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私募大佬排名
一、 葛衛東 江湖人稱「葛老大」的葛衛東,2000年開始投資股市,數次破倉,一度有自殺傾向。2004年,他閱讀了大量巴菲特的書籍,使他明白了投資的真諦,交易能力迅速提高。在過去的六年裡,他的年均回報率為120%,被華爾街稱為「東條英機」。現在擁有150億資產,在胡潤財富排行榜上排名第216位。
二、 王亞偉 曾經的「公募之弟」王亞偉,帶領華夏基金在5年內產生了74890%的總回報,成為了業界的神話。他以低調和犀利的操作被譽為「中國最好的基金經理」。然而,由於他大膽的操作風格,他的基金在2016年的表現令人尷尬,王亞偉從神壇上摔了下來。但現在他重生了,帶著240億規模基金卷土重來,年化收益70%以上,重回巔峰。
三、傅海棠 農民傅海棠養豬六年,種棉花大蒜。2000年投資期貨,2009年至2010年,18個月投資從5萬增加到12億,成為期貨「第一散戶」,原「天道」思想分析市場,把握節奏,不做任何技術分析,擁有「農民哲學家」稱號。
四、蔣菲 歷史上「最佳散戶投資者」蔣菲,25歲時通過炒股賺了4億元,一夜成名。她的背景很神秘,又是個低調的人,所以她的財富來源是有爭議的。但從她對白雲山的操作方法,我們可以看出她是典型的「浙派」短線游資,出手果斷,資產管理嚴格,交易體系獨特。
五、趙丹陽 趙丹陽於1994年出國,從事投資和貿易,並於1996年回到國內市場。2007年和2014年兩次攻擊a股,震驚股票圈。他擅長研究基本面,能夠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做出准確的判斷。李大霄曾將自己的交易邏輯與巴菲特和索羅斯相提並論。
六、林廣袤 2010年以600萬元持有3萬多手棉花賺了220倍到13億,2011年以1億元持有1萬手空棉花賺了7億,被稱為棉花人。2012年,他重新入市,虧損7億。之後,他暫時退出期貨,在華山行醫。
七、張磊 一級市場「投資狂人」章雷是高淳資本的創始人,管理的資產達300億美元。他的投資項目包括騰訊、JDCOM、mobike和滴滴,他倡導的投資理念是「存正用奇」、「撈一把」。目前,他的基金是亞洲最大、表現最好的股票管理基金。
八、裘國根 邱國根,凈資產70億,學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1996年開始投資,2001年創辦重陽投資掌舵。我們可以在股票,期貨和債券市場看到他。他最擅長投資組合,他的基金產品年化收益率高達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大陸投資者視他為「港股之神」。1969年,他開始了自己的投資生涯,用5000港元買下了股票。40年後,他擁有資產42億人民幣,創造了「40年增值4萬倍」的神話。他倡導「炒股不投機市場」的理念,對行業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不幸的是,他在2014年患有淋巴瘤,並於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前「私募哥」徐翔,被譽為「寧波每日極限敢死隊」首席舵手。17歲時,他拿著3萬元入市投機到40億元,一度管理數百億資產「鶴立雞群」。不幸的是,2015年,一代投資神話在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和內幕交易而被捕後宣告終結
民間股神林園從8千塊賺到幾佰億,他用什麼方法做到的?
片仔癀股價從去年11月最低98元飆漲到了近期的300元,不到一年翻了三倍,拳打瀘州老窖,腳踢海天味業,成為消費大白馬里的漲幅老大哥。
近年來,"民間股神"林園也曾多次表達對於片仔癀投資價值的看好。根據片仔癀2020年半年報顯示,該公司前十名股東持股中,"林園投資21號、29號和101號"持股比例分別為065%、042%和039%。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心生疑問,林園到底看中了片仔癀什麼?
一、經濟特許權思想
林園秉承價值投資理念,追求長期穩健增值,投資標的都是具有絕對競爭優勢的壟斷企業。他曾表示 片仔癀的優勢在於天然麝香是被國家批准使用的,這不僅是壟斷,更是絕無僅有的定價權! 這與巴菲特最經典的投資理念—— 經濟特許權思想 不謀而合。
何為經濟特許權?
1、被人需要——治療肝病、療效獨特
片仔癀系列產品包括片仔癀、片仔癀膠囊等肝病用葯,適用於熱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癰疽疔瘡等,醫用和保健功能都具備。目前我國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達125%-354%,成為我國第一大肝臟類疾病,而片仔癀在治療肝病方面有著自己的獨特療效。
近日,片仔癀的PZH2111片獲批開展臨床試驗,這是片仔癀首個取得臨床批件的1類新葯,適應症是 肝內膽管細胞癌、尿路上皮細胞癌等晚期實體腫瘤。 此外,片仔癀的另一個1類新葯PZH2109膠囊完成了臨床前研究,目前臨床申報正在受理當中,該葯品主要用於治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2、不可復制——絕密配方構建護城河
片仔癀最關鍵的原料就是麝香,其是從麝類動物成熟的雄性香囊中提取出來的乾燥分泌物。而麝被列入一類野生保護動物,並且麝香的使用由國家統一審批和分配。 天然麝香極為珍貴,2015年,國家就停止了天然麝香的配額供應,其中片仔癀屬於國家許可的少有允許使用天然麝香的企業。
經過500年的傳承創新,片仔癀已被列入國家一級中葯保護品種,處方及工藝受國家保護,屬於國家絕密級配方,且永久保密期限,這是其他中葯企業難以復制的,也是其擁有的絕對"護城河"。
3、定價權
縱觀A股,除了茅台以外,也只有片仔癀股票(600436)能同時滿足以上幾點了。
二、片仔癀半年報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點?
片仔癀2020年半年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3246億元,同比增長12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65億元,同比增長1584%。林園在回答投資者提問的"能不能再分享一下片仔癀的邏輯?"時,也建議大家看年報,下面我們就看一下片仔癀的半年報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地方。
1、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同比減少4053%
半年報顯示,片仔癀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547億,同比減少4053%,公司解釋原因:(1)報告期支付各項稅費的現金流出增加;(2) 報告期末公司定期存款增加,不作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列示。
再查看片仔癀的主要資產受限情況和附註可知情況屬實。另外片仔癀上半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現金3209億,收現比為9910%接近1,這說明該公司銷貨收到的現金與本期的銷售收入基本一致,銷貨沒有形成掛賬,資金周轉相對良好。
2、上半年存貨增加639%
截至2020年6月30日,片仔癀存貨余額2231億,2019年底存貨余額2097億,上半年存貨增加639%,存貨周轉率有所下降,但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由2019年上半年3037天縮減至2709天,所以並不存在產品積壓難賣的問題。
存貨增加的主要原因:由於上游珍貴葯材(麝香、蛇膽)從長期看存在一定瓶頸,而且近年來價格不斷上漲,因此片仔癀股票(600436)提前戰略布局,對上游珍貴葯材進行戰略存儲,這從年報中也能得到驗證。
3、片仔癀近十年加權ROE均大於15%
對於大消費類企業,凈資產收益率是必須關注的指標,片仔癀2010—2019年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均保持在15%以上,十年平均加權ROE高達2127%,在A股市場上僅有極少數龍頭企業能夠達到這樣的水平。
一直與片仔癀爭做"葯中茅台"的雲南白葯近十年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就略顯尷尬,2010年加權ROE2307%上升至2013年2894%,好景不長,2014年開始直線下降,2019年加權ROE僅有1031%。根據最新數據顯示,雲南白葯上半年加權ROE624%,而片仔癀則高達1225%,幾乎是雲南白葯的兩倍!
三、片仔癀未來靠什麼成長?
企業的未來掌握在管理層手中,我們看一下片仔癀管理層的戰略有哪些?
1、"一核兩翼"戰略,擴展並購做大做強
2014 年劉建順董事長上任以來,公司積極實施"一核兩翼"發展戰略, 在夯實醫葯製造業的基礎上,加強化妝品、日化產品及保健品、保健食品兩翼,並同時拓展醫葯流通業為補充。 半年報中片仔癀股票(600436)公司強調,增加的203億元銷售收入中,化妝品、日化行業貢獻了150億元。業務種類增加,這就避免未來發生"吃老本"的現象,畢竟東阿阿膠主營業務過於單一很快就暴了雷。
另外片仔癀通過並購持有龍暉葯業51%股權,龍暉葯業擁有的中西葯品批准文號 115 個,特別是安宮牛黃丸(雙天然)及西黃丸(雙天然)等傳統經典中成葯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出資控股龍暉葯業有利於豐富公司的產品管線,對公司布局傳統中葯名方起到積極作用。
2、創新產業發展模式
麝香原料十分珍貴,而且近年來天然麝香價格緩慢上升,管理層為解決原材料瓶頸問題,持續推進 "公司+基地+科研+養殖戶"的產業發展模式, 在做好麝香原料戰略儲備的同時,積極布局養麝事業。目前,公司已在陝西和四川投資設立兩家養麝公司,建立多家養麝基地,並發展農戶養麝。
3、建設片仔癀體驗館,宣揚"中國符號"概念
由於片仔癀在東南區域知名度較高,而在北方則有種"鎖在深閨人未識"的意境,為了擴大品牌影響力,2015年,片仔癀開始在全國大部分省會和主要地級市的機場、動車站、風景名勝區等人流密集處,布局建設片仔癀體驗館。截至 2019 年底,全國片仔癀體驗館總數超過 200 家。在海外也積極推廣體驗館模式,大力宣揚"海絲路上的中國符號"概念。
四、總結
2020年迄今,貴州茅台漲幅大約50%,片仔癀輕輕鬆鬆就達到了它的兩倍。無論是"一年期",還是"三年期"的股價走勢,片仔癀均大幅跑贏貴州茅台。一般來說,當市場滲透率達到15%左右,企業業績會迎來井噴式增長。目前片仔癀滲透率遠在15%以下,所以從投資角度來說仍然存在增長空間。
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認為片仔癀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國家絕密配方",這個配方就像可口可樂一樣,其他中醫葯企業無法復制、無可比擬! 另外片仔癀管理層積極作為,布局上下游產業鏈並發展業務種類,未來依然具備成長性。(ty015)
在中國民間有這樣一個牛逼的人,用湊來的8000塊錢開始炒股,炒到現在身價已經上千億了,創造了億萬倍的驚人回報,被民間譽為股神,為股民津津樂道,他就是人們常說的民間股神林園。
在A股成立30年來,許多所謂的股神常常是壇花一現,而真正能做到幾十年屹立不倒的大師可以說是屈指可數,而林園在中國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成功投資人士。堪稱東方的巴菲特,中國的股神。在私募界他也是一名數一數二的人物。
那麼林園是如何做到的呢?
早年林園在讀書時學得臨床醫學,後來到深圳干過一段時間的醫生,在剛出道之前,可以說他是一個窮屌絲,最初炒股的8000塊錢還是他從家裡,東拼西湊而來的,或許他天生就是具有投資的天賦,他的投資生涯大致可以分為8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1989年到1990年
那個時候的林園,也像我們現在的許多散戶一樣做短線 ,1989年他首次買入深發展,利用了信息差,因為市場信息不透明,當時深圳不同的營業廳股票有價差,他經過多次的低買高賣,反復收割,一年不到就獲利近十幾萬元。
第二個階段是1990年到1992年,當時在民間炒作的是原始股,嗅覺靈敏的林園再次發現了賺錢的機會,他不停地到全國各地,收購職工內部原始股,隨著他持有的公司上市,這些原始股爆漲了幾十倍,林園持有的股票市值一下就漲到1000多萬元。
第三個階段是1993-1994年,他回到家鄉西安搞起了房地產,雖然賺得不多,但他卻幸運逃頂避開了熊市,保住了勝利的果實。
第四個階段是1995年到2001年,這個階段正值牛市,他先後在低位買入深發展,四川長虹等公司實現了從一千萬到一億元資產的增值。
第五個階段是2001到2003年,市場走熊,他轉向海外股票的投資,資產從一個億增長到3個億。
第六個階段是2003年到2005年,他投資茅台等優質藍籌股,資產實現了4個億的增長。
第七個階段是2005年到2007年,他先後加杠桿買入黃山 旅遊 ,上海機場,招行等進行可轉債套利交易,在這兩年中,他的資產又發生了質的飛躍,到2007年末,他持有的股票市值超過了20億。
第八個階段是2003年到2021年,他在2003年前後以20-40元買入的茅台一直持有到現在,據林園自己說,他目前持有約2%的茅台股份,換算一下,他持有茅台的市值大約為600億元,因此他的投資收益大約翻了近300-500倍。
通過他的投資經歷我們可以看出,早期的林園,憑借敏銳的觀察力,進行短線的投機,後來當他的資產龐大時,繼而選擇長期持有績優成長股,最終實現數以萬倍的增值。
林園為自己總結了一套統一的投資方法論,只投資那些具有高護城河,加上成癮性產品的公司,他把選擇行業作為他投資的首選,他在過去30年的投資生涯中,主要圍繞著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核心品種進行投資,這中間累計復合漲幅非常的可觀。同時他在A股、亞太和歐美證券市場的,投資業績和國內市場比較接近,他的投資方法論,具有普適的方法及思維優勢。不受不同市場和環境的限制。
林園在投資時非常注重風險控制,減少投資上的失誤,他先想到是會不會虧錢,在相全的基礎上,再去考慮能不能賺錢。
他所投的公司都會親自去上市公司進行調研,親自了解管理層,公司在市場的地位,終端市場銷售情況,弄明白公司財務報表,這也是我們散戶,很少有人能做到的。林園曾以30元買入茅台後,跌到20元,他沒有割肉,而是越跌越買,堅定持有,可能是他了解到茅台公司業績非常的優秀,在遇到市場的波動時,而有堅定持有的信心,最終他贏得豐厚的回報。
另一面林園喜歡集中資金,重倉買入一個公司,長期持有,提高利潤,他掌握了股市的規律,他說市場90%以上的時間,不是在震盪就是在下跌,僅有10%的時間在漲,他就堅持等待上漲的時刻到來,讓利潤飛奔。
我們從他的投資的軌跡中也可以發現,他很幾乎不投看不懂的 科技 股,而投一些業務簡單,主營業務強的,跟嘴巴有關系,成癮性強,產品能反復銷售的企業。因此他買的不是酒就是葯,而消費和醫葯行業,在美國和中國 歷史 上,都是能穿越牛熊且容易誕生大牛股的行業。同時他所投的企業兼具成長和價值,在低估時買進,耐心等待公司的發展。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咱們下期再見
B. 中國股市哪一年上市
中國股市是在1990年12月19日開盤的,最初只有上海證券交易所。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深圳證券交易所也於1991年成立,從此股市開始了快速發展的歷程。目前,中國股市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
中國股市出現過幾次牛市熊市分別有什麼特點?
經常聽到一些人問:在中國的股市裡能賺錢嗎?
其實這原本就是一個偽問題,沒有什麼好回答的。
但就是這樣一個偽問題,卻縈繞在很多人的心頭,特別是對那些初入股市,或者是駐足觀望准備入市的人。
為什麼是一個偽問題呢?
因為這好比是問:我倒騰海鮮能不能賺錢?我開個火鍋店能不能賺錢?我搞個度假村能不能賺錢?……
這些問題能用能不能賺錢來回答嗎?
一切都取決於你。
你的條件,你的狀況,你所擁有的資源、渠道,甚至是你的認知,你的閱歷。
這些都要結合起來,才能對所要從事的項目前景進行評估。
做生意是這樣,做投資做交易也是如此。
自然也沒有炒股能不能賺錢這一說。
炒股能不能賺錢?一切也取決於你。
取決於你是否能看懂股票?理解市場?是否可以嚴格的執行規則?是否能夠克服自己的貪嗔痴疑。
而不是A股能不能賺錢?或者H 股、美股能不能賺錢?
還有不少人經常罵A股,動輒拿美股或其他股說事,什麼A股就是垃圾,人家其他的股市才適合投資者雲雲。這種人顯然是不了解什麼是資本市場,更不了解中國的股市。如果你在A股都賺不了錢,憑什麼你就能在美股或者其他股賺到錢?
炒股如同做生意一樣,必須要對這個市場有所了解,明白這個市場的邏輯才行。如果滿腦子都是扭曲的認知,還要指望來這里掙錢,那真是有違天理。
要說炒股和做其他的生意有什麼不同,那就是炒股的自主性更強。是贏還是虧,贏多少,虧多少,基本上取決於自己如何做。而做其他的生意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還得受各方面外部條件的制約和牽絆。
但這並不意味著炒股就比做生意來的更容易更輕松。當然,如果你本身就是以一種游戲的心態,拿一小點資金來股市玩玩,根本不在乎輸贏,那也可以做得很輕松。
但那就不是做投資,而是玩游戲了,那是另外一個范疇的事情。
另外炒股的風險性一點都不比做生意小。不管做什麼生意,只有少數人能夠長期活下來,炒股票同樣如此。
而且炒股所受的煎熬同樣也不遜於做其他的生意。
炒股風險那麼大,成功率那麼低,還要承受那麼多煎熬和辛苦,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前赴後繼,生生不息?
因為門檻低!
只要門檻低,進入的人就會足夠多。
但是門檻低的事情恰恰是不容易的事情。
當然,如果你看懂了股票,明白了市場,炒股也可以成為一件輕松的事情。
但是要達到這個階段並不容易!必須要在市場上經歷過錘打煎熬,甚至付出代價,才可能達到。
「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確實很愜意,只是之前的艱辛往往被人忽略了。
中國股票的面值是多少
中國股市20年間有八次牛市,七次熊市。
牛市
第一次
行情特點: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內僅有8隻股票,人稱老八股;而當時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寫委託單,被編到號的人才有資格拿到委託單,能買到股票等於中了頭彩,因為沒人願意拋出。
這使得滬指從90年12月開始計點,一路上揚,造就了第一次牛市。92年5月21日,上證所取消漲停板,將牛市推至頂峰,當日指數狂飆到126649點,單日漲幅105%,這一記錄至今未破。
第二次
行情特點:1992年,中國的改革開放到了一個坎上,資本市場既有5 21的暴漲又有8 10暴動,但中國經濟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鄧小平南巡。鄧小平的南巡講話中,有關股市未來怎麼發展的問題成為一大熱點,而他講話里最重要的是「堅決地試」這四個字。
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幣股票上市,滬指完成最後一跌,第二輪牛市啟動。三個月內快速上漲,301%的漲幅至今為股民津津樂道。
第三次
行情特點:1993年至1994年間,我國宏觀經濟偏熱並引發緊縮性宏觀調控,同時A股實現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容,使得大盤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證券市場一片蕭條,94年7月29日大盤創下32589的最低點。
7月30日(周六)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滬指跳空高開,第三次牛市啟動。井噴行情隨即展開,市場在不到30個交易日的時間上漲至105294點。
第四次
行情特點:1993-1995年,我國為了推進與大力發展國債市場,開設了國債期貨市場,立即吸引了幾乎90%的資金,股市則持續下跌。
1995年2月,327國債期貨事件發生;5月17日,中國證監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在期貨市場上呼風喚雨的資金短線大規模殺入股票市場,掀起了一次短線暴漲。第四次牛市僅3個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卻從58289漲到92641。
第五次
行情特點:經過連續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終於開始走穩,最低點已經探明512點,新股再次發行困難,管理層被迫停發了新股,而政策也開始偏暖,券商資金面開始寬裕,各路資金也開始對優質股票進行井井有條的建倉。
第五次牛市啟動,崇尚績優開始成為主流投資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尋常,管理層連發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揚,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稅由3‰上調至5‰。
第六次
行情特點:第六次牛市俗稱5 19行情。由於管理層容許三類企業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籌碼已經相當多了,市場對今後將推出的一系列利好報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指出中國股市會有很大發展,投資者踴躍入市。
2000年2月13日,證監會決定試行向二級市場配售新股,資金空前增加,網路概念股的強勁噴發推動滬指創下2245的歷史最高點。
第七次
行情特點:第七次牛市起點來自2005年5月股權分置改革啟動展開,開放式基金大量發行,人民幣升值預期,帶來的境內資金流動性過剩,資金全面殺入市場。
而之後伴隨著基金的瘋狂發行和市場樂觀情緒,在5 30調高印花稅都沒能改變市場的運行軌跡,一路沖高至6124點。此輪牛市曾被媒體稱為全民炒股的時代。
第八次
行情特點:伴隨著四萬億投資政策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A股市場掀起了新一輪大牛市,股價從1664點漲至3478點,在不到十個月的時間里股價大漲109%。3月3日後的逼空上漲性質能與06年和07年的超級瘋牛相媲美。即使IPO重啟這樣特大利空也未能改變牛市的前進。
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隻大盤股上市和緊縮的宏觀政策才階段性結束了第八輪牛市。
熊市:
第一次
行情特點:滬指在第一輪牛市沖上1429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認購抽簽表發行了,但發生了當時震驚全國的8 10風波,刺激滬深兩市大幅下挫。
為加強對證券市場的管理,92年10月中國證監會成立。這次熊市僅僅半年時間,股指跌幅卻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
行情特點:1992年深滬兩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股籌資額1992年為50億,1993年為276億元,1994年為9978億元,擴容的勢頭十分兇猛。隨著發行額度的明確,市場進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來臨。
1994年2月14日,政府宣布1994年新股發行額度55億元,明顯要比1993年的195億元低得多,但滬指在3月10日擊破700點,4個月後跌到全年最低325點。
第三次
行情特點:第三次熊市時,證券市場一片蕭條,在人們對股市信心喪失殆盡的時候,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滬指1個半月漲幅達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暫的,隨後A股進入第三次熊市。
而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
第四次
行情特點:短暫的第三次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來臨。為抑制投機,1995年6月15日,管理層下達55億的95年額度,同時20家歷史遺留問題股票也被開始安排上市,滬指再下一城。
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地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
行情特點: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
行情特點:2001年上半年,滬指突破2000點,這讓當時的中國股民為之歡呼雀躍。1個千點似乎預示著一個千年,點數的攀升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國的股票市場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
然而在國有股市價減持的消息沖擊下,2000點很快成為中國股票市場的險峰,從此之後,我們經歷了長達4年多的調整,指數攔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點。第六次熊市是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
第七次
行情特點:隨著市場的亢奮,監管部門不斷提示風險,07年10月16日見到6124的歷史高點後,在中國的通脹持續升溫、基金暫停發行、美國次貸危機、中國石油上市後大幅下和大小非的減持等利空影響下,引發了第七輪熊市,在下跌過程中一個個整數關口被輕易攻破。
直到1664點止跌,後迎來四萬億投資政策,才結束了第七次跌幅驚人的超級大熊市。
(2)樂道基金30隻股票擴展閱讀
導致牛市和熊市的因素:
經濟因素主要包括:
①企業盈利狀況。盈利是企業紅利(股息)的來源,企業盈利多,可供分配的紅利多,該企業股票的購買者就會增加,股票價格就看漲,形成牛市;相反,企業盈利少,可供分配的紅利少,該企業股票的購買者就會減少,股票價格就看跌,形成熊市。
但是投資者在評估股價時,不是根據現在的企業收益狀況,而是根據企業將來的收益評估。同時由於影響股價的因素很多,有時企業盈利的變動對股價的影響力小於其他因素,都可能出現股價變化與企業現時盈利狀況不一致的情形。
②國民經濟狀況。在經濟復甦和繁榮時,工業生產增加,產品暢銷,企業盈利增加,投資者看好企業股票,股票價格就看漲;而在經濟衰退和危機時,產品滯銷,生產減少,企業盈利減少或者無盈利,使股票的吸引力減弱,股票價格就看跌。
③利率變動。利率下降,使企業利息負擔減輕,盈利相對增加,股票吸引力提高,股票價格就看漲。利率下降,使貸款成本降低,也刺激股票投資和投機增加,股票價格上漲;
反之,利率上升,使企業利率負擔加重,盈利相對減少,則會減少投資者購買企業股票的興趣,造成股票需求下降,價格跌落。由於貸款成本提高,還可能迫使投機者拋售股票,促使股市下跌。
④貨幣供應量變動。在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增加,甚至發生通貨膨脹時,由於流入股票市場的資金增多,對股票的需求增加,就可能引起股票上漲。而在信用緊縮,貨幣供應量減少時,由於股票市場的資金可能減少而引起股票行市下跌。