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元證券在中證協投行評為第一為什麼股價還是垃圾股一樣低坑了多少中小股東呀
作為一家大本營在安徽的券商,國元證券可以說是近水樓台。尤其是近幾年,創投力量汩汩匯入安徽。然而,國元證券不僅沒能藉助東風躋身一線梯隊,反而越發消沉,業績仍未達到2015年峰值。
國元證券雖身處有著「最牛風投城市」之稱的合肥,卻依舊在一眾券商處於半透明狀態。
9月14日,環球老虎財經發現,國元證券持股43%的安徽安元投資基金有限公司變更了負責人,前者的總裁沈和付成了新的掌門人。
據悉,該投資公司在國元證券頗為重視,半年報顯示,對後者的凈利潤貢獻超過10%。此外,對該券商凈利貢獻超過10%的還有3家。企查查顯示,上述4家投資公司投資的項目多處於安徽。
其押注安徽也不難理解。近幾年,安徽可謂是創投市場中最靚的崽,因此作為大本營在合肥皖系券商,國元證券可謂是近水樓台。
不過即便身處合肥,國元證券仍舊在中小券商隊列「掙扎」。
投行業務依賴皖系企業
「投行+保薦」一直是主流券商的特色模式。
9月14日,環球老虎財經發現,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國元證券持股43%的安徽安元投資基金有限公司變更了董事長以及法人,目前安徽安元投資基金的法人以及董事長均是國元證券總裁沈和付,而在此前上述投資公司的負責人為國元證券董事長。
沈和付是國元證券20年的老將,早在2001年,沈和付便加入國元證券,2014年開始擔任副總裁一職。2019年底,在集團內部的調整下,沈和付辭去國元證券副總裁職務,並於2020年1月起擔任國元投資黨委書記、董事長。
外調兩年後,沈和付在2022年2月回歸國元證券,並由原先的副總裁直升總裁。此次沈和付履新安徽安元投資基金董事長,或與其此前在國元投資的任職經歷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在初始擔任國元證券副總裁的2014年,沈和付開始「跨界」分管投行及債券業務。隨後,沈和付分管這兩項業務近6年。
分管投行業務期間,沈和付帶領投行團隊為國元證券共完成18單A股IPO項目,市場份額佔比為1.34%;作為主承銷商完成36單增發項目,市場份額佔比為1.56%;作為財務顧問完成19單增發項目,市場份額佔比為1.62%。
此番履新基金公司董事長,再加上其投行的背景,國元證券似乎意在「保薦+直投」,壯大投行業務。
此外,與國元證券相關的投資公司不止這一家。根據2022年半年報,對其凈利潤影響在10%以上的投資公司除了上述基金公司之外,還有3家,分別為國元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國元創新投資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股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企查查顯示,4家投資公司投資項目合計超過60個,其中有43家是皖系企業,同時完成IPO的企業有11家,而這11家企業中,由國元證券保薦的有7家,其中最為知名的是有著「游戲界茅台」之稱的三七互娛。
而國元證券「直投+保薦」的模式也是當前券商行業較為主流的投行模式。從整體來看,據 Wind 數據顯示,目前 A 股市場共有 75 家企業由國元證券保薦上市,從地區分布上來看,上述75家中,安徽省企業有 49 家,佔比為 65%。
也就是說,安徽地區的企業為國元證券的投行業務出了不少力。
身處「最牛風投城市」,卻被遺忘在「角落」
跟「三中一華」等巨頭相比,國元證券僅能稱之為中小券商,即便有「最牛風投城市」合肥做後盾,國元證券近幾年的發展仍不如意。
近兩年,安徽可謂是刷足了存在感,逐漸逆襲為中部城市的頂流,省會城市合肥更是被冠以「最牛風投城市」的美名。
而安徽的大爆發要追溯到2006年,彼時國務院出台《關於促進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見》,內容顯示確定促進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這6個中部城市的崛起。當時的安徽平平無奇,GDP僅排第四,發展情況不如湖北、湖南、河南。
十年後,國務院發布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其中安徽的8個城市被劃入;2019年,隨著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發布,安徽正式被納入長三角,這就意味著,與江浙滬有了同樣的發展機會。
在上述文件發布的期間,安徽的經濟實力突飛猛進,人均GDP從不足1萬到現在的6萬元,中小企業的發展更是呈現出方興未艾的態勢。
與此同時,這片土地上創投的身影越來越活躍。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創投主要城市的融資事件達到1.14萬例,其中合肥就有248例,這一數字較2020年相比增長100%,是Top15城市中融資增速最快的城市。同時,去年合肥簽約重點項目超1400個,再創新高。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16個,同比增長77.8%。
而國元證券正身處在這樣一個創投土壤極為肥沃的地區,本應借著東風扶搖直上,然而縱覽其近10年的發展,卻仍是偏於一隅。
從財務數據來看,2015年至2022年上半年,國元證券營收分別為57.73億元、33.76億元、35.11億元、25.38億元、31.99億元、45.29億元、61.10億元、24.46億元;同期應對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7.84億元、14.05億元、12.04億元、6.70億元、9.14億元、13.70億元、19.09億元。
顯然,借著2015年的牛市,國元證券狠狠的刷了一波存在感,而從2016年至2018年,國元證券盈利能力下滑,雖然從2019年開始凈利潤逐步上升,卻再也沒能回到其巔峰時期。
據中證協披露的2021年證券公司業績排名,國元證券總資產、凈資產分別排名第23名、第22名,投行業務為其優勢業務,行業排名第21名。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證券成立時間僅比國元證券早兩年,前者早已成為業內標桿般的存在。
據悉,中信證券成立之初並不同於其他券商涉獵自營和委託理財業務,而是專注於投行。具體來看,2003年,中信證券承銷的長江電力公開發行上市,中信以此在當年的股票融資額排名市場第一。隨後,中信頻繁參與大投行項目,其作為主承銷商或聯合主承銷商參與了中國銀行、中國國航、保利房產、江山化工、工商銀行5單IPO項目,還擔任中國人壽、廣深鐵路、平安保險、中國鋁業、中信銀行等的A股主承銷發行,可謂是碩果累累。
此外,背靠中信集團的中信證券一直在北京運營,背景硬再加上處於上市公司多的地方,經濟發達,讓中信證券的發展如虎添翼。
而」三中一華「中的另外幾家券商,比如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以及華泰證券亦是抓住了投行業務大爆發的契機,再加上背景硬以及身處北上廣一線城市,本土上市企業多,又有政策的加持,其發展在一眾券商中脫穎而出。
當下,券商投行格局已定,「三中一華」占據了絕對的頭部位置,中小券商要想突圍,並不容易,即便是有「背靠」合肥,國元仍心有餘力不足。
「落寞」內因
若背景、地域等因素導致國元證券未獲得先發優勢而發展平庸,那麼自身的經營則是其淪為中小券商的重要內因。
2018年,作為國元證券的水逆之年,公司2018年年內累計涉及「16丹東港」、「17盛運01」、「16千里01」等共計9隻違約債。公司期末單項金額重大並單項計提壞賬准備的應收賬款壞賬計提達2821萬元,其中未兌付債券賬面金額達1.24億元。
踩雷之下,國元證券需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彌補。根據老虎財經梳理,2017年至2022年上半年,國元證券資產減值損失分別為1.3億元、1.61億元、3.69億元、4.87億元、1.28億元。根據國元證券2022年半年報,公司還與亞星公司、朱蘭等存在股權質押糾紛,涉及金額近4億元。
除了「踩雷」外,國元證券在保薦項目上同樣不盡如人意。
去年12月,有媒體報道稱,2020年國元證券共保薦A股上市公司9家,其中有5家公司在當年出現業績下滑;近三年,國元證券共保薦12家公司進行A股IPO上市,有7家在當年出現業績下滑。
其中,華業香料、國盾量子、通源環境這三家公司目前在二級市場仍未有大券商深度研報覆蓋。華業香料還曾在上市過程中讓國元證券的保薦人接過罰單。
另據上海證券報稱,近10年來,在國元證券保薦的IPO項目中,甚至還有一些上市後連續三年業績滑坡的案例,如2016年上市的黃山膠囊、2014年上市的應流股份、2012年上市的明星電纜等。
而在各項業務「失控」下,國元證券的管理層也出現動盪。2020年以來,國元證券董事長、總裁、副總裁、會計師等,均有變動。
Ⅱ 丹東到韓國的船什麼時間有票價是多少
丹東—韓國仁川客貨班輪航線
周二/當日進出丹東港
周四/當日進出丹東港
周六/進丹東港
周日/出丹東港
票價倉位不同,價格不同,另外,帶貨的、個人、團購、旅遊團等都不一樣。大約五六百元到一千二三百元之間吧。
Ⅲ 600190 G 錦州港公布重大事項待有誰知道
G 錦州港600190
大連港鯨吞錦州港東方集團「待市而沽」
8月28日,下午剛剛收市,G錦州港(600190.SH)突然收到上交所的停牌通知。當晚公司發布公告,因重大事項,公司股票即日起停牌。
當天,G錦州港漲停報收。
8月29日上午,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G錦州港的停牌起因於公司股權變動:公司第二大股東錦州港務局擬將其持有的G錦州港股權轉讓予大連港務局,隨後要約收購G錦州港B股,如果成功,則將控股G錦州港,兩家港口資源的整合,也將隨之展開。
港口資源大整合
接近錦州港的一位人士介紹,目前,遼寧省主要有三個港口,其中錦州港作為礦產和能源的出口,營口港則作為東北糧食的出口,另外還有丹東港,規模較小,而大連港則因為其得天獨厚的優勢,走的是多元化發展的路子。
"大連港一直在謀求做大做強,力圖成為一個國際性港口,而且,這一訴求得到了大連政府方面的支持。"上述人士稱。
據悉,2006年,大連港重點項目投資就達到40億元。不過,"現在大連港距離國際性港口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大連港除了需要擴建吞吐能力外,還要將周邊如營口港、錦州港進行整合,然後與青島港、天津港等環渤海港口合理分工,才能在與韓國釜山港等國際性港口的競爭中占據優勢。"聯合證券分析師朱遠頌認為。
朱指出,錦州港口年吞吐量近2400萬噸,是北方重要的樞紐港口,也是東北亞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口。
今年初,大連港的控股公司大連港集裝箱股份有限公司多次與錦州港方面接觸,並最終參股錦州新時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錦州港由此成為大連港第一個外地投資的碼頭項目。
"對於錦州港,大連港志在必得。"知情人士稱。
關於收購錦州港一事,"我們和有關方面已經談了好幾個月。"8月29日,大連港一位高層透露。
巧合的是,8月22日,由錦州市長劉志強帶隊的錦州市政府考察團來到了大連,並且與大連市長夏德仁會晤。"其主要目的就是與大連方面商談錦州港與大連港資源整合等事宜。"上述知情人士稱。
另一方面,"大連港一直打算在A股上市,但是IPO的時間成本很大,收購G錦州港可以看作是大連港借殼上市的一次戰略布局。"蔚深證券劉國宏認為,"G錦州港算是一個比較干凈的殼資源。"
劉國宏分析指出,從可行性上來講,股改之後,大股東的股權被稀釋到27%,如果大連港收購錦州港務局15.85%的股權成功,再加上公司1.1億股B股的要約收購,與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將相差無幾,如果再在二級市場收購一定數量的流通股,控股地位將不難獲得。
8月29日,錦港B股(900952.SH)報收於0.365美元。
東方集團待價而沽?
目前,G錦州港第一大股東為東方集團(600811.SH),持有股份27.13%。
在大連港這起收購行動中,東方集團無疑很關鍵。"東方集團早有退出G錦州港的打算。"知情人士稱。東方集團的掌舵人張宏偉也曾對媒體表示,將來不排除賣出錦州港股權的可能。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G錦州港的經營一直沒有起色,與同為A股上市公司的天津港、鹽田港和寧波港等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這也可能是張宏偉萌生退意的原因。
但是,東方集團的一位相關負責人士稱,東方集團現在並沒有轉讓G錦州港的股權。
業內人士認為,東方集團之所以沒有將股份直接轉讓給大連港,可能是希望賣出更高的價格。
"港口本來就取決於天然的地理優勢,現在的港口資源非常稀缺,能開發的港口數量有限。"劉國宏稱,近年來,我國已成為世界港口投資的焦點,環渤海、珠三角和長三角洲區域正是港口投資的主戰場。
和記黃埔高層曾公開表示要收購錦州港,並且與張宏偉有過多次接觸。
"錦州港是個油港,與中石油戰略布局相關,所以也是中石油爭取的對象。"上述接近錦州港高層的人士稱。公開資料顯示,中石油全資子公司錦州石油化工公司目前持有G錦州港8.82%的股份。
"東方集團把股權賣給誰,現在還很難說,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東方集團將股權轉讓,肯定會大賺一筆。"上述業內人士稱,如果東方集團將股權轉讓給了大連港以外的投資者,將來有可能爆發一場G錦州港的控制權之爭。(21世紀經濟報道)
Ⅳ 上海房價降了嗎
上海房價降了?
眾所周知,這輪上海房價微降,根本動力是政府對新房的限價,而不是市場原因。譬如龍湖天璞,如果沒有政府強制干預,絕對不會以5萬多的單價開盤。標桿項目降價,帶動周邊二手房降價潮
這波限價,更像是一個政治任務。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對投資現象的打擊和三四線棚改政策的收緊
一、打擊投資現象怎麼說?
1、經濟學基礎
經濟學基礎理論告訴我們,經濟發展自身是有周期的,一直在波動中發展。政府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者平抑波動的角色,經濟火的時候讓你不要特別火,經濟冷的時候讓你盡快走出低谷,保障經濟平穩發展,社會長治久安
2、目前狀況
而現在又到了政府打壓經濟過熱的時候了,所謂「鷹派」上台。經濟過熱,意味著泡沫嚴重,泡沫發生在各種具有投資投機性質的交易中,股市基金債券房產等等,政府打壓的也是這些產業,因為實體經濟難有泡沫,而且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所以大家看到今年上半年投資市場一片哀鴻遍野,股市下跌,甚至國企都退市。債券也開始違約,這是之前從未有過的,為了打壓泡沫,政府不惜打破剛性兌付,不允許借新債補舊債,導致大量債券無法付息還本,甚至丹東港這樣的大型國企都出現違約。房產也有投資屬性,肯定也在打壓之列。政府想得明白,你們都去炒股票炒房了,投機倒把比踏踏實實做企業賺的還多,公司都拿錢買房了,誰還專心做實業
3、房產的特殊性
不過相較而言,房產的跌幅是最小了,即抗跌能力強。因為房產始終是有成本在後面托著,而且影響太大了,政府也不想真的看到房產崩盤。所以房產有泡沫,但是是鐵打的泡沫,你打不動的
4、政策不可持續
對經濟的打壓有些像化療,央行的緊縮政策不僅打壓了這些泡沫,也會對實體經濟產生巨大負面作用。龍湖萬科都貸不到款,各種工廠就能難了。所以緊縮財政政策是不可持續的,點到為止,不會真把經濟搞垮了,泡沫打打差不多就該收了。收緊政策收回,經濟就又恢復活力,甚至會出台刺激政策,經濟再次陷入過熱,又會進入下一個循環
5、限價會更早收回
另一方面,房產行業的打壓已經過重了,限價限簽導致開發商資金無法迴流,財政緊縮導致融資困難,開發商沒錢,繼而土地流拍。土地流拍,政府土地財政難以為繼,各種政績、刺激政策無法實現,這對於政府肯定不是一個好的結果。所以在這個層面,限價政策也不會持久。限價一旦放開,價格觸底反彈。所以目前應該是最好的入手時機,政府將開發商利潤,大概有幾千億,強制分配給了購房者,每個購房者都能得到幾十萬的實惠。不要想著再等等,在最低點買入,普通老百姓沒有這么強的操盤能力。巴菲特都做不到最低點買進,我們散戶見好就收。限價政策頂多持續一年,現在已經9個月了
二、棚改制度是什麼?
1、棚改的緣由
關於房地產這個行業弊病大家的認知和基本判斷是一致的:中國房地產的兩大問題:1、供需錯配:人口流入的城市供應量少,相反人口流出的城市供應量很大;2、調控錯位:調控政策偏重於易於操作的抑制需求,而不是增大供給。
所以三四線城市積累了大量庫存,難以去化,很大程度影響地方政府土地財政的持續。所以去年下半年以來,地方政府聯合國家開發銀行推出了棚改貨幣安置計劃。即,借錢給開發商,鼓勵開發商拆遷補地,而且之前拆遷補房,現在拆遷補現金。拆遷補償大於房產市值,大家也樂於接受,拿拆遷款買碧桂園大戶型洋房去了。前期是一個非常好的改善過程,大多數全款購房;到中期大家發現房價開始上升,拿了拆遷款做首付,能買多少套買多少套,一起將房價再次推高
2、棚改貨幣化結束
到今年7月份,地方政府去庫存結束,棚改許可權收回國家開發銀行總行,地方政府再也沒許可權推動拆遷
為了限制市場冷下來房價下跌,100多個城市先後出台限售政策,買房2-5年內不允許出售,通過限制供應,避免市場崩盤
3、跟上海有什麼關系
為了避免棚改貨幣化這部分資金流入北京上海,實現不了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策略,北京上海繼續限購
在三四線城市市場遇冷時,也同步限制北京上海價格,避免剩餘資金流入
4、開發商開始跑路
棚改政策結束,購買力提前被透支,韭菜已經割完,開發商准備逃跑,所以綿陽等三線城市開始出現土地流拍
5、小結:
(1)三四線城市下跌符合經濟學規律,需求供給,自然應該下跌。但是計劃經濟下不存在經濟危機,為了避免房地產市場崩盤,政府通過限售等政策,取消房產二級市場流動性。不讓你賣了,你怎麼崩盤
(2)上海北京等城市價格下跌完全是人為壓制,人口持續流入,需求依舊旺盛,政策放開勢必觸底反彈
Ⅳ 朝鮮的新義州特首楊斌是哪國人
楊斌是荷蘭藉中國人 ,剛獲委任為朝鮮新義州特區首長的荷蘭藉中國人楊斌,因涉嫌逃稅,10月4日五時在沈陽被扣查,新義州發言人證實此事。
報導指引中國官員說,楊斌今早前往新義州前被當局拘查。
中國新聞社今天上午簡短地報道了這一消息。
內地傳媒日前報導,沈陽的稅務機關,已經向楊斌持有的歐亞實業公司,及有關企業發出通知,要求清付拖欠的稅款。
本身亦是本港上市公司歐亞農業主席的楊斌,上星期減持了的歐亞股份,令他的持股量,降至少於五成。
楊斌承認拖欠1000萬元人民幣稅款
(沈陽綜合電)新近被任命為朝鮮新義州經濟特區首長的歐亞農業控股主席楊斌,昨天承認拖欠1000萬元人民幣的稅款。不過,他強調這些稅款與香港上市的歐亞沒有關系。
中新社星期三報道,沈陽地方稅務集團已向歐亞集團和有關的企業發出通知,要求清交拖欠稅款。雖然早在7月就有消息說楊斌因涉嫌逃稅而遭調查,但這是中國官方首次證實有關消息。
楊斌昨天在歐亞集團的沈陽總部召開記者會說:「這件事與歐亞農業控股無關,主要涉及歐亞在旅遊業和房地產的投資。」歐亞農業是香港上市公司。
他補充說:「那主要是建築和房地產稅。」
楊斌說:「我們必須交稅的期限在10月12日到期,這事我們已經跟沈陽稅務局討論了。」
《國際金融報》早前曾經報道,楊斌的問題應是出在沈陽荷蘭村的建設。報道指他在有關項目中涉嫌違法使用土地,把計劃進行生態農業開發的荷蘭村變相搞成是房地產項目,同時涉嫌逃漏稅。
楊斌7月上旬前突然離開沈陽,有報道說他潛逃出國,不料他近日突然現身,而且成為朝鮮新義州經濟特區的首長。中國官方對此反應低調。
在香港,歐亞農業的股票星期一停牌,公司宣布主席楊斌一周內第二次出售所持的公司股票,使楊斌在公司的股份減少至46.7%。
由於關注有關公司的透明度,一度是市場寵兒的歐亞的股價在最近幾個月下挫。
另一方面,楊斌說他將展延到韓國。他原本是要去韓國安排讓外籍人士可以不必申請簽證進入朝鮮新義州特區。
他說,從星期二開始外國人可以免簽證進入特區是未經授權的說法。由於朝鮮的阻止,這事並沒有發生。
他在記者會上承認:「這是我個人的錯誤。」
他將展延到韓國和日本,以便集中解決簽證問題和一個大難題:建造圍牆把新義州與朝鮮其他地區分隔開來。
楊斌說,他希望建造一道臨時的圍牆直到永久性圍牆建好為止。
韓國聯合通訊社在發自北京的一則報道中說,由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任命的朝鮮新義州經濟開發區特首荷蘭籍華裔富商楊斌,星期五早晨在沈陽被中國警察扣押。
報道引述一名中國官員說,楊斌是在准備前往新義州的時候被拘留的。
目前這個報道沒有得到相關方面的證實。
韓國聯合通訊社報道說,雖然楊斌被捕的原因還沒有被宣布,但是此間的外交消息人士說,他的被捕與逃稅,股市投機和非法房地產交易等問題有關。
報道還說,中國政府星期四已經指令邊防部門阻止楊斌到新義州。
討稅
據"中國新聞社"報道,沈陽地方稅務機關已向楊斌為法人代表的歐亞實業公司和有關企業發出通知,要求其清交拖欠稅款。
不過,報道說,楊斌本人在一次記者會上表示,這次稅務事件並不牽涉他的企業歐亞農業。他說,事件所牽涉的是歐亞在旅遊和房地產方面的投資。
楊斌創辦的歐亞實業公司總部就設在遼寧省省會沈陽市。該公司已經在香港股市掛牌上市。
中國傳媒一直有關於楊斌的公司涉嫌非法使用土地和逃稅的報道。楊斌本人一直否認這些指稱。
路透社的報道說,楊斌在沈陽舉行的一次記者會上表示,有關指稱所牽涉的主要是建築和房地產方面的稅項,總計達1,000萬人民幣左右。
楊斌更聲稱,繳納稅款的限期為10月12日,而他們已經與沈陽稅務當局就此進行討論。
朝鮮設新義州特區 中國丹東將最先獲益
據聯合早報報道,朝鮮設立新義州特區,中國的丹東可能成為最先的獲益者。
但是,據中國媒體報道,該地的經貿官員卻已經擔心在未來的實力對比中可能落後。他們指出,中國「開放城市」的政策優惠對提升丹東的競爭力已經沒有多大實質意義,「能夠爭取到特區政策當然是最好的」。
中國《財經時報》報道,丹東外經貿局長孫坤承認,如果新義州特區如計劃所列順利實施,肯定會「加速韓國資本和企業邁向丹東的步伐」。
因此,朝鮮設立新義州特區的計劃如果能順利落實,中國的丹東將成為最先的獲益者。但孫坤同時強調,由於新義州特區目前只有框架(基本法)出台,其具體細節尚未落實,新義州「特區」局面還並不清楚,所以,目前一切對策還都處於「調研」階段。
丹東外經貿局的另一位官員蘇任透露,9月22日,以中國國家外經貿部亞洲司主要負責人為首的一個調研組已經抵達丹東。調查組成員還包括中國駐朝鮮大使館商務參贊、遼寧省外經貿廳副廳長以及遼寧省外經貿廳貿促處處長。孫坤否認調研組專為新義州特區事宜而來,但承認那「也是調研的主要議題之一」。
對丹東「意義重大」
蘇任說,由於中朝貿易超過70%的份額經由丹東出入,又有30%的中國出口產品是為丹東製造,所以200米外的新義州設立特區,對丹東絕對「意義重大」。
根據丹東外經貿局提供的資料,去年,中國與朝鮮的貿易總額為7億3986萬美元(朝鮮的對外貿易總額為20億美元),其中出口為5億7313萬美元(約10億新元),這兩個數字中有分別47.5%和54.7%是經由丹東口岸完成的。
同時在中國對朝鮮的出口產品中,有價值1億7080萬美元是丹東市地方完成,佔中國對朝鮮總出口額的29.8%。自1990年以來,丹東與朝鮮之間進出口年增平均達20%以上。
蘇任分析,由於至今為止中國是朝鮮最大的貿易夥伴,丹東和新義州又分別是兩國經貿的「主力」,而新義州特區的設立對基建——例如電力、道路、供水及通訊等多方面——的要求提高,包括新建企業所需大多數通用設備將由中國進口,所以,丹東的外貿機會可稱「千載難逢」。
但他同時承認,從長遠看,丹東也將面臨更大壓力。丹東市外貿局的一位處長還擔心,不定再過幾十年,現在存在於東、西岸之間巨大的反差將「倒置」。即是說,丹東有可能被對岸的新「特區」遠遠甩在後面,與現在的情況恰恰相反。
他承認現在這樣說有些「危言聳聽」,但如果新義州特區如期設立,新政策並得以順利實施,而丹東方面不能抓住這個機遇,尤其是政策上沒有相應調整,這種可能「並非不存在」。
韓國《朝鮮日報》的消息說,朝鮮新義州特區將實行14%的所得稅稅率,這比中國的經濟特區最低15%的下限還要低1個百分點。
「丹東在這些年已經比其他地區有所落後。」那位處長說,「國家給予的政策不夠,甚至一直在『抽血』,撤走了很多工業。」他坦言,如果國家依舊不給予丹東政策上足夠的重視,丹東可能越落越遠。
他說,丹東現在屬於「沿海開放地區」,早年沒能夠進入「沿海開放城市」的行列。而如今,這些「開放城市」的政策優惠已經沒有多大實質意義。所以,「能夠爭取到特區政策當然是最好的」。
「現在可能是契機」
他說「現在可能是一個契機」,並且透露,相關問題已經在丹東各部門分頭研討,不久可能會組織「一起研討」。
另據《中華工商時報》報道,朝鮮宣布將朝中邊境城市平安北道新義州市指定為經濟特區後,丹東的鋼筋、水泥等建築材料價格上漲,據有關人士分析,丹東的房地產價格可能也將借勢上揚。
報道說,丹東市市民對朝鮮指定新義州為特區的「舉措,震動很大。人們普遍認為丹東將迎來無限的商機。但有人持不同看法,這是由新義州所處的客觀周邊環境所決定的。
丹東坐落在遼東半島經濟開發區東南部,地處鴨綠江與黃海交匯處,與朝鮮的沿江邊界有超過306公里,並與新義州隔江相望,是中國大陸海岸線北端的起點。
丹東市總人口240萬,城市區人口70萬,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都很發達。丹東港除國內航線外,還開通了通往日本、朝鮮、韓國、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的70多個港口的海上航線。
Ⅵ 請教股票專家推薦5—6元的股票
中信銀行H股發行的國際管理層路演昨天在香港正式啟動,當天便感受到來自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巨大認購熱情。接近承銷團的消息人士透露,初步定價區間為每股4.72至6.17港元,集資額最多將達301.7億港元,成為今年香港籌資最多的新股。
據消息人士透露,一天內H股申購訂單認購倍數已超過5倍,以此需求狀況預計發行價格將有可能在6元/股以上。同時,通過最近境內管理層持續的推介,境內機構投資者對中信銀行的估值及申購熱情也在升溫。
記者從發放給機構投資者的初步招股資料獲悉,中信銀行H股發行已確定4名基石投資者認購,認購金額達16億港元。H股初步招股資料顯示,4家基石投資者承諾認購16億港元中信銀行H股。與中信銀行及其聯席全球協調人達成協議的4家機構投資者分別是,日本瑞穗企業銀行、中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中國人保股份公司以及中國人壽(集團)公司和中國人壽股份公司。他們分別承諾在中信IPO時認購價值4億港元的H股,其中中國人壽(集團)公司將與中國人壽股份公司平分4億港元的認購金額。另據消息人士透露,中信國金及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也將認購合共價值12億美元的股份。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機構投資者青睞中信銀行的主要原因在於目前境內股份制銀行同質化競爭現狀下,中信銀行特有的差異化戰略及未來可能帶來的市場預期。在前期路演過程中,中信銀行多次強調自身定位為一家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的中國商業銀行,並且體現出差異化。由於我國金融業實行分業管理,普通商業銀行不能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而中信銀行依託中信集團全方位的綜合金融平台,可以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從而與競爭對手區分開。中信銀行依託中信集團綜合金融平台,與集團下屬的證券、基金、保險、信託等各類金融公司交叉銷售、交叉客戶推薦、協同營銷,並共享客戶信息,根據客戶要求,共同開發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離開了綜合金融平台,有很多產品和服務就無法提供。它們構成了中信銀行的長期競爭優勢。
管理層在路演中就交叉銷售問題舉了一個案例:近期中信銀行的兄弟公司中信信託開發了「錦綉一號」集合理財產品,該產品利用中信集團的綜合金融服務平台進行私募股權投資。該產品投資門檻很高,最低投資額為1000萬元,一般投資者很難企及。中信銀行針對該問題,將1000萬元拆分成20份,投資者只要50萬元就可以進行投資,分享我國快速發展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高收益率。而中信銀行從投資額中收取2%的手續費,提升了零售銀行業務的產品線和收益。「錦綉一號」受到了消費者的熱烈追捧,銷售期為4月10日至19日,但正式銷售尚未開始,在中信銀行代銷的5億元額度已被預約一空。像這樣的產品是中信銀行的競爭對手所不容易模仿的,將為中信銀行帶來長期競爭優勢。
其次,對於中信銀行的傳統優勢業務即公司銀行、國際業務、資金資本市場業務,中信集團的綜合金融平台也可以通過客戶推薦、協作開發、協同營銷等措施帶來差異化,進一步鞏固這些業務的固有優勢。例如,在長江電力、鞍山鋼鐵等案例中,中信銀行與中信證券合作提供了證券承銷、銀行授信、理財等綜合服務。
在目前國內最為關注的零售銀行方面,中信銀行管理團隊表示,該行依靠中信集團強大的股東背景形成了後發優勢,且初顯成效。我國零售銀行業與短道速滑有很多相似之處,人才流動很快,消費者忠誠度不高,資金充足,形成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中信銀行目前作為零售銀行的行業追趕者,可以在消費者教育、支付渠道建設、市場開發、產品開發以及人才積累等各個方面節省大量成本。同時,中信銀行在學習其他銀行的過程中,並非簡單復制競爭對手的產品,而是通過創新和差異化,依託競爭對手所不具備的中信集團綜合金融平台優勢以及自身已有的對公業務優勢、資金資本業務優勢,以「一站式高端個人理財服務」為切入點,通過公私聯動,將公司客戶轉換為零售客戶,形成差異化來開發零售銀行業務。中信銀行依託這些優勢來發展零售銀行業務,就類似於微軟依託其操作系統壟斷市場的優勢來發展其瀏覽器,具有較難復制的競爭力。這些差異化戰略使中信銀行獲得了成功。2004年-2006年,該行零售銀行貴賓客戶數年均增長88%,貸款余額及交易量均實現三位數增長;2006年末零售存款突破1000億元大關;信用卡從2003年開始發行,到2006年12月實現當月盈利。這些,都是中信銀行後發優勢的具體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