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金投資的策略介紹
基金的投入策略雖然千變萬化,但總體而言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積極的投入策略(activeinvestmentstrategy);一類是消極或被動的投入策略(passiveinvestmentstrate—gy)。採用積極投入策略的基金是想通過積極的組合經營管理和市場時機的把握來獲取高於市場平均收益(即市場指數)的回報;而消極的投入策略是基於這樣一種理念,即長期而言,持續戰勝市場指數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最好的策略就是復制市場組合,爭取獲得同市場指數相同的回報。
這兩種迥異基於投入者對市場效率(marketefficiency)的區別認識,由此也產生了著名的有效市場假說(marketefficiencyhypothesis)。認為市場定價有效率的投入者傾向於支持被動的投入策略,而認為市場定價失效的投入者堅持採用積極的投入策略。
積極和消極的投入策略有很多區別之處。緊要表現在:①投入組合的構造上;②證券的交易;③投入組合的監測。在投入組合的構建上,積極投入一般採取主觀判斷作為決策的依據,而消極投入往往根據一些客觀與簡單的規則。積極投入的證券交易一般較為頻繁,而消極投入一般採用程序化的交易,交易次數較少。由於消極投入需要復制指數,凶此必須不斷監測組合的表現,以確定組合的跟蹤誤差在允許的范圍內。
一.積極投入策略採用積極投入策略的投入者一般會用兩種方式構築投入組合。一種是自下而上(hot—tomup),另一種是自上而下(top—down)。白下而上的組合構築方式,緊要關注對個別股票的解析,而對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周期波動不很重視。經營管理人緊要通過基本解析的方式,來預測股票的未來收益,然後根據股票所處的行業及其他一些參數確定股票的內在價值,通過比較股票的內在價值和現行市價決定是否要將股票加入組合。最後的組合是滿足這些選股條件的個別股票的集合。大名鼎鼎的美國投入家沃倫·巴菲特(WarrenBuffet)和基金經理彼得·林奇(PeterLynch)等採用的就是典型的自下而上的投入策略。自下而上投入策略的特點是股票個數較少,而行業分布較不均勻。
同樣地,積極投入的投入經理還可以採取自上而下的投入策略來構築投入組合。採取這種投入策略的流程是:首先,基金經營管理人將對宏觀經濟的環境實行評估,並預測經濟前景,在此基礎上決定資金在資本市場區別部分之間的分配,特別是有多少以現金等價物的形式持有。對於被允許投入債券的基金經理來說,首先必須決定資金在股票、債券和現金等價物之間的分配,這一歷程就是資產配置階段(assetallocation);第二步,經營管理人必須決定如何在股票市場的區別板塊和行業之間分配資金,根據預期的經濟前景,基金經營管理人對股票市場各個板塊和行業實行解析,從而選出那些可以獲取最高收益的市場板塊和行業實行重點配置(overweight);最後,在決定了板塊和行業的資金分布之後,再決定在每個板塊和行業中個別股票的分布。採用自上而下的投入策略,相對而言,行業分布較為均勻,而股票的個數也較多。
二.消極投入策略根據現代投入組合理論,「市場組合」在定價有效率的市場中,給單位危機提給了最高的收益率水平。市場組合在理論上包含了整個市場的股票。構造市場組合時,每個股票在組合中的權重中應該是該股票的總市值/資本總額(marketcapitalization),即在整個資本市場的資本總額中的比例。這種以市場組合作為投入組合的消極投入策略就是指數化投入策略(indexing)。
所謂指數化投入策略就是構築這樣的投入組合,該組合中的股票權重比例完全復制了某一基準市場指數(benchmark),從而能夠獲得與市場基準指數相同或十分接近的收益。在美國,市場基準指數通常是標准普爾500指數(Standard&Poor500StockIndex,S&P500)或威爾舍5000指數(Wilshire5000),前者是標准普爾企業根據選取的美國500家大型企業的股票價格編制的指數,後者是美國威爾舍企業選取的美國5000家大企業的股票價格編制的指數。在中國市場上,基準指數可以選擇上證綜合指數、深證成分指數、滬深300指數、中證100指數、上證180指數、上證50指數等。
復制指數可以選擇購買市場上所有的股票,但實際操作中構造指數化組合緊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1)資本化方式(capitalizationmethod)。經營管理者購買指數中市值最高的股票,並且平均分配指數中的其餘股票。例如,如果復制組合選定了200個市值最高的股票,這些股票占指數總資本的85%,其餘的15%平均分配給其他股票。
(2)層化方式(stratifiedmethod)。應用這種方式的第一步是對組成指數的股票分類的因素實行解析。最典型的因素是行業因素,其他因素包含危機特徵,例如貝塔或資本化水平。這樣可以為層化方式提給第二個層次。利用行業因素對指數中的每一個企業實行分類。這表明指數中的企業按行業實行了分層。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應用與基準指數相同的比例使行業分類多樣化來降低殘余危機。在這種狀況下,屬於每一層或行業的股票都可以隨機選擇,或通過資本化排列或最優化等其他方式實行選擇。
(3)二次最優法(quadraticoptimizationmethod)。就是使用二次最優化程序產生一套有效的投入組合。有效模型包含區別預期收益率水平下的最小危機變數組合。投入者可以在模型中選擇能滿足投入者危機偏好的投入組合。
指數化概念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據說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繆爾森提出的。薩繆爾森注意到,盡管當時很多股票交易者試圖戰勝市場,但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成功做到了這一點。現實中結果是2/3到3/4的共同基金的業績要低於標准普爾500指數。其中關鍵的原因在於交易費用——交易成本、經營管理費和其他費用。這些費用意味著一個基金經理必須達到超出市場指數2個百分點以上的收益水平,才能在扣除開支後與市場持平。指數化策略的優勢正在於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交易,因此幾乎完全可以消除經營管理費用並降低基金經營管理成本。指數基金還可以用最小成本買入各種股票,並且大量減少稅收。
指數基金的創始人、美國先鋒(Vanguard)基金經營管理企業前董事長鮑格爾指出,指數基金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其先天的成本優勢,平均起來,指數基金比積極經營管理基金的費用每年要低2.1個百分點。西方國家基金市場長期的實證數據也證實了指數化策略的優勢。另據美國先鋒基金企業的數據顯示,從1983年到1997年的15年中,美國的先鋒500指數基金(VanguardS&P500indexfund)的表現超過了85%的積極經營管理基金,在經過15年存續下來的268個基金中,只有28個基金(11%)超過了先鋒500指數基金的表現。
人們自然要問一個問題:既然積極經營管理不能產生超額收益,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積極經營管理基金的存在,而且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一個可能的原因或許是那些表現突出的積極經營管理基金的示範效應。20世紀10大頂尖基金經理之一的彼得·林奇在其經營管理富達企業的麥哲倫基金期間,曾長時間戰勝了標准普爾500指數②,其他一些基金經理人也有長期戰勝市場指數的歷史。這些人盡管是極少數,但造成的影響卻可能是很強的。另外,積極經營管理的基金作為一個整體在某些時候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從總的狀況來看,指數化策略正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支持。自指數化基金於1971年首次出現以來,已經經歷了迅速的增長,增長速度超過美國投入基金行業整體增長速度的一倍以上。
B. 積極和消極投資策略,都有哪些
積極和消極投資策略,都有哪些?在投資理財中,投資者遭遇兩種基本上的投資策略:積極主動投資和消極投資。積極主動投資策略就是指投資者在一定的投資限定和范疇內,根據積極主動的證券挑選和機會挑選勤奮尋找較大的投資回報率。
依據CAPM的基礎理論,積極主動投資策略在短期內看來很有可能會得到超額收益,這視投資者的工作能力和運勢而定。但從長期性看來,積極主動投資策略和消極投資策略的結果沒有很大區別。
C. 證券投資基金的股票投資管理的兩種類型及其決定因素
這個東西的兩種類型帶虧帶及空轎其決定因素如下:
1、證券投資基金的股票投資管理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即積極的股票管理策略和消極的股票管理策略;
2、證券投資基金的股票投資管理決定因素為該基金的投資目標,尤其是風險容忍程度;基金蠢蘆經理對市場有效性的看法和態度。
D. 積極型的投資策略和消極型的投資策略各有什麼優缺點
1、積極型的投資策略:
優點是容易把握最佳交易機會,缺點是風險大。
2、消極型的投資策略:
優點是風險相對小些,缺點是容易錯失最佳交易機會。
消極投資策略與「積極投資策略」相對。採取市場投資組合(即均衡情況下的最優風險資產投資組合)和無風險資產投資相結合的投資策略。通過兩者比例的不同,使不同投資者的風險-收益偏好得到滿足。
(4)股票基金消極投資策略擴展閱讀
消極型投資相信市場有效的投資者往往採用消極的投資策略,消極型投資如隨機購買股票。根據風險分散原理.單個股票不能分散非系統風險,消極型投資於是市場上產生了一種投資方式—市場組合投資,這就是指數基金。
風險分散和市場有效假設理論導致了指數基金這種新穎的投資工具的產生。消極型投資指數基金是指按照某一指數的編制原理而構建組合進行投資的基金。消極型投資由於省去了技術分析和基礎分析採用的調研、資料等費用,指數基金的管理費用低於其他投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