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京藍科技股票行情診
擴展閱讀
中海運集團股票代碼 2025-01-20 05:34:06
訌怎麼讀 2025-01-20 05:27:58

京藍科技股票行情診

發布時間: 2024-01-06 19:45:50

Ⅰ 京藍科技虧損三年為什麼沒有st

京藍科技虧損三年沒有st的原因是沒有滿足st的要求。根據可查詢到的相關公開信息顯示,上市公司st的要求是連續兩年凈利潤虧損並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京藍科技雖虧損三年但營收始終高於1億。ST是指境內上市公司被進行特別處理的股票,也是退市風險警示。ST股是指境內上市公司經營連續兩年虧損,被進行退市風險警示的股票。如果股票的名字前加上ST,就是給市場一個警示,該股票存在投資風險。

Ⅱ 北汽藍谷股票有潛力嗎

1、北汽藍谷股票有潛力,北汽藍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於2018年11月05日成立。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計算機系統集成;軟體開發;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數據處理;零售計算機軟體及輔助設備、電子產品、通訊設備;互聯網信息服務;經營電信業務等。北京藍谷極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與廣匯汽車服務集團股份公司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圍繞ARCFOX極狐汽車銷售及售後服務等,共同為ARCFOX極狐汽車用戶提供高效和優質的銷售及售後服務體驗。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龍頭企業,國內首家年產銷超過10萬輛的純電動車企,連續第五年位居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名。
2、在特斯拉的帶動下,汽車圈內的新能源整車製造商、鋰電池供應商等沾上「新能源」三個字的上市企業在2020年幾乎都度過了一段股價瘋漲的日子,但在2021年以後,新能源概念雖仍有熱度,但卻遠沒有去年的影響力。不過,從近期汽車板塊的表現來看,智能網聯概念似乎有意接替新能源概念,成為汽車板塊股價上升的新推手。華為已經與北汽、廣汽、長安三家車企進行了深度合作,用「Huawei Inside」的方式與車企打造子品牌。
3、4月16日,長安汽車、廣汽集團股價均漲幅較大,其中,長安汽車漲停,股價上漲10.02%,報收15.81元;廣汽集團滬深股價上漲6.57%,報收11.19元。作為對比,蔚來、比亞迪等部分新能源車企股價在當日並未出現增長。綜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該股作為華為的合作方,是有潛力的,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持續關注一下該公司。
北汽藍谷股票現在值得入手嗎?
1、近期的平均成本為13.40元,股價在成本下方運行。多頭行情中,上漲趨勢有所減緩,可適量做高拋低吸。該股資金方面呈流出狀態,投資者請謹慎投資。該公司運營狀況不佳,暫時未獲得多數機構的顯著認同,長期投資價值一般。
2、入手北汽藍谷股票的,今年4月以來北汽藍谷股價不斷飄紅,但是受北汽新能源(北汽藍穀子公司)發展的影響,北汽藍谷很難在股價上有進一步的質的變化。

Ⅲ 京藍科技股票怎麼樣

京藍科技股票近期的平均成本為4.59元,股價在成本下方運行。多頭行情中,目前處於回落整理階段且下跌有加速趨勢。已發現中線賣出信號。該公司運營狀況尚可,暫時未獲得多數機構的顯著認同,後續可繼續關注
拓展資料:
京藍科技(000711)公司簡介: 京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3年,1997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管理總部位於北京。 2017年,京藍科技確立「生態環境+大數據、移動互聯、雲計算」的戰略定位,戰略架構基本搭建完成,擁有生態節水運營服務、園林環境科技服務、清潔能源科技服務、水利工程科技服務、物聯網生態雲、生態產業投資、企業創新孵化器七大戰略板塊,致力於成為智慧生態一體化解決方案供應商和運營服務商。 2014年楊樹資本集團旗下的「京藍控股有限公司」入主京藍科技,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自此,公司在響應國家政策,結合自身優勢進行轉型升級,將戰略聚焦點鎖定綠色智慧生態環境的規劃建設與投資運營。在經營發展中採取先進的管理理念,採用資本運作、產業重組、企業並購等方式剝離不良資產,置入優質資產,使得京藍科技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在同行業中位居前列,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式發展。 與此同時,京藍科技及其子公司聯合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上海化工研究院、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黑龍江化工研究院等多家高校和科研機構,長期致力於智慧生態等領域的應用科研工作,擁有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所組成的「院士專家工作站」。
主營業務:信息系統集成服務、計算機軟硬體及輔助設備銷售、綠色智慧城市規劃建設和投資運營等業務;節水灌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節水灌溉施工業務;園林工程施工、園林景觀設計、綠化養護及苗木種植與銷售業務。
經營范圍:生態功能保護區管理服務;節水管理與技術咨詢服務;農業技術開發及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信息技術咨詢服務;計算機軟硬體開發、系統集成及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以自有資金對農業、科技行業、能源行業進行投資;開發、銷售:網路設備、計算機軟硬體、通訊產品、電子產品、數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