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寶寶寶樹股票價格
擴展閱讀
股票的賬面價值股票價格 2025-01-19 02:52:59
省廣傳媒股票代碼 2025-01-19 02:32:00

寶寶寶樹股票價格

發布時間: 2024-01-26 09:20:18

1. 聚美優品退市後何去何從

坊間有觀點認為,聚美退市後可能會沖擊A股或港股。

企業在國內上市需要突出主業,目前聚美能拿出手的業務除了電商就是共享充電寶。一方面,聚美的電商業務體量偏小,且隨著近兩年電商新模式、新平台的不斷崛起,外部競爭變得尤為激烈,聚美的電商業務已不足以支撐其闖關IPO;

另一方面,當前資本市場對於共享充電寶業務的熱度和盈利預期都有更理性和冷靜的判斷,這一業務能不能經得起資本市場的推敲依然存疑,短時間內不太可能作為上市公司主業。

不過,也有人對此持不同觀點。由於聚美優品上市後市值縮水非常厲害,目前市值僅約2.21億美元,屬於較低市值的企業,私有化所需要募集的資金難度並不算大。要判斷聚美私有化以後的公司走向,重點在於其私有化資金的構成來源。

若其私有化資金主要來自於公司創始團隊,那麼其退市後繼續保持私有化的可能性較高。若私有化資金來源於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那麼其退市後回國上市的目標就基本可以坐實。

(1)寶寶寶樹股票價格擴展閱讀:

截至2020年9月根據聚美優品最新發布的公告,該公司已接受以公司創始人陳歐為首的買方團提出的私有化方案。根據協議,買家將立即開始要約收購聚美優品所有非買方擁有的已發行A類普通股,價格為每股2美元或每股ADS 20美元的現金。

聚美優品表示,預計該交易在今年二季度完成,之後該公司將成為陳歐直接全資擁有的私有公司,從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退市。不過據媒體報道,與聚美優品四年前首次提出私有化時的境遇類似的是,部分中小股東依然認為該公司私有化價格過低,對方案持有異議。

2. 王懷南面對傳聞他回應說了什麼

9月26號的時候網上爆出了寶寶樹裁員和創始人出走的消息,這件事情得到了大家的高度重視。不過就在某天下午的時候他對此表示了回應,說是為了引進新人員,而且他也不會重新找工作。

雖然股票下滑,但是王懷南的重點並不是寶寶樹的股價,而是長期的市值管理和走向。而且現在寶寶樹公司的發展還是很好的,每個月都有超過一個億的活躍度。作為創業人的王懷南表示自己是不會離開屬於自己的戰場的,他也很愛才,會繼續培養自己的優秀同事,他作為創始人,他自然是希望自己的產業能夠發揚光大的,而不是走向落寞。

如果我們從王懷南的角度去看這個事情的話,我們其實也可以體會到作為一個創始人的不易,比起他退出這個項目,更大的概率是為了這個事業一直奮斗下去。

3. 寶寶樹遞交招股書了嗎

6月28日訊,今日晚間,寶寶樹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士丹利、海通證券、招商證券國際,首席財務顧問為UBS,聯合財務顧問為復星恆利。

4. 寶寶樹27日港交所掛牌交易 發行價6.8港元發售2.5億股

寶寶樹在香港上市的消息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在今天(11月26日)寶寶樹正式發布公告稱股票會在27日登陸港交所,每股發行價為6.80港元,扣除相關費用後的募集資金約16.09億港元,全球共計發售超過2.5億股。

寶寶樹在6月28日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招股書顯示寶寶樹在2015年到2017年總收入分別為2億元、5.1億元、7.3億元,在2018年上半年為4.1億元,收入主要來自三個部分分別是廣告、電商(直銷和平台)、知識付費。上半年寶寶樹的盈利為1.23億元。

寶寶樹在2007年3月8日正式上線,在發展的過程中經過了多輪融資,比如在2008年獲經緯中國領投A輪1000萬美元融資;在2011年完成了B輪融資;上市前寶寶樹的第一大股東為創始人王懷南家族,持股26.09%;第二大股東為復興,持股為24.84%;第三大股東為未來教育集團,持股比例為10.18%;第四大股東為阿里巴巴,持股比例為9.90%。

據媒體報道寶寶樹本次IPO的聯合保薦人為招商證券、海通國際和摩根士丹利;寶寶樹的上市一直受到了阿里的關注,而且在上市前夕,寶寶樹獲得了阿里的增持,這對寶寶樹的上市更為有利。

寶寶樹現在主打社區和電商,通過社交元素和平台優質的內容來吸引用戶,而且現在寶寶樹已經開始布局知識付費,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在2017年寶寶樹的平均月活躍用戶為1.39億,是中國最大、最活躍的母嬰社區平台,為很多年輕的家庭提供了更好的育兒知識,現在寶寶樹正式在香港上市,將會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5. 美貌的快樂,你想像不到

不得不講,人人都是看臉的lsp(嗶)。

寧波小張被浴室玻璃門割傷手就能霸榜熱搜,評論全是:希望玻璃門沒有割到小張的臉。


想想要是上這個新聞的是我,彈幕估計就是:希望玻璃門割到館長的大動脈。

小張的快樂,我想像不到。

還有央視主持人王冰冰,就因為長得太可愛了,不僅上了熱搜,隨便被搬了幾個采訪來B站,播放量輕輕鬆鬆幾十上百萬。


比我辛辛苦苦熬夜肝稿強多了,氣得我用顫抖的手打開王冰冰的視頻又看了七八遍,反復體會其中的新聞動向。

還有局座,年輕時那也是十里八鄉有名的俊後生,不僅因為模樣周正,被選去北大學阿語,還傳言當時家境貧寒,全靠全班女生眾籌糧票接濟直到畢業。


真·靠臉吃飯。怪不得他能說「顏值就是戰鬥力」。

無論是 社會 經驗,還是科學調查,確實都證明,好看的人往往可以擁有更多的便利,甚至有不少人因為顏值獲得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圍繞顏值,也誕生了很多消費產業。


01

比起小張、王冰冰,聚美優品的陳歐,才是真正把顏值用到極致,並沉迷其中不可自拔的男人。

如果人生有四季的話,陳歐,在31歲前都是春天。

16歲留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22歲打造在線 游戲 平台GG-Game,26歲獲得斯坦福MBA學位,27歲創立聚美優品,31歲聚美優品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成為紐交所上市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身價超過11億美元,榮登亞洲年輕富豪榜。


再加上不錯的顏值,霸道總裁的模板也就這樣了。


一般來講,帥哥分兩種。一種是帥但不在意的,比如平平無奇古天樂,嫌自己太小白臉,去把自己曬黑了,哪知道曬黑了還是帥,也是難為他了。


再比如統一了全世界審美標準的小李子,顏值給他帶來的快樂,顯然不如一把水槍。


另一種就是知道自己帥,並且隨時要展現這種帥的。著名案例就是曉明哥,動不動就要露出一個「你看我帥嗎」的迷之微笑。


這抹詭異的微笑就是此類人群的標志,它曾經還浮現過在陳思誠、張翰和龍王贅婿臉上。


陳歐就屬於後面一種,他不僅知道自己帥,還要合理利用自己的帥。

在一家企業運營初期,並沒有過多的資金用於PR和宣傳,這時候把所有資源集中在創始人或者CEO上,通過本人的人氣,來為公司創造價值,是互聯網時代常用的炒作方式。

陳歐顯然深諳這一法則,從2010年創立聚美優品以後,陳歐就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上節目上。


尤其是2011年開始加入的天津衛視《非你莫屬》,讓一部分人認識了這個年輕帥氣的CEO。

《非你莫屬》這個節目很神奇,說起來是一檔求職節目,好像是給了求職者們一個機會。事實上,這個節目更像是讓企業高管們展示自己的舞台,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給自己的企業做PR。



不然有哪個腦子正常的管理者,會認為可以在節目上找到合適的員工。

從那時起,陳歐就有意識地開始運營自己的人設了,頻頻拋頭露面,參與各種節目、活動。



同樣是賣化妝品,比起馬雲,年輕帥氣的陳歐明顯更有魅力,聚美優品成立一年,銷售額就達到了1.5個億。

真正讓陳歐進入公眾視野的,還是2012年底,他為聚美拍攝的廣告。一句「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引爆全網,網友爭相模仿陳歐體。



順便一提,當時還有另一個很火的凡客體,挖個坑,有空講講凡客這類文案。


我至今也認為這是企業創始人營銷的經典戰役。創始人親自上陣拍廣告,不是沒人想過,做過。


但是像陳歐這樣,直白、生猛、毫不掩飾的方式,在當年依然讓人震驚。相比老一輩創業者,陳歐這種操作,顯然更容易抓取80、90後年輕人的心。

創始人營銷的邏輯是,創始人與公司是兩位一體的,公司是創始人意志的延伸。雙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陳歐的帥氣,履歷中表現出的才華,以及廣告中的真誠,折服了年輕的消費者們。


這給了他們一種錯覺,既然老闆如此,聚美優品這家公司,必然也是很有情懷的。


02

就在這樣的錯覺中,消費者一路把聚美送上中國第一美妝電商的寶座,又送上紐交所。

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陳歐可以為聚美帶來好的聲望,反過來,聚美出事,也會映射到陳歐身上。

2014年,僅僅上市幾個月後,聚美就陷入假貨風波。一家供應商被曝光偽造品牌授權書在各大平台售假,其中聚美優品赫然在列。

誠實地講,賣假貨這事兒,其實是國內所有電商的原罪。在電商野蠻發展的初期,幾乎都經歷過這個階段。當時這批名單中並不止有聚美優品,但無疑這件事對聚美的沖擊是最大的。


原因很簡單。剛剛上市的聚美如日中天,陳歐儼然是80後領軍人物,而這樣一個偶像,是不該有污點的。

聚美開始逐漸反噬陳歐了。

知道自己帥,且隨時要展現這種帥,其實用一個詞概括就是「自戀」。 自戀並沒什麼不好,但自戀並不是企業家的優良品質。自戀的人難以接受他人的責難,畢竟自己是這個世界的主角,出了問題,更習慣狡辯,或者做出一些過激行為,避免弄臟自己的羽毛。

縱觀中國電商史,面對假貨風波,都不會在一朝一夕間,通過單純言語去做解釋。 是持續服務,逐漸改變。

但陳歐不一樣,陳歐不允許自己的形象受到絲毫損傷,於是一揮手就砍掉了占公司超一半成交額的第三方平台業務,開始轉型做自營。


家道殷實,一路順風順水,長得又帥。一路走來,陳歐從來收獲的,都是鮮花和掌聲。


本來,消費者對平台進行質疑,更像是對所有電商的大考。而陳歐的解決方案,是把卷子給撕了。

不久後陳歐就寫了一篇名為 《你永遠不知道,陳歐這半年在做什麼》 的文章,一再強調無法容忍自己的名字和「假貨」放在一起,把這件事解釋為是聚美的邊緣業務,其他平台也有這種狀況為什麼只指責我,以及這是競爭對手們對聚美的抹黑。


陳歐的自戀在這篇文章的標題上,就特別明顯。普通人會說你永遠不知道我這半年在做什麼,但陳歐會說你不知道陳歐這半年在做什麼。

前者雖然也是甩鍋辯解,好歹只有解釋。 後者這個題目,就透著一股濃濃的,自我憐惜的的味道。

你好歹是一名企業家,是聚美優品的負責人。當你的公司備受質疑時,你的文章難道不該從公司層面出發,應該向公眾解釋「聚美優品」這半年來在干什麼嗎?

相比聚美優品這家公司,陳歐更愛他自己。他可以容忍聚美賣假貨,不能容忍的是假貨和陳歐的名字有聯系。

靠著這篇文章,陳歐的網紅人設算是再次發揮了一絲余熱,短暫地止住了聚美股票的跌勢。

但是治標不治本。陳歐的這種逃避行為,讓聚美的薄弱之處暴露在公眾視野中。


帥氣的臉龐和光輝的履歷拯救不了聚美 ,之後,聚美的股價依然一路暴跌,再也沒回到過巔峰。

31歲前,陳歐是男孩子,是年輕人,是開拓者。他走的每一步,外界都願意給予無限的寬容和追捧。



但是31歲後,進入成熟的年紀,陳歐並沒有展現出男人的擔當。每當碰到指責,陳歐的應對方式永遠是兩個: 1.對手抹黑。2.換個方向。


在砍掉第三方業務平台,轉型自營後,陳歐把寶壓在了跨境電商上。2016 年伊始,身著機車皮衣的陳歐,在年會中發表了「新聚美,夢無界」的主題演講。


在這篇演講中,陳歐將聚美的定義進行了擴展,不再局限於將其看做電商。在陳歐看來,聚美就是聚集美麗,聚美要做的是生態,要在三年內成為中國影響力最大的顏值經濟公司。

上一個如此強調生態的人,叫賈躍亭。

陳歐迷戀於顏值經濟也並不難理解,畢竟他自己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不是因為他長相帥氣,那句「我為自己代言」就不會那麼成功。

但是自戀的人太喜歡從個人感受出發了。

所謂顏值經濟,指的是圍繞顏值而發展起來的消費產業,譬如美妝就是典型。至於如何把這些東西,做成一種生態,就沒人摸得清了。

在陳歐的邏輯中,只要顏值足夠,就能吸引眼球。有眼球就會有影響力,有影響力就有流量,就有錢。但他似乎從沒提過顏值以外的東西。

一個16歲就去新加坡留學的學霸,一個紐交所史上最年輕的CEO,一個被各種成功光環打造的80後領袖,在公司經歷磨難後,唯一得出的結論,居然是顏值造就成功。

不可謂不詭異。

隨後,因為408 跨境稅改新政頒布,陳歐雄心勃勃的跨境電商計劃胎死腹中,這對聚美無疑是雪上加霜。


之後又提出退市私有化,遭來「沒有擔當,沒有責任」的惡評,直到退市失敗,聚美高層紛紛出走,只留下陳歐一人獨木難支。

2014年聚美優品上市時,最高市值曾達到56.5億美元。而到了今年1月,已經跌到2.2億美元。短短幾年時間,聚美縮水了三百多億人民幣,陳歐堪稱把好牌打爛的能手。



聚美曾經嘗試過兩次私有化,第一次的價格是每股7美元。

這一私有化方案受到了強烈反對,因為聚美上市發行價格是22美元。陳歐這種開著聯合收割機割韭菜的行為,自然無法通過。投資人朱嘯虎還送他一個外號:陳七塊。

今年一月,聚美優品偷偷地完成了並股,將ADS與A類普通股之間的比率,由原來的1:1調整為1:10,用來抬高股價。4月,聚美宣布收購所有公開發行股票,每ADS為20美元。

看起來比第一次高了不少,但算每一股,就只值2美元了,縮水近九成。

紐交所也沒有挽留的意思,聚美優品的退市私有化宣告完成。

我願稱他為美股韭神陳兩塊。


03

這幾年,陳歐也不是沒做過正確的決策。

2018年聚美影視投拍的電視劇《溫暖的弦》開播,騰訊視頻和湖南衛視雙雙購入版權,評分雖然不高,成為當時的話題熱劇。只不過豆瓣4.9的分數實在略慘淡,順便還給聚美贏得了「不務正業」的罵名。


在投資方面,聚美投資的母嬰品牌寶寶樹,也在2018年成功上市。這幾年圈內吐槽,現在的聚美,就是靠賣寶寶樹的股份養活自己。

陳歐這幾年在商業上最成功的項目,可能是共享充電寶。


2017年5月,聚美斥資3億元人民幣,一次性收購了共享充電寶品牌街電60%股份。為了街電,陳歐還和王思聰在微博上打起了嘴仗。


王思聰放話「能成我吃翔」。



陳歐回懟「做不成可以做公益」,借王思聰的流量,高調宣傳街電。


如今,街電已經實現了盈利,王思聰確確實實被打臉了。但在陳歐的帶領下,原本在共享充電寶市場先發制人的街電,現在只能和怪獸、小電、來電四分天下,最近美團又高調宣布入局。陳歐的充電寶生意,如今看來也是危機四伏。


現在聚美的爛攤子,恐怕已經不是陳歐刷刷臉就能解決的了。

有時,我覺得聚美優品很像羅永浩老師的錘子 科技 。

1、創始人比公司更出名

2、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創始人的名氣

3、創始人都很自信

對於這類創業者,比起(假裝)認認真真經營企業,不如直接拿自己的顏值、流量和話題性來變現。

你看羅老師,以為自己有成為中國喬布斯的潛質,於是做手機欠債6個億。發掘一下自己的 娛樂 性和話題度,做了幾個月帶貨網紅,上上綜藝,你看這不已經還了4個億嗎?


陳歐說不定也是如此,明明是靠臉起家,卻總以為自己是商業天才。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卻偏偏要靠實力敗掉全部路人緣。

畢竟經營公司不是當明星做網紅,踏入商業世界,沒有什麼是必須圍著你轉的。對資本來說,一張漂亮的臉蛋可太好找了。

人,最難的果然是認清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