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中國人壽股票歷史價格
擴展閱讀
對股票價格的各種因素 2024-11-26 19:37:21
2020年股票行情預測 2024-11-26 19:35:40
股票行情海南海葯 2024-11-26 19:33:47

中國人壽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時間: 2024-08-13 19:35:11

Ⅰ 即將重組的十大股票

1. 即將重組的十大股票
在股票市場,重組被認為是提高股票價格和股東價值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在即將重組的十大股票中,有些股票可能會獲得新的增長動力,從而有望獲得更好的業績。此外,重組後的企業可能會更加規范和效率化,使得資本市場也更容易認可這些股票。以下是即將重組的十大股票。
2. 中國平安(601318.SH)
中國平安是一家保險巨頭,在國內外擁有良好的聲譽。日前,其向港交所提出重組計劃,旨在將旗下保險資產整合,創造更大的價值。如果能夠成功實施重組計劃,中國平安將成為更具競爭力的企業。
3. 中國建築(601668.SH)
中國建築是一家建築業巨頭,在全球范圍內都有良好的業務。最近,該公司發布了重組計劃,意在整合旗下的房地產業務,跟隨國內房地產市場協同發展。如果重組成功,中國建築將創造更大的產業鏈效應,有望帶來更好的收益。
4. 中國石化(600028.SH)
中國石化是一家主營石化和煉油業務的企業,在國內外市場均享有較高的聲譽。目前,該企業已經開始籌備重組,計劃整合一些油氣資源和資產。如果重組成功,中國石化將獲得更多的協同效應並提升企業的收益水平。
5. 中國銀行(601988.SH)
中國銀行是一傢具有悠久歷史的大型銀行,在國內外市場均有較為廣泛的服務。近期,該行發布了重組計劃,旨在優化自身的現有業務,提高效率和競爭力。如果重組成功,中國銀行將有望提高自身市場地位並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6. 中國人壽(601628.SH)
中國人壽是一家保險業巨頭,在全球范圍內都擁有廣泛的客戶群體。最近,該公司計劃整合自身旗下的資產並進行重組。如果計劃得到成功實施,中國人壽有望獲得更好的業績表現,提升企業價值。
7. 中國移動(0941.HK)
中國移動是一家通訊業巨頭,在國內外市場均擁有廣泛的服務客戶。最近,該企業表示將積極研究重組方案,涉及旗下的一些互聯網業務。如果計劃順利實施,中國移動有望成為更具創新力和競爭力的企業。
8. 中國聯通(0762.HK)
作為中國三大運營商之一,中國聯通擁有廣泛的服務客戶群體。最近,該企業提出了重組計劃,旨在整合公司旗下業務,提高效率和收益。如果計劃得以實施,中國聯通將成為更加規范和高效的企業。
9. 五糧液(000858.SZ)
五糧液是一家擁有悠久歷史的著名白酒企業,在國內外市場均有廣泛的客戶基礎。最近,該企業提出了重組計劃,旨在提高自身的產能和品質。如果計劃得以實施,五糧液將成為更優質和高品質的企業。
10. 海爾智家(600690.SH)
海爾智家是一家高科技製造企業,在全球范圍內都擁有廣泛的客戶群體。日前,該企業發布了重組計劃,旨在整合旗下的高科技資源和營銷網路,提高自身效率和創新力。如果計劃實施成功,海爾智家將成為更加高效、創新和具有科技含量的企業。
總之,無論是中國平安、中國建築,還是中國石化、中國銀行等等,這些即將重組的十大股票都意味著更大的機會和更好的未來。對於投資者來說,可以密切關注這些股票的動態,並按照自身的需求進行投資。當然,在投資之前,也一定要對這些企業的重組計劃有一定的了解和判斷力。

Ⅱ 現在中國人壽的股票值得投資嗎

中國的保險股是值得長期看好的,看看世界500強中排名靠前的都是那些公司?都是一些金融,保險巨頭,相信中國的保險業未來也會誕生自已的世界級保險巨頭的.
但中國人壽不是中國保險股中最好的,中國平安才是保險股中真正的龍頭,業務范圍廣,包括保險,信託,銀行,證券等,是中國金融牌照最齊全的集團,綜合金融服務平台的搭建已大致完成,而且通過入股富通資產管理,成功邁步走向世界,從各方面來看,它成為中國的世界級金融保險巨頭的可能性在眾多的保險公司中最大,樓主的錢如果不夠,可以再等等,沒必要因為錢不夠而去選擇次一點的股票來投資,這種做法不可取.而且千萬不要以為6000元可買人壽200股,而只能買平安100股,數理太少,感覺不爽,其實這種想法大錯特錯!

Ⅲ 價值與價格背離保險股何時「翻身」

價值與價格背離保險股何時「翻身」
發布時間:2014-05-0809:09:20作者:中國保險報數據中心李忠獻來源:中國保險報·中保網
■今年一季度,A股四家上市險企保費收入都保持了兩位數增長,除中國人壽外,其他三家公司凈利潤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飄紅的業績下,保險股估值水平仍處歷史低位
■四家險企的基本面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保險股存在一定的「安全邊際」
■保險股的估值修復有望在下半年迎來,優先股試點鋪開和滬港通啟動或將成為助推器
隨著A股四家上市險企一季度報告的相繼出爐,四家險企一季度的成績單也全部揭曉。數據顯示,四家上市險企的保費收入都保持兩位數增長,但盈利表現卻出現分化。擁有壽、產險業務的中國平安和中國太保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46.2%和44.3%,另兩家險企則差強人意,新華保險凈利潤小幅增長6.5%,中國人壽則同比下降28.3%(如表一所示)。
表一A股四大上市險企2014年一季度經營情況
保險股價值被低估,中國平安被嚴重低估
面對上市險企的這份成績單,投資者卻不給面子。截至4月30日,保險股指數跑輸上證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圖一上的點描述的是今年初投資一定數額並持有至該時間點的投資收益率)。今年以來,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分別下跌10.8%、6.5%、13.3%和12.4%。
近年來,我國保險業發展勢頭有所放緩,保險股也隨之一路走低。2013年,保險業開始表現出復甦之勢。年報顯示,2013年四大上市險企共實現凈利潤666.02億元,較上一年增長70.2%。增幅最低的中國平安也有40.4%,增幅最高的中國人壽更是高達123.9%。然而,亮眼的業績並沒有反映在股市這個晴雨表上,2013年,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的股價分別下跌30.44%、8.69%、17.64%和20.61%。保險股存在一定的價值背離。
到了今年一季度,除中國人壽外,其他三家險企的凈利潤都有不同的增長,而保險股卻仍呈下跌趨勢,價值與價格相背離的程度不斷擴大。特別是盈利能力較強的中國平安和中國太保,其價值與股價相背離的程度最大。即使是凈利潤下滑的中國人壽,我們也認為其股價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被低估,其凈利潤的下滑主要受總投資收益率下滑和責任准備金計提規模較高的影響,公司的其他盈利指標均表現良好。
從P/EV(價格和內含價值比,可以看出一個公司股票的估值程度。EV是險企的內含價值,類似於其它公司的凈資產,是保險公司的清算價值。用EV而不用凈資產,就在於險企的保單是有價值的)的角度來看,近年來,保險股估值持續走低,與行業歷史估值數據相比,均處在最低位。四家上市險企的P/EV值已經全部跌至1倍以下或接近1倍(如圖二、三、四、五所示)。
從市盈率的角度來說,四家上市險企的市盈率都位於10倍到20倍的合理區間內。截至4月30日,中國人壽為15.53倍,中國平安為10.99倍,中國太保為15.99倍,新華保險為14.06倍。其中,中國平安的市盈率最低,被低估的程度最嚴重。
從今年一季度報告披露的股東名單來看,四家上市險企前10大流通股東已經罕見公募基金的蹤跡,主要為國企或者海外投資者,甚至中國人壽的10大流通股東裡面還出現了境內自然人投資者。對比近年來的股東名單,會發現前十大股東穩定,持股集中,並呈現長期投資的趨向。如果未來前10大股東長期持有上市公司,這幾家險企真正的流通市值其實並不大。
其中,中國人壽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佔A股流通股本的93.6%,其剩餘A股的市值只有182億;中國平安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佔A股流通股本的27.4%,其剩餘A股的市值為1360億,為四家險企之首;中國太保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佔A股流通股本的64.9%,其剩餘A股的市值為360億;新華保險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佔A股流通股本的82.1%,其剩餘A股的市值為僅為75億。
基本面向好,保險股內在價值不斷上升
價值規律告訴我們,商品的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當價格嚴重背離價值的時候,估值將重新迎來修復。
無論是從上市險企去年的年度報告來看,還是從今年的一季度報告來說,我們認為保險行業已經走出了前期低迷的發展階段,隨著保費收入增速的逐步提高、投資收益的增加、保險環境的逐漸改善、監管政策的不斷放鬆,保險行業的基本面在向好發展,而目前保險股票被明顯低估,用投資大師巴菲特的話來說,保險股具備一定的安全邊際。
盡管受去年基數較高、一季度總投資收益率下滑和責任准備金計提規模較高的影響,中國人壽一季度利潤下滑28%,但是公司已經度過了2013年的滿期給付高峰,壓力大幅減輕。由於債券結構的持續優化、另類投資佔比的提升,凈投資收益率有所上升,並具有穩定性和持續性。2014年,中國人壽將繼續深化改革創新,著力推進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高公司持續發展能力。在保持規模業務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大力發展首年期繳業務,積極發展短期險業務,著力提升業務價值。
中國平安一季度在計提減值高達52.6億的情況下(去年一季度減值僅為18.3億),凈利潤仍然實現大幅增長46.2%,增速領先同業,遠超市場預期;保費和投資收益增速均領先行業。其中,壽險業務同比增長23%,個險渠道佔比87%,從各家壽險公司首年保費渠道結構和繳費結構對比中也可以看出,中國平安渠道結構和繳費結構的優勢遠遠領先於行業。產險業務一季度同比增長28%。在車險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公司產險仍能保持快速的增長,產險承保競爭力顯著,並且綜合成本率也好於同業平均水平。
同時,中國平安的金融互聯網布局領先同業,已布局了陸金所、萬里通、車市、支付、移動社交金融門戶等業務,建立了客戶價值分群體系和客戶大數據分析平台,推進客戶遷徙,完善交叉銷售。2014年,中國平安將繼續圍繞「醫、食、住、行、玩」等生活需求切入門戶,建立領先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平台。
中國太保「聚焦營銷渠道,聚焦期繳業務」的發展策略成效初現,一季度營銷渠道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在壽險保險業務收入中,營銷渠道實現新保業務收入72.5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3.8%。營銷渠道新保業務大幅增長,將推動公司新業務價值的迅速增長,為全年新業務價值增速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但財產險業務增速放緩,產險依然處於盈利向下周期,公司將注重控制綜合成本率。一季度公司實現投資收益79.11億元,投資資產比2013年末增長7.8%。投資資產中固定收益類資產佔比接近80%,未來保險公司以投資債券、定期存款、債券投資計劃等為主的投資模式將延續,公司的投資收益率的波動性將繼續減小,穩定性增強。
新華保險一季度凈利潤和凈資產同比分別小幅上漲6.5%和4%。雖然一季度滬深300指數下跌7.9%,但新華保險依然取得了年化總投資收益率5.1%的好成績,在四家上市險企中最高,這主要得益於公司在另類投資(基礎設施和不動產債權計劃、信託等理財產品)佔比的放大。而且資產減值損失相對較少。公司現有融資計劃包括發行50億次級債和發行50億債務融資工具,用以增強償付能力。
兩大「起搏器」助推保險股抬頭
從融資余額與融券余額的差值角度來看,保險股的走勢短期內或還將繼續面臨調整(如圖六、七、八、九所示,融資余額與融券余額差值曲線向上表明市場上購買股票、做多的能量越大。反之,做空能量越大)。四家上市險企的融資余額與融券余額差值曲線都在維持不斷震盪的格局。
整個A股市場也因IPO重啟、房地產等領域風險持續發酵而承受巨大壓力。政府雖然發布了一些微刺激政策,有針對性的促進某些經濟領域的增長,但是經濟學家們也表示這些措施短期內不會產生顯著的影響。基於此,我們認為整個5月份,市場依然維持弱市格局。隨著微刺激措施的效果顯現,中國經濟的企穩回升,大環境之下,保險股的估值修復有望在下半年迎來,而優先股試點的鋪開和滬港通的啟動將成為保險股估值修復的「起搏期」。
優先股試點可使險企的投資和融資兩方面均可受益。投資方面,險企可以通過投資其他公司發行的優先股提高收益率。據了解,銀行板塊首隻優先股浦發銀行終於在4月29日浮出水面,相信四大行及一些其他大藍籌也將在不久之後推出優先股。我們預計國內優先股發行股息將在6%以上,高於目前保險公司的凈投資收益水平,有利於險資提高投資收益率。
融資方面,優先股也將是保險公司多元融資渠道的一個完善和體現。險企可以藉助發行優先股緩解資金來源壓力。但近期,上市險企可能會謹慎考慮優先股的發行,由於償付能力充足,暫不會通過優先股融資。
4月10日,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的聯合公告,批准上交所、香港聯交所等開展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4月30日,滬港通正式出台細則。盡管試行初期可能會有很多限制,但由於兩地投資者構成、風格偏好和上市牌照等差異,保險股長期存在很深的折價,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等A股折價率接近20%,滬港通的落實有助於A股險企股價上揚,估值抬升。
另外,隨著滬港直通的擴大和外匯管制的放鬆,險資大量持有的藍籌股將受益於國際資本的流入,有助於體現保險股的高彈性。同時,險資在總資產15%的范圍內可投資境外資產,滬港通也給險資帶來更多港股投資機會。除此之外,滬港通還可促使A股入選MSCI新興市場指數,有望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提升藍籌股的估值。
隨著機構對藍籌股的價值再發現,偏好投資基本面清晰、業績明朗的藍籌股將成為機構投資者的首選。優先股的啟動、滬港通的即將成行以及未來藍籌股率先實行T+0交易制度,藍籌股將成為各路資金熱捧的投資標的,價值投資的主流投資理念也將確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我想知道中國股市的歷史與政策影響的關系

中國證券市場大事記

1984年8月14日,上海市政府批准了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呈批的《關於發行股票的暫行管理辦法》。
1984年11月18日,中國第一個公開發行的股票——飛樂音響向社會發行1萬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國內更大的反響,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信號。
1985年1月, 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全流通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
1986年9月26日,第一個證券櫃台交易點——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
1987年5月, 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證券公司——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中國 人民銀行開了證券市場座談會,由人行牽頭組成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開業」,第一天成交安達 股票8000股,採用的是最原始的口頭唱報和白板競價的手工方式。
1990年12月19日,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鎔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滬市的首個交易日以96.05點開盤,並以當日最高價99.98點報收,當日成交金額49萬4千元人民幣。
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統一實行自由競價交易,滬市股價全部放開。
1991年7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1年8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
1991年10月31日, 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1月10日, 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產生大批認購證,廣義上講也是一種權證。該權證價格30元,後被炒至幾百元。
1992年5月21日,當天取消部分個股漲跌價格限制。
1992年7月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宣布:原野股票停牌交易。這是中國證券市場首家停牌企業。
1992年8月10日,深圳上百萬人冒雨來買認購抽簽表,最後發生著名的「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成立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1992年11月,我國國內第一家比較規范的投資基金------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簡稱淄博基金)正式設立。該基金為公司型封閉式基金,募集資金1億元人民幣,並於1993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最早掛牌上市。
1993年3月1日,飛樂音響等內部職工股掛牌,這是股份制企業內部職工股首次上市交易。
1993年6月29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為中國內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國有企業。
1993年8月17日,部分地區滬市行情傳輸中斷一個多小時,而未中斷地區照常營業,引起軒然大波。
1994年1月14日,財政部代表中國政府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登記發行10億美元全球債券。這是中國政府發行的第一筆全球債券,也是中國政府第一次進入美國資本市場。
1994年1月26日南方某公司上海證券營業部因「紅馬甲」電腦操作失誤,以20元一股的天價買入廣船股票80多萬股(當日廣船正常價格在6.50元左右)。一筆交易虧損達1000萬元左右。
1994年7月30日,在數月無抵抗的熊途中,上證指數最低到達325.89點時,中國證監會宣布三項「救市」措施。一個半月,上證綜指上漲了223%,成為我國證券史上股指上漲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滬深股市交易實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出現異常的劇烈震盪,327品種成交金額佔去期市成交額近80%。對此,上交所發布緊急通知稱,當日16:20以後的國債期貨327品種的交易存在嚴重蓄意違規行為,故該部分成交不納入計算當日結算價、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范圍。稱之為「3·27國債期貨事件」。
1995年5月17日,國債期貨市場關閉,因期貨資金湧入,5月18日股市井噴,滬市單日股指漲幅達30.99%。
1995年8月9日,日本五十鈴自動車株式會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通過協議購買法人股的形式,成為「北京北旅」的第一大股東。這是我國證券市場的首例外商A股大股東。
1996年5月29日,道· 瓊斯推出中國股票指數。
1996年6月7日,上交所擬選擇市場最具代表性的30家上市公司作為樣本,編制「上證30指數」,並在7月1日正式推出。隨後在30指數的帶領下走出了一波大級別的行情。
1996年10月23日滬市上漲20.5點,收於1010.83點,在闊別千點大關兩年後重新站上1000 點。
1996年12月15日,在市場不理會管理層十二道金牌後,《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股市出現過度投機,要求進一步規范。上證綜指自12月11日算起歷時13天,跌幅達31%,單日跌停個股比比皆是。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去世,第二天兩市眾多股票跌停低開幾分鍾內被拉起到漲停報收,後歷時3個月,指數上漲了74%。
1997年4月18日法人股首次擺上了拍賣台。海南某公司持有的 600萬股海南航空股份有 限公司法人股被依法公開拍賣,開我國股票拍賣之先河。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7月2日泰國發生金融危機,隨後長達兩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全面爆發。
1998年4月,滬深交易所決定對「財務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實施股票交易特別處理。4月28日沈陽物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因連續兩年虧損,被列為首家特別處理的股票。
1998年4月7日,第一批上市的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金泰,基金開元發行。1998 年11 月25日起,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一律不再發行公司職工股。
1998年12月2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關於停止發行公司職工股的通知》。
1999年5月9日,發生美軍「誤炸」我駐南大使館事件,上證股指跳空下行逼近千點,十天後引發一場大級別的「5· 19」行情。
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堅定信心, 規范發展》「5·19」行情進入高潮。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開始正式實施。
2000年2月23日 上市公司發行轉債開先例,虹橋機場發行13.5億元5年期可轉換公司債。
2000年7月19日,上證綜指以2000.33點開盤,首次站上2000點關口,當日成交量達149.6億元。
2000年10月30日,新華社播發《假典型巨額虧空的背後——鄭百文跌落發出的警示》,引起各界強烈反響,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紛紛就「鄭百文現象」發表看法。並引起國務院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2000年11月2日,吳敬璉針對針對《財經》雜志2000年10月「基金黑幕」事件發表文章《證券市場不能黑》,引發「股市大辯論」。
2000年12月16日上證所推出包括調整B股交易結算費用,降低交易成本在內的系列舉措,以提高B股市場運行效率。此後B股指數不斷上漲,12月25日滬市B股指數創出三年來新高,以 88.95點報收。
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
2001年4月23日,第一隻退市公司——PT水仙
2001年6月,國務院發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6月14日,滬市大盤見頂2245.42點,此後一路走低,開始綿綿數載的熊市。
2001年7月23日,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1年11月16日,證券印花稅下調,上證指數開於1725.45點,跳空高開104.1點,但當天收出長陰,收於1646.76點,僅上漲1.57%。
2002年6月24日,國務院決定停止減持國有股,上證指數跳空高開,全天漲幅高達9.25%,上漲144.59點,收於1707.31點。
2002年9月23日起,上市新股於上市首日即計入指數計算。此前上交所新股上市後股指的計算方式是上市第二天計入指數。
2002年12月1日,中國證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頒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開始正式施行。
2003年2月19日 ,滬深交易所計對封閉式基金存在交易上的缺陷,規定封閉式基金最小報價單位「分」改「厘」, 3月3日起正式實施。
2003年3月,第一家瑞銀華寶申請QFII資格。
2003年4月,「非典」」流行,交易清淡,行情回落。
2003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受此消息影響,上證指數當日大漲33.71點,收於1398.01點,單日漲幅達2.47%。
2004年2月2日,國九條出台,同年4月為落實國九條,證監會成立六個工作組。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業板塊正式登場、首批八隻股票上市,這是落實「國九條」的首項具體措施之一。
2004年6月30日, 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
2005年4月29日,經過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
2005年6月6日,滬市大盤見底998.23點,從而結束了長達四年的熊市。
2005年6月10日, 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獲得通過,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個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 2006年5月20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發布關於資金申購上網定價公開發行股票的實施辦法。滬市新辦法將申購上限放寬到當次上網發行總量或9999.9萬股,深市規定申購上限為不得超過本次上網定價發行數量,且不 超過9999.995萬股。
2006年6月19日,新老劃斷後的第一隻新股中工國際在深圳中小板上市,這標志著終止一年多的IPO恢復,由於是一年多以來的首次IPO,該股首日受到市場資金的瘋狂追捧,首日漲幅達到332.03%,最大漲幅更是達到驚人的576%。 2006年12月26日,滬指報收2505.70點,當日成交額457.9億元,首次站上了2500點的高位。
2007年1月9日, 國內保險第一股「中國人壽」成功回歸A股,成為首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這標志著保險公司登陸A股的序幕拉開。
2007年2月26日,滬市大盤首次突破3000點。120隻股票達到10%漲停位,投資者企盼的春節後「開門紅」成為現實。
2007年5月9日,大盤藍籌股推動滬深兩市大幅上漲,滬市大盤突破4000點,滬綜指收報4013.08點。
2007年5月31日,調高股票印花稅,單日震盪320點創15年紀錄。
2007年8月23日,滬市大盤突破5000點.,盤中上摸5050.38點,報收5032.49點。
2007年9月28日,滬市大盤突破5500點,迎接58周年國慶節。
2007年10月16日,黨的「十七」大召開,滬市突破6000點,最高到達6124.04點,成為了歷史以來的最高點位。
2008年1月14日,證券論壇討論資本市場改革發展要以全球視野, 5500不攻而破,滬市又進入了進一步的下跌周期。
2008年3月14日,受國內平安再融資,雪災,大小非解禁和物價上漲等壓力,以及美國次債進一步影響滬市直破4000點。
2008年4月16日,中國第一隻以角為計價單位的股票紫金礦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上申購,申購價為7。13元。
2008年4月22日,管理層明確大小非減持的有關規定,上證指數高開低走,次日跌破3000點至2990點。
2008年4月24日,受證券交易印花稅從0.3%降為0.1%影響,上證指數大幅收高。
2008年5月13日,受隔日下午14時28分汶川八級大地震影響,股市低開後返身走好,一度廣大投資者以不拋股票來支撐指數。
2008年8月8日,29屆北京奧運會召開,大盤以「利好」出盡而大跌,次個交易日跌破2500點,收於2470.07點。
2008年9月16日,受美國雷曼兄弟銀行倒閉,美國股市暴跌影響,以及央行下調銀行准備金和貸款利息拖累,金融股大幅下跌,上證指數跌破2000點,9月18日跌至1802.33點。
2008年9月19日,受管理層允許匯金公司對工建中三大銀行護盤等三大利好消息影響,大盤出現了幾乎集體漲停的壯觀。
2008年10月28日,隨著全球證券市場全面殺跌,上證指數又走入下降通道,當日盤中最低到達1664 .93點,也是這次暴跌的最低點。
2009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自5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籌備十餘年之久的創業板有望正式開啟。
2009年4月3日,中國證監會決定撤銷寧波立立電子2008年7月公開發行股票的核准決定,同時要求立立電子按照發行價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返還證券持有人,這在中國證券市場尚屬首例。
2009年6月10日, 證監會正式公布《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實施之後將隨時向企業發審核批文。這意味著暫停8個多月的IPO重啟。
2009年7月29日,金融危機全面全面爆發以來全球最大一單IPO中國建築在滬市登陸,上海證券市場發生了有史以來3031.75億的最大單日成交量,並出現09年最大的跌幅,盤中連破3400,3300,3200點整數關,報收3266.43點。
2009年10月30日,等待了十年,首批創業板股票共計28家公司在深圳登陸,當日盤中受到爆炒而幾度被停牌。

Ⅳ 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三家公司的區別與比較

我們期待太保復制國壽境外上市後效率改善的故事。
公司是第三大壽險公司和第二大財險公司。
報告摘要:
我們認為四家主要的中資上市保險公司在效率提升方面所處的狀態有較大差別,我們製作了一張效率提升曲線以此來形象化的描述。太保是剛剛起步,效率改善的斜率比較陡峭;人保效率改善的斜率略為平坦;國壽已經過一輪效率改善,目前所處的斜率較小;平安是又迎來一輪新的效率改善。
2006年,國壽、平安和太保個人代理人的市場份額分別是48%、16%和13%。
而國壽、平安和太保的個險新單保費收入市場份額分別是53%、23%和9%。太保代理人和新單保費收入的市場份額是很不匹配的。太保的人均FYP是平安的44%,是國壽的58%,而只相當於平均水平的64%,只比六大公司中的新華更多。我們認為作為一個已經完成全國性布局並且在很多地區的網點覆蓋層次堪與國壽媲美的公司長期的人均月度FYP是不應該與同業存在這么大的差異的,效率提高將是今後業績提升的主動力。我們對太保最大的期待是復制國壽境外上市後效率改善的故事。
公司是中國第三大壽險公司。從銷售渠道看,太保的個險渠道佔比與國壽和平安相比最低,但逐年上升。從險種結構看,太保的傳統險比例要明顯比國壽和平安高。從區域上看,其相對優勢在縣域,據統計太保有70%的保費收入來自於縣域,而國壽這一比例也只是50%。
公司一直以來均是中國第二大財險公司。按照自1998年以來的數據,公司的市場份額基本保持了穩定,截至2007年10月份,公司的市場份額為11%。我們認為由於監管層加強了價格管制、償付能力及准備金提取的管理,承保業務利潤率會有所上升,綜合成本率將會略有下降。
截至2007年中期,公司的投資資產1,917億元,在保險行業中排名第三。從投資資產構成來看,太保最大的區別在於定期存款比例要明顯更高,而債券投資比例要明顯更低。與國壽和平安相比,太保股票投資比例最低,而封閉式基金比例最高。
我們採用內含價值法對太保的壽險部分進行估值,採用市盈率法對財險分部進行估值。內含價值的基本假設是投資收益率提高150bp至6.2%,貼現率10%,新業務價值倍數40倍,我們得出太保2008年壽險業務每股評估價值為49.14元,加上財險分部的6.34元,對公司6個月目標價為55.49元。詢價區間確定根據2007年預計EPS0.91元,結合按內含價值發計算的2007年目標價,再考慮一級和二級市場的差價,得到詢價區間為23-27元。搖錢樹下看搖錢術
1.效率提升還有很大空間
1.1.效率提升曲線
我們認為四家主要的中資上市保險公司在效率提升方面所處的狀態有較大差別。
平安上一輪的效率改善是在2004年之前,在經過2004年上市之後的內部架構完善和產品結構調整之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明顯的進入又一輪的發展高峰。國壽的效率改善是從2003年底在境外上市開始的,到去年底基本結束了這一過程,今年以來開始進入調整期。人保是從年初開始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綜合成本率以及投資收益方面都開始有明顯起色的。而太保的效率提升主要也是從今年年初開始的,由於和同業比較起來人均保費等指標有較大差距,因此我們判斷未來提升的空間可能比人保要大一些。根據上面的定性判斷,我們製作了一張效率提升曲線以此來形象化的描述我們認為各公司所處的效率提升狀態。太保是剛剛起步,效率改善的斜率比較陡峭;人保效率改善的斜率略為平坦;國壽已經過一輪效率改善,目前所處的斜率較小;平安是又迎來一輪新的效率改善。從目前來看,平安是唯一一傢具備長期效率改善能力的公司,其它的公司往往是上市後的一次性改善,能否持續改善還有待證明。
1.2.人均保費提升潛力很大
我們認為太保壽險業務人均保費提升潛力很大,正如我們在效率提升曲線中所說的那樣。
2006年,國壽個人代理人65萬人,平安21萬人、太保18萬人、新華14萬人、泰康13萬人、太平2.4萬人,六大公司合計132萬人。國壽、平安和太保個人代理人的市場份額分別是48%、16%和13%(圖2)。而2006年個險渠道新單保費收入(FYP)
六大公司合計為512億元,其中國壽、平安和太保的市場份額分別是53%、23%和9%(圖3)。太保代理人和新單保費收入的市場份額是很不匹配的,13%的人只貢獻了9%的保費收入,人均月度新單保費收入(個險新單保費收入/(代理人數量*12))同業界有較大差距(圖4)。2006年,平安的人均月度FYP是4,718元,國壽是3,542元,而太保是2,069元。太保的人均FYP是平安的44%,是國壽的58%,而只相當於平均水平的64%,只比六大公司中的新華更多。我們認為作為一個已經完成全國性布局並且在很多地區的網點覆蓋層次堪與國壽媲美的公司(圖5)長期的人均月度FYP是不應該與同業存在這么大的差異的,效率提高將是今後業績提升的主動力。如果太保將人均月度FYP提升至行業平均水平,那也至少會有超越行業平均水平50%的增長。
1.3.國壽上市後效率大為改善
我們對太保最大的期待是其是否能夠復制國壽境外上市後效率改善的故事。我們來回顧一下國壽上市之後的效率改善情況。
1.3.1.市場份額保持穩定
上市之後,國壽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市場份額保持了基本穩定,甚至在2006年的時候,市場份額還略有上升。
1.3.2.人均月度FYP大幅提升
上市之後,國壽推出了頗受市場歡迎的"鴻鑫"等產品,同時加強了內部管理,使得人均月度FYP出現了明顯的提升。
1.3.3.產品利潤率大幅提升
由於個險渠道在新單保費收入佔比得到了有效提升,公司自上市之後產品利潤率逐年提升。APE margin(標準保費利潤率)從2004年的17.1%提升至2006年的24.23%。
2.各項業務分析
2.1.壽險業務
2.1.1.增長情況
自從1996年以來,公司就一直是中國第三大壽險公司。按照自1998年以來的數據,公司的市場份額基本保持了穩定,截至2007年10月份,公司的市場份額為10%。
2006年,公司壽險保費收入378億元,保費收入的8年復合增長率為24%。
2.1.2.渠道結構
靜態的比較2006年各公司數據,平安的個險渠道保費收入是最高的,達到了80%,其次是國壽的51%,太保的個險渠道佔比最低,是35%。個險渠道佔比比較高的主要原因是銀保渠道業務量相對較大。
動態的比較太保的時間序列數據,可以看出公司的個險渠道保費收入佔比從2004年的38%提高到了2007年中期的48%,銀保渠道佔比基本未變,個險侵佔的主要是團險的佔比。
2.1.3.產品結構
從總保費收入來看,國壽最大的險種是分紅險,佔比67%,其次是傳統險,佔比25%;平安最大的險種也是分紅險,但佔比僅為34%,意外和健康險的佔比是23%,傳統險佔比15%;太保的傳統險比例要明顯的高,佔比達到了42%,和分紅險幾乎平分秋色,這是各大公司中絕無僅有的。
從新單保費收入來看,國壽85%的保費來自於分紅險,而平安來自萬能險的保費收入與分紅險相當,太保新單保費收入中傳統險的比例也是最高的,達到了21%。
2.1.4.區域結構
太保擁有僅次於國壽的分支機構,比平安更多。其相對優勢在縣域,據統計太保有70%的保費收入來自於縣域,而國壽這一比例也只是50%。在縣域保險市場,幾乎只有國壽和太保兩家機構,國壽的市場份額大致是70%,而太保則享有剩餘的市場。
從分省數據來看,江蘇、山東、上海、河南和山西是公司保費收入排名前5名的省份,占公司總保費收入的42%。其中山西在當地市場的份額居於太保系統內的首位,達到接近20%,其次是寧波、江蘇、貴州和河南。而國壽市場份額最高的公司分別是江西、內蒙、廣西、甘肅和河北,平安的是大連、寧夏、廈門、青島、深圳。
從以上數據也可以看出,太保與國壽具有相對優勢的區域有較高的共同點,而平安作為一個城市公司的特點也是非常明顯。
2.1.5.關於利差損
太保與平安一樣,均沒有將高利率保單進行剝離。由於平安在利差損形成時期,業務發展速度較快,因此其利差損保單規模要更大。從准備金余額佔比上來看,2006年平安的佔比是37%,太保是24%。從有效業務價值來看,2007年中期,利差損保單的有效業務價值為-164億元,而太保這一數據為-28.73億元。與平安一樣的是,在近年利潤比較好的時候,公司均花費了一些力量來消化利差損,具體方式是調低利差損保單的評估利率。經過幾次調整,目前太保利差損保單的負債成本已下調至了6.53%,與平安相當。預計兩家公司在今年底都會繼續下調評估利率。總體來講,兩家公司均具備消化利差損的能力。
2.2.財險業務
2.2.1.增長情況
公司一直以來均是中國第二大財險險公司。按照自1998年以來的數據,公司的市場份額基本保持了穩定,截至2007年10月份,公司的市場份額為11%。2006年,公司壽險保費收入181億元,保費收入的8年復合增長率為16%。
2.2.2.險種結構
由於車險發展速度快於其它險種發展速度,太保的車險比重與市場一樣逐年提高,從2004年的56%提升至68%。
與人保和平安相比,太保的車險比例在歷史上較低,但由於近年的比例提高,使得和人保、平安的車險佔比較為接近,甚至還略為高了一些。
2.2.3.綜合成本率保持穩定且有望下降
雖然車險比例逐年提高,但公司的綜合成本率還保持了穩定。其中賠付率呈下降趨勢,而費用率的提升抵銷了賠付率的下降,使得綜合成本率保持穩定。正像我們在《中國財險:承保業務處於上行周期》一文中所說的那樣,我們認為由於監管層加強了價格管制、償付能力及准備金提取的管理,承保業務利潤率會有所上升(圖23),綜合成本率將會略有下降。
2.3.投資業務
截至2007年中期,公司的投資資產1,917億元。同期中國人壽的投資資產是7,663億元,中國平安的投資資產是3,318億元,中國財險是770億元,太保的投資資產在行業中排名第三。
2.3.1.投資資產構成
從投資資產構成來看,太保最大的區別在於定期存款比例要明顯更高,而債券投資比例要明顯更低。定期存款與債券相比,優勢在於其主要形式協議存款一般含有浮息條款,在加息時段更為有利;劣勢在於其流動性較差,而且期限最長5年。與同期限的債券收益率相比,協議存款收益率並不低,如最新央行公布的3季度61個月協議存款加權利率為5.28%,而同期國債收益率一般為4.7%-4.8%。
2007年中期,太保權益類資產中42%是股票投資,30%是開放式基金,28%是封閉式基金。與國壽和平安相比,其股票投資比例最低,而封閉式基金比例最高。從金融工具分類來看,太保的交易性資產比例最低,只有8%,而國壽、平安和人保分別為18%、28%和40%。
2.3.2.投資收益率
2007年中期,國壽的總投資收益率為10.38%,平安和太保的收益率分別為15.81%和15.2%。投資收益率出現較大差異的原因在於一方面中國人壽收益率是包含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另一方面公司的會計政策對投資收益率也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可供出售類資產浮盈兌現比例以及交易性資產的佔比等。因此,收益率指標只能作為一項參考而已,並不一定代表實際的投資業績。我們認為10大重倉股是一個很好的跟蹤標的,因為其表現不受管理層態度的影響,能公允地反映其權益類資產的表現。遺憾的是太保尚未公布其10大重倉股。
中國人壽中期債券收益率相對較低是因為在債券市場不斷下跌的情況下,公司提取了相應的資產減值准備所致。
3.估值
我們採用內含價值法對太保的壽險部分進行估值,採用市盈率法對財險分部進行估值。
內含價值的基本假設是投資收益率提高150bp至6.2%,貼現率10%,新業務價值倍數40倍。公司公布了2006年新業務價值21.76億元(12%的貼現率),截至2007年中期的一年新業務價值29.18億元,同時在內含價值變動表中還列出了2007年上半年新業務價值18.42億元,由此推出去年上半年新業務價值11億元。今年上半年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67%。我們預計公司今年壽險業務新業務價值至少會有50%的增長,同時我們認為未來幾年公司由於效率的提高,新業務價值仍將會有快速的發展,未來兩年同比增長分別會有30%和20%。同時考慮明年H股發行9億股。
按照以上假設,我們得出太保2008年壽險業務每股評估價值為49.14元,加上財險分部的6.34元,對公司總的目標價為55.49元。
4.公司背景
4.1.歷史沿革
1988年,交行成立了保險業務部。經過3年的運作,1991年交行發起成立了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經過兩輪增資,太保的注冊資本達到了20億元。由於太保的業務最初主要來自交行信貸相關的財產保險業務,所以太保最初更重視財險業務,財險業務的相關經驗積累也較為豐富。直到後來隨著平安憑借個人營銷在全國范圍內快速發展,太保才開始跟隨性的發展壽險業務。
1999年,由於監管的要求,交行將其股份轉讓給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政府隨後逐步轉讓給其下屬企業,太保的控制人隨即也從交行轉到了上海市政府。太保獨立之後,管理層也意識到了壽險業務的"利差損"問題,而同時財險業務盈利能力卻要好很多,這也在公司內部引發了究竟要不要發展壽險業務的爭論,市場份額也因此有所下滑,與此同時平安借"投聯險"繼續攻城拔寨。
2001年,同樣也是由於監管的要求,太保發起成立了壽險和產險公司。由於壽險公司獨立經營,有了自己獨立的財務資源,因此壽險開始快速發展,個人代理人數量由2001年底的14萬人上升至2002年底的21萬人。由於大規模發展初期投入很大,形成了一些累計虧損,而同時業務快速發展客觀上需要更多的資本金,兩方面因素導致公司壽險業務在2004年存在115億元的償付能力缺口,限制了分支機構的開設和業務的發展。為解決這一問題,太保集團與凱雷在2005年底共同出資66億元(其中凱雷出資4.1億美元)對壽險進行注資。在這一階段的2002年,公司還進行了一次增資,引進了寶鋼集團和大連實德作為股東,管理層對公司的話語權加大。
2007年4月份,為了實現集團整體上市同時加強對子公司的控制,經與凱雷磋商,將凱雷對太平洋人壽的股權轉為對太保集團的股權,為上市鋪平了道路。
4.2.組織架構
公司發行前的最大股東為華寶投資有限公司,佔比20%,是由寶鋼集團及下屬企業合並股份轉讓給華寶投資有限公司。申能集團是其第二大股東,佔比19%。凱雷通過兩個基金控制了公司19.9%的股權。
太保同平安一樣也是集團整體上市,同時對子公司均是高比例控股,其占壽險、財險和資產管理公司的股份比例分別是97.83%、98.14%和90%。同時還持有太平洋安泰50%的股權和太平洋香港公司的100%股權。估值基本相同下買保險還是買平安

Ⅵ 歷史市值最高的公司是多少聽說中國石油曾經達到1.1萬億美元,不知道是不是最高的

1單個市場來講的話:中石油曾經在中國A股市場超過10000億美元市值,微軟在2000年的時候超過5700億美元;

2如果按多個市場來講的話,很多公司超過蘋果的市值:例如今天的中石油市值:中國石油A股30420695億美元(19180億元人民幣)+中石油納斯達克274950億美元= 5 7915695 億美元;

3還有很多公司在世界各地都上市了,所以很難計算到底是誰的市值最高。

寧德時代市值等於一個中國石油十交通銀行市值,你覺得合理嗎

2000年中國市值前20的公司名單如下。中國石油、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移動、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中海油、中國石化、中國人壽、中國神華、中國平安、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新鴻基地產、中國電信、騰訊控股、鴻海、中銀香港、長和、友邦保險。

如果2007年買1000股中國石油一直不動,現在的市值會是多少?

合理,寧德時代最高16萬億的市值,因為它站在了風口上,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是國內率先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動力電池製造商之一,專注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於為全球新能源應用提供一流解決方案,核心技術包括在動力和儲能電池領域,材料、電芯、電池系統、電池回收二次利用等全產業鏈研發及製造能力。2017年該公司動力鋰電池出貨量全球遙遙領先,達到1184GWh。已與國內多家主流車企建立合作關系,並成功在全球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也成為國內率先進入國際頂尖車企供應鏈的鋰離子動力電池製造廠商。[1]

2018年6月11日,深交所公告,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幣普通股股票創業板上市。[2]

2019年,寧德時代上榜《財富》中國500強,位列290位。[1]2019年6月11日,寧德時代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3][4]2019年10月23日, 2019《財富》未來50強榜單公布,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4。[5]2019年12月,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6]

2020年9月10日,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發布,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181位,營業收入4578802萬元。 [7]

2021年7月,寧德時代正式推出鈉離子電池。[42]

2022年1月,寧德時代入局換電。[69]

2022年2月8日訊,全球動力電池企業最新排名出爐,寧德時代連續五年登頂世界第一。

市值1744億的上市公司有幾家

「出道即巔峰」,這個股市上的新名詞,就是在中石油上市之後發明出來的。就此大家能夠看到中石油傷了幾股民的心啊,而且這句話不斷傳播到如今,那闡明當初買了中石油的首日股民,到如今假如不斷持有,一定是沒有解套的。那麼將來何時能解套呢?其實沒有人能說得分明。

假如不斷持有中石油到如今,那就是堅持持股14年了。整個江湖上又呈現了另外一句詞,那就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中石油在上市之後一路下跌,後來再呈現的第二高價,也僅僅只要2015年的1449元,第三高價錢是2018年的902元。如今的價錢不到5元錢。也就是中石油一浪且比一浪低,持有中石油的股民的心情是越來越差越來越壞。

中石油在2007年11月5日上市,發行價錢是167元,首日最高價錢4862元,在上市14年的過程中,也曾經有過屢次分紅,奈何分紅也十分微薄。我們拿一個實例來停止闡明,假設上市時買入1000股中石油,破費了4862萬元。那麼這個期間總得分紅大約拿到3100多元,目前的市值大約5000元。

也就是說只要1000股中石油,從開端到如今,總共能夠回收8100元,回收比例到達166%,虧損比例到達834%。但這僅僅是一個靜態的計算,假如算上時間本錢,每年假設依照3%來計算(長期存款利率),那麼投入的4862萬元,能夠在這14年間得到利息204萬元,關於總的收入8100元,也就是說投資者虧了一分不剩,而且還要倒貼123萬元。這可能是投資者虧損最大的買股票閱歷了。

的確中國石油是我國優質的大盤藍籌,但是其發行價錢自身就是虛高的,當時發行的市盈率到達了2244倍,最高的時分到達了66多倍。一個這么大盤的股票,而且生長性相當的困難,還動不動就虧損的,中石油怎樣可能有著66倍的市盈率呢?關於中石油,中石化的估值其實應該比擬銀行股的估值小荷,盤子大,增長性差。其實它的市盈率也就是在4~8倍之間,這才是關於中國石油最正確的認識。

同時持有14年,那真的不是傻了就是懵了。中石油絕不是價值投資的股票選擇,他在一定水平上作為暫時避險的股票配置還是能夠的,但是假如想靠中石油獲取資本差價收益,那真的想多了。

買入一家上市公司,股票錢還是要蘇醒的去剖析它將來的生長性,以及它合理的市盈率估價空間。不要隨聲附和,結果撂在山頂上再也下不來了。

a股市值最大的公司

市值隨著股票價格的波動而實時在波動。市值1744億的目前沒有,接近的中蘭環保1746億,西部牧業1746億,智雲股份1743億,東晶電子1748億,開勒股份1742億。供你參考。不過開市後會繼續浮動。

中石油股票為什麼一直下跌 知乎

a股市值最大的公司是(截止2015年10月16日):中國石油。

截止2015年10月16日,中國石油的總市值:16380億。

簡介:

根據《公司法》、《國務院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別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經原國家經貿委《關於同意設立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的復函》(國經貿企改[1999]1024號)批准,中國石油集團獨家發起設立本公司。本公司1999年11月5日在國家工商總局完成注冊登記。公司於2005年9月15日在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實施配售並上市。  

經營范圍:

許可經營項目:石油、天然氣勘查、生產;原油的倉儲、銷售;成品油的倉儲、銷售;危險化學品的生產;食品的銷售(包括餐飲,僅限取得衛生許可證的分支機構經營);煙的銷售(僅限取得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分支機構經營)。預包裝食品、乳製品、保健品零售,燃氣經營、危險化學品經營,固定和橇裝加油站、加氣站,住宿業務,圖書報刊、電子出版物、音像製品的零售,水路運輸,道路運輸。許可項目的經營內容和經營期限以許可證為准。一般經營項目:煉油、石油化工、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和倉儲業務;進出口業務;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運營;石油勘探生產和石油化工及相關工程的技術開發、咨詢、服務;油氣、石油化工產品、管道生產建設所需物資設備、器材的銷售;潤滑油、燃料油、瀝青、化肥、汽車零配件、日用百貨、農用物資的銷售和倉儲業務;房屋和機械設備租賃。紡織服裝、文體用品、五金傢具建材、家用電器電子產品、充值卡、計生用品、勞保用品的零售;**代理銷售、代理收取水電等公用事業費、票務代理、運輸代理、車輛過秤服務;廣告業務。

為什麼中國石油會跌得這么狠呢?原因有兩個:

第一,上市後過度炒作,中石油是2007年上市的,按照2006年的業績來看,當年實現凈利潤1326億元,而中石油上市時4862元對應的市值大概是89000萬元(總股本1830億股),市盈率高達6711倍。中石油發行價是167元,發行市盈率是2244倍,對於一家超級大盤股來說,給出這么高估值的發行價本身就存在泡沫,而當時股票上市首日是沒有漲跌幅的,一上市就被炒到了4862元,泡沫巨大。

第二,業績沒有持續性,A股里也有很多長線牛股,比如貴州茅台、格力電器等,但這些公司營收利潤都是持續增長的。而中國石油業績是起伏不定的,比如2013和2014年,每年凈利潤都超過1000億元,而2015年下滑了6673%,2016年更是下滑了7784%,即便是2017年大幅增長18852%,凈利潤也只有2014年時的20%左右。也只有2006年的17%,所以股價不斷下跌也是必然。

因此,中國石油上市後從4862一路下跌至589元,不斷創新低,確實是一件讓人痛心的事情。主要還是因為A股市場投機氛圍重。所以作為一個理性的投資者,一定要保持克制,不宜盲目炒作,不能盲信各類媒體的研究報告,需要保持實事求是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