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回購並注銷本公司部分股份時回購價格低於面值是為什麼要記資本公積的貸方,請舉例說明
打個比方 企業以10元每股的價格回購1萬股,面值為1元的股票
那麼 一 回購庫存股
借 庫存股 10 0000
貸銀行存款 10 0000
二注銷庫存股時
借 股本 1 0000
資本公積- 股本溢價 9 0000
貸 庫存股 10 0000
資本公積- 股本溢價不夠時,假如只有8 0000,那麼只能沖8 0000
另外10000要沖留存收益
借 股本 1 0000
資本公積- 股本溢價 8 0000
利潤分配- 未分配利潤 9000
盈餘公積 1000
貸 庫存股 10 0000
,假如低於面值購進的話,注銷時就簡單了,直接在貸方將差額記入股本溢價里
B. 為什麼股票回購反而跌
主力出貨:當個股出現回購的消息時,主力借個股回購利好的消息,趁機把手中的股票拋出,進行出貨操作,從而導致股價下跌。受大盤影響:當個股出現回購消息時,但是,市場行情較差,受市場行情的影響,投資者為了避免市場行情較差,帶來的損失,而進行賣出操作,從而可能會導致股價下跌。
拓展資料:
除此之外,在個股回購時,主力也會先賣出一部分股票,來打壓股價,方便以更低的價格吸籌,獲取較大的收益,從而導致股價下跌。
總之,投資者在面對個股出現回購消息時,可以結合市場上的其他消息來分析個股。
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的行為。公司在股票回購完成後可以將所回購的股票注銷。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公司將回購的股票作為「庫藏股」保留,不再屬於發行在外的股票,且不參與每股收益的計算和分配。庫藏股日後可移作他用,如發行可轉換債券、雇員福利計劃等,或在需要資金時將其出售。
2018年11月9日,證監會、財政部、國資委聯合發布《關於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意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意見拓寬了回購資金來源、適當簡化實施程序、引導完善治理安排,鼓勵各類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強化激勵約束,促進公司夯實估值基礎,提升公司管理風險能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按照股票回購的地點不同,可分為場內公開收購和場外協議收購兩種。
場內公開收購是指上市公司把自己等同於任何潛在的投資者,委託在證券交易所有正式交易席位的證券公司,代自己按照公司股票當前市場價格回購。在國外較為成熟的股票市場上,這一種方式較為流行。
據不完全統計,整個80年代,美國公司採用這一種方式回購的股票總金額為2300億美元左右,占整個回購金額的85%以上。雖然這一種方式的透明度比較高,但很難防止價格操縱和內幕交易,因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實施場內回購的時間、價格和數量等均有嚴格的監管規則。
場外協議收購是指股票發行公司與某一類(如國家股)或某幾類(如法人股、B股)投資者直接見面,通過在店頭市場協商來回購股票的一種方式。協商的內容包括價格和數量的確定,以及執行時間等。很顯然,這一種方式的缺陷就在於透明度比較低,有違於股市「三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