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位達人能告訴我有關於威廉.歐奈爾簡歷
威廉·歐奈爾是華爾街最頂尖的資深投資人,在華爾街上叱吒風雲。
威廉·歐奈爾說:「在美國,每年都會出現許多大好良機,你應該隨時准備掌握這些機會。你將會發現一粒小小的橡樹種籽,也可以長成巨大的橡樹。只是辛勤工作,就可能成功。在美國,一個人的成功之道就在於決心與毅力。」
1956年,他曾經研究多位在股市中成功人士的投資之道。也曾經下功夫研究過去幾年表現最優異的股票,其臨發動前的共通性。設計出一套觀察個股表現的模式,名為CANSLlM,每個字母都代表潛力股在爆漲之前的共通性。
股市當中最重要的是選股的策略。選股是投資人必修學分。
歐奈爾認為,選股首先要研究以前領漲個股的個性,學會分辨這只股票在起「飛」之前其走勢有什麼特徵。
歐奈爾不厭其煩地對歷年來美國股市中領漲個股進行了全面的分析。
歐奈爾研究了從1953年至1993年,40年來500家年度漲幅最大的股票,讓數據說話:
有3/4的個股在大漲之前的季報中,每股收益比上年同期增加了至少30%;
在1970年~1982年期間,表現最傑出的股票在其股價起動前4、5年間,年均業績增長率為24%;
對1953年至1993年期漲幅不俗的個股研究中,發現95%的公司是因為在該行業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一個共同點就是給社會帶來令人振奮的新產品和新理念;
其中95%的公司在其業績和股價出現突飛猛進之前,其流通股一般不多於2500萬股;
每年漲幅居前的,在他們股價真正大幅度攀升之前,其平均的相對強弱指標為87%;
在1953年~1985年的30多年間,表現出色的股票,其上揚之前的平均市盈率為20,而同期,道。瓊斯工業指數的成分股,其平均市盈率為15;
分析1953年~1993年,漲幅最高的股,其中2/3的黑馬是板塊運動的一部分;發現,歷史上的大黑馬,他們最重要相同的一點是:銷售額和利潤增長表現強勢;
任何大黑馬在其股價出現高點之前,有兩、三年的時間,贏利是以一種加速度的方式遞增的;
在價格巨幅攀升之前,成交量均明顯放大;
在股價出現突破上升之前,均有較長時間,常是幾個月在某個價格區間停留;
所有這些股票在股價的主升浪開始之前,均有一段時間的調整,即表現為股價下滑和平台整理,而且這種調整通常是由於大盤下跌或者調整的因素造成的,當大盤企穩,這些股票則是率先上漲的股票;
根據測試,在任何時候,股市中只有2%的股票會符合CANSLIM的選股原則。
那些領導市場向上的龍頭股一定是在這2%之中。
威廉·歐奈爾是一位毫不保留的樂觀主義者。
他勤於思索,善於總結,勇於實踐,樂於教人。他更像是一位諄諄教導,並且身體力行的老師。
他開辦多期免費投資講座和收費教程,講授他的投資原則;
1973年,創建了「歐奈爾數據系統公司」,建立了龐大的數據圖表中心,為普通投資者服務;
1984年,創辦了《投資者商報》,給投資者提供最可靠也最急需的金融統計數據;
1988年,將他的投資理念寫了本書《如何在股市中賺錢》,被亞馬遜書店評為 「五星級」。
歐奈爾認為,經驗告訴他的是,市場的變化很小。市場還是有一定的周期,相同的事情往往在每個周期里都會發生,不同的只是市場的參與者。
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領悟復雜的美國股市,找尋規律,總結出了C-A-NS-L-I-M選股七法。
歐奈爾對美國股市中歷年來漲幅居前的股票的研究發現,所有的這些股票在其股價出現大幅度上漲之前,都符合這幾條原則。
C-A-N S-L-I-M 的實質是投資這樣的股票:基本面情況好,銷售額和盈利增長很快,且這種增長是由公司推出的新產品或新服務帶來的。並且投資者應努力選擇一個最佳買入點,即在突破前期平台,然而還未大幅度飆升的時候買入。
即:個股的基本面亮點;介入時機:大盤背景,個股拐點。
買入強勢創新高的股票
歐奈爾的買賣原則是在1960年初步形成的。
此前他對前幾年成績最佳的共同基金作了深入細致的研究。
如他發現德瑞福斯基金(Dreyfus Fund)在1957年-1959年表現卓越。當時,德瑞福斯基金是一個相當小型的基金,其所管理的資金大約只有1500萬美元,然而在傑克·德瑞福斯的經營下,該基金的投資報酬率卻是其他競爭對手的兩倍。於是他設法拿到該基金的季報,研究其投資方法。仔細分析了幾年來德瑞福斯基金新買的100多個股票,驚奇地發現每個新增股票的買入價是上年該股票的最高賣出價。而且該股票在創下新高之前,形態比較好。
傑克.德瑞福斯是點陣圖表專家,買股票完全基於該股票的市場表現,只在該股票突破阻力位,創下新高的時候買入。
「我從這項研究中獲得一項重大發現,即是要購買上漲潛力雄厚的股票,不一定要選擇價格已經跌到接近谷底的股票。有時候,創新高價的股票前景可能更是海闊天空。」
在新一輪牛市開始之初,成長性好的公司往往最早發動,並成為大盤的領漲股,在此期間,這些股票通常屢創新高。
一旦大盤結束調整,最先向上反彈回升創出新高的股票,幾乎可以肯定就是領先股。在多頭行情里,不斷創新高的過程會一再發生,大約持續3個月。最後創新高價的股票數量通常不少。
可是,無論在70年代,還是80年代,或者90年代,歐奈爾問過許多個人投資者,98%的人認為他們不會買入創下新高的股票,他們認為價格太高了。
大多數投資者,無論是市場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老手,都傾向於購買從頭部下跌,或者已經在底部的個股。
大多數機構投資者也是「底部買入者」。原因也很簡單,買入尚處於底部的股票感覺像撿了便宜貨。
但是,看上去價格高、風險大的股票,反而能夠再創新高;而看上去價格低、風險小的股票,則通常繼續走低。
所以,你的工作就是在大多數保守的投資者認為該股股價太高的時候買入,而在大多數投資者認為可以買入的時候賣出。
牛股一定創新高,新高不一定是牛股;關鍵是新高股要結合市場,結合基本面選擇持有的時間,如果結合市場面,那現在的高換手率應該最佳選擇。
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有助於把握人生的航向,而正確的市場觀、投資觀也有利於把握自己的投資行為。不同的市場觀、投資觀形成不同的投資或說操盤風格。成功的投資者必須樹立正確的市場觀、投資觀,而正確的市場觀、投資觀集中體現在投資理念上。
糟糕的投資理念和糟糕的投資方法產生的自然是糟糕的投資成效;
經得起考驗的投資理念和方法產生的結果自然也經得起考驗。
歐奈爾對投資者普遍存在的投資理念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發現那些不正確的投資分析法是建立在個人觀點上的,或是建立在幾十年來「代代相傳」的「經典」理論上。
對某一行業的上市公司逐一比較,認定市盈率最低的那隻股票價格被低估,因此最值得去投資;
當股價開始回落,市盈率降低,看上去相對便宜時買人;
公眾一般愛買價格很低的便宜股票;
一個更壞的習慣是當股價往下掉的時候一路往下買入,以攤低成本;而不是股價上漲時一路往上買,不斷增持。
98%的人認為他們不會買入創下新高的股票,都傾向於購買從頭部下跌,或者已經在底部的個股。買入尚處於底部的股票感覺像撿了便宜貨。
95%的投資者有「盡快獲利了結」的心態。
大部分持有股票的投資人只要股價稍微上揚,便迫不及待地獲利了結,然而卻緊抱著虧損的股票不放。這樣的投資方法正好與正確的方法完全相反。
任由虧損持續下去,可以說是大部分投資人所犯下的最嚴重錯誤。截至目前為止,投資大眾還都不十分了解盡快停損的觀念。
選擇價值被低估的股票這種投資法頗受推崇,歐奈爾對其成效頗不以為然。
認為,有些時候,盡管這些股票價值的確被低估了,但並不表明其價格馬上會反彈。 歐奈爾根據股票最近6個月的相對價格強度指標進行排名,把表現最強勁的稱為Ⅰ類,次之的稱為Ⅱ類...不幸的是,大多數人本著價值被低估的原則,都喜歡買入Ⅱ類。
歐奈爾認為,好股票並非都要經歷價值低估階段。事實上,一隻真正值得投資的股票很少會經歷價值低估階段。
有一些投資者往往在發現自己所持股票每股收益下降或勉強持平後卻無動於衷,也不採取什麼措施,對此歐奈爾表示不可理解,每股收益下降事關重大。
大多數投資顧問會告訴你: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藍子里,分散投資,降低風險。但是歐奈爾建議摒棄這種所謂的「投資經典」。
在市場中,一些看似非常職業和高深的投資者,最後他們被擠出了市場。歐奈爾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忽視對圖表的研究,也就是說他們忽視股票的市場表現。
雜貨鋪式的買股票,是由於無知和缺乏經驗造成的。
忠告:
任何時間入市都是恰當的。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學會正確理解股市並進行明智的投資需要經過若干年的時間。那麼,為了盡快達到這一目標,應該及早地加入這個市場親身實踐。
應該明白一點:應該把錢投在優質股票里,而不是價廉的股票。
重要的不是拿多少錢來做股票,而是加入到這個市場中來,並且取得經驗。
要賺錢先要買同一板塊中相對出色的股票,其次是集中投資。
無論什麼時候,當你的錢實實在在感受到壓力的時候,你不由自主地變得情緒化。但是市場並不知道你是誰,也不在乎你的所想、所盼。個人在這個市場中已經被淹沒了,被淡化了。恐懼和希望自股市誕生之日起便存在,今後也必將存在。
我的經驗是:克服這種可能讓我付出昂貴代價的唯一途徑是建立嚴格的買入和賣出原則。當然,這種買賣原則是建立在對市場長期的研究,從而摸索出市場運行規律的基礎上,沒有攙雜任何個人的觀點和情緒,對歷史了解越多,你對未來了解也會多一些。
我們了解歷史上諸多大黑馬的走勢,這往往代表了好股票的走勢。
了解股市歷史的確十分重要。但是、建立和遵循科學的投資原則更至關重要。很多投資者年復一年地投身於這個市場,然而他們一些錯誤的投資習慣卻從來沒有改變。
我們投身這個市場,不是來證明自己的正確性,而是在自己判斷正確的時候賺錢;在失誤的時候,及時糾正這個錯誤。
股市致勝秘訣並不在於你每次都選中好股,而是在於你選錯股票,能將可能遭受的虧損降到最低。我自己則絕不容許我所購買的股票價值虧損到達7%以上。這也就是說,如果股價已比我購買時下跌7%,我會立刻自動停損賣出,絕不能有任何猶豫或遲疑。
歐奈爾每每告誡他的學員:在市場中不要以感情用事,必須讓自己遵循客觀的原則...之所以失敗的原因就是:讓個人的觀點替代了買賣原則。
歐奈爾認為,一個人要在股市中取得成功,必須按照一定的原則行事,並且要有自己的盈利-虧損計劃。
假如你擁有不止一個的股票,那麼你最好先把表現最差的股票賣掉,把表現最好的留在最後。
持有股票時間長短,應該由你自己的賣出原則和市場走勢來決定。
學著理解大盤綜合指數每日的表現,以及市場龍頭股的每日走勢。
「只要努力工作,每個人都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倘若你遭遇挫折,不要泄氣,應該回頭看看,總結一下經驗得失,並加倍努力。從9點到15點,從周一到周五,這段時間能夠給你帶來很多變化。」
牛市開始的一兩年是最佳賺錢時間:
一輪新行情發動的第一年和第二年是最佳的賺錢時間。...因為,只有在行情的初始階段,大盤的走勢特別強勁。
在牛市的第一年和第二年,或許會碰到一兩次階段性的調整,時間大約是一兩個月,大盤的下跌幅度通常是8%-15%。在這之後,也就是牛市的第三,第四年,如果出現較大的成交量,然而股價卻沒有上揚,說明這輪行情離結束也不遠了。
「你不需要猜測市場下一步會出現怎樣的變化,你需要知道的是市場已經發生了什麼。這是問題的關鍵。」
❷ 麥當勞創始人的有關咨詢
1937年,狄克·麥當勞與兄弟邁克·麥當勞在洛杉磯東部開了一家汽車餐廳。由於他們製作的漢堡包味美價廉,深受顧客歡迎。雖然每個漢堡包只賣15美分,但年營業額仍超過了25萬美元。這是相當可觀的數目。1955年克羅克成立特許經營公司——麥當勞公司系統公司(1960年改名為麥當勞公司)
1955年,克羅克在芝加哥東北部開設了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麥當勞特許經營店。該店體現了克羅克對快餐店的理解,那就是重視品質、服務、衛生和經濟實惠。由於一開始克羅克就打算把該店作為未來加盟店的樣板,所以他創建了一套極其嚴格的經營制度。他曾經如此描繪這段往事:「我當時已52歲,有糖尿病、早期關節炎,在早年的推銷生涯里摘除了膽囊和大部分的甲狀腺,但我始終相信,生命中最好的時光,還在前面。」
總部位於: 美國伊利諾州歐克布魯克(Oakbrook, Illinois)
重要人物:
雷·克洛克(Ray Kroc),創始人
安德魯·麥肯納(Andrew J. McKenna),董事會非執行主席
吉姆·斯金納(Jim Skinner),董事會副主席兼CEO
邁克爾·羅伯茨(Michael Roberts),總裁兼COO
主要產業: 餐館
雇員數目: 418,000人
主要產品: 連鎖快餐、甜點、童裝等
麥當
勞的黃金准則是顧客至上,顧客永遠第一。提供服務的最高標準是質量(Quality漢堡包質優味美、營養全面)、服務(Service服務快速敏捷、熱情周到)、清潔(Cleanliness店堂清潔衛生、環境宜人)和價值(Value價格合理、優質方便),即QSC&V原則。這是最能體現麥當勞特色的重要原則。
麥當勞體系有三種檢查制度:一是常規性月度考評,二是公司總部的檢查,三是抽查(在選定的分店每年進行一次)。
麥當勞公司的收入主要來源於房地產營運收入、從加盟店收取的服務費和直營店的盈餘三部分。
麥當勞在處理總部與分店關繫上非常成功,主要有三個特點:
其一是麥當勞收取的首期特許費和年金都很低,減輕了分店的負擔;
其二是總部始終堅持讓利原則,把采購中得到的優惠直接轉給各特許分店;
其三是麥當勞總部不通過向受許人出售設備及產品來牟取暴利(許多特許組織都通過強賣產品的方式獲得主要利潤,這就容易使總部與分店發生沖突)。
麥當勞的670家餐廳遍布在跨越中國25個省市和直轄市的108個次級行政區域。
● 1990年,麥當勞在深圳開設中國的第一家餐廳。
● 1992年4月,北京王府井麥當勞餐廳開張,成為麥當勞在全世界面積最大的餐廳.
● 麥當勞在廣州的第一家餐廳開張時創造了麥當勞歷史上的最高銷售額記錄。
● 南京夫子廟餐廳開張時創造了麥當勞歷史上最高的每筆交易平均消費額。
● 2003年8月,麥當勞於天津首先開展特許經營業務。
標准化服務
We wanted McDonald's to be more than just a name used by
many different people.
We wanted to build a restaurant system that would be known
for food of prepara tion.
理想的組織
Authority should be placed at the lowest possible level.
I wanted the man colsest to the stores to be able to make
decisions.
和供應商一同成長
"Listen Bill",I said,"you hang on here.We have fifteen
stores now,and pretty soon we'll have a hundred.You'll be
able to back on your feet and expand right along with us"
地域密集的重要性
Build on it right away and be in there before the competition.
Pump some money and activity into a town,and they'll
remember you for it.
克羅克
他不懷疑別人,但在商場上屢屢受騙,多次面臨危機。盡管如此,他還是相信未來,相信夢想,奮勇前進。
脫著疼痛的雙腿,巡視全美的店鋪,決不妥協店鋪經營的每一個詳細環節。他相信先播種後收獲。他使別人先於自己稱為百萬富翁。因他信奉 重要的並不是獲得百萬資產,而是把麥當勞經營成最好的,為更多的客戶所接受,所喜愛的公司。晚年的他不得不座輪椅,但還每天在公司中露面。他的一生是不斷奮斗的光輝的一生。『我敢於公開與競爭對手競爭。想知道競爭對手的情報,不需要派偵探。調查垃圾箱,就可以知道對方的所有信息。我不是一次,兩次的深夜兩點弄到競爭對手的垃圾箱,調查前天賣了幾箱肉,賣了幾個麵包。美國最好之處在於競爭。我阻止不了競爭對手模仿我的樣式,偷取我的計劃,但他們不能偷盜我的大腦。所以他們總會落後我一步。我要鍛煉自己更強大。即傾力於QSCV. 他的下屬的評價是:克羅克是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我們的才能的最好的頭兒。
❸ 福斯流體控制(蘇州)有限公司的介紹
總部位於美國德克薩斯的福斯集團(股票代號:FLS_NYSE)是全球流體運動和控制產品及服務的領頭羊,公司集泵、閥門和密封製造為一體,擁有世界一流的製造設備和工藝。福斯集團主要生產工業工程用泵,工業閥門,控制閥,核級執行器及控制精密機械密封,並提供全球范圍的全系列的相關流體管理服務,主要集中在流體工程。
❹ 《華爾街》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華爾街》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87 彩色片 126分鍾
美國20世紀福斯影片公司攝制
導演:奧利弗·斯通 編劇:斯坦利·威塞 奧利弗·斯通 攝影:羅伯特·理查森 主要演員:邁克爾·道格拉斯(飾戈頓·蓋柯) 查利·希恩(飾巴德·福斯) 馬丁·希恩(飾卡爾·福斯)
本片獲1987年美國影藝學院最佳男演員奧斯卡金像獎,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最佳男演員金球獎,全美電影評論家聯合會最佳男演員獎
【劇情簡介】
1985年,紐約華爾街。傑克遜·斯泰內證券公司的青年經紀人巴德·福斯在代理一筆股票交易時因客戶賴帳虧欠7000元,經理林奇逼他墊賠。他決定伺機攀附股市大鱷戈登·蓋柯,蓋柯精明強悍,投身股市如魚得水,40歲前至少已斂財2300萬。巴德到父親卡爾常去的餐館以便借錢差燃還賬。卡爾是藍星航空公司的機械師兼工會幹部,他要兒子回藍星工作,巴德表示干經紀入息要高5倍。卡爾責備他年薪5萬還入不敷出,自己4萬7已夠開銷,巴德說:「你住昆斯區只能受窮,我要住曼哈頓才合身份,這點錢怎夠用?」卡爾隨口告他去年藍星飛行事故聯邦航空局已裁定是機門製造問題,並非維修不善,公司又可飛行了,巴德聽後眼睛一亮。
巴德在蓋柯生日那天帶著古巴雪茄登門拜訪,他遞上某公司的分析報告力勸購其股票,蓋柯隨手扔進碎紙機並問有何好消息令他生日愉快,巴德只好使出最後一招:藍星案的裁決目前連原告也不知,公司市股不多,股值很高。蓋柯要了名片,隨後便忙於吩咐助手大量收購泰達紙品公司的股票。巴虛搭虛德回到公司急忙操作電腦查詢泰達行情。俄頃蓋柯打來電話,要巴德以低於15.38元的股價速購藍星2萬股,巴德欣喜若狂。蓋柯在飯店請巴德共進午餐,巴德告知藍星已漲到17.25元。蓋柯問他是否買了泰達,巴德連稱此屬違法,蓋柯笑答不會告發。隨後他拿出百萬元的支票交給巴德讓其代買股票,他要觀其表現。最後特意強調討厭投資失敗。夜裡一個風流女人闖入巴德公寓,自稱是蓋柯的朋友……巴德買了筆爛股被套牢。下班後蓋柯邀他到健身房打球洗桑那浴,巴德告知首筆交易就虧了10萬,蓋柯譏諷他父親不是那家公司工會幹部,他教訓說:「我只做穩操勝券的投資。要熟諳孫子兵法,勝負在戰爭開始前便已決定。你不如我想像般機敏,我1969年就在這一行打滾,哈佛精英不值一顧,我的用人之道是不憚其窮,唯憚其不精。我已有20個經紀人為我分析走勢,不需再找了。」他穿好衣服便要離開,巴德急忙追上:「我願為您賣力,請再給次機會。」蓋柯把巴德讓進轎車,表示機會就在於為他搜集情報。他要向死對頭拉里·懷德曼爵士報仇,需要弄清後者正在進行何種大交易。巴德忙說這是內幕消息,若被SEC(證券交易管理會)發現就得坐牢。蓋柯反唇相譏:「父親把裁決預告兒子,或偷聽我收購泰達而吃進股枝櫻票算不算內幕?現實些吧!做大鱷還是無名小卒,任你選。」巴德猶豫再三,終於答應「合作」。巴德盯梢懷德曼,弄清他飛往賓州伊利市。在蓋柯啟發下巴德猜出懷德曼要收購安納柯鋼鐵公司,蓋柯立即指示他用海外帳戶以45元價格大批吃進並在同事間大造聲勢,同時還要他打電話告知《華爾街新聞》報暗語:「藍馬蹄喜歡安納柯」。安納柯很快被炒熱。入夜巴德驅車前往蓋柯的海濱別墅請其在文件上簽字,蓋柯趁機把他介紹給參加家庭宴會的豪門賓客。巴德被室內裝潢家金發女郎黛麗安·泰勒迷住,趁勢邀請其為自己的新家內裝修。懷德曼來訪,直言准備經營安納柯並對其進行改造,為此要買蓋柯的股份,出價65元。巴德表示市價應值80元,蓋柯假惺惺地只要72元,最後以71.50元成交。懷德曼憤懣地離去,巴德趁勢說孫子兵法有記載,兵不厭詐。敵強我避,敵怒我激,蓋柯誇他學聰明了,可獨當一面。蓋柯還鼓勵巴德追求黛麗安。巴德去拜訪大學同窗、法律事務所的律師巴恩斯,請他提供信息並許以厚利,巴恩斯猶豫再三還是答應了。數日後巴德化裝成保潔工,潛入巴恩斯叔叔的辦公室復印密件,隨即電告蓋柯……不久,蓋柯讓其律師索特與巴德簽訂合同,巴德獲得其帳戶的代理權,自主交易,出了事與蓋柯無關。蓋柯還囑咐他謹慎行事,用分散帳戶買賣股票,目前要大力收購泰達。巴德在事業和愛情上連連得手,他以95萬元在高樓林立的曼哈頓買下一套公寓並請黛麗安進行室內設計,裝修完成後兩人在這充滿藝術情趣的環境中同居,巴德好不得意。蓋柯成了泰達公司的最大股東並使公司股價上揚,在股東大會上他大肆抨擊管理人員,以一通極富蠱惑性的演講博得滿堂喝采。
在蓋柯的私人飛機上巴德竭力勸其趁股價低迷收購藍星公司,藍星在激烈的機票削價戰中處境維艱,巴德希望借蓋柯的財力和憑自己對藍星的熟稔,親自掛帥,扭虧為盈。蓋柯以油價上漲和工會難纏搪塞,巴德表示憑他在工會的人脈,可說服職工加時工作並自動減薪一年以重振藍星,他還指出藍星尚有7500萬元養老基金可作貸款抵押,蓋柯終於同意了。在與工會代表的談判中,其他兩位皆已認可蓋柯和巴德的計劃,唯獨卡爾反對,他信不過貪婪的蓋柯,父子倆大吵一番,不歡而散。工會會員投票贊成蓋柯計劃,巴德正准備大幹,不想透過巴恩斯的渠道他卻獲知蓋柯已背著他將公司清盤,將從公司資產和養老基金中凈賺74萬。巴德闖入蓋柯辦公室,責問他為何要毀掉藍星。蓋柯坦承自己只做股票和地產生意,到時會給巴德大筆金錢。巴德雖允諾站在蓋柯一邊,實則已決心挽救藍星。黛麗安不贊成他與蓋林對著干,結果反被他趕走。巴德帶著工會代表去找懷德曼,只要後者保證重整藍星,巴德可讓他低價購並,同時狠狠報復蓋柯。懷德曼答應後巴德很快把藍星股價哄抬到22元,蓋柯要他購進,他又製造跌盤,致使股價瀉到16.50元。巴德故意請示蓋柯如何動作,收盤在即,蓋柯萬般無奈,只得賤價拋股,懷德曼趁機接盤。轉瞬間蓋柯損失幾百萬,還把藍星控股權丟給了死對頭……
巴德涉嫌違反內幕交易禁製法而被拘留。蓋柯趁巴德保釋候審,將其招到中央公園空曠的草坪狠揍一頓,歷數他給他的好處和他對他的背叛。巴德離開公園後從身上取出偷錄的音帶交給SEC,蓋柯的聲音清晰可聞:「我教你如何炒股,如何取得有價值的情報……富勒姆石油、勃蘭特公司……」
卡爾開車送巴德去司法大廈,他表示俟其出獄後,將向懷德曼建議給巴德在藍星謀一職位。
【鑒賞】
好萊塢直接以華爾街股票交易為題材、探討資本主義髓質要義的影片為數不多,其中最有典型意義的當屬本片。
編導通過巴德的際遇及蓋柯的言行來載道表意。藍領出身的巴德不願受窮,為此他借貸上大學,又投身股票業,夢想「30歲前走鴻運、發大財」,步入雅皮行列,再娶位白領麗人長相伴。這本也無可厚非,作這種美國夢的下層青年大有人在。然而巴德起步伊始便磕磕絆絆、運蹇命舛,迭經挫折後,他悟出只有投靠大亨、借船出海,才是發財的終南捷徑。反復研究後他瞄準了蓋柯,為此他准備了兩手。正道的走勢分析蓋柯根本不希罕,他只好抖出藍星復航的內幕,不想蓋柯專吃內幕。此屬違法行徑,雙方都心知肚明。蓋柯為拉其下水,故意狀似無意地當面談論泰達股票。當他事後驗證藍星復航屬實,以為巴德有門路探尋內幕消息,便試探性地委其代理股票交易,並以小恩小惠和女人進一步誘惑他。然而乳臭未乾的巴德頭筆生意便栽了,同時蓋柯也查明巴德預知藍星的裁決,只因其父是藍星工會代表,而非有何特殊渠道。他作狀分道揚鑣,巴德唯恐失掉這費盡心機才拉上的關系,忙表示願為其賣命,蓋柯這才亮出啟用巴德的真意:收集內幕情報。巴德終於上了蓋柯的賊船,為其打擊敵手、斂聚不義之財,同時自己也分得一羹。蓋柯又把昔日情人黛麗安讓給他,令其甘之如飴。巴德財色兼備,夢幻成真,好不得意。他在自己的豪華公寓與黛麗安 *** 後,步出陽台,望著遠近的高樓大廈,對眼前的一切似幻似真,連自己都難以置信:「我成了何等人物!」然而與只圖賺錢的蓋柯不同的是巴德還想成就一番事業:他要令父親為之勤奮工作一生的藍星公司起死回生。蓋柯假意應允,然而背著巴德這個總經理他卻打算賣掉公司資產並剋扣養老金。正是透過內幕渠道巴德才如夢方醒:他也被涮了。盡管後來蓋柯允諾給他一大筆錢,但其心理天平已傾向倫理親情一邊。編導為對這一抉擇進行鋪墊,在片中曾多次強調福斯父子情的融洽(巴德決定重振藍星本身就是為了父親),而這一抉擇也意味著巴德將失去他殫思極慮撈得的一切,意味著他雅皮夢的幻滅。巴德破釜沉舟地行動起來,用蓋柯式手段破蓋柯陰謀。他虛透「內幕」(如給《華爾街新聞》發假情報)、操縱股價,與工會聯手糊弄蓋柯並游說其死敵懷德曼低價購並藍星。養狗反被狗咬,這一精彩的股票游戲收場後,惱羞成怒的蓋柯揮拳撒氣:「是狗搖尾巴還是尾巴搖狗?學生倒要教訓起老師來!你腳下的冰馬上就會溶化,我要把你打回原形!」導演斯通對這一幕的設計頗具象徵意義:巴德被打倒後從地上爬起來,用蓋柯扔過來的白手絹揩凈嘴角的血跡,又扔還給蓋柯,意味深長地說:「我明白了我只是巴德·福斯,我曾想做戈登·蓋柯,但我將永遠是巴德·福斯。「白手絹揩血跡,股市貌似紳士游戲,實則如戰場般血腥。當代浮士德巴德與當代靡菲斯特蓋柯簽定契約,出賣靈魂,換取金錢地位。但他天良尚未完全泯滅,面對出賣父親的抉擇,他終於黃粱夢醒,浪子回頭,反戈一擊,不再想當蓋柯,而將永遠以磊落的福斯家族成員自豪。出獄後他將步父親後塵加入本片中象徵公平競爭的藍星公司,做個堂堂正正的美國人。
玩蛇者被蛇咬,巴德用錄音機取得蓋柯觸犯內幕交易法的憑據,逮著了狐狸尾巴,然而蓋柯的下場如何,影片卻語焉不詳。這情節鏈的腰斬頗值得玩味,編導如此結構影片正是其匠心所在。觀眾不難想像,憑蓋柯的老奸巨滑,他完全可拍出巨款請最高明的律師為其辨護,甚至還可賄賂證人。美國法律矛盾百出,只憑律師的如簧之舌一攪,往往便可收捨本逐末之奇效,殺人犯亦可無罪開釋,蓋柯要想脫套不過小菜一碟。藍星的失手若九牛一毛,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甩掉巴德,還可再找一個,反正替補者大有人在。只要規則不變,蓋柯的金錢游戲大可繼續玩下去……這開放的結尾確實給觀眾留下了充裕的思索空間。
本片不僅是資本主義的象徵——股市運作的形象指南,而且也是資本主義社會倫理道德觀的活教材。股票競技的游戲規則、操作者的戰術運用(不少源自《孫子兵法》)和小動作、犯規球,以及由此引致的價值觀念的沖突,在此都有生動的體現。影片通過解剖藍星公司這個麻雀,透析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經濟實體與相關股票各自運作的程式以及相互制約的復雜關系,不過編導的重點還在於以此揭示股市運作的黑幕。首先,編導將股票的長期投資與短期投機行為加以對立。前者以英國紳士、大企業家懷德曼為代表,他收購股票主要是為了企業經營,盡管有其冷酷(如裁員,不過這是經營虧蝕時難免的舉措)、打擦邊球(如收買蓋柯的秘書)的一面,但編導對其基本上是肯定的。後者的典型即蓋柯,他直言「只做股票和地產生意」,「我不創造財富,但我擁有」。他的事業僅止於「玩金錢游戲」,他購置大量藝術品也並非附庸風雅,而完全是為了囤積居奇,與股票投機殊途同歸。其次,編導又將股票的公平交易與內幕交易加以對立。前者的代表是巴德的同事、老經紀人曼海姆,編導在其身上著墨不多,但他講話言簡意賅,富有勸善的道德力量。他曾是證券公司的老闆,但因「思想守舊、手法過時」,股權旁落,只好代人炒股。他行事決不越矩,曾多次規勸巴德。當巴德告知藍星看漲,要他勸客戶吸納時,他反問消息從何而來並不屑地表示「金錢是萬惡之源」。巴德被拘留前別人都不加理睬,唯有他說:「我欣賞你(因巴德反噬蓋柯)……當你瀕臨深淵時,如能在剎那間把握住自己,就不會墜入其中了。」曼海姆的原型就是編導奧利弗·斯通的父親路易斯·斯通(1910-1985),老派的路易斯為人坦盪,在華爾街規規矩矩地從事股票經紀,其思想對奧利弗影響極大。奧利弗攝制本片並塑造曼海姆這一形象,既是對父親的紀念,又是對其思想的弘揚。曼海姆的對立面自然就是蓋柯,蓋柯發跡的法寶便是內幕交易,即運用種種非正當手段獲取先手情報,靠時間差賺得股市暴利(蓋柯美其名曰「穩操勝券的投資」)。他對巴德明言「股市如戰場,不搞內幕就會被摒出局外」。探知內情後,他便憑借其雄厚的財力和密匝的關系網煽風點火、呼雲喚雨、上下其手、玩弄股價於股掌之間。巴德對他的雙重價值就在於既可充當股市間諜又可充任「調度」股價的操作手,因此他刻意「栽培」。編導在影片中匠心獨運地設計了兩場典型的內幕交易並不惜篇幅地展示全過程。其一是安納柯股票,編導以此剖析了蓋柯發跡的秘密並突出其對巴德的教唆;其二是藍星股票,巴德通過內線發現了蓋柯的詭秘用心,於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狠蜇蓋柯一口。內幕交易的歪著正用成了回頭浪子的殺手鐧,這對蓋柯之流無疑是最為辛辣的嘲諷。內幕交易往往意味著暴利,趨之者眾。即便蓋柯不幹也會有其他人填補空檔,故殺雞難以儆猴,以身試法者大有人在。這已成為常規現象並將伴隨股市於始終。編導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因此並未讓蓋柯摔個死跟頭,而僅令其打個趔趄、濺身泥而已,至於他如何善後,是否會故技重演,那顯然是不言而喻的。
股票游戲的守違規僅只是表面現象,深一層來說應當是游戲者的倫理價值觀使然,是社會氛圍的熏陶導向使然。編導構思本片、敷演劇情,目的就在於展示兩種價值觀的沖突,進而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運轉規律。
蓋柯無疑是拜金主義者的典型。作為極端的利己主義者,他蔑視一切規則禁忌(無論是法律的還是道德的),他不僅瘋狂追逐金錢利潤,而且還有一套冠冕堂皇的理論。他私下訓導巴德時說:「你要成事就得不擇手段,要冷酷無情。如需要朋友就找狗作伴,別忘了這是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在泰達公司股東大會數百人與會的公開場合,他更是慷慨激昂地闡述自己的人生哲學,博得一片掌聲。這段演講極為精彩,不僅對塑造蓋柯形象有畫龍點睛之妙,而且表達了編導對資本主義精神意識的深層思考,在此實有必要節錄一二:「我們不可自我陶醉,必須面對政治和經濟的現實。美國已淪為二等強國,貿易和預算赤字高得驚人。當初自由市場的精神就在於為股東創造利潤,卡內基、梅隆家族以此創造了工業帝國,因為他們是公司最大股東。而今公司34個正副總裁股份總共不足3%,他們年薪20-100萬,用你們的錢大啃牛排、打獵釣魚,而公司去年卻虧損1億多,美國企業的生存法則似乎已變成『不適者生存』。我認為應該是優勝劣汰……貪婪是好事,是正確的,貪婪成就大事業,貪婪代表了進化的真諦。各種形式的貪婪,不論是為追求美好生活、是為錢、為愛、為獲得知識,在在使人類更上層樓。」蓋柯的這篇貪婪宣言確實富有蠱惑力,影片公映後它已成為流行於美國社會的「名言」。在蓋柯之流看來,貪婪簡直成了人類進化、社會發展的原動力。蓋柯的似是而非之處就在於他把人類等同於叢林中弱肉強食的動物。他所謂的「貪婪」應理解為「能引發創造力的人 *** 望」(與只具破壞力的獸 *** 望相對)。這種慾望創造了人類文明,而文明的基本法則之一就是Live and let live(自己活也讓別人活)。即便是視私慾為社會發展動力的資本主義文明也要用種種法律和道德的規誡設置一個限度,這個度就是不損害他人利益,或曰「尊重他人的基本人權」。而貪婪是極度膨脹、無節制的私慾,是損人利己的,即使在資本主義社會也是眾矢之的。蓋柯空有文明人的皮相,骨子裡只有原始的動物本能。編導為了否定蓋柯式的貪婪,除了經紀業的曼海姆還另外樹立了一個褒揚面更寬泛的正面形象——卡爾。卡爾作為熱心工會工作的藍領技師嫉惡如仇,從來就不相信蓋柯會行善,他經常教誨巴德該如何做人。巴德最後迷途知返,卡爾耳濡目染的影響起了很大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兩位道義承載者均為老一輩人,這並非偶然,而是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50年代以前,美國一直是個受傳統道德制馭的社會;60年代肇始,西方社會大動盪,反體制、反傳統風行一時;否定之否定,進入80年代,美國社會新保守主義抬頭,重新注重傳統道德與家庭價值。本片的道德重整就是這股思潮的一種表現,而以老人載道正好強調了回歸傳統。青年人的時尚從嬉皮轉向雅皮,巴德在向雅皮攀升時受惑犯禁,故需要救贖,需要規范其行為。影片在宣示了邪惡後必須作一道德反撥,然而編導在昭顯主流電影的道德動力學法則時並未忘記現實,因此他將蓋柯的收場虛化,以表明犯規必須受罰,但殘酷的游戲仍會繼續進行。編導如此處理,既伸張了正義,又未背離現實。
為突出股市的殘酷,斯通調動了諸多創作手段加以表現。如他大量運用手提攝影機進行實景拍攝,很多鏡頭極富動感和實感,具有一種野獸的活力。又如影片中反復出現交易廳牆上巨型熒光屏的近景鏡頭,那一排排迅速移動的數字向你沖來,令人目不暇接,轉瞬又無情地離你而去。這既像誘人的獵物與你擦肩而過、稍縱即逝,又像張開血噴大口的猛獸撲面而來,欲置你於死地。物競天擇的叢林原則在這里畢現無遺。斯通還多次以陰霾的遠景鏡頭輯入紐約那鱗次櫛比的摩天大廈,冷眼望去,儼然一片都市叢林。全片最後一個鏡頭是巴德走上司法大廈石階的俯視中景,攝影機旋即採用大變焦的拉鏡頭將視野擴展成包容整個大廈的大遠景,接著鏡頭緩緩搖向曼哈頓林立的摩天大廈。這鏡頭內部蒙太奇寓意深遠,斯通以此表明即便是都市叢林也不能 *** 橫流,人性必將制御 *** ,文明必將壓倒野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