業方面,每一種產業都會經歷一個由成長到衰退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稱為產業的生命周期。產業的生命周期通常分為四個階段,即初創期、成長期、穩定期、衰退期。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產業在經營狀況及發展前景方面有較大差異,這必然會反映在股票價格上。蒸蒸日上的產業股票價格呈上升趨勢,日見衰落的產業股票價格則逐漸下落。
B.在區域方面,由於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區域對外交通與信息溝通的便利程度、區域內的投資活躍程度等的不同,分屬於各區域的股票價格自然也會存在差異,即便是相同產業的股票也是如此。經濟發展較快、交通便利、信息化程度高的地區,投資活躍,股票投資有較好的預期;相反,經濟發展遲緩、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的地區,其股票價格總體上呈平淡下跌趨勢。
3.公司因素
即上市公司的運營對股票價格的影響老毀。上市公司是發行股票籌集資金的運用者,也是資金使用的投資收益的實現者,因而其經營狀況的好壞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極大。而其經營管理水平、科技開發能力、產業內的競爭實力與競爭地位、財務狀況等無不關系著其運營狀況,因而從各個不同的方面影響著股票的市場價格。由於產權邊界明確,公司因素一般只對本公司的股票市場價格產生深刻的影響,是一種典型的微觀影響因素。
4.市場因素
即影響股票市場價格的各種股票市場操作。例如,看漲與看跌、買空與賣空、追漲與殺跌、獲利平倉與解套或割肉等行為,不規范的股票市場中還存在諸如分倉、串謀、輪炒等違法違規操縱股票市場的操作行為。一般而言,如果股票市場的做多行為多於做空行為,則股票價格上漲;反之,如果做空行為占上風,則股票價格趨於下跌。由於各種股票市場操作行為主要是短期行為,因而市場因素對股票市場價格的影響具有明顯的短期性質。
4. 金融市場中存在哪些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
金融市場中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很多,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主要因素:
1.經濟因素:包括經濟增長速度、通貨膨脹率、利率水平、僱傭狀況、國際貿易和春攜匯率等。
2.政治因素:包括政治穩定性、政策變化、政府與企業關系等。
3.企業經營狀況:包括公司收益、利潤、市場份額等。
4.行業因素:包括行業競爭、重大事件、技術變革等。
5.投資者情緒:包括市場心理、投資者信心、媒體報道等。
6.國際因素:包括全球數衫經濟狀況、地緣政治風險、外部環境等。
7.金融因素扒畢伏:包括利率、匯率、貨幣政策和資本流動等。
這些因素都會對股票價格產生重要影響,投資者需要對市場變化保持敏感,並時刻掌握可能影響市場的消息和事件。
5. 什麼因素會影響股票的價格波動
股票價格波動的因素有銷碼差困很多,包括虧慶哪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因素:如通貨膨脹率、利率、國內生產總值(GDP)等經濟指標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2.政治因素:如政策變化、選舉和國際關系的變化等政治事件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3.行業因素:如公司的營收、利潤和增長前景、行業競爭格局等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4.技術因素:如公司的科技實力、研發能力、產品創新等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5.國際經濟因素:如美元匯率、大宗商品價格等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6. 股市波動的影響因素是什麼
股市波動是指股票價格在一定時期內的震盪變化。其影響因素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較為重要的因素:
1.宏觀經濟環境: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會對股市產生影響,例如通貨膨脹、利率變化、匯率波動等,這些因素可能導致公司的盈利情況發生變化,從而影響股票價格。
2.政府政策變化:政府政策對特定行業或者企業有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例褲純如減稅優惠、土地出讓等,政策的變化會對企業和行業的發展產生影響,從而影響股票價格。
3.市場供需關系:市場供求關系也是造成股價波動的一個重要原因,當市場上的供應或需求發生變化時,股票價格就會相應地受到影響。
4.財務狀況:企業的財務狀況是影響股票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企業的營收、凈利潤、資產負債等會直接影響企業的估值和投資者對其未來的預期,從而影響股票價格。
5.國際形勢:國際形勢的變化胡返咐也會對股市造成一定的影響,例如國際金融市場、地緣政治風險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對企業和股票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
總之,世知股市波動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投資者需要對市場狀況進行持續跟蹤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場投資機會。
7. 宏觀經濟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因素|宏觀經濟政策 股市
宏觀經濟政策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中國股市的較大幅度波動。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宏觀仿肆洞經濟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因素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宏觀經濟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因素
摘 要:宏觀經濟政策包含諸多政策,比如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投資政策等。宏觀經濟政策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中國股市的較大幅度波動。本文首先分析了宏觀經濟政策對股市影響的原因,其次重點從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角度分析其對股市的影響。
關鍵詞: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股市
1.前言
政府調控、國有股一股獨大、國有資金入市是研究中國股市的約束條件或前提條件, 似乎是不說自明的。中國股市設立以來, 政府調控股價指數高低的政策性作法, 不斷實行。最典型的如1994年三大政策, 1997 年人民日報社論, 1999 年的五一九行情。股份公司的設立要政府批准, 控制較嚴, 而企業上市數量長期由政府控制和分配。股市的一個功能是為國企解困和改革服務, 上市公司的多數是國企改制以後上市的。而股市證券商基本是國有企業, 甚至近幾年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也是由這些證券商發起的。中國股市的入市資金除了私人資金之外, 國有控股公司的資金、證券投資基金以至銀行資金都具有國有企業資金的特點, 具有國有企業治理結構下類似的資金特點[1]。中國股市的這些現象, 在發達的證券市場中不存在, 即使在其它新興的證券市場也不存在, 或者只是微弱地存在。中國股市的上述鮮明特點,就註定了政府制定的宏觀經濟政策會對股市造成重大影響。
2.財政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財政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的需要對一部分社會產品進行的分配活動,它體現著國家與其有關各方面發生的經濟關系。國家財政資金的來源,主要來自於企業的純收人。其大小取決於物質生產部門以及其他事業的發展狀況、經濟結構的優化、經濟效益的高低、以及財政政策的正確與否,財政支出主要用於經濟建設、公共事業、教育、國防以及社會福利,國家合理的預算收支及措施會促使股價上揚,重點使用的方向,也會影響到股價[2]。財政政策是除貨幣以外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另一種基本手段。它對股市的影響也相當大。下面從稅收、國債二個方面進行論述。
國債是區別於銀行信用的一種財政信用調節工具。國債對股票市場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首先,國債本身是構成證券市場上金融資產總量的一個重要部分。由於國債的信用程度高、風險水平低,如果國債的發行量較大,會使證券市場風險和收益的一般水平降低。其次,國債利率的升降變動,嚴重影響著其他證券的發行和價格。當國債利率水平提高時,投資者就會把資金投入到既安全收益又高的國債上。因此,國債和股票是競爭性金融資產,當證券市場資金一定或增長有限時,過多的國債勢必會影響到股票的發行和交易量,導致股票價格的下跌[4]。
稅收是國家為維持其存在、實現其職能而憑借其政治權力,按照法律預先規定的標准,強制地、無償地、固定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也是國家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一種方式。國家財備枯政通過稅收總量和結構的變化,可以調節證券投資和實際投資規模,抑制社會投資總需求膨脹或者補償有效投資需求的不足[5]。運用稅收杠桿可對證券投資者進行調節。對證券投資者之投資所得規定不同的稅種和稅率將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稅後實際收入水平,從而起到鼓勵、支持或抑制的作用。政府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有以下幾點:減少稅收;降低稅率、減少稅收,可以增加企業收入,從而提升股票價格。增加財政赤字,擴大財政支出。增加政府采購會增加相關上市公司的利潤,提升股票價格。居民收入增加,對證券市場的信心增強,提升股票價格。政府直接投資增加,比如投資能源、基礎設施、住宅等,可以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提升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雹乎,提升股票價格。
增加財政補貼。財政補貼是政府財政支出的一個重要形式,財政補貼會提高相關上市公司的利潤,提升股票的價格。緊縮性財政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與上述情況相反。財政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非常復雜,投資人要結合其他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從而作出投資決策。
3.貨幣政策對股市影響(貨幣政策10年來對股市的影響):
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最近10年來對中國股市有著巨大的影響。持續寬松的貨幣政策通常導致估值較低的股市長時間上升,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通常導致估值過高的股市長時間下跌。
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最近10年來對中國的經濟和股市有著巨大的影響。從上表分析可知,松動的貨幣政策一般能引發牛市,如06-07年的大牛市,上證指數直沖歷史最高6124點;相反,從緊或者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往往導致股市表現不佳,持續向下調整。由此可見,貨幣政策與股市有極大的相關性。
3.1 2001-2005 年的熊市
2001 年初,中國股市估值過高、泡沫嚴重。2001 年5 月,中國人民銀行在《2001 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要抓緊擬訂嚴禁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的操作方法,加強對信貸資金用途的監督,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降低和防範信貸風險。"2003 年8 月,為了抑制流通中資金供給過快增長,防止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中國央行在保持低利率的情況下,開始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從之前的6%逐漸上調到2004 年的7.5%。2003-2005 年,中國央行發行的央行票據總額約為1.8 萬億元。貨幣政策出現"穩中從緊"的傾向。M2 增速從2003 年8 月最高的21.55%逐漸下降到2005 年初的14%。在這種情況下,上證指數震盪下跌,到2005 年6 月,一度跌破1000 點。市場估值水平回歸合理,上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跌破16 倍。CPI 也由2004年7 月的5.3%逐漸下降到2006 年初的0.8%。
3.2 2006-2007 年的牛市
由於通脹回落,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有所松動,一年定存利率在2%附近維持了很久,直到2007年才真正進入加息周期。M2 增速連續兩年維持在15%以上。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股市由於估值偏低、股改啟動、大量外資流入(貿易順差+外商投資+熱錢),經歷了一輪大牛市,從2005 年最低的1000 點到2007 年最高的6000 點,兩年多時間里上漲了500%。市場再次進入泡沫狀態,上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一度接近70 倍。 3.3 2009 年的牛市
2008 年底,全球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中國的貨幣政策出現重大轉向。2008 年11 月5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提出貨幣政策由"從緊"轉為"適度寬松"。一年定存利率從10 月開始下調,到12 月已經降至2.25%。存款准備金率也相應下調。中國政府實行寬松貨幣政策的態度非常堅定,從11 月份開始,新增貸款急劇上升。2009 年1-3 月,每月新增貸款連續超過1 萬億。到3 月份,M2 增速已經達到25%,為近10 年來的新高。隨著寬松貨幣政策的實施,A 股市場強勁反彈,到2009年8 月4 日,上證指數收於3471 點,上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約為30 倍,出現輕微的泡沫。
3.4 2010年到2013年熊市
寬松貨幣政策一般都會導致通貨膨脹。從2010 到2011年,中國的CPI 分別為3.3%、5.5%。但是2012年CPI降為2.6%。自2010年以來,央行已連續12次上調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只是在12月5日下調0.5百分點,累計漲幅達到2.5%。面對緊縮的貨幣政策,中國A 股市場經歷長達兩年的漫漫熊市,上證指數長期在2000-3000點盤整。
4.結束語
本文就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股市做了一個全面的回顧。基於我國股市是政策市這一性質始終存在,因此財政和貨幣政策的任何舉動都會引起股市的動盪。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引發牛市,緊縮的財政政策和穩健保守的貨幣政策引起熊市。
參考文獻:
[1]張興昌.中國股市特殊性研究.[J]社會科學戰線.經濟學研究.2002.04
[2]龍飛鳳.財政貨幣政策對我國股市的影響.[D]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09.11
[3]周敏倩.財政投資問題研究.[J]江海學刊.1996.06
[4]何宜慶;陳平.股市與債市之間波動溢出效應及動態相關性實證分析.[J].南昌大學學報.2012.03
[5]劉瑋瑋.我國股票市場的稅收政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學報.2008.12
[6]陳迪平.論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對股市影響.[J]金融理論與實戰.1998.05
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1.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貨幣政策是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基本手段之一。由於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與貨幣供給總量與貨幣需求總量的平衡相輔相成。因而宏觀經濟調控之重點必然立足於貨幣供給量。貨幣政策主要針對貨幣供給量的調節和控制展開,進而實現諸如穩定貨幣、增加就業、平衡國際收支、發展經濟等宏觀經濟目標。
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與股價的影響非常大。寬松的貨幣政策會擴大社會上貨幣供給總量,對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交易有著積極影響。但是貨幣供應太多又會引起通貨膨脹,使企業發展受到影響,使實際投資收益率下降。緊縮的貨幣政策則相反,它會減少社會上貨幣供給總量,不利於經濟發展,不利於證券市場的活躍和發展。另外,貨幣政策對人們的心理影響也非常大,這種影響對股市的漲跌又將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2.財政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財政政策是除貨幣以外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另一種基本手段。它對股市的影響也相當大。下面從稅收、國債二個方面進行論述。
(1)稅收
稅收是國家為維持其存在、實現其職能而憑借其政治權力,按照法律預先規定的標准,強制地、無償地、固定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也是國家參予國民收入分配的一種方式。國家財政通過稅收總量和結構的變化,可以調節證券投資和實際投資規模,抑制社會投資總需求膨脹或者補償有效投資需求的不足。
運用稅收杠桿可對證券投資者進行調節。對證券投資者之投資所得規定不同的稅種和稅率將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稅後實際收入水平,從而起到鼓勵、支持或抑制的作用。一般來說,企業從事證券投資所得收益的稅率應高於個人證券投資收益的稅率,這樣可以促使企業進行實際投資即生產性投資。稅收對股票種類選擇也有影響。不同的股票有不同的客戶,納稅級別高的投資者願意持有較多的收益率低的股票,而納稅級別低和免稅的投資者則願意持有較多的收益率高的股票。
一般來講,稅徵得越多,企業用於發展生產和發放股利的盈餘資金越少,投資者用於購買股票的資金也越少,因而高稅率會對股票投資產生消極影響,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也會下降。他們常會這么想,“與其掙的錢讓國家拿走,還不如不掙”。相反,低稅率或適當的減免稅則可以擴大企業和個人的投資和消費水平,從而刺激生產發展和經濟增長。
(2)國債
國債是區別於銀行信用的一種財政信用調節工具。國債對股票市場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首先,國債本身是構成證券市場上金融資產總量的一個重要部分。由於國債的信用程度高、風險水平低,如果國債的發行量較大,會使證券市場風險和收益的一般水平降低。其次,國債利率的升降變動,嚴重影響著其他證券的發行和價格。當國債利率水平提高時,投資者就會把資金投入到既安全收益又高的國債上。因此,國債和股票是竟爭性金融資產,當證券市場資金一定或增長有限時,過多的國債勢必會影響到股票的發行和交易量,導致股價的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